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传奇6洪武大帝:群雄拥戴,人才鼎盛,何愁大事不成


监制:黄玉郎
策划:邝志德
主编:袁家宝
故事:钟英伟
编剧:黎巴嫩
类别:港漫 \ 武侠
集数:186 (完结)

历经《天子5如来神掌》不以开朝皇帝为主角与书名的另辟蹊径,《天子6》回归“正统”,“洪武大帝”实实在在打在封面上,讲述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前的故事。
本书与以往不同的是,开篇就是朱元璋已登基八年,在滥杀开国臣将,由此再带回当年朱重八年轻时的事迹。

剧情中途亦不时再穿插明太祖的“未来”片段,情节旁白也偶尔会透露一些未来信息,这种时空交错的呈现方式,在当年港漫实属罕见(不清楚是不是本书首开先例),但可以肯定的是,此后港漫就开始经常性使用同类手法以让故事结构更多变化。


玄法巫术
本书虽仍贯彻港漫打书风格,也同时增添大量玄术和谋略的描述,成为《天子6》有别于以往的特色之一。
作者设计文天祥遗留下来的天灵五翔,就是玄术登峰造极下的产物。


武神战器 - 
关羽的战甲+青龙偃月刀+赤兔马,关羽灵魂附着在战器上,即使没人佩戴战甲,仍可自成战将,过关斩将。
评价:关羽作为战神的存在,是基于他在三国温酒斩华雄与诛杀袁绍大将颜良文丑,其他则都是传说。
时过境迁,他若身在元明期间,战力是不是仍能睥睨天下也难说,多少都是神话。
关羽灵魂附着战器,也等于说他不得安息,身亡数百年后仍要打生打死,凄凉。


万象真藏 - 
古今中外资料库,于文天祥玄术下平时为竹简一卷,启动后变成一座藏经阁。
后来刘伯温将半部万象真藏融入脑子里,成为几乎无所不知的智者,也成为朱重八最信赖的军师。
评价:文天祥当年是南宋宰相,他是如何以一己之力(当然有包括他的下属),寻得中西方天文地理文书武技玄术邪法?


太极玄棺 - 
神奇的冬眠舱,一边睡着宋帝昺,一边睡着“宋末三杰”之一的张世杰之子张军。
玄棺之内时间与俗世不同,故可在内长年修炼仍不影响岁数。
史书记载宋帝昺为南宋末代皇帝,只在位313天,就由另一个“宋末三杰”陆秀夫背着跳海,死时仅七岁。
《天子6》则让宋帝昺不但没死,还得以藏在玄棺中修炼,等待出关后重夺天下。


张军就是张君宝,即后世的武当开山祖师张三丰,他在本故事中为神人般存在,会以少年、青年、中年形象出现。(不知是不是参考了天山童姥的设定)
明朝开国君臣将领包括朱重八、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都受到这位“军前辈”的启蒙教诲。
评价:相当新奇的设定,有科幻味,可惜玄棺由什么物质打造,如何能抵受高手内力冲击和火山熔岩焚烧而不毁,都没解释。
若是来自天外奇石,如此坚固的物质,又得用何种方法,才能铸造出它如今的外观形状?


聚宝盆 - 
暗藏黄金藏宝地点指示。
传说明初商人沈万三富甲一方,就是因为拥有可“生”出财宝的聚宝盆,他曾出资协助朱元璋修长城和南京城,但经历史学家考证,连沈万三是不是真有其人都有待商榷,比较可能的是沈万三仅是一个普通商人,并没有如传闻般富可敌国。
没钱打不了仗,所以文天祥的天灵五翔,也不免俗地包含了金钱资源,《天子6》故事中去掉了聚宝盆的生钱超能力,把它设计成一个形态独特的“藏宝地图”,概念倒是不错。
故事中沈万三与张士诚共事,但经考证,这两人应该从未见过面。
(倪匡的卫斯理传奇,有一部就写这传说中的聚宝盆,并以科学角度解释它其实是一个效率高超的3D打印机——很不错的构想)
评价:不以玄术来解释聚宝盆的奇异传说能力,值得鼓励,设计成藏宝地图,最终引领回到得盆者得以富可敌国的说法,也很不错。

至尊龙宫 - 
五翔中最迟出场,就是皇帝的海上寝宫兼古代航空母舰。
评价:没什么实际和特殊用途,只是显示皇者气派,且书里没交待这么大一艘战舰是一直都藏在哪里。


正派阵容中的玄术代表为刘伯温和小玲珑,以及懂得神游物外大法的白莲教主韩山童。

反派代表则是十三翼的王罕和诃额仑夫妻,擅使蒙古独尊的萨满巫术。
诃额仑的控魂术相当了得,曾令韩山童魂魄差点回不去实体,后来虽有刘伯温从旁成功破解,但韩山童的魂魄已受到无法治愈的伤害,致使他有生之年只能再使用一两次神游物外大法,间接造成他必需以本尊实体迎战铁木真,最终惨死于对方的血神力之下。

诃额仑的控魂术,也曾操控日阳君和武当七侠之三的俞岱岩,令他们倒戈相向,搞到正派鸡毛鸭血。


反派还有一个玄术使用者陈友谅,本身就是一个灵体存在,靠夺舍展现实体。
他在本书中还蛮强的,之后还搞出一个飞将战器(就是三国真正战神吕布)来抗衡关羽的武神战器。
史书记载陈友谅是反元领袖之一,曾自立为帝,建国号汉,在与朱重八的潘阳湖之战中败阵,死于流矢,卒年44岁。

权谋策略
故事中的朱重八原本思想单纯,但在经历各种磨难及智勇战斗之后,也开始攻于心计,在读过各种兵法、史书后,更加深谋远虑,满腹密圈,包括对待身边的人。


刘伯温虽是朱重八身边的不二军师,但半路杀出来的儒党师徒李善长和胡惟庸,处心积虑获得朱重八赏识,也成为他的智囊,且师徒俩都在暗中算计,期望有朝一日能超越刘伯温,成为一人之下。
评价:这些君臣之间的暗流涌动,促成了《天子6》更多的谋略及人物心理层面的描述,令文戏更加突出,有别于一般港漫重武轻文。

武功招式
摒弃了天子传奇系列长写长有、也看到很腻的先天乾坤功、浑天宝鉴、如来神掌,创造出新的只属天子6的武功。
可惜的是,多数武功仍离不开固有印象或过往设定。


明教武功:
烈日篇 - 基本就以火为主,没啥特别。
蚀月篇 - 基本就以冰为主,同样没啥特别。
评价:冰火为基础的武功,多到不想再看,还有重炒《醉拳》日帝月后的烈阳神功和冷月心法之嫌。

明神武典 - 明教最高级别功法,其实也只是日月(火冰)共融。
评价:明神武典没有既定练法和效果,为每一代明教教主因人而异开展出来的独家专属武功,这设定倒有点意思,有无招胜有招的意味。

朱重八版本的明神武典 - 
第一阶段 - 全阳 / 全阴境界
评价:虽说是放弃冰火相融,但也就只是把冰与火分别发挥至极致罢了,千篇一律无新意。


第二阶段 - 日月双瞳:
可看穿敌人破绽,开辟隔墙或远距视力。
评价:脱离武技,属于超能力范畴。理论上若可看穿敌人破绽,自己已可立于不败之地,但书中朱重八并没有很好地使用这优势,时灵时不灵。

第三阶段 - 风火二轮:提高身法速度
评价:有点像哪吒的风火轮,感觉无关痛痒,没什么特别效果,若当初设定是能开展超越一般轻功的神速,那就另当别论,到头来这个风火二轮在实战中有没有都没差。

第四阶段 - 冰焰冲克:借助水火不容的冲击力,爆发最大攻击力。
评价:功法名称拗口之极,看过就忘,功效只是将力量进一步提升,蛮无聊的。

朱式明神武典总评价:可以感受到作者想推陈出新,可惜效果不佳,设计的四个阶段都没有让人觉得这门武功有多了不起。


白莲教武功:
神游物外大法 - 同等夺舍,以替身出战,真身藏起来永立不败之地。
万象真藏中记载的密术,原本是通过元神出窍,可如亲身莅临千里之外掌控局势,经韩山童蜕变成替死鬼法,代自己出战。
评价:遥控战斗应该不是首创,但通过韩山童这种让自己不必亲身犯险的战斗思维,一方面塑造韩山童此人的狡猾,亦显示他视人命如草芥的自私心理,还能带出宗教的荼毒影响力及教徒可怕可悲的盲目崇拜。

多重神游物外大法 - 韩林儿为了操纵同性别侍女而想出如牵线木偶之法,还发展出多重神游,操控多人(顶峰时期能以一控百),设计上有巧思,值得嘉许。

禅觉魔心经 - 没什么特别之处。
白莲冰刃 - 又是冰系武功,到后来成了韩林儿的看家本领,但一直冰来火去的,实在是腻了。
纳须弥于芥子 - 应该是像乾坤大挪移之类的守势功法,但效果不佳。


徐达的武功:
八卦掌 - 众所周知的武技,离不开以柔卸克刚猛,没啥特别。
四象玄功 - 风、雷、雨、电……还有更冷饭的吗?
真武 - 比较玄的概念,是一种境界,为中原最强。
徐达将之具像化成一块块的透明防弹玻璃板,相对于黄祸,以守为主,好处是不像黄祸般会透支生命力。


常遇春的武功:
神力拳 - 以力取胜,说是有五招,其实全都一样样。
魂之箭技 - 只是针对玄法魂术,可射杀灵体的箭技,一般般。

刘伯温的武功:
飞星九转决 - 名称听着就玄幻,貌似很厉害,但主要以身法取胜,虽然是适合刘伯温非武力取胜的人设。
后来斗拖雷时,终于展现此功法的厉害之处,可惜也只是换个名称说法,来解释力量层层推进,没有别树一帜的设计。


洪大龙的武功:
乾天龙爪手 - 基本是将降龙十八掌改成爪法罢了,换汤不换药,招式很多,招名很乱,打出来的时候招名和招法图文不符,连不上,就很难留下印象。
(抓奶龙爪手印象还比较深)

十三翼武功:
长生天神功 - 天、地、水、火、风、雷、血神力……有够老套。
苍狼歼霸拳 - 暴轰、百裂、瞬杀、突击、围剿、绞噬、浴血、撕天……使出来时都差不多,就是那种如拳王泰森的爆破式拳法。
钢羽煞气爪 - 典型鹰爪功,如此而已。
黄祸 - 修得血神力之后,才能更进一步的一种武学境界,蒙古武功最高级别,但于天子故事中,只有成吉思汗、第三代十三翼的赤老温和术赤达成过。
缺点是透支生命力,伤人亦伤己,且一生只能打出几击就玩完。所以能与之抗衡的真武,只要守得稳当而没事,就能等着黄祸对手自己出事。


黑死 - 蒙古最强毒功,史上只有成吉思汗兼容黄祸和黑死,所以所向披靡(当然这只是虚构,要真这么强,敌军根本不用打就输了)。
超越万毒心经,超出一般毒功范畴,还能影响对手心理,不错的设定。
不过拖雷得到的黑死,好像不用练,就是去毒源处接受它就行了,所谓“练”,是确保自身有足够毒功基础,能消化黑死毒力。黑死毒源如何形成,似乎也没解释。

武功与武打场面总评价:
武功极力创新,至少跳出天子系列过往框框,但就如上文所述,始终仍以冰、火、水、风、雷、电这些老套设定为主,少了完全出人意表、脑洞大开的武学设定,这也是港漫武打时至今日疲态尽显,让人生腻的主因之一。


武打虽有过招,但鉴于招式设计不够突出,同一门武功的各类招式显不出多大区别,造成打来打去画面感都差不多,老实说从中段开始的武打画面,我几乎都是快速翻过。

朱重八练的是明教武功,后期经常使出的“焦阳剑煞”,则是白衣世尊所创,朱重八这么痛恨厌恶他,又怎会一直使用他闯的招式?这点于理不合。

故事评价:
虽说是朱元璋的建国经历,实际主要还是以传统武侠的正邪之战——汉人联盟对垒蒙古十三翼为骨架。
因为根据史实,又涵盖很多历史人物,所以熟悉或懂得一些元末明初历史的话,就会很清楚故事中的人物下场。
换句话说,故事多变性受到史实局限,影响了惊喜感、意外感,甚至紧张感,因为有些人物还未到地府报到的时刻,你就不用担心他在战斗中会领便当。


比如刘伯温、白莲天女(马秀英)、徐达、常遇春、李善长、胡惟庸这些历史人物,都已知道他们一定够命活到见证明朝建立。
十三翼和武当七侠的加入是上述问题的突破口,尤其对十三翼的刻画,不在正派群英之下,甚至有过之无不及,让读者对他们产生情感联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

宋帝昺没投海而是活着躲起来练功的设定,前文说过不错,也一直以为他会是本故事的终极boss,朱元璋成皇之路的最大障碍。
故事中亦不断强调他的超强实力,连十三翼之首的铁木真也被他重创至时日无多,朱重八日后要如何应付这位无敌宋帝,是一大追看原因。
可惜这个大声雷,随之而来的是小雨点,最后只凭朱重八的儿子朱棣几句话,就打发他回玄棺继续昏睡,实在有够牵强,简直是作者不知如何填坑,只能草草了事的大烂尾。


朱元璋登基后八年,亲手击杀刘伯温,原本是彰显朱元璋的冷酷无情,但最后却说成是刘伯温为了让朱元璋能巩固政权,遏制叛乱,刻意牺牲自己,造就朱元璋连这位最好兄弟都能杀的铁面无私形象。

刘伯温早已决定一生奉献给明朝开国皇帝,所以他无怨无悔。
但说成是朱元璋杀刘伯温,并非不念旧情,而是为了大局大业,无法不这样做,且已获得刘伯温本人首肯,呃……这维护朱元璋至极致的说法,就不评论了。


觉得不错的改编:
韩林儿 - 
改成女性琳儿,还跟胡大海结合,生下龙凤胎,结果神游物外精神力被女儿凤儿夺去,造成她战力大减,逐渐走向万劫不复之路。

元顺帝 - 
被丐帮之虎假扮朱元璋所杀,后由精通易容术的十三翼之一的百颜一直顶替。

武当七侠 - 
也许会有人觉得又是抄袭《倚天屠龙记》,事实是张三丰七名徒弟确有其人,所以可以难得为抄袭成瘾的玉记平反一下,当然武当七侠确是因为《倚天屠龙记》才更广为人知。
让武当七侠每个人擅长不同技艺,是不错的设定,五侠张翠山改成女性,和三侠俞岱岩为一对情侣,也是不错的改编(还解释说她本名张翠姗)。
六侠殷利亨改成不会武功的小孩就有点over,其实改成少年书呆子就比较能接受了。(历史上此人确实名叫殷利亨,倚天屠龙记里的殷梨亭,是金庸改的名)
四侠张松溪作为最接近真武的存在,也改得不错,至少张三丰后继有人,不会七徒中没人继承他的真武衣钵。


不喜欢的改编:
丐帮 - 
丐帮形象一向来是抵抗当权者的地下群体,把它改成帮助蒙古朝廷的汉奸,虽然算是新鲜,但总觉得不合情理,毕竟丐帮就是以行乞为生,无论朝代更替,都不影响他们的行为宗旨,又岂会为了过“好日子”去当汉奸?
随便说一个江湖帮派被招安,都觉得比较有说服力。

洪飞虎 - 
洪大龙死后,维系丐帮反元势力的领袖,结果原来是朱重八指使胡惟庸假扮的。
超不合理,丐帮选领导就算不是以武为尊,起码也得有两把刷子,否则如何镇得住帮众?胡惟庸是一介文臣,怎可能驾驭丐帮而不露陷?


印象人物:
朱重八 - 
典型港漫男主角,英明神武。
早期性格同样是典型正派人物,锄强扶弱,充满正义感,但这也为中期的转变提高了过渡难度。
故事是以朱重八认为刘伯温间接害到马秀英小产且日后无法再怀孕,而怀恨在心开始,再在洪大龙死前叮嘱朱重八,除了自己以外不要相信任何人之后,终于完全腹黑化。

或许从一开始就塑造朱重八不是这么完全完美地正义凛然,比如在与刘伯温出生入死的时候,偶尔也会有一些小小的自私心里OS,会不会更容易接受他日后的极端转变?
假扮蒙古军杀韩林儿那段也相当突兀,还在成功后如小人得志般偷笑,这跟他以往的个性形象完全不符,事前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私下会如此,就变得相当突兀。


刘伯温 - 
文武双全,为兄弟视死如归,简直是完人。
个人认为是全书MVP,若不是因为他没有帝皇命,他其实比朱重八更适合当皇帝。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刘伯温读的很多书只排第五,命里无时莫强求。
不过不太喜欢他修成百毒不侵之身后,独斗拖雷那段,武技不该是他强项(即使只有威风一次),食脑才是,应该贯彻始终,那样子偶尔突如其来的以武压人,并不能形成惊喜,反而牵强。


韩山童 - 
有点像龙虎门里面的东方无敌,智勇兼备,领袖之才,反派高手中让人敬重的人物。
(但拿无数侍女的命来牺牲的残忍行径,则万万无法苟同)


铁木真 - 
霸气纵横,尚武为尊,虽心系蒙古一族,却明人绝不做暗事。
最后生命倒数,仍坚持与韩山童一决高下,一为武者尊严,二为铲除反元领袖。
形象个性像旧著龙虎门的蚩尤,不过也是很脸谱化。


合撒儿 - 
十三翼的最佳替补,拥有不下铁木真的战力、帖木儿的智力,以及两人相加的领导力。
可惜他志不在争雄(他只为保卫蒙古同胞),虽然铁木真死后他有接手,但十三翼失去最强领袖,为时已晚。


刘福通 - 
开始怀着谋反韩山童之心低调行事,后来转成对白莲教与韩氏死心塌地,是个个性有趣、能起到减压作用的角色。

哲别 - 
十三翼中另一个好汉本色之人,光明磊落,可惜死得最惨。

女角: 
马秀英 - 
朱元璋的马皇后,知晓她身份之后,就知道她领了免死金牌,所以即便她数度被擒或身陷险境,都知道必然逢凶化吉。
虽难眠会吃醋,但大度且懂进退,一早就塑造母仪天下几乎无死角的形象。


月影姬 - 
原本是中原明教月宗弟子,与寒月武是一对,在故事中的作用,是为男主角打造三角关系。
后来名正言顺成入室小三,马秀英也接受了她,让她成为朱重八后代的主要制造者。

白鹿 · 帖木儿 - 
十三翼军师,铁木真老婆,因错误计算,间接害死同伴,愧疚不已,在铁木真死后一蹶不振。
后来更听信妲己之言,修炼毫无廉耻心的极乐销魂功,最终作茧自缚。


7/10


天子系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