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北者:无商业考量的凄美小品
佣兵天下:用文字“写”漫画
美术主笔:蔡景东、王晓鸿、梁绍纶
小说原著:说不得大师
类别:港漫 \ 魔幻
期数:25
又是非原创剧本。
所谓佣兵,是这个世界的一种正当职业,也是名成利就最快的职业——如果够厉害的话。
这样的故事,发展情节其实很有限,或者说都在意料之中(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所以由始至终,在看这部漫画的时候,并没有被吸引到。
《佣兵天下》正好犯上这毛病,旁述太多太细,很多时候连武打场面只是草草带过,直接以文字交待。
漫画,当然要谈画功。
3/10
玉记的无本抄袭年代
黄老郎的漫画王国这么大,员工这么多,要养这么多人,当然需要一直有新作品出现。
问题是,想得出好故事的人才并没有这么多,于是,在原创剧本荒之下(应该还有加上懒),最佳最方便的做法,当然就是取用别人的桥段。
当年,知识产权和版权法还不成熟的时候,偷拿别人桥段的事很普遍。
黄老郎自己就乐此不疲,他老人家最引以为荣的三大巨作,就狂抄别人的创意。
《龙虎门》
如果你以为《龙虎门》什么都是原创的,那你就嫩了。(这麽说是有根据的,因为真的有只看漫画的读者,以为书中所有人物和武功都是老黄的杰作)
《龙虎门》里头的武功和人物,很多都是抄袭武侠小说,甚至还随意修改。
改得“最经典”的,莫过于九阳神功。
九阳神功王重阳
九阳神功出自金庸笔下,最早的时候,《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都源自达摩,后来因为有人反馈,觉得这武林两大奇功都出自“西方人”之手,自己却一直在那里推崇中华民族的武术有多厉害,也未免太挂不住面子,于是在之后的《倚天屠龙记》改版中,才写成是王重阳当年与一奇士斗酒,之后王重阳让奇士看了九阴真经,奇士认为阴气太重,躲在少林寺里创出了九阳真经。
到了黄老郎的漫画笔下,大概是为了少点混淆,就干脆把九阳神功创者写成了是王重阳。
(注:王重阳确有其人,为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门下也确有七个门人,称为“七真”。后来金庸将之写进小说,把他写成绝世高手。老黄写的王重阳,相信也是取自金庸的武侠版本)。
火云邪神、星宿老仙、吸星大法、天残腿
人物方面,经典的罗刹教主火云邪神的名号如此威猛,却根本不是黄老郎想出来的,而是取自柳残阳小说《天佛掌》里的人物火云邪神。
在旧著中搞风搞雨了好多期的星宿老仙,与其看家本领吸星大法和毒功,也都是抄金庸大师的《天龙八部》。
后来到韩国攻打白莲教时,涂冰娘娘教给王小虎的天残腿,也是抄来的。
《醉拳》
黄老郎的第二部长篇作品《醉拳》更离谱,一开始的金铁双尸,是“借用”了金庸《射雕英雄传》里的人物铜铁双尸陈玄风和梅超风;之后出现的四大恶人,则是“借用”了金庸《天龙八部》里的人物。
再之后的所谓中原四仙,很明显也是偷了《射雕英雄传》四大高手的idea。
四仙中的毒仙,住在蓬莱岛,精通琴棋书画,有个精灵古怪的独生女儿仙儿,后来恋上了主角王无忌⋯⋯
诶,这不完全就是《射雕英雄传》中东邪黄药师、家住桃花岛、有女黄蓉、恋上郭靖的桥段吗?
虽然之后《醉拳》还算有志气地尝试了原创,哪知道只支持到了70期左右,竟然笔风一转,干脆完全照抄起《射雕英雄传》了⋯⋯
于是除了之前登场的四仙之外,硬生生地多了东南西北中五大高手,原本应该是耍醉拳的王无忌,遇上了六指神丐洪七公,学起了降龙十八掌⋯⋯
(个人觉得这是最离谱的,书名叫《醉拳》,主角却转而学起了掌法,实在说不通)
后来还到了蓬莱岛(原著小说是桃花岛),遇上了老顽童⋯⋯
还好,黄老郎最终有悬崖勒马,在90多期左右,又回到了原创剧本。
不过那照炒《射雕英雄传》的几十期,已经为《醉拳》这部经典之作,蒙上永远抹不掉的污点。
《如来神掌》
黄老郎的第三部长篇《如来神掌》,当然不用说,开篇明义公告天下,他就是拿当年柳残阳的小说来画成漫画。
当年柳残阳的小说《天佛掌》,后来再版时分成了《邪神门徒》和《如来八式》,之后还出版了《邪神外传》。
《天佛掌》主角叫江青,因跟后来的四人帮江青撞名,所以改成了姜青;火云邪神则叫厉勿邪。
经典电影《如来神掌》
1964年富群影业公司拍了《如来神掌》电影(就是当年的“粤语残片”),据说改编自《明报》连载小说《千佛掌》,但《千佛掌》原型其实也就是柳残阳的《天佛掌》。
这也是为什么曹达华在电影中主演的主角是叫龙剑飞,火云邪神叫古汉魂。
还有石坚饰演的铁面修罗,绝技就是天残脚。
这部电影共拍了七集,成为香港武侠电影经典。
后来邵氏又在1982年重拍《如来神掌》,由尔冬升饰演龙剑飞,万梓良饰演火云邪神古汉魂。
照抄《倚天屠龙记》
黄老郎是在1982年之后才“创作”《如来神掌》,把江青/龙剑飞名字改了叫龙天。
不过10多期之后,老黄就决定放弃《天佛掌》,改为光明正大照抄金庸的《倚天屠龙记》。
在龙天死后,冒出了个龙仁,就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张翠山;而龙仁死后,他的遗腹子龙剑飞(这里不知道为何又用回龙剑飞这个名字),就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了。
整部《倚天屠龙记》故事都抄完了之后,还抄不够,继续抄古龙的小说《绝代双骄》。
说起来啊,这部《如来神掌》应该叫《金古群侠传》才对(金庸+古龙)。
不齿作为
当年老黄这么省脑汁地狂抄别人作品,是很卑劣的行为,这也肯定是他作为香港漫画大师的最大污点。
(当然他本人一直都厚颜无耻地不承认或逃避这个问题)
尤其是后来只看漫画不看小说的读者,都纷纷把这三部漫画的人物、武功当作了老黄的神来之笔,实在让人很不爽,也为原著作者不值。
后来翻拍的影视作品,比如《如来神掌》,还会说是以黄玉郎的漫画《如来神掌》为蓝本,更是好笑。
老黄在1990年代后期主动接触金庸大师,拿到了金大侠正式授权,陆续画了《漫画天龙八部》、《漫画神雕侠侣》等等。
老实说,还真不知道老黄当年到底是怎么去面对金庸的。
金庸大师自己当然是不会去看《龙虎门》、《醉拳》、《如来神掌》,会不会根本就不知道老黄当年欠了他不知道多少的版权费啊?
杀道行者:异能者天下,爆发力十足
绘画:邓志辉
类别:港漫 \ 现代武打+超能力
期数:190
最初看到书名,并没有被吸引,感觉像是什么黑帮仇杀类漫画,所以也没怎样在意,也一直都没打算看。
之后是因为看了同样是郑健和与邓志辉联手炮制的《封神纪》,才找回他们之前的这部作品。
寻找和筛选想看的书籍漫画,有时很废时间和功夫,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作者大名来搜寻。
风林火山:一则武打短篇,两个高手对决
类别:港漫 \ 武侠
期数:3
和仔的短篇旧著,于《封神纪》、《杀道行者》之前。
武打故事很早以前流行的模式,主角往往是一个无名小卒,或者不谙武功,然后慢慢学习、成长,最终成为高手,属于养成类型。
后来新派武打故事(或者武侠小说)有了突破,主角一开始出场就已经是高手,甚至也有的已经在江湖上成名了。
《风林火山》就属于上述的后者。
主角荆邪风是一个用刀高手,刀法有成后,四处找人挑战比武,从未败阵。
据他自己所说,只要再干掉两个人,就天下无敌。
剩下另一个高手,就是在荆邪风出道前已名满天下的无我——名字好烂,又不是和尚……(取名似乎是和仔的死穴)。
荆邪风的兵器是鹰狼双刀,当中的苍狼扣还可以锁住对手的兵器,设计不错。
无我的阿修罗也是刀,刀尾连着长长的四截铁链,可用作抵挡对手的兵器,堪称攻守兼备,也设计得不错。
郑健和的武打场面总是蛮有魄力的,不过我更欣赏的是背景及细节的绘画,非常讲究,一看就知道会画到脸青青那种,但读者视觉上会很满足,如此有诚意,不得不说出来大大称赞一番。
书名“风林火山”,其实是无我“一刀断头三千”的绝招名称。
6/10
刺 · 皇:匆匆腰斩,其实不错看
这个历史故事,无论电影、电视剧等等已制作过无数次,再拿来改编成漫画,也只是冷饭再炒一盘出来罢了。
首先,把秦王嬴政与荆轲描写成同母异父的亲兄弟,而且还长得一模一样,这就已经是很大胆的改编。
漫画一开场,就陆续有不同刺客登场,什么穷途末路、水深火热、明抢暗箭,非常热闹,创意有加分。
我也相信这前面几集讲吕不韦故事的情节,可能已吓跑或闷坏了一部分读者,以致后来《刺·皇》销量一直上不去,最后被逼腰斩。
但有点耐心继续追看下去的话,会发现《刺·皇》故事在吕不韦及嬴政荆轲到了秦都后,开始有了新的转变,改编的戏码,也才正式上演。
这两家之后登场的,是九流十家的第十家兵家。
《刺·皇》当然是一部古装武打漫画,但《刺·皇》的武功描写,老实说相当地差强人意。
农家的大农头神农(只是外号叫神农,不是那个古代的神农氏,故事里将此人设定为荆轲叔父)的武器像锄头,也没有什么特别力量,而神农修炼的所谓长生气内功,利人损己,更像是一门专门救人的武功,而不是攻击别人的武功。
阴阳家主迷离圣主的武功路数也不怎么样,最后修炼了抢回来的大禹九鼎的武功,自身的武功反而被比了下去。
除了最初的东周君,荆轲和迷离圣主都没经过什么特别修炼,就神功大成,实在太也说不过去。
老实说,还真不明白为何这部漫画销量会不好到须要腰斩(其实已经比很多其他漫画强了)。
6.5/10
黑豹列传900大结局:老调重弹的最终回
![]() |
风云 II 电影版 |
封神纪:颠覆史记,人神大战精彩揭幕
类别:港漫 \ 玄幻
期数:38(第1部)
原本还以为是借《封神榜》为蓝本的改编漫画,结果完全不是那回事。
这个历史故事,无论小说或漫画,都已被重新创作了好几十回(包括黄玉郎从监狱出关之作《天子传奇》,画的就是这个故事),还有什么搞头?
结果,再次地完全不是那回事。
少林寺第8铜人外传:完美的不完美
主编:邝彬强
原著:九把刀
类别:港漫 \ 武侠
期数:16
九把刀热血沸腾的故事,配上邱福龙高超的画技,《少林寺第8铜人》漫画已是中篇港漫不可多得的佳作。
Anyway,《少林寺第8铜人外传》故事以大反派不杀伏诛告终,武林恢复平静了十几年,传奇人物七索和君宝也双双退隐江湖。
这样的个性,当然不会有好结果,也因这种个性,牵扯出一段武林是非,而这个是非,还牵涉到政治,牵涉到日后建立明朝的开朝皇帝朱元璋。
一个人在江湖,难免寂寞,为了描写兄弟情,龙少加了另一个主角——无念。
那无念(这么像出家人法号的名字)是谁的孩子呢?
02
双男主的设计,不管小说还是漫画还是电影,已经很多,要突破,不容易。
发财和无念,感觉就像七索和君宝,虽然发财一开始看无念不顺眼,虽然这是延续传奇,但感觉实在太相像,原创性与惊喜度大打折扣。
03
任何故事,若写到了下一代,其危险性就是往往上一代被写得太传奇太神话,以至下一代活在上代阴影之中,无法超越。
04
《少林寺第8铜人外传》让人蛮意外的,是居然没有反派大boss。
总结,之前的《少林寺第8铜人》故事其实已经是最可能完美的结局了,这部《少林寺第8铜人外传》说得难听点是多余,反而让完美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