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陨落
月亮从天上掉下来。
听起来蛮刺激,不难引起科幻片、太空片、灾难片爱好者的兴趣。
尤其操刀的是擅长此类型电影,执导过《Independence Day》、98年版《Godzilla》、《The Day After Tomorrow》、《10,000 BC》、《2012》、《White House Down》等卖座保证的德国导演Roland Emmerich,加上耗资1.4亿美元大手笔打造,观众期待,理所当然。
但没想到的是,两个小时片长的《Moonfall》,情节开展之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套路一个接一个,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也能察觉的剧情槽点一波接一波。
若关掉大脑开关,仅放任双眼扫描画面,或许的确体验了一部视觉满足感还可以的爽片,但身为万物之灵、智商最高动物,身为见识过各种过往同类电影的科幻迷观众,相信你很难说服自己,在事后睁一眼闭一眼或睁眼说瞎话地对《Moonfall》给出满意评分。
NASA还不如业余天文爱好者?
先说一开始又是通过业余天文爱好者,持蹩脚器材的追踪,成为全球第一个发现月球脱轨之人,这设定是在揶揄配备精良、人才济济的NASA和世界各地宇航机构通通在睡觉?
有戏剧性但无逻辑的老梗,过往同类电影已一再使用过,也一再被抨击过,不想时至今日,自编自导的科幻灾难片大导演还好意思拿出来现世。
接着是老梗中的老梗——月球有祸害地球的动向,谁会相信?
自然都认为是危言耸听,尤其提出之人只是一个nobody。
所以,必需要到相关领域的高层人士被惊动了,才会醍醐灌顶,但同样的此人即使言之凿凿,也难以说服一大票永远都觉得世界末日是无稽之谈的军政界高官,反正如何说服和证明危机确实存在,必定是此类电影不可或缺的套路过程。
好不容易确诊……啊不,是确认了之后,开始进入急寻对策的慌乱倒数声中,离谱的是NASA大头居然临阵退缩,而且当机立断得决绝无比。
大权于是顺理成章落入了一心救世的女英雄手里,率领一群东拼西凑的乌合之众,进行最后的力挽狂澜。
博物馆弄出来的航天机
结果所谓围魏救赵之计,竟是建立在一艘放置博物馆多年的航天飞机上。
哈啰,都说了是在博物馆里供人欣赏,当然是早早去掉了引擎、燃料舱等内部装置,只剩个外在空壳才可能世世代代当展览品啊,这月亮掉下来的紧迫时间内,有可能让这架尘封已久的机器重新启动还顺利操作?
任务是要成功飞上天,不是在飞机跑道航行一圈而已好吗?
然后一个不务正业了十年的前宇航员、一个在冷气房里动口不动手了十年的前宇航员,外加一个博士头衔都是骗来的业余天文爱好胖子,三条友就这么背负全人类生死、冲上太空去成就人类的最后存活希望。
末日当前,全世界就只剩这三人还怀抱救世之心?你要觉得合理,我也无话可说。
说到末日,月球撞地球这么大件事,全世界只有美国在烦恼在救急?联合国呢?
地球级灾难火烧眼眉,世界各国首脑不用连线讨论解决方案?美国就这么自把自为决定用核武炸月球?
先别说你能不能炸毁整个月球,就算真成功了,支离破碎后掉落地球的月球碎片能不把地球弄得百孔千疮吗?
可笑的是,中国居然还配合老美的核炸计划,二话不说提供了月球着陆器……
我知道这是中美合资电影,但需要这样置入?
我前妻在月球上
最终真相涉及人类起源,亿万年前的高智慧生物,因笃信人工智慧而作茧自缚趋向灭亡,这设定依旧俗套老套到不行,完全无法满足看惯科幻片的观众。
重点是那永生不死的AI矢志毁绝所有智慧生物,在整个宇宙展开灭杀行动,无往不利,结果却栽在文明科技落后程度不可同日而语的人类手中?
你把外敌塑造得如此强大(连上古高级智慧生物也束手无策),却以几个现世小人物来攻克救世,这宣扬人定胜天的想法我懂,可说服力是零。
胖哥的牺牲明显就煽情,同样操作在1998年的太空灾难片《Armageddon》就已做过最佳示范,20多年来亦不乏其他影剧作品照板煮碗,导演你难不成真期望观众看了会感动?
说到感动,本片硬生生添加了各种家庭伦理支线,像男主一定是离婚,一定要跟孩子不合,但一定会因各种狗血磨合,经历生离死别之后最终冰释前嫌。
同样是离婚的女主,因孩子和工作缘故与前夫保持联系,当月球之灾迫在眉睫之际,前夫理应与另一司令同时解锁核武炸月球,但前夫却突然爱意漫溢,临时改变主意:“我前妻在月球上,我不能解锁。”
另一司令闻言大呼:“那我妻子还在这地球上呢,我们得解锁炸月球!”
老实说,这一段让我不自禁笑了,并且认真认为这两句对白有望成为教科书典范。
小结:又是一部不知剧本如何能通过的科幻大制作。
4/10
本文发表于8视界专栏《满城三带黄金甲》
Roland Emmerrich执导电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