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样问,因为数据时代,数字说了算。
就先来看看,由奥斯卡得奖导演赵婷操刀的这部漫威超英电影《Eternals》,与之相关的数字:
烂番茄影评人给出47%低分,在《Eternals》之前的25部MCU电影之中最低,连劣评如潮的《Thor: The Dark World》都取得66%。
烂番茄评分标准是60分为新鲜或不新鲜的分水岭,《Eternals》等于是名副其实的“烂”番茄。
另一评分网站Metacritic给了52分,虽低空飞过及格,却仍旧是26部MCU电影中最低。
专营市场调查的CinemaScore,计算出观众平均评分为B,又是26部MCU电影中最低,除了《Thor》的B+之外,其余漫威电影作品全都得A。
豆瓣5.7万人平均给出5.9/10,还是26部MCU电影中最低。
至于票房,《Eternals》斩获全球4亿美元,比《Black Widow》的3.79亿稍高,但别忘了黑寡妇是Disney+同步上线,多少影响了院线票数。
节奏慢,文戏多?
照此情况来看,《Eternals》还似乎真的难逃烂片之嫌,一堆“烂”数字铁证如山,但是否就此盖棺论定,叫永恒族永无翻身之日?
《Eternals》的问题,或许与漫威电影迷的观影习惯相关,在经历了十年以上、25部MCU电影、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空前正邪大决战之后,不是说漫威电影迷期待值升高,而是既定印象经已形成,要改变与接受新路线不是不行,需要时间和契机。
或许《Eternals》就少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其中一个元素,以至一开始就注定难以讨好广大引颈期盼再次观赏到“漫威风”电影的看官们。
不少人声称看到昏昏欲睡,影片节奏慢吗?
我个人并不觉得,但不否认情节开展进度与我们熟知的漫威电影不太一样。
文戏过多是致命伤?但一次过介绍全新十位永恒族,还要个别刻画性格,交待关系与前因后果,文戏不多行吗?
我反而还觉得不够深刻,其中好几位如Gilgamesh、Makkari、Phastos都有点被当工具人之嫌,包括超级大咖Angelina Jolie饰演的战神Thena,也大大缺少让人物立体的空间。
其实,将这个群戏故事改成连续剧形式,用更多篇幅来打造每一个人物,效果会不会更好?
赵婷出手,是期待很漫威还是不漫威的作品?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赵婷执导这部片子,效应大概就跟20年前李安宣布要拍绿巨人浩克一样,大家都很好奇,凭借文艺片得奖的导演,究竟会拍出什么样子的超级英雄商业电影。
或许当初有人不以为然,但我是蛮期待,不是因为已经厌倦漫威的“罐头”模式,而是欣赏漫威有此决心,承担可能大好或大坏的结果。
最终一如预料,赵婷确实拍出了有别于以往任何一部漫威电影的赵婷式超英片,接不接受则因人而异,从前文所述的数据来看,似乎不给赞的占多数。
那我就想问:难道你们期望赵婷拍出很漫威的漫威电影吗?
赵婷当初宣称自己一直是漫威迷,但最后大家看到的,却是一个漫威迷拍出一点都不漫威的作品,或许这也使得漫威迷们难以接受。
但你说赵婷没有融入,又不尽然,《Eternals》还是有漫威的招牌式幽默和搞笑手段,你可以说那些段子不怎么好笑,但不代表导演没有努力或尝试——或许一开始要求这位金像导演搞笑,就已经强人所难了。
赵婷很显然有她自己的一套说故事方式,体现在影片前后不断穿插各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其说繁复啰嗦,我反倒觉得有一种说书人娓娓道来的气质,当然你可以再次批评节奏很不漫威,但我真心不排斥。
《Eternals》的尴尬(如果硬要说有尴尬),或许来自于成品最终的定位:把它当剧情片,不对,因为文戏固然居多,动作场面其实也不少,而且特效打斗做得眩目精彩。
说是动作片又不行,因为影片着重讲述一个横跨7000年的故事,着重表现地球的美丽和人类值得繁衍,更着重赵婷式的文艺气息和人物之间交错缠绵的情绪。
最后当它是科幻片吧,偏偏那来自上古的天外传承,又满布浓浓奇幻魔幻氛围。
是的,就是这么卡在中间,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产生了四不像印象,或许这就是《Eternals》的尴尬。
十大永恒族,发挥看个人
Sersi
十个永恒族中担当主角,但她并非强悍型,相反是温柔婉约,充满爱心,甚至偶尔脆弱,要说是小女人也不为过。
陈静演绎了一个已融入地球人类生活,沉浸在爱情幸福中的小女人,却诠释不了Sersi即便内向,却实际澎湃的各种内心情绪变化,甚至很多时候觉得她表情木纳,相当可惜。
Sersi拥有操控无生命物质的能力,在雨林一役中将一只变异族(Deviants)化为植物,从而发现本身也不理解的力量。
她最后凭此力量阻止了天神Tiamut的神现(The Emergence),但这种依赖奇迹发生的设定,既老套又没什么说服力。
Ikaris
因能力与友台的超人太像,一直被观众调侃,但说实在,漫威和DC塑造了多少超级英雄大家有目共睹,又有多少超级英雄的超能力出现重叠重复的情况也心照不宣,没什么好喷的。
作为影片唯一反派,也是剧情反转之处,只因立场不同,促成了永恒族之间的内战,如此设定依然缺乏新意,而且永恒族才在全球观众眼前粉墨登场,就立马内讧瓦解,相比复仇者联盟初登场时枪口一致的family feel,让人觉得这理应永恒的族群凝聚力奇差无比,要指望他们保护地球委实难以让人怀抱信心。
Kingo
明显是漫威电影必要的插科打诨角色,加上他的助理Karun一起耍宝,本意该是增添影片趣味性,可惜搞笑设计不够好玩,甚至有不少尬笑场面。
人物个性上有些摇摆不定,不知是人设过失,还是刻意如此。
Sprite
智慧非凡、内心成熟,唯受制于长不大的外形。
原与Sersi交好,却为了Ikaris毅然与其他人切割,追随暗恋对象。
敢作敢为,是个非常好发挥的角色,但要求年仅16岁的演员来驾驭,似乎有点为难她,会不会找一个成人演员来演,再用特效年轻化更好?
Phastos
第一位同性恋超级英雄,相当受瞩目,不过戏份不多,影响力也不大,因能力是科技工程和制造高端武器,感觉真的像名副其实的工具人。同性恋特征也不觉得有什么必要。
他在片中表示因见证日本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轰炸,而对人类失望,但日本当年是因为发起亚洲侵略战,才尝到自己种下的恶果,Phastos如果要对人类失望,应该是对纳粹德军或日本帝国主义军失望才对吧。
Makkari
第一位身心残障的超级英雄,又是一个过于表面的角色,胜在高速移动时的战斗画面够炫罢了。
有人置疑天神族(Celestials)如此优良了得,为何会造出有缺陷的永恒族,其中一个解释,是唯有将Makkari设定成音障,她才能不为高速移动中产生的音爆所影响。
最有个性的永恒族,也是最早耍叛逆,与同袍决裂的怪咖。
内心冷漠,但非常有主见,如果要制作永恒族的人物独立剧,我会认为他最有发展潜力。
亚洲观众最关注的角色,由韩国最强大叔马东石饰演力量担当的永恒族,胜任有余。
难得的是剧本还给予他照顾Thena的铁汉柔情一面,可惜就是碍于篇幅,无法多为这个人物增添更多故事。
永恒族首领,也是唯一能与天神族沟通的智者。
据说Salma Hayek一开始以为此角色是戏份不多的配角或祖母型边缘角色,对接演举棋不定。
如今看来,与她当初的构想似乎并没离得太远。
曾一度谣传会饰演Sersi,最终出演了戏份不多的女战神,Angelina Jolie加盟自然为影片锦上添花,有人认为她不介意接演配角,显示了她的专业度,我却认真觉得本片实在浪费了她。
无法忽视的两大疑问
天神族为了繁衍,在各大星球散播种子,再催生人口以达成神现的条件。
地球因出现掠食者,于是天神创造了变异族来消灭掠食者,但变异族的设计失误,以至它们本身也成了掠食者,天神遂又创造了永恒族来解决变异族。
这样的设定,不觉得很自找麻烦吗?天神族如此强大,可以制造星球和宇宙,当变异族出错时,为何不亲手消灭他们,非要多此一举创造多一个永恒族来处理?
而更早在地球出现的掠食者,天神族自己不就该消灭它们了吗?明明知道自己的设计经常出错(变异族和永恒族都有叛变的瑕疵),这天神族千万年来难道没吸取教训?
第二疑问是有关复仇者联盟与Thanos的大战。
隐居地球的永恒族,为何在大战期间没出手相助?“官方理由”是:因天神族给予他们的指令只是消灭变异族,而不能涉及地球人自行引发的争斗,好让地球人在战斗中快速成长。
但Thanos也是永恒族,他率众来侵略地球,根本就不是地球人之间的战争,连雷神也参与了,永恒族有什么理由独善其身?
再说,Thanos的自我使命是要消除宇宙一半物种,自然也包括永恒族在内,永恒族又有什么理由袖手旁观,任由其中五人在打响指中灰飞烟灭?
再再说,Thanos若成功消灭一半物种,势必影响需要足够人口才能孵化的神现,天神族就算不亲自出手制止,起码也该派永恒族去处理吧?
Sersi他们仅是延缓了Tiamut的诞生,就被天神族抓去问罪,有什么理由放任在夺得无限宝石之前就已四处去各大星球消灭物种的Thanos而置之不理?
《Eternals》不算是精彩的超英片,却也不至于在26部漫威电影中垫底,甚至不会是个人心目中的最后五名。
若与去年的科幻大片相比,我直说:宁愿重刷《Eternals》,也不愿再看《Dune》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