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局:尺度大,口味重,最重要观众买单


《逆局》是爱奇艺国际站于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所制作的第一部原创剧,台前幕后几乎全台湾班底。
剧中充斥各种残忍、血腥画面,为已习惯“干净版”的中国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加上剧情引人入胜,演员演出落力,获得豆瓣近7万人给出8.3高分,打出漂亮一战。

连环杀人,扑朔迷离
改编自千语之城的小说《追凶者》,故事说虚构的东林市发生连环杀人分尸案,侦办的昌榕分局苦无线索,被媒体揶揄无能。
此时,东林监狱里有罪犯主动提供破案情报给警方,此人竟是因性侵杀人嫌疑入狱的律师梁炎东。


当警方发现梁炎东的剖绘能力确实有助于案情推展,后者即提出可以继续协助追查,但条件是事后必须为他翻案。
负责的侦查队为此要求意见分歧,当中一名菜鸟刑警决定暗里与梁炎东合作,其时监狱亦发生几起不明命案,种种迹象更显示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梁炎东。

阴谋背后,环环相扣
《逆局》从一开始就摆明要以重口味吸眼球,发生的连环杀人案不仅仅是有人被杀,死者还被分尸,更可怕的是遇害者都是孕妇,胎儿尽皆不翼而飞。

叙述律师梁炎东的犯罪事迹时,又添加了几宗应召女郎惨遭恩客暴力凌虐事件。
加上监狱也出现杀人案,这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刑事重罪,将各路人马串在一块儿,情节交错,悬念交叉,相当能够吸引人追看——因为不继续看下去,不容易猜到情节发展和真相。


重点是当你以为好不容易解决了,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环环相扣的背后,原来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甚至牵扯到若干年前的圣诞无差别街头狙击事件,多个角色也都与之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全剧节奏掌握适中,除了回忆画面出现的频率还是略嫌频繁,其余一般连续剧常有的惯性拉长来演的毛病,倒没这么严重。
拍摄手法可圈可点,要求不太高的话,可说是有一定的电影质感,提升不少观剧感受。
简单说,可追,不错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好的讲完,不好的当然也得说说,以示公平。
虽然整体过关,也不能一味扬长避短,无法忽视的就是无法忽视。


《逆局》的优点如前所述,是情节编排得宜,细节到位,悬念做足,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期挖了一堆坑,当真相逐渐大白,答案逐步揭晓,反而出现填不了坑、圆不了谎的窘境。

第一个落网的孕妇杀人犯,犯罪行为犹如古神话中杀害别人孩子来喂养自己孩子的鬼子母神。
这样的动机,发生在现实世界,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夸张,只能说人的思想一旦出岔,会产生多离经叛道的邪念,不是一般正常人所能想象的。

绰号Watchman的罪犯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态狂,但他思想趋向偏激的原因,同样说服力极低,而且从高楼摔下来不但没死,之后还可以带伤趴趴走,完全叫人看傻眼。


大boss暗地里的精心策划执行多年,一被破解就束手就擒,会不会太容易放弃了?
狡兔都有三窟,运筹帷幄的幕后高人,怎会没有plan B和plan C?
加上他财雄势大,要如何呼风唤雨都行,又怎会来来去去就只一个杀手可供使唤?

说到杀手,又是另一个大bug,以他的能耐及老板杀人不眨眼的手段,要了结几个眼中钉还不容易,却偏偏一直该杀的不杀。
当然全都杀光就没戏可做了,只是希望做戏的感觉还是尽可能别这么抢眼,看了也舒服一点,不会边看边不断黑人问号。


演技不一,参差不齐
再说说剧中人物和相应演员。
周渝民饰演律师梁炎东,智商在线,完败整个侦查警队,颜值加能力,直接帅出新高度。
不过为了突出他的剖绘功力,刻意弱化刑警能耐,做得太明显就显得牵强。
周渝民在剧中有几幕与几个角度有像梁朝伟,但演技要追上影帝,还须努力。

朱轩洋饰演菜鸟刑警,是剧中主要角色之一,热血傻劲是必要,但表情也屡屡犯傻就真的受不了。
尤其跟其他人对戏时,更是完美解释了什么叫做没比较没伤害。


李铭顺饰演侦查队长,我是不晓得刑警需不需要有一定的形象,还是真如外界传闻那样,要故意痞一点或平民一点才不容易暴露身份,剧中那长发胡渣的邋遢样,总觉得说服力低了点。
不过李铭顺演技到位,不枉他这几年获得两次台湾金钟奖视帝荣衔。

张榕容饰演空降副分局长,是剧集原创人物,也是关键角色,更是早早就展露双面人身份,但张小姐演来木纳,将一个灵魂人物诠释得甚没灵魂。
她的结局让无数答案浮上水面,可惜又是真相越白,槽点越多。


大咖演员吴兴国演出幕后大boss,剧情也没有要让他呈现出人意表的转折,早早就点名他背景身份不简单,如此安排虽可展现他的后续手段,但太早出现上帝视角,就少了跟着情节推理烧脑的乐趣。


6.5/10




朱轩洋演出电影:
哭悲

李铭顺演出电影:
张榕容演出电影:
复身犯

Don't Look Up:讽刺挖苦太直接,反显手法欠高明


千万别抬头

去年年尾上线的科幻讽刺电影《Don’t Look Up》,除奥斯卡最佳导演Adam McKay操刀受瞩目之外,演员名单更是星光熠熠:计有一位奥斯卡影帝、三位奥斯卡影后、一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以及无数好莱坞当红大牌助阵,堪称一时之选。

彗星撞地球
故事以天文学博士研究生发现新彗星开场,原本是值得庆祝之事,没想到彗星轨迹竟然是直奔地球,其相等于一座珠穆朗玛峰的面积加上急冲之速,当彗星撞地球时,将会是一场灭世灾难。


研究生与教授为挽救全人类,觐见美国总统,岂料总统心不在焉,仅对这应该急如星火的彗星事件冷处理。

教授与研究生只好转而寻求其他途径,包括上高收视率的晨间节目博眼球,可惜又被旨在打造节目欢快气氛的主持人,一阵贫嘴滑舌,忽视了危机感。

师生俩耗尽心力,只望当权者和广大世人能省悟,正视这个即将在半年后降临的末日灾难,也期望地球人能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扭转危机,可惜全心努力却不断遭遇各种奇葩阻碍。


疯狂女总统
本片从头到尾极尽讽刺之能事,且下手极重,无论政治、时事、民生、商业、学术、传媒,皆难逃一讽。
从平民百姓、CEO、科学家、政客,以至总统,都尽情嘲弄,一浪接一浪,前浪还来不及死在沙滩上,后浪已前仆后继推赶上。

影片中不遗余力奔向地球的彗星,暗喻两年前搞得全世界鸡飞狗跳的新冠病毒,时任美国总统就如电影中所见,对危机掉以轻心,最终导致确诊和死亡人数全球居冠。
Meryl Streep饰演的美国女总统,傲慢愚蠢,与她同样短视的首席幕僚一鼻孔出气,以早已见惯饥荒、干旱、瘟疫、经济萧条、臭氧破洞等灾难为由,来解释自己为何对这世界末日预言无动于衷。

事实是她只关心大选,对她而言,要是下届落选,就什么都不用讲了,所以首要条件当然是先保住宝座,其他免谈或可以暂缓。
或许在她的立场和角度,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你觉得不妥,只是因为你没机会站在跟她一样的高度看问题。


不过,这位影射曾空开宣称喝漂白剂可以杀死新冠病毒的前任美国总统的霸气女领导,看似睥睨天下,掌控一切,实则私下还是要看人脸色——那个在背后用钱资助执政党,俨然太上皇般的科技大亨。

太上皇富豪
曾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士之一的老戏骨Mark Rylance,饰演表面高尚讲理、外放张扬时却令人讨厌之极的科技业亿万富翁,演出极为精彩。

此人物是影射现实中的谁,就不说了,反正据说此领域的大咖,几乎都有着相同对科技的笃信,以及一经挑衅就随时会丢出一堆数据砸死你的凶猛态度。
这类科技大腕除了本身是IT好手,也会因为他的科技王国所带来的财富,缔造另一种身份——富豪。


满身铜臭唯利是图的商业富豪身份,与废寝忘食钻研科技的理念型专才背道而驰,但只要你能恰如其份地找到平衡,就能两者兼备、左右逢源,然后可朝着第三身份目标前进——权势者。
所以片中实际掌控美国的不是那位女总统,而是这位IT总裁。

他权力有多大?大到可在总统与各大政要开会时把她叫去一边讲悄悄话;大到可让万众瞩目已起飞奔向太空的太空梭半途作废打道回府。
凭什么?就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解说内容所涉及的经济效应。

谁说钱不是万能的。
科技时代,科技为优先考量;古往今来,通通还是钱说了算。
科技金钱两者在手,天下我有。


嘲讽太用力
本片无疑是一部对正时下观众口味的电影,尤其疫情当下,更是针针见血,段段戳中心声。
可惜导演太致力于无止尽的嘲讽,以至产生了后遗症——讽刺浪势过于汹涌,毫无喘息缝隙与思考空间,反而显得太刻意,太直接,缺乏精心巧思之感,没有起承转合之妙,看了或许会心一笑,却不会拍案叫绝。

各种讽刺桥段也非匠心独具,如片中总统不顾全民危机,只关心自己地位,是对当权者投身政界究竟为国为民还是为自己的嘲讽,就已是老生常谈。
科技业巨子为钱罔顾众生,当众解释之后立马获得领导层支持,这种贪婪成性的自私行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媒体新闻时事社论只求收视不顾事态轻重,故作轻松粉饰太平,不时成为当权者传话筒,亦是普遍现象。
与电影名称挂钩的“别抬头看”,说的是即使远在天边的彗星已肉眼可见,人们还是选择不去正视,是为一种鸵鸟心态,是执政者愚弄人民的手段,也是人类居安不思危、爱逃避现实的行径。


凡此种种尽皆旧事重提,老梗重用,充其量只是旧曲新唱罢了。
影片尾声,教授与研究生最终选择在倒数声中,与我关心及关心我的人平静迎接世界末日,更是早在上世纪末的灾难片《Deep Impact》中已用过的结局桥段。

其实本片一开始确认了show hand式嘲讽路线之后,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已脉络清晰、失去惊喜;剧情再如何荒谬,也有迹可循、不出所料。
这个问题,不知导演可曾预想过?
物极必反,凡事不可去尽。


5.5/10




Jennifer Lawrence演出电影:
Dark Phoenix

Meryl Streep演出电影:
Florence Foster Jenkins

Cate Blanchett演出电影:

The Lord of the Rings:大场面壮观,其他就还好


指环王 / 魔戒

新年小连假,终于看完了传说中的神片三部曲。
20年前在戏院上映时,我没去看,因为一向对这种西方/欧洲中古时代/魔幻大陆的背景不太感兴趣。
加上片长不是普通地长,当年看戏是有可能会带着零食饮料入场,就算20年前膀胱还够力,在灌完一大杯可乐之后应该也很难顶,所以放弃应该是对的。
之后买了碟,印象中看了大概三分一就收工,意兴阑珊并且一直都没有再挑战的欲望。
对我来说,LORT和哈利波特一样,都没有能吸引我朝拜的能量。(粉丝们抱歉了)


看完三部曲的感想是:
第一部就已看得我昏昏欲睡(难怪当年看碟会投降),尤其前半小时都在讲哈比人生活,无趣之至,这整段都该简略带过。

基本故事就是一个虚构大陆上有精灵族、人类、半兽人、矮人族、哈比人等等,然后例牌有大魔王要出来灭世或控制,正义之师出来对抗这样。
重点是这大陆上有20枚魔力指环(等于东方武侠世界里的神兵),其中一枚由魔王所铸,能支配统领其余19枚。

整个故事就围绕在各族之间的战争,以及如何毁灭指环王。
(前面讲到有龙有凤,什么精灵族得三枚、矮人族得七枚、人类得九枚,结果看到完除了指环王,也没看到其余19枚,活像你点了开胃菜、冷盘、鸡、鸭、鱼、牛、甜点、饮料,结果只来了一道佛跳墙撑全场,傻眼又浪费)


讲真的,这种故事十分过气又老套,不是因为20年后才这么说,即使20年前这样的故事也很old fashion——别忘了,在LOTR之前,就已经有The Matrix了,两者之间的脑洞距离,不用细说了吧。
这三部曲所有的可看性,只有在特效及战争大场面,其余的文戏都奇闷无比,对白懒有型但完全没感动度,只想不停歇地快进。
战争大场面是壮观,但太多了来来去去也千篇一律了,只剩疲劳轰炸感。


哈比主角Frodo完全是典型猪角,没能力没战力没脑袋。
明知自己武力值低落,为什么前期不训练一下自己,浪费了游侠就在你身边的指导机会,全程只知道坐在一边扮忧郁。
脑袋不灵光,意志不坚定,被魔戒诱惑两下就相信了咕噜的话,弃好友于不顾。
这猪脑袋让人无语到极点,这么笨的家伙干嘛选他护送魔戒啊?
相比之下,Sam都比他强百倍,另外两个哈比人原本是猪队友,最后也成长加坚强起来。
或许Frodo戴着戒指真的心灵受到无比创伤,但这些都没能表现出来,只感觉到他很娇生惯养。


甘道夫也是另一个人设失败的角色,原本是大法师,但除了跟Saruman较量,还有施展过一次法力逼退魔龙之外,其余时候都跟平常人无异。
他的身份应该是军师,或强大后援,但很多时候反而更像团长,负责决策和指路。
到最后还不时得亲身冲锋陷阵搏击杀敌……请问,为什么不用法力?
我想到Infinity War尾场大战,原本看守幻视的旺达,被逼下场施展魔法大破敌阵之后,看傻眼的瓦甘达战友问了一句:这些时候她怎么都在后方?
是的,甘道夫有法力不用,却和骑兵一起深入前线搏杀,令人费解。
事实上全片打斗几乎都以肉搏为主,连精灵族也只懂实牙实齿杀敌,除了寿命较长、耳朵较长,还有精灵王有预知能力之外,这族群到底跟人类有什么分别?

绝对不是我会二刷或重温的电影。
还好当年没去戏院看。



6.5/10

谤法|咒术尸战:邪术比较有趣,还是丧尸比较吸引?


谤法 The Cursed

韩剧《谤法》由《尸杀列车》导演延尚昊编剧、《筋力王》导演金容完操刀,打造了一部社会版记者为揭穿大企业黑暗作业,联同能以咒术杀人的超能少女,一起对抗邪恶势力的密法玄幻剧。

因评价不错,隔年炮制续作电影《咒术尸战》(中国译为《谤法:在此矣》),除了原有邪术,还添加延尚昊拿手的丧尸元素,上映后相当受瞩目。

正义记者 + 神秘少女
《谤法》一开始即悬念重重,韩剧拿手的时间线上乱序剪辑手法,在观众眼前呈现的零星片段支离破碎,宛如一块块小拼图,等着你入坑追随谜团解锁,才能逐渐砌成一副完整图画。


对喜欢剖丝抽茧猜测情节发展的人来说,确实会达到引君入瓮的效果;若耐性不是很好,这种吞吞吐吐只说三分话的方式,也可能让人打退堂鼓加谢谢再联络。

故事主线围绕在充满正义感的女记者,调查一起企业案件时,发现提供情报的前员工都离奇毙命,顿生疑心。
女记者勇于发掘社会不公的良好名声,引出一名神秘少女,语出惊人声称企业会长“不是人”。

更惊人的是,少女原来身负“谤法”之术,只要取得目标照片、汉字姓名和随身物品,就能加以咒杀。
少女视为目标的会长,确实不是省油的灯,本身具备不凡邪力,加上雇用巫婆为他办事,实力坚强,故事就在正邪双方斗法之中展开。


谤法 + 跳大神
谤法,意即“诽谤正法(佛法)”,是一种诅咒术,施术者并非使用本身法力,而是借助附身的神灵来达成目的。
剧中超能少女并非天赋异禀,而是神婆母亲在她年幼时,错把神灵附在了她身上,从此才能使用谤法之术。

本剧频繁出现的术法,还有中国北方民间艺术“跳大神”,据说源自萨满教,施法者通过舞蹈及奏乐,请神降临附身,可祛邪治病。
会长麾下的巫婆和超能少女的母亲,都擅于跳大神,对这方面好奇的话,或可满足一下。


术法决战的桥段并不多,总共就三场,第一场是巫婆初登场,为显示实力,让她凭借越洋运来的法器,阻挡了少女的第一波谤法。
第二场是地铁上的对决,少女原本落单遭巫婆和手下围堵,但她借助了地铁上拥挤的人潮及冷静的策略,反将一军,整段戏气氛紧张又大快人心,堪称全剧最佳。

最后的大斗法,反派请来各地高手,包括日本来的大法师,准备绝地一战,可惜雷声大雨点小,貌似法力无边的大法师,聚众结阵还斗不赢一个势孤力单的谤法少女。
虽然这结局在意料之中,还是对这期待已久、蓄势待发的正邪之战失望。


特定时间 + 放虎归山
还有一些情节令人不解:为何要将会长身上的恶神转移到诅咒林,还要将所有被诅咒者一并谤法,目的不详。
若此为必要,又何须一定得在上市之时才处理,之前和之后进行有什么分别,也不清楚。

少女之前曾被会长逮个正着,基于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会长竟就此把少女给放了……
没听过放虎归山?明知少女能耐大,就算不能/想伤害她,难道不能先绑着她软禁到会长最重视的公司上市之后?


此类槽点很多时候相当侮辱观众智慧,看了碍眼不说,还直接影响对剧集的整体观感。
若喜欢咒术密法类故事,不介意剧情有点拖,重复回忆画面有点多,还是可以捧场一下。

5.5/10


咒术尸战 The Cursed: Dead Man's Prey
原班人马 + 运动丧尸
续篇《咒术尸战》电影,原班人马上阵,正义记者、瘸腿警探、超能少女全部回归。
故事依然是发掘企业黑心作业,同样又有神秘咒法作祟,不过这回出场杀人的,是被称为“在此矣”的怪物,就是经由巫师操控的活死人。


本片的丧尸发挥出群策群力精神,空群出动,声势骇人。
与以往不同的是,它们在被破法之前,外观与常人无误,还能说话思考,而且成群结队身穿划一运动装制服(这点个人觉得蛮好笑)。
运动装也不只是穿好看而已,这群丧尸还真的犹如运动员般动如脱兔,奔跑姿势还用专业手刀,跳跃跑酷难不倒,犹如《尸杀列车》的upgrade版本。

与《谤法》剧同样毛病的是,前中段百人丧尸大阵追杀目标,壮观刺激,尾段斗法反而流于一般,操控丧尸的东南亚巫师真身被发现后根本不堪一击,有点可惜。


好在是电影,等于是《谤法》缩短版,节奏上比较适合繁忙都市人。
没看过剧集影响不大,有看剧则更容易明白,因电影中的“老朋友”出场都没多做交待,不知来龙去脉可能会不太好啃。
两个片尾彩蛋,一个暗示剧集的重要往生者可能回归(也可能是后继有人),看来第三部指日可待。

6/10



Resident Evil Welcome to Raccoon City:重启版比魔改版还烂?


生化危机:浣熊市

《Resident Evil》电子游戏系列是日本大咖电玩公司Capcom的台柱游戏,全球出货量超过一亿套,也是Capcom旗下第一个卖出一亿套的游戏系列。

20年前,导演Paul W. S. Anderson看中这款风靡全球的游戏,拍成电影,但大肆加入自己的诠释与风格,还硬是虚构了一个全新角色Alice当女主角。

虽然乌克兰动作女星Milla Jovovich从此成为电影版《Resident Evil》的活招牌,但保罗导演下重手改编还是让许多玩粉不爽,拒绝接受电影版是游改,而批评为魔改。


即便如此,由保罗掌舵的电影版,却得以一拍再拍,15年间上映了六部,已是游改电影的一项纪录。
要不是这系列已疲态尽显、无以为继,保罗可能都还不打算见好就收。

保证原汁原味
正当大家以为电影版就此寿终正寝,没想到在保罗系列最后一部《Resident Evil: The Final Chapter》上映之间,制作公司Constantin Film就官宣将打造重启版,还声称恐怖大师温子仁有兴趣参与。

但隔年传出编导最终由惯拍恐怖片(包括两部鲨鱼片《47 Meters Down》)的英国导演Johannes Roberts操刀。
温子仁也随后解释当初的“加盟意愿”,其实八字还没一撇,过后出任另一部游改电影《Mortal Kombat》重启版的监制(该片上映后劣评如潮)。


生化危机重启版制作公司信誓旦旦宣称,新作《Resident Evil: Welcome to Raccoon City》绝对会与保罗版本不同,会更忠于游戏原著,更原汁原味,更着重恐怖元素。
结果,只有与“保罗版本不同”这点有做到,其余三项挂保证,却是挂了羊头卖的狗肉,看到票房和口碑之后,恐怕面子先挂不住。

丧尸忽隐忽现
首先整部片子的大环境就已不尽人意,浣熊市是拥有10万人口的城市,影片却只呈现了个残破小镇……这是Raccoon City,不是Raccoon Town好吗,我英文再不好起码也懂得这两者在规模上的区别。

然后非常方便地塑造了人去楼空的残景,一个死镇(不是形容死气沉沉,而是真的死剩没几人)应该省下不少制作费吧,但搞到一间小警察局成为整个镇上人气最旺的地方,也太离谱。


说气氛,好吧这重启版的确还原了该有的恐怖氛围,但来来去去就是乌漆麻黑里搞各种jump scare,老派又老套,会被吓到才怪。
各种丧尸择人而噬的画面,很多时候也是在阴暗环境中笼统闪现,配以不时close up来close up去,既取巧又廉价。
那种灯灭无声,火光出现就冒出来叫几声,就叫恐怖?这叫幼稚吧。

在丧尸片满天飞满地走的今时今日,导演你到底是太低估观众的涉猎能力,还是阁下没upgrade自己?
有时间看一下《尸杀列车》或《尸战朝鲜》吧,韩国丧尸片都拍得比你好上百倍了。

主角光环爆表
说角色,几乎全体“主要”人物的身份背景来历,都模糊不清兼无趣。
Claire算是第一顺位女主角,孤儿院的童年反复出现,却带不出什么耸动过往,看了都觉得浪费时间。
被卡车司机摸大腿没反应那段是要表达什么?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还是见惯大风大浪?我没看懂。


雨伞企业的阴谋揭穿,活像发现了原来是你偷吃了我的薯条一样,如此平铺直叙,是小学生讲故事比赛吗?

Chris的人设倒还像样一点,不过个性依旧不鲜明。
鲜明的是他和另一警员进到古堡内,遭受丧尸围剿,两人都弹尽枪绝,警员束手无策惨成丧尸嘴边肉,Chris却不仅能全身而退还毫发无伤?
不是不能接受主角光环,但麻烦check一下光环亮度好吗,太亮很刺眼,尤其是在跟别人排排站的对比之下。

大boss说挂就挂
Jill在本片存在感低到无语,想必玩粉会大嚷:说好的忠于原著、原汁原味呢?
Wesker作为二五仔,还真是很有古惑仔般的二五仔范儿,由始至终都一副TM到底发生什么事、怎会这样的表情,看了都替他难受,不是应该城府很深的吗?


Leon肯定也是另一个玩粉看了会大叫退票的角色,菜鸟归菜鸟,外型也跟原著差太远,连警察局外近在咫尺的大爆炸也听不到……什么耳机隔音设备这么牛,我也要一副。

最后那变异体大boss,魔神般降临,对着镜头震耳欲聋吼叫,让我想起Venom的好孩子Carnage
这凡人遇上了大概也只能俯首称臣任由宰割的怪物,结果出场不到几分钟,就傻傻站在那里给菜鸟一炮KO,菜鸟还故作幽默说什么是在头等舱找到的炮弹……(额上三条线)


《Resident Evil: Welcome to Raccoon City》就是要故事没故事,要反转没反转,要恐怖不恐怖,要精彩不精彩,反正你要什么它就偏不给你什么。

片尾彩蛋暗示会有续集……只想说,我宁愿重刷一遍保罗的魔改版,看爱丽丝大开杀戒都要痛快得多。


2/10




前作:
Resident Evil 1 - 6

文中提及的影剧:

鬼同你住:可怕。


金马金像导演又一探讨香港小市民思维力作。
看过《九龙不败》和《三夫》,见过鬼还不怕黑?
讲真,纯属好奇,这位香港草根导演又要拍出什么惊世之作。

结果是,套句网友的口头禅:可怕。
既然是鬼片,可怕是必需的,然则此可怕非彼可怕。
真不明白当年怎么拿到金马奖和金像奖。
是当年太厉害,如今太随意?


故事分几个部分:房仲为了赚钱,明知是凶宅,也极力出售;几个姐妹加个弟弟,为了豪宅天天寄望年迈母亲驾鹤西归;收租佬千方百计将自己的房子改装成十多间小房间出租牟利……

本来看起来是都可以反映现实的题材和故事,但到了陈导手里,却呈现出惊人的意想不到的创作力——原来电影是可以这样拍的。
佩服。
1.25倍数边刷手机边硬挺了37分钟。(全片110分钟)
极限了。



不给分(本片根本不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