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大规模取胜的战争片


大型战争电影《长津湖》,讲述1950年韩战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于长津湖的战役。

本片势如破竹,不仅是最快打破50亿人民币票房的电影,也一举超越《战狼2》,以目前狂收近58亿人民币之势,登上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宝座,顺便刷新30多项纪录。

环境恶劣,战斗失真
《长津湖》全片充斥大规模战争场面,两军交锋,烽火连天;千军万马,炮火猛烈;视觉上满足感相当大。


中国军队方面因补给严重匮乏,不仅缺少厚棉衣御寒,也只有零星土豆勉强充饥,相对于美军的丰衣足食,更显中军在极度饥寒交迫下仍坚守岗位的难能可贵。
(本片选在寒山湖拍摄,剧组在邻近小镇村庄安营,当地气温最冷时是零下20多度,演职人员都要在长期户外拍摄中挨冻)

志愿军第9兵团有三个连执行野外埋伏任务,最终全被活活冻死,死时仍保持作战姿势,途经的美军见了也肃然起敬。
这群殉国军士后来被称为“冰雕连”,长津湖一役的环境恶劣及军情惨烈可见一斑。

影片某些交战场面设计过于戏剧化,显得失真。
虽然写实朴实的战争场景可能会千篇一律,但以这类打着历史事件演绎旗号的电影来说,浮夸度还是不宜太过。


据说有四五十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特效公司参与后制,片中战争实景特效,要挑的话还是看得出瑕疵,或许对准备好领略震撼式战火纷飞场面的观众,会觉得观影体验有被影响到一些。

三导会师,依然吴京
《长津湖》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大导演联合执导,不知是不是各自为政,缺乏总导演统筹,整部片故事散乱之极,说是抗美援朝,但到底为了什么而打,原因和理由都讲得隐晦模糊,看着一批批军人为国为民上前线,却到死都不知道打了个啥。

连长伍千里和弟弟及家里的事,毛泽东儿子自愿参战结果遭空袭炸死,志愿军另一连长杨根思抱炸药包与美军同归于尽,几个事件感觉硬凑在一起,杂乱无章。


吴京经过两部《战狼》的洗礼,演军人演到可以领注册商标了,片中角色依旧是大义凛然、智勇双全,没什么可特别发挥,就是吴京。
喜欢他的会继续支持,不喜欢他还是干脆别看,免得看了又要借题喷,何必。

段奕宏、朱亚文、李晨都只是交功课,没什么亮眼表现,但非战之罪,主要是人设太扁平,剧本也不给力,性格别说鲜明,就是一个个工具人,时候到了就说些让人听了起鸡皮疙瘩的励志话。
演老排长的胡军算是最立体的一个,自然的演技让角色得以鹤立鸡群。

易烊千玺,爱的教育
易烊千玺饰演吴京弟弟,完全就是不懂事的屁孩代表,看了本片你不增加对他的厌恶感算你厉害。


《长安十二时辰》第一次接触他的表演,感觉是一个表情到底,不解获得的好评在哪里。
《少年的你》看到他演技有进步,起码忍哭的情绪有做到,但从《长安》到《长津湖》,过了两年还是同一副皱眉样从头皱到尾,实在不能不问:没别的板斧能表达了吗?就算是表演痞子也有不同演法吧?

参军的原因是为了“不让我哥瞧不起我”?你这样对得起全连真正为国捐躯的同僚?还真活该被老鸟整。

然后这么扯淡的入伍理由,竟然就被接受了不说,行军后屡次不顾纪律擅作主张,结果也没受什么责罚,哎哟,连长弟弟了不起啊。
充其量就被说句“你不听指示会害到其他人”就没事了,哎哟,原来中国志愿军实行的是爱的教育。


立场各异,电影而已
举凡这类歌颂祖国英雄的作品,往往都会为了正面意识而矫枉过正,像《长津湖》的中方人员上下全是大好人,包括张涵予饰演的司令员宋时轮,也是特别体恤下属、坚持传令补给厚棉衣给前线军人御寒的好将领。
不是说不许好人当道,只是如此一面倒总会让人置疑是否过于美化,甚至催生造假的反效果。

对于《长津湖》有没有跟着历史走,网上议论纷纷。
韩战的前因后果,影片当然不会加以赘述,那会离题太远,但要批评《长津湖》篡改历史,又罪不至此。


其实影片就是取巧,从以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后开始叙述,刻意放大美军誓言在圣诞节前打胜回家过节的轻敌轻率,借此宣扬中国志愿军如何以弱胜强及忠勇奋战。

战争本来就是参战双方立场不同而致——如果立场一样那还打什么仗,大家坐下来喝杯茶吃个包就没事了。

拍电影的一方要采纳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无可厚非,说到底历史虽然存在,解读还有因人而异的空间,而且电影归电影,讲明了只是依据历史事件改编,真处处计较纪实的话就成纪录片了。


说藐视历史,日本将二战时期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和屠杀深度隐瞒、只字不提,那才叫真正的篡改。
比起他们公然为战犯设立神社参拜,在教科书上掩盖自己先辈的国际罪行,《长津湖》不过是拍一部赞扬国家军人的战争电影(片中主角第7连还是虚构的),根本不算什么吧。


6/10




吴京演出电影:

毒楼 / 幸福:疫情新常态下随心所欲


Happiness

以丧尸为题材的影剧,东西方乐此不疲推出,即便是玩到没什么新意了,还是持续有人拍,有人看,可见嗜血的重口味画面一如既往受欢迎。

韩国近年来也制作了好几部丧尸电影和连续剧,包括为人熟知的《尸杀列车》、《尸杀列车2:半岛》《#活着》《尸杀帝国》《尸战朝鲜》《甜蜜家园》等等。

去年尾又推出一部,以简单直接却又反差极大的《Happiness》为片名(中译《幸福》/《毒楼》),探讨丧尸病毒肆虐的世界,幸福将如何重新定义。


比新冠更猛更烈的新病毒
新冠病毒两年前席卷全球,时至今日,全人类都已开始尝试与病毒共存,学习在新常态中生活。
但看戏的观众应该都有留意到,目前几乎所有时装影剧的背景环境,依旧维持在疫情前状态,戏中人物口罩不戴、安全距离不理、各地随意趴趴走,都假装这世界从没发生过疫情。

《毒楼》算是少有将新冠元素如实呈现的剧集,故事发生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在病毒普及的状态下过活,但旧患未除,另一种新病毒却悄然萌芽,而且势头比新冠更猛——感染者会产生异变,嗜血成性,见人就咬,无药可救。

政府苦无对策,只能出动军方将各处病患一网成擒严加封锁。
此时城内某公寓出现了感染者,小区因此被隔离,公寓住户除了要解决基本生存问题,还要预防被感染,每天在惊慌自保中度过。


男女主一为刑警一为特警,为了能申请到住屋而协议假结婚,阴差阳错就配到这出事的公寓,难逃隔离衰运。
但两人毫不气馁,凭借信念和过人身手,步步为营与病毒及感染者对抗,迈向心中规划好的幸福愿景。

如戒烟戒毒的意志力是关键
简单的困兽斗丧尸故事,乍看跟《甜蜜家园》有几分相似,同样是被困大楼里,同样是一种米养百种住户,既有好心肠,也有坏心眼,讲理的有,不可理喻的也不会少。
反正就是大难当前,人性备受考验,到头来很可能又是恶劣人性才是将众人推入深渊的罪魁祸首。

剧中的丧尸病毒,有一个没多加解释的特性,就是被感染之后,未必一定会爆发,只要能隐忍少喝水,即可降低口渴以至想吸人血的欲望,让自己维持在潜伏期状态。
有点像戒烟戒赌戒毒,意志力强弱成关键。


关于感染者应该受到什么样程度的隔离,形成公寓住户之间的争议,相信经历过疫情的我们,都很能感同身受。
尤其当感染者是自己家人或亲朋好友,要确保人人都牺牲小我以大局为重,确实不容易。

不过丧尸病毒毕竟跟新冠不同,后者的感染者不具攻击性,隔离之后能治愈;丧尸破坏性高,被隔离后不是等死就是被人道毁灭。

在这样毫无前途的前提下,恐怕会像剧中那对老夫妇一样,选择自我隔离并对病情秘而不宣的人不会在少数——如此处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就像得了绝症之人常会要求让他自己决定如何倒数余下的日子,因为命是他的。


黑人问号傻眼猫咪的男女双尊
 本剧节奏适中,血量也可以,丧尸攻击正常人,以及反过来人们与丧尸搏斗的过程,离不开耳熟能详方式,基本就是服务丧尸爱好者,别期待会有突破或新点子。

男女主角依然光环耀眼,无数次身先士卒与丧尸近身拼搏,都能全身而退。
女主身负先天抗体也是意料中事,因为这样就能增加光环合理性。

这女主从头到尾一直都不愿去贡献抗体,到最后为了救爱人才妥协,想法令人费解,与她一开始塑造的见义勇为、愿意挺身救灾解难的性格自相矛盾。


很多时候她还会做出一些令人厌恶的自私行为,甚至会凭借一己意愿罔顾众人安危任性妄为,到了关键时刻却又智商急降,变成让人翻足白眼的圣母,不知是编剧对此人物的性格塑造举棋不定,还是只是单纯找戏来做。

男主很多时候都顺着女主跟她一起疯,也常做出黑人问号的决定。
偶像男团ZE:A出身的朴炯植饰演男主角,他在剧中几乎是一个表情走天下,不愧是偶像,还真是不需要演技。

这雌雄双尊混在一起,别以为负负就会得正,他们可体现了1+1大于2的可怕效应,对在外围拼了命带领军方控制局势力挽狂澜的中校,永远都摆出“别肖想我会跟你合作”的傲慢姿态,明明都拿不出什么好策略,却还是一味不合作、搞破坏。


中校已经无数次放低身段、低声下气跟他们有商有量,卑微的态度看了都替他难受,却总是换来男女主角的不信任和反威胁,真搞不懂那双尊究竟凭什么可以如此摆烂。

幸福来得如此突然冒然
要细数的话,剧本bug不少,而且都相当显眼,如那公寓明明外观就高耸数十楼,内里住户人数却少得不成比例,感觉像是因为制作预算不够。

住户之间原本循规蹈矩,互相不越雷池半步,但一被隔离之后就界限全失,几乎都可以随意进出他人住所及设施(尤其是男女主),甚至还能在主人不在时任意分派入住。



诸如此类随心所欲得离谱的设定,剧中比比皆是,要看的话请先做好心理准备无视这些碍眼毛病。

最后不得不提,结局时男主牺牲自己完成诛灭杀人犯的任务(是的,怕你嫌不够精彩,除了丧尸之外,还有杀人犯),女主抱着伤痕累累昏厥的男主,哭得呼天抢地。
此时镜头逐渐拉远,满以为一抹遗憾作结,谁知道下一幕,两人竟然神清气爽地手牵手走在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公寓小区内,一切灾难,已迎刃而解,所有人得享幸福……(傻眼)
导演啊,你要呼应片名的幸福感可以,但可以不要随心所欲到这程度吗?


5.5/10




文中提及的丧尸影剧:

The Others:点子被捷足先登


小岛惊魂 / 神鬼第六感 / 不速之吓

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搬到孤立小岛上的豪宅居住。
两个孩子有着对光敏感的特殊体质,所以大屋内经年累月都不点灯,还时不时会拉上不透光的厚重窗帘。
当佣人无端离去之后,又有三个新的帮佣来报到。
自此,女主人开始经历各种离奇事件,包括女儿频频宣称见到屋里还有他人。

不是很吓人,恐怖气氛完全是以孤单和疑神疑鬼的心理造成。
结局是大逆转,可惜早两年上映的M. Night Shyamalan的成名作《The Sixth Sense》先用了同类的梗,不然这部《The Others》的分数可以更高。
没看过《The Sixth Sense》的话,则应该会拍案叫绝。


Nicole Kidman美爆,幸运的阿汤哥,人帅真好。
两个小孩都演得不错。
PS. 两岸三地的中文片名都翻译得不好,台湾的最扯,什么都是神鬼XXX。



7/10

铁道英雄:英雄无须明讲


故事背景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铁路是重要的补给管道,为了阻止日军将军火、粮食、药品送往前线,就有了抗日地下组织,里应外合破坏日军的供应链。

冲着两个金马影帝就看了。
全片摄影不错,画面相当优美,大雪纷飞,倍觉苍茫。
可惜编剧不太行(就是导演本人),故事讲得零零落落,前半部散乱无比,看得一头雾水。
人物除了范伟饰演的老王(不是隔壁老王),其余都扁平苍白,好几个抗日之士,包括张涵予饰演的头目,都像工具人,毫无特别性格。


唯一女角是饰演护士的新人周也,曾因演出《少年的你》中的霸凌女生受到瞩目。
虽在《铁道英雄》戏份极少,但气质可以,个人觉得比老谋子的新谋女郎刘浩存有看头。

片中有一幕小小的象征性中国共产党新晋党员入会仪式,或许很多人会很感冒,但其实跟很多江湖片里古惑仔宣誓加入帮会差不多。(酱讲什么意思你懂的)


片名《铁道英雄》太直接,述说的是不具名的地下组织,他们的行为构不构成英雄,反正影片已经呈现出来,观众会判断,不需要讲出来。

片尾曲《又弹起心爱的土琵琶》由刘天王演唱,不介意中国风可以听听看。



5.5/10

逆局:尺度大,口味重,最重要观众买单


《逆局》是爱奇艺国际站于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所制作的第一部原创剧,台前幕后几乎全台湾班底。
剧中充斥各种残忍、血腥画面,为已习惯“干净版”的中国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加上剧情引人入胜,演员演出落力,获得豆瓣近7万人给出8.3高分,打出漂亮一战。

连环杀人,扑朔迷离
改编自千语之城的小说《追凶者》,故事说虚构的东林市发生连环杀人分尸案,侦办的昌榕分局苦无线索,被媒体揶揄无能。
此时,东林监狱里有罪犯主动提供破案情报给警方,此人竟是因性侵杀人嫌疑入狱的律师梁炎东。


当警方发现梁炎东的剖绘能力确实有助于案情推展,后者即提出可以继续协助追查,但条件是事后必须为他翻案。
负责的侦查队为此要求意见分歧,当中一名菜鸟刑警决定暗里与梁炎东合作,其时监狱亦发生几起不明命案,种种迹象更显示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梁炎东。

阴谋背后,环环相扣
《逆局》从一开始就摆明要以重口味吸眼球,发生的连环杀人案不仅仅是有人被杀,死者还被分尸,更可怕的是遇害者都是孕妇,胎儿尽皆不翼而飞。

叙述律师梁炎东的犯罪事迹时,又添加了几宗应召女郎惨遭恩客暴力凌虐事件。
加上监狱也出现杀人案,这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刑事重罪,将各路人马串在一块儿,情节交错,悬念交叉,相当能够吸引人追看——因为不继续看下去,不容易猜到情节发展和真相。


重点是当你以为好不容易解决了,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环环相扣的背后,原来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甚至牵扯到若干年前的圣诞无差别街头狙击事件,多个角色也都与之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全剧节奏掌握适中,除了回忆画面出现的频率还是略嫌频繁,其余一般连续剧常有的惯性拉长来演的毛病,倒没这么严重。
拍摄手法可圈可点,要求不太高的话,可说是有一定的电影质感,提升不少观剧感受。
简单说,可追,不错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好的讲完,不好的当然也得说说,以示公平。
虽然整体过关,也不能一味扬长避短,无法忽视的就是无法忽视。


《逆局》的优点如前所述,是情节编排得宜,细节到位,悬念做足,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期挖了一堆坑,当真相逐渐大白,答案逐步揭晓,反而出现填不了坑、圆不了谎的窘境。

第一个落网的孕妇杀人犯,犯罪行为犹如古神话中杀害别人孩子来喂养自己孩子的鬼子母神。
这样的动机,发生在现实世界,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夸张,只能说人的思想一旦出岔,会产生多离经叛道的邪念,不是一般正常人所能想象的。

绰号Watchman的罪犯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态狂,但他思想趋向偏激的原因,同样说服力极低,而且从高楼摔下来不但没死,之后还可以带伤趴趴走,完全叫人看傻眼。


大boss暗地里的精心策划执行多年,一被破解就束手就擒,会不会太容易放弃了?
狡兔都有三窟,运筹帷幄的幕后高人,怎会没有plan B和plan C?
加上他财雄势大,要如何呼风唤雨都行,又怎会来来去去就只一个杀手可供使唤?

说到杀手,又是另一个大bug,以他的能耐及老板杀人不眨眼的手段,要了结几个眼中钉还不容易,却偏偏一直该杀的不杀。
当然全都杀光就没戏可做了,只是希望做戏的感觉还是尽可能别这么抢眼,看了也舒服一点,不会边看边不断黑人问号。


演技不一,参差不齐
再说说剧中人物和相应演员。
周渝民饰演律师梁炎东,智商在线,完败整个侦查警队,颜值加能力,直接帅出新高度。
不过为了突出他的剖绘功力,刻意弱化刑警能耐,做得太明显就显得牵强。
周渝民在剧中有几幕与几个角度有像梁朝伟,但演技要追上影帝,还须努力。

朱轩洋饰演菜鸟刑警,是剧中主要角色之一,热血傻劲是必要,但表情也屡屡犯傻就真的受不了。
尤其跟其他人对戏时,更是完美解释了什么叫做没比较没伤害。


李铭顺饰演侦查队长,我是不晓得刑警需不需要有一定的形象,还是真如外界传闻那样,要故意痞一点或平民一点才不容易暴露身份,剧中那长发胡渣的邋遢样,总觉得说服力低了点。
不过李铭顺演技到位,不枉他这几年获得两次台湾金钟奖视帝荣衔。

张榕容饰演空降副分局长,是剧集原创人物,也是关键角色,更是早早就展露双面人身份,但张小姐演来木纳,将一个灵魂人物诠释得甚没灵魂。
她的结局让无数答案浮上水面,可惜又是真相越白,槽点越多。


大咖演员吴兴国演出幕后大boss,剧情也没有要让他呈现出人意表的转折,早早就点名他背景身份不简单,如此安排虽可展现他的后续手段,但太早出现上帝视角,就少了跟着情节推理烧脑的乐趣。


6.5/10




朱轩洋演出电影:
哭悲

李铭顺演出电影:
张榕容演出电影:
复身犯

Don't Look Up:讽刺挖苦太直接,反显手法欠高明


千万别抬头

去年年尾上线的科幻讽刺电影《Don’t Look Up》,除奥斯卡最佳导演Adam McKay操刀受瞩目之外,演员名单更是星光熠熠:计有一位奥斯卡影帝、三位奥斯卡影后、一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以及无数好莱坞当红大牌助阵,堪称一时之选。

彗星撞地球
故事以天文学博士研究生发现新彗星开场,原本是值得庆祝之事,没想到彗星轨迹竟然是直奔地球,其相等于一座珠穆朗玛峰的面积加上急冲之速,当彗星撞地球时,将会是一场灭世灾难。


研究生与教授为挽救全人类,觐见美国总统,岂料总统心不在焉,仅对这应该急如星火的彗星事件冷处理。

教授与研究生只好转而寻求其他途径,包括上高收视率的晨间节目博眼球,可惜又被旨在打造节目欢快气氛的主持人,一阵贫嘴滑舌,忽视了危机感。

师生俩耗尽心力,只望当权者和广大世人能省悟,正视这个即将在半年后降临的末日灾难,也期望地球人能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扭转危机,可惜全心努力却不断遭遇各种奇葩阻碍。


疯狂女总统
本片从头到尾极尽讽刺之能事,且下手极重,无论政治、时事、民生、商业、学术、传媒,皆难逃一讽。
从平民百姓、CEO、科学家、政客,以至总统,都尽情嘲弄,一浪接一浪,前浪还来不及死在沙滩上,后浪已前仆后继推赶上。

影片中不遗余力奔向地球的彗星,暗喻两年前搞得全世界鸡飞狗跳的新冠病毒,时任美国总统就如电影中所见,对危机掉以轻心,最终导致确诊和死亡人数全球居冠。
Meryl Streep饰演的美国女总统,傲慢愚蠢,与她同样短视的首席幕僚一鼻孔出气,以早已见惯饥荒、干旱、瘟疫、经济萧条、臭氧破洞等灾难为由,来解释自己为何对这世界末日预言无动于衷。

事实是她只关心大选,对她而言,要是下届落选,就什么都不用讲了,所以首要条件当然是先保住宝座,其他免谈或可以暂缓。
或许在她的立场和角度,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你觉得不妥,只是因为你没机会站在跟她一样的高度看问题。


不过,这位影射曾空开宣称喝漂白剂可以杀死新冠病毒的前任美国总统的霸气女领导,看似睥睨天下,掌控一切,实则私下还是要看人脸色——那个在背后用钱资助执政党,俨然太上皇般的科技大亨。

太上皇富豪
曾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士之一的老戏骨Mark Rylance,饰演表面高尚讲理、外放张扬时却令人讨厌之极的科技业亿万富翁,演出极为精彩。

此人物是影射现实中的谁,就不说了,反正据说此领域的大咖,几乎都有着相同对科技的笃信,以及一经挑衅就随时会丢出一堆数据砸死你的凶猛态度。
这类科技大腕除了本身是IT好手,也会因为他的科技王国所带来的财富,缔造另一种身份——富豪。


满身铜臭唯利是图的商业富豪身份,与废寝忘食钻研科技的理念型专才背道而驰,但只要你能恰如其份地找到平衡,就能两者兼备、左右逢源,然后可朝着第三身份目标前进——权势者。
所以片中实际掌控美国的不是那位女总统,而是这位IT总裁。

他权力有多大?大到可在总统与各大政要开会时把她叫去一边讲悄悄话;大到可让万众瞩目已起飞奔向太空的太空梭半途作废打道回府。
凭什么?就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解说内容所涉及的经济效应。

谁说钱不是万能的。
科技时代,科技为优先考量;古往今来,通通还是钱说了算。
科技金钱两者在手,天下我有。


嘲讽太用力
本片无疑是一部对正时下观众口味的电影,尤其疫情当下,更是针针见血,段段戳中心声。
可惜导演太致力于无止尽的嘲讽,以至产生了后遗症——讽刺浪势过于汹涌,毫无喘息缝隙与思考空间,反而显得太刻意,太直接,缺乏精心巧思之感,没有起承转合之妙,看了或许会心一笑,却不会拍案叫绝。

各种讽刺桥段也非匠心独具,如片中总统不顾全民危机,只关心自己地位,是对当权者投身政界究竟为国为民还是为自己的嘲讽,就已是老生常谈。
科技业巨子为钱罔顾众生,当众解释之后立马获得领导层支持,这种贪婪成性的自私行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媒体新闻时事社论只求收视不顾事态轻重,故作轻松粉饰太平,不时成为当权者传话筒,亦是普遍现象。
与电影名称挂钩的“别抬头看”,说的是即使远在天边的彗星已肉眼可见,人们还是选择不去正视,是为一种鸵鸟心态,是执政者愚弄人民的手段,也是人类居安不思危、爱逃避现实的行径。


凡此种种尽皆旧事重提,老梗重用,充其量只是旧曲新唱罢了。
影片尾声,教授与研究生最终选择在倒数声中,与我关心及关心我的人平静迎接世界末日,更是早在上世纪末的灾难片《Deep Impact》中已用过的结局桥段。

其实本片一开始确认了show hand式嘲讽路线之后,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已脉络清晰、失去惊喜;剧情再如何荒谬,也有迹可循、不出所料。
这个问题,不知导演可曾预想过?
物极必反,凡事不可去尽。


5.5/10




Jennifer Lawrence演出电影:
Dark Phoenix

Meryl Streep演出电影:
Florence Foster Jenkins

Cate Blanchett演出电影:

The Lord of the Rings:大场面壮观,其他就还好


指环王 / 魔戒

新年小连假,终于看完了传说中的神片三部曲。
20年前在戏院上映时,我没去看,因为一向对这种西方/欧洲中古时代/魔幻大陆的背景不太感兴趣。
加上片长不是普通地长,当年看戏是有可能会带着零食饮料入场,就算20年前膀胱还够力,在灌完一大杯可乐之后应该也很难顶,所以放弃应该是对的。
之后买了碟,印象中看了大概三分一就收工,意兴阑珊并且一直都没有再挑战的欲望。
对我来说,LORT和哈利波特一样,都没有能吸引我朝拜的能量。(粉丝们抱歉了)


看完三部曲的感想是:
第一部就已看得我昏昏欲睡(难怪当年看碟会投降),尤其前半小时都在讲哈比人生活,无趣之至,这整段都该简略带过。

基本故事就是一个虚构大陆上有精灵族、人类、半兽人、矮人族、哈比人等等,然后例牌有大魔王要出来灭世或控制,正义之师出来对抗这样。
重点是这大陆上有20枚魔力指环(等于东方武侠世界里的神兵),其中一枚由魔王所铸,能支配统领其余19枚。

整个故事就围绕在各族之间的战争,以及如何毁灭指环王。
(前面讲到有龙有凤,什么精灵族得三枚、矮人族得七枚、人类得九枚,结果看到完除了指环王,也没看到其余19枚,活像你点了开胃菜、冷盘、鸡、鸭、鱼、牛、甜点、饮料,结果只来了一道佛跳墙撑全场,傻眼又浪费)


讲真的,这种故事十分过气又老套,不是因为20年后才这么说,即使20年前这样的故事也很old fashion——别忘了,在LOTR之前,就已经有The Matrix了,两者之间的脑洞距离,不用细说了吧。
这三部曲所有的可看性,只有在特效及战争大场面,其余的文戏都奇闷无比,对白懒有型但完全没感动度,只想不停歇地快进。
战争大场面是壮观,但太多了来来去去也千篇一律了,只剩疲劳轰炸感。


哈比主角Frodo完全是典型猪角,没能力没战力没脑袋。
明知自己武力值低落,为什么前期不训练一下自己,浪费了游侠就在你身边的指导机会,全程只知道坐在一边扮忧郁。
脑袋不灵光,意志不坚定,被魔戒诱惑两下就相信了咕噜的话,弃好友于不顾。
这猪脑袋让人无语到极点,这么笨的家伙干嘛选他护送魔戒啊?
相比之下,Sam都比他强百倍,另外两个哈比人原本是猪队友,最后也成长加坚强起来。
或许Frodo戴着戒指真的心灵受到无比创伤,但这些都没能表现出来,只感觉到他很娇生惯养。


甘道夫也是另一个人设失败的角色,原本是大法师,但除了跟Saruman较量,还有施展过一次法力逼退魔龙之外,其余时候都跟平常人无异。
他的身份应该是军师,或强大后援,但很多时候反而更像团长,负责决策和指路。
到最后还不时得亲身冲锋陷阵搏击杀敌……请问,为什么不用法力?
我想到Infinity War尾场大战,原本看守幻视的旺达,被逼下场施展魔法大破敌阵之后,看傻眼的瓦甘达战友问了一句:这些时候她怎么都在后方?
是的,甘道夫有法力不用,却和骑兵一起深入前线搏杀,令人费解。
事实上全片打斗几乎都以肉搏为主,连精灵族也只懂实牙实齿杀敌,除了寿命较长、耳朵较长,还有精灵王有预知能力之外,这族群到底跟人类有什么分别?

绝对不是我会二刷或重温的电影。
还好当年没去戏院看。



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