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 I:这是程小东执导的电影?


《诛仙》是网络修仙小说鼻祖级作品之一,早在2003年已出版成书,但其电影IP《诛仙I 》却直到十多年后的今年才上映,可叫书迷们望穿了秋水,而观影后的评价,竟然是贬多于褒。

玄幻武侠片要说经典,首推1983年徐克执导的《新蜀山剑侠》,之后香港兴起了一阵新派武侠风潮,造就了好几位擅长古装动作片的导演,包括《诛仙I 》的导演程小东。
说实话,看《诛仙I 》,完全就是冲着程小东而看的。
他执导的三部《倩女幽魂》、两部《笑傲江湖》(首开先河让林青霞反串饰演东方不败),都是经典,也肯定了他是上世纪80、90年代港产武侠片的重要推手之一。
他最擅长的,就是从镜头呈现飘飘欲仙的人物风貌,以及御空而行、腾空飞跃的精彩高空动作,由他来为修仙大作《诛仙I 》操刀,能不令人期待吗?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表达本人对程小东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可惜,越是期待,越是受伤害。
看了《诛仙I 》,我原本的敬仰,只剩呐喊:程小东,你怎么了??

先说剧情,草庙村被不明者屠村,侥幸存活的小孩张小凡,拜入道家修仙大派青云门。
张小凡功力平平,主要负责烧饭打杂,但际遇匪浅,先得练佛门神功,再获魔教法器烧火棍,成为天下唯一佛道魔三修之人。
青云门举办七脉武术大会,张小凡靠烧火棍之助拔得头筹,此时魔教鬼王前来生事,青云门顽抗,张小凡无意中得悉当年屠村阴谋,思想走歪入魔。
主线发展之外,也穿插了张小凡和三个女主的多角恋爱。
天啊,这是什么剧情?
如果说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因时长关系,都会筛选小说最精彩的部分来拍,那《诛仙I 》的剧本肯定是背道而驰。
真的,这么老套的故事拍出来,确定原著作者不会生气吗?


再来,程小东最引以为豪的动作场面,说实话,无论是一、两人的“孤单”御剑飞行,或是尾段青云门徒大规模的群体御剑飞行,视觉上都算令人满意。
但怎么一到打斗的场面,就弱掉了呢?
感觉像是在看十几廿年前的武打片,连剪接后的招来招往,也显得突兀又凌乱。
唯一可赞的是四魔将的出场,或许那已是全片最精彩的动作场面了,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港产武侠片独有的风味,可惜,只是昙花一现。

以电脑特效呈现出来的仙法魔功,普普通通,完全没有只能在本片才看得到的惊艳画面。
想当年《倩女幽魂》中单是一个燕赤霞,高喊“天地无极,乾坤借法”+“般若波罗密”,配上招牌出场音乐,那一时无两的气势,即使今时今日仍然是经典画面,32年后的今天,电脑技术早已一日千里,《诛仙I 》却何以反而做不到?
武打逻辑也是伤很大,张小凡原来就是同门中武功最差的一个,有什么理由七脉武术大会还硬是派他参加?
一路过关斩将还可说是因为他的秘密武器烧火棍会自己打架(其实这个也很扯),但最后入了魔却眨眼间就成了绝世高手是演哪出啊?
《诛仙》书迷是迷,但不是笨好吗?


程小东也惯常在他作品里添加幽默桥段,很多时候是建立在男女主相处时的各种尴尬窘境,如《倩女幽魂》1+2中张国荣和王祖贤就有很多好笑的互动,但《诛仙I 》里的幽默,却全然让人笑不出来,是真的看了尴尬。
比如一开场师兄们各自抢吃饭菜的那场戏,就非常老派+做作,要说这是搞笑情节的话,还真是搞笑。

至于不可或缺的爱情元素,单看《倩女幽魂》里宁采臣和聂小倩的荡气回肠,就知道程小东亦是此道高手,可惜《诛仙I 》里的四角关系画面虽多,却毫不动人,甚至张小凡与三女的感情,都进展得莫名其妙。
师姐陆雪琪性情冷傲,何以会对张小凡产生特殊情感?
鬼王之女碧瑶跟张小凡本是敌对,却三言两语间就暗生情愫?
碧瑶中剑受伤后,张小凡毅然抱了她就走?
是不是全都要以“一见钟情”来解释就行了啊?


还有青云山的镇山神兽灵尊,
有看过修仙小说的朋友一定知道,神兽在修仙故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诛仙I 》的这头灵尊,却只是出场和张小凡搞了一出不好笑的“笑场”之外,就不再出现了?
原来神兽不只沦落为宠物,出镜率还不如张小凡的狗狗和猴子呢。
还有那灵尊的CG,实在看得人蛋疼,完全就还是电玩水平,连23年前的《Jurassic Park》都望尘莫及是有什么说法吗?
中文古装片时至今日还是很喜欢玩怪兽CG,像《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捉妖记》、《神探蒲松龄》等都是,可是全都不及格。
想追上好莱坞?路长着呢。

至于演员表现、服装造型、人物对白等等那些就不说了,反正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自己斟酌吧。
可惜了姜大卫、徐少强、梁家仁、叶童这几位资深大牌,在戏中根本是可有可无啊,青云门七脉领袖这么威风的设定,结果被一个鬼王出来就打趴……
除了叹气,还能说什么呢?


4/10



本文刊于T网站

Ad Astra:冷漠孤寂的星际寻父记


星际探索

这绝对不是一部亲子同乐的太空片。
《Ad Astra》虽说是寻找父亲的故事,但跟你脑海里可能浮现的温馨画面完全不一样。

不久的未来,人类不仅能到月球做星际旅行,也已在火星设立基地。当地球被不明能量波袭击之后,当局决定派遣表现出色、永远处变不惊的太空人Roy,前往疑似发出能量波的海王星一探究竟。
Roy之后发现案情不简单,原来20年前被派往海王星出任务后,一去不回的太空人英雄父亲,证实可能还活着,更可能就是能量波的始作俑者。

破解阴谋论+横跨40多亿公里的寻父记,听起来热血沸腾?
No no no,恰恰相反,《Ad Astra》不但不热血(也没有洒狗血),还冷得很——冷漠、冷淡、冷酷、冷血……你想得到的跟“冷”有关的情绪词语,它大概都呈现出来了。
除了冷,还很慢。
如果你看了上述剧情简介之后,以为会像《Interstella》、《Gravity》、《The Martian》那么好看,那你应该会大失所望。


本片节奏非常慢,非常配合它所要营造的孤寂和落寞感。
贯彻全片的沉重呼吸声、彷效GoPro拍摄的超近距离角度、单调空无的配乐,一再地提醒你,星际航行与太空人生涯,绝对是工作孤独+枯燥榜的冠军(所以职场上班的你,别老是发牢骚complain工作沉闷无聊了懂吗)。
本片并不以剧情取胜,而是要表达一个内向到接近自闭的男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层面。
《Ad Astra》中文片名叫《星际探索》,但它探索的并非星际,而是心灵。

Roy千辛万苦最终到达海王星,找到了仍然活着的父亲,可惜那失联了20年的国民老英雄,只一心一意把他的人生投入太空探索中,可以为了继续寻找外星生物的坚持,不惜杀害想回返地球的团员;更可以为了完成自己的个人梦想,弃妻儿于不顾,甚至承认由始至终从未想回家,也从未想过家人。
固执的父亲最终不愿随儿子回地球而舍弃生命,Roy也因此领悟到了这20年来一直寻找的人生真谛。
他最后对父亲说:“你宁愿寻找未知之物,也不去关怀身边所爱之人。”借此表示他懂了,懂得接下来的人生,该如何面对。

是的,记得关爱身边的人,就是本片中心思想。
会不会有点……普通?甚至于陈腔滥调?说实话我觉得会。
尤其是Roy的寻父过程其实还蛮曲折,包括月球上受到游击海盗袭击;前往火星途中队长遭异变大猩猩(还是狒狒)突袭身亡;在火星基地传送信息给父亲时真情流露,长官因此判定不适合继续执行任务,被令遣返地球;偷上太空梭与队员发生冲突,意外令队员全部丧命;最后,才踏上了前往海王星的漫长孤独旅程。
上述种种障碍摒除之后,最终就只学到了关爱亲人?
不是说结尾一定要轰轰烈烈或热泪盈眶,也不是不能接受本片导演如此平静处理这对父子的结局,只是觉得,没有想象中深刻动人。


剧情bug当然还是有,比如当局20年前就能派太空探索队去到海王星,为什么一直要到20年后才再去,这20年间都干嘛了呢?
月球游击海盗的追逐战,异变大猩猩的乱入,都没交待解释,感觉有点硬塞,而且跟整部片的基调也显得格格不入。
最后一段Roy在完全没有任何绳索固定与牵引的太空浮游状态中,仅拿着一块门板,就如此幸运地从浩瀚无垠的无重力宇宙,安然回到了自己的太空梭?这几率简直比中彩票头奖还难上百倍吧?

《Ad Astra》作为一部探讨太空人心灵层面,以及寻找自我的剧情片,是可以的,虽然它并不足以成为能承先启后的经典作品。
Brad Pitt的表现自然也是受到肯定的,能不能问鼎小金人就靠它了,也是帅哥证明有颜值也可以有演技的时刻。


6/10



本文刊于T网站

三夫:粗糙 + 粗俗 + 低俗



因为看到某人评论,所以去找了出来看。
昨晚看了一半睡着,今天硬是看完了另一半。(这个硬没有那个意思……
看完后第一个感觉:我TMD看了什么啊?
这是得奖电影?

只能说,这是我所看过隐喻得最粗糙、最粗俗、最cheap的一部片子。
真的觉得用这样的手法来表达对时局的不满毫无意义。
有艺术性?
算了吧。

这绝对是一部看了之后,完全不想再提及的片子。
不是它揪心,而是因为它噁心。
对,噁心。
看过此片之后,完全对陈果改观,不会再想要看他拍的任何影片。

第一次写观后感写到这么笃懒。
第一次写观后感但完全不想讨论片子。
是的,就这样。

And btw,连海报都像极那种cheap到死的A片。


1/10

It Chapter 2:同样模式重新吓一轮


小丑回魂2

《It》重启首趴两年前上映时大获好评,被誉为该年恐怖片王,致使趴兔成了观众引颈期待之作,可惜备受瞩目的《It Chapter 2》却没有预料中精彩。
承接上一集,七名差点被恐怖小丑玩残的小孩,长大后分道扬镳各自开展自己的人生。
没想到以为已经被打败了的小丑,27年后重现,恐怖再度席卷。
当年立下血誓的“鲁蛇联盟”,重新回到故乡小镇,这一次,铁了心一定要彻底干掉那可恨的小丑。

《It Chapter 2》故事简单到离谱,导演几乎把全副精神放在怎样吓死观众不偿命,各种花招层出不穷,连我们熟悉的fortune cookie(幸运饼干),都可以拿来像扭蛋那样变出奇形怪状的小怪物出来吓人。
影片开始不久后就集合了重回小镇的六人(原本七人组中叫Stanley的自杀死了),召集大家本来就是为了众志可以成城,但为了增加挑战难度和六个人的无助感,搞了一个驱魔仪式,要一个一个去寻找能代表自己的一件东西回来。


就这样,六人化整为零,各自修行,当然,小丑就趁着这千载难逢的六人自投罗网机会,企图吃掉他们。
这一段各人分散的惊恐篇幅不少,吓人手段也极尽推陈出新之能事,但换汤不换药的感觉无比强烈。
为什么呢?因为六个人的心魔,还是跟童年时的一样,并没有因成长或曾战胜过小丑一次,而有所改变。
换句话说,就像上一集那样,大家又被小丑形成的不同形态,重新吓了一轮,观众也被逼着重新看了一轮旧瓶装新酒的情节。
请问,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加上幻觉式的恐怖桥段,本身就无逻辑可言,爱怎么弄就怎么弄,纯粹就是为了吓人而吓人,同样是让人觉得没什么意义。

最终六人回到了那废弃的阴森大屋地底,面对小丑的终极形态。
原本强弱悬殊的双方,一面倒的形势,因Eddie受到致命重创之后,令余下五人霎时化悲愤为力量,醍醐灌顶般与有如巨型蜘蛛的小丑正面对抗。
奇迹,真的出现了,却不是五人突然获得了能够打倒庞然巨物的超级力量,而是五人终于认识到,不该再心生恐惧。
接着,大家就异口同声高喊“我不怕你,你只是个小丑”的口号,逼得无计可施的小丑一边后退,一边变小,最后就被五个人给骂死了。


什么?就这样?
真的就是这样。
或者你可以解读成,当五个人都克服了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就产生了强大的同心协力正能量,让一向玩弄别人精神层面的小丑,尝到了被以牙还牙的滋味。
讲真的,如果不这么解释,还真难说服自己,一个肆虐小镇多年,把主角们搞到鸡毛鸭血的外星异物,原来这么轻易就可以被干掉。

那恐怖以外,这故事同样重视的友情和成长呢?
其实看《It》的时候,就已经觉得“鲁蛇联盟”的情谊,只是浅浅带过,原本还寄望会在《It Chapter 2》里有比较深刻的描述,结果也还是没什么感觉。
一直被误会是金童玉女的Bill和Beverly,结果原来两情相悦的是Beverly和Ben,这段“转折性爱情”,也显得突兀,还不禁让人怀疑,小时候又胖又懦弱的Ben,如果不是27年后变成了一个大帅哥,Beverly还会否如此坦诚面对他的爱?


我是没看过原著小说,不过根据看过的人说,电影几乎无法诠释出小说文字所塑造的种种丰富意象,以及七个人的成长心路历程。
这我倒是相信的,以Stephen King响当当的惊悚大师名堂,如果这上下两部片子就是原著的“精髓”,那才真的让人怀疑作者如何能够屹立文坛不倒数十年。


5/10



本文刊于T网站

Fractured:一路猜下去,却也不难猜


断裂 / 断线 / 曲折

惊悚片很多人爱,烧脑电影也有广大观众群,惊悚+烧脑双剑合璧是否就天下无敌?
在说无敌最寂寞之前,还是要先看看,那惊悚元素是不是真的惊悚到你,烧脑剧情有没有成功让你脑袋动个不停。

《Fractured》故事说男主开车载着妻子和小女儿,回家路上途经休息站下车后,女儿不慎从高处跌下,摔断了手臂,男主急忙开车把女儿送到邻近医院。
却没想到,当妻子带着女儿去做脑部扫描,竟就是男主最后一次见到她们。
吊诡的是,之后医生、护士、接待人员等全都说没见过男主妻女,连登记也没有。
男主强迫自己冷静,开始回想起之前被问及器官捐献的意愿,以及医务人员的鬼祟行为,不禁冷汗直冒:难道这家医院是做黑的?

要说一部电影好不好看,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原则,就是先从原创性下手,如果不够创新,那接下来就要看导演说故事的手法,以及演员撑不撑得起了。
《Fractured》气氛营造是相当不错的,开头不久小女儿在休息站失足,就已把观众的心提到了喉头处。
之后在医院彷如无休止的等待,先制造心焦如焚;继而医务人员不停追问无关紧要的个人资料及保险细节,让观众随着男主的情绪,越来越烦躁不安。

话说这一段,还真是相当贴近现实生活。不是吗?看医生的时候,永远要等到地老天荒,即使之前预约也等同虚设;登记和付费过程繁琐冗长到心里会不停OS“我他妈是来做身体检查,不是来做行政检查的!”
有经验的观众(touch wood)看这一段,一定也会感同身受男主当时“真想打人”的恶劣心情。

男主于等候处一觉醒来,发现妻女凭空消失后,剧情急转直下,也即是观众猜谜时间的开始。
到底男主的妻女,是如男主所怀疑,被医院动了手脚,带去进行不可告人的手术;还是如医生和护士所指证那样,男主其实是个撞伤了头来做头部检测的病患,自己产生了幻觉?
二选一的选择题,不是A就是B,其实不难。
既然开了头,当然就会想知道最终自己猜得对不对,这也是影片能够吸引观众追看下去的手段。

中段警察的介入,是能有效协助男主揭穿医院黑箱作业,还是令男主更加处境堪忧?
其后心理医生的乱入,不停引导男主承认一切都是幻觉,让你既同情四面楚歌的男主,也不断置疑心理医生的真正意图。
这些,都起到了扰乱你思路,令你的判断摇摆不定的催化作用。
简而言之,剧情就是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节奏一路演下去。

本片剧情bug其实不少,如开场不久男主在休息站商店,选择买酒而不买电池,这悬念到底是制造来干嘛?
男主带领警察到医院调查,为何只到医生所说的三楼扫描室求证,却不到男主记忆犹新的地下层去?
女儿的围巾为什么会出现;医生诊视女儿的片段会不会太清晰?
这些都欠缺交待,似乎只为了误导观众而故弄玄虚。


男主由主演《Avatar》的好莱坞一线男星Sam Worthington担纲,
表情有时会显得太冷静了一些,有点看不出到底是因为内敛还是木讷,但总算交足功课,基本诠释出男主的无助、焦虑、混乱。
不过也不排除影片由始至终的灰暗、晦涩,临近黄昏,夜晚将至的基调,帮了他很大的忙。

看完本片,想起Jodie Foster主演的2005年惊悚电影《Flightplan》,同样是主角因疲累睡了一轮起来之后,身边最亲的人突然不见;同样是所有在场的人都异口同声确认亲人的不在场证明,连白纸黑字的登记也不复存在。
《Flightplan》结局是一场阴谋,女主最终顺利救回了被隐藏起来的女儿。
《Fractured》结局则设计了一个逆转,不过老司机应该不难猜到真相。


6/10



本文刊于T网站

Crawl:几乎零冷场,可惜免死金牌太大面


巨鳄风暴 / 鳄魔

屋漏偏逢连夜雨,天灾“鳄”祸一起来。
惊悚灾难片《Crawl》看脆弱人类回归弱肉强食的原始生态环境下,如何逆天自救。

飓风肆虐佛罗里达的一个小镇,大雨滂沱酿成水灾,镇民疏散之后,女主不顾警方劝告,执意回家寻找父亲。
当找到地下室里受伤的父亲时,女主也发现事情大条了——随水而来的鳄鱼,竟也同时出现在咫尺之内。
女主和父亲要如何逃出生天呢?

是的,故事就是这么简单。
有看过这类野生动物灾难片的观众,大概都心里有数,故事绝对不是重要的一环,紧张刺激感才是能不能立下口碑、拿下票房的决定性因素。
同类片子过去真的拍过很多,随便谷歌一下,单是与鳄鱼有关的,起码都十多廿部。
其中常为人诟病的,就是影片总会出现许多冷场,甚至直接被观众列为废场的情节。
有人会说是刻意铺排,制造暴风雨来临前一刻的宁静,但到底是不是如此,还是纯粹只是剧本编排欠佳,相信眼睛雪亮的观众最清楚,什么辩解都是多余。


在这方面,《Crawl》算是挺实在的,全片几乎没有疑似只为凑足90分钟的“过场情节”,女主和父亲共同争取活命机会,先是地下室,之后户外,再到大屋内,每当以为能喘一口气的时候,影片又再引领你去另一波惊潮。
即便是交待妇女俩的矛盾情感、女主的游泳选手过往,都能在你心想“诶,我喘够了,可以再来点刺激了”的时候,适时停止,然后继续挑起你紧张的情绪。
这绝对是本片毋庸置疑的加分点。

不过,也许就是为了要持续制造惊悚紧张感,剧情bug也就变得坦荡荡。
像女主和父亲好不容易逃出地下室之后,明明看到外头已是水淹七军,鳄鱼就在看不清的水底蠢蠢欲动,却不快点爬上屋顶避难,反而选择继续留在水里,还要女主冒着生命危险,和鳄鱼比快游去取小船?
Excuse me,我知道你们父女间感情有伤痕,也知道作为父亲很想女儿重拾游泳好手的信心,但也不是在这个时候来激励人心吧?
游泳比赛是跟人比咧,谁说要你跟鳄鱼比啊?
为了打造紧张刺激而不管合理性,基本上对脑袋没有完全放空着看戏的观众来说,实在是刺眼了一些。


《Crawl》虽有暴风密雨的水灾场面,但出场人物算一算还没超过十根手指头——片中的大肥鳄鱼都比人多。
相较于本片导演Alexandre Aja九年前拍的《食人鱼3D》里上百人浴血海滩的血腥大场面,《Crawl》还真的是规格小很多。
当然也不是规格小就必定产品不良,电影史上小刀锯大树的小规格成功例子比比皆是,但以灾难片而论,这么人烟稀少,就难免出现主角光环超过佛祖,免死金牌大过天的尴尬局面。

是的,其实影片开场不久的地下室生存战,两条大鳄鱼一直咬不到女主和他父亲,就已经看得我白眼翻不停了。
之后女主腿上终究被咬了一口,却丝毫无损她飒爽英姿,还能继续跟大鳄周旋,斗智斗勇;父亲被咬掉了整条胳膊,裹伤之后状态也有如独臂侠一样勇猛。
两父女联手写出的超级英雄篇章,绝对够资格报名复仇者联盟了。


6.5/10



本文刊于T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