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ure:辛酸的行业


欢愉

瑞典女导演Ninja Thyberg自编自导的职场电影,故事说一名来自瑞典小镇的女孩,远赴美国洛杉矶,寻求成为成人片一线女明星。
追逐梦想的当儿,发现这条路并不欢愉,甚至可能痛苦不堪。

瑞典、荷兰、法国合拍片,但全程讲英语(外加一点点瑞典语),所以不用担心像在看日本片那样只听懂鸭咩蝶和奇莫奇
本片除了女主角Sofia Kappel之外,其他演员几乎都是真实的成人片演职员。


片名显然是讽刺,女孩追梦的路走得并不顺遂,观众从荧光屏上看到的各种欢愉,就只是一种表演,真正拍摄的时候,一点都不欢愉,反而痛苦居多。
成功之路不好走,别问为什么这女孩要选择这条路,我也不说什么行行出状元之类的废话了,反正你懂的。

当然每个行业都有它的苦处,但赚取名副其实的皮肉钱,总是让人倍觉辛酸。
就像前些时候那部讲述武打替身、动作演员的《龙虎武师》,同样是皮肉钱,同样辛酸。
本片获选参展康城影展和圣丹斯电影节。
讲述成人片演员的电影,这部算不错的了。

注:裸露画面不少,女生露两点,男生香蕉直接坦荡荡。看时注意音量。


6/10

Hulk|The Incredible Hulk:同样的绿巨人,不同的浩克


绿巨人浩克|无敌浩克

这两部是当年在电影院看过之后,完全没想要重看的超英片。
时至今日,也是第一次重温。
才发现,两部的剧情都几乎忘得一干二净,等于看了两部新戏,也算赚到。


Hulk

当年李安宣布执导浩克电影,相信很多人都跌破眼镜,尤其大家对他上一部得奖无数的武侠片《卧虎藏龙》仍然记忆犹新,谁又会想到李大导会突然剑走偏锋,不仅要拍商业片,还是红毛的超英片。
带着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情看完,记得走出影院之时,几乎是无感的——等如看了一部纯打发时间的电影。


拍惯剧情片的李安,《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理性与感性》,无一不是感性内涵的作品。
绿巨人到了他手里,也充满了情绪和情怀,充分展露主角Bruce Banner的内心苦痛,以及情感的折腾。
《Hulk》将浩克的来龙去脉解释得清清楚楚,可以说是一部很完整的起源篇。
可是,看了就是觉得很不爽。

首先是拍摄手法,无论分镜、取镜、剪辑,感觉都很老旧——绝不是因为现在来看20年前的电影的关系,别忘了《The Matrix》还比这部《Hulk》早上映了四年,而黑客帝国的先进感如何前卫也不消多说了吧。
再来是李安诠释的浩克,实在跟当年印象中的浩克差太远:
浩克身高应该大约两米多(2.1-2.4之间),但李安的浩克却足足比一个成年人高了一倍有余,加上他的身材,几乎等于是小号的金刚了。


最无法忍受的是他的跳跃能力,一蹬就可以这么高这么远,都跟可以飞无异了,而且以他的体重,这么高下来时不可能一点事都没有吧,他又不会轻功,怎可以如此无视地心引力?
当年在大银幕上看到这种跳跃能力非常傻眼,实在无法接受。

他跟他老爸的关系也是看得很不舒服,不是说有个变态狂热的老爸这样的设定有问题,而是最终的解决不尽人意,明明都给了他老爸那眩目的身体转换物质超能力,却不让他用此能力跟浩克对战,实在太浪费,搞一个能量吸收过多爆破的结局实在……很无聊。
反正看完之后,觉得跟想象中的浩克电影有距离,只可惜这距离并不美。


5/10



The Incredible Hulk

五年之后,由Marvel Studios亲自出品的新版绿巨人上映了。
话说这部的拍摄手法明显好很多,起码是有时尚感的,即使2022年重温也不觉得旧。
相当喜欢导演把变身后的浩克当成恐怖怪物一样处理,影片中浩克在汽水工厂第一次变身,就拍得很有恐怖片的味道。


刻意安排一个跟浩克力量相等的大boss,是比较传统的超英片模式,反正最后高潮戏一定是要个大对决就对了,只是Tim Roth饰演的变形军士,因渴望力量而不惜将自己变成怪物(而且比浩克丑很多),之后还沾沾自喜,有点没说服力。

Edward Norton的柔弱外型,跟浩克绝对是高反差,但他饰演Bruce Banner却又感觉少了科学家的范儿。
不过Edward Norton蛮适合演绎这类带点孤独悲情感的人物,他没再继续演浩克也未必不是好事,因为之后的Bruce Banner我们都看得到是已经被漫威塑造成喜剧角色了,而Edward Norton肯定不太适合搞笑。


这部的浩克造型就顺眼多了,起码比例上比较对,虽然搞不懂为什么浩克胸肌上会有那几条凹陷的皱褶。
女主角方面,比起Liv Tyler,我倒是比较偏好李安选的Jennifer Connelly。

6.5/10

新著龙虎门 1132:成也邪神,败也邪神


又是一个长发自飘+摆款的王阿雷。
内文借薛飞的口调侃王阿雷头发永远违反地心引力往上飘飞,证明新彬龙团队是有听到读者的声音,才会故意自嘲一番。
但自嘲之后,却不修正,只是再次摆明“你有你讲,我有我做,看不看随你”的睬你都傻心态。

无相神功
这期花了13页来叙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勇哥复功的经过。
勇哥饭屎啊,你们敲碗这么久,终于把火云邪神敲出来了,兴不兴奋?开不开心?
复功的方式,原来是结合无相神功和天蚕功。
可是彬彬啊,你们是不是又忘了从前的设定了?
无相神功特点是模仿,不是补血修复哦,怎么又无端端改了呢?
然后无端端弄了个至尊无相神功出来,有这个必要?
自己想多一种新武功很难?干嘛非得要沾前作的光,又要乱改到面目全非,这样有意思?

勇哥
好啦,玉树临风、英明神武的邪神正式回归了。
再问一次:兴不兴奋?开不开心?
之前SSL临尾对勇哥做的毁容设计,白玩;
说是极道罗刹的面具将一直镶嵌在勇哥脸上,也是白玩;
说从此世上没有西城勇,只有火云邪神,还是白玩。
彬彬也够狠,完全不鸟SSL临尾耍的阴招和烂摊子,直接无视,不到半期就用还我漂亮拳让帅到没朋友的勇哥英俊登场。
厉不厉害?开不开心?

不过还是要问:龙虎门真的不能没有邪神?
到底是读者敲碗,还是作者自己要的呢?
没有火云邪神的龙虎门就玩不下去了?
究竟是有多少读者真的想看到邪神长命百岁下去?

第八式
阿勇哥终于要创功啦。
当龙虎门大当家王阿虎几百年前就已创出一整套的雷电神腿,原来一直都被写成天下无敌,还身负各种装备的邪神,一直都没空搞原创。
结果还被那个新人物酸了一下,有够可怜(还是可笑)。

龙迷都知道火云掌是九阳神功的武功,当年白莲四神之一的火神得白莲老教主传授火云掌,之后因老邪神有恩于火神,于是火神便将火云掌传授给老邪,老邪再传给勇哥,并凭此武艺在日本所向无敌,因而得名火云邪神。
(注:上述为旧著的背景渊源,新龙是不是一样我不记得了)
既然要写勇哥创功,为何要创的是九阳神功的武功火云掌的第八式?
就因为要符合火云邪神这个名号?
未来勇哥凭此新创的火云掌第八式,对战九阳神功正宗传人的东方无敌和东方真龙时,不尴尬吗?

手掌
看到这手掌,傻眼。
这是……小朋友的涂鸦?
比例完全不对,而且皮白嫩肉到连一点纹路都没有,合理咩?
记得火云掌原本就有一招叫“火魂炼狱”,新的第八式叫“火云炼狱”??
彬彬们是不是又忘了前作啊?

平凡
之前是达摩,现在是平凡。
唉,想一个好的人名有这么难?
设计一个像样的造型有这么难?
或许这也正是龙虎门一直离不开勇哥,离不开旧情怀人物的原因。

这期(加上从新彬龙接手以来的期数)总结:不好看。



追回:

千里不留行:东方西部武侠片


大漠风烟,戈壁荒凉。
浓浓的西部风,加几许东瀛浪人feel。
这样的武侠片,倒是很久没看到了。

故事说绰号鬼刀林的刀客,任职衙门的帮闲(也就是外聘助手),生活入不敷出,计划放下谋生的刀,带妻女到江南重新生活。
临行前,被兄弟怂恿干最后一票大的,谁知错手杀了目标的妻子,还被兄弟出卖背黑锅,遭流放十年。
皇帝大赦天下后,鬼刀林回到家,当年的仇人也在此时找上门。


刀客的无奈,生活的艰难。
一方面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方面是刀口上这碗饭,端起了就放不下。
故事蛮老套,对白有点迷,人物也没什么特色,演员全都不认识。

影片中的刀,外形不是我们熟识的中国宽刀,较像日本的武士刀。
武打设计属于实牙实齿型,不浮夸是优点。
双人对决比较有看头,多人群架反而暴露了明显套招的缺点。
导演是新手,算是不错的尝试,再练练假以时日可能会更好——当然剧本要先挑好写好。

* 注:“千里不留行”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6/10

长津湖:大规模取胜的战争片


大型战争电影《长津湖》,讲述1950年韩战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于长津湖的战役。

本片势如破竹,不仅是最快打破50亿人民币票房的电影,也一举超越《战狼2》,以目前狂收近58亿人民币之势,登上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宝座,顺便刷新30多项纪录。

环境恶劣,战斗失真
《长津湖》全片充斥大规模战争场面,两军交锋,烽火连天;千军万马,炮火猛烈;视觉上满足感相当大。


中国军队方面因补给严重匮乏,不仅缺少厚棉衣御寒,也只有零星土豆勉强充饥,相对于美军的丰衣足食,更显中军在极度饥寒交迫下仍坚守岗位的难能可贵。
(本片选在寒山湖拍摄,剧组在邻近小镇村庄安营,当地气温最冷时是零下20多度,演职人员都要在长期户外拍摄中挨冻)

志愿军第9兵团有三个连执行野外埋伏任务,最终全被活活冻死,死时仍保持作战姿势,途经的美军见了也肃然起敬。
这群殉国军士后来被称为“冰雕连”,长津湖一役的环境恶劣及军情惨烈可见一斑。

影片某些交战场面设计过于戏剧化,显得失真。
虽然写实朴实的战争场景可能会千篇一律,但以这类打着历史事件演绎旗号的电影来说,浮夸度还是不宜太过。


据说有四五十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特效公司参与后制,片中战争实景特效,要挑的话还是看得出瑕疵,或许对准备好领略震撼式战火纷飞场面的观众,会觉得观影体验有被影响到一些。

三导会师,依然吴京
《长津湖》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大导演联合执导,不知是不是各自为政,缺乏总导演统筹,整部片故事散乱之极,说是抗美援朝,但到底为了什么而打,原因和理由都讲得隐晦模糊,看着一批批军人为国为民上前线,却到死都不知道打了个啥。

连长伍千里和弟弟及家里的事,毛泽东儿子自愿参战结果遭空袭炸死,志愿军另一连长杨根思抱炸药包与美军同归于尽,几个事件感觉硬凑在一起,杂乱无章。


吴京经过两部《战狼》的洗礼,演军人演到可以领注册商标了,片中角色依旧是大义凛然、智勇双全,没什么可特别发挥,就是吴京。
喜欢他的会继续支持,不喜欢他还是干脆别看,免得看了又要借题喷,何必。

段奕宏、朱亚文、李晨都只是交功课,没什么亮眼表现,但非战之罪,主要是人设太扁平,剧本也不给力,性格别说鲜明,就是一个个工具人,时候到了就说些让人听了起鸡皮疙瘩的励志话。
演老排长的胡军算是最立体的一个,自然的演技让角色得以鹤立鸡群。

易烊千玺,爱的教育
易烊千玺饰演吴京弟弟,完全就是不懂事的屁孩代表,看了本片你不增加对他的厌恶感算你厉害。


《长安十二时辰》第一次接触他的表演,感觉是一个表情到底,不解获得的好评在哪里。
《少年的你》看到他演技有进步,起码忍哭的情绪有做到,但从《长安》到《长津湖》,过了两年还是同一副皱眉样从头皱到尾,实在不能不问:没别的板斧能表达了吗?就算是表演痞子也有不同演法吧?

参军的原因是为了“不让我哥瞧不起我”?你这样对得起全连真正为国捐躯的同僚?还真活该被老鸟整。

然后这么扯淡的入伍理由,竟然就被接受了不说,行军后屡次不顾纪律擅作主张,结果也没受什么责罚,哎哟,连长弟弟了不起啊。
充其量就被说句“你不听指示会害到其他人”就没事了,哎哟,原来中国志愿军实行的是爱的教育。


立场各异,电影而已
举凡这类歌颂祖国英雄的作品,往往都会为了正面意识而矫枉过正,像《长津湖》的中方人员上下全是大好人,包括张涵予饰演的司令员宋时轮,也是特别体恤下属、坚持传令补给厚棉衣给前线军人御寒的好将领。
不是说不许好人当道,只是如此一面倒总会让人置疑是否过于美化,甚至催生造假的反效果。

对于《长津湖》有没有跟着历史走,网上议论纷纷。
韩战的前因后果,影片当然不会加以赘述,那会离题太远,但要批评《长津湖》篡改历史,又罪不至此。


其实影片就是取巧,从以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后开始叙述,刻意放大美军誓言在圣诞节前打胜回家过节的轻敌轻率,借此宣扬中国志愿军如何以弱胜强及忠勇奋战。

战争本来就是参战双方立场不同而致——如果立场一样那还打什么仗,大家坐下来喝杯茶吃个包就没事了。

拍电影的一方要采纳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无可厚非,说到底历史虽然存在,解读还有因人而异的空间,而且电影归电影,讲明了只是依据历史事件改编,真处处计较纪实的话就成纪录片了。


说藐视历史,日本将二战时期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和屠杀深度隐瞒、只字不提,那才叫真正的篡改。
比起他们公然为战犯设立神社参拜,在教科书上掩盖自己先辈的国际罪行,《长津湖》不过是拍一部赞扬国家军人的战争电影(片中主角第7连还是虚构的),根本不算什么吧。


6/10




吴京演出电影:

毒楼 / 幸福:疫情新常态下随心所欲


Happiness

以丧尸为题材的影剧,东西方乐此不疲推出,即便是玩到没什么新意了,还是持续有人拍,有人看,可见嗜血的重口味画面一如既往受欢迎。

韩国近年来也制作了好几部丧尸电影和连续剧,包括为人熟知的《尸杀列车》、《尸杀列车2:半岛》《#活着》《尸杀帝国》《尸战朝鲜》《甜蜜家园》等等。

去年尾又推出一部,以简单直接却又反差极大的《Happiness》为片名(中译《幸福》/《毒楼》),探讨丧尸病毒肆虐的世界,幸福将如何重新定义。


比新冠更猛更烈的新病毒
新冠病毒两年前席卷全球,时至今日,全人类都已开始尝试与病毒共存,学习在新常态中生活。
但看戏的观众应该都有留意到,目前几乎所有时装影剧的背景环境,依旧维持在疫情前状态,戏中人物口罩不戴、安全距离不理、各地随意趴趴走,都假装这世界从没发生过疫情。

《毒楼》算是少有将新冠元素如实呈现的剧集,故事发生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在病毒普及的状态下过活,但旧患未除,另一种新病毒却悄然萌芽,而且势头比新冠更猛——感染者会产生异变,嗜血成性,见人就咬,无药可救。

政府苦无对策,只能出动军方将各处病患一网成擒严加封锁。
此时城内某公寓出现了感染者,小区因此被隔离,公寓住户除了要解决基本生存问题,还要预防被感染,每天在惊慌自保中度过。


男女主一为刑警一为特警,为了能申请到住屋而协议假结婚,阴差阳错就配到这出事的公寓,难逃隔离衰运。
但两人毫不气馁,凭借信念和过人身手,步步为营与病毒及感染者对抗,迈向心中规划好的幸福愿景。

如戒烟戒毒的意志力是关键
简单的困兽斗丧尸故事,乍看跟《甜蜜家园》有几分相似,同样是被困大楼里,同样是一种米养百种住户,既有好心肠,也有坏心眼,讲理的有,不可理喻的也不会少。
反正就是大难当前,人性备受考验,到头来很可能又是恶劣人性才是将众人推入深渊的罪魁祸首。

剧中的丧尸病毒,有一个没多加解释的特性,就是被感染之后,未必一定会爆发,只要能隐忍少喝水,即可降低口渴以至想吸人血的欲望,让自己维持在潜伏期状态。
有点像戒烟戒赌戒毒,意志力强弱成关键。


关于感染者应该受到什么样程度的隔离,形成公寓住户之间的争议,相信经历过疫情的我们,都很能感同身受。
尤其当感染者是自己家人或亲朋好友,要确保人人都牺牲小我以大局为重,确实不容易。

不过丧尸病毒毕竟跟新冠不同,后者的感染者不具攻击性,隔离之后能治愈;丧尸破坏性高,被隔离后不是等死就是被人道毁灭。

在这样毫无前途的前提下,恐怕会像剧中那对老夫妇一样,选择自我隔离并对病情秘而不宣的人不会在少数——如此处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就像得了绝症之人常会要求让他自己决定如何倒数余下的日子,因为命是他的。


黑人问号傻眼猫咪的男女双尊
 本剧节奏适中,血量也可以,丧尸攻击正常人,以及反过来人们与丧尸搏斗的过程,离不开耳熟能详方式,基本就是服务丧尸爱好者,别期待会有突破或新点子。

男女主角依然光环耀眼,无数次身先士卒与丧尸近身拼搏,都能全身而退。
女主身负先天抗体也是意料中事,因为这样就能增加光环合理性。

这女主从头到尾一直都不愿去贡献抗体,到最后为了救爱人才妥协,想法令人费解,与她一开始塑造的见义勇为、愿意挺身救灾解难的性格自相矛盾。


很多时候她还会做出一些令人厌恶的自私行为,甚至会凭借一己意愿罔顾众人安危任性妄为,到了关键时刻却又智商急降,变成让人翻足白眼的圣母,不知是编剧对此人物的性格塑造举棋不定,还是只是单纯找戏来做。

男主很多时候都顺着女主跟她一起疯,也常做出黑人问号的决定。
偶像男团ZE:A出身的朴炯植饰演男主角,他在剧中几乎是一个表情走天下,不愧是偶像,还真是不需要演技。

这雌雄双尊混在一起,别以为负负就会得正,他们可体现了1+1大于2的可怕效应,对在外围拼了命带领军方控制局势力挽狂澜的中校,永远都摆出“别肖想我会跟你合作”的傲慢姿态,明明都拿不出什么好策略,却还是一味不合作、搞破坏。


中校已经无数次放低身段、低声下气跟他们有商有量,卑微的态度看了都替他难受,却总是换来男女主角的不信任和反威胁,真搞不懂那双尊究竟凭什么可以如此摆烂。

幸福来得如此突然冒然
要细数的话,剧本bug不少,而且都相当显眼,如那公寓明明外观就高耸数十楼,内里住户人数却少得不成比例,感觉像是因为制作预算不够。

住户之间原本循规蹈矩,互相不越雷池半步,但一被隔离之后就界限全失,几乎都可以随意进出他人住所及设施(尤其是男女主),甚至还能在主人不在时任意分派入住。



诸如此类随心所欲得离谱的设定,剧中比比皆是,要看的话请先做好心理准备无视这些碍眼毛病。

最后不得不提,结局时男主牺牲自己完成诛灭杀人犯的任务(是的,怕你嫌不够精彩,除了丧尸之外,还有杀人犯),女主抱着伤痕累累昏厥的男主,哭得呼天抢地。
此时镜头逐渐拉远,满以为一抹遗憾作结,谁知道下一幕,两人竟然神清气爽地手牵手走在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公寓小区内,一切灾难,已迎刃而解,所有人得享幸福……(傻眼)
导演啊,你要呼应片名的幸福感可以,但可以不要随心所欲到这程度吗?


5.5/10




文中提及的丧尸影剧:

The Others:点子被捷足先登


小岛惊魂 / 神鬼第六感 / 不速之吓

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搬到孤立小岛上的豪宅居住。
两个孩子有着对光敏感的特殊体质,所以大屋内经年累月都不点灯,还时不时会拉上不透光的厚重窗帘。
当佣人无端离去之后,又有三个新的帮佣来报到。
自此,女主人开始经历各种离奇事件,包括女儿频频宣称见到屋里还有他人。

不是很吓人,恐怖气氛完全是以孤单和疑神疑鬼的心理造成。
结局是大逆转,可惜早两年上映的M. Night Shyamalan的成名作《The Sixth Sense》先用了同类的梗,不然这部《The Others》的分数可以更高。
没看过《The Sixth Sense》的话,则应该会拍案叫绝。


Nicole Kidman美爆,幸运的阿汤哥,人帅真好。
两个小孩都演得不错。
PS. 两岸三地的中文片名都翻译得不好,台湾的最扯,什么都是神鬼XXX。



7/10

铁道英雄:英雄无须明讲


故事背景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铁路是重要的补给管道,为了阻止日军将军火、粮食、药品送往前线,就有了抗日地下组织,里应外合破坏日军的供应链。

冲着两个金马影帝就看了。
全片摄影不错,画面相当优美,大雪纷飞,倍觉苍茫。
可惜编剧不太行(就是导演本人),故事讲得零零落落,前半部散乱无比,看得一头雾水。
人物除了范伟饰演的老王(不是隔壁老王),其余都扁平苍白,好几个抗日之士,包括张涵予饰演的头目,都像工具人,毫无特别性格。


唯一女角是饰演护士的新人周也,曾因演出《少年的你》中的霸凌女生受到瞩目。
虽在《铁道英雄》戏份极少,但气质可以,个人觉得比老谋子的新谋女郎刘浩存有看头。

片中有一幕小小的象征性中国共产党新晋党员入会仪式,或许很多人会很感冒,但其实跟很多江湖片里古惑仔宣誓加入帮会差不多。(酱讲什么意思你懂的)


片名《铁道英雄》太直接,述说的是不具名的地下组织,他们的行为构不构成英雄,反正影片已经呈现出来,观众会判断,不需要讲出来。

片尾曲《又弹起心爱的土琵琶》由刘天王演唱,不介意中国风可以听听看。



5.5/10

逆局:尺度大,口味重,最重要观众买单


《逆局》是爱奇艺国际站于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所制作的第一部原创剧,台前幕后几乎全台湾班底。
剧中充斥各种残忍、血腥画面,为已习惯“干净版”的中国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加上剧情引人入胜,演员演出落力,获得豆瓣近7万人给出8.3高分,打出漂亮一战。

连环杀人,扑朔迷离
改编自千语之城的小说《追凶者》,故事说虚构的东林市发生连环杀人分尸案,侦办的昌榕分局苦无线索,被媒体揶揄无能。
此时,东林监狱里有罪犯主动提供破案情报给警方,此人竟是因性侵杀人嫌疑入狱的律师梁炎东。


当警方发现梁炎东的剖绘能力确实有助于案情推展,后者即提出可以继续协助追查,但条件是事后必须为他翻案。
负责的侦查队为此要求意见分歧,当中一名菜鸟刑警决定暗里与梁炎东合作,其时监狱亦发生几起不明命案,种种迹象更显示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梁炎东。

阴谋背后,环环相扣
《逆局》从一开始就摆明要以重口味吸眼球,发生的连环杀人案不仅仅是有人被杀,死者还被分尸,更可怕的是遇害者都是孕妇,胎儿尽皆不翼而飞。

叙述律师梁炎东的犯罪事迹时,又添加了几宗应召女郎惨遭恩客暴力凌虐事件。
加上监狱也出现杀人案,这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刑事重罪,将各路人马串在一块儿,情节交错,悬念交叉,相当能够吸引人追看——因为不继续看下去,不容易猜到情节发展和真相。


重点是当你以为好不容易解决了,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环环相扣的背后,原来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甚至牵扯到若干年前的圣诞无差别街头狙击事件,多个角色也都与之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全剧节奏掌握适中,除了回忆画面出现的频率还是略嫌频繁,其余一般连续剧常有的惯性拉长来演的毛病,倒没这么严重。
拍摄手法可圈可点,要求不太高的话,可说是有一定的电影质感,提升不少观剧感受。
简单说,可追,不错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好的讲完,不好的当然也得说说,以示公平。
虽然整体过关,也不能一味扬长避短,无法忽视的就是无法忽视。


《逆局》的优点如前所述,是情节编排得宜,细节到位,悬念做足,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期挖了一堆坑,当真相逐渐大白,答案逐步揭晓,反而出现填不了坑、圆不了谎的窘境。

第一个落网的孕妇杀人犯,犯罪行为犹如古神话中杀害别人孩子来喂养自己孩子的鬼子母神。
这样的动机,发生在现实世界,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夸张,只能说人的思想一旦出岔,会产生多离经叛道的邪念,不是一般正常人所能想象的。

绰号Watchman的罪犯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态狂,但他思想趋向偏激的原因,同样说服力极低,而且从高楼摔下来不但没死,之后还可以带伤趴趴走,完全叫人看傻眼。


大boss暗地里的精心策划执行多年,一被破解就束手就擒,会不会太容易放弃了?
狡兔都有三窟,运筹帷幄的幕后高人,怎会没有plan B和plan C?
加上他财雄势大,要如何呼风唤雨都行,又怎会来来去去就只一个杀手可供使唤?

说到杀手,又是另一个大bug,以他的能耐及老板杀人不眨眼的手段,要了结几个眼中钉还不容易,却偏偏一直该杀的不杀。
当然全都杀光就没戏可做了,只是希望做戏的感觉还是尽可能别这么抢眼,看了也舒服一点,不会边看边不断黑人问号。


演技不一,参差不齐
再说说剧中人物和相应演员。
周渝民饰演律师梁炎东,智商在线,完败整个侦查警队,颜值加能力,直接帅出新高度。
不过为了突出他的剖绘功力,刻意弱化刑警能耐,做得太明显就显得牵强。
周渝民在剧中有几幕与几个角度有像梁朝伟,但演技要追上影帝,还须努力。

朱轩洋饰演菜鸟刑警,是剧中主要角色之一,热血傻劲是必要,但表情也屡屡犯傻就真的受不了。
尤其跟其他人对戏时,更是完美解释了什么叫做没比较没伤害。


李铭顺饰演侦查队长,我是不晓得刑警需不需要有一定的形象,还是真如外界传闻那样,要故意痞一点或平民一点才不容易暴露身份,剧中那长发胡渣的邋遢样,总觉得说服力低了点。
不过李铭顺演技到位,不枉他这几年获得两次台湾金钟奖视帝荣衔。

张榕容饰演空降副分局长,是剧集原创人物,也是关键角色,更是早早就展露双面人身份,但张小姐演来木纳,将一个灵魂人物诠释得甚没灵魂。
她的结局让无数答案浮上水面,可惜又是真相越白,槽点越多。


大咖演员吴兴国演出幕后大boss,剧情也没有要让他呈现出人意表的转折,早早就点名他背景身份不简单,如此安排虽可展现他的后续手段,但太早出现上帝视角,就少了跟着情节推理烧脑的乐趣。


6.5/10




朱轩洋演出电影:
哭悲

李铭顺演出电影:
张榕容演出电影:
复身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