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lout:血腥暴力很直接


辐射 / 异尘余生

改编自著名同名电玩系列,故事设定与核爆后的美国,劫后余生200年,一群在辐射避难所的人类,于安全稳定的地下库生活,新一代也在此出生、长大。

女主Lucy到了适婚年纪,与隔壁库的男性配对,掀开人生新一页。
但就在大婚之日,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了,原来地面人民潜进来假扮库民,大开杀戒,并掳走了库长。


Lucy为救父亲,毅然决定到此生从未踏足的地面,才发现,末日后的世界,并非如她所想。
故事分三线进行,一条是女主探险+救父,另一条是地面帮派Brotherhood的一个黑人小兵叛变记,第三条最关键的则由一个尸鬼主导。

尸鬼是这个时代特有的生物,他们经历辐射而活了下来,寿命延长,但需要定时服用特定药物续命,维持人类思想行为。
为什么说最关键,因为第三线的尸鬼,存活超过200年,亲眼目睹核爆,而且身前其实于负责地下库计划的公司息息相关。
这么说就明显有猫腻了,没错,整个核爆,并非源于战争,更不是人为过失,而背后有着资本主义和企业的黑心阴谋。


剧情编得算丰富,至少不会过于像打game,虽然看到一半大概就能猜到阴谋。
三线分讲是ok,但一集里面频繁换来换去,太散了,觉得集中些来叙述可以更入戏。
中后段也还是免不了多余的拖拉水情节,一如既往几乎所有连续剧都会犯的毛病。

尸鬼让我想起毁容的死侍,一样都是枪法如神,一样爱嘴炮。
卖点是各种血腥、暴力类18禁画面拍得很爽很直接(还有一点情色味,但比想象中少),断头断肢爆浆喷血信手拈来,喜欢这种风格的收定货。


6.5/10

千王斗千霸:王晶执导的第一部电影


如果你一直以为周润发演的《赌神》是港产赌片开山鼻祖,那你应该是还年轻。
港产赌片其实由1980年的电视剧《千王之王》开启,此剧导演是金牌监制王天林,老王为开辟新剧种,力荐制作这部赌博题材的连续剧,更不惜以小王的编剧饭碗为赌注。

结果这一铺双王赌赢了,《千王之王》收视报捷,首次在香港带动赌片风潮。
剧中饰演南神眼罗四海的谢贤,奠定了赌博高手形象,要说“赌神”,其实谢贤才是荧幕上最早的赌神。


《千王之王》之后,王晶继续编写“续集”《千王群英会》,同样叫好。
连着两部赌剧都成功,王晶转向大银幕开刀,沿用他的赌博胜利方程式,单在1981年就连上三部由他编剧的赌片《千王斗千霸》(他也任导演)、《千门八将》和《打雀英雄传》。

《千王斗千霸》是王晶电影导演处女作,影片元素极多,赌术、武打、枪战、泡妞、抗日、诈骗、黄色、搞笑、性虐,什么都来一点,且都是当时票房引力,可以看出王晶当时已很懂市场需求。


王晶更懂的是打铁趁热,当年《千王之王》和谢贤的罗四海当红,于是电影主角就索性直接采用,连名堂也不换一下。
谢贤的罗四海虽然出现在《千王斗千霸》,但故事完全与《千王之王》无关,连外传也称不上,说是平行宇宙还比较贴切——原来王晶早在1980年代就懂得玩多元宇宙来了。
主题曲和BGM也都直接用《千王之王》的,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地蹭热度。

故事算是丰富多采,还有两个不错的反转,与一般讲述恩怨情仇的传统赌片比较,可说是另辟蹊径,不得不说当年王晶是真的有料的。
赌术方面主要是换牌,像变魔术一样。四人麻将桌上洗牌时各出奇招,将方城当杂耍,概念不错。


不过若是冲着看各种赌局的话,恐怕要失望,因为片中赌博情节其实不多,更多的是动作戏码,高潮戏是一场偷天换日的大骗局,与赌博无关,之后衔接的仍然是枪战+动作。
武术指导是袁祥仁,片中武打风格走的是诙谐打功夫。

有一点值得一提,相较于王晶之前编的剧本,这部开始加入搞笑元素,或许王晶早就想来这套,只是一直被老王压抑,不敢造次,这次终于大解放,且一发不可收拾,自此未来数十年都离不开搞笑。


谢贤依然是帅大叔,开场撞球室里身穿西装、披上白色长围巾和长风衣,根本就是后来周润发在赌神里的招牌造型。
扑克牌飞镖没记错好像也是本片开始,还特地设计了闪闪发亮的银光面扑克牌,甩起来特别帅。后来发哥的赌神也有用这招。

童年时期的女神之一黄杏秀,肯定是王晶1981年编剧的三部赌片中,最正的女主角。


7/10


王晶编剧的赌片:

绣春刀 · 无间炼狱:奇门遁甲+丧尸


明朝天启年间,江湖盛传奇药龙髓香能乱人心智,九千岁魏忠贤差遣一群奇人异士夺之,忠义锦衣卫则誓死保之不落入心术不正者手里。
主角原是流寇,阴差阳错顶替了落难锦衣卫身份,同时卷入龙髓香纷争。

绣春刀这个小IP大概也玩到没东西玩了,这部不仅是朝廷武官的武打片,还参入大量奇门遁甲术,连正宗《奇门遁甲》的骨灰级演员袁祥仁也来客串了一把。
更离谱的是最后的宫中大龙凤,竟然是百官吸入毒气后变丧尸,大玩了一场东施效颦的尸战朝廷。


剧情一般般,虽已尽可能刻画兄弟情与善恶一念间,但力度很弱,毫无触动点。
主角的心魔戏是重点之一,可惜往事交待得不好,以致后来的铲除心魔 / 阴影情节也就平平无感。

比较“特别”的是大宦官魏忠贤居然不是最终boss,而且权势熏天的魏公公在片中很没气势,完全被一个无名小反派碾压。
动作戏码倒是很多,但同样也是一般般,要求不高的话就拿来下饭。


5/10


Dune Part Two:非原著党的观影如是说


沙丘2

《Dune》3年前上映广获好评,今年迎来续集《Dune: Part Two》,朝圣者继续络绎不绝,票房超越第1部。

《Dune》除了改编自雨果奖和星云奖得主小说,也是一部极具风格的电影,导演Denis Villeneuve赋予它貌似史诗般的等级(说“貌似”是因为我个人不觉得史诗),在强大美术和音效设计下,给予观众视听上的飨宴。

所以喜欢第1部的观众,必然也会喜欢第2部,这可从网上评论看出轨迹,“喜欢第1部但不喜欢续集”的跑票现象几乎不存在。

那反过来不喜欢第1部,是不是就很难喜欢上第2部?从续集票房比前作多了足足2.5亿美元来看,这问题的答案并非绝对。


本文发表于8网站


前作:

Immaculate:乖乖修女也会暴走


无暇修女 / 鬼圣胎

虔诚的美国修女Cecilia,来到意大利乡间修道院开始新生活。
熟料她以无暇之躯意外怀孕,修道院住持并没怪罪她,反而认为是神迹,将Cecilia升格为圣母。
当然这一切,并非如表面所见。


原本对这类西方宗教的神鬼片不太感兴趣,因为已相当千篇一律了,驱魔方式来来去去都那几样,总是“Say my name, say my name”,蛮闷一下。
不过本片主角是最近很红一下的大波蜘蛛女Sydney Sweeney(她也是本片制片之一),还有《Money Heist》的教授,就决定看一下,但已做好心理准备。

结果不出所料,剧情闷,吓人都靠jump scare,又完全不可怕——没拍过恐怖片的导演果然不懂怎么吓人。
最后咧,原来与神鬼无关,是科学实验……差点以为是中方有份投资。


Sydney Sweeney开始都穿修女服,密密实实,还以为她想转型,结果还是有不少展现身材的时刻,包括不穿内衣到处走,可以看到双峰双点轮廓的画面等等。
她在片中算交足功课,很多大喊大叫声嘶力歇的情节,从乖乖女变大暴走的转换也够飒,原来她还蛮适合这种人设。


5/10


Sydney Sweeney演出电影:
Madame Web

西方宗教驱魔题材电影:

千门八将:当年算新鲜的赌片题材


王晶有份编剧及演出的1981年赌片。
以老祖宗传下来的诈骗术为主轴,千门八将分别为“正、提、反、脱、风、火、除、谣”,八将各司其职,形成一套完善的诈骗系统。

故事说千门中的正将陈云龙为赌界一哥,一次与赌魔对赌,被对方耍诈后输清光,于是隐姓埋名20年。
陈云龙儿子陈继千,从小对赌博极有兴趣,也有天分,却自投落网掉入赌魔设下的圈套,害得老父吐血身亡。
陈继千誓死报仇,找到父亲于千门的七位拜把兄弟,学成赌技后,与赌魔决一死战。


故事主线是千篇一律的报仇老梗,引进千门八将,算是比较新鲜的idea,可以嘉许一下。
当年赌片常将赌和千混为一谈,其实两者相当不同。
赌仅指赌博,千则保罗各种各样的诈骗术,以千门八将八种职务来说,几乎只有正将专职赌博,其余七人则各负责诱骗、收风、打手、造谣等等与赌博没直接关系的任务。

赌术和千术也不尽相同,赌术涵盖眼力、听力、记忆力、分析力、判断力、手法、心理战术,而千术则可能更着重于欺骗,就是俗称的出老千。
片中的千门八将,家中挂着大大的匾额写着“千赌一家”,这概念就很值得商榷。


片中的千术设计并没有很精彩,起码不是那种看了会拍案叫绝的巧思。
更可惜的是千门八将人数太多,分薄了戏份,编剧和导演也未能让全部都有得发挥,导致有些沦为咖喱菲,浪费这个好题材。

刘永是本片主角,不过他的硬汉形象似乎不太适合演绎赌术 / 千术高手。
PS. 最后一场赌局决斗,赌魔(罗烈饰演)一直写支票押注 / 加注,围观者默默等他写好的画面好好笑。


6/10


港产赌博题材影剧:

Constellation:平行宇宙叠加态,文火熬悬念


群星 / 异星谜变

女太空人Jo在太空站遭遇灾难后,返回地球,她在太空见到异象的口供,受到太空署高层置疑,认为只是她见到幻象。
与此同时,Jo发现家中一切,看似一样,却处处透着古怪,比如明明记得自家车子是红色的,但回家见到却是蓝色;也觉得老公和女儿的感觉与以往不同。

前太空人兼诺贝尔得奖物理学家Henry,是太空署高层之一,也是他坚持Jo一定要把太空站所做的实验结果带回地球。
在他身上,亦发生无以名状的奇异事件。


财大气粗的苹果,给予本剧视觉上的享受,太空画面质感完全是电影等级。
开头的太空站灾难,女主争分夺秒进行回返地球措施,都营造出不错的太空灾难片感觉,甚至还带有一点点恐怖氛围。

不过当女主返回地球后,节奏开始慢了下来,剧情花了极大篇幅叙述女主及她身边的人的疑惑,以慢火熬煮悬疑感,尤其中段真的很慢,看到有点想弃坑。

悬疑重点落在Jo带着女儿雪地过夜,却在夜里见到另一个女儿,不过这段同样拖得太长,有点刻意故弄玄虚之嫌。
Henry的遭遇是两个样貌相同的人(另一个叫Bob,两者姓氏一样),有着不同际遇,还互换身份活在彼此的人生中。


烧脑程度其实还好,因Henry和Jo的女儿闲聊中其实已破梗:这就是一个平行宇宙+叠加态的状况。
Henry让太空人所做的实验,打开了两个平行宇宙之间的通道,但因是无意所为,通道并不稳定,时空因此扭曲错乱,出现两个宇宙的人穿越互换,以及两个宇宙的人能对话(如Jo的“两个女儿”)的情况。

沿用薛定谔之猫理论,所有人都不晓得发生什么事,只有原本进行研究的Henry心里有数,可惜他无法证明,因为只要一被观察,就呈现不出叠加态。


知道了真相,剧情也就好理解了,所谓烧脑,是对于每一帧画面都要通透理解的观众而言(比如Henry出场的时候,何时是Henry,何时是Bob),如果不想脑子太累,可以不理这些细节。
(话说Jonathan Banks真的有像老年史泰龙,尤其下垂的眼角)

最后一集以为会有更劲爆的剧情,结果并没有,依然平淡如水地叙述事件——注意,是叙述,不是交待,由始至终真相都没有被清楚地说出来,都要观众自行揣测。
最后一幕可说是预留尾巴拍第二季的彩蛋,不过苹果至今仍未宣布相关计划。


6/10


太空题材欧美电影:

寄生兽:人类才是祸害,寄生兽是解药


作者:岩明均
类别:日漫 \ 科幻恐怖
卷数:10(完全版:8)

原版于1990-1995年间出版,曾获讲谈社漫画赏和星云奖。
故事建构在人类祸害大自然的议题上,地球自然产生出怪虫,会从人的耳朵钻入体内,进而谗食大脑,虽是寄生于人体,意识上却已取而代之,成为一种全新的寄生生物。

寄生兽有思想,会思考,肚子饿会吃人,这些都是寄生兽与生俱来的生存指令。
它们外形与人类无异,头部却能变形为软硬兼备的武器,能轻易杀人,因此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威胁。


寄生兽出现的那个夜里,一只寄生兽企图钻入主角泉新一的耳朵和鼻孔不果,被迫钻进他的手臂寄生,并迅速成熟。
泉新一自此成为绝无仅有的人类+寄生兽的混合体(后来有另一个类似他的变种人出场)。

表面是怪物吃人,人类与之对抗的故事,实则作者带出了很多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的思考性课题,主要通过泉新一和他的寄生右手的对谈,实现思想撞击。


对人类来说,寄生兽非除不可,因为它们吃人。
但对寄生兽来说,吃人是它们DNA中的指令,没有针对性,肚子饿了就吃人,纯粹是为了生存下去的行为。

但某些寄生兽在得知人类对吃人这件事强烈抗拒后,也会思考是不是可以不吃人,比如泉新一的寄生右手就只是借用宿主进食后获取能量。
另一个特殊例子是田宫良子,她为了与人类共存,决定放弃吃人,改为吃人类会吃的食物,并且发现其实是可行的。


但田宫良子的共存行为,其实违反了寄生兽存在于世的目的——寄生兽会出现,就是因为全球人口过度膨胀,危害地球,寄生兽吃人,不仅是为了果腹,也是为了减少人口,减少大自然祸害。
所以田宫良子后来也开始被“保守派”的同类针对,认为她有“叛变”倾向。

右手曾经问新一,为何不能接受与寄生兽共存,新一不假思索回答:谁要跟吃人的怪物共存啊?
但右手的反驳,却不禁让人语塞:牛羊鸡猪也跟人类共存,但人类却吃牛羊鸡猪,在牛羊鸡猪的眼里,人类不也是吃它们的怪物?


田宫良子是极少数思想已进化到高阶的寄生兽(她甚至主动怀孕,生下人类小孩后养育),她会思考,寄生兽究竟为何来到世上,寄生兽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要回答这问题,书中倒是有一个论点,或许能解答:人类一直谴责寄生兽,但对地球而言,不断肆无忌惮破坏地球生态的其实是人类,会不会人类才是大自然的恶魔,寄生兽其实是解药?


本书画风偏简单,甚至可说简陋粗糙,对比较偏爱精致画风的我,其实有点看不入眼,但因为故事性实在太强,已经大大盖过了画功上的瑕疵,达成了瑕不掩瑜。

剧情几乎从头精彩到尾,唯独完结篇用了相当大篇幅来描写新一劫后余生的心态和日常(还有交待他跟女友的爱情),以及借助人类杀人魔来隐喻那段,我是觉得没什么必要,有该完结不完结,刻意拖长之嫌(很多畅销长篇日漫都有这毛病)。


9/10


杀戮题材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