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面修罗:古装版钢铁侠


听过青面兽杨志,没听过青面修罗,看在李仁港执导,还有冯绍峰、胡军、吕良伟、徐少强、高捷、曾江、吴岱融、袁祥仁等主演/演出的份上,就看看吧。
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时代,刺客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刺客组织离恨谷因此在江湖上极富盛名。

谷中有一人名齐君元,代号青面修罗,年少时遭逢灭门惨祸,在离恨谷长大后,成了著名刺客,借着执行任务,追查灭门真相并报仇。


导演李仁港名气大,喜欢拍动作片,作品包括《三国之见龙卸甲》、《锦衣卫》、《鸿门宴》、《天将雄狮》、《盗墓笔记》《攀登者》等。
老实说,都不怎么样。
这部《青面修罗》同样有他作品特色,画面美术规模都相当讲究,予人豪华气派大制作之感,但败笔剧本实则相当无聊(李仁港也是编剧)。

不是说故事老套而已,而是最后的反转,即离恨谷一直戴着面具的总舵主,终于揭露真实身份后,本因出人意料,或许导演还期许观众会拍案叫绝,但没有哦,我只觉得白眼可以尽量翻。
就因这反转,之前整个过程变得完全不合理,所有铺排的一切都变得多此一举——意思就是,前面的剧情都白看了。
(因为是新片,就不详细破梗了,大家有兴趣还是可以一看,当可了解我的意思)


武打场面还算合格,有一些当年香港武侠片的感觉。
不过李仁港也太爱兵器甲胄的机关设计了吧,搞得好像古装版钢铁侠一样。
胡军最后的杀手锏机甲羽翼,灵感是不是来自神奇女侠1984啊?如果有看月光骑士,相信也会想到绯红圣甲虫的铁翅膀。


忍不住还是要喷一下,谷主明知青面修罗是个祸胎,为什么还要把谷中圣物修罗手传给他?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女主角是金晨,自从看过她主演的《十日游戏》之后,就对她没什么好感,也不是不漂亮,就总觉得她的演出怪怪的,可能是演技不自然的问题吧。


5/10

风起陇西:三国版无间道,是创意还是恶搞?


改编自中国作家马伯庸同名小说,叙述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的事迹,但着眼的并非烽烟四起的战场厮杀,而是国与国之间的情报谍战,虽兵不血刃,但凶险程度实不逊于两军对峙、戎马相见后的刀光剑影。

三国名将辈出,脍炙人口,《风起陇西》也不是关于刘关张、黄忠马超赵子龙、曹操孙权吕奉先,而是两位名不见经传、情同兄弟的小人物,在乱世中求存,为复兴汉室而慷慨捐躯的传奇故事。


讯息量大,人物繁多
据报道,本剧在央视连两集首播,收视溃败,单是从第一集到第二集就跌了一倍左右,下跌之速、猛,让人傻眼。
平心而论,前两集的确不好啃,一来开首剧情围绕历史战争事件,且几乎都是官员将领在谈公事的画面,讯息量很大,趣味性不高。

二来更严重的是出场人物繁多,90%以上男性角色,发型头饰全雷同,还留着一脸差不多胡子,服饰无论官服、便服、军装亦相差无几,加上又几乎都是深暗色系(除了诸葛亮有得穿一身白),别说脸盲症,记性好的观众恐怕也觉得挑战性很高,连出场人物都搞不清楚,试问哪还有心思兴趣追看?


我对三国历史和演义算略知一二,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代背景问题,但前两集还是吞得有点吃力,仅到第二集中段已想过弃坑。
不过若能挨过两集,就会倒吃甘蔗,越看越有味。

其实剧组也算贴心了,都会在人物出场时打上字幕,提示名字官衔,而且不只是初登场有此待遇,过后再次出场也还是会善意提醒。
要是还嫌眼睛追不上字幕的速度,就只好出最后一招了——拿遥控器定格画面消化一下吧(我就是这么做的)。


诸葛北伐,街亭失守
刚提过本剧开篇所述的历史事件,就是演义中著名的诸葛亮挥剑斩马谡。
《风起陇西》背景设在曹操、刘备、曹丕相继逝世后的三国年代,蜀国皇帝已由刘备那小名阿斗的儿子刘禅继位。

刘备死前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自此,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与托孤之情,鞠躬尽瘁,矢志在有生之年一统中原,光复汉室。


刘禅登基后五年,诸葛亮养兵千日,上书《出师表》,领军北伐,攻打曹魏。
他将街亭这个关键战略地区交给了参军马谡,可惜马谡自大,不按诸葛亮调度执行,又不听副将王平劝告,在曹魏大将张郃来袭后溃不成军。
马谡还弃军脱逃,独留王平与千人死守。
街亭失利导致北伐失败,回到汉中后,诸葛亮遂斩杀马谡以正军纪守军令。

《风起陇西》的故事,就在马谡被斩之时展开,不过却改编成街亭之失乃因潜伏魏军中的间谍捎来的情报失误所致,借此引发绰号“白帝”的蜀国王牌间谍,与别名“烛龙”的魏国高级特务之间的谍对谍斗法。
换句话说,本剧其实就是三国版无间道。


现代军事概念,古代谍报组织
有间谍,当然就有他们隶属的情报机关,就类似美国的CIA和前苏联的KGB。
《风起陇西》故事主要以蜀汉为主,因此蜀国情报部门也设计得比较详细。

剧中的“司闻曹”就是蜀国情报大本营,总负责人是曹掾冯膺。司闻曹旗下有:
司闻司:负责训练、安排、派遣游枭(就是间谍)到敌方潜伏刺探。主管是司尉阴辑。
军谋司:负责搜集与分析情报。主管是司尉高堂禀。
靖安司:负责国内反间。主管是副司尉荀诩。


至于魏国的情报机关就简单得多了,部门名“间军司”,主管是司马靡冲。
搞清楚了小说作者马伯庸杜撰出来的古代间谍组织,要入戏就比较容易。
或许你会问,三国时代哪来谍战啊,这不明摆着瞎掰吗?

没错,马伯庸当初撰写这部小说的原意,就是试着将现代谍战系统放到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时代,当中不乏恶搞意识。
若你能接受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虚构故事,应该就不会排斥《风起陇西》,它的不同只在于穿越的不是现代人,而是现代的军事概念。


局中局,计中计
如果你喜欢谍对谍,喜欢无间道,喜欢烧脑,喜欢猜猜猜,喜欢看机关算尽,那本剧会是你的菜。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挨过前两集,就会守得云开,因为之后的情节发展,都聚焦在人物之间的计谋争斗。

角色占尽谋略上风时意气风发,遭遇反间时捏把冷汗,棋差一着时如何亡羊补牢,螳螂捕蝉之余又是否有黄雀在后;凡此种种,都极为引人入胜。
剧情也加入兄弟情谊、夫妻情深、男女情愫等情感元素,更加深了家国与个人、大局与情义之间何者为先的矛盾冲突与心理挣扎。


各种局中局、计中计,巧思部署,环环相扣,反转又反转,非到最后一刻,都难盖棺论定。
这种看《风起陇西》时完全无法让脑子放空的压力状态,其实正是本剧乐趣所在,存粹就看你好不好此道。

陈恭
出场时是魏国天水郡主簿,其实是从蜀国混入魏营的间谍,代号“白帝”。
历史上东汉末年确有此人,但与剧里的无关。
陈恭身份扑朔迷离,不仅必需在蜀魏之间周旋,也是蜀国内乱的夹心人,无时无刻都得打起十二分警戒精神,因为只要一句话说岔,一个行动做错,就是杀身之祸。


他最终一手安排自己走上绝路,一句“我累了”,让人深切感受到他的心力交瘁。
陈恭在剧中是一个悲剧英雄,也是最可怜的人。
陈坤饰演陈恭,大概是不熟中国演员的观众,全剧最认得的面相了。
陈坤的阴柔气质,很适合演绎心事重重、郁郁寡欢,唯独他讲话总有一种奇怪的语气和语速,虽说是特色,但有时听了会蛮出戏。

荀诩
靖安司主管,负责追查白帝叛变真相。
两点要吐槽:在路上救了杨颖(就是Angelababy)饰演的乐伎柳莹,随便就把人家带进城,还免除搜查,入城后也不核查她身份……
我就问:你靖安司不就负责反间的吗?这么轻易相信一个半路邂逅的陌生人,看到美女立马将情报人员应有的警戒心都抛到九霄云外这样对吗?若柳莹有杀荀诩之心,老荀早都不知死几百次了。


街亭失守,归咎于情报有误,白帝给假情报的叛变嫌疑最大,但结义兄弟荀诩坚决相信另有隐情,相信陈恭清白。
如此肝胆相照的情谊,到后来却瞬间瓦解,荀诩突然又认为陈恭是魏谍,带齐人马逮捕他。
好啦,人抓到下狱了,荀诩冷静地想了个把月,又推翻了之前的认定,猜测一切都是陈恭的计谋……
我就问:这么摇摆不定又冲动的人,可以管理靖安司?蜀国的情报机构是有多不靠谱?

饰演荀诩的白宇,就是《沉默的真相》里那为了一个案子付出七年时间和一切的检察官江阳。
据说白宇曾因荀诩太像江阳而婉拒演出,事实是无论性格、行为、遭遇,荀诩和江阳还真是如出一辙,我也的确是在看着《风起陇西》的荀诩时,脑子会浮现《沉默的真相》里的江阳样子,且挥之不去。


诸葛亮
全剧里观众最熟悉的三国人物,未出茅庐就预测天下三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这位三国时代智商爆棚的神一般存在的绝世高人,在剧里不断策划北伐,并付诸行动,虽然一切仿似智珠在握,却还是数次出现了令人费解的不智举止。

主宰敌营情报刺探的司闻曹,主管是冯膺,其实背后负责人是长史杨仪,他也是诸葛亮的心腹。
第一次北伐,杨仪在一众将领跟前信誓旦旦打包票,说白帝提供的情报确定无误,结果情报失误导致街亭失守,我就问:如此该斩的难道不该是杨仪,为何是由马谡来背这战略失策的黑锅?
参军李邈只是站出来进言劝谏别斩马谡,诸葛亮就听从了当初给错情报的杨仪谗言,将李邈革职废为庶民,请问孔明心胸是有多狭窄?


因为本剧讲的是谍战,间谍行动成了战争主力,连诸葛亮也一再认证司闻曹的重要性是“重中之重”,但从头到尾杨仪和冯膺却一直在诸葛亮背地里行事,两人交谈中也不断提及一切布局都是丞相不知情的。
而诸葛亮居然也就懵懂地被蒙在鼓里,请问这是要颠覆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是要显示武乡侯用人不疑的宽大胸怀,还是要突显司闻曹高层的手段了得,连神人上司都可隐瞒不报?

意外身份,格局变小
本剧最大问题,出现在陈恭揭露他双面间谍身份之后,这一着虽颇出意外,却同时让之前发生的一切变得不合理。
若陈恭既是冯膺安插在魏营的棋子,同时又是魏国刺史郭淮的杀手锏,那照理陈恭应该知悉双方很多绝密情报,包括知晓两边的游枭,以防在执行任务时误中副车,错害自己人,如此一来,那第一个烛龙的身份根本就不会是秘密。


陈恭无论是与靡冲一起去执行任务,或混入五仙道找弩箭图纸,都充满太多不确定性,沿途计划生变死于非命的几率太高。
反正啊,就是双面间谍的反转效果很好,但无法为其之前种种行动自圆其说。

原以为本剧是关于蜀魏的情报斗争,会看到两国最终谍对谍大战,但到最终,原来只是杨仪等人针对反对北伐的蜀国大将军李严而发动的“内战”,格局竟然从大转小,始料未及,也令人失望。


对白现代,灯火昏暗
本剧有一个被多人诟病的问题,就是对白过于现代口语,甚至还出现网络用语。
尤其是官员、间谍之间的对话,如“出外勤”、“开晨会”、“专案小组”、“损失评估”、“排查工作”、“案情分析”,甚至还有“干货”、“给面子”这类词语说法,要是不看画面,会以为是播放着一出时装剧。
在穿越剧中出现这类现代白话对白无可厚非,也是一种趣味,但在《风起陇西》这样的正式正经古装剧里,就变成不伦不类的恶趣味了。

至于同样被观众嫌弃的画面太昏暗及为何不打灯,看得到很辛苦,个人倒是觉得阴暗度还算合理,毕竟在那个时代,没有自然光的话,就只剩零星烛火充作照明,昏暗一点其实自然,也符合实际情况。
若“The Batman”的暗都能接受,这个根本没什么大不了吧。


7.5/10




陈坤演出电影:
侍神令

寻龙诀

白宇演出剧集:

Moon Knight:埃及神祇战力不行?


月光骑士

《Moon Knight》是漫威推出的第五部真人网剧,之前四部的主角(Wanda、Falcon、Winter Soldier、Hawkeye),都是《Avengers》电影系列举足轻重的人物,加上MCU观众耳熟能详、搞到复仇者联盟头很大的反派恶作剧之神Loki。

这回的主角月光骑士,则是全新角色,非但不隶属于复仇者联盟,全剧播完后暂时也还看不到与漫威宇宙的联动性。
若非漫画迷,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蒙面超级英雄,可能会充满问号,甚至减低了观看的好奇心。


或许也因此,漫威在卡斯上下足本钱,找来影帝级Oscar Issac和曾入围金像奖的Ethan Hawke担任正邪双主角。
虽说两人的实际片酬不明,但以加总6700万美元现时身价来计算,这六集剧单是花在演员身上的制作费,肯定已相当可观。

与原著漫画的区别
原著漫画中的月光骑士,于1975年的《Werewolf by Night》第32期,以反派身份首登场。
因受到读者欢迎,配角扶正,1980年推出个人独立版《Moon Knight》漫画。

但月光骑士漫画命途坎坷,1980年代期间前后推出的三部,都遭受到取消连载的厄运,只有2006年出版的第四部得以安然结束,其后月光骑士成了《Secret Avengers》和《Heroes for Hire》的主角之一,并于2011年再推出第五部。


漫画的月光骑士真身为Marc Spector,出生于美国一个犹太家庭,成年后当上重量级拳击手,还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
接着成为中情局干员,辞职后当上佣兵,丰富的战斗型职业履历造就他身手了得。
这些都是Marc变身月光骑士后精通搏击术的背景缘由,但网剧并没有很好地交待,致使他在剧中战力来源费解,虽说可想象为月神孔苏赐予的力量,但见识过孔苏本身不是很高强的武打能力之后,大概也会觉得应该与他无关。

原著的Marc在一次佣兵任务中,死在埃及法老王墓内的孔苏雕像旁,孔苏运用法力让Marc复活,代价是要当孔苏的代理人。
Marc回到美国后,正式成为打击罪犯的月光骑士,随之创造了两个人格和身份:富豪Steven Grant和负责搜集情报的计程车司机Jake Lockley。


演员演技撑起角色
在《Moon Knight》网剧中率先登场的反而是Steven Grant,并且不是富豪身份,只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博物馆礼品店店员。
他迟到的原因,是长期遭受睡眠障碍困扰,被疑幻似真的梦境搞到精神衰弱。

本剧前两集就在Steven Grant和Marc Spector两种人格和处境之间尽情转换,玩得很够本,虽然对完全不知故事背景的观众来说,可能会觉得乱成一锅粥的剧情看得人一头雾水,但反过来也恰恰是这节奏明快的古怪开场白,让人产生追看下去的解谜欲望。


Oscar Issac在这特殊设定中展现了精湛演技:Steven Grant温文儒雅、口操英腔英语,Marc Spector直率霸烈、讲的是一口美式英语;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在Oscar Issac手里游刃有余,无论出场的是哪个人格,观众几乎都能不费吹灰之力分辨出来,其精彩演出为本剧加分许多。

Ethan Hawke饰演邪教领袖Arthur Harrow,是宗教狂热份子,笃信代表天谴的埃及女神阿米特,还曾是月光骑士之前的孔苏代理人。
初登场时脚踩碎玻璃,逢人就施展天秤密法做出审判,气势十足,但出场次数越多,就越暴露此角色的平淡无奇、后继无力,更像是一个口水多过茶的糟老头。
即使最后获得阿米特的力量,也只展现在权杖提升了威力,本身战力依旧没看头。
要不是Ethan Hawke演技撑起,这将是漫威影剧里又一苍白无力的反派boss(漫威这回把钱花在聘请好演员身上算是做对了)。


老套故事骨架有感人血肉
本剧主线依旧是耳熟能详的套路:一个自认能治愈世界、满嘴歪理的大反派,得到了能付诸行动的能力,引出一个正义侠士拯救世人。
这是所有超级英雄故事千篇一律的基本骨架,无可避免,分别只在于表现手法的异同。
所以月光骑士的解离性身份障碍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前称多重人格障碍症),既是注册商标,也是只此一家的特色,为剧本增添变化性和精彩度。

Marc不可告人的身世,原来是令人鼻酸的童年遭遇和不可抹去的阴影,也是Steven人格之所以产生的原因,这一段改编,呈现漫威作品中少有的阴暗面,加分。
两个原本互不咬弦的人格,经历各种危难之后开始“惺惺相惜”,到最后不可分离,增添了不错的感人元素。


但全剧的动作场面在及格边缘徘徊,尤其武打场面乏善可陈,没什么记忆点,作为动作片类的超级英雄剧,令人难以接受,武术指导也难辞其咎。
阿米特和孔苏变身巨大化之后的神战,打不出神一般的气势,只感觉笨重又儿戏,而且将拥有神力的角色变大,这设计也实在太腻了,就想不出更有创意的吗?

埃及神祇该在剧中作介绍
《Moon Knight》作为漫威宇宙第一部以埃及神祇为背景的超英影剧,是有一定新鲜感的。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早于公元前4500年就出现尼罗河流域文明,也开始有了象形文字(据考古记载,甚至可追溯到更早的公元前6500年就有古埃及人存在),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神明传说极具神秘感。
剧中登场的埃及神祇不少,可惜并未在剧中有任何介绍,其实既然都有剧集的篇幅,不妨在剧情推展的各个阶段科普一下,也好为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的观众长点知识、增添共鸣机会不好吗?


孔苏 Khonsu
埃及神话的第一代月神,也是漫游者、寻路者、保护者,所以剧中常听到他要代理人宣誓保护旅行者。
常以木乃伊形象现身,网剧形象也采用这说法,也有说孔苏会呈现小孩或成人形象,前者代表新月,后者代表满月,可惜这蛮好玩的设定没被剧组采纳。

阿米特 Ammit
埃及死神阿努比斯会把死者心脏和真理女神玛特的羽毛一并放在天秤上,若心脏显重,表示曾做坏事,阿努比斯就会把死者给阿米特吞下,永不得安息。
阿米特其实不是神,她代表的是天谴,让人惧怕,故形象为鳄鱼头、狮子上身、河马下身,三样都是古埃及人认定为最危险的动物。


塔沃里特 Taweret
埃及孕妇和新生儿的保护神。
形象是直立的雌河马,河马头、狮子脚、鳄鱼背和尾巴。
剧中她是Marc和Steven的贵人/神,若之前能稍微介绍或提起一下,或许之后在精神病院的突如其来效果会更佳。

欧西里思 Osiris
埃及神祇中的冥王,九柱神之一。
他在剧中是九柱神代理人的领导者,但在埃及神话中,九柱神之首其实是太阳神拉(Ra)。


埃及神祇除了最重要的九柱神,至少尚有12位主要神、13位动物神、17位其他神,在剧中大部分神祇都被九柱神封印了,让人好奇究竟是九柱神管理太严格,还是其他神祇问题太多,须要被封印好让九柱神耳根清静。
重点是九柱神代理人战力奇差无比,轻易就被没位列仙班的阿米特的代理人KO。
灭世危机迫在眉睫,众神代理人被秒倒,何以本尊仍不现身营救?

众神明知自己的代理人不善战斗(月光骑士肯定比他们强得多),总该留点后手吧,如此不堪一击又没保险策略,手段这么差劲的几位大神,还好意思封印其他神?
若《Moon Knight》剧是为了赞美埃及神祇,看来似乎适得其反,依照剧里展现的蹩脚能力,东方神界满天神佛只须一个孙悟空,就能打趴他们全部300回了。


6/10




漫威第四阶段开始的连续剧:

D.P · 逃兵追缉令:丑陋的阶级文化和人性


改编自韩国漫画《D.P:狗之日》,是隶属宪兵部的缉捕队抓拿逃兵的故事。
实际上是揭露韩国军营霸凌事迹,控诉阶级造成的恶性循环丑陋人性行为,同时抨击旁观者无情冷漠的对待。

剧中的缉捕队是双人组,其中一人是菜鸟,本身早就被同营前辈欺负,阴差阳错下被缉捕队长看中,获得这份在服役期间能穿着便服出营的“优差”。

通过追捕不同逃兵,男主开始慢慢理解逃兵们的苦衷,事件背后的真相。
是的,剧中每个逃兵几乎都有不可告人的难言之隐,不是在为他们犯法洗白,而是让人正视促成逃兵的原因,以杜绝同类惨案再次发生。


为什么被处罚的反而是被霸凌的人,而霸凌者包括无视霸凌的旁观者却能全身而退?
韩国曾经发生虐兵导致太多伤亡人数,引起社会关注,当时引起公愤的程度,令陆军参谋长引咎辞职,军队重新整顿。
这部剧的年代背景,就是设定在那个时候。

其实不只是军队,社会上也充斥着同类事件,老板对员工、上司对下属,以至顾客对服务生,父亲对儿子,享受被爱的人对无条件付出爱的人,各种霸凌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地发生。
人类害群之马,由始至终难掩丑陋本性。


朋友说,她看了此剧做噩梦,我倒是还好,可能因为我是男生,服过兵役,或者也因为我看过类似或比这更让人痛心的影视作品。


7/10

长津湖之水门桥:续集不如前作,徐老怪的错?


三大导演携手的《长津湖》票房大丰收(57.75亿人民币),续集推出毫不意外,但其实《长津湖之水门桥》是背靠背制作,也即两部作品是同一时间拍摄,剧组也一早就拟定拍两部,以更好更完整地呈现七连的故事。

续集由徐克单人执导,故事说美军撤退路线中的咽喉地区水门桥,成为中军的破坏目标,七连于是又接到了这个艰巨且重要的任务,一场炸桥战由此展开。


全片属于话不多说型,战争场面从头玩到尾,如果你是重度战争片爱好者应该会收货。
不过徐克的拍摄手法还是属于浪漫派,各种穿插其中的“文戏”,一直不停宣扬人物为国捐躯死而无憾的信念,看多了有感都变无感。

战争戏码部分有点失真,因为加入了徐老怪擅长的武侠风,比如美军被炸得人仰马翻之后,废墟中居然有一个犹如神秘反派高手的老美,逮到时候就出来偷袭中军——实在太武侠了。
吴京依旧是功夫高手般存在,感觉像在看super soldier,如果中军再训练多几个这号人物,早就天下无敌。


最后的七连只剩易烊千玺,失真到离谱,根本不觉得他在当时的情况下有可能活下来。
结果是催泪戏码……有必要吗?
反正,续集不如前作。


6/10

军检察官多伯曼:大肆闯雷区,毫不避忌


Military Prosecutor Doberman

韩国军事惊悚剧《军检察官多伯曼》故事说两名心态和行事南辕北辙的军检察官碰在一起,以为水火不容,谁知最终双剑合璧,挖掘出一宗巨大阴谋与丑闻。

遵循合法途径的复仇之路
剧中男主都倍万是一名可以为了金钱和名利,昧著良心打官司的军检察官。
当正气凛然的新任女军检察官车友仁加入军部法务室后,立马让都倍万感到浑身不自在,觉得自己所掌控的一切受到了威胁。
但相处下来之后,都倍万发现车友仁似乎隐藏不可告人的秘密,同时他自己深埋心中的真实面目,也随着车有意无意的“引导”,逐渐觉醒。


本剧依然是韩剧常见的复仇故事,男女主都在年幼时遭逢巨变,车友仁的科技企业巨头父亲惨遭迫害,公司被人夺走;都倍万则遭遇车祸,父母当场双亡。
两者分别在于,车友仁从小就知道父亲是被阴谋陷害,长大后矢志报仇;都倍万则一直以为那场飞来横祸是意外,没想到背后案情不简单,更没想到他和车友仁很可能有着相同的复仇对象。

不过本剧没有韩剧常见的私下解决、残酷报复,相反,车友仁秉持着法律一定能替天行道的精神,誓言将作恶者控上法庭,要在穿着律师袍的她的指控,以及全民见证下,令犯罪者为所做的一切不法行为,附上最沉重的合法代价。


不同国情之下的影视雷区
本剧涉及各种黑暗与肮脏手段的恶势力,充斥于司法界和军部,律师、检察官、法官、军官(从中校到将军),甚至部长,都背负不能见光的黑历史,单就这点,已是本地影视作品绝对看不到的题材。

记得当年撰写时论文章,编辑曾明确提醒:只要不涉人身攻击,什么都可以写,对政策措施不满也可指正,唯独不能批评法官。
司法是法治社会的根本,若代表最高审判机关的法官,其判决屡受置疑,那将何以服众?


所以律政与内政部长尚穆根也曾要求民众别对已下判的案件“随心批判”,因为对于案情,法官看到听到知道的,肯定远比民众多得多,他们的决定必然经过慎重考量。
律师以至政府委任的司法代表方总检察署,同样不该受到不合理批评。

国防部(军方)和内政部(警察部队)都是国家保卫队,一个对外,一个对内,更是必须获得民众绝对信任,方可谈得上安内攘外。
至于部长就更不消说了,毫无根据地置疑部长,只有一个下场——面对毁谤罪。

虽然影视作品纯属虚构,但国情不同致使地雷区面积和分布也大相径庭,像《军》剧这样直接黑检察官、黑法官、黑军官、黑政府部门高官的故事,就算观众耳熟能详的“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免责声明打得再大,也没可能在本地过得了关。


真凶揭露反才进入戏肉
本剧节奏适中,前半部一点一滴揭露案情,男女主关系一分一秒愈加紧密,配上偶尔为之的动作戏和诙谐戏码,相当有看头。
后半部一开始即真相大白,凶手兼始作俑者板上钉钉,但别以为悬念解除就降低可看性,其实剧情在此刻才更显张力。

正邪双方明争暗斗,涉事者虽权雄势大,但在男女主配合下,一个一个难逃站上法庭面对指控的命运,偶尔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恶势力反攻,将男女主逼入险境,但最终能看到一群大奸大恶者在庭上原形毕露,实是大快人心。


饰演都倍万的安普贤高大俊朗,穿上军装颇有军人架势,披上律师袍更是玉树临风,可惜演技有点木讷,表情来去差不多,总是离不开歪嘴笑。
饰演车友仁的曹宝儿飒爽短发配上水汪大眼,单是眼神就足以融化对视之人,加上剧中身手矫健,极佳诠释了一个七分刚三分柔的女军检察官。

两人感情戏点到为止,恬淡的浪漫蕴含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默契。
这样的爱情编排在剧中属于点缀性质,恰到好处不至于喧宾夺主。
毕竟在不共戴天仇恨之前,儿女私情不该占有任何位置。


每个人都有无法拒绝的提案
本剧表现最亮眼人物,反而是仅出道五年的金宇锡,他饰演年纪轻轻就当上大公司会长的富二代卢泰南,飞扬跋扈惹人讨厌,还有不为人知的童年阴影。
在男女主的复仇路上不幸成了牺牲者,一无所有后入伍,终于见识到真正的人情冷暖,因此在性格上有了天差地远大转变,是一个非常有得发挥的角色,而金宇锡也演绎得很好。

另一个值的一提的小插曲,发生在新兵营中,小胖新兵和卢泰南经常遭受霸凌,尤以天生一副好欺负相的小胖最严重。
两人同病相怜,小胖还时常反过来安慰卢泰南。


但人的忍耐终究有限,当最后底线也被践踏,绝地大反扑是必然的结果——也是最不该发生和最悲惨的结果。
铸成大错的小胖面对审判平静无语,最后只对旁听家属说:“全都是我的错,没有忍耐到最后都是我的错”,让人心痛不已。

本剧有一个贯彻始终、前后呼应的概念:每个人都有“无法拒绝的提案”。
指的并非金钱或其他物质,而是弱点、软肋。
人心,就是一切成就和罪恶的根源,无论是你去掌握,或被人掌握。


6.5/10




安普贤演出剧集:

开棺:披着盗墓外衣的警匪片


既然是“开棺”,当然是与盗墓有关。
还特地网罗了潘粤明版《鬼吹灯》剧里的演员,是造势还是沾光就不好说。
《龙岭迷窟》里的古玩商大金牙、土匪头子马大胆都有份演出,连摸金校尉铁三角的司令王胖子都来了,兴不兴奋?开不开心?

故事说绝迹江湖多时的鬼手复出,与盗墓贼团再次下地摸金,不料触动了机关邪咒,回到来的贼伙相继身亡,尸体上还被下了封魂钉。
诡异死亡事件让警方头痛不已,并且牵扯出多年前的刑警因公殉职真相。


悬疑部分主要就是猜谁是大boss鬼手,但因出场人物不多,还有几个老早就死掉,所以不难猜——其实看演员卡斯就可以猜得到了。
影片一开始的盗墓机关和粽子诈尸其实玩得还算不错,之后匪徒死亡的古怪氛围也处理得还可以。
但当警方一步步深入追查,就满满露出大陆影剧不得宣扬鬼神迷信的限制,一切都开始能以科学和医学角度来解释。

若不介意鬼神之说没有贯彻到底,而是被全面翻盘的话,倒是可以一看消磨时间。
哦对,当中一场带枪刑警独斗掰咖匪徒还打不赢的动作场面还挺搞笑的。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