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第三部 · 妖怪道:黔驴技穷炒冷饭


主编:郑健和
绘画:邓志辉
类别:港漫 \ 玄幻
期数:78

终于完结了。
看完的第一个感觉是:郑健和说,此书一了就要放大假去了,暂时不会有新作品。
我想这是非常正确的决定,确实是时候好好充电一下,不然我是不会再有期待。

《妖怪道》作为和仔备受好评的作品《西游》的第三部延续篇,一开始就难免予人食老本的感觉,尤其此前和仔的《阿修罗》《黑天龙》都是续篇,《黑天龙》更是读之无味的泛泛之作,和仔急于翻盘一下的心态不难理解。
但想归想,最终效果有没有达标则是另一回事了。


孙悟空回归坐镇
《妖怪道》摒弃了《西游》前两部以原创角色白狼和唐三藏为主角,又回到孙悟空挂帅,已经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毕竟之前的白狼有着养成记的模式,读者可以随着角色一起成长;而完全颠覆《西游记》固有观念的唐三藏,更具备了赋予经典人物新鲜感的创意,这两者相加,都可以看出和仔已别不同的创作理念,也是他作品好看的主因。

可惜为了打安全牌,再次拿出万年不变的孙猴子,实在是让看腻了的角色腻上加腻,重点是这一部新作里的孙悟空,亦没有与别不同的特色,能玩的梗(包括《七龙珠》开始玩起的变身巨猴梗)也都玩遍了,又怎能让人耳目一新?

史上最帅的如来

孙悟空在和仔的《西游》宇宙里其实已是死人一个,但因为有了地狱和魂魄的设定,死了的人还是可以在一定规则内翻生(这么巧《七龙珠》里的孙悟空也是一直以魂魄方式回归与阳间的人互动),这样玩法,“死”根本没有该有的意义,对故事中重要人物死掉也产生不了遗憾和痛惜感,又如何感人肺腑?

《妖怪道》的故事主线还要从“前传”写起,说孙悟空如何在妖怪大道称霸,但这种已经知道结局的故事,能有多好看?不就是把原有的霸主拉下来取而代之啰。
果不其然,最后孙悟空就是一路打出他的山皇帝势力,好无聊。
然后故事就跳过了《西游》前两部,来到还经后的时期。

退居配角的唐三藏

反派玩不出新花样
中土神祇玩不出新花样了,就引进天竺神,但这种做法同样也不新鲜,黄玉郎的《神兵玄奇》系列玩到后来,也是不断“开发”西方各种神祇,早已不厌其烦。

让万民“觉醒”的故事线,说白了就是催眠洗脑,也是和仔《封神记》里头玩过的了,如今只来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再玩一遍,除非你没看过《封神纪》,不然又会索然无味一番。

最后的终极大boss是地狱倒霉鬼……哦不,是地狱深渊里隐藏万年的无上祖师,这种太古时期就存在的怨念之灵,老想着东山再起,就跟大魔王老想回来统治世界一样老套到不能再老套。

反派大BOSS无上祖师

而且以他一人之力,加几个二流帮手,就能让中西方满天神佛束手无策,需要妖怪们来救世?
这设定怎么看都不合理+牵强至极。

而他老人家的看家本领,居然是众筹集资大家的念想——哎呀,怎么这么巧,又跟《七龙珠》里集合众人意志来推动巨大气功炮的方式如出一辙?
总之,《妖怪道》的故事从一开始到结束,都让我看到意兴阑珊、昏昏欲睡,与当年看《杀道行者》《封神记》的津津有味,完全是天差地远。

狂王在本书有一个圆满结局

众神群妖最爱打烂仔交
讲打吧,港漫就是要讲打,可惜《妖怪道》的打斗,同样疲态尽露,来来去去都是港漫最大毛病和最无聊的设定——力强者胜。
即使来到了神魔妖怪的仙术魔法之争,到最后(看孙悟空与无上的对决)依旧是力量强大的打赢,完全没有任何武学智慧方面的设计和呈现。

尤其孙悟空变身后,更是纯粹蛮力打烂仔交,套句无上的话:怎么会输给一只蛮猴?真的,就是这样无理由没错,你叫我怎能不怀疑究竟是作者江郎才尽,还是懒惰想新招?

万年不变的孙悟空还有号召力吗?

当年《杀道行者》的各种精彩绝伦超能力,《封神记》的各种神力、炼气术、兵器入魂的设计,既有创意又好看,就是能让人眉飞色舞追看下去的不二元素。
反观《妖怪道》这方面是完全欠奉,打打杀杀很多时候反而成了我翻书翻得最快的时候,各种大格大图只是虚火上升,完全感受不到该有、也是和仔曾经很擅长的磅礴气势和万千斗力。

一直对本书的打斗有所期待,却一直被打击,久而久之,也就不再抱有期待,而和仔还真的不负所望,平平淡淡完成了78期,真的一点让我改观的惊喜都没有给到。

白狼和小羽

最后还要再说一次(没记错的话之前讲过一两次):猴与猿是不同种类的动物,不可混为一谈,孙悟空是猴子,变身后理应成为巨猴,而不是巨猿。
花果山满山都是猴子,要参杂猿的话不是不行,请画得准确一些(猿和猴的外形有很显著分别,谷歌一下就能知道)。

港漫作者,请加油/争气好吗?
别老被人认为不学无术又不做功课,永远比不上名气大的日漫作者的认真取材和出版编辑的严谨制作态度。


衷心希望郑健和充电回来后,可以让我们再度见识到当年充满魄力和创意的热忱诚意作品。


5.5/10


郑健和主编作品:

阿修罗


追回:
妖怪道 61


Candy Land:以神之名清洗


糖果区域

看海报还以为是公路砍杀片,结果不是。
故事说几个专做货柜车司机生意的特种行业人士,某天遇上了一名“被上帝遗弃”的女子。
女子被老鸨说服接客,谁知她另有可怕目的。

全片充斥各种露点(三点都有)、做爱(各种姿势、暴力、男男)、凶杀镜头,十分儿童不宜,而且有亵渎基督教之嫌,基督徒最好别看。
(海报上可以看到女子手里拿的不是针筒,而是装着刀刃的十字架)
一开场就露奶炒饭,所以千万别傻傻在家人或小孩面前观赏(别说没提醒你)。
中后段还有一个浴血做爱画面,口味真TM重。


可以看得出导演有心拍得比较有质感,但努力到来还是效果不佳,质感不够质感,cult也不cult,有点介于中间的尴尬。
节奏慢是致命伤,剧本bug也很多,女主杀人不眨眼,凶案现场如此显明,怎可能轻易逃过警方追查。

最后不好意思讲一句,女主颜值真的不高,片中其他角色一直说“you are so beautiful”,很没说服力。


5.5/10


本片导演其他作品:

Terminator 3 | 4 | 5:劳碌命的终结者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2003)
终结者3:机器的觉醒

故事发生在未来人类战士领导者John Connor 22岁的时候,他的神勇老妈并没有长命百岁保他一路,先得癌症离世了。
经历了之前T-800和T-1000的失败,天网不屈不挠,派出了更先进强大的T-X机器人来追杀John。
人类战士也不落人后,派了比之前稍微提升了一点的T-850来护驾。
基本上追杀故事跟之前的没差,这回只是多了John Connor的未来老婆,而且老婆也是被追杀目标,因为在未来,这位贤内助是John的得力助手。
天网的诞生,在这一集终于做了解释,原来是美国国防部系统遭病毒侵袭,不得不提前启动天网来解决病毒,谁知道天网一启动就自我觉醒,毁灭世界。
比较遗憾的是由始至终没说当初的病毒从何而来。
女机器人T-X当然是亮点,可惜功能与T-1000没多大分别,都是液态性质,能变换身体部位,能拷贝别人的模样,T-X唯一更厉害的是装了雷炮、火焰枪之类的重型兵器。
大只佬还是酷到没朋友,基本看他就值回票价。男女主角则无甚火花。

6.5/10



Terminator Salvation  (2009)
终结者4:救世主

时间是2018年,世界早已是机器的囊中物,由John Connor领导的人类反抗军与机器之战陷入胶着。
此时机器发布了新的暗杀者名单,John退居次位,榜首是此时还年轻的John父亲Kyle Reese。
这第四集的故事终于起了颠覆性大变化,不再依循前三部的模式,剧情几乎都聚焦在人类与机器大战的时代,唯一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是半人半机器的“前世者”。
Christian Bale饰演John Connor,当年还寂寂无名的Sam Worthington饰演半机器人(半年后上映的《Avatar》才让他大红)。
因为发生在机器统治世界的时代,所以机器人之多样化也是史无前例(甚至还有电单车终结者),喜欢机甲战士类的朋友应该会收货。
故事其实改得不错,起码比第三部有新意得多,但没有阿诺的终结者就是少了最重要的终结者味道——就如星爷的电影没他主演的感觉,你懂的。
(戏尾出现的阿诺样貌机器人,是导演取得阿诺首肯所做的数码特效,阿诺无法出演本片是因为当时他是州长)

6/10



Terminator Genisys  (2015)
终结者:创世纪

这一集州长卸任后回归,故事又回到了前三部的模式,或许也因为第四集花了2亿制作却只进账3.7亿(第三集票房4.4亿),才决定把故事拉回到安全区。
与第一集的时代背景相似,机器派遣终结者回到最初的1984年,企图暗杀John的母亲Sarah Connor,好让John无法来到这世上。
未来的John则派了自己的父亲Kyle到过去协助母亲抗敌。
没想到的是,这回1984年的Sarah并非对一切懵懂,原来历史已改变,Sarah在九岁时就遭遇暗杀,救她的是未来派来的T-800机器战士,并且一直守护着她。
这一集最大的反转就是John的黑化,在前四集都是人类精神领袖和希望,这一集却黑化成天网杀手,可见编剧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最后地步。
阿诺回归演老爹,符合他的实际年龄,演来也更得心应手;饰演Sarah的龙母Emilia Clarke当年尚未红起来,但那时看她已经觉得非常顺眼,她和阿诺是全片两大焦点,其余都是杂鱼(除了李炳宪),尤其是演John Connor的那条水。
不是很喜欢这一集的故事,分数完全是给大只佬和龙母。

6.5/10


终结者之六:
Terminator: Dark Fate

李连杰的黄飞鸿:经典x3、恶搞、狗尾续貂


黄飞鸿 (1991)

石破天惊的经典之作,没人能想到娃娃脸又矮小的李连杰,能胜任已有一班徒弟跟着他揾食的黄飞鸿这个宗师角色。
漂亮俐落的身手,怎么看怎么爽,这才是中华武术的最高境界,既能打也能看,永远处变不惊,优雅从容,与时下流行那种“纠缠不清”、几乎打烂仔交的MMA姿态不可同日而语。


徒弟们各有特色,元彪本就拿手翻腾跳跃,饰演武功不高但身手敏捷的梁宽正合适;张学友的牙擦苏,讲中文口吃讲英语却完全流利,别有风味;郑则仕的猪肉荣就普通了一些,除了身材和冲动+搞笑,少了更有辨识度的个性。


武打当然精彩,严振东分别与刀法高手和黄飞鸿的对战都在下雨天,以倾盆大雨营造肃杀氛围,非常有气势。
最后高潮的仓库大战当然更“养眼”,以楼梯当攻守道具别出心裁,高来高去更显黄飞鸿轻功独到,助战道具信手拈来即能派上用场,充分显出武学智慧和临场反应。


严振东是个悲剧人物,半辈子怀才不遇就算了,还一直被人瞧不起,致使心态扭曲,为了争一口气,连最后的自尊也放弃。
关之琳的十三姨太正,无人能及。

8.5/10



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1992)

格局变大,不再只是个人荣辱,而提升到家国情仇和民族尊严。
以不分青红皂白反洋的白莲教、兴起推翻满清建立民主制度的孙中山、食古不化以为能以洋制洋而打压自己人的满清官员,确定了黄飞鸿在这乱世的立场——民族尊严要顾,但也不能是非对错不分。


武术指导是宇宙第一武指袁和平,八爷内举不避亲,让爱徒甄子丹担任片中与黄飞鸿较劲的高手——满清提督纳兰元述。
丹爷不负众望,与李连杰打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战:丹爷的布棍、李连杰最后以暴裂竹子割喉,都叫人难忘。


不可不提的另一场武打戏,当然就是黄飞鸿独闯白莲教总坛大战九宫真人,九宫饰演者是熊欣欣,不过当时还没人认识他,只看到他身手了得。
叠桌神坛、九宫坚持足不点地的动作设计都精彩至极。


徒弟演员大风吹,梁宽换了莫少聪,元彪虽然很适合演梁宽,但他怎么说都是成名武打明星,老是要他出演武功不高的李连杰徒弟,确实也太难为他。
莫少聪不是科班出身,所以片中要他动真格的时候也不多,更多的是插科打诨搞笑,负责演绎徐老怪的幽默。这个新梁宽,个人不喜欢。
关之琳的十三姨太正,无人能及。

9.5/10



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1992)

传统舞狮为主题,开场紫禁城前群狮献瑞先声夺人,成功烘托出浩瀚气势,诚如慈禧所言,彰显了神州大地的气派,可惜老佛爷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井蛙观天,看不到自家弱点,以为舞个狮就能震慑到老外。
这一集反派相对差了些,不是演得差,而是在片中武功不高,完全不是黄飞鸿的对手,少了高手对决的武打场面。
熊欣欣的鬼脚七甫出场即让人印象深刻,被黄飞鸿收伏了之后更让人庆幸黄师父终于也有了最佳助攻——舞狮本来就是两人一组,总不能老是给黄飞鸿一个人扮双脚狮子吧。
(可惜之后的两部赵文卓黄飞鸿里,鬼脚七都沦落为跟梁宽一起搞笑的闲角)
万狮朝宗、群狮乱舞的大场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到目前为止)。
关之琳的十三姨太正,无人能及。

8/10



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 (1993)

李连杰自立门户后,找了王晶拍的黄飞鸿,与徐老怪的赵文卓黄飞鸿打对台。
王晶的pattern众所周知,不恶搞就不叫王晶,之前徐老怪打下的黄飞鸿民族英雄稳健江山,到了晶导手里,果然是一夜崩溃。
看到演员里面有陈百祥、张卫健、范琼丹,就知道本片即使不搞笑,也必然是在搞笑的路上。
总算晶导还有点良心,李连杰的黄飞鸿在片中依旧正派侠气,没被污染,负责搞笑的都是黄狮虎和牙擦苏,只可怜梁家仁一把年纪不仅要演黄飞鸿徒弟,也要硬着头皮搞笑。
不过黄飞鸿终于还是说了一句跟他本人非常不对key的话:“黄飞鸿就不能骗人吗?”
相信这番话只有晶导笔下的黄师父才讲得出来吧。
武打场面由袁和平把关,依旧不俗,刘家辉的淫僧和徐忠信的雷一笑各有特色,与李连杰的黄飞鸿也有一斗之力——虽然这个系列里的黄飞鸿永远处于无敌状态,连被对手击中的机会都少之又少。
铁鸡斗蜈蚣虽然有点新鲜感,但依然是建立在舞龙舞狮的框架上,算是旧瓶装新酒。

6.5/10



黄飞鸿之西域雄狮 (1997)

硬是把黄飞鸿带了去美国,虽然是在所谓的唐人地区,但太多的老外、牛仔、红番,还是觉得格格不入。
讲到黄飞鸿,还是希望看到能有精通武术的高手来当黄飞鸿的对手,好好打一架让观众爽一把,结果一个无聊的牛仔来当大boss,根本毫无说服力,也根本给不到黄飞鸿压力,给不到观众视觉上的享受。
这部没什么想讲,也没什么好讲,看到昏昏欲睡(配乐很奇怪,搞笑不好笑),是洪金宝执导电影中失败的一部。

5/10


赵文卓的黄飞鸿:

Tulsa King:史泰龙霸气撑场的处女连续剧


塔尔萨之王

Paramount+的犯罪剧《Tulsa King》,讲述绰号“将军”的黑手党堂主Dwight服刑25年后出狱的故事。
蹲了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终于重新呼吸到自由空气,但迎接他的并非党内的盛大欢迎和洗尘,反而是被总舵主无情发配去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当开荒牛。

Dwight虽然满腔不忿,也只能认命。
单枪匹马远赴边疆后,方晓得塔尔萨根本没有黑帮,一切依循正当途径,让这位过气大佬发现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新契机——原来流放未必是坏事,搞不好一朝就成土皇帝。


本文发表于8网站

温瑞安群侠传:高开低走难免大乱斗


编绘:司徒剑桥
编剧:林一壹
原著:温瑞安
类别:港漫 \ 武侠
期数:93

温瑞安亲自认证的群侠传漫画,囊括了他旗下著名小说系列的各大角色,炮制成一部武斗不断,又像小说一样有对白多过笼状况的武侠漫画。

出场人物众多,按温瑞安小说来计,包括:
四大名捕系列:四大名捕、诸葛正我
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关七、王小石、白愁飞、苏梦枕、雷损、狄飞惊、温柔、元十三限、方应看
神州奇侠系列:萧秋水、李沉舟、柳随风、赵师容、燕狂徒
七大寇系列:沈虎禅
神相李布衣系列:李布衣
杀人者唐斩系列:唐斩


93期故事分成三部,每一部约卅期左右。
第一部:
以一首五言绝句“金风卷细雨,江湖六分半,迷天无用处,最恶拳力帮”,带出群侠传的江湖势力分布背景。
首开先例的是最神秘的迷天盟,四大名捕齐出场,攻入迷天盟寻找大圣主关七。
这么多角色,为何以四大名捕开场,大概是因为司徒剑桥另一部漫画《四大名捕》叫好叫座,便拿他们来撑场站台博销量,这也是港漫常有的策略。

但四大名捕就真的只是暖场,与关七的打斗(还请出了诸葛正我)晃眼即过,接下来进入正题的是王小石和白愁飞。
其实整部《温瑞安群侠传》的架构,可说是建立在《说英雄,谁是英雄》的故事线上,出场人物最多的,也来自《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不只限于前文提到的近十位主要角色,其他金风细雨楼和六分半堂的次要角色在漫画中也有戏份。


第一部的故事也牵扯到当今皇帝宋高宗,以及他的母亲皇太后,原来关七一直爱恋皇太后,缠夹不清,高宗才一怒之下要六扇门倾巢而出一劳永逸解决关七,让皇太后安枕无忧。
但关七实在太厉害,所以皇帝逼不得已下了一道旨令:谁能摘下关七项上人头,就许他三个愿望。

皇帝开的金口,等于保证了荣华富贵和权势,武林中自然人人趋之若鹜,于是这第一部的故事,就演变成了关七一人之力与武林为敌。
至于王小石则是莫名其妙与关七成了结拜兄弟,“节外生枝”开展了一段兄弟和道义的矛盾。


第二部《忘情天书》
讲述神州奇侠萧秋水与他的绝世武功“忘情天书”的故事。
当时三大绝世武功分别为:萧秋水的“忘情天书”、燕狂徒和关七的“破体无形剑气”、李沉舟的“翻天三十六 · 奇”。


李沉舟的武艺已经当世难逢敌手,但他也没有必胜关七的把握,要再上一层楼的话,就必须找到更强大的对手,才能遇强越强,让自己进步,于是李沉舟就要寻得失踪已久的萧秋水来当提升自己的契机。
关七则是被皇太后设计唬弄,要他学成“忘情天书”才可以来找她,所以关七也同样要找到萧秋水。

结果萧秋水出现了,却不是在李沉舟或关七的眼前,而是在温柔的面前。
第二部的故事为这位神州奇侠立下了一个凄美的结局——当然在此之前,他还是会轰轰烈烈与他的对手打上一架。


这一部的前中段有一大段口水多过茶的文戏,若认真一字一句读下去,所花的时长确实是值回了书价,但习惯把港漫当动作片来看的话,可能会失去耐性。

第三部《群雄之首》:
主角换成了白愁飞,又回到了《说英雄,谁是英雄》的故事结构,白愁飞依旧是那个野心奇大,为了当上武林第一人而不择手段的阴毒人物。
基本没什么看头的一篇,白愁飞的个性黑得太彻底,反而很脸谱化。
与王小石的决裂,王小石执着于兄弟情的迂腐和痛苦,都是老生常谈的内容,看头知尾,完全没期待感。


这一部花了很大篇幅来描写最后一战,打来打去,他们不累我都看到累。
也是港漫常有的毛病,以为最终篇必定要来一个大乱斗——但很多时候却忽略了大乱斗该有的节奏和长短,结果反而成了疲劳轰炸。

当然也可能是策略,因为知道读者急于看到结局,就吊起来卖,多刮几期。
可以说,第三部(主要是最后一战)是全书最大败笔,拖垮了总分数。
其实第一部的高潮是武林围剿关七的“大凶亡日”大乱斗,但写得好很多,也可能是大乱斗戏码第一部用过了,第三部再用就失去了新鲜感,而且白愁飞确实没有关七的魅力。


6.5/10


司徒剑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