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2 无间潜行:王晶啊王晶,冬冬啊冬冬


王晶自编自导自监制,故事说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廉政公署卧底白玫瑰,奉命潜伏四大家族的豪哥身边搜集罪证,以便将之绳之以法。
玫瑰发现豪哥原来是当年救过她一命的恩人,而且豪哥有金盆洗手之意,于是暗中帮助他,因此赔上了自己的前程。

原来之前是有一部叫《老板娘》的戏?哎呀我错过了,真遗憾。
还好有幸看到这部“续集”,不枉此生。

王晶还是王晶,还在玩香港贪污老外警司、华探长和四大家族的老梗。
有玩出新鲜感吗?答案显而易见,我都乖乖看完了,你说呢?


这次找来Laughing哥演豪哥,但谢天华演得很随意,大概是看在钱份上和王导面子随便接来玩的。
久违的汤镇业演大反派,戏份很多,身材很走样,在戏里干脆就直接叫“肥坤”。
当然,人家应该不是为了拍这部戏而特别牺牲增肥的。

女主角徐冬冬是王导近年来的爱将,上一部《老板娘》已经是她主演,续集故事虽然完全无关,还是让她担纲,重点是:这部戏根本就没有老板娘啊。


开场不久就来一场出浴戏,王导还是继续用陈年老方法来捧他要捧的女星。
冬冬确实也配合了演出——当然,只是点到即止。
然后冲玩凉突然闯进一批歹徒,然后冬冬三两下将他们打扒,然后突然一个人男人走进来说:不枉我们栽培了你这么久,这次的测试你过关了。
测试?在你的女下属冲凉的时候测试?我他马快笑死,王编剧你他马太会编了。

诶,突然想念起史上最正周芷若来了。


3/10


史上最正周芷若在这里:
王导最初的倚天屠龙:

I Am Groot:卖萌没别的


我是格鲁特

一开始知道这小树仔要出独立剧,已经在猜想要什么样的剧情才有办法撑,毕竟他在MCU宇宙中的作用,就是负责卖萌,何况他其实也已长大了,这段童年前传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果不其然,最终这出连续剧只有五集,每集三、四分钟,扣掉工作人员字幕,全剧加起来不到20分钟。
大概就像前阵子才上线的《Man Vs Bee》那样,因为实在没什么好拉长来演的,短小精悍才是正解。


五集都是各别单元,唯主题全都围绕在Groot的调皮捣蛋,就像个无聊的小孩,对周遭好奇,进而产生各种幻想,并且付诸行动。

是的,Groot是寂寞的,能陪他玩的,全MCU大概没有,他只能自己玩,玩久,也就玩出一个人的心得。


想起以前Pixar动画电影开映前,都会有一两个短片暖身,这五集Groot其实也很适合出现在MCU正片播放之前,先与观众同乐一番。

这五集有什么意思呢?嗯,没什么意思,就纯卖萌,视觉娱乐一下。
真的不用去剖析Groot的人格和人设,或隐藏了什么隐喻暗喻。


5.5/10


联想观后感:

Lightyear:Pixar滑铁卢之作,错在哪里?


光年正传

《Toy Story》是Pixar旗下动画长片鼻祖,从此奠定了它在业界引领群雄、至今屹立不倒的至高地位。

《Toy Story》系列在漫长的四分之一世纪里,从玩具会讲话、有思想、能行动的童玩角度,陆续探讨诠释身份的价值、存在的意义、逆境的求生、友情的可贵,成功做到笑中带着感动的泪光,25年来虽仅制作了4部,却部部叫好叫座,在同业中赢尽口碑和尊重。

评分低票房低
今年Pixar推出系列首部衍生电影《Lightyear》,影片一开始解释了由来:1995年,男童Andy生日当天收到一份礼物,是一个名为Buzz Lightyear的太空游戏玩偶,这个角色来自Andy最喜欢的电影,而《Lightyear》就是那部电影。

所以《Lightyear》作为《Toy Story》的第1部外传,却毅然摒弃了所有玩具概念,全程讲述人类故事。


本文发表于8网站

Pixar动画电影观后感:

破茧:昆虫犯罪有意思,爱情戏多余,网红脸出戏


昆虫研究所的研究生谭景天无端被卷入一宗奇案,还有作案嫌疑,所幸他凭借对昆虫的专业知识,以及法医和警队的帮助,找出子弹蚁为“凶手”,破解了平生第一宗刑事案。

因表现优异,警队也大方邀请他日后协助办案,接下来的案子也“刚好”都与昆虫有关,让他屡屡大显身手。

借助虫子犯案,相当有趣,涉及的昆虫包括“美洲大蠊”、“微刺盲蝽”、“磕头虫”、“多眼灰蝶”、“梭毒隐翅虫”等,算是科普了不少与昆虫相关的知识。


不同案子一个接一个进行的单元式,是我个人比较偏爱的模式,起码不会又长又臭。
不过本剧临尾还是玩了一个最终大案,过程远不比之前的“小案”顺畅爽快,更多次重复相同情节,大大拖慢了节奏,成了全剧败笔。

除了办案,剧情也玩了很多爱情戏,但没有锦上添花,很多余。
法医女主角网红脸,演技木纳,非常让人出戏。
还有全剧采用高滤镜,视觉太梦幻,跟犯罪题材格格不入。


6/10


中文时装犯罪嫌疑剧观后感:
沉默的真相

谁是被害者

唐人街探案网剧

望族之战 01:错字连篇实在太碍眼


港漫近年走向黄昏已是不争事实,能看到还有新人有出版新漫画的热枕,是很好的。
但鼓励归鼓励,作品好不好还是应该诚实反应。

新书《望族之战》,封面看到的是九个装扮不同的女子,以及一个类似大boss的背景,日漫风味浓厚。

故事主要说九大望族每600年选出代表比武,胜出的就是盟主,可统治世界直到下一届的擂台赛。
因某种原因,九族选出来的决战代表都是女性,而这届比武背后似乎还存在着某种阴谋。


简单毫无新意的故事,几乎以打斗为主,偏偏武打画面分镜编排得相当散乱,缺乏连环图应有的“连环”特色。
整体画风、构图比较像日漫+陆漫,就是不怎么港漫——莫非这也算创新?

以下是看图解说,主要着重在文字,因为整本漫画错字连篇,文法欠通,词语用错,实在看得很受干扰。

序言就已经写得啰里八嗦,其实不过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一个重点罢了,却兜兜转转讲了又讲,英文所谓“beat around the bush”就是这意思。
更可怕的是竟然出现“九大族族分别”这么严重的错字。

远看似乎还可以,近看就不行了。实景画得太粗糙,跟全盛时期的港漫和精致的日漫差很大。

“咪爪...势也不是脓包呀”,请问这句话何解?是我看不懂的广东话?

不是“此料不着”,是“始料不及”。

“暗箭双雕”?成语的定字和结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不是因为放冷箭就可以改成“暗箭”的好吗?而且“一箭双雕”是一举两得之意,“暗箭”要怎么配“双雕”?
不是“本坐”,是“本座”。

不是“爪爆你”,是“抓爆你”。

文法不通(懒得再抄一遍,自己看吧)。

不是“瞧着看”,是“等着瞧”。

“,……”——标点符号不是这样乱用的好吗。

前面写“米久佐治”,后面写“米久左住”。(是同一个角色,不是双胞胎)

破天“方”、因为这“根”香港传统、创作人的“义意”、没有“密密得排线”……才短短不到十行字的主编编语,就这么多错字,不可原谅。知不知道出版业有一个工序叫“校对”?还是你不知道这些是错字?

另一位主编叫I@Y,首先,请问这改怎么称呼?我明白每个人有取笔名的自由,但身为一本全新刊物的主编,取个这么连念都不懂要怎么念的名字,很拉风?

你们所谓的创新,就是将漫画结合KOL和cosplay,这根本是日漫早就玩过的模式,还是说港漫没做过的都可以叫创新?
对我来说,这只是物化女性及针对宅男的烂模式,你们想出来的港漫新风潮就这样?还要拓展到海外……果然勇气可嘉。

作为漫画作者,或许你们认为只要顾好画面就好,文字不重要,请容我告诉你:那是大错特错,就如你炒了一盘你自己觉得色香味俱全的炒饭出来,结果却配错了以为不重要的酱料,下场就是整盘炒饭就此被破坏,食客对之印象极差。
要是你们文字功底不好,麻烦请一个专业的人做文字处理好吗?
或许对你们来说这是小问题,对我来说这只会显示你们做事不认真。

黄金大逃狱:还在逃狱,不累吗


被黑帮威胁的编剧钟正,无意中从爷爷的遗物,发现祖传宝藏隐藏在监狱中,于是故意犯罪入狱,借机寻找宝藏。
怎么样,这故事够无聊吧?

更无聊的还有呢,狱中又是两个大佬话事,钟正被迫选边站,结果搞到两边经常为了他大打出手。
怎么样,这剧情够熟口熟面吧?


接下里就找宝藏啰,还真的有找到,然后阴差阳错被另一个大佬发现,胁迫钟正分他一份,还要帮他逃狱出去用宝藏享受人生。
另一个大佬呢?女儿出了事,也要逃狱出去看她。
于是,三个人突然就成立了临时小组,一起计划逃狱啰。
怎么样,这发展,有寻宝,有逃狱,有斗智斗勇,厉害了吧?

各种元素炒在一起,不管逻辑、新鲜感、好看程度,反正就是打打打、找找找、逃逃逃。
剧终前顺便揶揄了《黄金兄弟》和《逃狱兄弟》,导演原来还懂自嘲呢。
拜托啦,这种烂鬼监狱戏,不要再拍了好吗。


3/10


逃狱兄弟系列观后感:

Prey:原始杀性,简单痛快


铁血战士:猎物

《Predator》系列第五部,与一般电影系列常见的情况一样,拍多了无以为继就会拍回前传。
影片背景设定为300年前的科曼奇族(Comanche),描述原始部落与嗜血外星人的激战。

虽是前传,但并非源起篇,对铁血战士的来历只字不提,只着重在它降陆地球后的过程。
主角是科曼奇族少女,聪明、有狩猎天赋,但碍于部落重男轻女,不被重视,所以矢志证明自己,要让大家对她另眼相看。


格局小到不能再小,胜在动作设计俐落出色,从少女出去狩猎铁血战士开始,就是一波接一波的无尿点动作场面,几场战斗和杀戮,视觉上都相当有满足感。

这次的Predator显然是先驱部队之一,武器也相应原始,使用的竟然全都是冷兵器,而且智商似乎不是很高,杀了只狼还郑重其事把狼头骨收集起来当战利品挂坠。

少女的哥哥全片战力最强,差点就能独自干掉铁血战士,却败在对方的隐形功能,输得真不值。
话说,这Predator的隐形功能是全片最没说服力的,时而启动时而不启动,基于什么原因也没解释。


主角少女福大命大,铁血战士几乎都不杀她(影片里有解释,但我不buy)。
有一段看了很摇头:她哥哥成功猎杀了狮子回来,成为部落新领袖,大家都欢歌共舞庆贺,少女却一句祝贺的话也不说,悻悻然离去,还一脸不满不爽……
哈啰,你亲哥咧,要酱任性不懂事咩?

原始蛮荒,背景壮观,杀戮简单直接,这系列就是要这种风格。


7/10

The Cabin in the Woods:传统砍杀片难得新花样


林中小屋

三男两女的传统组合,来到杳无人烟的传统郊外度假,其中一对男女正要传统式野合,就遇上了杀人魔。
接下来就是传统的追追逃逃,砍砍杀杀,呼呼叫叫。

但其实影片开篇和间中都穿插了一条看似传统上班族的支线,给出了一些模凌两可的线索。
然后,故事的开展就如本片slogan所说的:“You think you know the story.”(你以为这情节你懂)——完全出乎意料地将砍杀元素推到最高峰。


故事架构本身就已相当有看头:上古邪神直到今时今日仍然掌控大地,只要人类继续按时献祭,邪神们就秋毫不犯。
于是世界各地都有一组人专门进行这「救世」任务。

影片前段真的很传统的B级恐怖片模式,但进入到后段发掘真相的部分,就突然像show hand一样疯掉,各种致敬的妖魔鬼怪层出不穷,血浆染满整个场景——太爽了。

片中提到各地专案小组经常只有美国和日本达标,似乎是在暗示美国和日本的恐怖片引领业界,但目前若还有排名的话,泰国和韩国应该超越了。


年轻的雷神在本片饰演力大无脑的帅哥,当年还很不抢眼,而且上身太长,感觉有点五五身。
本片导演是编剧出身,本片是他处女导演作,成绩很亮眼,但他至今只执导过两部电影,似乎志不在导演。
大名鼎鼎的Joss Whedon也是本片编剧之一。
希望可以看到更多这么有创意的恐怖片。


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