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影评 | 轻松讲”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影评 | 轻松讲”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Alarum:史泰龙想干嘛?


警报战

2025

两名异国特工不打不相识,相约脱离组织,结为夫妻,却在度假中遭遇组织追杀,并要从他们手中取回关系重大的硬盘。

剧情、拍摄、剪接,全都乱七八糟,男女主被狙击还算有理由,但为何要带着法国情侣垫背?
史泰龙饰演的资深特工,收到组织密令前去参与追杀,但为什么反过来帮男主?


树林那场追击战,直接给我看笑了,一大群追兵围剿男主,奔奔跑跑,枪火不断,却啥也打不中,这班训练有素的部队,眼界是有酱差就对了?
骑电单车的枪手一直有莫名画面被剪进来,导演只是想秀他的骑车特技吗?问题是也不怎么样啊。

抢车更好笑,更像是刻意把车开到男主面前让他抢,抢了之后骑不到几秒钟自己又撞树,下车继续双脚跑路……你驾驶技术烂成酱,还抢个屁车。
之前耍帅的电单车手同样把车开到男主面前让他抢,继“送人头”之后,本片提升了一个level:送车头。


文戏啰里八嗦,武戏糊里糊涂,龙哥也要开始烂片巡回了吗?
PS. 看完才发现原来我把这部和龙哥另一部《Armour》搞混了(听说那部烂度差不多)。


2/10(1分给飒爽英姿的女主,0.5分给打酱油的龙哥,0.5分给死得不明不白的女医生)


Scott Eastwood演出电影:
Fast X

Wrath of Man

Live by Night

Willa Fitzgerald演出电影:
Strange Darling

Mike Colter演出电影:

墙外之音:楼上楼下噪音哪里来


Wall to Wall

2025

一名年轻上班族,努力工作终于筹够钱买了一套公寓,却被楼上传来的不明噪音搞得心浮气躁,此时楼下邻居竟也指责他家一直发出噪音,于是一场邻居冲突在噪音中上演。

多楼层房屋噪音,相信很多人都亲身体验过,甚至深受其害,我也是其中之一。
有些噪音确实是无公德心的邻居弄出来的,有些却来源不明,网上也曾有不少议论,有人做过临场实验,甚至有试过某家人投诉楼上不断发出噪音,但楼上单位其实没住人……(真实事件报导,非灵异故事)


说回本片,原以为是以居家噪音为题的惊悚 / 恐怖片,结果还是走回现实路线,借题发挥讲述打工牛马、阶级分歧、房产投资等议题。

前半部噪音悬疑性和男主的被压迫感还不错,后半部变成千篇一律的犯罪杀人,少了主题独特性,也不精彩,真不懂为何现在绝大多数悬疑片都要以无聊无谓的打斗厮杀收尾。
姜河那继《鱿鱼游戏》2、3的怂样之后,这部演一个贪心不足的窝囊,还真适合他。


4/10


姜河那演出剧集:
鱿鱼游戏2

鱿鱼游戏3

廉惠兰演出影剧:
杀人回忆

私家侦探:是办案还是吵架


2025

原名《尾随》,让人想起2007年的《跟踪》,当然性质和好看度都差很远。
本片的“尾随”戏码,其实只有短短一场,到喉不到胃那种,所以后来干脆改名叫私家侦探。

举凡这种概括性大的片名,除非影片本身撑得起,否则难免被嫌没酱大的头,别戴酱大的帽子,而本片显然就是个好例子。


说到私家侦探,理所当然想到的是警察不做,但侦探会去做的事,还可能因此揭发警察没查到的犯罪事件。
可惜本片并没有在这方面做到精彩,充其量就是因犯人本身是警察,才让私家侦探介入显得比较合理。

前半部还行,但犯人太早揭盅,不仅悬疑性荡然无存,往后的剧情进展也每况愈下,最后还来一段无聊的打架戏,更是多余,好好地贯彻智斗到底不行吗,非要搞厮打厮杀。


将片中私家侦探的工作局限在跟踪出轨,不是不行,重点是要有趣好看,但本片枝节零散,花大量篇幅在家长里短,夫妻吵架,且吵不出什么新意,来去都是耳熟能详的中年夫妻遇到的常见困境。
搞到最后都不知道本片到底是犯罪片,还是剧情片,还是爱情片,还是四不像片。


4/10


本文提及的电影:
跟踪

周秀娜演出影剧:

蜈蚣咒:活物上阵,南洋取景

1982

被誉为1980年代十大中文巫蛊片之一,亦是第一部以蜈蚣为“主角”的中文电影,曾是一些地区的禁片。苗侨伟、李殿朗主演。
故事说男主兄妹从小被告诫不得去南洋,但好玩的妹妹还是偷偷跟朋友去南洋游玩,结果染上重病,回来不久即一命呜呼。

哥哥决定找出妹妹死因,查到原来祖父当年曾到南洋,铸成大错,得罪当地降头师。
妹妹这次到南洋碰巧遇上当年幸存的降头师,才惹来对方报仇。
故事是上代惹祸、后代遭殃的路线,没什么可说,当年算还好,就是男主去查探死因,询问的人有点多,过程有点繁琐。


据说本片用的全是活蜈蚣,没有道具,看着那些蜈蚣在演员身上爬,还从嘴里爬出来,只能说当年的演员真敬业。
片中有些核突镜头,也有三点尽露画面(应该不会引起什么反应),想看本片建议找未剪版,有差。
最后的正邪法师大斗法,据说影响了之后的港产片,包括后来兴起的僵尸片。

比较可惜的是没能凸显蜈蚣特性,换句话说,本片换成蜘蛛咒、蝎子咒,或其他毒虫咒,以同样剧情方式手法拍,也未尝不可。


影片到新加坡取景,城市画面都能见到新加坡标志建筑,包括华侨银行大厦、诗家董、樟宜机场控制塔等(樟宜机场在本片上映前不到一年才建成启用)。
郊外画面包括kampong,就不知是在新加坡还是马来西亚取的景。

片中有两位“真实人物”,一是马来西亚降头师胡仙哈辛,在片中饰演大反派。他曾受邀演出多部港产恐怖片。
另一位是有马来西亚蜈蚣王之称的陈福才,在片中饰演售卖蜈蚣油的小贩。


6/10

超异能特攻:搞笑超级英雄们


High Five

2025

韩国一上映,单日票房就击败蝉联13日冠军的《MI8》,之后连续十天单日票房第一。
挟带如此威势和声誉,以为是什么大好料,实际上是一部剧本设定不严谨的超级英雄闹剧。

故事说五个普通人接受器官移植后,有了超能力,正当他们想着要如何造福人群,一名邪教教主开始陆续剥夺他人超能力为己用,于是爆发了一场正邪大战。


因器官移植而获取超能力,算有创意,但超能力性质没有做到完全与所移植的器官相符,变得很没有规律,相当可惜。
而且片中设计的超能力,都是耳熟能详的冷饭系列,只有潮男那个打响指影响电力供应的勉强有点新意。

如少女移植心脏,获得超级怪力和闪电速度,这个符合。
编剧男移植肺,获得超级肺活量,这也ok。
潮男移植眼角膜,除获得相应的盲人感知超能力,还额外获得操控电磁波的能力,就有点牵强。
大叔移植肝脏,获得治愈他人的能力,勉强可解释因肝脏具备排毒功能,算是一种治愈。
大婶移植肾脏,牵手就能转移超能力和生命力,这就不太能解释了。

最离谱是大反派教主,他移植胰脏,却就此得以夺取他人生命力,之后还盗取了潮男和大叔的超能力,但他没摄取少女的超能力,却为何也与她拥有一样的怪力和电速?
不符合,没解释,显然是为了最后的大决战,硬塞给他的作战能力。


五个超能力者从一开始就不断说要找出捐赠器官者,看看是不是因为他们前身就是超能力者,但这目标到后来被彻底遗忘,直到剧终都不曾再提起。

动作戏是韩式超能力影剧一贯的打得天崩地裂,当事人却无穿无烂那种纯粹秀特效的劲爆场面,再配上七龙珠式双方不停逆转胜负的战况,换汤不换药,看多了还真腻了。


主要看点反落在五个超能力者相互斗嘴和间歇制造的笑料,看来韩式超能力片要在这超级英雄泛滥的时代突围,可能就要靠搞笑了。
PS:刘亚仁戏份完全没被删,但主角们齐聚的海报明显修过,把他换掉了。


6/10


朴珍荣演出剧集:
魔女

罗美兰演出剧集:
贞淑的推销

金熙元演出影剧:

赴汤蹈火:安志杰+F4吴+大马钢琴女神


2025

雇佣兵小队“暗影”接到秘密任务,护送一名叫宋雅的女子回国。
本以为是简单任务,谁知宋雅在暗网的悬赏金高达2000万美金,引起全球通缉犯Roy与他的组织疯狂追杀。

直截了当的现代保镖故事,导演是洪金宝次子洪天祥,三子洪天照出演暗影小队中的IT专家角色。
安志杰近年成了动作网大新宠,得偿所愿不断主演,但都是纯粹爽片,且爽度见仁见智。


最近刚在五月天演唱会合体的F4之一吴建豪演出疯批反派,身手不错,对得上安志杰。
洪天照反而演了个不擅打架的文职人员,只有在剧终前大乱斗突然显露武艺。

大马钢琴女神李元玲戏份不少,但就是动作花瓶,造型和武打架势都似曾相似,树立不起个人风格。


全片从头打到尾,但大量的是枪战和爆破场面,让人想起邱礼涛。
Bug很多,也不算难看,就是由头到尾打不停虽无冷场,却容易视觉疲劳,很快就不懂到底在打什么。
PS. 片名太普通,毫无记忆点和辨识度,大忌也。


5/10


吴建豪演出电影:
叶问4

安志杰演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