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三部曲:比The Mummy还精彩

The Judge of Egypt Trilogy

作者:克里斯提昂 · 贾克 Christian Jacq

集数:3

本书分成三部分:
《谋杀金字塔》Beneath the Pyramid
《沙漠法则》Secrets of the Desert
《首相的正义》Shadow of the Sphinx

故事连贯,背景是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的时代,也是古埃及最辉煌强盛的时代之一。

主角是一个小镇新上任的法官帕扎尔。
古埃及法官的工作跟现代法官很不一样,除了开庭审讯(涵盖主持、审问、审判),如果案情不明朗,还得负责调查工作。
事实上,书中的帕扎尔就有很多field work要处理,很多时候都得亲自出马到案发现场调查,很多时候也是发现了疑点、证实了罪刑才开庭。

帕扎尔本着对司法与正义的信任与捍卫,做事一丝不苟,连微小的细节也不放过。
他在一份各大机构首脑都已签名批准的调职文件上,发现了一丁点不合逻辑的小现象,拒绝签署。
结果一层层解剖,发现背后有着惊人的阴谋。

埃及警察总长、统帅军部的将军、全国医药理事会会长、富可敌国的大商人等等,似乎都牵涉在内。
究竟是怎样的阴谋?
小小透露,此阴谋的巨大,足以动摇法老如日中天的地位,动摇整个埃及。

一个小地方的小法官,要如何与国家势力最大的官员名人周旋?
又如何保护被牵连的爱人、好友、师父?

本书故事高潮迭起,剧情峰回路转,不到最后一刻,你不会猜到究竟阴谋主脑是谁。至于剧情如何峰回路转,当然是完全都不可以说的啦……

本书另一精彩之处,是人物对白,因为有审问元素在内,所以处处可见针锋相对的对话。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讲话不太可能像书中人物那样一针见血、恰到好处,作者的艺术加工,成功提高了唇枪舌剑的精彩。

法国作家Christian Jacq既是小说家,也是埃及研究专家,因为他丰富的埃及知识,使得书中极其详细的描述,轻易让你在脑海中勾勒出古埃及的社会环境。
帕扎尔的爱人奈菲莉是医生,所以有很多治疗情节,夸张的是,作者不只写得出哪种古药可以治疗哪种病症,还可以将各种药物成分也一一列出。

如果你喜欢埃及,喜欢这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喜欢木乃伊,喜欢金字塔,喜欢推理小说,喜欢犯罪小说,本书你一定要看。

作者简述:
Christian Jacq1947年于巴黎出生,13岁就对埃及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创作小说,18岁就已写了八部作品。
Christian Jacq拥有古埃及学博士学位,能即场翻译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

他在1993年出版《埃及三部曲》之后大受欢迎,从此成为知名大作家。三年后他出版的《拉美西斯五部曲》,更加令他在文坛举足轻重。据说法国文坛公认他可与大、小仲马相提并论,其地位可见一斑。


8/10

鬼吹灯2:后劲不足,精彩锐减


作者:天下霸唱
集数:5


几个月前(应该有半年了吧)就看完了《鬼吹灯2》前三集:《黄皮子坟》、《南海归墟》、《怒晴湘西》。
然后静静等未出的第四集。
月前,终于出现了,却是一分为二的两集:《不死地仙》和《巫山棺峡》。
随手一翻,诶,怎么纸质变了,原本是那种白净厚实的纸张,这两集用的却是像Jotter book的那种草纸式纸张……变相加价哦!
再一看页数,每本都比之前少了约100页……
后来看完之后更发现,两集根本说着同一个故事,是出版商硬生生将它拆成上下集了。(价钱却没减,奸商啊……)

不满奸商的情绪发泄完毕。言归正传。
《鬼吹灯2》肯定是循众要求,上集大卖赶下集(乘机大捞一票)的产物。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本以为会直接叙述胡八一、胖子和Shirley杨接下来的盗墓历程,怎知道作者镜头一转,竟然回忆起往事来了,而且一回忆,就回忆掉一整集!(汗……这样也行哦)

黄皮子坟

所以,《黄皮子坟》说的是胡八一以前遇上的怪事。
所谓黄皮子,就是黄鼠狼。
据说“胡、黄、灰、白、柳”——也就是中国北方拜物教五大家中的狐狸、黄鼠狼、老鼠、刺猬、蛇,其中狐狸和黄鼠狼都是很能成精诱惑人的动物。
胡八一遇上的老年黄鼠狼,就有迷惑人心的本事,结果差点要了他的命,更从中牵扯出一段盗墓事迹。
虽然故事性还不错,但因为先入为主期待胡八一、胖子和Shirley杨未完的旅程,在看老胡往事时难免心不在焉,难以全情欣赏,只希望作者快快讲完往事,好继续进入正题。

南海归墟

还好,《南海归墟》总算是交待起三个主角的未来路向。
这一次他们要盗的,不是泥土下的墓,而是海水里的墓,算是小小的突破,起码,准备功夫、器具等都很不一样。
三人应陈教授请求,去寻找失落海里的秦王照骨镜,于是与之前认识的香港人明叔、船夫阮黑、古猜、多铃数人同行。
这一去,海上惊险当然少不了,到了目的地,亲眼目睹传说中的龙火烧海,被困归墟,发现古代周天全卦的部分秘密……

怒晴湘西

主角们最后当然是平安归来,不然也没戏唱、没故事说了。
但损兵折将在所难免,细节不多说,免得破坏你的读兴。
重点是,随行某人中了尸毒,必需以古尸内丹来拔除尸毒,才能保命。
于是故事进入第三集:《怒晴湘西》,因为说的是湘西的尸王,满以为主角一伙会救人如救火地启程,结果作者又是镜头一转,又来回忆这招……
有没有搞错?又回忆?!
这次不是胡八一的往事,而是陈瞎子的往事。
陈瞎子何许人?就是北京街头一个跟人算命的盲先生,可这人原来大有来头,大有身份……

《鬼吹灯》一开卷,就说盗墓自古以来有四派:发丘、摸金、搬山、卸岭。
作者说发丘一脉失传良久,隐有归入摸金门的意思。
但故事写了6集,始终不见搬山、卸岭出现?诶,这就说了,就在《湘西怒晴》中,但都是往事啦,因为这两门也失传了。
搬山道人性喜独来独往,最擅长物种相克之道,更可以使唤异兽为其掘墓。
卸岭则以人数取胜,通常是一大班盗匪组成,成群结队地把陵墓挖炸开,他们最厉害的是研发盗墓工具,例如神奇的蜈蚣梯。
这两派的手段与摸金门有何不同,作者在本书做了详尽的描述——通过搬山道人末代传人鹧鸪哨(也就是Shirley杨的外公)和卸岭盗魁陈玉楼首度合作的事迹。

不死地仙 / 巫峡棺山

往事说完,回到现实,机缘巧合下,胡八一等人发现早前盗献王墓时认识的孙教授,竟然夜探古物展览馆,还遗落了随身笔记本,从而揭露了一段惊人秘密,也开始了《不死地仙》和《巫峡棺山》的故事。
从中也发现四川棺山峡内,可能隐藏至今无人可找到的地仙村古墓,其中的地仙封师古,据说有可能身怀内丹。
为了救人,胡八一等三个主角于是逼着孙教授一起前往盗发这个谜一样的古墓。
这个地仙村古墓,还真不容易找,寻找过程可说是险象环生。
最大的阻挠原因,是因为整个地仙村古墓,原来是第五派盗墓高手——明代的观山太保设计的。观山太保手段神秘,传说他们的行为连神仙也猜不透。
至于难不难得倒我们的摸金高手?自己去看吧。

所以,《鬼吹灯2》如何?
我说啊,还是逃不出“续集总是无法更精彩”的绝大多数定律。
原因:

01 前文已提过,比重太大的往事回忆录,是一个turn off。
人总还是要向前看,过去无论多精彩,也已经是过去,何必眷恋?
《鬼吹灯2》花了大量篇幅叙述往事,虽然可说是“节外生枝”,或者“奇峰突起”,但可惜这奇峰起得并不讨喜。

02 惊喜度降低了。
第一部的献王墓部分(第三本),仍然是我最喜欢的部分,那是《鬼吹灯》的最高潮,之后的故事都有点后继无力的感觉。

03 地仙村古幕的设计不错,但是被作者越来越啰嗦的叙述拖累。
是的,地仙部分的故事,前一大段(足有百几页)啰里啰唆,拖慢了节奏,只想快快地跳过。
毕竟,读者着迷的,还是盗墓的情节,之前的铺叙固然重要,但纸上谈兵当然吸引不了灯迷。

04 人物对白啰嗦,废话连篇。
《鬼吹灯》人物口若悬河的对白方式,原本是特色之一,其中那种思想歌颂的精神,有时读之倒也蛮有趣,但一泛滥,就成灾,看久了就觉得无聊。

05 《鬼吹灯》原本归类为恐怖小说,但《鬼吹灯2》更像是时下电影常见的冒险类,已经失去了恐怖感觉。
单单作为冒险小说当然没有错,但如果可以冒险 + 恐怖,当然比冒险 - 恐怖好,对吗?

06 作者文笔越来越不简练(或者应该说,从一开始其实就没有简练过),简单的一件事,花了大量篇幅描述叙述,实在没必要。

07 主要故事都说完了,结尾部分却突兀地横插了一个胡八一祖父的事迹,然后番外篇似地交待那本风水密籍的归处。
觉得作者真的是没有很好地经营整个故事设计过程,很随性。

我有重看喜欢的书的习惯,就像很多人也喜欢重看喜欢的电影
(其实这是很花时间的)。
我有可能重看《鬼吹灯》,却很可能不会重看《鬼吹灯2》。
即使会,也肯定会跳过那些不吸引我的部分。
有点怀念半年前追看《鬼吹灯》的情形。
可惜,并没有在看《鬼吹灯2》的时候重现。


6.5/10

邪兵谱:超现实现代武侠风


作者:纳兰元初
集数:2


这是《黄泉引路人》系列的第二部。
第一部没看,不够也不要紧,因为完全是全新故事,只是保留了一些旧有人物。
主角当然是有“黄泉引路人”身份的宇文树学,他混入大学教书,其实是为了大学新建楼舍半途停工的工地地下埋了四柄古代神兵。

所谓神兵,是说兵器好到具有灵性。
兵器既为兵器,本来就是为了杀人而造;神兵能够成为神兵,杀的人,饮的血,肯定比一般兵器更多。
也因此,神兵很多时候因为饮血过多,兵主本身又无法驾驭的话(因时代改变,换了兵主,原先的兵主应该能够驾驭,后来继承神兵的兵主就难说了),结果神兵邪性大发,成为邪兵。

故事说四柄原来埋藏在大学工地地下的邪兵,为某种原因相继被引出土。
邪兵嗜血,附在平民身上,赐予强大力量,逼兵主杀戮供它饮血。
大学出现杀人事件,宇文树学当然不能不管,事实上,这也正是他来大学的目的。

除了宇文树学,作者也加了几个在籍大学生,与主角一起解决难题。
当然,为了让身怀异术的主角有对手,反派人物自然不能少,于是有来自日本,身兼密教与阴阳师道术的学生,争夺邪兵,并引出一连串邪兵出土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事迹。

《邪兵谱》有武术、道术、邪术,可以说是一部超现实的现代武侠小说。
难得的是,作者并不把邪兵定在中国兵器,还包揽了马来武术刀、日本扶桑十字枪、古波斯湾刀,将世界各地顶尖兵器都收录其中。

《邪兵谱》故事性不错,悬念虽不强,但以大学及大学生为叙述背景与对象,现代感强,配以古代兵器,增加了超现实感。


6.5/10

摸金奇录:抄得还算可以


作者:笑颜
集数:6

分为第一部之龙脉血咒、第二部之幽灵古船、第三部之消失的国度。

说的是一个叫郎跃进(外号小狼)的青年,自幼父母双亡,祖父带大,
与同村朋友才子和云妮最要好。
小狼祖父有个好朋友古夫子,是个退休风水高手,临死前将一身风水本领传了给小狼。
当时小狼还不知道,古夫子原来是盗墓世家里最负盛名的南温北古的古家唯一传人。
而古家最厉害的寻脉问穴技法,竟然就传给了小狼一个人。

然后某天,一个叫唐心的神秘女子出现,引出小狼祖父当年与古夫子盗墓时不小心中了诅咒,祸及后代。
为了解咒,小狼、身材肥胖孔武有力的才子、唐心(咦,这个组合怎么如此眼熟……)决定寻找当年的古墓,破解咒语。

《摸金奇录》肯定是有很浓的《鬼吹灯》影子,三个盗墓主角的基本组合,就已经轻易让人联想到《鬼吹灯》里的胡八一、胖子和Shirley杨。
故事提到主角小狼和才子经营古玩生意、海上历险、沙漠寻找消失古国、怪虫袭击、与绝种怪兽于深山险岭中打斗等构想,都是《鬼吹灯》中出现过的情节。

还好,《摸金奇录》作者笑颜加入了一些其他的元素,像人物方面,就增加了路上遇到的兄妹巴特儿和兰花,还先后穿插了唐心的两个同事:一个国际贩卖古董组织的成员,一个自私自利的历史学家。
这些额外人物与主角之间的爱恨情仇,或多或少增加了故事多变性,也提高了这部小说本身的可看性。

美中不足的是一些情节叙述得过于简单,像沙漠之旅,比较《鬼吹灯》的精绝古国之行,《摸金奇录》的就显得简单,人物们的运气也实在太好了,于情理不合,也少了冒险艰苦的感觉。
海上历险一段可说是《摸金奇录》最大败笔。
之前的情节铺排挺好,悬念也设计得不错,最后却……
不能说,只能说我非常地不满意,觉得是巨大的anti-climax。

比较奇怪的是书中竟然鼓吹一夫二妻制,尤其作者还是女性,为何会让小狼同时拥有唐心和云妮,而两个女人共事一夫居然可以好得像姐妹一样?
拿兰花配才子,也显得牵强,为了呈现一个大团员收场,太老套了吧。

不过总的来说,作者文笔不错,故事情节也设计得不错,节奏流畅。
如果你只是想看一部有头有尾的盗墓小说作为消遣,本书是ok的。


6/10

活见鬼:精彩无聊一线间


作者:天下霸唱
集数:1


顶着天下霸唱的名号,肯定先入为主,于是要求也高了。
这一部《活见鬼之雨夜妖谭》与《鬼吹灯》很不一样,无关盗墓,完全以惊悚为主。

故事说主角“我”和死党臭鱼,从伙伴阿豪那儿得知有一个怪老头愿意以故事换他收藏的古董。
条件是,故事要恐怖,最后要怪老头认可是好故事才行。
完全没有标准,完全个人喜好。
反正没损失,“我”和臭鱼当然姑且一试,既然阿豪都能让怪老头点头。
当夜,下大雨,
孤独老店里,三人说起故事。
说一半,来了两个“迷路”的美丽女子,也加入了讲故事比赛。

于是剧情突然变成“四人夜话”,由一个个个别小故事串联起来。
正当以为整本书就是这样,突然就发生了状况,然后就开始出现不是讲故事的剧情。

后部分,有很峰回路转的突变,当然,作者在书中做了很详细的解释,但接不接受,因人而异。
接受的话,这本书就算成功;不接受,那这就是烂书一部。

你看了告诉我吧。


5/10

鬼打墙:就是鬼吹灯的原始版本


作者:天下霸唱(前半部)、北岭鬼盗(后半部)
集数:2

《鬼吹灯》而名声大噪的天下霸唱说,《鬼打墙》是他的第一部小说;没有《鬼打墙》,就没有《鬼吹灯》。
我相信。尤其看了《鬼打墙》之后,更加肯定。
因为《鬼打墙》一开始,就处处显示了与《鬼吹灯》的相似之处。
依然是第一人称叙事。
依然有个肥胖的死党,这回不叫胖子,而叫肥佬。
依然提到盗墓背景,不过所提的“资料”,没有《鬼吹灯》中这么详尽,感觉就像是粗糙版的《鬼吹灯》。
主角依然是从祖传术法书里学到风水技能。
依然有个女主角(废话,这是少不了的)。

是的,感觉真的很像是《鬼吹灯》的初写版。
很像是作者某天决定重写盗墓题材小说,却不愿放弃之前《鬼打墙》的人物和背景构思,于是继续沿用在《鬼吹灯》中。
我这么觉得作者是写了一半后放弃了《鬼打墙》,重新“出发”写《鬼吹灯》,因为《鬼打墙》的后半部,确实是另一人续写的。(书第二部封面有放,续写者名字当然比较不显眼)
而且风格迥异,之后出现的大逆转(当然不能在这里说是什么),更肯定不是天下霸唱会想的情节。

猜想是《鬼打墙》写了一半后被天下霸唱遗弃,但后来天下霸唱出名了,于是原先拥有《鬼打墙》版权的出版社(或网站),就找了人来续写,然后依然用天下霸唱的名字来卖。

那《鬼打墙》到底好不好看?
我可以说,前半部其实还不错,悬念、气氛都写得不错。
续写部分就差多了,我自己是很不喜欢,所以整个感觉是:anti-climax。


5.5/10(前半部)
2.5/10(后半部)

守陵人:盗墓的逆向思维


作者:阴阳眼
集数:2(待续)

又一部说是与《鬼吹灯》《盗墓笔记》“齐名”的盗墓小说。

当盗墓题材突然一窝蜂,《守陵人》作者阴阳眼聪明地换个相反的角度奇峰突起。
有强盗,就有警察;有盗墓贼,就有守陵人。
守陵人司职守护陵墓,纯粹站在保护古代文明遗产的立场,当然,他们也具备盗墓者的身手和知识,才能同样的出入机关陷井重重的古墓。

原以为,那将是一场场盗墓贼与守陵人大斗法的精彩场面,但是看了两本,都还没进入这样的设想。
虽然故事有说出土的明器引来盗墓世家觊觎,暗示传统盗墓世家后人会来插上一脚,但到底会不会与守陵人斗智斗力,完全是未知数。

是的,首两本都是在讲述守陵人进入古墓后遇到的状况,基本上与一般盗墓小说并无分别。

实体书仅出版了两本,看来我也没耐性再继续追/等下去。


5.5/10

妖楼迷宫:被文学耽误了


作者:夏成云
集数:2

之前写读后感,只严格挑选自己觉得好看的,有点推荐的意味。
后来想想,还是决定放弃推荐的伟大使命,因为歌功颂德从来就不是我的强项,我还是比较喜欢批评,呵呵。

这么说来,《妖楼迷宫》(全名为《惊魂迷城首部曲之妖楼迷宫》)应该是不好看啰?
其实还不至于难看,准确一点说,是不够精彩。
本书的推荐语说作者文学功底好,本书文学价值高,但对我来说,反而觉得作者花了太多笔墨来进行修饰,有许多描述其实可以干脆一点省略掉,文字节奏会更加一气呵成。
太多不必要的描述,对只打算以通俗心情来阅读通俗小说的读友来说,是时间的浪费。
而且拖慢了步伐,造成冷场,得不偿失。

本书故事说某大学发生了灵异事件,妖兽鬼怪出笼,而女主角被注定地牵连在内。
开始的悬念还好,到了中部节奏就慢了下来,开始觉得闷了,
后半部谜题就解开……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看,我是不会强力推荐啦。
优点是两本结束,故事完整。


4/10

活祭:不该在盗墓故事里出现的都出现了


作者:通吃小墨墨
集数:7

问《活祭》好不好看,有人笑笑给了这个回答:天马行空。
诶,盗墓小说本来就很天马行空啊,为何会特别对这一部下此评语?

之后,我把一套七本的《活祭》看完了。
发现《活祭》根本不是盗墓小说,因为并没有盗墓情节,虽然里面一大堆僵尸跳来走去。
“走”?僵尸都是跳的咧,哪会走?
会的会的,走的不是那种身穿古装、脸上贴了黄符的中国僵尸,而是外表与一般人无异的西方吸血僵尸。
啊?Vampire也出来了?
是的是的,还跟中国僵尸斗在一起,难怪说天马行空。

看了此书,长了僵尸知识。
中国僵尸原来分等级:除了普通的,还有紫、白、绿、红,四种毛色的高级僵尸,它们每三百年换一次毛色,到了红毛僵尸,就是千年以上的僵尸了,连火箭炮也伤不了。
更厉害的,是比红毛僵尸更高一级的“五彩斑斓尸”,是成了精的尸中之王,遇上了只有死路一条。

更更厉害的,则是开了天眼的僵尸……

把僵尸说得如此神奇,当然不能没有对应之法,书中自有对付僵尸的方法,除了让僵尸去斗僵尸,还有茅山术、道术、佛法,更有借助高科技研究出来的僵尸武器,针对僵尸害怕阳光、大蒜、糯米的弱点而设计。
所以不仅有符咒道法,还会看到火箭大炮,全部搞在一起,真的是蛮天马行空的。
更天马行空的随后出现了:千年雪女、千年狐妖,与故事主人公的千年纠缠……


本书一开始就出现不少人物,作者似乎刻意不马上介绍背景,却又有意带过一些以前发生的事情,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会有点乱。
不过可以说故事会渐入佳境,悬念也设计得不错,相当能抓住读者追看下去的欲望。
不过,我对结局那种意料之外的平静和没有预期中的震撼,有点失望。
虽不能说是草草了事,却有点“chey,原来只是这样?”的感觉。
别误会,并不是说谜底牵强,只是……嗯,该怎么说,还是不说了,自己去看吧。
当然,那都是我的看法,你可能完全不同意。

总的来说,《活祭》的娱乐性是不错的。
如果你可以接受那种“某某手指一弹,一道黄光射出来……”的超现实手法。
相对于时下畅销的同类小说,《活祭》至少也有完整的完结,不至于看到一半等啊等的续集久久不见出版。



7/10

盗墓笔记:虎头蛇尾的盗墓小说


作者:南派三叔
集数:9

近来一头栽进了盗墓小说里,起因是《鬼吹灯》,最新战绩则是嗑完了6本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
余下三本尚未出版,等不及的话可以上网看,不过年纪大了,坐在电脑前看电子书看得眼睛发红、颈背抽痛,并不健康,还是舒服地窝在大沙发里翘脚拿着小说本子翻看比较自在爽快。

《盗墓笔记》好看吗?据推介语说,它是和《鬼吹灯》《天眼》齐名的三大盗墓奇书。
我开始还信以为真,以为自己一下子就看到了三部同类型最顶尖的作品。
但是最近在看《守陵人》的时候,却看到它被推崇为与《鬼吹灯》、《天眼》、《盗墓笔记》齐名的四大盗墓奇书……
搞错,“盗墓奇书”到底是有几本啊,搞不好是谁都可以把自己加入盗墓龙虎榜,把自己吹得跟其他名作一样好。
如此看来,各部小说中推介语的“齐名说”,可信度还真是要有所保留。
不过看书跟吃东西一样,口味人人不同,即使跟齐天大圣齐名,也未必定是你的心头爱。

如果要从上述几部盗墓小说中做选择,我会首推《天眼》,觉得它情节铺排最精彩,虽然盗墓过程并没有出现僵尸鬼怪,而且全书也并非完全在讲盗墓。

《鬼吹灯》呢,觉得最具备教育色彩,因为天下霸唱总是把各种离奇现象事件物品来龙去脉解释得清清楚楚,甚至不厌其烦,像盗墓四大派的区别和渊源就讲了不只一次,有时还觉得有点啰嗦,不过对“盗墓初学者”来说,是很好的“学习工具书”。

至于《盗墓笔记》,南派三叔似乎比较不注重解释,很多时候都把读者当作“盗墓中级班”,例如“粽子”一词在书中多次出现,但南派三叔从未写明为什么僵尸被盗墓者叫做粽子。
如果你是“盗墓初学者”,我会建议先看《鬼吹灯》,才看《盗墓笔记》,比较容易上手。

还有就是个人觉得《盗墓笔记》开始比较不这么好看(也可能是看过《天眼》的后遗症,要求提高了),大概要看到第4本以上,才渐入佳境。
我看的是普天出版的实体书版本,每本前面都重复好几个人写的序,后面竟然还浪费纸张筛选了下一本的部分章节来“先睹为快”……实在是不必要,也让买书的人觉得有点被坑的感觉。
就像买了一张10首新歌的专辑,发现最后前两首是开场音乐,后两首是其中歌曲的演奏版那样)

不过,如果你还没看过《鬼吹灯》或《天眼》,相信你应该会觉得《盗墓笔记》很精彩。 

日后补充:后来看完全书后很失望,因为大、烂、尾。
前面铺陈的一堆坑都没好好交待清楚,在解释一直铺排的悬念也解释得哩哩落落、凌乱不堪。


6.5/10 

天眼:机关比僵尸精彩


作者:景旭枫
集数:1


仍然是盗墓故事,但是情节铺排和故事结构显然比《鬼吹灯》更胜一筹。
《鬼吹灯》是好看,但故事进展感觉还是蛮随性的。景旭枫的《天眼》呢,我相信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后把整个故事大纲编排好了之后才动笔,所以前后呼应,逻辑合理。
如果不是这么精心制作,就能写出这么结构严谨的作品,那作者肯定是天才。

《天眼》里没有鬼,没有僵尸,有的是机关,以及让我耳目一新的锁技。
原来开锁还有这么多讲究,原来制锁还有这么多技巧。
你知道开锁也有段数的吗?最高段是24柱哦。
还有“子午鸳鸯芯”、“对顶梅花芯”、“天地乾坤芯”这些超高级锁,单看名称,已经很想看它们有什么了不起。

《天眼》不但讲盗墓开锁,也涵盖历史、悬疑、推理、爱情于一体,其中山寨好汉四梁八柱十二金刚的情谊、对抗日兵的事迹、深入皇太极陵墓九死一生的经历,甚至还有一种看武侠小说的感觉。
总之《天眼》全书是悬念处处,看了就停不下来。

最近奢侈地看了好几本厚厚的通俗小说,包括7本《鬼吹灯》、2本《鬼打墙》、1本《活见鬼之雨夜妖谭》(都是天下霸唱的作品,《鬼打墙》后半部由北岭鬼盗续写,基本风格与天下把霸唱相差甚远,感觉有点骗人哦),以及这本字体印得超小的《天眼》。
虽然牺牲了好些睡眠与作业时间,也牺牲了一些原本要进行别的大计划的时间,不过,感觉很爽,还算值得啦。

接下来我会一头卷入另一部著名的长篇盗墓小说: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据说它面世后销售量就击败《鬼吹灯》,且看是不是真的这么厉害,好看的话会在这里介绍给大家。
不过hor……看出版预告,《盗墓笔记》好像已经出到第9还是第10本了,我手头上有6本,不知道几时才看得完……


9/10

鬼吹灯:好久没有追书的感觉了


作者:天下霸唱
集数:4

现在如果有谁要我介绍一本书,我一定会推荐天下霸唱的《鬼吹灯》。

这是一个现代盗墓者的故事。由于盗墓这种行为源远流长,所以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古代文献资料(很多还是闻所未闻的),加上寻宝式的故事结构,很容易就吸引人一直追看下去。

你知道盗墓贼有个雅称叫“摸金校尉”吗?原来曹操曾经将盗墓行为合法化,更特别设立盗墓部门,赐予自己旗下的盗墓高手官爵,为“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

那什么是“发丘”、“摸金”?古代盗墓者自成规格,分四大派:除了发丘、摸金,还有搬山、卸岭。发丘、搬山、卸岭早已没落,只剩下摸金一门继续流传。
而摸金门最厉害的盗墓技术就是“分金定穴”,也就是根据风水数术,算出陵墓的位置。
你知道古代皇帝除了死,最怕的就是死后坟墓被人破坏,于是除了设计机关,还千方百计将坟墓位置隐藏起来。
就曾有皇帝还故意造了几个假墓,扰人视听,让人找不到他真正的棺木所在。

盗墓者即使破解机关的本领再高,若无法找到墓穴的确实所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摸金校尉的看家本领可算是一门绝学。
据说精通者推测墓穴的位置,其落差不会超过一根金针的直径,所以叫做“分金定穴”。

盗墓毕竟不是一份光彩的工作(如果这也算工作),所以盗墓者一般在外人面前都不会承认,真要交谈,也会用只有自己人才听得懂的切口。其中术语,就有:盗墓叫“倒斗”、陪葬品叫“明(冥)器”、僵尸叫“粽子”等等。

至于什么叫“鬼吹灯”?行有行归,原来正宗的盗墓者,在入门拜师后,都得遵循门规。
而摸金门就有一条戒条:“鸡鸣灯灭不摸金”。
盗墓者在进入墓穴后开始开棺摸金前,都得在东南角点一根蜡烛。
如果烛火自己熄灭,则表示不得擅取墓穴内任何明器,即使已经拿了烛火才熄,也得原物放回。这是死人与活人千百年来定下的规矩。
那,如果不遵循会有什么后果?那就要你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了。
当然,为了增加刺激性,书中主角肯定有破例的时候,所以才引发一连串让人穷追不舍的剧情。

拥有半本摸金门秘籍《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的主角胡八一,阴差阳错成了现代盗墓者,出入新疆沙漠的精绝古城,看到无底鬼洞,结果中了诅咒;在龙岭被困于西周古墓中怎么走也走不出去的悬魂梯;到云南寻找献王墓却遇上与降头术、蛊术齐名的古代巫术,还有犹如宇宙黑洞般能吞噬一切的能量团“尸洞”......

哗,除了金庸、梁羽生、古龙(某些作品)、倪匡(早期卫斯理与原振侠系列,不包括亚洲飞鹰系列),已经很久很久(包括风靡全球的Da Vinci Code也没有让我追看)没有享受这种天天追看、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想看、平时做工也会想到书中故事情节、会上网看相看资料的乐趣。

作者天下霸唱本名张牧野,非常低调,据他自己说,没上过大学,也不爱看书,但《鬼吹灯》书里展现的正史与野史资料却极其丰富,如果他没说谎,正不知道他是怎么写出来的,难怪一直有人说他是盗取别人的稿件,惟始终也无人能够证明他不是原创者。

Anyway,中国上海城市动画已经确定即将出版改编漫画(我已经在网上看过初稿,很遗憾,画风不是我喜欢的那类)。
据说,杜琪峰已宣布开拍“鬼吹灯”三部曲,自己监制,并执导其中一部。


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