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om Let There Be Carnage:看Venom和宿主打情骂俏你受得了?


猛毒:血战大屠杀

外形极具特色的Venom,张开满嘴尖牙利齿的血盆大口择人而噬的画面,相信看过就不会忘记。
如果这犹如恶魔一般的角色,竟然有着少女心一般的敏感情绪和个性,你会觉得是反差萌吗?

宿主Eddie Brock由英国硬汉Tom Hardy饰演,如果安排这粗旷男展现温柔意,跟Venom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外星魔物活像小两口般打情骂俏耍花枪,你接受得到吗?

以上绝对不是恶搞,而是真实存在于猛毒续集《Venom: Let There Be Carnage》的剧本,实实在在呈现于大银幕。


魔鬼成英雄,剧本撑不起
Venom是漫威旗下非人类角色,最初以液态状附着于蜘蛛侠,等如后者的黑暗面,后来被正义凛然的蜘蛛侠切割分离,转而附身在Eddie Brock身上。

Venom从初来乍到地球时的魔物,在宿主循循善诱下,逐渐从超级反派蜕变成反超英角色(antihero character),更在Sony制作的电影推动下,忍住吃人的冲动,配合宿主的正义行为,洗白成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的黑暗系超级英雄。

三年前《Venom》独立电影耗资一亿多美元,尽管剧本差强人意,反派孱弱无记忆点,仍斩获8.5亿票房,可谓大丰收,毫无悬念迎来今年的续集。


第一部《Venom》敲定拍摄时,制作方原本就属意加入Carnage这个由Venom本体延伸出来的逆子,但当时因要更深入刻画Eddie Brock和Venom,遂决定先搁置Carnage,只让它的宿主在片尾彩蛋出现预告一下。

正因如此,第一部反派完全不是Venom的对手,大大减低了商业爽片的娱乐性;第二部的Carnage和连环杀人魔宿主的故事性,亦撑不起一部电影。
两部剧本尽皆呈现苍白无力的缺点,续集尤其明显,若当初去芜存菁结合成一部两小时的电影,结果必然大相径庭。

上一部的成功,是下一部的失败
第一部的成功,让制片方开心得蒙蔽了判断,Eddie Brock和Venom的正邪不两立却又得共生共存的无奈,让一些观众尝到了超英电影中只此一家的趣味性互动,也被认定为Venom后续的必胜方程式,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在第二部中泛滥成灾。


先是同居,继而互对彼此生活习惯不满,以至隐忍后爆发、吵架、摊牌,最后分手。
之后各自在空窗期买醉、思念对方,再由和事佬说项撮合,还要假装勉为其难,谈妥和好条件,设立生活规矩,要对方先道歉才接受等等——这不就是小情侣的磨合成长过程?

重点是看着这对恶魔和猛男搞一堆有的没的恋爱戏码,玩各种欲拒还迎的官人我要,少女心玻璃心满天飞之下肉麻当有趣,你能不鸡皮疙瘩掉满地?
我不能。

即使是无关浓情蜜意的单纯日常嘴炮,两者之间炮火猛烈,却毫无营养,更不有趣,耍嘴皮子程度已达听而生厌的程度。
这原本该是《Venom》电影特色的元素,没想到才续集,就成为影片失败的一大主因。
或许编剧就该抓一下“less is more”的精髓才下笔。


反派难言,宇宙不展
Carnage是Venom的忤逆子,这第二部主要就刻画父子相残,也将重点放在Carnage的杀人魔宿主身上。

可惜杀人魔的生平事迹没好好规划,整个平淡无奇,还硬是把他塑造成情痴,企图以这种俗烂套路,诠释他的不为人知和难言之隐,但这段雌雄大反派的爱情,实在毫无说服力。


动作戏多数靠特效,整体普普通通,即看即忘。
最后一战变形父子大显魔威,难得加入的女超能力者反而帮倒忙,成了最佳猪队友,加上Carnage其实是自己跌死,这高潮戏的设计,让人无语。

本片内容规格比预期小得多,若要发展成猛毒宇宙,真看不到丝毫潜力。
或许也因如此,片尾彩蛋蜘蛛侠惊鸿一瞥,才能让人为之精神一振。


蜘蛛侠的家庭三部曲将在这个月的《No Way Home》上映后告一段落,很可能就此永别MCU,Sony若能好好把握余下资源和机会,借着荷兰弟的人气,重整自家蜘蛛侠+猛毒宇宙,或许还可有一番作为。

本片又是一次好莱坞大片滑铁卢,也再一次证实好莱坞不仅剧本荒,连拿预算拍好看的爽片都成问题。
明年的大片电影名单,纵观不是曾经大卖的续集或系列,就是各种超英电影。
见过鬼却不怕黑的电影发烧友,依旧会勇敢支持电影工业,只希望不要再一次次地期待之后受伤害。


2/10




蜘蛛人电影宇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