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hing 2011:是前传还是翻拍


怪形前传

很不喜欢片名一模一样的做法,明明就两部电影,为何硬要取同样片名?
后来的那部,除了沾前人之光,蹭前作热度,还有甚么理由可说?
所以我在这部的片名后硬加了“2011”。任性嘛,不是只有你们会。

故事基本与原作几乎一模一样,于是又要说成是致敬了,好心啦,明明说是前传,结果成了翻拍。
前传要是都这样拍,可以无限前传下去,干脆继续拍前前传、前前前传,然后片名还是一样全都用《The Thing》,让这个怪形宇宙乱上加乱,很合你们意吧。
讲真,看完本片,有被骗的感觉,也有浪费到我的时间。


特效技术当然更上一层楼,但这完全不能当作本片优点,因为时隔这么多年,特效要还不赢几条街,那也算是白活了。

这部前传揭露了怪形原来不是地球远古生物,而是很久以前开着宇宙飞船来的外星种。
如此源起,表面解释了怪形来源,实则反成败笔。
看看片中那怪形,凶暴、残忍;见人就杀,不杀不休;不能言语,只懂咆哮,
请问,如此原始如蛮荒野兽的生物,会开宇宙飞船做太空旅行,你信?


这根本就跟同样残忍好杀的异形,同一类吧。
但异形终究只在原产地生存,最多是无意跑到人类太空船内才被带走,这设定显然合理得多。
(但后来的前传说异形被有心人研究成终极生物的形态,我同样难以接受)


5/10


1982年John Carpenter的怪形:
The Thing

常被拿来做比较的异形:

东京爱情动作故事:烂出新深度


十位日本AV女优担纲演出非AV连续剧,虽然用XX想也知道,不会是什么好戏,但好奇之心,男人皆有之,重点在于好奇心是会杀死猫,还是杀死米青虫虫。

故事说港男周国斌远赴东京,寻找心仪已久的“真爱”,不料遇上了神秘黑衣人,给了他一本小册子。
册子的页面会自动浮现一列数字和人像,男主若找到人像本尊,取得她的一条阴毛,就可解锁一项限时超能力。
男主由此与十位阴毛主人接触,发生各种“趣事”,并从中了解AV女优背后的故事。


荒谬吧。
阴毛救天下的概念。
还以为是一个处男到东京有艳遇的故事,冷不防搞了一个阴毛超能力,被炸到。
神秘黑衣人神出鬼没,到底什么来头,感觉很像是抄袭柯南黑衣人的idea。

整个剧本荒谬之余,更难看到要死,无聊当有趣。
一大堆说教和精神喊话,不断鼓励AV女优加油,来来去去、反反复复,每集都在讲女优妹妹站起来,看到想睡觉。

没错!AV女友主演的剧,我、看、到、想、睡、觉。
拜托,你片名敢叫“动作故事”,然后充斥一堆闷死人的文戏是啥意思?动作咧?

十优之中,河北彩花比较是我的菜,可惜没看到她出场就弃坑了

整个剧本的情节毫无张力、全然无趣,演员演技又极烂,男主还一副欠扁脸,是要怎样看下去?
难得邀来十大女优,却给这种导演和编剧拍出这种大烂片。

重点来了:我知道男性观众都想看什么,but sorry,你们想看的全、部、都、没、有。
擦边球擦到比天边还远,连二级片都不算,根本假借AV女优博眼球的骗小剧。


女优颜值参差不齐我可以接受,毕竟各花入各眼,每个人口味不同。
只是为何偏偏颜值普普的,戏份却特别多?

Anyway,每集加速看,硬嗑了4集,投降。
有谁认真看完十集的,可以偷偷跟我讲一下,黑衣人到底是干嘛的。

评分:一位女优给一分,不要讲没有,不过满分是100分。

精怪:我看的第一本原振侠小说


作者:倪匡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原振侠小说,很幸运地是我喜欢的内容。
而且无独有偶,与我看的第一本卫斯理小说《极刑》一样,偏向恐怖(当然《极刑》更可怕得多)。
《精怪》只有到最后一段,原振侠身处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大屋中,四周可能“埋伏”不知名生物时,才有恐怖感觉,此外则是悬疑性较浓的一部科幻小说。

倪匡当年凭借卫斯理爆红小说界,《东方日报》向他邀稿,指明要一个“像卫斯理但不是卫斯理”的人物为主角,于是1981年时诞生了原振侠医生,后来这位仿效卫斯理的人物,还成了卫斯理的好朋友。

原振侠系列与卫斯理系列,类型其实差不多,都以科幻为主,但原振侠系列多了一些玄奇感,以及大量与恐怖主义的抗衡(卡尔斯将军)与纠缠(黄绢)。
也因卫斯理要维持好老公形象,只能忠于老婆白素,所以原振侠才有了各种风流浪漫的机会,颇有点东方007意味。

当年看《精怪》是蛮震撼的,虽然它的命题很简单,就是人与其他种类生物结合。
但倪匡很懂讲故事,也很会把一件小事讲成天大的事,所以这件听起来其实好像没什么的事情——毕竟神话、童话、科幻、魔幻作品,无论中西方,都有出现过人兽结合的例子,但到了本书,就成了人到底能不能成为上帝的争辩,人能不能接受半人类的心理障碍,以及人造人的道德底线究竟到哪里的探讨。

当然整个故事架构也是倪匡一贯的循序渐进、充满悬疑味方式呈现,即丢了一大堆无解问题,引读者入局,再一件件慢慢揭盅。
本书最大悬念——究竟人与蛙结合后长成了什么样子,却终究未解开,刻意给读者留下遗憾。
这种做法很贼,却也很聪明,一方面作者可省下脑力,另一方面则让读者自己去想象。
对于倪匡而言,想象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有想象力的人生才精彩。

《精怪》是原振侠众多红颜之中的海棠的初登场,为了让她不落人后,还刻意与黄绢平分秋色,塑造成不同类型的美。
倪匡小说中的大美女,几乎都自带高智商,如木兰花、穆秀珍、白素、黄绢、蓝丝,似乎智力低一点或颜值差一点的,就无法受到英雄人物的青睐。
虽然倪匡常说要有想象,还要科幻,但完美的俊男美女相匹配观念,还蛮根深蒂固的。

说回精怪,人与青蛙结合,故事中的陈阿牛,孕育出了三十三个人蛙混种,虽然始终没说出相貌,但可以猜想,龙生九子都子子不同,更何况是人工创造出来的。
三十三个半人类,必定全都不一样,很可能会是像电影《异形》中那个人与异形结合后的四不像生物。


8/10


卫斯理小说:

Retribution:连叔继续随便拍


疾速营救

连叔又来了。
这次难得完全没开枪,没打斗,没有任何功夫底子和作战经验,还几乎全程坐着不动。
因为他坐上了一辆车座底下装了压力炸弹的车子,只能开车,不能下车。

翻拍自西班牙电影,之前还有德语和韩语翻拍版本。
同类设定过往电影也有过,要主角全程在车座上动弹不得,很考验演员功力,当然连叔这方面胜任有余,不消担心。
可惜剧本bug实在太多,一边看一边翻白眼,以致各种应该紧张刺激的飙车和危恐戏码的力度都大打折扣。


整个过程其实应该充满悬念,神秘人动机究竟是什么?连叔到底有何黑历史?
可惜看到最后,不过如此,反转也显得很硬来,没有惊艳感。

唯一不错的是,连叔最终成功逃过在车里被炸的设计,还有他的小女儿——终于第一次看到完全不添乱、完全不是小屁孩的小演员人设。


5/10


Liam Neeson演出电影:

One Piece:尾田荣一郎挂保证,漫粉满意了?


海贼王

日本长寿漫画《海贼王》可说战绩彪炳,1997年面世后,至今出版106册单行本,销量超过5亿册,全球30多个国家发行翻译本,还有动画影剧、小说、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

如今Netflix推出首部非完全日本真人版,自然叫海粉又期待又怕经典再次被残害,毕竟前车可鉴,《七龙珠》、《死亡笔记本》让人犹有余悸,见过鬼很难不怕黑。

不过这回的真人剧,是作者尾田荣一郎亲自执行制作,更发出“若不满意绝对不推出”的豪语,让海粉们吃下定心丸,产生无限希望。

结果剧集上线后叫好声此起彼落,IMDb给了8.5/10,烂番茄影评人平均给分7.7/10、观众平均9.4/10、豆瓣7.9/10,可说不负众望。


本文发表于8网站

Elevator Game:都市传说,戏味不足


电梯游戏

改编自真人实事。
故事说网上流传一列楼层数字,只要在一座十楼以上的大楼电梯中,犹如开保险箱一样照着顺序按号码,最终会打开异世界的大门。
一群网红尝试后,先后遭遇不测,幸存者发现了传言背后的来由,尝试破解。

小成本恐怖片,故事单薄难以凑成90分钟时长,于是多了不少没用的情节,尤其是开场后不久的办公室讨论戏码,相当赶客。
片中角色各种不可理喻的降智行为,看得蛮辛苦,什么时代了还写出酱子的剧本,编剧该打屁股。


异世界的设定蛮乱来的,大门开关到底是什么逻辑也没交待清楚。
其实最恐怖的,反而是那段传说背景,拿来拍成一段细节回忆,可能更有看头。

开场的女角颜值最高,可惜戏份只有几分钟,导演你没事吧?
题材属于都市传说型,有一定的吸引力,即便仅是电梯和公司两个场景,也应该能拍得更好。


3.5/10


Aporia:时光杀人,蝴蝶效应


悖论

一名女子的丈夫,被酒驾者撞死,八个月后她仍未能走出哀伤,跟女儿的关系更日趋恶化。

女主的朋友某天带来一个惊人消息:他发明了一台时光机,或许可以改写历史,让女主老公地狱归来。
结果竟然成功了,男主回来了,但某些事情,却与此前不再相同。


当女主发现,她们将过去的酒驾者强行消失后,对方留下可怜的遗孀和遗孤,女主感到无比内疚,并尝试做出补偿。
于是一再使用时光机,一再改变过去,最终导致的连锁反应,一发不可收拾。

有看过2004年的《The Butterfly Effect》,就晓得所谓的连锁反应是怎么一回事。
本片可说是上述《蝴蝶效应》的低配版,更着重的是几个主角之间对改变过去的对错争议。


女主人设相当不讨好,基本又是一个圣母,一开始同情她丧夫还被女儿迁怒的遭遇,但当她老公回来后,她却开始后悔之前做出的决定,对应不应该使用时光机的想法反反复复。
朋友背地里使用时光机,她甚至破口大骂——哈啰,又不是你发明的,你有什么资格发飙?

本片的时光机有个比较不同的角度,它并非让人穿越时空,而是可以在指定的过去时间内,让某人消失,等于是一台时光杀人机。
让一个罪犯在犯罪前消失,就能救回被害者,理论上似乎说得通,但实际情况可能远比我们想的复杂得多。


杀一人,救一人;杀,还死不杀?救,还是不救?
问题是,你凭什么操生杀大权?

片中主角对蝴蝶效应的解决方案,就是不断回到更早的时间进行改变,当然雪球只会越滚越大。
当初发明家朋友一开始已警告过:There is no turning back。

所以古人说:三思而后行,不是三思而后悔。


5.5/10


时间悖论题材电影:

Talk to Me:西洋版碟仙,不要乱乱玩


回应我

其实就是洋版碟仙、笔仙,题材老套,故事发展也不难猜,没有反转大招。
基本就请鬼容易送鬼难的概念,胜在气氛还算到位,青春派灵异,至少没拍得太廉价,也没有太狗血的恋爱脑情节。

前半部比较有趣,后半部进入女主个人秀,开始沉闷,还好只是一个半小时片长。
女主人设相当不讨喜,睡闺蜜男友,捅老爸,还谋杀闺蜜弟弟。
虽说都是被教唆,但总得有点自觉吧,智商不在线的主角总是让人看到很不耐烦。


亲情戏码大可不必,除了拖慢节奏,没什么实际效果。
整体格局太小,世界观再大一些应该会更精彩。
结局一幕回马枪还不错。

那只灵媒断手的威力也太大了吧,万试万灵,完全没失准过,根本是神器吧。
这么强大,应该早就出现各种异世界入侵事件了,还等到女主她们来使用。


导演是YoutTuber出身,第一次拍长片。
比较想知道的是,好莱坞是真的很愿意提携新人或门外汉,还是旧人或科班出身的都不行了?


5.5/10


其他西洋灵异电影:

驱魔面馆 第2季:大翻车


The Uncanny Counter Season 2

怎会烂成酱?
三年前的第一季,虽然bug很多,起码还算有趣,臭脸哈娜也吸了不少眼球。
所以是有点期待第2季。

谁知道,第2季竟然峰回路转地烂。
大反派从第一集就登场,带着两个手下,KO一群中国驱魔人——中文讲得好烂,不会讲就不要讲,口操蹩脚到离谱的中文假冒中国人,向来就是韩片惯有现象,讲的人不别扭,别扭的就是观众。


这一季为了提升恶鬼能力,硬生生让他们多了吞噬驱魔人之后就可拥有驱魔人特殊能力的设定,原来可以这样的哦。
整个故事就是在讲同样的反派如何做恶,以及一个善良人变恶鬼的经过。
单薄无比的剧情,根本撑不起这么多集,还一集一小时以上,情节有多水,有多拖,有多无聊,可想而知。

新加入的驱魔人,智商低、能力低、颜值低,搞笑也不好笑,超不讨喜,编剧到底是用什么思维编出这样的人设?
上一季酷到不行的都哈娜,这一季谈恋爱了——天啊,根本就不适合她好吗。
什么叫“她原本就该这样笑逐颜开”?硬搞韩剧无聊的恋爱戏码才让人无语。


打斗还蛮多的,但全都是打了等于没打,一大堆无端端让恶鬼成功脱逃的bug桥段,受伤、复原、再受伤、再复原,同样的那几个人是要打几次?
两边战力时高时低,时好时坏,完全没个系统,没个逻辑。
一堆前面明明被打得很残,突然又满血反击的无聊反转,作者是七龙珠粉丝吧。
反正打斗方面的无厘头,都可追上目前同样乱七八糟的龙虎门了。

全程1.25 - 1.5倍速,看了六集半,不行了。
韩国除魔驱鬼题材剧,真的都不行了。


其他翻车除魔韩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