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See You:家里东西无故不见原来是这样


找到你了 / 搞鬼

如果你家里东西无缘无故不见或移位,你会觉得是自己精神恍惚,还是怀疑闹鬼?
没错,《I See You》里头的一家人,就是面对这种境况。
那你一定会想,诶,这不就是典型或老掉牙的鬼片节奏吗?
No no no,事情的发展可不是这样的哦。
事实上,这么一部片名普通、海报普通,没啥宣传的惊悚/恐怖片,真的就是机缘巧合随便看看,却没想到竟就看到了一部创意还不错的电影。

先说回故事(放心,不会剧透),某个小镇上出了好几宗孩童失踪的悬案,警察男主不仅要面对破案压力,要忍受妻子出轨的精神折磨,还发现正值青少年叛逆期的儿子偷偷躲起来吸烟。
也就在这个时候,家里开始出现了古怪现象,不仅东西会从原有位置上消失,男主还在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尿床。
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侵入了这所大屋里了呢?
我只能说,答案相当意想不到。


上述情节看起来有点俗套对吧,确实影片前半段感觉平平无奇,没耐性的观众或许会就此打住,放弃看下去。
但到了中段后镜头一转(这可不是形容哦,是真的镜头一转),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折,一切真相开始揭晓,而且是会让你恍然大悟,甚至拍案叫绝。

交待了灵异事件起源后,导演也没忘记故事一开始涉及的孩童失踪事件,再次玩了另一个转折。
或许看惯悬疑片的观众,会两个逆转都猜到,但对一开始就没什么期待的我来说,是有成功让我脑里出现“哎哟不错哦”五个字的——尤其是第一个转折。

当然剧情须要改进的地方还是不少,惊悚气氛营造也不足,但以小成本小规格作品来说,创意分就已能让它整体亮眼很多,甚至在看过了真相之后,会觉得略嫌沉闷的前段铺陈似乎也情有可原。
影后Helen Hunt在本片的演出没什么特别,不过冲着她的大名,该会让人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态看片——然后一看成主顾。
不过她本人不知道是不是疏于保养,感觉憔悴苍老了不少(其实才56岁)。


6.5/10



本文刊于T网站

沉默的证人:看了真的沉默


影帝张家辉与任贤齐主演,戏里一正一邪交锋不断,想想都觉得会好看,但事实却非如此。
张家辉饰演法医,开场就是他与解剖的尸体对话,片名又叫《沉默的证人》,想想故事应该就是有关从“沉默的尸体”身上寻找破案关键吧,但事实又不是。
当然你可以说,那只是个人揣测和期待,不过看惯警匪片和张家辉的观众,会做如是想,不是很正常吗?
可惜,最终只得了个货不对办的结果。

先说故事,香港法医中心平安夜,法医陈嘉豪和实习法医乔琳在加班。
此时中心闯进了三个不速之客,是为了寻找遗留在一具尸体上的弹壳,以泯灭他们的杀人证据。
陈嘉豪不愿意在威胁下成为帮凶,于是就在“斗室”内与三名悍匪斗智斗力。
这样的题材,在中港合资警匪片中算独特,可惜影片bug真的多到离谱,有渣渣辉+任贤齐坐镇,都救不了。

先说三个歹徒吧,他们其实是警察,因为在剿灭黑帮行动中,对现场大笔钱财起了贪念,还杀了在场目击证人,走上了不归路。
这种经过专业训练的歹徒,或者说是黑警,属于高难度对付的罪犯,但他们在法医中心的行为处事,却俨然像是完全没见过大场面,外加思路超级混乱的业余者。


如一开始其中一人尾随法医陈嘉豪去殓尸房取弹壳时,居然因为不敢看陈嘉豪“处理”尸体,结果胡乱拿了一颗被掉了包的弹壳就与同党撤退……
大佬,你是警察诶,而且还是反黑组/重案组,看到尸体你会怕?有没有搞错?
另一个一直吊儿郎当,不时对乔琳起色心的更扯,一副扶不起的阿斗的地痞小混混模样,是要告诉全人类,警队在征人时是闭着眼睛录取的吗?
你是警察,你是警察,你是警察!(很重要所以说三次)不是真的流氓好吗?

之前提到的那个黑警,还患有“情绪失控症”,看守乔琳之时,被后者三言两语就挑拨成功,好吧真的脑残就算了,身手也不行是怎样?
堂堂一个受过严格训练,而且已执勤有“江湖经验”的反黑组警察,打不过一个只是在警校呆过的实习女法医?是想笑死谁啊?

任贤齐饰演的黑警老大,算是最冷静最合格的歹徒了,但结果还是傻到要跟陈嘉豪单挑……
大佬啊,都什么时候了,你忘了来法医中心的目的是干啥了吗?
跟个不知死活的法医拳来脚往地好玩吗?好看吗?
你忘了你手里有把上了膛的手枪可用了吗?


再说,张家辉饰演的法医,不就是个在平安夜还要加班的no life普通人吧,在戏里却跟个神人似的,不时把三个黑警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甚至到尾段还成为“宇宙大主宰”,直接当三人是待宰羔羊,三只羔羊被他耍得团团转。
哈啰,你是法医,不是神探!
杨紫饰演的实习法医同样是智勇兼备到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有了这英勇双法医,这部片子就不是看两个人质如何遭迫害,而是倒过来看三名傻逼黑警如何载在两个平民百姓手里了。

张家辉当年从王晶全力栽培的不怎么样谐星,成功转型成演技派影帝;我也从原本不喜欢他到欣赏他,甚至现在只要是他主演的电影,都是必看选择。
但事实证明,渣渣辉并不是保证戏好的金字招牌。

本片导演Renny Harlin是好莱坞知名大导,最辉煌代表作为Bruce Willis主演的《Die Hard 2》,以及史泰龙的《Cliffhanger》,但这两部以外,似乎就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了。
他在1990至2004的15年间,五度入围金酸梅奖最烂导演,或许正可以解释为什么《沉默的证人》会如此难看。


5/10



本文刊于T网站

Luce:矛盾够力,好戏被忽略


卢斯

一对夫妻、一个高中生孩子、一个老师,四个人能演一出好戏?
独立电影《Luce》就能,而且还成功演绎了精彩万分的矛盾冲突。

故事说一对白人夫妻,领养了一个在战区长大的十岁黑人男童。
为了证明美国社会能接受,男童Luce开始了他的成功之旅。
一切进行得很顺利,Luce品学兼优,是就读高中的辩论队员及田径队员,也是全校师长包括校长寄予厚望,会为校争光的No. 1模范生。

这样的零缺点学生,却让他的黑人历史老师发现,他撰写的一篇作业中,竟表现出支持以暴力镇压反对者的极端看法。
老师继而在Luce的储物柜中,找到了一包属于危险性违禁品的烟火,更加深了对Luce的疑虑。
就作业和烟火之事,老师私下通知了Luce的母亲,父母于是和Luce对峙,Luce矢口否认烟火是他的,但父亲不信;这原本和睦的一家三口,因此出现史无前例的猜疑和摩擦。
当Luce知道老师是“始作俑者”之后,决定化被动为主动。


故事到这里,只是矛盾与冲突的初步发展,接下来一连串事件的发生,更出人意表。
悬念,一直不停延续下去,也让你一直追看下去。
接踵而来的是影片围绕的种族大主题,在各种冲突之下,引申出更多课题。

比如黑人老师视亚裔学生为弱势族群的偏见;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从一个小事件/老师的一番话,就几乎彻底瓦解;
Luce作为模范生,所背负的压力及他内心的真正意愿;
夫妻之间该以亲情还是原则为重,出现冲突时,你要站在哪一方?
校长及校方在教师出事时,又该力挺哪一方?
每一个人的人生是真的属于自己的吗,还是早就已经被社会给决定了?

本片精彩之处,还包括父亲从一开始对儿子的怀疑,到面对外人时枪口一致对外的袒护;
母亲从一开始的绝对信任,到怀疑,到护短,到放弃执着;
两者态度上天差地远的转变,完全表现出常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失措与挣扎;
与历史老师由始至终对社会、对种族问题持有坚定看法相较,对比强烈。


Naomi Watts和Tim Roth饰演夫妻,Octavia Spencer饰演历史老师,单看这三人在银幕上飙演技已经值了。
饰演主角Luce的Kelvin Harrison Jr.,那张笑起来不知到底是真诚还是虚假的脸,看得人超级不舒服,对他的工于心计更是不寒而栗;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忍不住同情他长久以来都独自面对压力的处境。
一个人的黑暗面,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释放出来的。
很多时候,是被逼出来的。


7/10



本文刊于T网站

Star Wars系列:13最大奖


星球大战系列
范围:
只限《Star Wars》电影正传九部曲+两部外传。(不包括其他剧集、动画)
标准:
纯属星战骨灰级影迷个人自嗨,大家不介意就一起共襄盛嗨。


最傻眼:
The Rise of Skywalker
天行者崛起 
就是Rey和Ben Solo突如其来的一吻(还好不是法湿的,不然就不只傻眼了)。
从后传三部曲开始以来,Rey和Kylo Ren就处于敌对状态,不过Kylo Ren对Rey总是手下留情,一直要引诱Rey投身黑暗系;而Rey也似乎对Kylo Ren无法赶尽杀绝,甚至在最终决战之后使用原力救活了他。
凡此种种,都显示两人确实存在着莫名其妙的情感羁绊,但最多也只能说是类似识英雄重英雄的欣赏吧,怎看都不可能有儿女私情之类的暧昧啊?
原来,Rey是活在太空时代的传统旧女性,被救一命之后,会以身相许的。


最大逆转: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帝国反击战
Darth Vader揭晓与Luke的父子关系。
这天大的秘密,当时只有导演、编剧等寥寥数人才知晓,连发给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剧本,也只写说Darth Vader告诉Luke杀他父亲的是Obi-Wan。
到正式拍摄,才从Darth Vader嘴里说出“No, I am your father”这句晴天霹雳。
这样的大逆转和情节冲突,在40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构思,完全吓到所有观众。(注:网上一直流传星战最经典语录是“Luke, I am your father”其实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No, I am your father”)


最破坏影迷幻想:
Return of the Jedi
武士复仇 / 绝地归来
Darth Vader脱掉头盔,其丑陋不堪的真面目,让广大对黑武士抱有英明神武样貌幻想的影迷心碎掉满地。
在原著三部曲中,饰演Darth Vader的是健美先生David Prowse,由James Earl Jones配音。
但在拍摄黑武士死前摘掉头盔那一场戏时,导演却特别找来有演戏经验的Sebastian Shaw担当,后者虽只出镜短短2分7秒,却让绝大多数观众误以为黑武士一直是由他所饰演。


最起鸡皮疙瘩:
The Force Awakens
原力觉醒
Han Solo和Chewbacca出场那一幕。
应该是对星战骨灰级影迷来说才有feel,谁会想到时隔32年,还可以看到星战经典人物重回大银幕?
而且还不是重启,而是真正的故事的延续。
见到熟悉的年华老去身影,听到熟悉的Solo式幽默,那一刻,内心激动无比,热泪盈眶啊。


最硬拗结局:
The Rise of Skywalker
天行者崛起
Rey说“I am Rey Skywalker”那一幕。
表面意义就是Rey继承天行者姓氏,背起了将神话传承下去的使命,但个人实在不懂姓Palpatine有什么问题?
让Rey继续将光原力发扬光大,连带为Palpatine这个邪恶代号正名洗白,不是更有意义,更令人感动吗?
要她改姓,感觉就只是创作者为了让“天行者篇”光环大过天而硬拗的结局罢了。


最难笑:
The Rise of Skywalker
天行者崛起
全片的各种笑料。
两个字:老派。
啊,再多两个字:尴尬。


最振奋华人影迷:
Rogue One
侠盗一号
甄子丹和姜文出演星战电影,可惜姜文的角色有点可有可无,反倒是丹爷饰演的Chirrut Îmwe成功让星战拥有了一个有别于其他的独特角色。
如果少了丹爷,《Rogue One》十足模彷《A New Hope》的差劲剧情,将少了很多可看性。


最看过就忘:
Solo
游侠索罗
呃……忘了有什么可以讲的。
哦对了,龙母Emilia Clarke是女主角。


最经典:
A New Hope
新的希望 / 曙光乍现
纵观九部曲和两部外传,还是最喜欢4、5、6集的原著三部曲。
作为开创先河的《A New Hope》,其地位无可取代。
就如Darth Vader作为银河系最强大boss一样无可取代。


最被唾弃但觉得没那么糟:
The Phantom Menace
魅影危机
IMDb只给了6.5分,烂番茄专业影评人打了53%、观众打了59%,是为11部星战电影中最低。
但前传三部曲之中,个人反而对《The Phantom Menace》印象最深,无论是Liam Neeson饰演的绝地高手Qui-Gon Jinn、Ewan McGregor饰演的Obi-Wan Kenobi,都威风凛凛。
当年的小Anakin Skywalker那副厌世的小大人模样非常鲜明,腾空飞车赛更是至今历历在目,印象之佳完全不输星战的其他追逐戏码。
反派Darth Maul虽只是出场打打杀杀,但他独斗两大绝地高手,还能杀掉Qui-Gon,实力超群。
其独特造型和两头光剑的气场,也远胜后传里婆妈娘炮的Kylo Ren。


最无解主角光环:
The Rise of Skywalker
天行者崛起
Rey在干掉她爷爷/外公啪啪丁之后伤重阵亡,却没有像Luke、Leia那样消失,甚至连黑暗武士Ben Solo死后都立马消失了,为何唯独Rey可以保持肉身,让Ben有机会硬是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可循线索是:只有某些绝地武士死后得以羽化回归原力,成为原力魂 / 绝地英灵。
包括最后一刻觉悟的Anakin Skywalker、Qui-Gon Jinn、Obi-Wan、Yoda、Luke、Leia。
从名单可以看出,这组人都有亲属或师徒关系,所以很可能是代代相传了羽化的秘密,Rey则因为来不及学习,所以没得羽化,却反而得以死而复生。
至于Ben,按照星战迷的猜测,是因为他最后以爱和牺牲救回了Rey,契合光原力要旨,才被原力所接纳。


最不知所谓大Boss:
The Last Jedi
最后的绝地武士
First Order最高领导Snoke。
是的,就是一直老神在在、运筹帷幄的丑陋家伙,他不只是Kylo Ren的黑暗系师父,也是暗原力的强大操控者,结果却连抵挡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徒弟秒杀。
霸绝整个银河系的First Order,居然被这样一个白痴所统治,无言。


最无惊喜:
The Phantom Menace + Attack of the Clones + Revenge of the Sith
前传三部曲:魅影危机 + 克隆人的进攻 + 西斯的复仇
前传三部曲完全就是为了交待Anakin Skywalker如何改正归邪成为Darth Vader,既然都破了题,知道了这不变的大方向,自然就少了很多期待感。
观众既不会有经历正传三部曲之中,黑武士突然说他是卢克老爸的震惊机会,也没有观看后传三部曲之时,从头到尾猜测Rey身世的那种乐趣,相当无趣。

2019十大伏片:生命宝贵,远离伏片


事先声明:本文入选的电影纯属个人看法,勿喜嫑喷。
只选个人看过的电影,没看过的当然无法评论。
伏片是不好看的片,但不好看的片并不一定就是伏片。
六部英语片,四部中文片,排名不分先后。

Cold Pursuit
冷血追击
印象:
最强老爸Liam Neeson主演,无论架势、风格,都让人觉得会是另一部《Taken》。
真相:
无论故事、气氛、拍摄手法都跟《Taken》差很大,缓慢的节奏、拖拉的剧情,一边看一边不停期待戏肉上演,却直到剧终还是等无人,只等到周公来敲门。

Escape Plan: The Extractors
金蝉脱壳3:恶魔车站
印象:
《Escape Plan》系列第三集,第一集口碑不是很好,但龙哥和阿诺两大上一代国际动作巨星合作,消费了不少观众情怀。
第二集改由Dave Bautista上阵,口碑更差。那为什么第三集还会中伏?
说穿了不就是看在龙哥面子上,也以为经历了第二集的惨淡之后,还敢拍第三集或许会有转机。
真相:
俗话说危机就是转机,可惜本片却堕入更大的危机。
这集除了原班人马,还加入新晋武打明星张晋,但故事乱七八糟,全片在一片模煳黑暗中慢吞吞进行,看得人昏昏欲睡。

Glass
玻璃先生
印象:
《Unbreakable》和《Split》合体,期待不一样的超级英雄片。
真相:
因《The Sixth Sense》爆红,之后却无甚佳作的M. Night Shyamalan,不愧是伏片大导,继续雷声大雨点小,将一个其实还蛮不错的题材,拍得看的人不懂自己到底看了什么鬼。

Men In Black International
黑衣人:全球追缉 / MIB星际战警:跨国行动
印象:
《Men In Black》系列盛名之下,好莱坞当红雷神Chris Hemsworth和女雷神Tessa Thompson联袂主演,外加Liam Neeson和Emma Thompson,如此卡士别跟我说没看头?
真相:
情节老套,笑料难笑,转折意料之中,整体换汤不换药,是真的看到睡着。

Shazam!
雷霆沙赞!
印象:
DC的超级英雄片一向走比较沉重甚至暗黑风格,但傻赞虽然同属DC,却跟之前的《Batman vs Superman》、《Justice League》很不同,尤其这部正好在《Avengers: Endgame》之前不到一个月上映,好奇想看看DC是不是能异军突起。
真相:
孤独老魔法师临终托孤,加上老掉牙的七宗罪邪魔现世,《Shazam!》的世界观已经先发制人地——弱。
傻赞是大人身少年心,本来很可以玩一些笑果,无奈他总是在变身之后就变得很弱智,连带搞笑也显得别扭。

Brightburn
魔童 / 灵异乍现
印象:
1. 如果地球人夫妇当年捡到的小孩长大后不是Superman,而是邪恶的超魔?
2. 《Guardians of the Galaxy》系列导演James Gunn监制。
3. 难得的超级英雄恐怖片。
真相:
完全到喉不到胃,一点也不恐怖。
电影标语:“邪魔找到了属于它们的超级英雄”;看完的我:“So?”

诛仙 I
印象:
当年开创东方魔幻经典《倩女幽魂》导演程小东再战江湖,选中了大红的修真小说来改编拍摄,再玩飞来飘去拿手好戏,非常令人期待。
真相:
故事凌乱不堪,人物性格模煳不清,打斗乏味,感情无聊,程小东无复当年之勇,很难相信他会拍出这么一部烂片。

神探蒲松龄
印象:
就因为是成龙。(他近年都在拍烂片,但……对啦就是情意结)
真相:
找成龙演一个具有文人气质的书生,看了尴尬。
钟楚曦演的聂小倩应该是所有聂小倩女演员中最没灵气的一个,看了尴尬。
阮经天表情只有两个:大惊失色+惊慌失措,看了尴尬。
妖怪CG活脱脱显示了这方面水平的不足,看了尴尬。
神探蒲松龄?只看到蒲松龄,没看到神探啊,神在哪里?探在哪里?
很少看一部电影从头尴尬到尾。

新喜剧之王
印象:
就因为是周星驰。(他近几部作品差强人意,但……对啦因为我是星爷铁粉)
真相:
延续《喜剧之王》里群众演员迈向成功的励志故事,不过换了女生当主角。
前半段乏善可陈,看得呵欠连连;后半段稍有转机,但始终有气无力。
星爷式笑中有泪模式启动不了,看完没有笑,也没有泪。
男女主角不讨好,王宝强视觉疲劳,本片可说是星爷的灾难之作。

反贪风暴4 / P风暴
印象:
《反贪风暴》系列已成一个品牌,对喜欢港产警匪片的观众来说值得支持。
真相:
来到第四集严重显露疲态,炒起冷饭来了。
发哥经典《监狱风云》、梁朝伟《黑狱断肠歌》、刘德华《狱中龙》等等早将监狱戏码玩够够了,还能有什么特别?
果不其然,本片的监狱里没有风云,只有陈腔滥调。
第五集《G风暴》在开拍中,希望不要再中伏了。

总结
以上就是个人选出的2019年十大伏片,你有中伏吗?
没有是省钱省时间,有也不要紧,新的一年祝大家都能逢伏化吉!



本文刊于T网站

Spies in Disguise:双嘴炮合璧天下无敌


变身特工

2019年卖座英语动画片包括《Frozen 2》《Toy Story 4》、《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3》、《The Lego Movie 2》、《The Angry Birds Movie 2》、《The Secret Life of Pets 2》
若再加上2020年排期上映的《The Spongebob Movie 2》、《The Croods 2》,以及《Minions 2》(严格来说加上三集《Despicable Me》的话这小黄兵2已经是系列第五集了),不难看出,动画片名牌和续集系列效应,依旧是好莱坞片商肯不肯点头拍摄,以及观众进不进场的极大考虑元素。

《Spies in Disguise》却是如假包换的全新创作,与任何过往电影都没关系,而且不仅宣传不重磅,还敢敢选在星战和叶问席卷电影院的同一时期上映。
凭什么呢?
凭的就是西方梦工厂近两代大咖:黑衣人 / 灯神Will Smith和蜘蛛侠Tom Holland作为两大声优台柱,以及制作团队对剧本、桥段、特效等等满满的自信。


故事说Will Smith饰演高大威猛又自恋的头号特工Lance,一次行动中不但失手,还被嫁祸为歹徒。荷兰弟则饰演热爱科学、从小就被排挤的科学家Walter。
Lance因为受当局追捕,不得已使用了Walter的变身方案,以掩人耳目,谁知道Walter却让他变成了一只……

变了身之后的Lance须要面对各种调适,也在进行任务时因新肉体闹出连串笑话。
最重要的是,他还能继续说人话,可以在万般无奈和受挫下,继续和Walter不停斗嘴,也正是这无休无止的连珠嘴炮,让本片娱乐性十足。

看过Will Smith在旧版《MIB》和Tom Holland的蜘蛛侠电影,应该都晓得这两人嘴上功夫的威力,当二人1+1不等于2却大于3的时候,可以想象得到,即使剧情俗套,却还是能因为两人声音擦出的火花,碰撞出十足的笑果。
编剧把Walter设定成爱看浪漫+悲情韩剧的“呆萌暖男”,与强硬的Lance形成反差,加上不时出来插科打诨的鸽子老友,都为本片的喜剧效果加了分。


影片也采取笑中有泪模式,如崇尚以暴制暴的Lance,最后为Walter“仁者无敌”的信念所感动,虽然是老调重弹,但作为一部阖家共赏的动画片,这样的正面意义并不违和。

最后两点要说的是:反派大boss使用大量无人机武器的画面,让人想起《Spider-Man: Far From Home》同样出现成千上万无人机的桥段。
二是Walter以他的科学小聪明(或者也可以说是大智慧)设计出来的各种怪趣武器,其实在其他片子也见过类似的,包括周星驰的电影。
不过《Spies in Disguise》依然是一部老少咸宜的动画片,让你看了开心迎接全新2020年。


7/10



本文刊于T网站

Code 8:X-Men平民化


8号警报 / 8级警戒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身边朋友或同事是超能力者,你会怎样?
或者说有一天官方宣布超能力者就生活在我们四周围,你又会如何?
会兴奋有超级英雄在你落难时来解决你,还是担心甚至惧怕超能力者搞不好变成超能力歹徒,社会秩序毁于一旦?
这,就是电影《Code 8》的主旨。

没错,并不新鲜,甚至有点老调重弹,事实上这也是《X-Men》故事设定的大环境—— 一个人类与超能力者并存的社会,却因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搞出一大堆事情来。
《Code 8》就是一个这样的社会背景,甚至更直接地告诉你,超能力者人数占据全人口的4%。
诶,别以为4%很少哦,假设一个城市有一万人,4%就表示有400个超能力者了,再想象400个X-Men在一起……那根本就可以反转整个城市了!


《Code 8》里头还有另一个设定,是说在工业和科技还不发达的过去时代,超能力者是人人抢着聘请的人才,因为他们可以做到常人做不到的工作。
但当机器开始大行其道后,超能力者逐渐被取代,甚至到了面临失业的窘境。
为了防止超能力者作怪,政府也迫令他们都须登记注册,不然就不能工作。
当局还设计建造了空中飞行器,无时无刻监视着城市各个角落,一旦发现漏网之鱼,就拉响“八级警报”,随行的武装机器人即可对反抗者格杀勿论。

相对于X-Men高调又大规模向政府开炮的牛逼,《Code 8》里的超能力者平民只能卑微地讨生活、担惊受怕地过日子。
他们一样有柴米油盐的问题,一样每个月尾得缴付各类账单,一样面对种种生活压力。

本片男主就是一个只能每天打散工的低阶层超能力者,当知道家里一直拖欠账款,母亲又急需大笔钱治病,决定铤而走险,帮黑道人物干犯法之事以获取可观酬劳。
在黑道打滚,问题当然不会如此简单,于是原本以为赚到钱就吸收不干的事情,逐渐走钟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如果把所有超能力元素拿掉,本片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黑帮片。
你当超能力是辅助或包装都好,就前面提到的一堆发人深省的主旨,到影片后段都被一连串动作场景给削弱,甚至取代得荡然无存。
这就是商业片走向的问题,只能说可惜了一个可以发挥的超能力题材。


5.5/10



本文刊于T网站

少年的你:披着探讨霸凌外衣的青春爱情片



我一向对青春校园片没什么兴趣,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大家说到多好看多好看,但我看了就是无感。
我对爱情片也兴致缺缺(爱情动作片除外,哈哈),尤其是那种哭哭啼啼、死去活来的更是敬而远之。
不是吗?人生都已经多苦多烦恼了,看部电影不就求个开心放松爽一下,干嘛还要连虚构的精神世界也要再痛苦一番啊?

所以像《少年的你》这种刚好涵盖了上述三大我没兴趣元素(青春校园、爱情、哭哭啼啼)的电影,理应不在我的观看名单之中,而且是连候补也没资格。
那最后为什么又看了呢?
因为一,朋友说非常好看,勾起了我一点点好奇心。
二则是因为这部片子论述的是霸凌的故事,又再勾起了我多一点点的好奇心。
是的,校园挥霍青春那种我不爱,但校园霸凌因为跟我背景有点关联,所以破例青睐。

《少年的你》说安桥市一所中学复读班,发生了一名女生受不了校园暴力,在学校跳楼自杀事件。
随后同班女生陈念被霸凌始作俑者的女党盯上,成为下一个目标。
女主陈念无意中认识了本是体育生,后成为街头混混的小北。
陈念因不胜霸凌,要求小北保护她,两人因此开展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


本片改编自玖月晞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由《七月与安生》原班制作人马,包括导演曾国祥所打造。
相比《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情感更加澎拜,虽然在片中很多时候两名男女主角演绎的都是没哭出声的悸动,但恰恰就是这种憋在心里,却要硬生生往肚里吞的痛,才更令人动容。
周冬雨演技已能收放自如,她在本片有18场哭戏(流眼泪那种),平均每7.5分钟就要哭一次。
那种愁苦凄厉不仅演出来辛苦,就连看的人都替她感到辛苦,也真难为她了。

饰演小北的易烊千玺,目前是华语娱乐圈当红炸子鸡,之前看过他在《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演出,觉得只是普普通通,没想到在《少年的你》居然演技大爆发。
那种跟周冬雨心照不宣的内心交集;身为保护心爱女生的男生应有的担当;誓死不屈的倔强;心痛感动的心里挣扎等等高难度内心戏,都表达得恰如其分。
讲真的,对他刮目相看了。

影片缺点当然还是有,像小北被带去警局拘留的那晚,陈念就遭到霸凌,会不会太凑巧了一点?
魏莱带着一班人行凶,也不用挑在小北不在的晚上才出手啊,这么多人难道打不过平时一个人护花的小北?


不过最严重的,是本片主旨很不明确,到底是要讲校园青春,还是校园暴力?后半段怎地就成了犯罪悬疑,还外加苦情爱情片了?
开头说过,之所以会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它声称对阻止校园霸凌进行宣导,但其实这主题就只在影片前部分有刻画到罢了,呈现方式还很老套,跟其他有关霸凌的影剧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且只单方面描述被霸凌者的遭遇,却只字不提魏莱等霸凌者不断对同学进行霸凌的背后原因,这么不平衡的“探讨”,也未免太表面化了吧?

总的来说,如果你喜欢那种心痛到要死要活的青春校园片,那《少年的你》会非常对你口味。
如果你是要看周冬雨或易烊千玺,那他们在本片的表现也可以满足你。
但如果你要看的是有关校园霸凌的课题探讨,那不好意思你会很失望。


6/10



本文刊于T网站

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

作为星战迷,却对这万众瞩目的完结篇并不是很期待。
原因一:自从迪斯尼收购了卢卡斯影业,并在2015年推出第七集时宣布,接下来每年都会有一部星战电影,而且真的说到做到之后,个人就觉得“Star Wars”这个品牌已经失去了它最初的意义,沦为迪斯尼的摇钱树了。
说《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是完结篇,谁信啊?
大家心知肚明,这只是“天行者篇”的最终章,并不代表整个星战会结束,更何况外传要拍的话,都可以拍到2030年啦。

原因二:星战三个三部曲之中,个人最喜欢的还是456,尤其是最早上映的经典第四集《A New Hope》。
相比之下,距离《Return of the Jedi》22年后才推出的“前传三部曲”就逊色了一些,比较像是在特效上炫技,而且三集的故事大方向就是描述Anakin Skywalker如何入魔成为黑武士Darth Vader,已知结果的剧情,自然少了惊喜度。

2015年再推出的“后传三部曲”,从一开始的《The Force Awakens》,以及两年前的《The Last Jedi》,都无法重新燃起当年对星战的那股热爱,甚至觉得所谓的后传三部曲,根本可有可无,因为它并没有对整个星战体系起到任何锦上添花的作用。
所以与其说觉得今年这部完结篇对《Star Wars》意义重大,还不如说是终于盼到它见好就收了。


后传三部曲故事一直围绕在一正一邪、一白一黑、一女一男的两个主角Rey和Kylo Ren身上。
这两个人在前两集中早已纠缠不清了很久,无论是正面的光剑对决,或远程的精神力交锋,都拖泥带水到一个不行,这也是个人对后传三部曲没什么好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来到《The Rise of Skywalker》,两人终于得做出了断,但还是很不干脆利落到令人怀疑导演是不是受了韩剧的影响,星战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苦情悲情煽情啊!

作为一个大逆不道的弑父者,Kylo Ren的结局对他来说是求仁得仁。
灵魂得到救赎,完全因为他最后一刻的醒悟,既是对他外公——银河系最强魔头Darth Vader由正道转入暗黑系的一个正面回应,也可说是为“天行者”家族抹去污点。
令人无比尴尬的是那神来一吻,据说那一幕令无数观众傻眼,包括本人,差点就因此把星战列为太空惊悚片了。


因为Darth Vader是永远的偶像,所以当初后传三部曲出现Kylo Ren这个东施效颦的人物时,个人非常不喜欢,尤其在见识到“仁哥”的优柔寡断和婆婆妈妈之后,更是忍不住心里对塑造这个角色的导演翻了数不尽的白眼。
但说句公道话,饰演Kylo Ren的Adam Driver在本片对正邪之间的心理挣扎倒是诠释得不错,有掌握到在这么一部非剧情片中发挥内心戏的难得机会。

《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缺憾不少,最大毛病就是西帝死而复活却没交待清楚原因,好像就是要找来一个为人熟知的终极大boss让完结篇更有看头,再让Rey的身世更具震撼性就对了,殊不知这样子不顾一切,反而让人置疑导演是不是高估了观众的接受程度,也低估了观众的智商。
整部完结篇就是一出太空寻宝记,间中穿插Rey和Kylo Ren的躲猫猫和大逃杀戏码,讲真的,不觉得太单薄了一些吗?
难道迪斯尼旗下电影,无论什么类型都难逃这种老少咸宜的合家欢冒险路线?


片中极力展现的幽默,感觉是延续42年前Harrison Ford饰演的Han Solo负责搞笑的方式,在当年看觉得好笑,现在呢,抱歉只觉得老套。
至于最后的大战,无疑呈现了磅礴气势,视觉上满分,但说到底和之前星战电影中的大型战役也没太大差别。
盟军最后大举来支援是早就猜到,没什么惊喜不说,那西斯的太空舰队早已备战多时,却为何迟迟不出动?

观看本片的时候,我尝试做了一下精神分裂:如果是非星战迷,甚或是第一次看星战片的观众,我会看得开心,因为它的确是一部娱乐片大王J.J. Abrams拍出来的好看娱乐片。
如果是星战迷呢,我只能对J.J. Abrams,以及无法参与制作的星战之父George Lucas说声抱歉:《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作为史诗般的星战系列完结篇,最终不过是鸡肋一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6.5/10



本文刊于T网站

In The Tall Grass:概念不错,整体失望


高草丛中 / 高草魅声

改编自惊悚大师Stephen King小说的电影很多,但并非每一部都叫好叫座。
比较差强人意的,当然一方面是导演、编剧和制作团队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文字和影像的差别。
通过文字塑造出来的气氛,可以经由想象而无远弗届;但将之影像化、实体化之后,就总是有被框在一个局限内的感觉。
就像以前看武侠小说,当同名作品拍成电视剧或电影时,总是觉得不如原著精彩感人。

《In The Tall Grass》是Stephen King和他儿子Joe Hill合作撰写的同名恐怖小说改编成的电影。
故事说一对兄妹开车,途经一片比人还高的草丛时,听见草丛里有小孩呼救,兄妹俩决定救人,谁知道进入草丛后就迷失方向,不仅找不到小孩和对方,也无法找到出路。
看到这里,熟悉鬼王金的读者或观众想必也已猜到,这又是他拿手的神秘灵异招数。

影片一开始是可以的,男女主相继被困在高草丛迷阵中,明明听到彼此的声音,也听到呼救小孩的声音,却怎么找都找不到对方。
那种孤立无援、心急如焚、彷徨失措的感觉,率先建立了惊悚片必需要有的氛围。
尤其当女主和男主相约一起跳起来,以观测彼此距离那一段;第一次跳起来发现双方距离不远,让女主重拾寻获的信心;但第二次跳起来时,却发现两人的距离猛然被无故拉远了,那种WTF的恐怖感觉立马涌了上来。



之后开始带进其他人物,包括小孩的父母,以及到来高草丛区寻找女主的前男友——哦对了,前男友是在得悉女主和他哥哥失踪两个月后,才找到来的,当时停放在高草丛外的女主车子,早已灰尘满布。
吊诡的是,前男友进入高草丛后,居然遇上了女主和她哥哥,一切彷如发生在两人失踪的当天。

从这里,开展了另一个方向——时间轮回/无限循环。
虽然只有六个人,但他们之间在高丛草中的相遇、听到的声音,甚至看到的景象,都完全不按照时间顺序在发生。
这时间混乱的部分,虽然增加了诡异气氛,但处理得很乱,像烧脑又不像烧脑,有点过于随性到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片中有一个重要的物事,就是高草丛中一块来历不明的大石头。
一切神秘事故,都来自这块大石头的奇异力量。
它是天外来石,还是远古时代就存在于地球的奇石?没说。
它的神秘力量是类似天外陨石的力量,还是因为地球磁场所造成?没讲。
石头上有着原始图腾的刻纹,是源自失落的文化?还是没说。
为什么它会孤零零在一大片高草丛中央,高草丛是它产生出来保护它的屏障吗?依然没讲。
这就是令人丧气的地方,尤其是看这种灵异类恐怖片的时候。
不是说非得有一个很清楚或科学的解释,但起码也要有个说法吧,什么都不解释,就等于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发生,完全不用管合理性和逻辑性。


就像片中女主见到一群脸上都是草的神秘人,来抓她去进行类似邪教的仪式;还有高草丛烂泥地破开一个大洞穴后,生出无数的手来抓她,但这种种转眼间又消失不见,然后告诉你一切都是幻觉?
这类为了吓人而吓人的幻觉,不觉得无聊吗?(而且也不怎么吓人)
就像某人口沫横飞地告诉你一段他经历过的匪夷所思、精彩绝伦的人生经历,然后在你瞠目结舌、拍案叫绝之后说,其实那都是他编造出来的,难道你当下不会很想打他?
对啦,就是小学生写作文时满满写了一篇,最后却加了一句:“啊,我突然惊醒过来,原来那只是一场梦”那样。

高早丛中为什么会有一间无人教堂?
也没解释,别告诉我那是隐喻,用来暗示邪恶环境里总会有一丝正义。
也就是说,即使高草丛中再冒出一座金字塔,或者一座爱斯基摩冰屋,都不要问为什么,反正作者不打算解释,想怎样就怎样。
这样的无逻辑,有什么意义?
厉害精彩的超现实惊悚或恐怖故事,不只在于气氛的营造,很重要的一点,也在于最终作者能够为他自己制造的各种画面,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有人因为片中的时间轮回情节,联想到另一部惊悚片《Triangle》,个人觉得后者要好看得多。
《Triangle》主题明确,焦点就专注在时间轮回,逻辑上讲得通,看到结尾时会有“原来如此”的赞叹。
反观《In The Tall Grass》看到最后却只会生起“蛤?酱也可以?”的问号。
本片导演执导过科幻恐怖片《Cube》,个人也觉得《Cube》比较好看。
诶,难道问题是出在原著?


5/10



本文刊于T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