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兵天下:用文字“写”漫画



主编:黄玉郎
美术主笔:蔡景东、王晓鸿、梁绍纶
小说原著:说不得大师
类别:港漫 \ 魔幻
期数:25


又是非原创剧本。
老黄要养一个庞大的制作团队,最省油的方法当然就是直接拿别人写好的故事,最好还是畅销书,基本先圈一票原著粉。
《佣兵天下》是网络小说家说不得大师的作品,我没看过原著,就直接以一个漫画读者角度来说一说。

首先故事方面,这部作品的世界观相当宏大,背景是完全虚幻的架空场景,充满魔法、魔人、魔兽、精灵、龙,是比较老外的幻想模式。
所谓佣兵,是这个世界的一种正当职业,也是名成利就最快的职业——如果够厉害的话。

人物介绍篇,为了吸引人买,封面有花心思

主角艾米和大青山,以小佣兵身份起家,因天资、机缘、努力,最后成为传颂后世的佣兵王。
这样的故事,发展情节其实很有限,或者说都在意料之中(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所以由始至终,在看这部漫画的时候,并没有被吸引到。
即使是后来的众神大战,有壮观了一些,还是兴奋不起来。


剧情方面,或许因为原著是长篇小说,漫画就无法单纯以画面很好地把故事说完。
如一部电影,如果总要借戏中人物的口来叙述剧情,就表示剧本写得烂。
《佣兵天下》正好犯上这毛病,旁述太多太细,很多时候连武打场面只是草草带过,直接以文字交待。
既然是这样,那又何必看漫画?直接看小说就行了不是吗。

漫画,当然要谈画功。
《佣兵天下》的美术,很粗糙,黄老郎打上自己的名号为招牌,却没有好好地监督,只最终只是自砸招牌。
他放手之下的几个美术主笔,都没有很厉害,无论场景、阴影、武打场面的绘制,满意度都差强人意,连封面也画得很随便。
这部漫画最后在第25期草草完结,是很合理的收场。


3/10


玉记的无本抄袭年代

黄老郎的漫画王国么大,么多,要养么多人,当然需要一直有新作品出

问题是,想得出好故事的人才并没有么多,于是,在原创剧本荒之下(应该还有加上),最佳最方便的做法,当然就是取用人的段。

当年,知识产权和版不成熟的候,段的事很普遍。

黄老郎自己就此不疲,他老人家最引以荣的三大巨作,就狂抄人的创意




如果你以》什么都是原的,那你就嫩了。(是有根据的,因真的有只看漫画的者,以为书中所有人物和武功都是老黄的杰作)

》里的武功和人物,很多都是抄武侠小,甚至随意修改。

改得“最典”的,莫于九阳神功。



九阳神功王重阳


九阳神功出自金庸笔下,最早的候,《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都源自达摩,后来因有人反武林两大奇功都出自“西方人”之手,自己却一直在那里推崇中民族的武有多害,也未免太挂不住面子,于是在之后的《倚天屠》改版中,才写成是王重阳当年与一奇士斗酒,之后王重阳奇士看了九阴真,奇士认为阴气太重,在少林寺里出了九阳真


到了黄老郎的漫画笔下,大概是了少点混淆,就干脆把九阳神功者写成了是王重阳。

(注:王重阳确有其人,道教全真派始人,下也确有七个人,称“七真”。后来金庸将之写,把他写成世高手。老黄写的王重阳,相信也是取自金庸的武侠版本)。



火云邪神、星宿老仙、吸星大法、天残腿


人物方面,典的刹教主火云邪神的名号如此威猛,却根本不是黄老郎想出来的,而是取自柳残阳小《天佛掌》里的人物火云邪神。




在旧著中搞搞雨了好多期的星宿老仙,与其看家本吸星大法和毒功,也都是抄金庸大的《天八部》。



后来到国攻打白,涂冰娘娘教王小虎的天残腿,也是抄来的。



《醉拳》


黄老郎的第二部篇作品《醉拳》更离,一开始的金双尸,是“借用”了金庸《射雕英雄》里的人物铜铁双尸和梅超;之后出的四大人,是“借用”了金庸《天八部》里的人物。

再之后的所中原四仙,很明也是了《射雕英雄》四大高手的idea。

四仙中的毒仙,住在蓬莱,精通琴棋画,有个精灵古怪的独生女儿仙儿,后来恋上了主角王无忌⋯⋯

不完全就是《射雕英雄》中邪黄、家住桃花、有女黄蓉、恋上郭靖的



然之后《醉拳》算有志气地尝试了原,哪知道只支持到了70期左右,竟然笔,干脆完全照抄起《射雕英雄》了⋯⋯

于是除了之前登的四仙之外,硬生生地多了南西北中五大高手,原本应该是耍醉拳的王无忌,遇上了六指神丐洪七公,学起了降十八掌⋯⋯



(个人是最离的,名叫《醉拳》,主角却而学起了掌法,不通)

后来到了蓬莱(原著小是桃花),遇上了老童⋯⋯

好,黄老郎最崖勒,在90多期左右,又回到了原创剧本。

那照炒《射雕英雄》的几十期,已《醉拳》典之作,蒙上永抹不掉的点。




《如来神掌》


黄老郎的第三部篇《如来神掌》,当然不用,开篇明公告天下,他就是拿当年柳残阳的小来画成漫画。

当年柳残阳的小《天佛掌》,后来再版分成了《邪神徒》和《如来八式》,之后出版了《邪神外》。



《天佛掌》主角叫江青,因跟后来的四人帮江青撞名,所以改成了姜青;火云邪神勿邪。


经典电影《如来神掌》


1964年富群影公司拍了《如来神掌》影(就是当年的“粤残片”),据自《明连载《千佛掌》,但《千佛掌》原型其也就是柳残阳的《天佛掌》。

也是什么曹达影中主演的主角是叫,火云邪神叫古魂。

有石坚饰演的面修技就是天残脚。

影共拍了七集,成香港武侠典。

后来邵氏又在1982年重拍《如来神掌》,由冬升,万梓良演火云邪神古魂。


照抄《倚天屠龙记》


黄老郎是在1982年之后才“作”《如来神掌》,把江青/名字改了叫天。

10多期之后,老黄就决定放弃《天佛掌》,改光明正大照抄金庸的《倚天屠》。



天死后,冒出了个仁,就是《倚天屠》里的翠山;而仁死后,他的腹子里不知道何又用回个名字),就是《倚天屠》里的无忌了。

整部《倚天屠》故事都抄完了之后,抄不继续抄古的小代双》。

起来啊,部《如来神掌》应该叫《金古群侠》才(金庸+古)。



齿作为


当年老黄么省汁地狂抄人作品,是很卑劣的行也肯定是他作香港漫画大的最大点。

(当然他本人一直都厚无耻地不承或逃避问题

尤其是后来只看漫画不看小者,都纷纷三部漫画的人物、武功当作了老黄的神来之笔,人很不爽,也原著作者不

后来翻拍的影作品,比如《如来神掌》,是以黄玉郎的漫画《如来神掌》为蓝本,更是好笑。


老黄在1990年代后期主接触金庸大,拿到了金大侠正式授陆续画了《漫画天八部》、《漫画神雕侠》等等。

真不知道老黄当年到底是怎么去面金庸的。

金庸大自己当然是不会去看《》、《醉拳》、《如来神掌》,会不会根本就不知道老黄当年欠了他不知道多少的版权费啊?



杀道行者:异能者天下,爆发力十足



主编:郑健和
绘画:邓志辉
类别:港漫 \ 现代武打+超能力
期数:190

最初看到书名,并没有被吸引,感觉像是什么黑帮仇杀类漫画,所以也没怎样在意,也一直都没打算看。
之后是因为看了同样是郑健和与邓志辉联手炮制的《封神纪》,才找回他们之前的这部作品。
寻找和筛选想看的书籍漫画,有时很废时间和功夫,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作者大名来搜寻。
尤其是当你无意中看了一部不错的作品,按照正常逻辑,这个作者笔下的创作即使不是篇篇佳作,应该也不会烂到哪里去。
就如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大师,他们的作品就至少有七成或以上属于好看——至少是我这么个人觉得。
按这方式顺藤摸瓜,就足够帮你省下很多寻找作品的时间。


说了这么多,看漫画是不是也一样?
答案是:不一定。
以港漫为例,打上香港漫画教父黄玉郎之名的漫画,未必一定好看。
因为黄老郎作品太多,分身乏术,很多时候只是负责给方向,批准方案,监制一下,然后就放任旗下主编主笔去发挥。
黄老郎的玉皇朝是大机构,主笔不少,却良莠不齐,如果你是港漫迷,或者总是追寻黄老郎大名,你雪亮的眼睛,应该会跟我一样能轻易分辨出那些主笔厉害哪些烂。
马荣成也一样,本来他《中华英雄》一炮而红后,气势无两,《风云》和《黑豹》再接再厉,叱吒香港漫画界。
可惜这两部作品拖得太长(《黑豹》终于900期完结了,《风云》还在拖,马sir在他的专栏里披露过想“了结”《风云》,但迟迟不见行动,目前这个什么“夺千秋”的戏码拖泥带水,严重考验读者耐性……),后来都变得又长又臭,反而砸烂自己招牌。


歹势,离题了。
说回《杀道行者》,所谓“杀道”,是指一个神秘组织,英文名叫“Shadow”,译成中文曰“杀道会”。
这个组织由一个“老师”带头,旗下都是异能者。
“老师”是一个志向远大者,有心集结世界各地异能者,以他们的超能力为世界做一些事。
《杀道行者》一开篇就是主角阿信的暴烈开战,打的是杀道会的干部。
阿信的举动引起杀道会高层关注,并有意联手制止他的暴行。
而这阿信原来也曾是杀道会成员,还是里面最好打的其中一个。
但后来“老师”不知为何下令狙杀阿信,连带他妻子也遭殃(这种类似黑社会的组织,往往有所谓的下属只须执行上司命令,no questions asked的绝对服从戏码)。
阿信原本在那一役中已被杀死,后来却奇迹复活,于是开始复仇大计。


这样的剧情,能吸引到你吗?
对我来说是有点闷的。
我甚至觉得以这样的剧情开场,相当危险,因为吸引力不够,有炒冷饭的感觉。
还好,郑健和与邓志辉画工不错,而且每个出场的人物逐渐披露特殊异能,也确实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就继续看了下去。
接下来就是杀道会内部大战了,原来组织有坏血,打算清除异己,但杀道会中高层并非人人都站在反叛者一边,于是形成了两大阵营PK。


连场大战结束后,坏人搞定,杀道会恢复成以前为世界为人民服务的好组织。
那,故事该如何继续?
所谓有善必有恶,有一心为民者,就会有一心只为自己者。
在地球另一边,另一个异能者组织称为“黑日军团”,首领凯撒将军就以自己的歪理,要成为世界支配者。
“黑日军团”有18名军长,每一个都是异能者,实力坚强,杀道会在窝里反后元气大伤,要如何与之抗衡?
基本上,《杀道行者》主干故事,就这样以杀道会和黑日军团的对抗延续了下去。
当然,这种直线发展,肯定还是会闷坏读者,所以除了这一条主线,还有许多副线,让剧情更加丰富。
比如由奇人封先生开设的一叶宾馆,就是一支很吸引人的故事枝节。
总之,这部作品厉害之处,是在你往往以为故事告一段落时,作者的新点子就会冒出来延续。
而且还不是那种过关式的延续,早前出现的人物,在你以为他们会不了了之的时候,会突然在之后的故事里跑出来,也就是说作品中出现的主角配角都会有很完整的交代,不像某某门那样,一大堆查无此人的失踪人士。


好话讲了很多,缺点呢?
觉得最失策的,应该是让凯撒将军一直当头号大反派的这个设定吧。
其实在背叛凯撒的第四军长索罗没把凯撒彻底干掉,而只是把他冰封起来,我就知道他日后一定会在作者笔下破冰而出。(应该也有很多读者看透这一点)
我是很讨厌这种婆妈处理的,死就死啊,干嘛一直死不去又复活来搞局?
设计一些新人物一新耳目不是很好吗?
《风云》的绝心,死来死去死不去,不断复活,不断挑战风云,不断失败,还是死不去,实在他妈的好无聊。


另一个小毛病,是觉得这部作品里的人物名字都取得不好。
主角叫信义,没说姓什么,熟人都叫他阿信,但这个名字太多人用过了,像日本连续剧《阿信的故事》、五月天的阿信、信乐团的阿信……很没有独特性和辨识度。
阿信的朋友因为很多非华人,所以都是洋名字,但也都很普通,比如奥兰多、罗比、伊顿、保罗、桑恩等等,唯一一个华人的却叫青龙……
一叶宾馆的封先生也没名字,不过姓封算是比较特别,宾馆的女生封小雷则是本作品中少数我认为名字还取得不错的人物。
还有在作品后期挑大梁的小龙小虎兄弟,名字感觉也取得很随便……“小龙”、“小虎”这两个名字已经在《龙虎门》中成为经典了,在用同样的名字,实在是非常的不智。
不知道作者是刻意取这么平易近人的名字,还是想不出好名字……
最后一点比较不满的,就是封面略嫌单调了一点。
总的来说,如果你有时间看一部190集的长篇漫画,又喜欢时装格斗场面,《杀道行者》是真的不错的选择。


8.5/10

风林火山:一则武打短篇,两个高手对决


编绘:郑健和
类别:港漫 \ 武侠
期数:3


和仔的短篇旧著,于《封神纪》《杀道行者》之前。
武打故事很早以前流行的模式,主角往往是一个无名小卒,或者不谙武功,然后慢慢学习、成长,最终成为高手,属于养成类型。
后来新派武打故事(或者武侠小说)有了突破,主角一开始出场就已经是高手,甚至也有的已经在江湖上成名了。
之后的故事,可以继续写他面对接踵而来的挑战,也会穿插一些以往事迹,补写一点他成名前或武功大成前的机遇。

《风林火山》就属于上述的后者。
主角荆邪风是一个用刀高手,刀法有成后,四处找人挑战比武,从未败阵。
据他自己所说,只要再干掉两个人,就天下无敌。
第一个,是他的师兄苦寂,那荆邪风有没有打赢呢?应该不难猜得到。

剩下另一个高手,就是在荆邪风出道前已名满天下的无我——名字好烂,又不是和尚……(取名似乎是和仔的死穴)。
这个无我为了赎自己以前的杀孽,住在一间寺庙,在外围种了一片树林。
这么好雅兴?
当然不是酱简单,原来每一颗树下,都埋葬着前来挑战的失败者躯体。
无我不希望留活口让他们去带来更多麻烦,所以杀了他们,但挑战者还是络绎不绝……
很奇怪吧,大家都不怕死吗?而且又没人去举报,为何还是这么多人知道无我的下落?


重头戏当然就是荆邪风与无我的决斗。
当中有一人会死,是谁呢?自己找答案吧。
故事在尾声也有一点小“惊喜”,不过我之前就已经猜到是这样的了,呵呵。

荆邪风的兵器是鹰狼双刀,当中的苍狼扣还可以锁住对手的兵器,设计不错。
无我的阿修罗也是刀,刀尾连着长长的四截铁链,可用作抵挡对手的兵器,堪称攻守兼备,也设计得不错。

郑健和的武打场面总是蛮有魄力的,不过我更欣赏的是背景及细节的绘画,非常讲究,一看就知道会画到脸青青那种,但读者视觉上会很满足,如此有诚意,
不得不说出来大大称赞一番。

书名“风林火山”,其实是无我“一刀断头三千”的绝招名称。


6/10


刺 · 皇:匆匆腰斩,其实不错看


作者:邱福龙
类别:港漫 \ 武侠
期数:20

这部作品说的是战国大刺客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这个历史故事,无论电影、电视剧等等已制作过无数次,再拿来改编成漫画,也只是冷饭再炒一盘出来罢了。


改编动作大
不过,《刺·皇》改编的程度,大概是历来最大幅度的吧,相应来说,故事意外性提高了,可看性也就提高了。
当然改编这东西,喜不喜欢很见仁见智,有人只喜欢原汁原味,有人则不介意同样的人物和背景衍生再创造。
我呢,还是要看好不好看的程度,原著好看就支持原著,改编得不错那也无妨挺一下。

那龙少做了什么样的变动呢?
首先,把秦王嬴政与荆轲描写成同母异父的亲兄弟,而且还长得一模一样,这就已经是很大胆的改编。
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突显冲突性,让读者发出“既然原本是亲兄弟,本是同根生,为何到最后竟然发展成倒戈相向,甚至兄弟刺杀兄弟?”的疑问,借此追看下去。
漫画一开场,就陆续有不同刺客登场,什么穷途末路、水深火热、明抢暗箭,非常热闹,创意有加分。


但跟着剧情就急转直下,开始严肃地讲起了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历史故事。
这一段,我相信有读过中国历史,或爱看中国历史故事的朋友都耳熟能详,所以反倒成了《刺·皇》这部漫画的最大败笔。
毕竟看漫画求个轻松,谁还要这么认真地看历史故事啊?
我也相信这前面几集讲吕不韦故事的情节,可能已吓跑或闷坏了一部分读者,以致后来《刺·皇》销量一直上不去,最后被逼腰斩。
但有点耐心继续追看下去的话,会发现《刺·皇》故事在吕不韦及嬴政荆轲到了秦都后,开始有了新的转变,改编的戏码,也才正式上演。


九流十家为主角
《刺·皇》大特色之一,就是描述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九流十家,并且将筹码压在非常不起眼的农家身上。
我觉得这是非常不错的决定,起码农家这个一向不在春秋战国故事里扮演重要角色的家派,就有着比较多的新鲜感。
要不然又是儒家、道家、墨家,铁定会很闷。

《刺·皇》中的正派以农家为代表,反派则选了阴阳家,还特别设计了个男女连体的阴阳家家主“迷离圣主”,可见是有花心思的。
这两家之后登场的,是九流十家的第十家兵家。
浑身镶满兵器暗器的二当家兵凶王,也是不错的人物设计,而且因为身上都是铁制武器,所以再设计了个受不了火热的弱点,也很合理。


率先登场的这三家,都是比较偏冷门的家派,搞起来也比较有看头。
之后,名存实亡的东周君登场了。
这亡国天子,居然是满口粗言秽语的变态佬,而且武功高强,虽然看了很讨厌,不过反派角色能设定到让人讨厌,也是一种成功。
事实上,看这个东周君的表演,还蛮过瘾的。(不过我可不是变态)


武功无特色
OK赞的说过了,现在来说说弹的。
《刺·皇》当然是一部古装武打漫画,但《刺·皇》的武功描写,老实说相当地差强人意。
少年嬴政的祖传武功实在看不出什么威力(当然,这又是与近年来港漫只求画面好看,招式来去一个样有关);荆轲用的荆棘可以随意伸展缩短变形,算是特别的设计,却显得有点太夸张。
农家的大农头神农(只是外号叫神农,不是那个古代的神农氏,故事里将此人设定为荆轲叔父)的武器像锄头,也没有什么特别力量,而神农修炼的所谓长生气内功,利人损己,更像是一门专门救人的武功,而不是攻击别人的武功。
阴阳家主迷离圣主的武功路数也不怎么样,最后修炼了抢回来的大禹九鼎的武功,自身的武功反而被比了下去。

说到这个大禹九鼎的武功,最早是变态东周君使出来的,之后阴差阳错让荆轲误打误撞修炼了最强的第九鼎水帝鼎,让荆轲小子马上摇身一变成为高手。
这以后,无论正派反派,大家一股脑儿地都去争夺九鼎。
九鼎神功也就这样成了本故事中最了不起的武功了。


随便练成神功
最不能接受的,是故事中的人物修习武功都好像很容易,像荆轲原本只是在水帝鼎里疗伤,就突然练成了鼎里的神功。
迷离圣主无端端接触了其中一鼎,也无端端练成了织女鼎,不仅获得了力量,还真正达成阴阳合一,成为九流十家中功力最高的家主。
后来他还随便练成了饕餮鼎(真的很随便,完全没交代他练功,时间过得也不长),可以施展类似“吸星大法”般的武功。
除了最初的东周君,荆轲和迷离圣主都没经过什么特别修炼,就神功大成,实在太也说不过去。
(为了故事节奏,省略人物练功的过程或许有必要,但总不能每次都这么轻易就获得高强武功吧……)

不过总的来说,我是觉得《刺·皇》还是一部不错的漫画啦,尤其龙少的画功,已经是赏心悦目,加上将历史故事改编得颇具巧思,有做到娱乐效果。
老实说,还真不明白为何这部漫画销量会不好到须要腰斩(其实已经比很多其他漫画强了)。

少年嬴政和荆轲在第20集,也就是大结局里才长大成人,并且出现荆轲刺秦王的戏码,当然,一集里浓缩了所有要说的,还要交代之前19集留下的伏笔,是不可能好看的。
不过既然都说是腰斩,也没办法要求最后一集会如何精彩了。
就将前面19集当作嬴政荆轲少年时代的插曲故事来看,可以聊以自慰地感觉故事比较完整。


6.5/10

黑豹列传900大结局:老调重弹的最终回


结束了。
不敢相信,《黑豹列传》这部超长篇港漫,居然有寿终正寝的一天。
我在2010年8月,写过一篇《黑豹列传:现代格斗,神魔参战》,当时这部漫画出到843集,我还说这样辉煌的记录不容易hold得住,老马应该不会舍得关掉它(反正主笔也不是老马自己,无关他工作量多寡问题)
结果结果,就决定在900这个整数期完结。

这样讲法,当然不是说《黑豹列传》好看到不该结束,事实上后期已经看到很sian,只是因为都追了这么久,已成习惯,不看下去又好像有半途而废的感觉。
当然也想知道长空、铁忠、黑豹的下场,还有主笔到底还有什么戏码给他们唱。


当初老马宣布了《黑豹》要结束时,民间可是议论纷纷的(这是当然的吧),有人说这么又长又臭的东西,收了好;也有人拿来跟《风云》比较,认为更该收掉的应该是《风云》,因为《黑豹》天马行空的故事起码有创意得多(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而《风云》来来去去就是有一个大魔头出来江湖搞搞震,然后需要风云去解决,日本天皇染指中原的戏码也实在重复太多次了……

所以《黑豹》好不好看,在《黑豹列传:现代格斗,神魔参战》文中已讲过,就不再赘述。
可以说的,大概就是843集以后的事。
基本上是黄河爷孙俩(其实主要是他爷爷)如何处心积虑向长空和中国人报复,从而引发一场世界性大灾难。

这一篇章故事性不强,也不精彩,大魔头黄河的造型太像以前的神武不死,长空跟他的斗智亦没什么特别……
总之是个人不很喜欢的一个篇章,偏偏却是完结篇,还真是遗憾。


主笔最厉害的是结局前,把一票活得有够久的强者全部送入地狱,包括李练、龙求道、矢吹健次朗,算是大快人心吧,毕竟免死金牌领了这么久,看也看腻了。
最后的戏份只留给长空、铁忠、黑豹父子三人当然情有可原,他们本来就是主角。

正主角黑豹可说是个性最弱的一个,老马打算在最后阶段力挽狂澜,于是给了他一个什么无剑之无第三招,来破黄河的无敌力量。
可惜,这一招的设计差强人意,而且硬把机会塞给黑豹,实在太刻意。


第900期大结局,特地搞个兄弟阋墙的戏,说什么一个是东方巨龙,代表中国,另一个是暗天皇,代表日本;而中国跟日本势不两立……(历史要如此这般不断重演吗),结果两大巨头很无奈地必须决斗来决定两国生死。

太……烂了!
真的是什么烂结局,决斗前还要借铁忠的嘴巴讲一大票中国人如何刻苦耐劳、自强不息的话,有必要这么口号宣传吗?
作为连载900期的史诗篇漫画(OK啦这样形容是有夸张到),这么一个烂结局真的很够力。
不得不提的还有,大结局900期封面,也很烂——构图太简单太平凡又毫无气势。


因主笔一直换,所以故事水准起落不定,人物性格也摇摆不定,武功系统亦无法统一……监制老马还真是完全不管。
** 老马在后记自吹自擂,说什么黑豹的性格只有他自己真正能掌握,其他主笔都捉摸不到,所以最后篇章也打算让黑豹的个性可以从一而终云云。结果,当然是没做到啦,说得比唱的好听,为何最后12期还不亲自操刀,还是要叶明发来收尾?


全书总分:6.5/10


前843期读后感:
马荣成其他作品:
风云 II 电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