沙漠三部曲:比The Mummy还精彩

The Judge of Egypt Trilogy

作者:克里斯提昂 · 贾克 Christian Jacq

集数:3

本书分成三部分:
《谋杀金字塔》Beneath the Pyramid
《沙漠法则》Secrets of the Desert
《首相的正义》Shadow of the Sphinx

故事连贯,背景是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的时代,也是古埃及最辉煌强盛的时代之一。

主角是一个小镇新上任的法官帕扎尔。
古埃及法官的工作跟现代法官很不一样,除了开庭审讯(涵盖主持、审问、审判),如果案情不明朗,还得负责调查工作。
事实上,书中的帕扎尔就有很多field work要处理,很多时候都得亲自出马到案发现场调查,很多时候也是发现了疑点、证实了罪刑才开庭。

帕扎尔本着对司法与正义的信任与捍卫,做事一丝不苟,连微小的细节也不放过。
他在一份各大机构首脑都已签名批准的调职文件上,发现了一丁点不合逻辑的小现象,拒绝签署。
结果一层层解剖,发现背后有着惊人的阴谋。

埃及警察总长、统帅军部的将军、全国医药理事会会长、富可敌国的大商人等等,似乎都牵涉在内。
究竟是怎样的阴谋?
小小透露,此阴谋的巨大,足以动摇法老如日中天的地位,动摇整个埃及。

一个小地方的小法官,要如何与国家势力最大的官员名人周旋?
又如何保护被牵连的爱人、好友、师父?

本书故事高潮迭起,剧情峰回路转,不到最后一刻,你不会猜到究竟阴谋主脑是谁。至于剧情如何峰回路转,当然是完全都不可以说的啦……

本书另一精彩之处,是人物对白,因为有审问元素在内,所以处处可见针锋相对的对话。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讲话不太可能像书中人物那样一针见血、恰到好处,作者的艺术加工,成功提高了唇枪舌剑的精彩。

法国作家Christian Jacq既是小说家,也是埃及研究专家,因为他丰富的埃及知识,使得书中极其详细的描述,轻易让你在脑海中勾勒出古埃及的社会环境。
帕扎尔的爱人奈菲莉是医生,所以有很多治疗情节,夸张的是,作者不只写得出哪种古药可以治疗哪种病症,还可以将各种药物成分也一一列出。

如果你喜欢埃及,喜欢这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喜欢木乃伊,喜欢金字塔,喜欢推理小说,喜欢犯罪小说,本书你一定要看。

作者简述:
Christian Jacq1947年于巴黎出生,13岁就对埃及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创作小说,18岁就已写了八部作品。
Christian Jacq拥有古埃及学博士学位,能即场翻译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

他在1993年出版《埃及三部曲》之后大受欢迎,从此成为知名大作家。三年后他出版的《拉美西斯五部曲》,更加令他在文坛举足轻重。据说法国文坛公认他可与大、小仲马相提并论,其地位可见一斑。


9/10

鬼吹灯2:后劲不足,精彩锐减


作者:天下霸唱
集数:5


几个月前(应该有半年了吧)就看完了《鬼吹灯2》前三集:《黄皮子坟》、《南海归墟》、《怒晴湘西》。
然后静静等未出的第四集。
月前,终于出现了,却是一分为二的两集:《不死地仙》和《巫山棺峡》。
随手一翻,诶,怎么纸质变了,原本是那种白净厚实的纸张,这两集用的却是像Jotter book的那种草纸式纸张……变相加价哦!
再一看页数,每本都比之前少了约100页……
后来看完之后更发现,两集根本说着同一个故事,是出版商硬生生将它拆成上下集了。(价钱却没减,奸商啊……)

不满奸商的情绪发泄完毕。言归正传。
《鬼吹灯2》肯定是循众要求,上集大卖赶下集(乘机大捞一票)的产物。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本以为会直接叙述胡八一、胖子和Shirley杨接下来的盗墓历程,怎知道作者镜头一转,竟然回忆起往事来了,而且一回忆,就回忆掉一整集!(汗……这样也行哦)

黄皮子坟

所以,《黄皮子坟》说的是胡八一以前遇上的怪事。
所谓黄皮子,就是黄鼠狼。
据说“胡、黄、灰、白、柳”——也就是中国北方拜物教五大家中的狐狸、黄鼠狼、老鼠、刺猬、蛇,其中狐狸和黄鼠狼都是很能成精诱惑人的动物。
胡八一遇上的老年黄鼠狼,就有迷惑人心的本事,结果差点要了他的命,更从中牵扯出一段盗墓事迹。
虽然故事性还不错,但因为先入为主期待胡八一、胖子和Shirley杨未完的旅程,在看老胡往事时难免心不在焉,难以全情欣赏,只希望作者快快讲完往事,好继续进入正题。

南海归墟

还好,《南海归墟》总算是交待起三个主角的未来路向。
这一次他们要盗的,不是泥土下的墓,而是海水里的墓,算是小小的突破,起码,准备功夫、器具等都很不一样。
三人应陈教授请求,去寻找失落海里的秦王照骨镜,于是与之前认识的香港人明叔、船夫阮黑、古猜、多铃数人同行。
这一去,海上惊险当然少不了,到了目的地,亲眼目睹传说中的龙火烧海,被困归墟,发现古代周天全卦的部分秘密……

怒晴湘西

主角们最后当然是平安归来,不然也没戏唱、没故事说了。
但损兵折将在所难免,细节不多说,免得破坏你的读兴。
重点是,随行某人中了尸毒,必需以古尸内丹来拔除尸毒,才能保命。
于是故事进入第三集:《怒晴湘西》,因为说的是湘西的尸王,满以为主角一伙会救人如救火地启程,结果作者又是镜头一转,又来回忆这招……
有没有搞错?又回忆?!
这次不是胡八一的往事,而是陈瞎子的往事。
陈瞎子何许人?就是北京街头一个跟人算命的盲先生,可这人原来大有来头,大有身份……

《鬼吹灯》一开卷,就说盗墓自古以来有四派:发丘、摸金、搬山、卸岭。
作者说发丘一脉失传良久,隐有归入摸金门的意思。
但故事写了6集,始终不见搬山、卸岭出现?诶,这就说了,就在《湘西怒晴》中,但都是往事啦,因为这两门也失传了。
搬山道人性喜独来独往,最擅长物种相克之道,更可以使唤异兽为其掘墓。
卸岭则以人数取胜,通常是一大班盗匪组成,成群结队地把陵墓挖炸开,他们最厉害的是研发盗墓工具,例如神奇的蜈蚣梯。
这两派的手段与摸金门有何不同,作者在本书做了详尽的描述——通过搬山道人末代传人鹧鸪哨(也就是Shirley杨的外公)和卸岭盗魁陈玉楼首度合作的事迹。

不死地仙 / 巫峡棺山

往事说完,回到现实,机缘巧合下,胡八一等人发现早前盗献王墓时认识的孙教授,竟然夜探古物展览馆,还遗落了随身笔记本,从而揭露了一段惊人秘密,也开始了《不死地仙》和《巫峡棺山》的故事。
从中也发现四川棺山峡内,可能隐藏至今无人可找到的地仙村古墓,其中的地仙封师古,据说有可能身怀内丹。
为了救人,胡八一等三个主角于是逼着孙教授一起前往盗发这个谜一样的古墓。
这个地仙村古墓,还真不容易找,寻找过程可说是险象环生。
最大的阻挠原因,是因为整个地仙村古墓,原来是第五派盗墓高手——明代的观山太保设计的。观山太保手段神秘,传说他们的行为连神仙也猜不透。
至于难不难得倒我们的摸金高手?自己去看吧。

所以,《鬼吹灯2》如何?
我说啊,还是逃不出“续集总是无法更精彩”的绝大多数定律。
原因:

01 前文已提过,比重太大的往事回忆录,是一个turn off。
人总还是要向前看,过去无论多精彩,也已经是过去,何必眷恋?
《鬼吹灯2》花了大量篇幅叙述往事,虽然可说是“节外生枝”,或者“奇峰突起”,但可惜这奇峰起得并不讨喜。

02 惊喜度降低了。
第一部的献王墓部分(第三本),仍然是我最喜欢的部分,那是《鬼吹灯》的最高潮,之后的故事都有点后继无力的感觉。

03 地仙村古幕的设计不错,但是被作者越来越啰嗦的叙述拖累。
是的,地仙部分的故事,前一大段(足有百几页)啰里啰唆,拖慢了节奏,只想快快地跳过。
毕竟,读者着迷的,还是盗墓的情节,之前的铺叙固然重要,但纸上谈兵当然吸引不了灯迷。

04 人物对白啰嗦,废话连篇。
《鬼吹灯》人物口若悬河的对白方式,原本是特色之一,其中那种思想歌颂的精神,有时读之倒也蛮有趣,但一泛滥,就成灾,看久了就觉得无聊。

05 《鬼吹灯》原本归类为恐怖小说,但《鬼吹灯2》更像是时下电影常见的冒险类,已经失去了恐怖感觉。
单单作为冒险小说当然没有错,但如果可以冒险 + 恐怖,当然比冒险 - 恐怖好,对吗?

06 作者文笔越来越不简练(或者应该说,从一开始其实就没有简练过),简单的一件事,花了大量篇幅描述叙述,实在没必要。

07 主要故事都说完了,结尾部分却突兀地横插了一个胡八一祖父的事迹,然后番外篇似地交待那本风水密籍的归处。
觉得作者真的是没有很好地经营整个故事设计过程,很随性。

我有重看喜欢的书的习惯,就像很多人也喜欢重看喜欢的电影
(其实这是很花时间的)。
我有可能重看《鬼吹灯》,却很可能不会重看《鬼吹灯2》。
即使会,也肯定会跳过那些不吸引我的部分。
有点怀念半年前追看《鬼吹灯》的情形。
可惜,并没有在看《鬼吹灯2》的时候重现。


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