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龙虎门 1062:一烂还有一烂烂


本来是不想再写,但并不是像有人说的给时间它变好,而是多烂已经有目共睹。
看了这期还是忍不住手痒,应了一句网上用语:一烂还有一烂烂。
分享给大家爽一爽,屌一下,笑一下,过瘾没烦恼。
PS. 一向写读后感都很客气,即使吐槽,也儘量保持骂人不带髒字,不知道这情况还可持续多久。


之前王小虎的六阳、无敌的七阳神剑,已经被D到体无完肤,结果两大编剧继续发扬光大,继续把七阳当九阳用。
烈阳刀本来就不如九阳神剑,只有七阳的圣上,会傻到用烈阳刀对付身负九阳的真龙使出来的九阳神剑?
而且,这幅图构图就已错得离谱,谁不知道九阳神剑是远距离隔空攻击,真龙需要扑街咁扑到咁埋身?


天能启动。
时光回溯到旧著,当年易筋经的设定,是同属易筋经的两人对阵,不会致死,只会令对方受重伤。
除非——其中一方通晓“易筋破易筋”诀窍。
这个有趣的设定当年算是相当地original。

如果要刚刚的七阳东方无敌能克制九阳的真龙,一个合理的方法就如这样,设计一个只有无敌才知道的“九阳破九阳”诀窍。
问题来了,IQ爆棚的两大编剧会这麽聪明吗?


小虎只有七阳,苍龙只有七成功力。
理论上该是势均力敌,right?
结果,又如上回面对十一关的石黑龙一样,苍龙完全不堪一击。
哈啰,当初杀败金天师的苍龙,冒死往上练成了九死涅槃,就这水平?
这期标题“真正的九死邪功”,原来是自嘲。


“如果,我(韦陀)还能再轰烈拼死一次,比起苍龙,更应当了断的,只会是邪神”
哇靠,是谁害到小菊鸡毛鸭血?
是谁害到自己功力尽废?
不懂什麽叫冤有头债有主?只懂完成一己的无聊武者心愿?
韦陀的个性是这样不分是非黑白的吗?
韦陀人设也被玩坏了。 


老妖老就改邪归正了,之前花了这麽多篇幅笔墨来刻画他改过自新,现在因为一个苍龙就崩坏?
飞妖也决计不会允许老妖再回覆以往的残暴。
老妖和飞妖的人设也玩坏了。


反覆溺死、活过来、溺死、活过来⋯⋯
很厉害的构思?
⋯⋯请看以下:


有看过这部《不死军团》的朋友一定知道,片中就有一个不死人被困锁后沉入水里,历经永恆循环的溺死、复活、溺死、复活。
一模一样。
以港漫抄袭的惯性,以及两大编剧的天才头脑,这是不是纯属巧合,心照啦。


天能再度启动,这回不用回到旧著这么远,新著就好了。
老天尊死了吗?大家看得到。


回归新新龙。老板复活了。
新龙从此可以改名:《尸杀龙虎门》
已铁定死去的角色再复活,绝对是大忌中的大忌,除非之前没把话说死。
但老天尊的情况就如前面回顾,有可能是当初留下伏笔吗?


“着名歹角归西很可惜”?所以硬拗到复活?
你MD不会动一下脑子创作新的咩?
这辈子就只懂食老本,只会继续消费旧情怀,骗读者的血汗钱?

“这种情况不宜太多,两个就好”??
锺编剧你不该当新新龙编剧,该去做栋笃笑,你笑话咁劲,包你场场爆满。


“想到让老妖亦能有所表现”??
原来让老妖执手尾,把一个伤残到无力再战的敌人斩手断脚折磨他,就是表现?

“这是日本黑道经典名物之一”??
这是黑道手下级执行的残虐行为好吗,老妖再怎麽说也是名震江湖的元老级高手,这叫表现?
叫折堕还差不多。
可怜世外高人飞妖还要陪着一起癫。

你还有眼看下去吗?


追回:

The Babysitter Killer Queen:续集无突破,反转没惊喜


辣手保姆2:女王蜂

三年前《The Babysitter》中杀人不眨眼的保姆,让人印象深刻,当年的剧情漂亮完结,没想到导演会推出续集,更将原班人马悉数召回……诶等等,之前不是死光光了吗,怎么回来的?难道所谓的续集是前传?

No no no,《The Babysitter:Killer Queen》可是如假包换的续集,故事发生在上一集的两年后,吓破胆但成功歼灭敌人的男主Cole现已是高中生,因之前惨剧完全没遗留下任何证据,以至他的供证都一直遭到置疑,连父母都以为他患有妄想症,逼他看精神科医生服药。
就像上一集大玩反转让观众惊艳,这一回导演依然乐此不疲;上一集的大boss是保姆本人,这一回会是谁?

本片血腥场面不会让你失望,同样是以恶趣味包装诠释,看惯喷血片的观众,应该不会觉得恶心或恐怖,相反可能为种种恶搞而失笑。
剧情合不合理别去深究,重点是先要能接受一切超自然设定——其实叫上一集死光的角色回归,已经很明显是走什么路线的了。
比较遗憾的是,看过前一集的观众,大概知道剧情如何发展,甚至会一直期待反转的出现,然后出现之后又觉得不过如此,惊喜感大打折扣。


虽说是原班人马,但上一集吸尽眼球的性感邪恶保姆Samara Weaving并非主角,冲着她来看的话或许会失望,不过没期待的话就会是bonus。
这一集采取的双女主,一旧一新,造型气质各异,可惜1+1的效应依然大不过Samara Weaving的气场。

导演McG比较为人熟知的作品是千禧年后的两部《Charlie’s Angels》及《Terminator Salvation》,血腥恐怖片不是专长,但《The Babysitter》成功可见似乎可往这方面发展,但拍续集不是明智之举,还是执导一个全新故事比较有吸引力。


5/10



本文于T网站发表

Bad Genius:神作弊比警匪片更刺激


天才枪手

烂番茄影评人开出100%、观众94%超高评分。
在中国、台湾、香港、马来西亚上映后都打破记录,成为当地最卖座泰国电影。
在泰国是年度票房最高,还获得第16届纽约亚洲电影节最佳电影大奖。
狭带惊人履历的泰国电影《Bad Genius》,竟然只是一部青春校园片?

受启发于2014年的亚洲考场作弊案,本片故事说貌不惊人的天才学霸女高中生小琳,在父亲穷尽家财后进入贵族学校。
小琳不忍父亲这么辛苦,也看不惯学校敛财作风,开始协助有钱的富二代同学作弊考取好成绩,以赚取零用钱。


与小琳同样聪明的资优生阿班,为人正直,察觉小琳等人作弊后决定采取行动,两人因而结怨。
在小琳策划最后一宗天价作弊方案时,发现这计划要成事,非得说服阿班也加入不可……一场跨越地域超强无敌考场神作弊,就此展开!

本片最精彩桥段,当然是奇谋妙想的作弊方式,如此完美方案,如果是由一个女高中生独力策划完成,那她真的是天才,而且是天生犯罪天才。
影片也从小琳的角度和立场,表达了她对体制的不满、没含着金汤匙出世的无奈、对贵族学校校长贪财的鄙视,让她对自己当时所做的一切都显得情有可原又合乎情理。


社会不公天天都在发生,就如我们看过的犯罪片和警匪片,也会有立于法律之上,以自己的一套标准替天行道的故事,看似热血,感觉过瘾,但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我们心知肚明。

《Bad Genius》是校园片,没有血腥暴力,没有杀人放火,没有以牙还牙,但在十多岁就作弊赚钱的行径,再怎么理直气壮,也势必难以令人信服。
导演也清楚这一点,虽表述了小琳的想法,却也没有为作弊洗白的意图,或许对喜欢暗黑系的观众来说,犯罪美学没有贯彻始终有点遗憾,但从正面思维来看,不能不说附和社会规范的结局,让这部青春电影在意义上更充实。


小琳和阿班显然就是一个对比,虽然都是天才,却可以一再看出他们俩不仅是性格上,连思想上都有着极大差距。
小琳因置疑体制而采取报复性行为,一定程度上可说是孩子式赌气,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并不是她这个年纪都会进行反思的。

阿班也是贫苦出身,相反却从不叫屈,只逆来顺受地下课后极力帮助母亲完成工作,甚至在拒绝同学给钱求他作弊之后,还打小报告,如此正直本质配合学霸头脑,完全就是品学兼优的代表。
比较有趣的想法是:如果问你想成为小琳还是阿班,你的答案会是什么?


《Bad Genius》在节奏、剪接、配乐的绝强配合下,营造出考场作弊,既有胜券在握,也有状况连连的氛围都非常到位。
尤其作弊计划出现纰漏,当事人倾尽全力弥补并与时间赛跑的过程,高潮迭起,紧张刺激程度完全不输时下警匪片。
角色之间的冲突设计出色,演员演得好也加了很多分。
整体观感是除了“好看”,不会有其他好看以下的评语。


8/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破浪而出:唯意志可救命


Breaking Surface

北欧电影,故事说两姐妹Ida和Tuva从小就与海共舞,长大后相约每年冬季到挪威北部海岸潜水。
没想到这一次发生意外,Tuva被巨石压在海床上脱不了身,Ida孤立无援下,被迫单独解除致命危机,救妹妹出水。

影片画面优美,挪威雪景苍茫却怡人,热带国家居民想必会想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目睹,亲身体验。
潜水是极度危险的活动兼嗜好,但就像任何极限活动一样,再危险也阻挡不了爱好者向往的心。
主角两姐妹前往的潜水处四野无人,更添危险程度,因为一旦任何突发状况发生,绝对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那也正是Ida在意外发生后面临的困境。

观众其实看完戏后都会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回到那个危险的地方潜水?
答案正如适才所说,与世界各地户外攀岩者、登山者、冒险家一样,“危险”已经不是能够制止他们的理由,而且一般上他们也会自认已做好一切防范措施,甚至可能理直气壮反问你:有什么事是100%安全的?


潜水遇难最大问题就是氧气供应,只要这方面一断就什么都完了。
所以Tuva在海底虽没受伤,却绝不容许Ida从长计议策划救援,跟时间赛跑就是她面对的最大问题。
单独一个人求助无门已经凄惨非常,救援过程中还状况连连,更是分分钟都可能把一个人逼疯,真的是少点无比勇气、毅力、坚忍的意志都不行。

除了解救行动,姐妹情深亦是本片主题,原来这两姐妹小时候就曾遇过水难,Tuva差点丧命,Ida也因此被母亲责骂。
这件事形成Ida一辈子的阴影,没想到在这关键一刻,不仅没有击溃她的意志,反成为她矢志一定要救出妹妹的精神力量。


Tuva被困水底时在通话中一直沉着应对,是让Ida得以继续逼迫自己坚持努力的重要关键,这故事也警惕我们,遇上危机时绝对不要慌乱,保持冷静才更有可能救人救己。

本片节奏不明快,也没有好莱坞式让你不断提心吊胆的紧张刺激,某些危机的营造也有点太过刻意。
着重的Ida个人挣扎,处理上不过不失,一定程度上观众会随着她的遭遇设想该怎么办。
最后出现的救援契机算是合乎情理,总算没用牵强的方式毁掉整锅粥。


6/10



本文于T网站发表

The Stranded:野外求生+悬疑校园剧


绝境岛

泰国网剧《绝境岛》背景发生在一座岛上的私立学校,毕业典礼之后,因当晚会出现月蚀,校方要求所有人在黄昏前离岛。
几十名学生偷偷留了下来办月蚀趴吃喝玩闹,谁知道月蚀引发大海啸,学校毁于一旦,学生们因此被困在了岛上。

或许你以为接下来就要看幸存者们的挣扎,上演荒岛求生记,但故事时间却意料之外地向前快转了25天,学生们都已经安定了下来,而且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利用岛上资源过日子。
除了基本口腹之欲得以解决以外,有人是连生理需求也一并满足了。
一切,彷佛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但别忘了,这是一群血气方刚,全处在叛逆时期的少年男女,在无政府状态下,会发生冲突,肯定是无法避免的事。
尤其对于各种救援行动意见分歧更是家常便饭,当暂时领导人无法压制住众人或以德服人的时候,矛盾只会日愈加深,很难轻易冰释前嫌或真正地万众一心。


人性冲突是本剧一大卖点,或许你会觉得这只是小孩子在玩家家酒,或不过就是换了个野外场景的青春校园剧。
这么想其实也没错,导演大概也知道就这样是满足不了观众的,于是在安排逃过海啸灾难的老师归队之后,就开始了连串悬疑+灵异戏码的展开。

岛的设定是本身就具有莫名神秘力量,会不断牵制住学生们,不让他们离开。
一开始是通过对学生制造伤亡来给予“警告”,之后是古怪的老师似乎也成了岛的使者,来干预学生的逃生计划,到最后甚至放大招直接了当宣告:一个都走不了!

饰演女主May的女生很漂亮,在剧中担当医疗工作,无论脾性和形象都非常讨好。
不过一脚踏两船的爱情观就蛮有争议性了,虽然她的现任男友一直被塑造成好大喜功却又不得人心的领导人,以图制造女主后来背叛男友情有可原的印象。
但怎么说男友也是她自己选的啊,更何况男友确实为她付出了许多,女主偷吃似乎于理不合吧——真要移情别恋的话,也应该先分手吧?
当然你也可以说爱情是盲目的,追求真爱并没有错等等,所以这条剪不断理还乱的支线,算是一个看点,接下来可以期待会发展出更大的争议。


本剧第一季有七集,导演和编剧下手奇重,挖的坑又大又多,如果第二季无法自圆其说的话就糗大了。
重点更在于最后一集的结尾段落,完全出现意想不到的逆转,大有将整季的设定和认知重新洗牌的企图。
乍看好像会很有趣,但想到又是这种一季要等一年的美剧作业方式,又不禁意兴阑珊了。


7/10



本文于T网站发表

Mulan:要什么有什么,却什么都不够


花木兰

迪斯尼改编其同名动画电影,耗资两亿美元打造真人版花木兰,网罗了中文影坛巨星巩俐、李连杰、甄子丹当大配角,声势浩大。
但因主角刘亦菲撑港警言论引发拒看风波,再不幸碰上冠病疫情再三推迟上映日期,俨然成了话题王电影。

“花木兰”故事是中国民间传说,最早出现在《木兰辞》,宣扬孝道与勇气的“代父从军” 事迹,在华人世界家喻户晓。
迪斯尼当年相中了花木兰,认为她符合迪斯尼旗下公主系列特质,于1998年推出唯一中国背景的动画电影《Mulan》,7000万成本卖了三亿票房。

这次真人版《Mulan》虽说是翻拍动画前作,但电影人思维大家都知道,不做一点自以为“画龙点睛”的改编,怎显得出导演和编剧的手段,怎叫做青出于蓝,怎叫做长江后浪推前浪?
《Mulan》的改编算是显着的,而且元素多得不得了:要亲情有亲情,要伦理有伦理;要友情有友情,要爱情有爱情;要武侠有武侠,要魔幻有魔幻;要战争有战争,要动作有动作;要男权有男权,要女力有女力;要诙谐有诙谐,要CG有CG。
只差没惊悚恐怖,不然就天下无敌了。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一部约120分钟的影片,要挤入这么多元素,还要确保分配均匀,不厚此薄彼,后果是什么?
没错,就是通通都蜻蜓点水、点到即止。

说武打动作好了,时至今日,老外应该对东方动作戏码的凌厉要求有所觉悟了,但本片的老外导演偏偏好容易满足,无论是刘亦菲,还是巩俐、甄子丹的武打戏份,都到喉不到胃。
宇宙最强丹爷根本浪费,还不如他在《Rogue One:A Star Wars Story》里的盲侠来得有看头,更别说出手不到几招就“收招”的功夫皇帝李连杰。

情感部分也没能留下特别印象,更遑论刻骨铭心。
木兰和父亲及家人的亲情平实叙述,熟悉故事的观众对这部分早已了然于胸,如此照本宣科呈现哪能令人感动?
爱情部分去除到所剩无几,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个人对狗血儿女情长本来也没什么兴趣,但改编后花木兰与战友的同袍爱,包括与甄子丹之间的亦师亦友情,都轻盈得水过无痕。


丹爷饰演的指挥官,先对木兰赏识非常,但木兰表露身份后(而且还救了大家),却不问缘由就逐出部队;之后木兰回来禀报皇城告急,三言两语间又信了她还让她当主将?有这么意志混乱的将领吗?

《Mulan》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对“忠、勇、真”的宣导,而且满到溢出来。
相对这疲劳轰炸的思想传达,巩俐的女力觉醒,反而更能触动人心,这也是个人认为本片改编得最好的部分。
另一改编是去掉了动画里的木须龙,改以迎风招展的凤凰为木兰的守护灵兽。
可惜凤凰CG超级辣眼睛,完全没有父亲一再宣称的浴火重生气势,在空中飞来飘去的更像是精致的风筝……或者用中国风称法叫纸鸢。


虽然看预告时已知道,这部完全中国古代背景的《Mulan》里的人物都讲英语,20年前看动画时也接受是英语片,但不知为何,华人演出真人版时全程讲英语感觉还是别扭,更奇怪的是背景人声鼎沸却是华语,搞不懂这设定逻辑。
还有下令射箭时一直说“Fire!”很出戏,为什么不是“Shoot!”?
然后全片令我发笑的moment出现了——当副将在练兵时说:“Four ounces can move 1000 pounds”(四两拨千斤)。

最后要说的是,主角刘亦菲能从1000人试镜中脱颖而出,自然有其合适的独特气质和魅力,她在片中也确实漂亮好看,但表情实在欠缺。
这部她由头演到尾的独脚戏,实际是由头木讷到尾,内心戏看不到内心,只看到外表,令人失望。


5.5/10



本文于T网站发表

Unknown Origins:超英包装犯罪片,为二次元文化发声


神秘起源 / 超级英雄谋杀案

西班牙电影《Unknown Origins》以破解连环杀人案为主题,结合时下很夯的超级英雄元素,打造一部既蹭热度,又别出心裁的犯罪悬疑片。

故事说马德里发生人心惶惶的连环杀人案,被害者之间皆无关联,让警方很头痛。
男主是新晋警员,带着势要破案的热忱接手处理。
因凶手犯案后留下的线索,都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初登场有关,男主上司于是逼迫他和一个他看不起的漫画店书呆子老板合作侦查。
狡猾的凶手令男主疲于奔命,查案过程中,他开始学习如何尊重性格、爱好、价值观都差很大的同伴。
他也没想到自己不为人知的身世,竟成为破案关键。

连环杀手依据某种模式犯案,并与警方斗智的电影很多,《Unknown Origins》在悬疑和破案两方面的呈现,其实只属一般,之所以特别,全在于它带入了超级英雄为贯串元素,成为一个不错的设定。


生活白痴的漫画店老板,一开始让人对他的生活习惯很不以为然,但当他展现对超级英雄漫画影剧如数家珍的渊博知识,更因此在案发现场发现一般人绝对会忽略的相关线索时,就会对他刮目相看。
即使连他那退休警员的老爹,对这儿子也已处于放任+放弃状态,但本片就是要打破常人成见,大大声告诉你:天生我材必有用!
到最后这书呆子的确不负众望,让大家见识到他的用处。

说到成见,片中一幕让人印象深刻:书呆子开的漫画店,不时举办漫画与cosplay分享会。
警员男主第一次接触时非常反感,认为参与分享会的人,都是沉迷无用事物且no life的社会“废人”,殊不知那几位其貌不扬的参与者,竟然一个是牙医、一个是药剂师、一个是法官、一个是CEO,还有一个拥有好几个产业,他们在揭露身份后狠狠打脸了男主。


本片借此带出了讯息:爱好是很个人的,没有对错或高等低等,喜欢二次元文化,并不代表你就是长不大的社会寄生虫。
就像男主的女上司,身为警官,但原来她也是cosplay爱好者。

本片相当重视亲情、友情等情感的刻画,老外在这些方面或许比较外放,所以别担心会看到狗血剧情,或拖泥带水的滥情。
可能感动度上略为不足,但故事发展能快速行进,不失为影片优点。
整体来说,虽然有关于漫画及超级英雄的设定,还可以更精彩一些;凶手及最终的对决也不够哗然,但当作是一部有趣的犯罪电影,倒是还可以的。


6/10



本文于T网站发表

High Score:电玩如何成为全球大商机

剑指高分

先声明,本篇对象是电玩玩家,或至少有玩过电玩的朋友,不然你看到蒙查查的话别怪我。
吃豆豆的Pac-Man你一定玩过吧,但你可知道Pac-Man是怎么来的?
飞行射击游戏你也肯定试过,你又知不知道这类游戏的背景地位殊不简单?
还有对打格斗游戏、RPG、FPS等等,有好奇过这些不同电玩类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吗?

电子游戏纪录片《High Score》,邀请到好些电玩界大神与资深前辈,包括游戏设计师、制作人、高手玩家现身说法,带领观众重回上世纪90年代的“电玩黄金时代”,追溯这个一举风靡全球的工业的源起与发迹。
骨灰级玩家看到熟悉的复古电玩画面,肯定感触良深;就算你年轻或电玩经验少少,也可从中获得无比电玩知识,了解整个工业背后的历史意义。

这部纪录剧呈单元形式,每集专注一两个主题。
第一集从最早的投币街机开始追溯,到当年成功攻入家庭电玩市场的美国品牌Atari;从骨灰级射击游戏《Space Invaders》到针对女性玩家而设计的《Pac-Man》。
你知道Pac-Man设计灵感来自何处?
给你个提示——它的外观看起来会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呢?


既有Atari,当然少不了日本电玩巨头任天堂(Nintendo),现在的玩家当然见过Nintendo Switch,也都知道当年将家庭电玩游戏方式带入新领域的Nintendo Wii,但你可知道,让任天堂一战成名的游戏是什么?
诶,不是现在已贵为任天堂吉祥物的Mario,而是Mario最早现身的《Donkey Kong》。
任天堂甚至还因为这款游戏卖得太好,被电影《King Kong》的公司起诉侵权呢。
其他资深品牌如世嘉(Sega)、开创体育游戏的Electronic Arts也纷纷在片中亮相。

电玩游戏类型何其多,角色扮演(Roll Playing Game,简称RPG)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种。
最早的RPG,在当年还很原始的电脑科技与系统上,根本不可能呈现相应画面,只能以文字呈现。
但相对于其他游戏,RPG开创的开放回应方式,让玩家自行决定在游戏世界中的命运,绝对是革命性改变。


骨灰级玩家一定记得经典的《Ultima》,而RPG“超级大户”《Final Fantasy》更是时至今日仍然不减其惊人魅力。
此外,格斗游戏如《Street Fighter》、《Mortal Kombat》,恐怖类游戏如《Night Trap》,第一人视角射击游戏如《Doom》,分别开创了各自的不灭朝代,引发的波澜效应,也都一一在片中呈现。

《High Score》的制作无疑相当严谨,最难能可贵的当然是邀请到各大神的参与。
要挑剔的话,就是节奏还是有点偏慢,叙述和呈现方式前两集看还行,之后会觉得过于重复,失去多变的新鲜感。
更可惜的是没做一集中文游戏,以中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为题材,光荣(KOEI)出品的《三国志》系列、SEGA推出的《三国志列传:乱世群英》;各种武侠RPG如《轩辕剑》、《金庸群侠传》、《仙剑奇侠传》等等,都曾掳获了一代又一代的玩家,是理应被记录在案的。


6.5/10



本文刊于T网站

观相:题材有趣,发挥有限

The Face Reader

《观相》是韩国“国民影帝”宋康昊的首部古装片,协同李政宰、金惠秀、李钟硕联合主演。
剧本曾于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举办的电影剧本选拔大赛中夺冠。
故事说宋康昊饰演的天才观相师来景,单凭一个人的面相,就能看出对方生平、际遇、个性,因拥有此神技,卷入了朝廷权势斗争,赔上了此生最宝贵的东西。

观面相而知其命,这类介于老祖宗智慧和迷信之间的题材,其实颇有趣,但本片对观相着墨并不多,很多时候只是蜻蜓点水,由男主嘴里说一说就算,无法让观众从中更进一步了解观相学的奥妙。
若能将博大精深的观相学,以普罗大众能明白接受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在影片中解释,肯定更能发挥这少见的题材。

这可不是吹毛求疵哦,很多电影也有这么做过,如陈可辛执导的《武侠》,通过金城武饰演的捕快,简单扼要从人体穴道及医理角度,解释了武术招式攻击人体不同部位时产生的作用,效果很不错,起码让人留下了印象,在观赏影片获得娱乐的同时,也长了知识,但《观相》里头完全没类似设计,相当可惜。


影片重点主要都放在了宫斗,李政宰饰演的首阳大君,意欲废除年幼登基的侄子国王,与对皇室忠心耿耿的左议政金宗瑞明争暗斗。
观相师来景见到了首阳大君的面貌后,决定从旁协助制止对方的野心。
整个宫斗戏码老实说无甚精彩之处,尔虞我诈及勾心斗角的情节,也没有只此一家的特色。

结合了观相术之后依然发挥有限,天才观相师难得进入了国内最高权利圈子,来来去去却只看了如狼的首阳大师及似虎的金宗瑞的面相,何以看不出前国王的短命、小国王的灾难,以及金宗瑞的被害?

武斗和动作场面偏少,相当令人意外的是还粗糙之极,对战时甚至频频出现一方站着等被另一方砍杀的情景。
全片节奏偏慢,两小时15分钟的戏,几乎要到最后40分钟才开始让我稍微直起了身子观看。
以亲情为元素的煽情戏码在韩片中必不可少,可惜有了这个“领悟”之后,就再难轻易动容,即使主角在戏中如何声嘶力竭、痛不欲生。


唯一与“观相”有关又比较有趣的剧情,是男主等四人在不省人事的首阳大君脸上,植入了三颗“逆贼痣”,以此引发小国王的戒心。
但结果国王见到了,反而首阳大君身边周围的亲信幕僚没看到主子脸上突现异相,未免太不合情理。

《观相》获得第50届大钟奖六个奖项,宋康昊也凭此片三度封帝。
演员们无论是宋康昊、李政宰、饰演小舅子的曹政奭的演出都很突出,毋庸置疑,但本片整体好看程度,似乎只属中等水平而已。


6/10



本文刊于T网站

黄玉郎醉拳:自砸招牌的醉拳


作者:邱福龙

类别:港漫 \ 武侠

集数:31


《醉拳》是我最早从第一本就开始起的篇港漫,然后期因主笔易手、水准下降而弃,但因早期的醉拳(当然不包括抄《射雕》那一段)真的很好看,所以对这部作品也一直很有情意



后来出
其他与《醉拳》相关的漫画我都没看,就得不可能会比「正应该都只是一些想沾光的投机作品。(事的确如此)

直到邱福出了部《黄玉郎醉拳》,引起了我的一点趣。

一来麽「明目胆」打著老黄名号,用他来冠名的书还真不多;二来邱福也的确有点信心,起画工先了。



知道完全看不下去。
一开看到老祖宗已很不爽,的人物也搬来,再搞穿越,哇靠,透了。

有点不甘心地继续追了下去,想说给点机会,情越展越乱来,武打也不好看,硬了几期,到第六期决定放弃。

是的,只是短短31期就完我也看不完,而且是只看了1/5。

之后翻找了工作人表,才恍然大悟。

编剧、李中

怪故事如此难顶难看,麽乱七八糟无逻辑,bug多到离,果然事出必有因啊。



2/10


Rogue:性感Megan Fox决心转型了

侠盗 / 重装救援:全境猎杀 / 南非救参任务

虾密?女神Megan Fox不耍弄风情?成何体统?
难道是要演出史上最性感的雇佣兵队长,跟队员有天雷勾地火的火辣辣戏码?
诶,想太多了,是专业,很专业的队长好吗,没有乱乱来的ok。
事实上也真的没功夫乱来,因为每一刻都不能松懈,随时随地都危机四伏啊。

军武动作片《Rogue》故事说Megan Fox饰演的雇佣兵,带领了一组菁英小队到非洲去解救人质。
过程中出了意外,导致小队无法顺利撤退,被迫在一间废弃大屋度过暗夜。
在黎明来临前,小队将面对的不仅是绑匪大举逆袭,还有一头神出鬼没、择人而噬的暴烈母狮。

说到狮子食人为患、与猎人斗智斗勇的影片,当然会想到1996年上映、Val Kilmer和Michael Douglas主演的《The Ghost and the Darkness》。
《Rogue》背景设定基本相似,只不过焦点不完全放在狮子,而是融合了两军相争的军斗剧情。
当然狮子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就一头母狮,让原本实力还足以抵御绑匪军团的雇佣小队,霎时间在狮口下被啃得只剩两、三人,要与人质一起全身而退的可能性跌到谷底。


本片采取快速剪接手法,很多动作画面都眼花缭乱,可以理解导演所要呈现的雷厉风行感觉,可惜似乎事与愿违,看起来只得两个字:凌乱。
枪战、爆破、飞车场面占大部分,想看爽的观众应该会满意,要挑剔的话就是没什么新意,打打杀杀之后难以留下印象。
狮子CG感觉很低预算(难听一点就是cheap),面相甚至有点像大型恶犬,看得额上三条线。
这头母狮为何四处杀人,片末有解释,接不接受看个人。

举凡这类片子,总会出现一些不合理情节,比如主角光环——女主枪法神准,一抢一个敌人倒地,自己则在枪林弹雨中毫发无伤;
两名未成年弱质人质,居然也一直逢凶化吉,还能独自跟绑匪周旋;
男队员从被狮子咬过却没死之后就必有后福,lucky值高得吓死人。
只能说,都看成是戏剧效果,就别深究了,要是真讲求合理性的话,在那种恶劣情况下应该一个也活不了。

重点来了——女神Megan Fox。
在2007年的《Transformer》中一炮而红,立马上神台,被誉为“全球第一性感女神”。
之后因与导演Michael Bay起冲突后遭封杀,曾两年没拍片,直到后来两人握手言和才解冻。


多年没拍动作片的Megan Fox,据说读过《Rogue》剧本后隔天就答应演出,有传是因为完全不要求她卖弄性感,也不以她的性感为卖点,这点从她当年走红后曾极力摆脱“花瓶”印象来看,可信度高。
Megan Fox在《Rogue》中确实没有任何性感画面,从头到尾全身包得密密实实,只有后期脱掉外套上身剩一件墨绿色军用汗衫略为清凉一点,但全程外貌都脏兮兮,想回味女神当年在《Transformer》的招牌姿势肯定要大失所望。

这类动作片自然难有什么可发挥演技的空间,Megan Fox从头到尾表情很一致,或许是为了诠释冷酷领导个性,可是又不很从一而终,像那段主动与人质聊天交心的戏码就超突兀,要表达人性化一面不是不可以,但这样感觉太刻意。
如果说以本片来转型,Megan Fox也只是从一个艳丽的花瓶,转为一个外表不是重点的花瓶罢了。


5/10



本文刊于T网站

尸杀列车2:半岛:后劲无力,普普通通


Peninsula

距离《尸杀列车》四年,“续集”《尸杀列车2:半岛》今年于各地影院解封后上映,成绩斐然。
但究竟是这部片子单凭本身实力保住了票房好成绩,还是只是沾上一集的光?

故事与现实一样时隔《尸杀列车》背景四年,朝鲜半岛在群尸环伺下全面沦陷,国民各自逃难到日本、香港等地,寄人篱下。
男主在亏欠姐姐一家人的内疚心理下,勉为其难答应了苟且偷生的姐夫,一起回到朝鲜半岛上,为黑帮取回载满美元的货车。
在岛上除了要面对成群结队的丧尸,还要应付占地为王的人类军队,所幸遇上了苟延残喘的幸存难民,认真体验到了卑劣人性与正面希望并存的一刻。

这个趴兔与“上一集”完全无关,人物角色也无一回归,说是续集还真牵强,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说这部片是续集有加了引号。
有注意海报的话,也可以看到上面写的是“Train to Busan presents”,而没说是“Train to Busan 2”。
这部《尸杀列车2:半岛》无论格调、色调、氛围、故事取向,都跟《尸杀列车》很不同,除了依然重视亲情和牺牲,不过那大概是韩片韩剧的注册商标,是再怎么换也跑不掉的设定。


当初《尸杀列车》大成功,导演延尚昊就有意开拍续集,前男主孔刘曾建议以马东石变成丧尸后为叙事观点,呈现完全不同的感觉。
虽然导演最终没采纳此建议,却也确实地让“续集”有别于前集,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自己。
从导演不消费情怀的出发点来看,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未必就表示影片好看。

让姜栋元饰演的男主为了钱回去冒险,一开始就让人不以为然。
虽然加插了韩国难民在香港处处受歧视的丧气感,但明知朝鲜半岛已成为“尸家重地”,回去根本九死半生,还要硬着头皮偏向尸山行,似乎不太合理,尤其男主当年明明就见识过丧尸群聚的可怕。
再说黑帮洋老大如果旨在取钱,何不派有抢有身手的手下去取,反正同样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谅他也不会珍惜手下性命。
总好过叫几个(男主以外)没受过军事或战斗训练,甚至是头一次拿抢的家伙去冒险吧?
成功率这么低,不觉得浪费时间吗?


半岛上631部队的存在,也很令人置疑,四年过去了,这么大群人聚集的地方会吸引不到丧尸来访吗?
当然他们可能驻守有功,但别忘了只要开枪射杀,声响就足以引来一批又一批的丧尸,而且弹药总有耗尽的时候吧?
部队领导徐大尉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深得人心的领袖,他与下属黄中士的矛盾就变得很“做戏”,在这朝不保夕、无法无天的环境下,手握重兵的黄中士有可能四年来没想过直接篡位,而只是心怀不满?

因本片环境上的开阔,所以与丧尸的战斗,换成了极速赛车式。
虽然将大堆丧尸像打保龄球般狂砸乱撞感觉很疗愈,但炫耀车技始终让人觉得在丧尸片中没什么必要,更何况还是从头到尾都在玩公路赛车戏码,那还不如直接看《Fast & Furious》算了。

本片对丧尸的处理,似乎反不如《尸杀列车》,很多时候疯狂的群尸看起来只是弄脏了的常人,少了丧尸该有的外貌和“架势”。
记得当年对《尸杀列车》印象深刻的是鸟瞰镜头下群尸乱舞,场面浩大,丧尸密密麻麻犹如蚂蚁爬满了荧幕,非常震撼。
但《尸杀列车2:半岛》中却一直出现丧尸群“青黄不接”的画面,会有几十只挤在前方,后面却空空如也的镜头,规模反而变小了。


至于情感部分,徐大尉恶人有恶报与上一集中自私自利的官员下场一样,可惜大快人心程度远远不如。
好人方面只牺牲了戏份不多的爷爷,感受也不深。
原以为难逃一死的母亲呈现了奇迹,合不合理也无须多争辩,重点是导演将筹码都压在了“人间有希望”上面,结果也牺牲掉了震撼度和凄美感。
631部队的存在,大概就是为了带出一个讯息:卑劣自私的人性,可以比毫无人性的丧尸更可怕,可惜这老调重弹并没有翻出新风味。
个人觉得就算不与《尸杀列车》相比,这部“续集”也仅是一部一般的丧尸片。


5.5/10



本文刊于T网站

怪物先生:浪费影帝后,特效看到蛋疼

余文乐、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春夏、金马奖影后惠英红、金马奖影帝涂们主演的《怪物先生》,如此演技派阵容,拍一部以怪物和特效为主的中文奇幻片,可说相当罕见,结果会是让人大跌眼镜吗?

女主生来就能看见一般人都看不见的怪物,因为旁人都不相信,致使她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怪胎,在成长历程中饱受困扰。
直到某天遇上了“怪物猎人”,才确定世上真的有怪物存在。
原来这个世界分为人类世界和怪物世界两个部分,中间隔着数年开启一次的两极大门。
当女主与男主接触后,发现对方隐藏着不少秘密,而自己的天赋也其来有自,两人不只要共同应付怪物,还要面对更强大的敌人来袭,进而完成自己的使命。

故事改编自美国奇幻小说家A. Lee Martinez于2009年出版的《Monster》。
时至今日,同类故事已比比皆是,怪物与人类共处于世的设定是炒过了几百次的冷饭,“怪物猎人”和“天选之人”也已是老梗到不行的老梗,要如何推陈出新,继续吸引身在2020年的观众,除了负责剧本的编剧要下重手改编出新味道,导演更是要出尽法宝把一个普通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才行。


可惜这两方面的处理都差强人意,好多地方都莫名其妙,像两极大门为什么需要一个主人?
主人为什么需要定时更换(又不是选举)?
如果女主也是天选之人,为什么之前大门会选了一个心性恶毒的主人?
大门主人为什么需要拥有强大力量,是用来开门关门吗?
大门主人既然是替换制,却又能允许现任主人杀死下一任来连任,不会很矛盾吗?
看吧,光是一个两极大门,就一箩筐的黑人问号,同等类型的无解释设定更是充斥全片,如此毫不交待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逼着观众硬啃的剧情,怎么引人入胜?

最重要的怪物特效依然零突破,还是停留在N年前的电玩水平,看得人蛋疼,相比好莱坞的奇幻电影特效真的差太多。
也麻烦不要老是把责任推给预算不够,要是一开始就知道预算不足,那可不可以知足地拍些不需要大量特效的影片呢?
把一个故事讲好是最重要的本质吧,总比故事既讲不好,特效又差这么两头不着岸强得多?


本片动作场面普普通通,没留下什么印象;文戏更是拖到一个不行,对白也尴尬到不行。
影后惠英红来来去去只有展露邪笑的画面,浪费;影帝涂们饰演的角色就像个说书人,根本随便谁来演都可以,浪费。
话说影帝影后是没时间看剧本吗?怎会吃得这么随便啊?

女主角春夏凭借《踏血寻梅》,击败张艾嘉、林嘉欣、汤唯、杨千嬅,荣获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在本片中表现却犹如没演过戏的新人,害我要再次查找资料确定她是真的有得过奖。
至于男主角余文乐,出道20年,曾因陈冠希而受瞩目,也一直片约不断,演过无数影剧,却始终难以问鼎演技奖项,至今给人感觉有点高不成低不就。
若再不慎选剧本拍好片,相信往后很难让人确认他的实力。


4/10



本文刊于T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