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圆26岁,是名实习医生!:日式小幽默+无限暖心汤


Diary of a Surgical Resident: Madoka

日漫题材多样化众所皆知,能量方面也是各有千秋,有极度扭曲、变态、黑暗,也有100%正能量。
这部改编自水谷绿漫画作品的医疗剧《小圆26岁,是名实习医生》,属于后者。

剧名就是故事主线了,述说女主当上实习医生后,所经历的两年专科实习过程。
(其实女主实习时是25岁,到26岁她已是合格专科医生,不知为何剧名要故意写错)


本剧从头到尾心灵鸡汤,全员好人,起初貌似难搞的也只是面恶心善;有做错事的,也很快知错能改,洗心革面。
基本就日式小幽默+极度大暖心的一部轻松喜剧,几个女演员颜值在线有加分。

剧里的医生都大好人,对自己的专业极度讲究,也对病人无微不至。
但现实是这样吗?我相信有接触过医院医生的,大概都会嗤之以鼻:拜托,好的是有,但哪有好到这地步?不好的还更多。



这也是某类日漫的日常操作,写某个领域,会吹到天上有地上无,我就看过连援交也可以写到是一种神圣无比、打救世上男子的行业。

前四集讲述女主轮番到各个不同专科实习,比较有趣,也能科普一些医学常识。
之后就进入常规式鸡汤show,外带职场新鲜人的男欢女爱,以及日漫最喜欢的无限振作模式,对我来说蛮闷的,所以后来就一直快进。


本剧宣扬世界美好嘛,所以所有男女主配角取经爱情,最终皆能苦尽甘来、成双成对、开花结果,无一遗漏——是的,在这种极度圆满美好的宇宙里,是容不下因爱痛苦的人的。
我们是需要正能量,但我早已过了这种满街都是贵人、粉饰太平的自欺欺人阶段,所以,嗯,不是我的菜。


5.5/10

Rich Flu:专挑富人下手的病毒


财富流感

讲英语的西班牙电影,演员都来自英美。
一种新型病毒全球传开,只有富人才会被感染,越富有,中标机会越高,死得越快。

女主是上流社会人士,虽不到超级富豪地位,也算很富有——可以在拍卖会上说为了慈善随口豪掷200万投标那种富有。
为了躲避病毒,宁愿将全部资产转移他人,与家人逃到南非贫穷地带。


有点意思的概念,虽然逻辑上很难讲得通,如病毒如何识别你多有钱,而且资产转移就能化险为夷,比税务局的系统还精准。
寓意不算是仇富,但有种“嘿嘿,还好我穷”的幸灾乐祸。

本来可以借助这个富贵病毒,缩减贫富悬殊,因为富人可以把资产分成很多份,转移给很多人,自己也能逃过劫数。
但片中富人只懂得一味将财产全数送给另一个人,当然很难成功,毕竟没人想有钱没命花。


影片前段都在讽刺富人,女主其实有点像可怜可悲的中产,对比她低下的不屑一顾,她拼命攀炎附势的上上层却不鸟她。
但情节推进相当混乱,会有不知所云的感觉。

病毒出现后,剧情急转直下,变成逃难片了,但毫不精彩。
这个题材该着重拍富人如何想方设法变卖输出资产来保命,以及这方面可以讽刺的部分,而不该拍成套路的灾难片。


整个后段呈现女主如何从衣香鬓影,变成一无所有过着难民般生活,基本乏善可陈,因为这种从高处掉下来的落魄情景,已毫无新鲜感。

导演曾执导两部《The Platform》,本片是他操刀的第三部长片,可以说他风格就是概念好,但执行有待进步。


4/10


导演Galder Gaztelu-Urrutia执导电影:
The Platform

The Platform 2

Mary Elizabeth Winstead演出电影:

Cleaner:身手不凡的抹窗工人


罪恶清除工

这中文片名我半天才搞懂:是清除罪恶的工人,不是罪恶的清洁工人——因为主角是window cleaner,所以一直被带往那个方向,就在想她明明就不罪恶啊。

Anyway,故事说一家能源大企业举办年会,遭到一群激进分子挟持,迫使企业总裁及与之相关的商政名人,承认他们光鲜亮丽背后的丑陋腐败真相。


当激进分子只中一个狂热之徒取代了首领位置之后,事情变得失控,他打算炸毁整座大楼,同归于尽当殉道者。

依旧是条条套路通罗马的犯罪片,事发时女主角正好在大楼外抹窗;又正好她是前士兵,有一定的射击和搏击身手;又正好她取得了与在地面布控的警方联系;又正好警队负责人对她的能力坚信不疑,于是产生了一场女英雄的救世行动。


过程没有惊心动魄,以今时今日该有的惊悚动作片水准来说,只算普普通通。
星战妹Daisy Ridley告别天行者传奇后,完全没有拿得上台面的佳作,这部也只是在她乏善可陈的作品名单多添一笔罢了。

她打架时一直发出很出力的呼喝声,听了很烦,也跟她那张精致的容颜很不搭,导演不觉得吗?


Clive Owen名字在海报上是三主地位,但在片中出场不过几分钟,还有几分钟是死尸状态,按照中文片的说法,只是“友情客串”,虽然他气场够,寥寥几分钟的画面依然镇得住场面。

抹窗工人就是个噱头,类似Jason Statham的养蜂人,去掉职业也没差。
女主和她自闭症兄弟的互动,是全片比较有点意思的设计。


5.5/10


Daisy Ridley演出电影:

Presence:那道感应的门,你可曾开过?


感应

Lucy Liu挂帅主演的鬼片《Presence》,讲述一家四口的日常关系、矛盾纠纷,以及青少年犯罪议题,灵异部分反而只是辅助,且并不恐怖,因而定为超自然惊悚剧情片。

本片仅花费200万美元小本制作,让人意外的是幕后操刀者竟大名鼎鼎:导演Steven Soderbergh凭出道作《Sex, Lies, and Videotapes》一战成名,之后拍过《Erin Brockovich》、《Ocean’s Eleven》及其两部续作等卖座电影。

编剧David Koepp的履历更亮眼,曾编写两部《Jurassic Park》、《Mission: Impossible》、《Spider-Man》、《War of the Worlds》、《Indiana Jones》4和5等大片。


本文发表于8视界

惡行之外:真的很不挑


网大的剧情,网大的剪接,网大的操作,网大的格局,网大的拍摄……我可以一直“网大”下去。
但我发现少写了一个“烂”字,OK,再来一次:
烂网大的剧情,烂网大的剪接,烂网大的操作,烂网大的格局,烂网大的拍摄……
还好没收钱,不然会被说凑字数,but then如果收钱了,还怎么可能给这样的负评咧。

这是一个父亲为亡女复仇的故事,但剪接凌乱不堪,故事讲得稀烂,消费父母爱到极致扭曲,整部片不停疯批、尖叫、争吵、打架。
凶手的连环杀人动机讲到很迫不得已,但根本不合逻辑立不住脚,最后还要故作悲情。
我靠,什么烂鬼剧本。


唯一可看的是古天乐和林家栋的互相暴打残杀,看他们在镜头前自虐,虽然明知是假的,还是有稍微慰藉了一下我看这部鸟戏的心。

导演干了30年副导,终于升正,就拍出这玩意儿?
难怪做了30年都还只是副导,建议继续当副导,别转正了,不适合你。


古先生我虽不怎么喜欢你,但总算敬你够拼命,但现在是什么情况,钱来就干?都不挑了是不是?
林家栋也不挑了是不是?
特别出演的林嘉欣你也不挑了?枉我(曾经)这么喜欢你。
好啊,那就别怪我也不挑你们演的戏来看了(来互相伤害啊)。


3/10

The Electric State:大大方方出钱烧,热热闹闹园游会


电幻国度

财大气粗的Netflix又来烧钱了。
《Red Notice》《The Gray Man》各花两亿美元制作之后,最新出炉的《The Electric State》直接up 1.2亿,破纪录耗资3.2亿,打造瑞典作者Simon Stålenhag所著同名图像小说中的电幻国度。

导演是大名鼎鼎的漫威神导罗素兄弟(Anthony and Joe Russo),《The Gray Man》亦出自他俩手笔,口碑着实不怎么样,但Netflix还是愿意再给机会,且出手更大方,可见罗素兄弟名望多高,可以让Netflix不信邪地对他俩死心塌地。

钱烧了,当然要拿出成绩,但《The Electric State》的成绩单,只印证了一句话:只要导演不尴尬,尴尬的就是观众。


本文发表于8视界

Micky 17:宇宙牛马,味同嚼蜡


米奇17号

欢乐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这句话也适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人生高光时刻。
凭借《寄生上流》横扫全球电影大奖的韩国导演奉俊昊,时隔六年推出最新编导作品《Micky 17》,就让我有上述的感觉。

电影改编自Edward Ashton于2022年出版的小说《Micky7》,若电影概念和设定都忠于原著,那我很怀疑这部小说值不值得被(享负国际盛名的大导)改编成电影;
若影片是经由奉俊昊下手大改过,那奉导就是证明他当初编导《寄生上流》的能力,已丧失七七八八。


本文发表于8视界

弊家伙!我要去祓魔:日漫风驱鬼港剧,不只除灵还重感情


港剧《弊家伙!我要去祓魔》由香港ViuTV独立分拆的MakerVille出品,是一部灵异驱魔剧,讲述架空的安平市,经历百鬼夜行之灾后,由当年封印冥界之门的英雄万无极创立的“玄门正宗”操控。

落魄风水师毛无邪,机缘遇上两名身负灵力的女子,认为是天意,决定在短暂的有生之年,竭尽所能力阻第二次百鬼夜行。

玄门正宗在安平市独揽大权,堪比市政府,还组织辟邪队,全市巡逻捉拿其他流派的玄学风水术士,称他们为异端分子,全都送往神秘的Luckland进行改造,连随口声称见到灵异现象的一般市民也难逃“玄”网,致使民间玄学者都躲藏起来,不敢轻易表露身份。
如此一家独大的现况,在一男两女的偶遇后,终被打破。


本文发表于8视界

Last Breath:潜水危机创造奇迹


窒息倒数

全球海底有超过两万英里的纵横管道,维修都有赖专业的深海潜水员。
他们须潜至300尺深的漆黑海底工作,随时都可能触发不可预知的危机。
本片改编自2012年发生在苏格兰的一起潜水维修事件。

一群潜水员一如既往到北海进行维修工作,其中一组两名潜水员下水后,海上的船只突然出现器材故障,开始随水漂移,渐离维修范围。
水下一名潜水员的供氧脐带不幸断裂,只剩十分钟的备用氧气,而此时船只已渐漂渐远。


全片只有中段约30分钟的“紧张戏”,其他时候都相当平淡。
不想看相关纪录片的话,看本片倒是可以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重点该在最后的奇迹,人类大脑缺氧四至六分钟(根据网上资料),就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坏,影响功能,但片中遇难的潜水员,却完全颠覆这个常规,且远远超标,最终不仅获救生还,至今也都一直都没出现生理和精神上的后遗损伤。


5.5/10

Frequency:阴阳两隔,父子逆天


穿梭时空父子情(2000)

男主的消防员父亲30年前死于一场灭火救援行动,某晚好友儿子翻出故人遗物,包括一台旧式无线电对讲机。
男主随意拨弄频道,意外接通一名神秘男子,长谈后发现,他竟是男主30年前的父亲。

通过对现世资讯的掌握,男主的提醒,居然成功让30年前的父亲躲过致命灾祸。
正当他欣喜若狂,却发现自己改变了过去,现世也相应产生殃及家人的巨变。


类似蝴蝶效应的连锁反应,30年前后环环相扣,牵一发动全身。
父亲是消防员,儿子是刑警,既有灭火灾难,也有犯罪惊悚,本以为会元素过多,所幸导演掌控得宜,节奏紧凑,情节有张力。

父亲是消防员的设定,令他在刑侦事项上,只能听从刑警儿子的指示,但本身具备消防员的身手和反应,并非普通人,最后制伏罪犯也就说得通。


若结局不是过于美满的逆天大团圆收场,我会给本片更高分。
不知为何当年票房没有太好,只收6800万美元(成本3100万)。

重看才发现,2016年的韩国“神剧”《信号》,概念与本片如出一辙,是纯属巧合?
个人比较喜欢《Frequency》,起码没催泪不煽情,且用太阳黑子影响地球磁场,极光乍现,为发生这种超时空联系现象做了解释。


7.5/10


Dennis Quaid演出电影:

本文提及的韩剧:

Silent Zone:老派丧尸片,女主猪队友


静默地带

匈牙利丧尸公路电影,一名骁勇善战的男子,带着少女在丧尸肆虐的世界存活。
虽漫无目的,却不停移动,从不耽于一个地点,以免遭丧尸围杀。
这个让他们一直逢凶化吉的生存守则,在他们抵达一个海上堡垒后,被打破了。

典型又老派的带娃丧尸剧情,片中丧尸偏向韩式,就是奔跑速度堪比百米竞赛那种。
里头有一个懂得追踪打架的带头大哥,死咬不放穷追不舍。


主角光环比闪光灯还强,女主角根本是猪队友(重点还不美),犯了错害死人了,还不懂反省,照她那思维,早该领便当几十次了,奇怪在这种环境生活了多年,还如此天真,没点危机感。

文戏很废,人物性格也没立起来(除了讨人厌的女主),近两小时片长很多余。
不少操作蛮可笑的,明眼人该看得出来,就不赘述了,感觉导演可能更适合拍宝莱坞电影。
适合少看或没看过丧尸片的人,但若你少看或没看过,又想开始看的话,为何不选更好看的呢?


3/10

善意的竞争:百合拉高分,吞药争上位


Friendly Rivalry

改编自同名网络漫画,韩剧《善意的竞争》讲述一名乡下来的女生,转学入顶尖女高,身不由己卷入竞争激烈的高考环境,并与同班同学发展出危险关系。

剧集在豆瓣开分9.2,完结后略下滑至如今8.5,依然很高,但诚如上述的故事架构,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凭什么开出高分?

故事围绕四个彩俰女高的应届高三生,育幼院长大的禹瑟琪,个性低调,求学时期遭受霸凌后,更趋内向,唯一比较不合她个性的行为,是会私下帮一个小混混到各处药房骗取处方药,以换取酬劳。

原本以为无惊无险、平平庸庸过一生,谁知转学到首府彩俰女高的第一天,就遇上命中注定改变她未来的女生——刘在伊。


本文发表于8视界

Control Freak:越南邪毒,痕痒难耐


控制狂

一名励志演说家,头部长期瘙痒难耐,吃药敷膏都无效。
一次去探望出家的父亲,发现痒患可能来自于家乡的病毒感染,之后即越来越强烈感受到仿佛有莫名力量在操控。

小本身体恐怖片,从瘙痒入手,越挠越痒,终至皮破血流,其实对很多患有皮肤病的人来说,可能都能感同身受。
片中女主甚至在头部挠出一个洞,虽然夸张,但让人发毛的效果还不赖。


可惜导演编剧没好好利用这个元素,反着眼于灵异现象,搞一堆有的没的幻象幻觉,结果搞成了低配灵异片。

女主角是曾在两部星战后传饰演Rose Tico的美籍越南华裔Kelly Marie Tran,导演也利用她本人原籍,在片中塑造越南家乡传说,可惜只是点到即止,浪费了可以利用东南亚神秘文化的机会。
蚂蚁的部分也未能强化,应该有更多效果可以发挥的。


片名为控制“狂”,但除了无法控制的瘙痒,女主并没有展现巨大的失控状态,来来去去就是邪灵 / 病毒造成的幻像诱惑她自杀罢了。

后段是女主与邪恶对抗及自我救赎,但过程过于冗长,又不怎么精彩,高潮反倒无力。


4/10


Kelly Marie Tran演出电影:

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还有多少丑闻潜规则是我们不知道的?


改编自台湾镜文学出版的同名小说,叙述一名娱乐周刊女记者,某夜于城中著名酒店坠楼身亡,因尸检发现体内含毒品,怀疑死者身前曾参加夜店毒品趴。

与死者交好的两名同事,认为事有蹊跷,深入调查发现命案背后隐藏娱乐圈大丑闻,因此身陷危机。

《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剧名点出了两个要素:娱乐、记者。
若这起命案如警方初步怀疑,死者林姵婷是因嗑药致神智不清而失足坠楼,那顶多是一起媒体公司征人不淑的个别事件,不会有什么“之后”可循。


本文发表于8视界

驱魔黑修女:披着韩服外衣的西式驱魔片


Dark Nuns

韩国灵异恐怖片《驱魔黑修女》是2015年上映的《驱魔黑祭司》的衍生篇。
主角从祭司改为修女,驱魔依然采用西方基督式,看点在于这是冻龄女神宋慧乔阔别大银幕九年后的最新作品。

开场与一般常见驱魔片差不多,例必先来一回驱魔仪式,为影片定向,为主角立威。
少年熙俊被恶灵附身,安德烈神父驱魔失败,反身陷危机,其徒弟尤妮娅修女赶到,成功解救,但恶灵并未被驱除,只暂趋平静,继续潜伏,等待时机再次出击。

这样的安排,既能显示恶灵的强大与不易对付,亦可确定尤妮娅是有能力却非顶尖高手的设定,正是:驱魔尚未成功,修女仍须努力。


本文发表于8视界

Star Wars Skeleton Crew:被迪斯尼同化,星战越来越合家欢?


星球大战:骨干小队

《Star Wars》这个上世纪称霸太空科幻类电影的大IP,自从被迪斯尼收购后,仿如神仙下凡,但并非造福人间,而是价值贬低,失去了经典神话姿态,变得无异于一般平凡影视作品。

当年迪斯尼强势推出星战正传后三部曲之首的《The Force Awakens》时,立下豪言壮语,宣称从今往后,每年将产出最少一部星战电影。

但这个宏愿并没有如期实现,理由其实很简单,一个影视IP无论再怎么强大,也很难在无限量产的情况下,不停高质输出,且不被视为疲劳轰炸。


本文发表于8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