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魔改演义,不热血,难共鸣


我命由我不由天!
诶等等,这是哪吒讲的,不是姜太公。
没错,看过《哪吒之魔童降世》,一定对刚刚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印象深刻,但你若看过《姜子牙》,可记得它的slogan是什么?

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
对了,就是这句。
其意义其实跟哪吒的异曲同工,同样是说走出自己的路,不被传统礼教所支配,但语气差了十万八千里,热血程度不用比也知道哪一句更能让人心沸腾。

或许从这简单的一个“较量”,已可解读为何耗资5亿人民币的《姜子牙》获得近16亿人民币票房,而成本仅6000万人民币的《哪吒》,却全球狂卖7.25亿美元(约47.6亿人民币)。


《姜子牙》故事背景设在商周大战之后,观众无缘目睹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姬发击败纣王,只见到他等待元始天尊册封为众神之长。
但当天尊命他斩杀狐妖立威时,姜子牙因看到狐妖体内的无辜元神而罢手,被天尊认为修道未成,贬下了凡间。
姜子牙多年来无法释怀,最终决定寻找自我,却意外地在前往幽都山途中,逐渐发现事情背后的可怕真相。

《哪吒》不同的是,《姜子牙》剧本与《封神演义》无关,改编幅度之大可说是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只保留姜子牙作为元始天尊的徒弟、苏妲己为狐妖替代、纣王成为姻缘神(《封神演义》中纣王死后被封为主掌姻缘喜庆的天喜星)这些基本设定,就连姜子牙的座骑“四不像”也变了一只似猫非猫、似狗非狗的萌宠。

《哪吒之魔童降世》虽然也是改编,但本质不变,哪吒依然是个小屁孩,依然闹东海,抗天理,比较能让熟悉他的观众引起共鸣。
反观姜子牙个性原本就不鲜明,给人印象是周武王身边的军师,感觉可以像是诸葛亮那般睿智,但在电影里的表现却优柔寡断,甚至有时还仿徨失措。
虽然电影主创有说是要塑造一个更人性化的姜子牙,但不讨喜和不深刻的主角性格,又如何出众?


电影风格比较趋向阴暗深沉,这当然不是问题,问题是姜子牙和小九寻父的旅程处理得相当沉闷。
武戏缺乏留下印象的设计,文戏更加拖慢整个节奏,老少两人互动也无法触动人心,远不及哪吒和敖丙这么有火花。

姜子牙以其被贬凡间、失去神力之躯,最后却能独力对抗元始天尊以至整个高手如云的静虚宫,说服力实在不高,自然也难有feel。
如果不是动画精致度高超,本片分数会更低,不过奇幻场景的炫光效果还是觉得有一点像电玩过场画面,成熟度有改进空间。


5.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