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lectric State:大大方方出钱烧,热热闹闹园游会


电幻国度

财大气粗的Netflix又来烧钱了。
《Red Notice》《The Gray Man》各花两亿美元制作之后,最新出炉的《The Electric State》直接up 1.2亿,破纪录耗资3.2亿,打造瑞典作者Simon Stålenhag所著同名图像小说中的电幻国度。

导演是大名鼎鼎的漫威神导罗素兄弟(Anthony and Joe Russo),《The Gray Man》亦出自他俩手笔,口碑着实不怎么样,但Netflix还是愿意再给机会,且出手更大方,可见罗素兄弟名望多高,可以让Netflix不信邪地对他俩死心塌地。

钱烧了,当然要拿出成绩,但《The Electric State》的成绩单,只印证了一句话:只要导演不尴尬,尴尬的就是观众。


本文发表于8视界

Micky 17:宇宙牛马,味同嚼蜡


米奇17号

欢乐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这句话也适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人生高光时刻。
凭借《寄生上流》横扫全球电影大奖的韩国导演奉俊昊,时隔六年推出最新编导作品《Micky 17》,就让我有上述的感觉。

电影改编自Edward Ashton于2022年出版的小说《Micky7》,若电影概念和设定都忠于原著,那我很怀疑这部小说值不值得被(享负国际盛名的大导)改编成电影;
若影片是经由奉俊昊下手大改过,那奉导就是证明他当初编导《寄生上流》的能力,已丧失七七八八。


本文发表于8视界

弊家伙!我要去祓魔:日漫风驱鬼港剧,不只除灵还重感情


港剧《弊家伙!我要去祓魔》由香港ViuTV独立分拆的MakerVille出品,是一部灵异驱魔剧,讲述架空的安平市,经历百鬼夜行之灾后,由当年封印冥界之门的英雄万无极创立的“玄门正宗”操控。

落魄风水师毛无邪,机缘遇上两名身负灵力的女子,认为是天意,决定在短暂的有生之年,竭尽所能力阻第二次百鬼夜行。

玄门正宗在安平市独揽大权,堪比市政府,还组织辟邪队,全市巡逻捉拿其他流派的玄学风水术士,称他们为异端分子,全都送往神秘的Luckland进行改造,连随口声称见到灵异现象的一般市民也难逃“玄”网,致使民间玄学者都躲藏起来,不敢轻易表露身份。
如此一家独大的现况,在一男两女的偶遇后,终被打破。


本文发表于8视界

Last Breath:潜水危机创造奇迹


窒息倒数

全球海底有超过两万英里的纵横管道,维修都有赖专业的深海潜水员。
他们须潜至300尺深的漆黑海底工作,随时都可能触发不可预知的危机。
本片改编自2012年发生在苏格兰的一起潜水维修事件。

一群潜水员一如既往到北海进行维修工作,其中一组两名潜水员下水后,海上的船只突然出现器材故障,开始随水漂移,渐离维修范围。
水下一名潜水员的供氧脐带不幸断裂,只剩十分钟的备用氧气,而此时船只已渐漂渐远。


全片只有中段约30分钟的“紧张戏”,其他时候都相当平淡。
不想看相关纪录片的话,看本片倒是可以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重点该在最后的奇迹,人类大脑缺氧四至六分钟(根据网上资料),就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坏,影响功能,但片中遇难的潜水员,却完全颠覆这个常规,且远远超标,最终不仅获救生还,至今也都一直都没出现生理和精神上的后遗损伤。


5.5/10

Frequency:阴阳两隔,父子逆天


穿梭时空父子情(2000)

男主的消防员父亲30年前死于一场灭火救援行动,某晚好友儿子翻出故人遗物,包括一台旧式无线电对讲机。
男主随意拨弄频道,意外接通一名神秘男子,长谈后发现,他竟是男主30年前的父亲。

通过对现世资讯的掌握,男主的提醒,居然成功让30年前的父亲躲过致命灾祸。
正当他欣喜若狂,却发现自己改变了过去,现世也相应产生殃及家人的巨变。


类似蝴蝶效应的连锁反应,30年前后环环相扣,牵一发动全身。
父亲是消防员,儿子是刑警,既有灭火灾难,也有犯罪惊悚,本以为会元素过多,所幸导演掌控得宜,节奏紧凑,情节有张力。

父亲是消防员的设定,令他在刑侦事项上,只能听从刑警儿子的指示,但本身具备消防员的身手和反应,并非普通人,最后制伏罪犯也就说得通。


若结局不是过于美满的逆天大团圆收场,我会给本片更高分。
不知为何当年票房没有太好,只收6800万美元(成本3100万)。

重看才发现,2016年的韩国“神剧”《信号》,概念与本片如出一辙,是纯属巧合?
个人比较喜欢《Frequency》,起码没催泪不煽情,且用太阳黑子影响地球磁场,极光乍现,为发生这种超时空联系现象做了解释。


7.5/10


Dennis Quaid演出电影:

本文提及的韩剧:

Silent Zone:老派丧尸片,女主猪队友


静默地带

匈牙利丧尸公路电影,一名骁勇善战的男子,带着少女在丧尸肆虐的世界存活。
虽漫无目的,却不停移动,从不耽于一个地点,以免遭丧尸围杀。
这个让他们一直逢凶化吉的生存守则,在他们抵达一个海上堡垒后,被打破了。

典型又老派的带娃丧尸剧情,片中丧尸偏向韩式,就是奔跑速度堪比百米竞赛那种。
里头有一个懂得追踪打架的带头大哥,死咬不放穷追不舍。


主角光环比闪光灯还强,女主角根本是猪队友(重点还不美),犯了错害死人了,还不懂反省,照她那思维,早该领便当几十次了,奇怪在这种环境生活了多年,还如此天真,没点危机感。

文戏很废,人物性格也没立起来(除了讨人厌的女主),近两小时片长很多余。
不少操作蛮可笑的,明眼人该看得出来,就不赘述了,感觉导演可能更适合拍宝莱坞电影。
适合少看或没看过丧尸片的人,但若你少看或没看过,又想开始看的话,为何不选更好看的呢?


3/10

善意的竞争:百合拉高分,吞药争上位


Friendly Rivalry

改编自同名网络漫画,韩剧《善意的竞争》讲述一名乡下来的女生,转学入顶尖女高,身不由己卷入竞争激烈的高考环境,并与同班同学发展出危险关系。

剧集在豆瓣开分9.2,完结后略下滑至如今8.5,依然很高,但诚如上述的故事架构,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凭什么开出高分?

故事围绕四个彩俰女高的应届高三生,育幼院长大的禹瑟琪,个性低调,求学时期遭受霸凌后,更趋内向,唯一比较不合她个性的行为,是会私下帮一个小混混到各处药房骗取处方药,以换取酬劳。

原本以为无惊无险、平平庸庸过一生,谁知转学到首府彩俰女高的第一天,就遇上命中注定改变她未来的女生——刘在伊。


本文发表于8视界

Control Freak:越南邪毒,痕痒难耐


控制狂

一名励志演说家,头部长期瘙痒难耐,吃药敷膏都无效。
一次去探望出家的父亲,发现痒患可能来自于家乡的病毒感染,之后即越来越强烈感受到仿佛有莫名力量在操控。

小本身体恐怖片,从瘙痒入手,越挠越痒,终至皮破血流,其实对很多患有皮肤病的人来说,可能都能感同身受。
片中女主甚至在头部挠出一个洞,虽然夸张,但让人发毛的效果还不赖。


可惜导演编剧没好好利用这个元素,反着眼于灵异现象,搞一堆有的没的幻象幻觉,结果搞成了低配灵异片。

女主角是曾在两部星战后传饰演Rose Tico的美籍越南华裔Kelly Marie Tran,导演也利用她本人原籍,在片中塑造越南家乡传说,可惜只是点到即止,浪费了可以利用东南亚神秘文化的机会。
蚂蚁的部分也未能强化,应该有更多效果可以发挥的。


片名为控制“狂”,但除了无法控制的瘙痒,女主并没有展现巨大的失控状态,来来去去就是邪灵 / 病毒造成的幻像诱惑她自杀罢了。

后段是女主与邪恶对抗及自我救赎,但过程过于冗长,又不怎么精彩,高潮反倒无力。


4/10


Kelly Marie Tran演出电影:

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还有多少丑闻潜规则是我们不知道的?


改编自台湾镜文学出版的同名小说,叙述一名娱乐周刊女记者,某夜于城中著名酒店坠楼身亡,因尸检发现体内含毒品,怀疑死者身前曾参加夜店毒品趴。

与死者交好的两名同事,认为事有蹊跷,深入调查发现命案背后隐藏娱乐圈大丑闻,因此身陷危机。

《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剧名点出了两个要素:娱乐、记者。
若这起命案如警方初步怀疑,死者林姵婷是因嗑药致神智不清而失足坠楼,那顶多是一起媒体公司征人不淑的个别事件,不会有什么“之后”可循。


本文发表于8视界

驱魔黑修女:披着韩服外衣的西式驱魔片


Dark Nuns

韩国灵异恐怖片《驱魔黑修女》是2015年上映的《驱魔黑祭司》的衍生篇。
主角从祭司改为修女,驱魔依然采用西方基督式,看点在于这是冻龄女神宋慧乔阔别大银幕九年后的最新作品。

开场与一般常见驱魔片差不多,例必先来一回驱魔仪式,为影片定向,为主角立威。
少年熙俊被恶灵附身,安德烈神父驱魔失败,反身陷危机,其徒弟尤妮娅修女赶到,成功解救,但恶灵并未被驱除,只暂趋平静,继续潜伏,等待时机再次出击。

这样的安排,既能显示恶灵的强大与不易对付,亦可确定尤妮娅是有能力却非顶尖高手的设定,正是:驱魔尚未成功,修女仍须努力。


本文发表于8视界

Star Wars Skeleton Crew:被迪斯尼同化,星战越来越合家欢?


星球大战:骨干小队

《Star Wars》这个上世纪称霸太空科幻类电影的大IP,自从被迪斯尼收购后,仿如神仙下凡,但并非造福人间,而是价值贬低,失去了经典神话姿态,变得无异于一般平凡影视作品。

当年迪斯尼强势推出星战正传后三部曲之首的《The Force Awakens》时,立下豪言壮语,宣称从今往后,每年将产出最少一部星战电影。

但这个宏愿并没有如期实现,理由其实很简单,一个影视IP无论再怎么强大,也很难在无限量产的情况下,不停高质输出,且不被视为疲劳轰炸。


本文发表于8视界

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难以想象的魔性


这大概是我看过最多次的香港凶杀类三级片,这样说不表示我看过无数次(应该就三次左右),是相对于其他同类三级片,绝大多数都只看一次就不会再看而言。

当年第一次看,有被震撼到,没想到香港凶杀类三级片可以拍到这个尺度,也很惊叹导演邱礼涛和编剧,想得出那么多疯狂的变态残杀行为。


要说历史上这样的虐杀什么时代都发生过,而且可以集体发生(我指的是什么你懂的),程度相信有过之无不及。

本片主角的穷凶极恶,表现在他不仅杀人不眨眼,还能在杀人后不厌其烦冷静细心清理现场,再将死者视作牲畜,庖丁解牛般骨肉分离,再按部就班制作成人肉叉烧包卖给人吃,借此干干净净毁灭证据。
这是要怎样的心理变态,才做得出啊。


剧情基本依照事件原型,这里就不赘述了,网上找得到。
开场烧死不肯借钱的人,让人看到主角的凶残,要到人肉叉烧包和虐杀女员工,才见识到这家伙不是普通的冷血没人性,根本是极致的恶毒魔性。
(演出这类被虐杀角色的女演员,以后孩子看到影片不知作何感想,当年她们应该没想过未来会有网络盛行无远弗届的一天吧)

后半段“监狱风云”继续提升影片残暴程度,不过受罪的是男主,可说是凌虐版以暴制暴。
高潮戏是回忆屠杀铺主一家,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想到影片接近尾声还会出大招,导演真的是怕你觉得不够炸。


澳门重案组在片中被刻画成那个样子,居然没被抗议,尤其是当年负责办理此案的刑警,不知会不会觉得被冒犯。

但那样的设定无疑为影片增添了趣味,也所幸李修贤饰演的组长,虽然一直随身携带风尘女子(还能带到隔离现场和警察局办公区内,有够离谱),却依然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刑侦头脑、认真办案,总算有刑警该有的样子。


黄秋生凭借本片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他曾在受访时说,并没有特别去钻研这个人物,而是把自己融入角色,自然呈现。
他也有说过,演戏的诀窍不在演,而在于自然;刻意去演,就不自然了。
当然,说时容易,做时难。


7.5/10


黄秋生演出电影:

无间道III终极无间:可有可无的完结篇


当初看片名就觉得疑惑,说的是“终极无间”这四个字。
“无间地狱”即阿鼻地狱,是八大地狱里最苦的,通俗点讲,就是十八层地狱最底层。
换句话说,“无间”就已经是终极,在“无间”之前加“终极”,似乎架床叠屋、多此一举。
终极也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是建立在初级、中级、高级、超高级以后,才达致的最终目标,而“无间”就是“无间”,没有这么多级。

还有一说是“终极”是道家术语,如果属实,那“终极无间”就是孙悟空了:师承道家菩提祖师,再拜佛家唐僧为师,佛道合一。


说回电影,《无间道》是正传,《无间道II》是前传,那这部《无间道III》就是微前传+后传。
《III》的故事是最乱的,因为剧情时间线刻意乱跳,加上刘德华饰演的刘建明精神分裂,把自己当作陈永仁。

《III》同时也是真假大乱斗,黎明饰演保安科警司杨锦荣,人设阴森,刻意让人疑神疑鬼,以为他也是韩琛派进警队的卧底——只想说,在玩狼人杀之类的游戏时,大家都争做好人,从来没有好人故意把自己搞得像坏人的,有必要吗?


最后连大陆来的军火走私大佬沈澄,居然也是公安乔装,这个我就觉得有点离谱,其实卧底最重要的不是不要高调吗?
做到红棍、头马已经极限了,还真没听过可以做到黑社会老大(虽然沈澄在片中说中国没有黑社会)。

本片主线要紧贴片名的无间概念,所以基本这个后传,就是刘建明的故事。
杨锦荣这个角色在前期故弄玄虚,最后也只是担当工具人,成为以为自己是陈永仁的刘建明缉拿归案的对象。


刘建明最后死不去,是另一槽点,身中数枪带自轰,活得下来根本鬼扯淡。
当然刘建明活着受罪,无法一死解脱,是为了配合片名寓意,这我懂,但还不如在他自轰前把他的枪打掉更合理。

陈永仁+韩琛+黄志诚的微前传有点多做,基本这三人的关系在《II》已交待清楚。
韩琛不断试探陈永仁的戏码也有点多余,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么怀疑他,不要重用就好了,干嘛这么烧脑,嫌自己活得太轻松吗?


还有陈永仁怎么说也是韩琛前东家倪家的私生子,是倪永孝承认的弟弟,他在韩琛麾下就算不是一人之下,也没理由当傻强的跟班吧?这是bug吗?

总的来说,个人觉得《II》和《III》都可有可无,尤其是《III》,完全去掉无损《无间道》的质,加进去了也没有锦上添花之感。


6/10


前作:

无间道II:警匪+黑帮题材的文艺剧情片


作为《无间道》前传,少了梁朝伟和刘德华两大支柱,自然逊色不少。
所以票房不及第一部无可厚非,但差到无法回本,就有点奇怪了,毕竟是幕后原班人马,幕前黄秋生、曾志伟还在的情况下。
(《无间道》成本2000万港币,票房5500万;《无间道II》成本4000万,票房2500万)

或许是调性问题,第一部是有质感的警匪片,依然充满港式风味,全程斗智,单看刘永仁会不会穿帮,已凑足紧张感。
续集感觉导演走火入魔了,熟悉的港式警匪风无存,倒是拍了一部警匪 / 黑帮题材的文艺剧情片。
票房不好,可以理解。


陈冠希和余文乐当时是年轻一代最受捧的两颗新星,但演技明显不行,梁朝伟和刘德华珠玉在前,很难将这两位顶尖巨星所演角色的前身,投放到陈余身上。

陈冠希基本只有一个邪气表情,余文乐有很多发挥机会,但都只呈现表面表演。
票房不好,可以理解。
(一直纳闷余文乐为什么会受看好,帅也没有很帅,演技也不好,找他演石黑龙我最受不了,完全不像)


配角中还是曾志伟演最好,黄秋生只是交行货。
胡军不是演不好,是他在里头总觉得怪,可能角色不适合他。

吴镇宇在本片大受好评,但我觉得他大概只使出五成功力罢了。
廖启智有演技但戏份太少,据说吹口琴那段是他自己要求的。
张耀扬可有可无,杜汶泽多余。
票房不好,可以理解。


续集更多的是讲述黑帮内斗(但并不刺激),两位督察的信念分离与兄弟情谊(但并不感人),两名卧底的无间地狱反而极为薄弱。
重点是整个过程相当沉闷。
把它剖离《无间道》宇宙,可能会觉得比较好看……吧。


6.5/10


陈冠希与余文乐演出电影:
江湖

余文乐演出电影:

Air Force One:文武双全的美国总统


空军一号(1997)

俄美联手擒获哈萨克独裁者,数周后,美国总统一家三口受邀出席于莫斯科举办的庆功宴。
回程搭乘总统专机空军一号,岂料随机出行的媒体人员,竟是恐怖份子,空军一号在空中迅速遭劫。

劫机者要胁美国促莫斯科释放被擒的独裁者,总统早前才公开宣称,从今往后坚决不向恐怖行动妥协,如今面对家人与其他人质性命威胁,陷入两难。


本片是妥妥的大美国主义电影,甚至将美国总统神话成智勇兼备、文武双全,且先人后己的英雄人物,这设定如今看来,俨然是对现实的一大讽刺。
(片中有解释这位总统曾参与过越战,还得过陆军荣誉勋章,所以这么好打)

不过本片最大bug不是总统超英化,而是劫匪把人质关在房间里,竟不派人守住门口(房门好像还没上锁),结果让人质轻易集体逃脱。


另一槽点是总统被劫机者抓获之后,匪徒明明已胜券在握,却被总统一人脱困后反杀,只能说这帮亡命之徒的作战能力相当不堪。

整体而言,高空惊悚氛围、局限空间引发冲突所造成的紧张感,其实都掌握得不错;飞机高空添油那段的刺激效果也达标。
有趣的是,目前还在影院努力催票的美国队长4,福伯也饰演美国总统,what if...当年总统在机上变身红浩克...?


7/10


Harrison Ford演出影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