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逆战 216:不是马后炮


说中了:炎帝临场升级突破。因勾彻错误解开封印,令他恢复到最强状态。
龙少套路果然十年如一日啊,不是马后炮,之前就讲过了。
铁将纵横玩过的梗,继续再玩真的没新鲜感。
其实炎帝最早以不完全状态登场,已经猜到终有一日他会重上最高战力。
但功力这么上上下下好几回,该玩够了,这一战please,就给炎帝功成身退吧,腻了。


伯益和于清这对苦命鸳鸯会不会成为牺牲品,博取眼泪?
记得龙少之前有在专栏提过于清会有好下场,且拭目以待看龙少还记不记得当初许下的承诺。
现状是伯益瞎了一目、于清废了一臂,看来所谓好下场,应该就是手刃仇人,以残障之躯双宿双飞退隐江湖吧。
希望少昊不会再把他们俩拉进华胥的斗争,毕竟就如炎帝所说,伯益始终是凡人,不该参与非凡人的战役。


追回:

Host:紧扣疫情时事,用Zoom通灵


夺魂连线

疫情期间,六名无聊在家的好朋友,决定用Zoom玩通灵,其中一位Hayley找了灵媒/神婆来协助大家进入状况。
不过神婆也是头一次通过Zoom进行,为此埋下了事后失控的伏线,加上神婆家网路不给力,一直断线,使得其余人被逼在没有“导师”的引领下摸索。
本片既为恐怖片,可想而知最后招来的亡灵,当然不是好相处的。

《Host》聪明的地方,在于紧扣目前最夯的疫情题材,以及大堆人因禁止外出被逼留在家,而开始使用视频通讯软体及直播的时事现象,很有代入感,也容易引起共鸣。
通灵/招魂的“把戏”,自古就有,东西方都有,而且大同小异,最直接简单就是通过灵媒/神婆来执行,本片也不例外依循了这个方式。
因为Zoom的无距离便利性,形成任何人都可以呼朋唤友来共襄盛举,三几好友聚在一起搞这个,感觉也像以前玩碟仙,再次增加了共鸣度。

《Host》的故事就是一条线走向,你想象得到的发展,它就实实在在呈现。
不过整体氛围控制得很不错,通过各个角色的摄像头展现的画面,若隐若现,模模糊糊,恐怖感营造得可以(老司机另当别论)。
吓人之处依然采用传统的jump scare,但同样得分,也建议深夜戴着耳机看,更有feel。


要说主旨或寓意的话,就是片中神婆所说,不要对亡灵不敬,免得激怒对方,惹祸上身。
孔老夫子也说过:“敬鬼神而远之”,同样是希望大家对我们不熟悉的另一世界的事物,抱持恭敬适当的态度,不要轻浮以对。
俗话说的“请神/鬼容易送神/鬼难”,也在本片淋漓尽致展现,玩火,就是可能会付上自焚的代价。

片中一切祸端的始作俑者,来自于一个有华族血统的角色(她自己有说),有对号入座者因此认为导演有心影射,因为造成全球性灾害的新冠病毒也是因中国/华族而起。
当然导演对此并未明确表示(相信他该不会笨到承认),我们看戏的还是单纯看戏就好。

本片只有56分钟,节奏明快,一气呵成。
也有人认为是偷懒的做法,个人倒觉得这样刚好,因为故事主线简单,“任务”达成就算,再长反而可能产生很多恐怖片为了拼时长,结果中段出现闷场低潮的毛病。


6/10



本文刊于T网站

The Empty Man:看完很empty


躯壳 / 空人

“第一晚你会听见他”、“第二晚你会看见他”、“第三晚他来找你了”。
这就是所谓的Empty Man的现身过程。
乍看之下,就是一个邪灵附体的感觉,再配合邪教的洗脑程序,玩的是千古不变的“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意识心态,最后show hand:事实摆在眼前,不到你不信。

丧妻失子的前警员男主,因朋友的女儿失踪,私下查探,结果不仅发现了青少年集体自杀的可疑情况,也引出了彷似一直在背后操纵一切的邪教组织。
当男主察觉自己契而不舍的追踪,换来的是更可怕的后果,为时已晚。

本片改编自BOOM! Studio六年前出版的悬疑漫画小说(graphic novel),背景是人类社会被一种莫名病毒侵蚀,患者会出现幻觉、自杀倾向,可能步向死亡,也可能成为行尸走肉般的无灵魂躯壳。
病毒肆虐之际,邪教徒数量激增为社会带来更大祸害,FBI为此寻找解决方法。
不过这宏观的背景,在电影中未有相应着墨。


影片一开始描述的是四人登山队在风雪中遇上了神秘离奇事件,正式介绍了“Empty Man”的出场,这部分氛围尚可,有点悬疑加恐怖的味道。
但接下来话锋一转,变成前警员男主调查失踪少女的故事,感觉像蹩脚侦探片,之前营造的恐怖片气氛荡然无存,非常可惜。

男主逐步挖掘集体自杀及邪教洗脑的事件,全程由他一人演独脚戏,过程冗长沉闷,看得极度不耐烦。
邪教光天化日下冠冕堂皇开堂授课洗脑,类似现今社会现象,处理平淡无奇无看点。
夜晚的祭祀过程依旧单调乏味,教徒如丧尸群追捕男主的戏码也拍不出紧张感,相当失败。

结局大概不难猜到——如果你还保持清醒的话。
语焉不详的安排看得纳闷又不爽,似乎只要牵扯到邪教,凡事就可无所不能、无从解释,这样的设定绝对无法让人满意,至少个人就非常感冒。
可观的137分钟片长扣掉了片尾还是很可怕,其实90分钟足矣。
当然,本片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片长。


4/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365逆转命运的1年:被忽略的推理韩剧


365: One Year Against Destiny

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还可以改变未来,你会吗?
这个应该问过不下数千数万次的假设题,相信一般人答案是“会”。
即使像Bill Gates、马云,也应该还是选择“会”,因为人再怎么成功,都是不会满足于现状的。

改编自日本推理小说《Repeat》的韩剧《365:逆转命运的1年》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不过随着改变而来的,未必是更好的未来。

至安园女园长邀请11个互不相识之人,参与了能够回到一年前的神秘计划。
其中十人“重启”后,带着现有记忆进入一年前的自己,成功扭转了原本不如意的人生。
但当其中一人意外死亡后,其余九人的命运,也开始出现难以预测的困境,一切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不良动机。


本剧一大特色是反转特多,不仅人物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各个人物的真实身份也扑朔迷离,加上剧情不时推翻之前的铺排,可以看出原著作者和编剧有野心不让观众轻易猜到故事发展,喜欢推理的观众应该会喜欢。
缺点是不停的反转,到头来会觉得好些前面的经历和过程,似乎都没必要大费周章进行误导,因为会变得前后不呼应。
最让人不满的,是中段竟然还出现刻意疑弄观众的不实画面(因为不剧透所以就不说是哪一幕了),这种纯粹只为了让人极度意外的手法非常要不得,是本剧最大扣分的地方。

另一特色,是居然没有韩剧招牌爱情戏码,男女主由始至终都是为了破解谜团才组成一个team,虽然接触多,独处时间也多,其中一方无论发生什么事、发现什么线索,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跟对方联络。
但这样患难见真情却没有日久生情——准确来说,是日久生出来的是更像家人的亲情。

不少情景是连身为观众的我,都以为他们要接吻、牵手、拥抱了,结果却没有。
更难得的是,如此隐晦不外显的感情,在历经患难及历劫重生后,竟然能让人觉得更动人。


韩剧最引以为傲的催泪元素,也不在本剧中滥现,所有顺应剧情的泪崩画面,确实都是为了剧情需要,而且点到即止。
如此一来也等于加快了节奏,除了前半段猜谜过程玩太多让人心生厌倦之外,只要顺利撑到后半段,追剧感就会涌上来。

《365》最大的“bug”,应该就存在于故事所设定的时间论里。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的存在,如果能回到“过去”,“过去”就会有过去的自己,而过去的自己不会无端消失被未来的自己所取代。
除非回到“过去”的,只是意识和记忆,融入了“过去自己”的脑海里,但如此一来则“未来自己”的躯壳依然会存在,当时间交迭到来,过去的自己就会遇上“未来自己”的躯壳。

这问题要解决,就只能沿用平行时空的理论,以时间线不只一条来解释,但显然《365》并非建立在平行时空上。
故事设定角色们回到一年前,且能做出改变,但这365天内曾经且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与因改变而导致的蝴蝶效应所产生的混乱状况,作者/编剧同样也没要深究,而只是专注把重点着墨在悬疑和推理情节上。
这是在观看本剧时要先做好的心理准备,免得一直纠结。


本剧其他不足之处还包括凶手动机薄弱,当然,杀人犯纯粹以杀人为乐,无需动机是可能的,但欠缺说服力的解释,必定难以让被剧情耍得团团转的观众满意。
阴谋始作俑者的动机同样令人失望,那不过就是一个老梗,当满满期待值在答案揭晓后变得空荡,还真不是滋味。

最后温馨提醒一下,剧中有大量手机屏幕、书本、档案文字的画面,不懂韩文的话,建议找有对这些文字也进行翻译的版本(而不只是翻译对白),不然会减少很多观看的乐趣。


7/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Sonic the Hedgehog:靠Jim Carrey撑场,消费玩家旧情怀


音速小子

改编自上世纪街机/电玩大咖Sega的著名游戏,《Sonic the Hedgehog》是一代玩家的记忆。
我虽然也曾是电玩迷恋者,Sonic却不在我的游戏名单中,所以并没有所谓的情意结,这部电影会吸引我观看,完全是因为好莱坞喜剧天王Jim Carrey。

故事说拥有音速奔跑能力的Sonic离开了故乡,到地球隐居,一次无意中泄露了特殊能力,引起邪恶的蛋头博士注意。
Sonic第一次接触也认识了地球人之后,与男主合作一同对抗蛋头博士的追捕。

俗套到不行的故事、看头知尾的情节、温馨大团圆的收场,无一不是今时今日要发光发亮的电影大忌,偏偏票房却破了3亿美元,续集呼声也高,委实让人不得不担忧好莱坞的未来电影走向。
当然这是供求问题,观众买单进场,才会造就满堂红票房,片商在商言商,当然不会跟钱过不去,顺应市场潮流选材拍摄也是人之常情。
或许是为了看情怀的那一代人的贡献,也或许是Sonic最初崩坏造型形成的宣传效果,让人遗憾的是,各种原因都掩盖不了本片“成功”的事实。


Sonic的能力就跟闪电侠和快银一样,如果只是围绕这项能力来编写剧本,大概也写不出什么好东西,也不过就是跑得飞快,仅此而已。
反派的作用和使坏动机如果也只围绕在要抓一只alien,那同样只会有乏善可陈的情节。
蛋头博士的高科技武器,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对Sonic造成威胁,但除非能像超人那样找出Sonic的实质弱点,不然与生俱来的超能力,终究是人造机器所难以比拟的吧。

以上几个“特色”,再添加一点让人完全无感的友情戏码,就这么形成了本片骨架,最后填补进去的血肉依然毫无血色。
实在是忍不住重申,就找不到更好的编剧人才了吗?

《Sonic the Hedgehog》显然只满足于合家欢定位,大概就是锁定玩动作游戏的玩家,消费电玩情怀,可是不是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当年玩《Sonic》的玩家其实都已不再是小孩了呢?


58岁的Jim Carrey在影坛30多年,独树一帜的演绎方式只此一家,与周星驰可说是同时代的东西方两大顶级喜剧泰斗。
Jim Carrey近年减产,上一部电影作品已是四年多前的一部惊悚片,这次参与《Sonic the Hedgehog》演出尖酸刻薄的神经质反派,再次呈现以往的金式搞笑,除了证明他宝刀未老,也让人相当回味。
作为电影加分机器,绝对当之无愧。


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新著龙虎门 1078:不知所谓


好久没写ssl读后感,今天手痒再来吐槽一下。
老规矩,个人看法,不喜请绕道。

01 西城勇
个人是毫不介意西城勇领便当的,像旧龙那样功成身退多好。
每个人都要move on,尤其是大长篇故事里的人物,而且还是反派,要不然就会像《风云》里的绝心那样一直死不掉,看了腻,看了烦。

但相比之下,我更不希望看到老不死的老祖宗又被请出来做戏。
我宁愿再看西城勇100回,也不想再看到老祖宗半次。
钟李二人口口声声要完结罗刹篇,做前人不敢做的事,结果也只是嘴讲下面爽。你们让人瞧不起不是没原因的。


老黄时代的新龙,西城勇死过一次却又硬是把他带回来,还送了他神脉、真元、蛊皇、道丹,外加飞升诀,塑造成凌驾正邪所有高手的天下无敌,然后继续不断地玩罗刹和白莲的戏码。
说老黄偏心是没错的,但起码他倒是完结了通天教,却是谁硬硬把爆头惨死的老天尊搬回来了呢?
又是谁不停眷恋老祖宗又把他搬回来了呢?
至尊会明明就还有很多发挥的余地,又是谁一直去把几乎都被忘记了的旧人物搬回来呢?
是谁如此不知所谓呢?


02 珍珠
珍珠大着肚子硬撑了这么多期,结果就这样玩死她,那前面到底铺排整个怀孕期来干嘛?
珍珠之死,完全就是模彷旧龙怀孕的银铃被老祖宗残杀的一幕,连血红配色的设计也如出一辙。
资浅的读者千万别以为这段是钟李两人的「功劳」,那也不过是照搬前作罢了。
话说,「折骨破」是老祖宗绝技之一,在旧龙是用来对付拥有90年功力的凶星,现在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孕妇珍珠,也需要使出这绝技?
不知所谓。


03 小醉娃
珠穆朗玛峰上有小醉娃的巨型凋像,老祖宗金身就这么暴露在户外?
哈啰钟李,你们不知道有种东西叫人造卫星?
你们不知道通过人造卫星可以照到珠穆朗峰上有这么一个不合逻辑的东西存在?
你们以为科学家吃饱饭都像你们一样不动脑筋不做事?
你们不是很厉害玩高科技题材的啰?
不知所谓。

04 黑级
一个「压头」烂招就可以把一个濒死无力的西城勇逼回黑级?
那前面搞了几十期来干嘛?
龙贯天那破坏丹田的招数设计来干嘛?
韦陀那什么「黑不能白、白可以黑」的九霄最高境界打来干嘛?
难道那时西城勇就没感觉到生命受威胁?
不知所谓。


老祖宗明知道西城勇已恢复黑级功力,还玩什么扯线木偶,搞一堆死尸去围攻,请问有什么作用?
完全就跟之前弄一大班黑武士去围剿西城勇一样无聊无脑。
不知所谓。

使毒也是永远一个搞不清楚状况的梗,一下毒发,一下又靠惊世功力逼毒没事,那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
如果使毒有用,那打餐死来干嘛?
如果没用,那还使出来干嘛?
不知所谓。


05 西城勇之死
所以西城勇还是没死,只是像「昨日的白仇已死,今日的西城仇重生」那样?
真的是烂到不知所谓。


追回:

除暴:节奏爽快,情感欠缺


香港英皇电影与两家中国电影公司合拍的《除暴》(前称《限期破案》),改编自上世纪90年代被处以死刑的杀人抢劫犯张君的事迹,由中国的王千源和香港的吴彦祖分别担任一正一邪两大对立男主角。

1990年代,六人组悍匪“老鹰帮”接连犯下惊天杀人抢劫案,严重威胁市民安全,更挑战警方缉拿罪犯的能力。
刑警队长钟诚带领小组对老鹰帮实行咬死不放的紧迫盯人策略,数年间双方多次驳火,互有死伤,最后剩两大首领展开殊死一战。

由于是改编自真实事件,剧情上少了惊喜度,属于看头知尾的脉络。
节奏明快是优点,但某些部分剪辑略显仓促,有赶场的感觉。
枪战场面极尽夸张,完全就是将闹市街头当战场来玩,枪林弹雨,四面烽烟,如果事实果真如此,无辜遭殃的死伤人数应该很可怕。


动作场面还算可以,不过追捕悍匪的好几处戏码似乎只顾及爆发力,忘了还有bug这件事,以至出现了几个辣眼睛的失真画面。
将招牌射下以准确无误“砍”中逃跑的悍匪车子,据说是导演刘浩良看到时事新闻后加入的设计,但太过于表现警方的精准度,同样只会产生“也太神了吧”的不认同观感。

人物的情感呈现相当薄弱,无论是匪徒之间的兄弟情谊、刑事小组之间的同僚革命情感、老鹰和情人之间的爱情,都显得做戏,没什么令人感动的地方。
王千源是个人相当欣赏的演员,可惜在本片只能一直看到他注册商标的倒霉苦情脸,缺乏更深沉表演,相当可惜。

吴彦祖大概也是属于被颜值耽误的演员,人长得太帅就是会让观众忽略演技——前提是要有演技。
他饰演匪徒首领老鹰,运筹帷幄,还刻意扮丑,希望大家别再焦点误,让人联想到他在成龙主演的《新警察故事》里饰演的纨绔子弟劫匪领袖。
在《新警察故事》中他身份是长期饱受总警司父亲虐待的不肖子,顺利地将积累怨愤和玩世不恭写在脸上,凭此夺得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不过时隔16年,吴彦祖在《除暴》里除了表面的嚣张冷笑和遇上麻烦的眉头紧皱之外,实在看不出演技上的长进。


片中唯一文戏,落在了老鹰和情人的爱情戏码上,这几乎是以匪徒为叙述对象不可或缺的设定,可惜两人的生离死别有点轻描淡写,感动不了。
尤其一直只会瞪大眼睛演戏的春夏,实在是看了很想叫导演换人。
结果反倒是饰演老鹰老妈子的鲍起静,完成了全片最触动人心的画面。

最后一场双人格斗打得结实,但槽点密布。
最为人诟病的是两人如此激烈扭打,缠腰的毛巾却死都不掉,是粘上了强力胶?
吴彦祖背部不断碰撞墙壁尖角处,王千源背部则被吴彦祖拿水沟铁架猛砸,结果两人却像没事般继续扭打,这种偷偷练了金钟罩铁布衫的设定只限武侠片,就别在写实片里玩了好吗?


6/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Shadow in the Cloud:不合理的任务


云中阴影 / 致命天际线 / 高凶任务

有一种电影,叫“我到底看了什么”。
结合了不同元素,添加了各种娱乐效果,配以强劲BGM,外加满满吐槽点,完全无视尴尬之后,沾沾自喜呈现在观众眼前。
《Shadow in the Cloud》就是这样一部影片。

故事说二战时期,飞行员女主身负最高机密文件,乘搭了一架从奥克兰飞往萨摩亚的战斗机。
因机长事前没收到通知,疑心下命女主暂时栖身于飞机底层的炮舱。
航程中女主不仅亲眼目睹机上有怪物,还见到云层中有敌对日军战机,但机长和机员们都不相信她所言。
当女主真实身份揭晓之后,剧情急转直下,开始了连串致命事件。

必须说,本片剧本和手法可算是奇葩型,因为一切发展相当无预警(或者也可说无厘头),包含琳琅满目的bug和吐槽点,看完真的会怀疑人生。


首先是本片几乎三分之二时间,都只看到炮舱中的女主,她与其他机上成员的对话,都是通过对讲机进行。
当然女主与机员们的话语声,可以让这类密闭空间画面不至于太郁闷,但此起彼落的喋喋不休,反而形成烦躁感,让你在看了三分之一时,会开始问自己是不是还要继续看下去。

姗姗来迟的动作场面其实是可以的,紧张氛围也有搞上来,可惜间中各种吐槽点太显眼,以至不断被干扰,非常出戏。
像女主有可能在高空飞行中的机身外行动吗?
那似乎是连女蓝波都会有困难,恐怕要神奇女侠才做得到的行为吧?
更何况女主还伤了一臂,手指又脱臼,但一卯起来却像忘了伤痛般浑然没事? 

怪物来历没交待就算了,一直打不死是怎样?
机员明明都有枪械傍身却没人打中它(除了光环普照的女主)是怎样?
怪物一直要抢宝宝是怎样?
最后女主赤手空拳痛殴怪物还毫发无伤(明明怪物利爪都能插穿机身)又是怎样,女浩克上身吗?
还有女主掉出机外却因爆炸力反弹回来,飞机颠倒翻覆紧急触地降落,宝宝却一点事都没有,有可能吗?
片首机场跑道消失的人员,以及突然出现的战机又作何解释?


以《Kick-Ass》、《Carrie》、《The 5th Wave》成名的23岁Chloë Grace Moretz从头演到尾,不只动作戏多,在炮舱中大长篇的独脚戏,都让人看到她的卖力及日渐成熟的演技。
不过搞不懂她为何全程都像鼻塞般不停用嘴巴呼吸,看了辛苦。

导演是纽西兰华裔Roseanne Liang,这是她执导的第二部故事长片,个人还蛮意外这么一部不按牌理出牌的电影会出自女导演手笔。
她若是想借由本片宣导女力,感觉是用错了手法,因为太多不合理,到最后就无法让人认真看待这部作品,更遑论是寓意。
本片原本可以塑造成“女版不可能的任务”,可惜看完只会觉得是“不合理的任务”。


4.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剧集与原著漫画对比,游戏与人设都有改动


今际之国的闯关者 / 今际之国的有栖 / Alice in Borderland

观看率和讨论度都极高的Netflix剧集《弥留之国的爱丽丝》,改编自日本漫画家麻生羽吕的同名作品。
漫改影剧往往为了牵就剧力和拍摄难度都会做出改动,有时甚至改得面目全非(就是俗称的魔改),让原漫画粉丝很崩溃。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又改编了多少?


01 漫画中的“三剑客”,有两名是学生

剧集有栖良平:
辍学的无业人士,擅长游戏类型是智力型“方块”。
漫画有栖良平:
高中三年级学生,擅长游戏类型是心理型“红心”。
男主有栖在漫画中时不时会露出坚定锐利的眼神,能力爆发时会给身边周围的人强烈安全感;但山崎贤人饰演的有栖则缺乏这种眼神,更多的是幼嫩、惶恐、不安,感觉不太靠谱。
还原度:55%

剧集苅部大吉:
酒吧员工,因与老板娘有染遭解雇。
漫画苅部大吉:
酒吧老板,因与有栖是小学同学而经常让有栖和势川进出他经营的酒吧。
饰演苅部的町田启太略显瘦了一些,精壮一点或更能表现苅部一流打架的能力。
还原度:80%

剧集势川张太:
在职场被欺负的银行职员。
漫画势川张太:
高中生,有栖的同学兼好友。
还原度:70%


02 多出的手机,消失的打印机
剧集里各个人物在今际之国无论进行何种游戏,都会配给一支手机;漫画里则都通过大屏幕来呈现规则。
游戏如果clear,漫画中是会在过关处放一台打印机,印出过关者获得的生存天数;剧集则一律以手机来显示。


03 紫吹的游戏背景
第一位出场的正妹,是三剑客在今际之国参与第一个游戏时偶遇的紫吹小织。
过关后四人成为一个小team互相扶持。
剧集紫吹小织:
不惜一切代价往上爬的上班族,在今际之国发生前一刻,正在motel与上司上床。
漫画紫吹小织:
未注明身份,但记述了一段独自与另外三人参与“红心2”游戏的痛苦过程。
紫吹和势川趁着有栖和苅部不在时发生关系那一段,倒是原汁原味呈现了。
还原度:85%


04 第一个游戏
剧集:
二选一开启天堂或地狱之门,选错将被烈火焚身。
漫画:
抽签并解答签上问题,答错将有相应数目的火箭凭空射来。
剧集的天堂/地狱之门游戏完全不在漫画之中,属于编剧原创,应该是基于漫画里的火箭设定太难呈现(有栖他们答错最后一题的惩罚,是要闪避一亿支火箭)。


05 终点游戏
剧集:
有栖和女主角宇佐木柚叶,在前者重新振作后参与的游戏。
漫画:
同一款游戏但列入特别篇,不在正传中,参与者也不是有栖和宇佐木。


06 开灯关灯游戏
剧集:
海滨干部借此游戏试探有栖的能力,最后有栖不负所望破关。
漫画:
海滨干部各自率领小组出外参与的其中一个游戏,由前身为警视厅指纹鉴定官的安梨鹤奈主导并破解。


设定相同的游戏:
· 有栖和苅部两人参与的公寓“鬼杀人”游戏
· 一次过干掉三个原以为是主角的“红心7狼来了”游戏
· 海滨大乱斗的“红心10女巫”游戏
剧集中这三个“主力游戏”及整体故事走向,包括海滨理想派和武斗派之间的斗争戏码,都跟足漫画。
不过对白与情感表现有些不同,个人觉得原著漫画的诠释比较到位(比如《狼来了》游戏四个人互相剖白心声,漫画的呈现较感人合理)。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已确定开拍第二季,根据漫画的故事发展,“玩家”clear了四个花色的40种游戏,“发牌者”全面伏诛,两批人马之间的死亡竞赛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是“玩家”与“国民”的角力,掌握余下16张人头牌的国民,将设下让“玩家”疲于奔命的超难过关游戏。

其他人物对比:
宇佐木柚叶

加纳未来

安梨鹤奈

弹间刚(帽匠/卖帽人)

粟国杜园

苣屋骏太郎和水鶏光

韭木杰

佐村隆寅



本文发表于T网站

一秒钟:张艺谋回归乡村,新谋女郎是亮点?


中国大导演张艺谋的文艺剧情片《一秒钟》,一波三折后,终于在去年年尾上映。
不仅是张艺谋致敬电影的拍摄动机及“回归乡村”备受瞩目,也有不少观众是冲着最新的“谋女郎”刘浩存进场。

故事说文革期间(为了避嫌电影里没明说),劳改犯张九声因听说女儿会在《新闻简报》里出镜,于是冒死逃离劳改场所,越过荒漠,来到有放映电影的村庄。
《简报》胶片在运送过程中弄脏了,放映员召集了大家一起抢救,希望能按时放映。
张九声因此结识了放映员,还巧遇偷胶片的刘闺女,上演了一场人生之戏。

本片节奏缓慢,偶尔才会来点小冲突、小幽默,整体偏向平淡如水。
人物之间虽有些争执,但几乎没有情感上的大爆发,有的只是一种淡淡的哀愁,不喜欢这种格调的话,相信会看得坐立难安。
尤其片中有很多同类中国电影常看到的减慢节奏镜头,比如风景定格画面、人物持续走动画面(而且还没配乐),还有本片中一直重复播放的旧电影《英雄儿女》的画面,都相当考验耐性。


故事中心点讲述的是身为父亲的张九声,拼命要看到女儿的出镜画面,哪怕只是极短的一秒钟,也不惜一切劳苦,势在必得。
这执着无比的父爱,其实相当感人,但当同一段情感充斥全片之后,就会变得有点疲劳轰炸,到最后反而觉得腻。
当张九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得以在大银幕上看到不断重复着女儿的那一秒钟画面,虽然他泪流满面,我却感动不了了。

张译演技毋庸置疑,所以近年来的中国大片如《红海行动》、《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八佰》、《金刚川》都有他参与,显然也是不少导演认可的好演员。
他在片中无论是独脚戏,或与刘闺女和放映员的对戏,演来皆收放自如。

至于万众瞩目的新“谋女郎”刘浩存,个人觉得只是个看起来聪明伶俐的小女生,并没有让人惊艳。
在本片中演技稚嫩,而且一开口清脆悦耳的声音,实在跟戏里吃尽苦头的角色很不搭。
能否一炮而红还难说,不过张艺谋另一部新作品《悬崖之上》也有刘浩存,看来老谋子会继续力捧,小妹妹星路也会走得蛮顺遂。


《一秒钟》原本获选为2019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却临时宣布技术原因退出,外界猜测可能是文革题材没能通过中国政府审查。
去年11月主办的金鸡奖,再次因技术原因取消首映,所幸最终得以继续公映,但公映版删掉了张九声女儿为“争先进”去抢扛面袋子,结果遭卡车撞死的重要镜头。

公映版影片结尾部分,张九声回到沙漠如大海捞针般寻找那一张一秒钟胶片,有观众诟病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女儿,正就是因为女儿已不在世上的说明被删掉了,才令张九声的行为显得不合理。


6.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Lego Star Wars Holiday Special:星战九部曲三代角色大乱斗


乐高星球大战:圣诞特别篇

以Lego积木模型为题材的影片,自2014年在影院上映的《The Lego Movie》之后,陆续推出了《The Lego Batman Movie》、《The Lego Ninjago Movie》、《The Lego Movie 2: The Second Part》。
但其实在这四部大电影之前,早已有各种Lego影片面市,20年来总共出了21部光碟版影片、23部短片、23部电视特辑、23部电视系列,可说产量丰富。


若是以主题来分(如Ninjago、City、Friends、Super Heroes),也有超过11个主题。
单是《Lego Star Wars》作品就有12部之多,最新的是这部2020年末推出的44分钟特备短片《Lego Star Wars Holiday Special》。

故事说银河系恢复平静安乐,但Rey没有因此松懈,积极指导Finn,希望对方也能成为绝地武士。
不过事与愿违,Rey越急越成不了事,于是决定依照典籍所记载,前往古老神殿寻找契机。
Rey在神殿无意中获得了穿越神器,让她去到了各个不同时代,在捅出大娄子后尝试补救的同时,也明白如何当一个合格的绝地导师。


本片显然就是为了满足星战迷而设计,搞了个时下流行的穿越,可想而知就理所当然能网罗星战正传九部曲的所有经典人物。
包括银河无敌黑武士Darth Vader、帝国统治者Palpatine,正派的Han Solo、Obi-Wan Kenobi、Qui-Gon Jinn,甚至同一人物如天行者和黑武士也都出现了年轻版和中年版。

场景尽可能收录了经典画面,如Yoda在沼泽地指导年轻Luke、Luke驾驶战机击溃Death Star等等,连毫无瓜葛但夯到不行的星战网剧《The Mandalorian》也有一幕被取景了。

Lego影片一如往常的标志性欢闹氛围继续保持,因是假期特备短片,热闹感更是从头到尾不停歇。
好处是节奏快无尿点,坏处是缺乏起承转合的铺垫,浪冲得太高太快有点应接不暇。
Lego影片一贯搞笑作风当然不缺,玩在星战人物身上倒是可以让人莞尔一笑,可惜笑料不是很够劲,充其量只能让嘴角上扬一点,达不到开怀大笑的地步。


看惯Lego影片的朋友该知道另一特色就是话痨,任何经典人物进到乐高宇宙,少不免都会口水多过茶。
本片大坏蛋Palpatine原本就相当多话,在这部《Lego Star Wars Holiday Special》里更是喋喋不休到令人直想朝着他大喊“闭嘴”——这应该才是他被徒弟黑武士干掉的主要原因吧。

简单来说,如果你是Lego/Star Wars粉,可以一看(虽然个人觉得只是普普通通),不然你可能会get不到里头俯拾皆是的星战梗和彩蛋,没共鸣就只会意兴阑珊。


6/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