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声尖叫5
砍杀电影《Scream》1996年上映,票房报捷。
凶手身披黑袍、戴着嘴巴张大大的鬼脸面具成招牌,之后拍多三部,全都由Neve Campell、David Arquette、Courteney Cox组成的铁三角担纲。
2011年上映的《Scream 4》是系列唯一票房没破亿的一部,因此普遍被认为是收官之作,不想派拉蒙影业却在今年推出第五部,还请回三位元老级人马回归造势。
故事延续系列时间线,当年发生鬼脸杀人魔的小镇Woodsboro已度过25年,一名女高中生独自在家时接到诡异来电,接着惨遭攻击,恐怖梦魇再次袭击,全镇人心惶惶。
受害者姐姐接到通知,赶回看顾命大没死的妹妹,引出退休后的老警员Dewey。
新杀戮即时展开,矛头直指最初事件的幸存者后人,俨然是一场无从躲避的魔咒。
平民凶手成特色
《Scream》系列与其他如《Halloween》、《Friday the 13th》、《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等大名鼎鼎的砍杀系列相比,有其只此一家的特色:
每一部的凶手在剧终前都会恶贯满盈,绝不带到下一部,续作会产生全新凶手,让观众玩猜谜游戏。
凶手往往与被害者有亲密关系,可能是朋友,甚至是情侣。
此系列还首开先例设计出双人凶手,增加解谜难度和反转性。
不过个人则对《Scream》杀人狂的弱鸡程度印象深刻,《Halloween》的Michael Myers、《Friday the 13th》的Jason Voorhees均是魔神般存在,怎么打都打不死,被他们盯上的猎物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任何反抗都是多余,犹如肉在砧板,只剩被屠宰的下场。
反观《Scream》的凶手行凶时经常出槌,又撞墙又跌倒,状况连连,即使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质女性受害者,往往也能在危机中进行反扑,把凶手搞到焦头烂额,看着都觉滑稽。
如此亲民接地气的平庸杀人狂,难怪每一部都难逃伏诛,只能靠鬼脸面具让新人传承他们的杀戮精神。
老调重弹新鲜否
最新第五部《Scream》,依然延续上述所有特色,从未接触过此系列的观众,应该会像我当年看第一部那样留下印象,不过片中不断提及的前作角色与各种自嘲,可能就无法领略个中奥妙。
熟悉旧作的观众,泛起旧情怀是一定会的,尤其第一幕受害者与凶手通电话,“Which is your favourite scary movie”问题响起,当年回忆必定一一涌现。
缺点是这戏码也就老调重弹了(而且每一部都这么弹),追求新鲜感或老早看腻了的老观众恐怕不吃这一套。
整个过程是很道地的《Scream》,所有情节发展等如旧瓶装新酒,虽然影片宣扬是“新续作”,片中角色也一再洗脑说这不是remake(重启),而是requel(重塑原著元素的续集),但过多的似曾相似,很难不让人置疑究竟是致敬还是炒冷饭。
故事虽说都发生在同一小镇,但所有相关人物全都与当年参与者有血缘关系,未免太牵强刻意。
老警员的死并不意外,就如星战第七部《The Force Awakens》请到旧演员归队,经典角色Han Solo却遭赐死那样——传统重要角色不得善终,似乎已成系列新作久违回归的方程式。
可惜这位服务了《Scream》25年的老警员壮烈牺牲,却换不来什么感动,显示这安排其实无甚必要。
不合逻辑还存在
砍杀电影因主角光环和凶手光圈,经常出现该死不死、该杀不杀等等各种不合理情节,这部《Scream》虽已是第五部,前车之鉴满满,也还是免不了这些让人无法接受的编排。
如最先出场的女高中生Tara,被凶手狂砍乱刺数刀竟然没死,这是凶手准备大开杀戒完成杀戮巡礼的第一炮,怎可能没确保她活不了?
此首例一开,接下来无论年轻女主或回归的元老,都可以在伤痕累累下依然大显雌风与凶手搏斗,完全不讲求身体机能逻辑。
Tara入住的医院一整层楼空无一人,连值班医生护士都不见,一个当值保安死在走道血泊中无人发现……美国医院都这么空旷的吗?
老警员Dewey的死,堪称全片最大bug,他对付杀人狂经验十足(毕竟都玩过四集),时至第五部,开枪还都只打身体,是不懂有防弹衣这回事?
既然都开这么多枪,就不能有一枪对准凶手脑袋瓜子射?
打倒凶手后也不先确认断气,就急着先送走众人,才想到“They always come back”,还非得一个人扮英雄回去查看——凶手当时还摊在地上,怎不直接先往他头上开一枪再说?
真的,都来到第五部了,如此老派的赴死情节,是要如何让人不翻白眼?
这回的杀人动机也很牵强,只能说变态者思维确实非常人所能理解。
双凶手自揭身份后话痨解释一轮,其实从第一部开始就觉得这处理方式很烦,难为这么多集以来,都是如此口水多过茶,但都2022年了,可否别再考验时间来证明?
总结:耍不出新把戏的续作,只能勉强拿致敬当借口。
5/10
本文发表于8视界专栏《满城三带黄金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