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游戏:只看浩南哥


新娘雪梨在新婚之夜,目睹老公被劫匪枪杀,无法走出阴影。
后任职射箭馆的她,在一个台风雨夜,被滞留在大楼内,更遇上当年的三名劫匪。
在大楼出入口被封、无信号情况下,她与一名武馆的盲眼大叔,被迫与劫匪对抗周旋。


困兽之斗,看女主如何逃生,劫匪如何猫抓鼠。
58岁的郑浩南饰演盲眼大叔,还是很fit,状态和身手都不错。
武打镜头虽然都靠剪接和加速,但尚算流畅。

熊黛林在戏里先是窝囊,后来突然勇气大增开挂,反转太突兀。
她这一年产量大增,一年里就拍了五部网络电影和一部网剧,是高调“复出”吗?
42岁争事业第二春当然ok,不ok的是她的演技,麻烦努力一下,怎么说都曾是叶问老婆。


霓虹色调看得很腻,这年代还有人玩这个?
格局太小,情节和过程很重要,但导演没把握好。

片名《羔羊游戏》取义待宰羔羊,但听起来很怂很cheap,像以前的港式三级片。
英文片名更好笑,直译《Lamb Game》,觉得是Lame Game比较多。



4/10


熊黛林演出影剧:
“盲侠”题材电影:

山海逆战:中国古代版X-Men,虎头蛇尾陋习改不掉


作者:邱福龙
类别:港漫 \ 武侠玄幻
期数:343

《山海逆战》连载了六年半,终于完结。(这句话是我在看完大结局就写的,但全篇读后感断断续续拖到今天才完成)
有人舍不得吗?我自己是没有,因为到后期就像老太婆的裹脚布,还比鸡肋更糟一些: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

画怪物本来就是龙少强项,这回拿《山海经》无奇不有的古代神兽精怪为题材,开正画路。
还能名正言顺参考古典书籍,不用下下都绞尽脑汁创作新怪物新名称,真是个聪明的方式。

走遍五湖四海的伯益

大禹的伯益,众人的山海经
《山海逆战》中率先出场的是伯益,他走遍大江南北,记录各地异兽于著作《山海经》,吃下五头异兽获得五种奇力后,创立山海派,提倡吃异兽增力量,活出精彩。
伯益惯于闲云野鹤,一次离开总坛之后再无归来,杳无音讯七年。
山海派不可一日无主,由副门主姚星尘代理门中事务,但他心术不正,山海派沦为邪门教派。

* 继续往下说之前,先科普一下下:
古书记载伯益此人擅畜牧和狩猎,助大禹治水有功,得帝舜赐姓赢,可说是秦始皇嬴政的祖先。漫画只取其名,人设完全不同。

《山海经》这部古书不只写满奇珍异兽,也是一部中国地理探勘工具书,有说是大禹和伯益等治水者为记录山川而写的书。
但《山海经》作者其实一直不详,因含金量巨大,后世一般相信,是集合了各年代游历神州大地之人集体的笔下成果。


不劳而获的超能战斗力
回归正题,《山海逆战》其实就是一部讲述中国古代版X-Men的故事。
相比纯武侠,奇珍异兽视觉上当然更有效果,也增加更多变数。
将异兽食其肉、饮其血,就能获得与之相同的特殊异能,好使好用之外,最重要是不用像武功那样练到又伤又累,基本等于空降奇力,战力还不逊于习武之人。

这种方式在武侠小说中也不时出现,比如吃了什么天山雪莲、雪山灵芝就能功力大增,或遇上什么行将就木的隐世高手将毕生功力转嫁,都是速成法。
但毕竟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奇遇,不是主流,因为无论白吃的午餐,或随街跳的大只蛤乸,都不是everyday Sunday遇得到的。
不劳而获是梦想,脚踏实地比较实在。
所以,以这种吃异兽就省下练功的偷懒途径为题材,我个人是不太喜欢。

《山海》的颜值担当 - 姚月屏

这也是近年来港漫蜕变后的速食模式,将所有艰难的练功过程都省略,三两下就成为高手,只重结果,不重励精图治的奋斗。
《山海》显然在这方面更加地“理所当然”,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
* 后期勾彻在创招时是有描述过程,却又矫枉过正,详细到过于冗长沉闷,看得很无聊,也有刻意拖长情节之嫌。

武功还是不能舍弃的主流
龙少大概也知道如此简单未免过分,所以附加了条件:吃异兽得异能,成功率非100%,有很大可能水土不服,结果得不偿失,赔上小命。
但这样的条件其实等同虚设,因为祸从口入,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在主角及其他重要配角身上滴,所以说了等于没说。

重要配角 - 大小手姜铮

还好龙少没有完全忘却武侠 / 武打初衷,得到异力的X-Men们,还是有将异力转化 / 进化为具备特异功能的武功。

为了更坚定地不沦为超英故事,再设计了一个与山海派唱反调的组织“行道会”,他们除了反对食异兽,更反抗由姚星尘带领的邪恶山海派。
他们修炼传统武功,让《山海》的武功系统不至于脱轨成超能力系统。
* 关系到整个大地的事迹,主要出场的对立门派只有两个,相比武侠小说中动不动就是七大门派加丐帮、邪教等等,《山海》格局其实很小。

造型颠覆传统的蚩尤

武功招式名称有学问
《山海》的很多武功招式名称都取得很拗口,佶屈聱牙地完全记不住。
比如勾彻的逆战刀诀,招式我都记不得,只记得他后来自己创的终极绝招“千刀霹雳,狂龙一杀”,为什么记得?因为这招名好怂。

像金庸大师笔下的九阳神功、九阴真经、乾坤大挪移、吸星大法、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蛤蟆功、一阳指、辟邪剑法、葵花宝典、神照经、玄冥神掌,就超容易入脑。
所以大师即是大师,从这方面就可看出高下。

* 后来的温瑞安,这方面也明显不如,比如他写的四大名捕无情、铁手、追命、冷血,本名为:盛崖余、铁游夏、崔略商、冷凌弃,是不是超级难念难记?
相比金大师的郭靖、杨康、杨过、张无忌、袁承志、令狐冲、胡斐、段誉、乔峰、韦小宝,明显差很大。

《山海》的母女档 - 行道会前任首领于清、现任首领于若兰

两个反派大boss都在拖
《山海》前部分剧情还算不错,伯益失踪的悬念,勾彻的成长,山海派和行道会的斗争,都写得有板有眼,虽然没有到超级精彩,但在港漫素质低靡时期,已属难能可贵。
炎帝作为反派大boss,塑造得不错,撑得起,但胜胜败败、反反复复,拖得太长,不够干脆。
不是说不能赢赢输输,而是输赢之间的剧情实在乏善可陈,感觉就是为了不让炎帝太早离场而硬写。

毫无大boss样的大boss - 宸胤

炎帝终于挂点后,轮到黄帝之子宸胤出场当大boss。
相信有看《铁将》和《山海》的朋友都会觉得,这宸胤篇根本就是复制李建成篇——不是故事相似,而是拖的节奏如出一辙。
又是反反复复打了又打,到后来还找来什么猎神军团,真的有够无聊。

《山海》唯一后起之秀 - 炎帝之子姚一烙

后浪推不倒前浪
唯一比较有意义的就是姚星尘改邪归正,还有多了个炎帝之子姚一烙,可惜作用不大——这又是港漫的弊病之一,下一代永远无法与上一代比拟。
看华英雄和华剑雄、步惊云和步天、聂风和易风就知道,所以龙虎门几十年了还是坚持不将时间往前走,不去到下一代。
* 醉拳的王灵另当别论,因为他老爸已领便当,王灵只好顶硬上,如果王无忌继续在世,相信结果也是一样,王灵风头必定抢不过老王。

后面的神魔大乱斗,对于《山海》的武功系统来说,也只有破坏没有建设。
因为是神,所以超能力大平卖,任何超出武功范筹的力量都可以名正言顺,换句话说,就是天马行空到可以不理会武功逻辑。
这也是我不喜欢的。

非常不大结局feel的大结局封面

翻白眼的最后一幕

无意义的结局篇
最后几期的灭世创世,离题太远,可以看作是编剧太想推陈出新,但个人觉得效果很差,有点像七龙珠那样越扯越远,远到回不去,以致后来勾彻的自圆其说都很没说服力。
吸取了铁纵横在《新铁将》里打酱油的教训,这回男一勾彻终于做到了从一而终的大主角。
偏偏全书最后一幕,却给了已经翘辫子的反派boss宸胤?还让他成功自我救赎?
我只想说,wtf,编剧到底在想什么?
* 最后一期的封面是我看过最烂的大结局封面之一。
** 龙少的画功当然还是没得弹。


6/10


山海追回:
邱福龙作品:

喋血双雄:血性硬汉情,再难一见


在BL还未盛行的年代,这是男男情谊、硬汉相惜电影天花板。
还好吴宇森的手法和剧本精确、发哥和李修贤的演技拿捏到位,否则一线之隔要越过了就是激情四射。

叶倩文演的盲女,在双雄之间看似工具人,其实举足轻重。
最大作用有两次,一次是双雄初见面,为了不惊动她,贼兵被迫假扮好友,是盲女促成了两人日后惺惺相惜的契机。
第二次就结局了,发哥眼盲(吴宇森还真残忍,写得出这么报应不爽的剧情),死前与盲女擦身而过,遗憾结束短暂一生,留下令人无限唏嘘的一幕。


除了发哥和李修贤,朱江演的四哥也相当鲜明,死前仍纠结自己是不是活得像狗,所幸虽曾狠心向发哥开枪,但终究得到对方原谅,死在挚友怀里,至少释怀。

吴宇森的江湖浪漫,永远不会阳光,只属于凄美,属于悲情。
吴宇森的义气男儿,不争朝夕,只在存亡。
发哥的潇洒不羁,李修贤的淡定坚毅,诠释恰如其分,再难一见。


教堂、飞鸽、枪火、慢动作,缺一不可。
发哥拿枪,已是如臂使指,行云流水。
有人问:一个顶级职业杀手,须要连开十枪来解决一个喽啰?
Well,who cares。


8/10


周润发演出电影:

不完美受害人:没把“不要”说出口,就是“要”?


中国剧《不完美受害人》由周迅、林奕君、林允领衔主演,钟楚曦、陈数、董洁、颖儿特别演出,阵容相当豪华。

故事以一起匿名报警案开始,商界大亨成功涉嫌强奸助理赵寻,女方先否认受到伤害,却在5天后报警称当日被强暴。

被告辩护律师林阚拟定策略,搜集证据后力证被告清白,但同时对原告林允处境感同身受,致使自己面对执业以来最大的专业伦理挑战。

本剧涉及多方社会话题,包括酒局文化、职场性骚、霸凌网暴、媒体舆论带风向、权利不对等造成矛盾冲突等等,边观剧边反思。


本文发表于8网站

Twisted Metal:不是打game般的爽剧


烈火战车

改编自Sony旗下著名电玩,新美队Anthony Mackie主演。
照理这该是一部有如打game般的爽看战车动作片,但战车开火互干的戏码少到离谱,真正留下印象的,大概只有最后一集的大乱斗。

到结局才有?是的。那其他时候这部剧在干 / 讲什么?
故事说一个丧失记忆的milkman(就是送货员),接下一单case,需在十天内,从新三藩市到新芝加哥取个事物回来,路程是几千公里,横跨整个美国。


因为郊外是不管地带(本剧背景是末日后),要活着完成任务,基本机会几乎是零。
所以就是看男主如何开挂,一路杀杀杀……诶,不好意思,并没有哦,这路上的驳火机会,真的少到无法想象,更多时候是跟萍水相逢的女子谈情说爱耍花枪。

拜托,我不是来看爱情片的好吗。
重点是女主角其貌不扬,还一直挤眉弄眼,根本没有任何颜值美感可以让画面舒服,而且,还要被逼看他们俩的爱情动作戏……导演你是有特殊癖好吗。


一部应该是动作连连像打game一样的爽剧,结果口水多过茶,废话连篇,无营养又不好笑的对白一堆接一堆,闷到TM筋抽完了再抽。
我难得就想看纯动作爽片,为什么不爽给我看?

结局突然爆出个大赛车预告,男主妹妹也突然像神秘组织领导般携众出场,看起来第二季很有戏……可为什么第一季剧本写到酱无聊?


Scream女主角Neve Campbell出演新三藩市市长,但只客串头尾两集,如果有第二季的话戏份应该会重一些。

IMDb 7.5,烂番茄 70% / 94%,豆瓣 7.4。高分吧?
抱歉但我只能给以下这不及格分。
但放心,我不会因为这些网站的看法跟我不一样,就靠北说他们不准。


4.5/10


Anthony Mackie演出影剧:

牌 · 局:与麻将无关的死亡事件


改编自腾讯同名漫画,是以同大楼内四名住客的一局麻将起始,侦查楼内死亡事件的推理故事。
剧名《牌 · 局》,边打牌边推理只是个噱头,而且噱得不高明,主要案子的前因后果与麻将完全无关,看完有被骗的感觉。

死者与四个牌友都认识,伪密室加上预先锁定四人中必有一人是凶手,让观众根据四人的相互关系猜测真相。
但其实是肯定猜不到的,因为给予的线索极少,故布疑阵时候居多,剧情推进后才一步步揭示背后更多原本完全不存在的来龙去脉。
这种反转缺乏前后呼应的妙着,没啥了不起。


凶手揭晓前的推理情节还算可看,真相披露后的救人戏码就很没劲了。
Bug不少,主要是出了死亡这么大件事,居然完全没有警方介入,就四个平民在那里当神探,很做戏。
20集,每集掐头去尾大概只有七、八分钟,合起来不过是一部电影长度。


5/10

Cobweb:敲敲墙,你在不在


蛛网男孩

八岁男孩夜里听到房间墙内传来拍打声,但父母坚持说只是他的幻想。
后来他开始大胆与墙内人对话,发现父母可能隐藏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相当套路的故事走向:在学校被霸凌的小孩,父母不相信孩子说的怪论,传达求救讯息的画作引起代班老师注意等等。
一开始以为只是父母操控过头的爱,直到孩子在学校犯下大错,回家被严厉处罚,才发现这对父母有点不对劲。


最后30分钟有逆转,继前一小时冗长铺陈后一次过爆发,可惜有点为时已晚。
吓人桥段依旧以jump scare和恶梦为主,也不怎么可怕。
觉得败笔是画面太暗了,乌漆麻黑搞到很多再亮一点的话应该会更吓人的镜头达不到效果,因为根本看不清楚。

《The Boys》里饰演变态超人Homelander的Anthony Starr,本片演出对孩子又爱又严厉的父亲,依然到位,诡异变态神情根本就另一个宇宙的Homelander嘛,可惜太早领便当,前面一路暗示他隐藏凶性,还期望他会大开杀戒呢,太浪费了。


姐姐的故事不难猜,在变态老爸说有个小女孩在万圣节失踪的往事时,大概就能猜到。
说起来,中文片名的译者应该没看过本片吧,《蛛网男孩》就很不对啊。
台湾译的《鬼打墙》还不错,不是那个绕来绕去绕不出去的意思,就字面上直接的有鬼敲打墙壁。


5/10


Anthony Starr演出影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