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lking Dead · The Ones Who Live:高开低走,拖泥带水


行尸走肉:存活之人

2010年首播,美剧《The Walking Dead》横跨11年11季177集,成为广大粉丝心目中无可比拟的丧尸经典剧。

之后《The Walking Dead》开拓宇宙,先后制作了3部衍生剧,但因口碑大不如前,制作组于是开展“应急”策略,改为推出正传主角挂帅的“后传”系列,包括Maggie和Negan这对宿敌合作的《Dead City》,以及弩哥的独立外传《Daryl Dixon》

今年AMC继续相同模式,《The Walking Dead》正传最大主角Rick Grimes与黑人刀女老婆Michonne的夫妻档外传《The Walking Dead: The Ones Who Live》强势上线。

作为剧里的常驻领袖,Rick的存在,已等同《The Walking Dead》精神象征,所以他在本传第9季退场后,接下来没有他的两季,似乎总觉得少了什么似的。


本文发表于8网站


《The Walking Dead》系列:

麻辣教师GTO 复活:美好回忆,该留在哪里?


GTO Revival

日本漫画家藤泽亨的代表作《麻辣教师GTO》,于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出版,缔造了销售佳绩,本传加《GTO湘南14日》和《GTO失落的乐园》三部累计销售超过5000万本。

1998年日本关西电视台推出12集同名改编剧,收看率报捷,为全年最高收视剧集。

饰演男主角鬼冢英吉的反町隆史,人气扶摇直上,与木村拓哉和竹野内丰并列当年日剧天王兼一代男神。他演唱的主题曲《POISON》仅出版细碟就卖出27万张。

饰演女主角冬月梓的松岛菜菜子亦不遑多让,剧集高收视大大增加她知名度,在幸运女神眷顾下,往后她参演的连续剧几乎都大受欢迎,成为名副其实的日剧女王。


本文发表于8网站


超意神探:超忆、催眠、多重人格,一盘大杂烩


一个不知名城市,发生疑似与灵异现象挂钩的凶杀案,嫌犯自首后,指明要见患有超忆症的重案组前刑警郭文斌。
郭被重召入伍,利用自己的强项,侦破这起扑朔迷离的奇案。

先说说超忆症,是指大脑异常,能记得发生在自己身上所有事,巨细靡遗,无一遗漏,即使是很小的时候,或很细微的细节,都能记得一清二楚,简单来说,可以用过目不忘来形容。


或许有人会问,那不是很好吗?为何会被归类为病症?
原来超忆症者没有遗忘的能力,也即是说,无论好的坏的、开心的悲伤的记忆,都会一直留在脑海中,而且在记得不好的回忆时,会再次涌现当时的负面情绪。
根据资料,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病症,全球的超忆症者只有约80人。

说回电影,本片主角有超忆症,可惜导演没能力描述好,也刻画不出主角如何运用超强记忆力来协助破案,结果玩来玩去,更像是多重人格——是的,就如刘青云的《神探》那样。
还要穿插催眠,但都是老梗,只能说编剧(也就是导演本人)没什么创意,只是拾人牙慧,炒出一盘冷掉的大杂烩。


拍摄手法很网大,各种凌乱的剪接来表达混乱处境和精神状态,但诠释得很糟,感觉又cheap又无聊。
剧情很废,资讯量大却处理得极为散乱,硬反转,推理过程不清不楚,看得相当痛苦。
其实单看开场无聊的装神弄鬼凶杀案,就不太想继续看了,如果不是张家辉主演的话,不会看下去。


渣渣辉依然很敬业,各种幻想中的自我,算是极有诚意的表演。
可能他近年都在演严肃角色,难得可以“乱搞”一番,当作是重拾一下过去搞笑时期的自己吧。
不过还是想说:张先生,你也到了饥不择食的时候了吗?


2/10(3分给渣渣辉,但扣一分因为他乱接戏)


刘青云的《神探》系列:
神探

神探大战

催眠相关犯罪电影:

出租家人:我有家人,你想租吗?


香港英皇电影制作的剧情片《出租家人》,曾志伟监制兼主演,伙同陈家乐、周家怡、恬妞,描述了一个先喜后悲,结合诙谐和温馨的“家人”故事。

甘草级临时演员志光,对演戏无比热忱,却一直不受导演青睐,因从不计较酬劳,让偶遇的家聪颇感兴趣。

原来家聪经营“出租家人”公司,经常需要临演协助扮演家人,于是邀请志光加入,后者自此找到有用武之地。


本文发表于8网站

哭声:哭弄玄虚


The Wailing (2016)

广受好评且获得不少韩国大钟奖和青龙奖,但不好意思我又要反其道而行了,因为我认真不觉得有啥特别好看。

先说题材和剧情,就一般恶鬼附身和法师驱魔片,过程毫无新意,依靠演员演得好撑场,以及血浆量充足罢了。


男主角定位为警察,明显是要塑造迷信与非迷信的对立冲撞,因为警察办案讲求科学验证,不能搞牛鬼蛇神,但这已是老梗了。
然后警察必定是一开始不相信怪力乱神,之后亲身体验后,不得不相信,才开始寻求相关救援,拜托,这更是老梗中的老梗。

片中被鬼附身的受害者的癫狂模样,不就是丧尸样,还是一点新意都没有。
看到片长两个半小时,其实已心感不妙,果不其然,节奏慢,剧情拖,很多情节根本没必要,很多时候边看边滑手机,还数度更专注在手机上,若删成一个半小时,可能会好一点点。


最受不了是故弄玄虚,为误导观众,一直不揭晓谁才是恶鬼,又刻意将一些角色弄成似乎是恶鬼又不是恶鬼,但前后设定完全无法自圆其说。

比如日本人一开始就已红眼吃生肉,摆明是恶鬼,但中段又刻意将他刻画成很可能只是一个怪人,或巫师。
如果他是恶鬼,就是不死身,为什么跌下斜坡时惊慌失措,还要躲避追捕?
如果他是恶鬼,还需要暗地里做法吗?做法是人的行为好吗,鬼还做什么法?


后来又借黄政民饰演的法师,说日本人其实是在帮忙驱魔。
但到最后又揭示日本人就是恶鬼……整个乱七八糟,不懂到底在讲什么鬼。

神秘女子是不是恶鬼,也是一个谜,或者应该说,又是导演刻意搞来误导观众。
如果她是鬼,要对付她要对付的人还不容易,要如此大费周章?
如果她是鬼,为什么会放过日本人?
如果她是鬼,干嘛最后还跟男主讲那么多废话?


而且她说女儿回家了,但在鸡叫两声之后男主要回家时,又大叫男主不要回家,如果不想男主回家,干嘛要说他女儿已经回家,这样男主当然更想尽快回家了不是吗?
如果她不是鬼,那为何法师见了她就狂吐?
如果她不是鬼,那她是谁?

反正谁是鬼这主旨,在片中被玩得很不聪明,反反复复唬弄观众,却在剧情上前后矛盾,经不起推敲。


结局更是故意扰乱,弄一些模凌两可的五四三画面,搞到好像很烧脑酱,其实就没把故事讲完讲好,乱留一个模糊不清的结局故作高深——最讨厌就这种,根本是摆烂手法。
PS1:小女孩演得好。
PS2:导演的处女作《追击者》我是喜欢的。


5.5/10


导演罗泓轸作品:

临时劫案:三个困顿小人物,一出阴差阳错戏


以香港社会低层小人物为主角,刻画他们为生活所逼不得已铤而走险打劫的故事,《临时劫案》不走沉重黑暗路线,而是精心设计了连串奇巧百出的情节,炮制出一部具有黑色幽默意味的犯罪动作片。

剧情主要围绕3个市井人物,林家栋饰演阿怂,人如其名,被生活磨得凌角全无,天天夹在老婆和母亲之间,挤压在房小价高的现实中。

人到中年一事无成,遇事就怂,自私自利贪小便宜,有利可图即出卖朋友,却还是怂到连朋友的钱也坑不走。


本文发表于8网站

Imaginary:招魂 + 潜伏 = 缝合怪


假想友 / 熊出殁

一名女童话漫画家,与老公和两个继女搬回老家居住。
小女儿在地下室发现一个泰迪熊,为它取名Chauncey,当作假想友,自此与熊形影不离。

女主开始还为小女儿很快融入新环境感到欣慰,但不久后即发现女儿与熊玩的游戏,越来越不像小孩会玩的类型。
当女主尘封的童年记忆开始回溯,她终于想起,这间老屋隐藏着惊人秘密。


设定很套路,一家四口迁进新屋子,然后要面对屋内的灵异现象,完全就是典型鬼片模式。
最初的一切都如此地不肯定,让人疑神疑鬼,感觉很像《The Conjuring》

后半部确立了灵异作祟,有一个老auntie冒出来帮忙,感觉转成了《Insidious》
尤其三个女人闯进了异度空间,就如同《Insidious》里提到的“远方”(The Further),连空间里的设计感都很像,分别只在于一个是红色,一个是蓝色。
诶,如此这般将温子仁两大IP缝合起来,制作人是不是该付温先生一点版权费啊。


画面惊吓度属于小学生等级,泰迪熊变异后也不可怕,那样子可能只能吓到小孩吧,对喜欢恶趣味的大人来说,也许还觉得可爱呢。
主要是很多画面都太暗了,看都看不清楚,要怎样被吓到?(这里放的剧照我有调亮)

主线剧情依旧抓紧亲情来发挥,包括女主和父亲的爱,以及女主和继女的爱,都老调重弹。


5/10


文中提及的电影:

大唐狄公案:青年狄仁杰,侠客来断案


改编自1957至1968年间出版、荷兰外交官高罗佩所写的英文侦探推理小说,讲述唐朝名臣狄仁杰从布衣到拜官,受朝廷委派到各地治理,从而屡破奇案的传奇故事,并穿插狄仁杰不为人知的身世之谜。

中国古代福尔摩斯
有关狄仁杰的影视作品极多,他与武则天的匪浅关系,亦常为影剧所描述,《大唐狄公案》也以此开篇,地点在唐朝国都,唐高宗在位时期。

当时武氏还是皇后,象征她身份的凤印在宫中被盗,引发矫诏杀害朝中大臣事件。
武氏原本就因权势过大及推举变法,遭保守派群臣抵制,此次凤印丢失,对她更造成重大打击。

本剧就在这震动朝中之大事件的背景下掀开序幕,其时狄仁杰仍只是一介布衣,有家不回,长住客栈,一众读书人趋之若鹜的科举考试,他也视若无物。


本文发表于8网站

金字塔游戏:韩国校园霸凌剧还有得玩?


Pyramid Game

改编自同名漫画,韩剧《金字塔游戏》讲述白岩女高二年五班会定期进行全班投票,将班上同学分成5个等级,顶级学生获得特权,最低级则无条件被服从,让理应纯朴的校园生活成为残酷的暴力霸凌圈。

霸凌建立在游戏破解上
故事以转学生盛秀芝第一天前往白岩女高报到掀开序幕,以为充满幸福感的学校,同学看起来亲切友善的环境,没想到在一轮只有二年五班秘密进行的金字塔游戏投票后,盛秀芝憧憬的美好校园生活被推入了谷底。

本剧虽又是耳熟能详、韩剧很爱玩的霸凌梗,但必须说,我是用了一个周末刷完8集,中途并无什么停顿点。


本文发表于8网站

恶魔的艺术2 · 邪降:善恶到头终有报


Art of the Devil 2 (2005)

故事说六个好友,在其中一人Ta的邀约下,离开曼谷前往儿时故乡聚首。
他们见着了Ta的继母,也是他们以前的老师,原本相见甚欢,谁知继母却悄悄杀了当中的一名女生,煮成人肉汤给其他人吃。

此时回忆开始闪现,原来当年六人还是学生时,偷录了继母与体育老师的奸情,还播放给大家看。
继母就在他们这若干年后回来时,进行惨无人道的大报复。


本片血量充足,好此道者必会满足。
降头术描绘得不错,尤其开头的鱼钩降,和六人中被害男生所中的蜥蜴降——蜥蜴从身体钻出来的画面让我想起异形。
让中性女“开阴阳眼”的设计也不错,从没见过鬼魂的人,突然什么都看到,真的会疯掉。

眼镜男身受的极刑,已脱离降头术,存粹血腥虐待,可媲美满清十大酷刑,或古代的凌迟处死。
让受害者在清醒状态下不断遭受酷刑,够残忍,是真的生不如死。


故事其实有点肥皂剧,前面主要讲述霸凌,变态体育老师与有夫之妇偷情,还囚禁学生虐打性侵,做这么多坏事居然没事——后来是被降头术害死,并非劣行被揭发受到法律制裁。

本片的降头术被形容成随处可得,只要有钱就可聘请降头师来下降,降头师也不问情由,来者不拒,钱来就干,实在没半点职业道德——虽然他有告诫说施术后就是一辈子的事。
比较可惜的是,与一般降头片一样,没有关于降头术的科普,看完本片之后不会对降头术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影片寓意带出因果色彩,就是恶有恶报,眼镜男算罪有因得,但其他人遭殃则有点无辜。
剧情的反转再反转是最为人所赞赏的部分,不过还是有两点想提出:
继母为何时隔这么久才报仇?
Ta如果早就不在,为何其他人都能一直看到他,跟他说话?


6.5/10

Road House:标榜格斗,可惜平平无奇


新威龙杀阵

改编自1989年老版同名电影。
故事说前中量级格斗冠军Dalton,金盆洗手后改打黑拳,某晚被一女观众相中,开出优渥条件请他去当酒吧保镖。
Dalton应邀来到偏远海滨小镇,一个晚上就打出名堂,却也让自己卷入财团强硬收购酒吧风波。

很普通的故事,依然是想平静生活的退休高手技惊四座的模式,依然是有嚣张跋扈的二世祖,依然是有疯癫的反派,依然是高手一怒为红颜,依然是那句“别惹怒我,因为我被惹怒后,连我自己都害怕”。
没反转,直接到底的直线剧情,主要就看武打动作,不过文戏还是稍嫌多了一点,虽然并没有到很难看。


Jake Gyllenhaal鲜少演武打角色,这回在本片操到很fit,结实肌肉让人惊艳,可惜武打设计没啥特别,几乎都是街头烂仔交之类的,看惯港式武打和韩式武打的观众,应该会觉得平平无奇。

结局是Dalton打完收工,离开小镇,扬长而去。
就像你也没看过这部片,南柯一梦。


5.5/10


Jake Gyllenhaal演出电影:

周处除三害:除了什么?


香港导演黄精甫执导的台湾犯罪动作电影《周处除三害》,去年10月台湾上映,票房不到5000万新台币。

今年Netflix购得全球线上播映权,于3月1日上线,在多国冲上收看率10大。
中国亦在同一天院线上映,首周票房突破1.2亿人民币,至今已超过5亿人民币。

《周》题材涵盖黑帮、邪教,大量暴力血腥画面,能在中国过审放映已是一个奇迹,如今以小成本(1000万人民币)锯倒大树,更令人跌破眼镜——大尺度,会不会就是《周》票房报捷的最大甚或唯一因素?


本文发表于8网站


黄精甫导演电影:

首尔之春:输了是叛国贼,赢了是革命家


12.12: The Day

1979年12月12日,韩国首尔发生著名的12.12军事政变。
事件起源于韩国时任总统朴正熙遭枪杀后,陆军保安司令官兼调查部长全斗光(原型全斗焕)势力坐大,参谋总长为了压制全斗光,准备将其调派出首尔,同时委任亲信李泰臣将军为首都警备司令官,以防肘腋之变。

全斗光也不坐以待毙,召集陆军内部的私会党一心会成员密谋大事,先逼迫总统签下命令,同时逮捕参谋总长。
谁知总统不肯签字,逮捕成了绑架,全斗光无奈下逼虎跳墙,决定铤而走险以军事力量解决。
就在当晚,叛变的全斗光和抗衡的李泰臣互相拉锯,9小时后尘埃落定。


史实改编电影最难的地方,在于观众已知道结局,所以过程如何处理是全片好不好看的关键。
本片前段出场人物众多,叙事也有点枯燥,但在全斗光开始进行叛变后,剧情就精彩了起来,尤其双方拼了命对抗,局势因各种因素及各将领的心态而瞬息万变,成功制造分秒必争的紧迫感。

对于全斗光及他的阵营的人来说,走上不归路,不成功便成仁,失败的话就是叛国者,成功的话则可美化为革命。
他们只有孤注一掷,没得回头。


反观与之抗衡的李泰臣阵营,却没有生死一线的挣扎,比较像吃公家饭,对他们来说政变不过是换了个老板罢了,能不动就不要乱动。
就如其中一名被李泰臣要求出兵的将领,不满反问:为什么是我的人当炮灰?显然并没有与敌决战之心,容易动摇。
事实是直到最后,李泰臣只能率领单薄的百余人,与全斗光大军对峙,胜败已经无法逆转。

李泰臣在败局之前,义愤填膺斥责全斗光没资格当韩国公民,甚至没资格当一个人,但这样一个没资格当人的全斗光(全斗焕),却在之后连任两届韩国总统,可谓相当讽刺。
韩国电影尺度真的很宽,如此敏感的题材居然可以拍得如此巨细靡遗,而且将一众将军和国防部长的极度窝囊样子完全不留余地地刻画出来,赞。


8/10


黄晸珉(黄政民)演出电影:
人质

郑雨盛演出电影:

Kung Fu Panda 4:神龙大侠无长进,冷饭一镬胡乱炒


功夫熊猫4

我也算是功夫熊猫粉,3部电影加短片都有看,最喜欢第一部阿Po从无到有、梦想成真成为翡翠宫主人和神龙大侠名正言顺继承人的趣味励志故事。

续集和第3部个人觉得比首集逊色,但不算太差,虽然《功夫熊猫3》已明显看出疲态。

我对喜欢的电影,没有要求它得长长久久连续不断,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电影也一样,史上电影系列多不胜数,但续作超越前作者则寥寥可数,一般能做到三部曲皆可圈可点已算难能可贵,更别说四部或以上的长寿系列。

近几年好莱坞黔驴技穷,不断翻炒旧作成常态,有的是狗尾续貂的续作,有的则干脆重启,从零开始从头再玩一回,但这类欠缺诚意的操作,得以票房口碑双赢的例子不多,更多的是成为口诛笔伐的毁经典之作。


本文发表于8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