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龙虎门 1275:最后一夜


《新著龙虎门》这个mark头,今期过后正式走入历史。
照例喜庆佳节,都要贺一贺,新龙荣休,自然贺上开贺,恭祝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诶,好像不对,应该是恭祝终于熬成卧虎藏龙,可以好好睡一觉,不用再被骂了。
话说,这期封面背景有龙、有门,虎呢?
不会是要我们玩找找看老虎在哪里的游戏吧?

天残脚扭到
发现这过渡四期,小虎经常展示这个脚看起来很别扭的姿势,似乎不太符合人体工学……当然一定有人会说,这就是如假包换的天残脚……的后遗症。
希望金龙不要再画大当家这奇怪的姿势了。
又:小虎穿的是布鞋?鞋底长酱子的咩,看起来好像很滑,会不会不小心变狡猾动物?

鬼之平八吞了炎王的功力,吐出来震得小虎气血翻涌……
不就才焚天半殛(还渣过烈火老祖),小虎也才损失了一成功力(有图为证),剩下的九成九阳神功这么菜,会被区区焚天半殛的火劲震飞?
(旁白是没写被震飞啦,但画面显示小虎就是在被震飞的路上,作者图文不符不能怪我)

身体不接触
风雷韦陀撞板多过食饭,贸贸然抢攻,结果被鬼之平八的飞升诀抓个正着,大吸过瘾。
其他人都不知如何是好(包括一向以武学智慧超群自居的小虎和足智多谋的东方无敌),凤夺天则当机立断,捡起了蜻蛉切,使出惊神破天枪,攻向鬼之平八。

没错啦,不能身体接触,就不懂用其他物件来隔物传劲吗?
东方无敌不是之前才用直升机残骸使出九阳大霹雳打吞雷咩?圣上为何如此健忘?
金罗汉对敌白仇时,都懂用内力聚合破墙败瓦来攻敌啦。
旧龙里小虎对战蜂王时,用了枝破树干就破了人家的吸星大法。
这群自命绝顶高手的高手,不是都喜欢借用物品隔山打牛吗?
其时山崩地裂,现场满地都是素材可用啊大当家,是脑子也被打坏了想不到了吗?

老祖宗的角
每个人都在问:为什么会长角?
老黄一点都没有要回答的意思,莫问,继续看,继续买,就对了。

机不可先飞升诀
新龙再次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最佳消化笑话。
前两期出现“小阳剑”(应该是少阳剑)和“大少阳剑”(双阳剑),已经让我相当傻眼,今期还搞出这个斗大的机不可“先”,我就问,送去印刷前,可不可以认真校对“先”?
文字处理“乌蝇”,你不要以为放个没人认识的“笔名”,就可以不负责任态度懒散;老黄主编你也不要以为工作人员栏里放个“文字处理”,就不关你的事,主编就是主管一切的编辑,什么冬瓜豆腐你都逃不了被问责OK。

小虎用天龙锁,邪神勇干脆抱紧处理,请问已经肉贴肉到酱子了,鬼之平八的飞升诀突然就失效了?
记得当年四大教主之战,邪神勇就是在打到残的时候,才决定用他看不起的飞升诀,尝试力挽狂澜,也就是说,说鬼之平八受伤下无力使出飞升诀,根本不成理由。
话说,邪神勇不是也会飞升诀,怎地不使出来共襄盛举,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一下咧?

天残腰
这张图……我想象了半天,还是想不到这三人要怎样扭,才符合旁白所说的一顺一逆,扭断鬼之平八的脖子。
尤其是咱们大当家,什么时候练成了天残腰啊,也不说一声。
大当家是想带领龙虎男团跳几场扭腰舞吗?

继续硬拼不要停
玩来玩去还是硬拼,旁白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解释说东方无敌“心知退缩只会死得更快”,诶,没人叫你退缩啊,是智取,要智取啦。
你以为龙虎门是怎么从小流氓打到现在的教主级的?当年若不是靠围殴、计谋,还有跟各大黑帮高层打好关系,龙虎门早就灭门100次了。

青龙出洞真好用
青龙出洞?面对杀意爆棚的老祖宗,小虎你就用青龙出洞?
原来返璞归真才是最强神招,莫不是被黯然销魂饭给启发的?
话说这画面看起来比较像是神龙摆尾咧。


凤夺天归天
这个值得打上一期标题的高手,就这样随随便便被老祖宗两手一撕,byebye了。
果然,死有轻于鸿毛。凤老板拼死示范。
印象中被老祖宗这么随手干掉的有头有脸的反派,旧龙里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是通天教兵部总监卓不凡的师父都灵上人。
那时这老家伙练的古尸不坏诀,搞到王小虎都头很痛。
后来陈傲云把老祖宗引到通天教,遇上把关的卓不凡和都灵上人,结果老祖宗只动了几根手指,一招就秒了他。

凤老板应该就是另一个获得这种机遇的高手了,当然凤老板的level,又非都灵上人可比,所以同样死法,真有些委屈了凤老板。
不过话说回来,大家不是都期望龙虎门的角色快快死一轮,免得人多为患吗?怎么死了个凤夺天,又来唉唉叫了咧?

说死得太快太随便了?其实当年王风雷、白仇、金牛这三个重要配角,在旧龙也死得很随便:
王风雷 - 被假扮真弓的忍者一刀插入天灵盖而死,那个假真弓由始至终都没显露真面目和真姓名,所以王风雷死在谁手里都没法说。

白仇 - 死在海魔初登场的海底战役中,被海魔其中一个手下的潜水推进器的标枪刺死。

金牛 - 与黑龙爬上伊贺派后山的天梯,遇上把关的天妖,被轰下悬崖死无全尸。

说实话,当年看到这三位配角的死,都不敢相信老黄如此轻易就赐他们归西。
而且这三个死亡事件,仅发生在30期之内。

反正啊,凤老板本来就是旧龙主编易手后才创造出来的人物,理论上不算老黄的亲生仔,会先被拿来开刀,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只是老祖宗出手至今,对上好几个教主级高手如东方无敌、凤老板、邪神勇,都是一招了,还真是省水省时间。

无间一间
其实,邪神勇不是冲上无间了咩?为什么又掉回一间?
按照小虎只失去一成功力来对应,邪神勇应该也只损失一成左右,原来九成功力也谷不到黑级无间?
这顶级功力的门槛,会不会太高了一点?
打架的时候,谁还能确保自己的功力一直维持在九成以上啊?又不是不死身。

释放全身功力
旁白说:老祖宗为顽抗霹雳狂龙,被迫释放全身功力,形同爆炸,小虎也被震得几乎全身筋脉尽碎。
诶,老祖宗都能一招败东方无敌、一招败邪神勇,秒杀凤老板,小虎的霹雳狂龙应该奈何不了他才对吧?需要老祖宗使出玉石俱焚的方式来自保兼轰敌?
(说玉石俱焚,是因为下一幕老祖宗肉身就在爆炸中粉碎了)
明显,又来给大当家主角光环了(反正所有反派boss都得死在小虎脚下就对了),但这战力光环,给得太也不合理啦。

老祖宗的最后一页
因为苍天毁了天牢,等于关了飞升的门,结果老祖宗的魂魄无处可去,就这样灰飞烟灭,魂飞魄散。
这回连魂都没了,铁定就不会再有咸鱼翻生的机会了,广大厌恶老祖宗的读者,终于出了这口抑压已久的乌气;同样广大的老祖宗粉丝,sorry要改拜其他码头,转追其他偶像了。

老黄终于肯狠下心,一了百了解决这个纠缠龙虎门几十年的魔咒,也算功德一件。
虽然迟了很多年,但迟到总好过没到,就凭这一点,我给老黄一个respect——终于,不用再担心这个老不死阴魂不散回来乱了。

邪神勇的万年老对白
最后一幕,旁白说:龙虎门除恶惩奸,但绝不乘人之危。
为保住那几个长命反派,还真是脸皮厚到搬出这种烂借口来当理由啊。
邪神勇还在那边放狠话:罗刹教一定要将龙虎门杀光杀绝!
这不是王小虎常年讲的废话咩:我王小虎(aka 龙虎门)一定跟罗刹教势不两立,一定要将罗刹教斩草除根!

最后高光还是留给了勇哥,让他拿回个尾彩——果然是疼爱有加。
不过勇哥讲的这句话,还真是有粤语残片feel,真心希望金龙编剧可以与时并进一下,别再让角色讲这些老土到死兼永远无法兑现的废话了。
(话说有人踢爆,金龙特别版是三皇邪神,可见邪神勇地位依然不可撼动,稳坐龙虎门BIG 4位置)

最后一页
新龙草草结束的最后一页。尾高潮的大阪城大战,双龙从头到尾潜水,真的是给新龙最终章和完结篇留下最大的遗憾。
之前说过,这四期过渡期,一定是多9余的四期,果然不负众望,老黄直接做了个大烂尾,来配合过去四年的烂新龙,真是前后呼应、有始有终。
值得我低歌一曲《最后一夜》:
踩不完恼人舞步
喝不尽醉人醇酒
良夜有谁为我留
书上龙虎斗


金龙来临,老黄信誓旦旦宣布编剧组拟定的五大要点,这里截图为证了,坐看老黄金龙能做到几分。
下周,应该是龙粉们这几年来最引颈期盼的一周吧。


追回:

Venom The Last Dance:逻辑不顾,只求一舞


毒液:最后一舞

Venom三部曲今年终于迎来最终章,2018年第一部全球大收8.5亿美元票房,为Sony致力打造的蜘蛛侠宇宙打响第一炮。

也许头开得太漂亮,索尼以为胜券在握而掉以轻心,2021年的续集拍得差强人意,Eddie和Venom全程尴尬嘴炮成为影片“焦点”,票房虽仍有可观的5亿,但与第一部的3.5亿差距其实已敲响警钟。

SSU(Sony Spider-Man Universe)接下来两部《Morbius》《Madame Web》,死得更难看,评价票房双双扑街,让这个挂着蜘蛛侠大名但本尊从未出场的蜘蛛侠宇宙,蒙上前途黯淡的阴影。


本文发表于8视界


SSU电影:

喜剧之王单口季:星爷加持脱口秀,是助攻还是噱头?


中国脱口秀竞赛型综艺节目《喜剧之王单口季》日前杀青,收获满满,更多人从线上观赏到脱口秀表演,为单口喜剧未来灌注了强心针。

中国脱口秀深耕线下多年,各地都有喜剧俱乐部,定时或不定时在剧场举办脱口秀,不少经营多年的演员也有自己的专场。

第一个将这门表演项目推到线上的,是东方卫视于2012年播出的《今晚80后脱口秀》,但要说让脱口秀在线上大火起来,则或许该归功于笑果文化和企鹅影视联合制作、腾讯视频播出的《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


本文发表于8视界

Don't Move:全身麻痹后能干什么


行动倒数

一名女子长期陷入丧子的哀痛,某天独自进入深山,打算一死了之,却遇上一个陌生男子。
在对方“开导”下,女子暂时收起寻死之心,岂料男子突然向她注射全身麻痹的药剂。
女子在全身瘫痪前,必须想尽办法逃生。

影片摄影还好,概念也可以,但女子中招后的情节进展有点太普通,没什么爆点,除非很少看这类犯罪惊悚片,不然应该觉得麻麻地而已。


结尾反杀大扣分,女子根本不可能不动声色拿到男子背后的刀,尤其她当时仍处于麻痹状态。
沉入湖中后还能游上岸?就说了以她身体不由自主的状况是不可能的,编剧在打脸自己吗。

大名鼎鼎的Sam Raimi制片,他也是两部《Don't Breathe》的制片,Don't Breathe和Don't Move虽只一字之差,却区别颇大。
话说可以考虑发展一个Don't XX宇宙:Don't Talk,Don't Listen,Don't Eat,Don't Touch,Don't Play Play…… XD


4.5/10

The Wild Robot:无私之爱,有福消受


荒野机器人

近几年好莱坞动画电影疲态尽显,两个业界龙头老大Pixar和Dreamworks都没交出什么好成绩。

Pixar最近一部《Inside Out 2》大丰收全球近17亿美元票房,或许只是久旱逢甘露的效应作祟,相比之下还是觉得第一部“Inside Out”更优秀。

Dreamworks更惨,从2019年《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The Hidden World》至今,贡献了12部动画片,只有《Puss in Boots: The Last Wish》和《Kung Fu Panda 4》票房分别超越4、5亿美元。

但长靴猫续集票房不及10年前首集,证明这个IP没有越战越勇的趋势;而熊猫来到第4部,已有狗尾续貂之嫌,硬要再拍下去未必是明智之举。


本文发表于8视界

Terrifier 3:砍杀循环再循环


断魂小丑3

每次听说哪部恐怖片在戏院有人看到不适或晕倒,我都很怀疑是不是宣传手法。
这部《Terrifier 3》就发生英国首映时,九人看了5-10分钟离场,其中一人被吓到呕吐。

已是第三集了,片名也不像其他系列那样爱把第几集的数字隐藏起来,就大大方方打着“3”,那去看首映的观众,难道没想过先了解一下1跟2长什么样?

本片各款海报也毫不掩饰恐怖、血腥、噁心(我选的这张算很温和了),去看的观众难道没心理准备?


影片来到第三部,除了商场那段,其他都还是小规格,跟前两部没差多少。
血量依旧充足,杀人手法却没啥特别,几乎都是暴力肢解类,就玩噁心,看久会腻,很快就视觉疲劳。
商场那段拿小孩来开刀,但爆炸就结束,还以为会出现什么逆天画面。

原本该是犯罪砍杀类,但第二部开始玩灵异,这第三部甚至变魔幻了。
还是比较喜欢现实型猎杀,描述恶人的可怕,而不是将恶性归咎于虚幻的恶魔。
女战神继续发威,但双手明明被敲烂了,还能举剑与拿电锯的小丑对抗,还能抓剑刃救女孩……不合理啦。


文戏不少,全都沉闷多余,一直讲女主的PTSD,很像《Scream》。
其实导演也知道观众想看什么,与其把两小时片长花在没什么意义的人物刻画和起承转合,还不如花多点心思设计更别出心裁的杀人手段。
尤其当你看到仿如原地踏步的结局,就会明白为何我说别浪费时间搞剧情和人设。

有一个看恐怖片时经常会有的疑问:片中儿童演员的父母,为什么会愿意让小孩参演这样的戏?难道父母真的会让他们看拍完剪好的成片?
最后再说一句,Joker2周末票房输给这位小丑,真够丢脸。


5/10

盐湖计划:吴镇宇不再在乎剧本了吗?


一个司机无意中接到一笔酬劳丰厚的送货服务,谁知被卷入一起黑帮仇杀,以及痴情男的复仇事件。


导演很努力地用大气的外景、豪华的场景、精致的美术、古典的BGM,企图打造一部有质感的电影。

但配上了装模作样的人物行径和对白,以及牵强附会的反转,就完全掩饰不了屏幕上呈现的一个无聊至极、硬玩笑中有泪却不是那回事的故事的事实。


吴镇宇近年重心几乎都放在中国市场,电影、电视剧、综艺都有他的身影,是到了闭着眼睛啥都接的阶段了吗?


2/10

Braindead / Dead Alive:大导演的B片过去


群尸玩过界(1992)

一支探险队在苏门答腊岛发现极其罕见的鼠猴,在当地土著的抗拒下,硬是带回了纽西兰动物园饲养。
镜头转到一名妈宝男子,其母在他与女子约会时跟踪而至,不慎被鼠猴咬伤。

母亲回家后开始变得怪异,药石无效,甚至开始攻击他人。
虽知母亲有大问题,男子仍不忍遗弃伤害,将母亲偷偷藏在屋内地下室。
一直觊觎家产的舅舅找上门来,还邀请一大班朋友来开趴,而此时在地下室的怪物们开始蠢蠢欲动。


魔戒导演Peter Jackson编导的第三部长片,一部血浆量爆棚的B级恐怖喜剧,纯粹玩噁心,而且出手没在跟你客气,接受不了这类片种的千万别尝试。
如果你想挑战最近爆红的《Terrifier 3》,或可先拿这部练习一下。

最后30分钟就是血的洗礼,字面意思的血流成河,且是喷洒飞溅爆浆式,喜欢这种非人刺激的话肯定大呼过瘾。
导演当年能想出这许多炸裂的噁心画面,包括老母的终极变身,真够牛。


难怪《The Substance》会被说是不是借鉴了这一部,确实有点即视感。
讲到这个,就想起还看过网上有人说“《The Substance》是复刻陈果的《鬼同你住》”……
还真敢说。无知的确可怕。


6/10


Peter Jackson执导电影:
文中提及的电影:

Alien Romulus:无止尽的致敬,被弱化的异形


异形:夺命舰

如果说1977年的第一部《Star Wars》,让我见识到太空科幻创意,那1979年的第一部《Alien》,就是我心目中无可取代的怪物恐怖电影典范。

小时候大人不给看港漫《小流氓》,因为太血腥太暴力,却从未阻止我看像《Alien》这样视觉震撼有过之无不及的恐怖片。

记得童年拥有过一只大白鲨玩具,就是看了《Jaws》之后没被惊吓,反而觉得刺激好玩的例子。

《Alien》给我的最大冲击力,不是外观精巧且满含性寓意的成年异形(小时候也不懂那些性涵义),而是从怪异卵蛋孵化出来的抱脸虫,将异形寄生到人类体内后,破胸而出的血腥设计。


本文发表于8网站

Bad Genius:老美翻拍泰片,就要美式结局


天才枪手

翻拍2017年广受好评的同名泰国电影,取材自真人真事。
故事描述一名高智商学霸,因出身贫寒,难以负担高等学府学费和生活费,于是铤而走险,利用自己的天才策略,让一群富二代作弊考SAT,并收取高额酬劳。


东施效颦之作,只是想看看老外能否拍出原本就属于他们的考试制度的特色,还有也因为蛮喜欢这个故事。
结果一如预期,制作方面(尤其是剪辑)与原版差多了,而且看得出经费有限,很多原版有的大场面都变成小成本小规格画面。
结局改成很好莱坞式的反转爽片,反而失去原有的寓意。


不太懂老美既然要翻拍要本土化,为何主角还要再找亚洲女生,就为了zzzq?女主黄皮,男主黑皮……
漫威绿叶王Benedict Wong演女主父亲,没什么特别表现,只觉得越来越像林雪。
还是那句话,如果没看过原版,就看原版吧。


4.5/10


原版:

Revenge:渣男必须死


复仇战姬(2017)

三个好友相约每年到荒漠打猎,这一年,三人当中的Richard把情妇Jen也带来了。
风情万种的Jen风骚撩人,引得其他两人心痒难熬。

隔天Stan忍不住趁好兄弟外出,强暴了Jen。
当Richard回来知晓后,不但没为情人主持公道,反为包庇兄弟,杀她灭口。
命大的Jen死不了,决心化身复仇女神。


执导本片的就是最近凭借《The Substance》备受瞩目的法国女导演Coralie Fargeat,这是她的长片处女作。
简单直接、平铺直叙的复仇片,女主角Jen的玩闹引人遐思,刻意制造“都是你自找的”的加害受害矛盾。
就与女生穿得暴露性感,并不代表你就能侵犯的思维一样,她可以骚,但他人不能扰。

情节有“神话”的地方,如Jen被那样地灭口,正常情况下肯定死透了,但她不仅死不去,还迅速复原,隔天可以去进行大报复。
本片血量超满,比较可惜的是复仇过程几乎都是用枪,还以为会有一些更富有创意的虐杀仇人方式。


飙血程度依然是“神话”,一个人若因伤流那么多血,就算不死也动不了了,但片中的伤者却还能奔跑打斗——总之不能按正常逻辑看本片。

饰演Jen的是意大利女演员Matilda Lutz,当年开拍时25岁,她是片中的性感象征和性侵受害者,但实际裸露镜头并不多,反而比利时男演员演的Richard的全裸画面更多,应该是这位法国女导演刻意为之的凝视角度互换。
当然最后还是girls help girls(女导演帮女主角),渣男必须死。


5.5/10


导演Coralie Fargeat执导电影:
男主角Kevin Janssens演出电影:

抓娃娃:笑不出来的喜剧


沈腾和马丽领衔主演的讽刺喜剧《抓娃娃》,以为是开心麻花一贯的搞笑片,结果看了笑不出来。

不是因为笑点尬(有些确实蛮尬的),而是剧情出乎意料一黑到底,相对于好笑,更多的是可怖、可悲、可笑。

故事讲述西虹市超级富豪马成钢的二儿子从小娇生惯养,被宠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胖子。

马成钢出身贫寒,坚信自己的成功来自于小时经历的艰苦生活,为了让胖儿子马继业成才,决定对他实行地狱培训,让他误以为生长于穷苦人家,借此磨练意志力及发奋图强的斗心。


本文发表于8视界

黑白大厨:不单美食判高低,也靠运气和心机


Culinary Class Wars

韩国料理综艺节目《黑白大厨:料理阶级大战》,石破天惊般在Netflix上线首周即突破400万观看率,成为该台最受欢迎外语剧集类节目。

节目由80名民间厨师组成“黑汤匙”,对垒20名菁英主厨组成的“白汤匙”,进行连场残酷淘汰赛,最终唯一胜利者可独得3亿韩元奖金(约29万新币)。

节目组耗巨资打造华丽赛场,比赛每一关的舞台、设备、食材、器具等规格尽皆大气蓬勃、极尽奢华,务求视觉上先声夺人。

但最主要吸引人追看的是赛制,白汤匙和黑汤匙的对立概念,诚如节目名称所示,就是一场美食界的阶级斗争。


本文发表于8视界

The Killer's Game:千篇一律的动作爆米花


杀手游戏

一名顶尖杀手被诊断出身患绝症,只剩三个月寿命,为了在爱人心目中留下最帅气一面,他决定雇用杀手杀自己,也好让保险理赔给爱人。
谁知之后被通知是误诊,死不了了,但追杀令已通了天,冲着史无前例巨额奖金,各方杀手前仆后继来执行任务。


改编自1997年出版的小说,所以故事情节很老套了,就是一部典型动作爆米花片。
来自全球各地的杀手各型各款,不过多数还是传统式或没什么新鲜创意的暗杀方式,花哨感不足。

本片重点就在主角与各路杀手的搏斗,导演该花更多心思去设计杀手们的新奇特色,才会更有看头。
最后还派一队很一般的雇佣兵来撑场+送人头,没加到分,且更流于一般了。


Dave Bautista是目前好莱坞混得第二好的前职业摔角手(第一当然是巨石),但他不满足于既定形象,口口声声想转型当演技派。
要转型就要跟这种千篇一律的动作片说byebye,别光说不练。

但话说回来,先练好演技吧,从头到尾僵硬无变化的表情,是要怎样演技派?
而且他的打斗戏码其实不怎么样,感觉笨重欠缺灵活度,对手一堆轻巧玲珑、奔腾跳跃的竟奈何不了他,真说不过去。


4.5/10


Dave Bautista演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