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别再忽略日常美好


心灵奇旅 / 灵魂急转弯 / 灵魂奇遇记

耗资1.5亿美元的Pixar动画片《Soul》,因迪斯尼取消北美院线上映,转而在Disney+免费播映,影响了票房(全球其他地区总票房不到一亿美元)。
但IMDb的8.1/10,烂番茄的影评人95%、观众88%高分,以及各大奖项加持之下,好评如潮的《Soul》依然成为近几个月来观众首选动画电影。

男主Joe是一名郁郁不得志的中学音乐老师,一辈子只对音乐着迷,却始终无缘成为音乐演奏家。
某天他终于获得了难得的试音机会,更因天赋钢琴才艺面试成功,可惜乐极生悲,竟然不小心掉入下水道摔死了。

Joe的灵魂去到了一个灵魂聚集地,被充当灵魂导师,却被分配去引导一个憎恨地球和人类的千年老灵魂22。
Joe一方面得拯救22,一方面则要设法为自己争取复活的机会,整个过程未能尽如人意,却间接启发了他与22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灵魂观。


人生如梦,做梦的是自己,你无法选择梦,却能选择过怎样的人生。
你或许有伟大的理想,你或许认为人生在世必将成就一番大功业,你或许觉得庸庸碌碌一生是浪费了生命;本片就要告诉你,街道上吹起的风、地铁里经常见到的人群、简单而美味的披萨、树上随风而飘的落叶,甚至乎夜幕低垂后的万家灯火、小酒吧里的爵士乐,都是生命的火花,都是生活的美好。

活着,就是美好。
能每天见到日出东方、星罗棋布;能每天看到美丽的事物、听到美好的消息、尝到美味的食物,都是美好。
而这一切,都是每一个人、每一个灵魂,唾手可得的。
心态,在于你。
选择,也在于你。

Pixar一向都很会探寻人生,也很会从小处诠释生命,这回又是满满的温情和正能量,让观众历经一次心灵洗涤。
缺点在于22和Joe的省悟,其实并不很明显,可能要对生活有一些历练,才能完全感受得到,对小朋友来说,或许会看到蒙查查。


以此推断,《Soul》虽然还是适合阖家共赏,但它更应归类为大人电影,像片中乐团主导所说的小鱼和老鱼的海洋故事,即使成人都未必能理解。

本片当然以大团圆收场,但个人不太喜欢Joe因为解救了22,就获得特别重生机会那一段,觉得太过于完美了灵魂救赎。
毕竟人生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有second chance,做错就做错了,完了就完了,死了就死了,只剩遗憾。

是的,人生更多的,或许反而是遗憾。
22得以投胎,已经是灵魂Joe的功德,即使世上无人得知,却已体现了“成功不必在我”的寓意。
即使遗憾,也美丽。


7.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胜利号:特效可以,宇宙观太薄弱


Space Sweepers

韩国男神宋仲基和金泰梨主演的韩国第一部太空电影《胜利号》,仅耗资2000万美元,就打造出不输好莱坞的特效,于Netflix上映后即刻成为观看率爆棚的电影,更在16个国家成为首日观影冠军片。

背景设在2092年,人类已能随心所欲驾驶太空船在太空漫游。
地球则因污染而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跨国企业UTS建立了太空殖民地,却只允许指定5%人口移居,余下95%若非成为UTS工作人员,就只能留在荒凉的地球等死。

金泰梨饰演的船长与宋仲基饰演的驾驶员等组成小队,专门打捞太空垃圾换取金钱。
一次工作中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小女孩,惊觉她可能是宇宙警察追捕的杀戮型机器人,决定举报换取奖金,却没想到挖掘出惊人内幕。


作为首部太空片,以此低成本打造,视觉上却能呈现远不止这成本和处女作所能给予的效果,算是难能可贵。
太空站、太空船、宇宙基地、机甲等等营造出的2092年大环境,颇有cyberpunk feel;各场太空追逐战的设计和特效虽未能推陈出新,但起码及格,不会让人觉得五毛。

比较碍眼的是宇宙警察的盔甲设计,看起来很累赘,简利一点会更好,而且头盔背面那几撮“毛”是干啥用的啊,庞克造型吗?
整体观感更像反派打手多过于正义警察。

故事不复杂,也没什么悬念和逆转——或者应该说都在意料之中。
满满的韩国典型犯罪片影子,难怪会被诟病只是披上太空外衣的韩国片罢了。
地球不能住了,就有一个财团进行太空移民,然后只有少数人民被幸运选上,然后有一个满口真理其实内心邪恶的领导,然后只为追杀一个会妨碍他阴谋的“秘密武器”……
这样的剧情,应该无需是老司机也会觉得熟悉吧?
作为拥有指标性的第一部太空电影,其宇宙观却如此狭隘又老套,是《幸运号》最可惜的地方。


节奏明快是本片优点,不过分镜凌乱,尤其各种爆破战斗场面实在看得眼花缭乱。
就是眼前连串呼啸而过的画面,却看不懂到底在弄什么,只能自己脑补。
四人小队开着太空船穿梭像《Guardians of the Galaxy》,平时斗嘴抬杠不休,关键时刻却能共患难的设定,当然也是玩滥的老套路。
重点只在看宋仲基和金泰梨,不过两人表现平平,没留下什么特别印象,但也所幸没有韩片最爱的煽情催泪戏码,只稍微玩了一下小温馨。

前面说的UTS领导结果是反派大boss,应该是最大的bug,明明就是运筹帷幄的领袖,有必要亲上战场吗?太做戏了。
还有他神秘的爆筋到底是什么操作,还以为是会突变成超能力怪物,最后也没交待。
刺青大叔与女杀手做困兽斗,模仿《异形》开闸门让对方飞出太空;杀手临危抓住太空船身,完全趴在杀手身上的刺青大叔于是砍断了杀手的手,那他自己何以没跟杀手一起被吸入太空,反而能安然回到太空船上?


6/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紧急救援:该紧急救援的是导演


讲述专职救援行动的特勤部队事迹的《紧急救援》,去年因疫情延迟了近一年才上映。
故事以彭于晏饰演的特勤队长为中心,描述他与队员们在四场灾难现场进行救援,在生死线上搏斗,同时穿插了他与儿子的父子情,以及与辛芷蕾饰演的女机长的情愫。

四场灾难各擅胜场,也各有瑕疵。
第一场是在海上倾覆沉没的钻井平台,几乎全以特效来构建场景,但特效不给力,看了就觉得特别假。
以这作为开场戏码该是为了制造摄人气势,对我来说则是适得其反,差点就不想看下去。

第二场是坠落急流的运油卡车,比较有意思一点,起码少了过多虚假的特效,虽然激流上救人也不是什么新鲜梗,但这趴的紧张气氛算过关。


第三场是客机失事落海,有点《中国机长》feel,借此牺牲掉一名成员,制造彭于晏之后走不出阴影的情节。
可惜这已是陈腔滥调的设定,很多灾难电影都有,实在令人不解兼任导演和编剧的林超贤,为何还要写这么老套的剧情。

最后一场玩的是大量的火灾和爆炸场景,俨然就是再现《烈火英雄》,或者任何讲述火灾的电影都会有的情景,实在看不出独特之处在哪里。
唯一“特别”是穿插了儿子身患脑瘤进行手术的画面,来营造父子俩在各自的战场努力拼搏的效果。

只是孩子入院动手术,成功几率还只有30%,做父亲的不在医院守候,反而跑去救援……
然后几岁的孩子在动手术前最好是会老爸说:去做你应该做的事……
太造作了,如何让人感动?
应该是像他上司斥问他“还来这里干什么”才合理吧?


整部片故事发展全在意料之中,四场灾难本就蕴含不少过往灾难片的影子,结果情节还不推陈出新是想怎样?
大炒一盘冷饭,再挂上林超贤的标签,就会特别香特别好吃吗?
若逼着自己不去联想到其他同类电影,本片的救援戏码就勉强可以一看,毕竟也不是每个观众都会看1000部电影再来做比较。
但如果你“不幸”就是灾难片粉丝,那你应该会觉得本片蛮无趣的。

更可怕的是文戏,“职场恋情”已是滥到不能再滥的梗,彭于晏和辛芷蕾又真搞不出什么火花,就只能呈现尬到不行的对手戏。
而且彭于晏孩子都这么大了对待感情还婆婆妈妈、扭扭捏捏是怎样?
然后还让不懂事的孩子来童言无忌地牵线促成一对佳偶,OMG,有没有更老套的啊?


我不知道《证人》、《线人》、《激战》、《破风》的林超贤去了哪里。
《湄公河行动》还可以,但《红海行动》已经看得出走样了,《紧急救援》讲真的以林超贤过往成绩来看,可说差强人意,看来须要紧急救援的是他自己。


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Doom:游改电影的灾难


毁灭战士

前阵子因搜查游改电影,翻出了这部,年老记忆衰退,感觉像有看过又像没看过……算了就开来看一看。
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完了,这么屌的戏怎会看过却忘得一干二净?
正所谓「你是忘记了,还是害怕想起来?」——这就是答案。

《Doom》本来就是FPS游戏,要改编成电影,当然就是以爽为主,偏偏这部片一点都不爽,不懂导演为何如此喜欢大头照,一直closeup看到dong buay diao;一直乌漆麻黑也不懂在打什么鬼。
最后部队领导黑化,只为了一个破理由,然后鬼打鬼、人吃人……
一个字:烂。
唯一可看之处不是女主,而是《The Boys》的飙脏话老大。



4/10

Monster Hunter:不叫好不叫座,游改电影警钟响起?


怪物猎人

电子游戏改编的电影《Monster Hunter》网罗了好莱坞动作女星Milla Jovovich和泰拳高手Tony Jaa,呈现了一出以浩瀚雄伟的魔怪异世界为背景的高特效大片。
但上映之后不仅爆出对白辱华风波令中国影院将影片即时下架,电影口碑也普遍欠佳(IMDb 5.3/10,烂番茄49%),截至2月1日的2290万美元票房更是前景堪虞,别说赚钱,可能连6000万美元成本都回收无望。

《Monster Hunter》是Capcom王牌游戏之一,去年该电玩品牌旗下十大最受欢迎游戏由《Monster Hunter》、《Resident Evil》、《Street Fighter》三大系列鼎足而三。《Monster Hunter: World》以售出1640万套佳绩荣登冠军宝座,销量比排第二的《Resident Evil 7 biohazard》整整高出一倍,受到对游改电影有兴趣的制片人的青睐实属意料中事。


导演Paul W. S. Anderson一向专攻游改电影,他亲自操刀改编自Capcom另一王牌游戏的《Resident Evil》,就拍了六部(其中两部他监制兼编剧),票房全都破亿,有两部更突破3亿,战绩如此辉煌,片商信心满满不足为奇。
导演有保证、预算有着落、演员有知名度,还有一班死忠玩家粉丝背后力挺,还能不稳当吗?
偏偏,世事就是这么不尽如人意。

先说故事,《Monster Hunter》叙述由Artemis上尉率领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无意中穿越了时空虫洞来到异世界,与各种怪物搏斗,并与异世界人类合作,瓦解天塔的时空结节,断绝两个世界的联系。
剧情完全一条线发展,尤其在部队成员分别罹难之后,戏份就只能专注在Milla Jovovich饰演的女上尉身上,还真是要双线或多线都有点困难。


动作角色扮演游戏本来就着重在玩家如何斩杀怪物破关;同类型游改电影也离不开相同脉络,观众基本就是舒服地坐着,以上帝视角观看片中人物过关斩将,说是跟看游戏实况主直播打game一样也不为过。
会想观看本片的人,心里必然已有个底了吧,在这设定下还要求剧情精彩或吐槽剧情单薄,岂非鸡蛋里挑骨头?

骨灰级RPG玩家或许会持相反意见,因为不少经典RPG如《Final Fantasy》系列,还真是有令玩家折服感动的故事情节,只能说,如有差异,是方向不同,诉求对象不一样。
《Monster Hunter》就明显着眼于只求视觉效果的爽片观众,坚持要它考量剧情的话,搞不好顾此失彼两头不着岸。


那作为爽片,《Monster Hunter》有否做好做满呢?
以特效来说,看惯好莱坞大制作的观众胃口早已养刁,本片特效水准维持在OK范围,但无突破,少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感,感觉就是砸大钱就做得到的。

既然都叫《Monster Hunter》,怪物当然也是焦点所在。
片中登场的第一只怪物“角龙”,造型还可以,但除了吨位取胜之外没啥特别,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底下潜行也是看惯了的老梗。


“影蜘蛛”就是丑化的大蜘蛛,这种节肢动物怪物更加熟口熟面,加了畏惧阳光的弱点也没有增加什么戏剧效果。
素食的背甲龙基本就是侏罗纪恐龙,这么平凡无奇的物种,居然会被导演挑中担当怪物令人傻眼。
号称“杀不死”的雄火龙作为压轴大boss,偏偏却只是一只耳熟能详的西方喷火飞龙……说真的,为了看“怪物”进场的观众,一心期待应该换来了满满失望。
这样的怪物设计,怎么满足得了今时今日的观众呢?(最后还有一只昙花一现的黑烛龙只是为了续集的铺排)

选角方面,Milla Jovovich凭借《The Fifth Element》走红后,演艺事业并没有一帆风顺,除了《Resident Evil》系列可成为代表作之外,其余作品乏善可陈。
不过她也因此竖立了彪悍女打星形象,这次在导演老公“提携”下,再次驾轻就熟演绎女汉子。


Tony Jaa倒是挺新鲜的搭配,不过打怪物重点不在拳脚动作,是有点浪费了这位泰拳高手的漂亮身手。
或许导演也有感于此,就特别设计了他与女上尉不打不相识的戏码,不过片中Tony明明就明白维和部队是穿越时空而来,女上尉也是友非敌,却还是硬要打上一架,逻辑上说不通,可别告诉我Tony是闷得发慌想舒展一下筋骨。
结果两人没头没脑打半天(还真是打了蛮长的一段),格斗动作设计就普普通通、翻来滚去一番,完全还是老外打功夫水平,这才真叫浪费了Tony Jaa。

好莱坞原创剧本荒延续,以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早已不计其数,近几年漫威的成功又掀起一窝蜂漫改风潮,反正就是没原创的份,像《Monster Hunter》这样的游改电影相信接下来还是前仆后继。
事实上制片人向Capcom购得的改编版权,也不仅限一部,导演Paul W. S. Anderson早就放话会拍摄一系列,异世界的怪物会陆续透过时空虫洞来到现世界作乱,还展示了雄火龙攻击洛杉矶国际机场的概念图。


不过这次挟带《Resident Evil》3亿票房余威的第一部《Monster Hunter》如果确实滑铁卢,则不失为游改电影的当头棒喝——别以为有了全球庞大玩家人数就等于有了铁票,要是制作不严谨、精彩度不合格、吸引力不够力的话,铁票随时都会跑票的。


5/10




Milla Jovovich演出电影:

Godzilla 1998 vs 2014:变种蜥蜴 vs 远古神兽


哥斯拉

《Godzilla vs Kong》一延再延,还发生制作公司传奇影业不满华纳私自决定往后所有旗下电影都与HBO Max同步上映风波,所幸圆满解决,目前确定影片今年3月解冻。
之前分享过此系列的第二部《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现趁着哥斯拉与金刚两大怪兽王者决战之前,来重温一下好莱坞分别于1998年和2014年打造的两部同名《Godzilla》电影。


Godzilla   (1998)
故事说临近美国纽约发生异常现象,巴哈马原始森林出现巨大疑似恐龙足印,美国各路专家与军事领袖率领下,要在这巨大怪物走入大城市之前将它击倒。
本片是哥斯拉与人类的对战,而且是基于一场莫大的误会——哥斯拉其实是被核试验的辐射影响而产生异变的蜥蜴,它并没有要攻击人类,只是作为肉食动物,见到长肉的人类就想吃一吃果腹罢了,完全是天性使然,吃饱了也不会再去破坏世界。


哥斯拉原来还是单性繁殖,不巧找到来纽约造窝下蛋,再与所有充满母爱的动物一样,要为将孵化的孩子囤积食粮。
坏就坏在哥斯拉体型大到非常人可接受的程度;坏就坏在哥斯拉即使没有任何攻击意图,而只是转个身,都可能造成巨大环境损害。

可是,那是哥斯拉的错吗?
当然不是,但作为人类,你能不保护自己免受无妄之灾吗?
不能。
那怎么办呢?很简单:非我族类,灭之。

千百年来,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面对未知或自己不懂的状况,几乎都无可避免地以“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小人心态来面对。
所以冲突,自是难免。


本片倒也不卖关子,哥斯拉算是七早八早就露相,只不过这只怪兽之王的造型像极了巨大化的迅猛龙+暴龙,感觉像在看《Jurassic Park》的变种版。
尤其当荧幕充斥着一只大蜥蜴,相对于害怕或紧张,你可能反而觉得有点滑稽。(注:《Jurassic Park》早于1993年上映,所以这部5年后上映的《Godzilla》有没有借鉴《侏罗纪公园》?就算导演说没有,你信吗?)

中段开始出现的小哥斯拉群,体型缩减之后更像迅猛龙了,整个追追逃逃、热热闹闹的过程,也更像在看《Jurassic Park》(外加一些《Aliens》情节)。
当爽片看看是无妨,但对哥斯拉粉来说应该会骂翻——我们独一无二的怪兽之王,哪来的可以组成军团的这些小后代啊,这么一窝一窝地生,那还叫什么唯“我”独尊?
更何况谁说哥斯拉是核害后的蜥蜴啊,这样瞎掰有经过哥斯拉本人同意吗?

7/10


Godzilla   (2014)

与1998年版本完全无关,可说是重启,故事描述一对夫妇任职于核电站,某日发生大意外,整个核电站被摧毁,妻子死于非命。
丈夫一直自责了15年,并坚信当年的灾难并非天灾,而是“兽”为——由巨大的古老怪兽所引发。
本片战场虽还是城市,但战斗双方已不再是人类和怪兽,这一回,哥斯拉终于获得正名的机会,以地球守护者姿态重临大地,打杀破坏人类世界的怪兽MUTO。

从一开始就一直处在冬眠状态的怪兽吊足胃口,让人以为是哥斯拉,结果破茧而出后才发现不是。
这无疑算是营造得不错的悬念,可是导演却太过于专注在MUTO身上,前半部篇幅几乎都用来描述这理应只是反派配角的怪兽身上(以及一堆啰里八嗦的文戏),结果反而严重忽略了本片主角哥斯拉。
就连出场也只是从海中像鲨鱼那样露出背鳍,一路潜行到冒出来,远不如MUTO的神秘感和酝酿多时的潜伏期那么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事实上哥斯拉在本片的出镜率绝对少之又少,粉丝应该会看得很不过瘾。
不过粉丝必定会满意本片推翻了1998年版本把哥斯拉当核变蜥蜴的说法,这回总算名正言顺宣布哥斯拉很可能是最早的地球远古生物——也可称之为“神族”,令到它地球守护神的身份更名副其实。
还有哥斯拉的造型也恢复了“王者”霸气,不再是大型蜥蜴了。

至于人类之间的剧情,个人觉得本片这方面显得薄弱,无论是父子情、夫妻情都不太有feel,只是现在回看快银和绯红女巫两兄妹演夫妻觉得好玩罢了。
相比之下,1998版加入了记者妹与无良上司的抗争、身为媒体的职责和觉悟,反而比较有内容一些(虽然也只是点到即止)。

6/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如月车站:各种恐怖元素齐聚一堂


编绘:郑健和
类型:港漫 \ 恐怖
期数:3

郑健和五年前的短篇作品,是《西游》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充电过渡期。
继之前两部短篇《野狼与玛莉》和《脱北者》之后,和仔继续挑战不同类型和题材,《如月车站》走的是灵异风,外加恐怖爆血——不过血量不是很多,而且和仔的画风是即使见血也不会太多恶心感。

故事说的是一个叫琪琪的女生,无意中搭上一列古怪的列车,连续不停行驶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终于在一个无名车站下车,却遇上更离奇恐怖的事,最终发现车站有无形力量牵制住到来的乘客。
故事的元素相当多,包括平行时空、无限轮回、抓交替、死物变有生命等等,能在短短三集把上述元素都集在一起翻炒成一盘开胃菜也算不容易。

和仔在专栏里提到,他认为看不到的恐怖才恐怖,因此完全放弃了会有鬼怪现身的手法,而采取让人猜不透的谜题方式。
人类是视觉动物,看不到的时候会疑神疑鬼,但如果亲眼见到正好是自己地雷的恐怖事物,还是很可怕的。
所以究竟是见到还是没见到比较吓人?我觉得是见仁见智。


比较可惜的是,和仔既然觉得看不见较恐怖,却又不将之贯彻始终,中段搞了中年大叔变杀人魔来制造血腥,反而破坏了神秘恐怖感,要是可以一直从精神层面上的惧怕写完整个故事,或许会更精彩。

和仔也说短篇销量一般会比长篇少三成,个人觉得如果只是少三成应该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他的短篇走的都是港漫不常见的路线。
但话又说回来,其实恐怖港漫早在上世纪就有,像汉民就是众所皆知的恐怖漫画大师。
所以说恐怖类的港漫没市场似乎又说不过去,说到底还是要故事够精彩、画功够犀利吧。


* 顺带一提,上图的画圈部分应该是琪琪,而不是黄发女子。
以和仔的资历,又是短篇,出现这样的错误实在不应该。



6/10

卸甲归来:令人鼻酸


来来来,喜欢军事场面的朋友快点来~
喜欢港星怀旧的也一起来~

一部讯息量非常大的电影(宣传语说的),故事说几个退役军人身兼重任,成立特别小组前往孤岛营救人质。
简单到爆的故事,不知何来的讯息量巨大,看了30分钟,都不知道到底看了什么鬼东西。

节奏是很快,但杂乱无章到极点,一堆半桶水野战(不是你想的那种野战……是的话还可以一看无妨),连场莫名其妙的追捕战,外加打来打去不懂打什么的肉搏战(抱歉依然不是你想的那种肉搏战……),重点是打得根本不好看。


Ok我承认完全就是为了吕良伟、元彪、周海媚才看。
吕良伟本来就不是打星出身,这把年纪还硬打也实在够力,而且那樱木花道的发型是得罪造型师了吗?打半天还一点都没乱到也是厉害。
元彪的面包超人脸有碍瞻观,这些当年叱吒风云的港星晚年都要北上捞金、抛头露面令人鼻酸。
周海媚就是美魔女一个,可惜掩饰不了大婶味。对了本片似乎她也是监制之一(不懂是看错还是同名同姓)。
没看完,不评分。

新著龙虎门 1081:还练什么功?画什么武打漫画?


写了这么多期新新龙读后感,都是有弹无赞,不是偏心,是因为有目共睹根本就没有值得赞的地方。
哪里不赞我都会一一列出来,有根有据,有理有由,有原有因,不像那些盲目推崇的整天只会说“好看,好看”,但到底哪里好看,什么好看,却永远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到现在还是有人会问,既然新新龙这么难看,何必还要花时间每期弹?值得吗?
这个其实之前解释过,龙虎门我是从小看到大,买了几十年,看了几十年,一定有情意结(这也是现在的烂作者一直在利用玩弄的),如今新新龙写得这么烂,每周继续看也只是看爽罢了,看它还可以如何烂下去。
写读后感也是写爽,当作无聊抒发心情,大家看看一起骂骂屌屌笑笑,也就是了。
至于时间嘛,一来也没花多少时间,二来当然是有空才写,在此感谢那些一直很关注我时间应该花得更有意义的朋友,别担心啦。

言归正传。


01 美国总统大选

新新龙一向引以为豪,读者却嗤之以鼻的“特色”,就是死都要跟现实时事挂钩,所以之前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总统大选也难逃蹂躏,被写了进来。
话说,看武侠漫画就像看金庸武侠小说一样,就是要脱离现实,自爽一下,你TM又把时事写进来是搞屁啊?要看时事淋爸不会去看新闻咩?

然后编剧敢敢写说拜登勾结美国黑道,还刻意让疫情恶化,也真够有种,原来你们是特朗普支持者,如此丑化他的对手?
也是啦,特大叔就是个疯子,跟你们行径差不多,此知谓物以类聚。
我还等着看你们是不是有种把维尼熊也写进去。

注:编剧自己在专栏提到特朗普的,别说我乱乱对号入座。


02 不下于九阳神剑的小玩意

这绝对是看到最火滚的。
既然已定位为武侠/武打/格斗/武斗漫画,TM可不可以focus一点专注写武打/格斗?
搞什么会射出激光的无人机,威力还不下于九阳神剑??
“九阳神功惊俗世”几时变这么cheap,随便弄几只会飞的无人机就可以有同等威力?

TM罗刹教没钱咩?白莲教没钱咩?通天教没钱咩?至尊会没钱咩?
好啊大家都砸钱搞小玩意就好了啊,继续研发出威力不下于九阳大霹雳的小玩意就好了啊,还连个屁功?
还画什么格斗漫画,改成军事漫画好了啊,MD个脑装💩!
整天搞什么病毒疫情无人机,做莫不去想想武功招式设计?那TM才是你们应该做的事啊屌!


03 父为子隐

新新龙开始后就一直抛书袋,老是自以为厉害引用古文,哈啰,不是要与时并进吗?不是要跟现实挂钩吗,还一直拿古文出来秀个屁啊?
别忘了龙虎门全都是小流氓出身,老爹在兵凶战危的战场上,失惊无神向王小龙冒出一句“父为子隐,直在其中”,这剧情对白合适吗?
还有王小龙听得懂才怪。



04 降龙伏虎气

区区金丝掌劲,需要用到什么降龙伏虎气,还气机相连来驱除?
王伏虎的第八阳原来这么不堪?王小龙的九阴真经+金童宝典原来这么没用?
王家祖传的降龙伏虎气原来这么厉害,那还练什么九阳神功、九阴真经?
我当然知道作者写这段的用意,是要配合父子同心的主题,但可不可以不要每次都为了迁就一些无聊想法就什么逻辑也不顾?



05 金圣老

堂堂白莲教四大圣老之首、对东方家忠心耿耿的世外高人,结果来到新新龙就成了一个心胸狭窄,还争风吃醋的糟老头。
唉,没办法,之前也说过了,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宠物;有什么样的作者,就会在笔下呈现出同类的人物。
为什么?因为对他们来说,世间是没有所谓的高风亮节,没有所谓的开阔胸襟;世人在他们眼里,在他们脑里,都是如此这般卑劣庸俗。


06 双阳剑

看了几十年龙虎门的朋友,闭着眼都知道,要两只拇指贴合在一起,发射出一道比单指强劲一倍的剑芒,才叫“双阳剑”。
像图中王伏虎的演示,是分开施展的“大阳剑”和“少阳剑”好吗,双阳你个鬼!


追回:

茅山:继续靠钱小豪吃老本


今晚屁股痒,开了这部《茅山》来看,只因为对茅山术这类奇门术法向来颇有兴趣,所以就给个机会。
当然知道这种大陆低规格制作,难看是正常,会好看才奇怪……
所以才说屁股痒,不用告诉我,我知道。

故事说茅山下桃源镇有个爱做成为茅山弟子白日梦的家伙,偷偷去参加了“九龙真人”选拔赛,结果意外被高人看中,家伙苦练之下解开九龙神剑之力,击败了茅山叛徒,拯救苍生。
是不是很熟悉?
对啦!这不跟Kungfu Panda的故事一模一样啰!

不过故事照抄,执行起来却天差地远,已经准备好看了蛋疼,结果还是无法遏止地疼疼疼。
所谓茅山术,就是玩弄无聊的五毛特效,一点感觉都没有。


钱小豪自从北上捞金之后,继续吃老本演道士,完全就没新鲜感了,只有想继续看他这么堕落下去的人还会想看吧。

主角刘頔名不见经传,问题是颜值也不行——事实上整部片子的选角,包括女角都真的很有问题,完全是跟赏心悦目背道而驰。
导演是真的以为可以不靠脸吃饭?

不好意思,看了十分钟就开始快转到底……诶有没有到底呢,好像也没有……
 

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因为蜘蛛侠辛酸,所以要给赞?


蜘蛛侠:平行宇宙

大受好评的蜘蛛侠动画片《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以9000万美金成本斩获3.75亿美元票房;IMDb评分8.4/10,烂番茄影评人开出97%、观众93%,可说名副其实叫好叫座。
可是,我却看得意兴阑珊。

故事说蜘蛛侠Peter Parker不幸在一次行动中遇害身亡,少年Miles被一只受放射污染的蜘蛛咬过之后,身体起了变化,多了超能力,人生也起了重大改变。
此时,反派Kingpin正准备开启时空对撞机达成个人目的,各个平行宇宙的不同蜘蛛侠陆续现身,Miles为了遵守对Peter Parker许下的承诺,联同其他蜘蛛侠一起对抗恶势力。

首先,蜘蛛侠被蜘蛛咬、接受身体变化、懵懂学习操控新能力,以至发展出的校园暧昧故事,这些耳熟能详到极致的情节,已经重复了不知多少次了,包括大银幕上的一代和二代蜘蛛侠都经历过,如出一辙的重启,真的有必要一再呈现?
即便是快速带过,也是浪费时间,这跟洗版感觉差不多,疲劳轰炸的结果就只有一个——放弃。


然后搞了半天都无法掌握的超能力,在听了两句激励的话之后,就像奇经八脉豁然贯通,全都能挥洒自如?
这样的蜘蛛侠养成历程,只能说表现了什么叫“过犹不及”。

小蜘蛛的成长处处是老梗,包括跟他老爸的父子情,也是半咸不淡的狗血设定,看得尴尬。
反派Kingpin要扰乱时空,目的原来是为了重见妻儿,同样是演过了百遍千遍的典型洗白套路。
是啦,每个人做事都有其原因这谁不知道?那原因要感人肺腑麻烦可不可以再新鲜一点啊?

更狗血的是还把Miles敬仰的叔叔设计成为Kingpin效命的反派,最后又来上演一出叔叔惨死的悲情戏码,问题是坏人叔叔的背景因由似乎没交待清楚,感觉是为煽情而煽情。


战斗方面更是令人失望,来来去去那几套板斧,章鱼博士的触角攻击完全毫无章法,仅靠着多手多脚的胡乱攻击,一点武斗设计感都没有。
小蜘蛛也没利用超能力的特性抗敌,其余不同宇宙来的蜘蛛侠,就是街头打架般收拾了对手,诶,千万别告诉我只是配上眼花缭乱的画面“美术”就叫精彩。
还有那不时穿插的漫画构图,放在真人版影片中会是新颖好玩的设计,但在动画里则明显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只觉得多余。

我明白很多人所说的这部动画片里描述的蜘蛛侠的无奈和辛酸,但讲真的现实世界里有多少人不是天天在面对这种生活无力感?
尤其是来自另一宇宙的走样Parker,根本就是满街都是的中年大叔,这种辛酸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或感动人心,还真是不懂。
或许因为我就是大叔,所以早已麻木。


5.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封神纪 · 黑天龙 1:平淡无奇的创刊号



外传 / 番外篇成风潮的港漫新作品《封神纪 · 黑天龙》,故事说的就是《封神纪》里至高无上的“天”,也就是黑龙的成长故事。
第一期故事简单,先交待了人类以前的众神世界,原来并不和睦共处,神与神之间因为掠夺资源,自相残杀,干戈不断。
再来就是写几被灭族的真龙族的几个幸存者,长大成神后为主角,同时披露了一点点的性格及法力,如此罢了。

第一期可说是稳健发展,也可说是平淡无奇,故事上未能先声夺人。
纵观郑健和的作品,几乎都是一开始没什么看头,所以也无法就此下定论到底该不该追看。
画功方面依旧keep住,画面也称得上赏心悦目,背景实景都非常精致,值得一赞。


上回写《路西法》读后感时有提到,和仔作品一大特色,就是人物名字几乎都简单到极致,这部也不例外,五大登场龙族主角分别只用颜色来命名:黑龙、白龙、黄龙、赤龙、蓝龙,实在是有点懒惰的做法,且完全缺乏独特性和辨识度。
虽然黑龙和白龙是《封神纪》里面就已出现的角色,但既然是写前传,其实也可以给他们一个变成大神之前的名字不是吗?就像火云邪神原名也叫西城勇啊。
然后羽角族族主竟然叫“盘古”?晕。
另一个羽角族人物还叫“天羽”,这名字不是也在《西游》出过了吗?
这应该是个人对和仔作品最不满意的地方。


武打方面,这一期同样看不出什么特别,只是平凡 / 平淡的拳来脚往。
但是赤龙就是用火,蓝龙就是用水,黄龙就是用电,这样的设定不会太没新意吗?(而且又是水、火、电这些元素也够闷的)
法力名称也就是“炎龙之力”、“电龙之力”、“水龙之力”……太、没、劲了。
看惯武打港漫的读者会满足于这种平淡的招式吗?
当然,这只是第一期,接下去再看再说吧,希望会有惊喜。


郑健和其他作品【漫评】:

Run Hide Fight:揶揄警察和媒体


校园大逃杀

17岁女高中生在母亲逝去的伤痛中学习放下,一天在学校亲身目睹了疯狂校园枪击事件。
女生在亡母显灵下,成为协助救援及避免惨案严重化的关键人物。

《Run Hide Fight》描述的课题不少,以校园枪击事件为主线,配合时下流行的直播风,算是有与时事挂钩。
还顺便揶揄了一下警察面对这种大型犯罪案件时的无能,以及媒体无孔不入争取头条,却往往扯了后腿反让状况更加恶劣。

疯狂冷血无差别杀人,表达凶手不以对象作为借口、完全视人命如草芥的心理层面,可喜的是导演并没有刻意乱喷血浆做无谓的嗜血效果;可惜的则是凶手虽然一早声明自己绝非如青少年沉迷暴力电玩后付诸行动于现实,但杀人动机到头来还是交待得不清不楚,成为本片一大硬伤。


女主丧失母亲表面无事,实则内心一直走不出来,所以不时会出现阴阳眼看见亡母与她交谈。
这设定虽偏离现实,但谁又能说凡人在面对突发状况,甚至生死关头时,眼前不会浮现幻象?
这其实跟肩膀上的天使与魔鬼互相角力后影响一个人的决定相似,反正就是潜意识为自己指点了迷津,分别在于呈现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女主一开始跟随父亲猎鹿时展现的冷静果断,为她之后独自对抗校园凶手做了铺垫,免得被吐槽说一个17岁女生怎可能英勇如斯,比吓到尿裤子的保安还猛上几百倍。
不过中段女主向其中一个凶手说教,动之以情尝试令对方倒戈就太狗血了,虽然是为了表达女主不只是神勇女蓝波,同时也能使用爱的教育感动坏人,却破坏了整体节奏。


本片有两个非常显眼的bug,一是女主捡到了其中一个凶手遗落的对讲机后,在凶手首脑三言两语下就弃械“自首”,未免笨得可以。
还有就是女主父亲居然可以在警方包围校园之后,随随便便就找到可以瞄准凶手所在的偏僻角落进行狙击。
此外闷场其实相当多,尤其要能忍耐凶手首脑自以为是的啰里八嗦对白。

片名《Run Hide Fight》就是女主亡母给她的锦囊妙计,不过第一项“逃跑”其实没能贯彻始终;接下来的“躲藏”应该是人都知道吧;最后的“对抗”就只是一种自我激励,让女主最终得以在事件后不仅解决了亲情和爱情问题,也获得了心灵上的救赎。


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