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妖玄奇 1:老套重启,要求太低


看老黄的新作《天妖玄奇》,感觉就像当年看《新著龙虎门》重启一样。
看到年轻版的问天在北冥山庄登场,就像看到王小虎“又”初到香港一样。
一切从头开始,并不这么容易,尤其当大家都已习惯问天已经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半神存在,要重新接受他是一个乳臭未干、身手麻麻的小伙子,不只是需要读者调试心态,更需要的是有好的故事、精彩的剧本来将读者重新带入这个重启世界。


那《天妖玄奇》有做到这点吗?
没有。
一开始的问天捉妖,捉的是幻化成美女,以美色引诱世人上当的妖,这种设定从《西游记》开始就已经一大堆,到了2021年还在用这种老梗,失败。
名叫“绝色”的妖,差劲之极,一开始被问天刺瞎一只眼睛,还可以说是轻敌之过,但吃了苦头,却没受到教训,变身之后,妖力暴增,却还是轻易就被问天刺入头上的血冠弱点……诶,不是说是弱点吗?怎会不好好保护呢?不是说什么五百年修为的大妖吗?这么容易就挂点对吗?
一场力量悬殊却毫不合理的人妖之战,乏味之至,失败。



解决了“色”,就到赌坊的“赌”,OMG,有没有更老套的发展啊?
根本就是上世纪的桥段,543刚出街时也是被读者亏故事老套老派,看来老黄和胡家宝根本没对这些中肯的评语看在眼里啊。
还有个人觉得这既然是古代的故事,出现“契爷”、“均真”这类词语,甚至“骨精强”这样的人名,非常之不搭。
不是什么东西什么情况都可以用广东俚语来接地气的好吗,旁白或许勉强还可以,人物对白真的不行。


当然这只是第一期,不能因此盖棺论定,
机会当然还是要给的,或许接下来会每下愈况,像543那样苦尽甘来也说不定。
不过单以一部放弃渐入佳境的543而另辟蹊径的新书创刊号来说,我认为是失败。
哦对了,看到有人说“时下这样的故事已经不错了,还想怎样?”
如此“见解”很可笑,言下之意是现在港漫式微,所以读者也要调低自己的阅读水平加以配合?
你可以自己要求低,但可不可以不要“鼓励”大家也跟你一样?
套句星爷的话说:“做人没要求,但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难怪港漫会越做越差,果然就是这种读者心态造成的。
我也看到有人说:“只要比ssl好就好”……
天,是什么时候开始拿最烂的垃圾来做衡量标准的啊?

Saw I - III:恐怖杀人游戏看过难忘,续集每况愈下


电锯惊魂 / 夺魂锯 I - III

I want to play a game.
看过犯罪恐怖片《Saw》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这句招牌台词,更不会忘记说出这句台词的可怕木偶及它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
《Saw》导演温子仁(James Wan)于古晋出生,七岁移居澳洲,与好友Leigh Whannell共同创作了《Saw》,以100万美元低成本拍成电影,结果票房一举破亿。
不仅自此缔造了另一个长寿恐怖片系列(《Saw》迄今拍了八部,第九部预定近年上映),James Wan也因此声名大噪。
之后他执导了两部《Insidious》和两部《The Conjuring》,不到40岁就奠定了恐怖片大师地位(他现年44岁)。


Saw
通过两个人无端被绑架的人,被迫进行一场逃生游戏,带出这个系列的终极犯罪者Jigsaw。
Jigsaw因得了末期脑癌,心理扭曲,四处寻找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逼迫他们“玩游戏”,当作救赎,但其手段奇诡残忍、离经叛道,引起警方高度关注。
本片悬疑性丰富,“游戏”手法新奇残忍、血腥暴力指数爆表,绝对是挑战观影者的视觉接受极限,据说公映时曾有观众在电影院里被吓晕,引起轰动。
影片结局绝对是神来之笔,配合心脏加速的配乐,真的是看过无法忘记。
《Saw》的成功立下了几乎难以逾越的高度,致使往后的续集对这部系列元祖的成就都望尘莫及。

9/10



Saw II
续集专注在耍弄探员Eric。
折磨残杀手法跟第一集相比逊色了,而且游戏参与者有些是因毒气致死,有的则被“自己人”杀害,变成一般凶杀片常见的桥段,减少了观看这系列拿手的各种杀人游戏的乐趣。
Jigsaw作恶的宗旨,是惩罚那些不爱惜自己生命的人,却同时也给了他们痛苦的逃生机会,并且绝不食言。
这回他所选之人,共同点虽说都坐过牢(也算是一种不爱惜生命的行为),但实际上Jigsaw要惩罚的是诬陷这班人入狱的探员Eric,相对就显得这群被选之人其实相当无辜,加上牵连Eric的儿子在内则更缺乏说服力,是本片设定上一大败笔。
片尾的逆转,伴随第一集结尾的招牌配乐,却营造不出同等的震撼,也是这续集不如前作的另一证明。

7/10



Saw III
温子仁“回归”参与故事创作,不过无法再次制造高潮,反而将这个系列推向救不回的深渊——当然这不能全怪他,毕竟他不是导演和编剧。
这一集反派多了上集结尾加入的Amanda,因Jigsaw病入膏肓,迫切需要一个苦力帮他设立游戏,可惜Amanda人设很弱,撑不起接班人角色,银幕魅力跟Jigsaw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集舍弃了“多人运动”模式,以一人闯关贯串整个游戏过程,如此设定画面上少了很多热闹感,孤独冷清的摸索让节奏变慢,进而沉闷。
而且要让剧情继续推展,也势必颁给这位“独行侠”免死金牌让他走到最后,更加减少了意料之外的乐趣。
对我来说这是恐怖片大忌,相当意外温子仁会允许这样的安排。

5.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Raya and the Last Dragon:剧情老套但就是好看


寻龙传说

迪斯尼最新动画电影《Raya and the Last Dragon》,通过一个虚构国度的没落和复兴、一个公主的落魄与再起,讲述了一个有关信任与背叛的神话故事。
作为迪斯尼启动的首个以东南亚为背景的公主动画片,制作团队不单取一地做参考,而是囊括挑选了东南亚各国文化精髓,经启发后改动,呈现一个rojak式的神妙架空环境。

于是我们看到了越南式人物设计、泰国和菲律宾的武术、印尼和汶莱的刀器、缅甸和泰国的服饰、印尼的batik蜡染花布、泰国的冬阴汤和水上市场、越南的灯节、以泰寮的降雨龙神为蓝本的last dragon,甚至还将泰国的Tuk Tuk车改编成Raya的代步宠物。

虽然欠缺标志性本土文化的新加坡无法贡献,但电影中的一切,还是会让身为东南亚一份子的我们,倍感亲切。
或许下回迪斯尼可以考虑把辣椒螃蟹也加进去。


本文发表于8网站

新著龙虎门 1090:练功比吃饭容易


隔了大概一个月没写ssl读后感,不是因为它变好看了(照形势看来那只存在0.00001%的可能性),而是一方面忙于其他事项,另一方面则是想缓口气,看看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写,而不是一如既往地车间六叫。
很可惜,事与愿违,看了最近几期,不得不举白旗,说到创意,我认输,要能像ssl如此能人所不能地烂,确实非常人所能也,所以我也只能继续像以往那样吐槽,看官如果不喜欢,请自行略过吧。


这个绝对是本期最值得吐槽,不是说黑龙不能学新功夫,但可以不要如此速食吗?
再怎么说也是泰国三大教派的镇教神功之一,就算黑龙有金钟罩十一关,也没理由这么快就练到这么高功力好吗?
又不是无相神功,无端端就冲到三十五层天,TM比吃饭还容易。
如果真这么容易,那给黑龙在藏经阁里闭关两个礼拜就可以练就大把神功,可以跟身负少林四大神功的空我平起平坐了啰。
如果真这么容易,那何不给曾管理过通天教的蚩尤也快速练成轩辕惊天诀?那不早就可以打趴铁五郎了?
而且,黑龙身负五行拳、陈家绝学、北海家绝招,难道不能自己创招吗?
看家本领十字追魂棍不也是他自己创出来的?(话说好久没看到他认真使用双节棍了)
干嘛要去学蚩尤的武学呢?根本就不搭啊。


这个完全是人设崩坏了,石黑龙从来就是不拘小节、跳脱玩闹的个性,什么时候会对当教主如此执着?
三皇之中随便小龙小虎,甚至王风雷都可能,最不可能这么“认真”的就属石黑龙了。
旧著里他被迫当上五大世家盟主,最终也是一有机会就立马脱身,这么硬是把他写成一个为了成就一番人生大事业而拼命跻身教主之位的人,完全说服不了我。



白莲新五魔在老黄时代的新龙威水之极,结果到了ssl手里,不仅沦落为大宝公公的跟班,武功级数还从绝世高手急降到二打六,在老天尊手里两下就KO,一次挂掉三个,可笑。
“暴雷诛妖”是什么鬼招式?分尸功吗?
麻烦可不可以不要随便就冠一个从没看过的新招式名称,然后根本画不出此招是干嘛用的,有点基本的武功设计要求好吗?
还有,这个一直都忘了写,ssl的字体可不可以选有气势一点的啊,这歪七扭八又软趴趴的字体到底是谁选的啊,难看死了!


下期预告:白俊、白朗、陈傲云的交叉过去?
又拿死人回来玩?又消费旧人物?
对这样的剧情我完全没兴趣!


追回:


侍神令:改编《阴阳师》都没有好结果


以网易游戏《阴阳师》为依据改编的玄幻电影《侍神令》,由陈坤、周迅、陈伟霖等主演。
故事说阴阳寮的阴阳师晴明,原本与同僚负责镇守磷石,谁知道磷石被夺,晴明背负杀害同门之罪,被迫潜逃。
晴明原来是半人半妖,他不仅与妖缔结侍神令,还与同门对抗,包括关系匪浅的阴阳寮女掌案(即掌门),自己最终无可避免被卷入一场人与妖的大战。

本片前后基调不一,前面轻松玩闹,后面严肃认真且着重情感纠缠,可惜上下半场无法各擅胜场。
群妖盗窃贡品和妖域擂台赛,明显负责营造诙谐好玩气氛,不过处处老梗,玩不出新意,看着都尴尬。

后半部有关晴明和掌案百旎的暧昧关系擦不出火花,两人青梅竹马的深厚感情也描述不够深入,无法让人对两者的爱意纠葛感动。
晴明和袁柏雅那有点基情四射的友谊,原本也是感情重头戏之一,但同样因刻画太少,毫无代入感。
所谓“生死与共、绝不背叛”的侍神缔结,在这两人之间也显得苍白儿戏。


打斗处理普普通通,不过术法的对战倒是有做出一些效果,相比《晴雅集》来来去去就是抄袭奇异博士的手指凭空画圈圈,《侍神令》展现的法术花样比较多,算是勉强达标。
不过令人纳闷的是,最后的晴明与妖化慈沐大决战,竟舍弃了法术斗阵,回到原始武力解决,却又打得不好看,实在是一大败笔。

人物战力也很值得吐槽,掌案百旎当然是高手,不然也无法统领阴阳寮,却随随便便就被一支飞镖射晕……因“剧情所需”而如此不合理处理,难免看得人眉头紧皱。
雪女应该只是大地群妖之一,不是特别厉害的大咖,在本片却能打倒很多人,包括掌案,又是一个大问号。

阴阳寮就更菜了,所有门人几乎就是被当炮灰,毫无一战之力。
让这么一个水皮到极点的门派来镇守攸关天下苍生的磷石,是整个江湖都没人了吗?
结果两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妖,随便就打倒了一干门人,把磷石抢走,傻眼程度真的不懂该如何形容。


加上那把被说到有龙有凤的涂山剑,到头来也不过尔尔,那同样的问题就要再问一遍了:整个江湖都没别把神兵了吗?
角色武值、门派实力、兵器战能,在一部玄幻/武侠电影里何其重要,连这些都无法建立出让人信服的系统,又如何让观众投入到阴阳师的宇宙观?

之前《晴雅集》已经让人不敢恭维,原本还寄望有陈坤、周迅两大王牌坐镇的《侍神令》能有些看头,结果依然不行。
难道《阴阳师》IP也有拍不出好料的魔咒?


5.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The Hills Have Eyes 2:被网上低分耽误的杀戮片


隔山有眼2

美国新墨西哥州有一个占地庞大、覆盖山区和沙漠的武器研究实验区域。
故事说的是一行八人的护卫队,奉命运送补给到该地区的科学家团队,在抵达目的地后,发现营地空无一人。
护卫队分两批各自进行任务,结果被长期在山区矿洞内居住的变异食人魔逐个猎杀。

比起第一部,这完全无关联的“续集”在剧情和新鲜感上当然逊色,故事也非常直截了当地集中在这个被派往边疆的护卫小队,不过以紧张气氛、杀戮程度来看,其实不输给第一部。
虽然结局有点公式化,不过女主Amber很养眼,值回好些时间。
如果不理第一部,或者你没看过第一部的话,是还不错看的。
IMDb给了低空飞过的5.1、烂番茄仅给了12%、Metacritic是32%……到底是怎么给的啊?
真的没这么差好吗。



7/10

Zack Snyder’s Justice League:4小时值得你投资吗?


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

飞檐走壁、隔山打牛,东方武侠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童年占据了重要位置,尤其在梁羽生花、金庸笔下,得以冰河洗剑、笑傲江湖,喜欢的程度无远弗届。
不过西方超能力者也强占了一个席位,即使有语言隔阂,也泯灭不了超级英雄们飞天遁地、星河穿梭的神奇魅力。
其中最熟悉的,莫过于超人和蝙蝠侠。

Christopher Reeve时代的超人电影,时至今日在我心目中依然最好,没有更好。
蝙蝠侠在导演、演员、造型、战车上不停改朝换代,或许很多人会将最佳头衔颁给Christopher Nolan的黑暗骑士三部曲,但过去每一代蝙蝠侠其实各擅胜场,存在意义不容置疑。

游戏玩法改变
超级英雄影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有个别人物的独立电影,一直要到《The Avengers》的出现,才改变了游戏玩法。
看到漫威的复仇者联盟电影大成功,华纳和DC坐不住了,于是推出了自家史上第一部crossover作品,不仅让旗下地位最崇高的超人和蝙蝠侠同框,还不给他们同仇敌忾,反而大玩对立,要观众颠覆超级英雄一定站在同一阵线的既定观念。

虽然《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评价扑街,但不仅带出了地位同样举足轻重的Wonder Woman,也掀开了正义联盟强势登场的序幕。


本文发表于8网站

山海逆战 225:天下太平?


炎帝真的领便当了。
这回龙少不再依依不舍,也不再玩逆转梗,或再次突破,“众望所归”的炎帝之子也并没有做出什么临危救父的举动。
落实了黄帝才是心机最重大boss,临死还给炎帝种下了定时炸弹,反正就怎样都不会让炎帝有机会成为地表最强。
换句话说,炎帝忙了百多期,根本就白忙一场。
被斩首爆头(真的爆到渣都没有),炎帝自此烟消云散,我相信龙少不会贱到像ssl那样玩死人复生,即使炎帝是神,更容易乱掰——随便玩个元神出窍依附在另一具躯壳里,像那些永远死不了的魔鬼/魔神那样其实读者也拿他没辙。不过我相信龙少不会这样。


本期花了10大页写炎帝临死前脑子犯糊涂产生的自嗨假象。
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讲一个死人无谓的幻想,我不知道这如果还不叫做拖戏,那应该叫什么?
还是真有人认为这样的描述可以让炎帝这个人物的形象更鲜明?
哈啰,都领便当了,有必要吗?


之后就是战后分析,各个人物都流水帐似的交代了一轮。
然后所谓的天下太平呢?
完全没有任何描述。
之前已经发散出去的创世大计的遗害,也没说如何去善后。
对,本期标题“天下太平”后面应该加个问号。


如果龙少硬要掰到300期,就是说还有75期要写,那华胥的戏码就不只是小插曲,而是可以自成一大篇章的重头戏了。
希望不要再开启李建成模式。
话说《新铁将纵横》前期真的精彩,故事、人物、武功、悬念、幻想都很到位。
相比之下《山海》从一开始就逊色了几条街,如今更加望尘莫及了。


追回:


封神纪 · 黑天龙 8:惊喜什么时候来?


黑龙这期正式与义父盘古摊牌,颠覆真龙们一直以来的观念,当然不会顺顺利利,而且也必然会有愚忠愚孝的人出来阻止,这个人就是封面上的赤龙——真龙残部们的大哥。
唉,还是没惊喜。
这种一个看清了事实、另一个蒙蔽了双眼的老梗,实在很老了,和仔居然还乐此不疲?
这一期以文戏为主,可惜对白太怂,毫无亮点,毫无感觉。
已经2021年了,想当年的作品真的比这剧情好很多。
盘古继续充当睁眼说瞎话、无耻无极限的老不修,还真是跟《封神纪》里的神眼长老一个pattern,哦对啦,他们本来就是同一个灵魂。





似乎唯一可以赞的,只剩下美术画面了,细节还是做得很好,即使是小格,背景实景也做足做满,这样才叫做诚意啊。
不像那些格大大又空洞,背景不是一片空白就是像小学生美术作业那样,还一直自吹自擂的烂作者烂漫画。


和仔说《黑天龙》计划26期完,也就是还剩18期。
之后新作《妖怪道》,明显应该又是《西游》外传吧?还是要食老本吗?
比较震撼的,应该是他说再之后要放一个超级长假,不知道“超级”的定义是什么,一年?
无论多长,都会是对产量堪忧的港漫的一大打击,不过如果以《黑天龙》目前的故事走向来看,我还真不介意和仔好好去放假充电一下,希望回来时能拿出当年的十成功力,再创高峰。

和仔自己也说黑龙跟盘古反目的戏码不难估计,跟兄弟的冲突难免,既然知道不新鲜又何必旧瓶装旧酒?
黑龙之后会有奇遇?
我很期待,希望会是不逊于阿狗的奇遇。


追回:

Dog Soldiers:狼人+士兵的旧瓶新酒


闪灵战士 / 触目惊森 / 狼人部队

2002年的惊悚电影,六人一组的军事小队在荒无人烟的地带进行演习时,遇上了身份隐秘的另一组人马,该队伍全员奇异罹难,只剩下苟延残喘的带队中尉。
小队赫然发现敌人根本不是人,而且为数不少,很快就强弱悬殊,小队只能退守空置民居,等待漫长的黎明到来。

本片的怪物就是狼人,而且还跟足传说中在月圆之夜才变异。
与狼人周旋的不是驱魔者,而是寻常士兵,基本上这就是一部拿酒瓶装新酒的片子。
全片以大量凌乱、快速、镜头晃动的剪辑手法,配以闻之心跳加速的配乐,以及士兵大叫大嚷、乱打乱开枪一通的画面,打造目不转睛的紧张效果。
不过廉价的狼人现身后,掩饰不了的是它们笨重的身手,有点出戏。
中士被抓得肚破肠流的画面不错看一下,还玩了个被狗儿拉咬肠子的幽默镜头。

本片也是英国导演执导的第一部长片,当年评价不错,之后他乘胜追击执导了呼声更高的《The Descent》/《黑暗侵袭》,可惜之后的作品就一直都差强人意,无复当年之勇。



6/10

The Vault / Way Down:神队友盗窃无尿点


保险库 / 沿路而下

西班牙银行金库拥有百年以上历史,被誉为世界最坚固宝库。
建筑蓝图早已失传,金库保安系统以什么为依据一直是个谜,叫有心觊觎的大盗们望门兴叹。
《The Vault》(也作《Way Down》)男主是天才工程系大学毕业生,接触了某救援公司人员后,受邀参与了这铜墙铁壁金库的破解行动——不为什么,只为了挑战自己。

本片其实是相当传统的银行盗窃故事,因目标是西班牙银行,难免让人想起大获好评的西班牙剧《Money Heist》,当然《The Vault》因时长所限,无法建构丰富的人物关系及情感,但就盗窃设计、探路、破解、准备,以至正式动手、出状况、逃生等等,都出乎意料地好看。


虽然破解方法其实还真的很简单,却成功贯彻了影片的中心思想——别钻牛角尖,一切都从简单去想。
这思维方式也契合了当初建造金库的背景环境,毕竟上百年前科技没这么发达,一切都以最基本的物理为考量,想太多确实反而会走入死胡同。

难得的是这帮劫匪个个身怀绝技、独当一面,彼此完美cover,没有出现猪队友扯后腿的情况,堪称完美团队。
整个行动让人看得很爽很舒畅,没因一些白痴行为或意气用事叫人翻白眼。

片中出现的好些逆转虽然不难猜到,但并不破坏整体紧张吸睛感觉。
神来之笔当然就是与2010年世界杯西班牙对垒荷兰的大决赛挂钩,更以此作为劫案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饰演男主的是主演过《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The Spiderwick Chronicles》的英国演员Freddie Highmore。
虽已29岁但还是一副小鲜肉模样,演绎初生之犊不畏虎还蛮适合,可惜表情欠缺变化,来来去去都是那招牌式傻笑。

还好在《Game of Thrones》里表现不错的苏格兰演员Liam Cunningham饰演的劫匪首脑,以及英姿飒爽、气质独特的女主让演员们的互动更有看头。
饰演初代黑凤凰的Famke Janssen出现在演员阵容中,但仅属客串性质,千万别为了看她才入场。


7.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完美军人搞叛逆


美国队长3

开箱新耳机,重温了这部MCU系列中举足轻重的内战篇,浑厚低音和扎实打斗声响回绕耳际,极爽一下。
MCU前三阶段23部电影之中,《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肯定排在个人前五名。

有人认为以这部的阵仗,根本就能称之为《复仇者联盟3》,将之归类在美国队长名下,美队“捡到了”。
不过本片虽精英倾巢而出(美队、钢铁人、黑寡妇、鹰眼、冬兵、猎鹰、战争机器、女巫、幻视、黑豹、蚁人、蜘蛛人),生力军黑豹和蜘蛛人都是首次登场,但地位显赫的复仇者联盟一代的雷神和浩克却在天外天归隐当中,这肯定是本片之所以不归类为《复联》系列原因之一。


其二是本片故事确实是以美队为中心人物,复仇者联盟出现分歧,主要就是美队不肯签署联盟受制于联合国的合约,以美队的完美军人个性来看,这不服从上头指示的叛逆行为,不失为美队成长的一大转捩点,也让他的形象更加鲜明和人性化。
他不再指示一个听命于政府的“傀儡”,这显然与当初打造他这位超级英雄出来的本意不同。

第二条线是延续第二集的冬兵事件,讲完了忠,就轮到义,美队没有愚忠,却对讲义气这件事固执无比,甚至到不惜与战友决裂的地步,到包庇挚友隐瞒钢铁人杀父之仇真相的地步。
可惜这方面的挣扎,影片并没有太多的描述,要不然美队这个人物的性格形象可以更加饱满,结果反而被钢铁人的气势和魅力分薄了主角的气场。


作为超英电影,本片算是突破了一般正邪对战的公式,全片没有任何反派,精彩的战斗完全来自于自家人的内讧,也并非因为谁谁谁被黑化,而仅是基于不同的立场开打。
相信这样的剧情在MCU电影中不只史无前例,也将后无来者吧。
* PS. 可怜的蜘蛛仔上不了海报,连大名都没有。



9/10


The Descent 2:找戏来做


黑暗侵袭2

距离第一部《黑暗侵袭》/《The Descent》的四年后,趴兔生出来了。
而且还是直接延续第一部,讲述女主角Sarah死里逃生(诶,第一部结尾不是没掏逃出来吗?),但失忆了,当地警方为了寻找其余失踪的五人,组织了救援队,却因为找错地方一无所获。
警方之后无意中发现了当初六人探险的地下岩洞,假厉害的警长却不通知大队,只带了副手、三个探险员和Sarah就敢敢冲下去。
这么无脑的行动,不用想也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啦。

续集很明显找戏来做,因为:
01 Sarah明明在上一集就没逃出来,这集却硬硬让她获救。
02 警长又假厉害又要扮大佬,脑残程度让人严重怀疑他的警长是不是花钱买来的,最后在岩洞里已经知道有怪物危机,还要跟Sarah铐在一起……根本是找死吧。
03 上集六个,这集又是六个?是Lucky Six?还是取个六六大顺好兆头?模式一样,还有什么新鲜感?
04 更扯的是Juno竟然也没死,请问她是活下来的?而且如果当初Sarah都找得到出口,她在地下多时哪可能找不到?
05 结局的老头是怎么回事?养怪物当消遣吗?这“逆转”怎么看都不合理啊。


至于看本片的观众最关注的残杀画面,倒是跟上一集差不多,却也可以说没突破,而且感觉血浆的颜色有点偏向粉红,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减低血腥感。
上一集的复仇女神在这一集良心发现,大发慈悲原谅了小三,还牺牲小我拯救队友。
不过以这部片的逻辑来说,Sarah下场也未必就是完蛋,可能第三集又不作解释让她逃出生天——如果有第三集的话。



5/10

切肤之爱:切肤刺骨的幻乱冲击


Audition

1999年的日本诡异恐怖片,改编自日本作家村上龙的小说《再婚惊魂记》。
故事说男主中年丧偶,儿子长大之后,萌生再婚念头,于是借着电影试镜机会,物色再婚对象。
他很快就锁定了一个叫山崎麻美的24岁气质型少女,并主动约她出来见面。
麻美温文优雅,很快虏获了男主的心,看起来两情相悦。
实际上麻美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童年,更被继父虐待,导致她心态扭曲,对男伴有强烈的占有欲。
换句话说,就是恐怖情人。

本片节奏偏慢,近两小时片长,前一个多小时几乎像是普通老少配的爱情片,很容易让人不自觉快转。
最后半小时左右才真正进入戏肉,喜欢虐待、肢解、变态的观众会收货。
导演使用了大量幻觉与真实交叠的画面,让整个过程疑幻疑真,可能不是每个人可以接受,起码我个人就不喜欢这样的手法。
如果你只是为了看变态美少女处理猎物的戏码,建议前面真的可以快转,免得你失去耐性。

本片导演三池崇史是日本知名导演,作品大多是邪典风格,1998年时曾经被《Times》评选与吴宇森同列为十大未来最值得关注的亚洲导演。
2007年《Times》选出25大史上恐怖电影,这部《切肤之爱》榜上有名,它也同时是许多十大禁片榜上常客。



6/10

WandaVision:趣味开路,平淡结束


旺达幻视

早在这部漫威电影宇宙第一部连续剧上线之前,官方释出的预告和海报中浓浓的上世纪50、60年代黑白情景剧氛围,已吊足了瘾。
对漫威粉来说,这与我们所理解的漫威宇宙风格大相径庭的一幕,并不难理解,尤其知道了《WandaVision》背景是建立在《Avengers: Endgame》之后、幻视已死,加上旺达本身就是幻术高手,不难猜到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复古风有创意
好些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表示看不懂前两集,甚至将之归类为美式幽默,似乎有点错误分类。
旺达和幻视在家庭、事业、邻里各方面闹出的笑话,虽不至于让人捧腹大笑,要会心一笑倒是可以,其中的笑料其实蛮日常,共鸣不难,并非美式独有。

不少人也认为,复古黑白的前两集是大赌注,要不是看在漫威品牌份上,要不是前两集一起播且加起来不足一小时,捉不到点的观众可能会就此弃坑。
不过我个人倒觉得不错,不只是因为Elizabeth Olsen魅力无法挡,也因为这么独树一帜的创意表现手法,由非常商业化的漫威玩出来,有一定的意义,值得看下去表示支持。


本文发表于8网站

The Descent:看太清楚反而太直接


黑暗侵袭

2005年的恐怖片,当时有评语说是《异形》之后最恐怖。
故事说女主遭逢致命车祸,老公孩子都保不住,只有她活下来。
一年过去,朋友为了让她散心,一行六个闺蜜好友,决定去进行地下岩洞探险,找回曾经拥抱大自然的欢乐,没想到去到无人开发过的地底深处,竟然发现有人……

还是少不了一些公式化设定,如团队里面一定会有一个假厉害的家伙,不听指挥结果扯后腿;在还没遇到真正危险之前,一定先有人因意外遭殃;主角光环一定大过天,全部人都逃不过的劫难,同样模式却克不到她等等。
地底下的不知名族群,名为“crawlers”,数目如此庞大,不知如何生存;要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生活,双眼退化至全瞎,但只单靠听力(如片中所示,怪人族的嗅觉似乎不太好),会不会有点勉强?
怪人族也没有特别能力,为何可以在地下峭壁之间如履平地?
像这些完全不做解释的设定,如果不去理会当然就会看得比较开心。


除却上述不到之处,本片惊吓指数(虽然不少只是jump scare)还算可以;血腥指数算中上……之上,越到后面血浆越是不用钱挥霍;恶心指数中等。
喜欢这种pattern的观众应该可以满足。
为了增加戏剧张力,还设计了团队之间矛盾重重,以及各种自私自利的人类劣根性,穿插在外敌环伺的情况下,建构出更多层次感。
结局算是比较不一样的处理,可以赞一个。

不像《异形》那样乌漆麻黑,绝大多数时候都看不到怪物全相,这部的怪人族倒是很大方地让你可以从头打量到脚,清清楚楚见识他们与众不同的样子。
好处是满足好奇心,坏处是什么都摊开来之后,反而少了神秘感。
本片是泡制《Saw》和《Hostel》的工作室搞的,但我觉得《Saw》和《Hostel》比较好看。
* 注:不是外语片,选这张海报只是比其他的好看罢了



6.5/10

Resident Evil电影系列:6部各有优缺,游改电影难得长命


Resident Evil
生化危机  
2002
研究生化武器的Umbrella Corp,在浣熊市地下建设庞大研究中心,一次事故导致病毒外泄,数百员工遭殃。
保安主管Alice失忆后,随特种部队进入中心深处,发现罹难工作人员全都变丧尸。
系列第一部,略为交待了起源,虽然破格以游戏中没有的人物Alice为主角令一些玩家粉丝不开熏,但保留了游戏闯关feel,还是让不少观众奉为无可取代的经典,更有人因此开启了观看丧尸片的大门。

7/10



Resident Evil: Apocalypse
生化危机2:启示录
2004
丧尸祸延到城市,始作俑者Umbrella Corp决定封城之后摧毁整个城市掩盖真相。
Alice此时被注射了T病毒,却没发生副作用,反成为能力超群的女“超人”。
与其他人联手寻找出路时,遇上组织派来的改造“邪神”拦阻。
续集添加了几个游戏中的重要人物,包括Jill Valentine,她原本是上一部主角,但Paul W.S. Anderson接下导演筒后决定以虚构的Alice代替。
本片从之前的密室困兽斗换成了户外,格局更大,丧尸更多,Alice也变得战力非凡,动作打斗场面也更爽快,不过剧情则相对单薄,少了第一部营造的悬念,成了爽片。

7/10



Resident Evil: Extinction
生化危机:灭绝
2007
三年后,地球在丧尸肆虐下几近毁灭,内华达州幸存者结成联盟,一同对抗源源不绝的丧尸。
Alice隐瞒身份跟着联盟行动,凭借体内T病毒攻无不克,终于找到了一切灾难的源头Isaacs博士。
节奏偏慢,着重地球毁灭后连拉斯维加斯都变成一片黄沙的苍凉感。
Alice进化成女战神,与同样进化但变成丑陋怪物的博士对战,一次过解决三集以来的宿怨。
这部是个人觉得比较沉闷无感的一部。

5.5/10



Resident Evil: Afterlife
生化危机:战神再生
2010
Alice远赴东京追杀Wesker上尉,却让对方逃脱,之后独自到阿拉斯加,寻找经由Arcadia发出信号指示的生还地,发现原来是一艘邮轮,而且是Umbrella Corp研究生还者的实验基地。
Alice最终联同伙伴一起对战打不死的Wesker上尉。
电影系列始创者Paul W.S. Anderson回归当导演(2、3集他都只监制兼编剧),拍摄手法和技巧明显花俏许多,特效场面也更纯熟浩大。
不过剧情bug也更显眼,像Alice在直升机上明明被打了还原针,失去超能力,坠机后却还能生还;
世界明明毁灭了,上一集连车子汽油都找不到,这一集却可以悠然开着小型飞机漂洋过海?
动作场面更多样化,除了灭杀丧尸还要打大boss,但大boss战力反复无常,以各种神技大败Redfield兄妹之后,对上Alice时变身怪物反而一下就被KO掉。
本片整体就是打game般闯关,Milla Jovovich短发新造型没加分,反而多了大婶味。

6/10



Resident Evil: Retribution
生化危机:惩罚
2012
这一集红女皇程序出错,下达了毁灭人类和地球的指令,Wesker上尉反过来协助Alice逃脱秘密基地,并与前员工Ida携手合作,与从外部进攻的友军里应外合。
Alice和Ida将面对的是海底基地仿造的虚拟东京、纽约、华盛顿、莫斯科四个城市的海量丧尸。
进一步成为打game电影,设计四个城市让Alice过关斩尸,完全就是动作游戏里的闯关模式。
红女皇程式和Wesker上尉从第一集到现在多次登场,但立场反复到令人生厌的地步,感觉就是为了反转而反转。
饰演Ida的李冰冰当然是大看点,样貌原本就偏冷艳的她诠释女特工很贴切,不过也只是会打架的花瓶。

6/10



Resident Evil: The Final Chapter
生化危机:终章
2017
要终止一切,Alice必须回到原点浣熊市,并与昔日战友一起对抗丧尸大军,同时破坏当年Isaacs博士设下的一切毁灭机制。
最终章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旧账一次过清算,重点是居然真的找回了原本已在第三集阵亡的Isaacs博士,然后一句“你当年杀死的只是老子的克隆人”,就这么便利无比地交待了何以死人还可以复活回归。
既然使用了克隆人概念,还就真的玩够本,真假博士像真假孙悟空那样搞到唐三藏头很大,Alice也一样差点被玩死。
最后一集明显疲态显露,无论是丧尸、打斗,都没什么新意了。

5.5/10


Resident Evil
生化危机
2021
片商于2017年宣布重启拍摄计划,由温子仁监制,不过隔年就改为执导《47 Meters Down》的Johannes Roberts接手。
之后对外声称这部重启电影将把背景拉回1998年,更原汁原味地呈现游戏原著故事,也将更着重恐怖感。
虚构的Alice不会再出现,改为游戏正宗主角Jill Valentine和Claire Redfield担大旗。
去掉了招牌的Milla Jovovich,新版《Resident Evil》会多有看头?
如果真可以改变风格,倒是可以期待一下。



本文发表于T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