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nforgivable:活着不容易,放下更难


不可饶恕

人生难。
承载着不能说的秘密的人生更难。

委屈,很多人都经历过,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将委屈化为力量,更不是每个人在极度委屈下还能积极努力生活。
除非,是因为爱。

改编自2009年英国迷你剧,Netflix线上电影《The Unforgivable》,影后Sandra Bullock监制主演,讲述一名因杀害警员而入狱20年的暴力犯,出狱后重建生活,但无法改变的身份和过去,不被世人原谅。


有前科的过去不会抹掉
影片从两个对立角度探讨,女主角当年杀害警员,被判处谋杀罪,其犯罪行为不仅被视为向正义体制的挑战,也是比杀害“普通人”更冷血的行为,所受的社会批判亦加倍严厉,当初行凶的动机是有心害人还是被迫如此已不再重要。

人生最精力充沛、最该发出灿烂光辉的20年,在牢房里度过,再回首已是40好几。
有幸的是,女主身负一技之长,暂时还能找到重回社会的步伐和信心。
不幸的是,社会并不如想象中仁慈,世人并不如理想中大量。

有前科,就几乎不可能不引来周遭的异样目光与旁人的窃窃私语,更何况是杀警的重刑犯前科。
直接接触的人更不会有丝毫怜悯:监督官会义正言辞严厉警告不得行差踏错;殒命警察的家属依然怀恨在心;房子卖出后的新主人不许越他们家园雷池一步;当年饱受惊吓妹妹的监护人宁愿你不曾存在于世。


新工作场所的员工,耳闻犯罪事迹后会换上鄙视嘴脸,对你有好感的男同事也接受不了杀人前科。
更生人的世界,并没有因努力重生而改变。
社会依旧冷酷无情,即使你认为付出的20年已弥补你铸成的大错。
最终迎来的只有孤独,和辛酸。
你欠的,继续偿还。

有不同的立场可能截然相反
与女主立场相反的,是社会的心态和眼光。
片中被杀警察的两个儿子,一个有了妻儿,继续生活;另一个始终无法接受父亲枉死的事实,20年后见到仇人刑满出狱,“怡然自得”地过日子,仇恨之心愈加熊熊燃起。

深仇大恨,你能放下吗?
杀父仇人,你能原谅否?
这绝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坦然作答的可能不高,口是心非的几率很大。
我们都理解活在仇恨中的人不会幸福的道理,无奈的是,道理人人会说,听得进去做得到的人也许不多。


“保护”是本片另一课题:监督官严苛,是因为他有保护民众的责任;旧屋新主人排斥,是因为她作为母亲一心保护家人;妹妹监护人不给探视机会,亦全是为了保护爱女。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对前科犯防范,不过是人之常情。

你同情女主遭受世人置疑,因为你站在她的角度;当立场反过来时,很可能心态会截然相反。
讽刺的是,女主当年锒铛入狱,其实亦是出于保护,只可惜,那将是永生之年被守口如瓶的秘密。

有值得发挥的情节不够深入
Sandra Bullock从头演到尾,将一个心甘情愿忍辱负重20年的无辜女子演绎得极为到位。
尝尽囹圄酸苦的寂寞,对社会无感厌世的心态,对妹妹无私付出的亲情,只求一见却倍受阻挠的委屈,尽皆展现影后等级的演技。
本片基本就是看Sandra Bullock表演,她的演出也确实值回时间。


被害警察儿子无法原谅女主的情节,原本该是重点探讨的课题,可惜刻画不够深入。
一直仇视女主的儿子挑起了事端结果却不了了之,编排令人纳闷。
已放下仇恨的另一儿子,因重大挫折重燃复仇心是很有戏的设计,但演员无法驾驭复杂的内心挣扎,致使整个过程扁平无力。

与女主有交集的几个角色,都很值得发挥,却都意犹未尽。
若完全去掉被害警察儿子那条线,转而更细致诠释女主与男同事的发展、与员工的互动、让监督官的改观,或许会让本片主题更集中。


《The Unforgivable》全片偏冷,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无力感,不过结局却正面且充满希望。
如此逆转是不是造成破坏见仁见智,个人倒是倾向于更黑暗颓丧一些,比如被绑架的无辜少女遇害,悲剧继续残忍延伸;或女主最终被警察儿子打死,与费尽心力寻找的妹妹缘悭一面……

遗憾,永远都更揪心,似乎也更动人。
有些课题,或许也更适合。


6/1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