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无暇赴死
虚构英国特务James Bond第六任演员Daniel Craig的第五部007电影,也是他铁定出演的最后一部。
导演刻意将电影打造成完结篇,不惜将这位银幕英雄送上最后一程,以换取最凄美、动容的句点。
看完电影,我难过,但不是感伤,而是“怎会把007拍成这个样子”的难过。
1962年,英国作家Ian Fleming的间谍小说搬上大银幕,已故苏格兰男星Sean Connery主演了史上第一部007电影《Dr. No》,观众第一次见识到James Bond如有神助的身手和风流倜傥的形象。
当时《Dr. No》票房是6000万美元,换算成现今币值即是破了5亿。
从此007电影长拍长有,60年来拍了25部,成为西方影史上长寿代表。
夸张的是,每一部007票房都至少过3亿,《Skyfall》史上最高11亿,《A View to a Kill》最低也有近4亿。
孑然一身独行侠
先不论James Bond缔造的票房传奇,就说说他的人设。
我没看过小说,25部电影则最少看过15部,James Bond形象非常鲜明,并且始终如一:西装笔挺,魅力十足;身手矫健,智勇双全。
他女人缘特好,也风流成性;但他不渣,只是相信森林很大。
一般人可能忽略的一点是,女人和孩子其实都会成为敌人胁持他的筹码,所以也是当一个好特务的大忌。
他没有政治立场,只效忠国家和女皇;没有朋友,只有战友;没有家庭,没有亲戚;没人知道他的过去,没人预见他的未来。
他永远孤身一人,也从不介意孤家寡人。
套句香港漫画家马荣成在他作品《中华英雄》里的一个概念:James Bond就像命犯“天煞孤星”,注定孑然一身。
可惜这半个世纪以来根深蒂固的007形象,在《No Time to Die》被破坏得荡然无存,James Bond不仅有爱人,还有女儿,把柄一下子凭空多了两个,还要再理所当然让他为爱而亡。
这说的是谁?可以是一个情圣,但绝对不是James Bond。
死去活来凭什么
五年前在马泰拉遭伏击,James Bond以为是他女人Madeleine搞的鬼,毅然与她断绝关系,这看似无情的决然分手,倒是符合James Bond该有的断舍离个性。
五年后当他得悉原来当年误会了,立马换上了情圣脸,只差没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向Madeleine倾诉对她不曾间断的朝思暮想。
就不说我们的金牌大特务前后两次都只听一面之词就下判翻供,你五年前明明慧剑斩情丝了,五年来在牙买加快活过日子,有想过Madeleine?
然后发现自己当年搞错了,就突然藕断丝连,还情真意切?这是人设有问题还是编剧有问题,麻烦你二选一。
说起Madeleine,虽然对演员不好意思,但还是必须说,颜值不怎么在线;角色个性更不鲜明,回忆片段出现的冰原上的童年女孩,反而还有种得多。
之后无论是在五年前的马泰拉或五年后的监狱、住家和反派大本营,Madeleine不是表情悲苦就是哭丧着脸。
阅人无数的James Bond究竟为何对她死心塌地,我很想知道,可是恐怕理由已随着当事人长埋黄土。
这段死去活来的爱情,或许有看过或恶补过之前的《Spectre》,会有一些端倪,但即便如此,James Bond和Madeleine的火花还是很弱。
单就《No Time to Die》而言就更虚,没铺陈,没过程,所有的缠绵悱恻,以至为爱牺牲,看起来都无比牵强。
James Bond本来就是独行侠,是在花丛中左右逢源的风流之士,无论是工作性质或性格使然,都不让他有拜倒在任何石榴裙下的机会和意愿。
导演编剧你们以这么毫无说服力的对象和爱情让007破功,还破得如此婆妈俗烂,英雄潇洒形象尽毁,谁受得了?
英雄迟暮有尽头
说到英雄,James Bond无疑就是个银幕英雄,而且是不死英雄。
无论事情如何折腾,形势如何凶险,James Bond永远都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
这是个都市神话,是经过半个世纪的观众认证与支持的现代神话。
然后导演编剧又屁股痒了,硬是放了英雄五年假,硬是要他过五年安逸退休生活,结果重出江湖的老牌特务,生锈了,生疏了,身手大不如前不说,还老态毕露,有几幕甚至还有点懒得动 / 动不了——很肯定那绝不是演员在诠释镇定或洒脱。
为配合老007的不复当年,反派相应地奇弱无比,影帝Rami Malek没有演得不好,大致上维持着智珠在握、运筹帷幄的摄人气势,但实际交手后却不堪一击。
养了大批打手形同虚设,轻易被两公婆逐个击破,还被他们俩带着小女儿全身而退——对了,子弹不出所料,懂得分辨谁是主角谁有光环。
不死英雄当然总要秀出几分一个打十个的神勇,就如总会有人拿当年一人斗跨整个军队的Rambo来举例,但莫忘了那已是30多年前的事了,现在的观众还吃这套,那跟《Halloween Kills》里头的不死杀人魔有什么分别?
人跟社会都是会进步的,加油好吗。
就算James Bond非死不可,也不该是为了在他人生中占据不了什么位置的爱情和亲情,更不该以这种英雄迟暮的俗烂方式结束。
不是所有英雄都要像金刚狼那样才令人惋惜,Logan一个就够了。
James Bond最终拷贝了钢铁侠有妻有女的幸福天伦,可惜没呈现钢铁侠壮年战死沙场的辉煌灿烂。
当他站上屋顶,迎接导弹,与杀人武器同归于尽那一幕,有没有人看到流泪?
我有,不过是因为白眼翻过头刺激到泪腺。
粗野作风谁人爱
六任007演员,“元祖”Sean Connery是毋庸置疑的经典;Roger Moore演出最多部,也是一代人的回忆,一代人心目中的007典范。
若说上一任的Pierce Brosnan是历来外型最绅士的James Bond,那Daniel Craig肯定是有史以来最粗野最暴力型的007。
当年片商宣布Daniel Craig接棒时不被看好,但《Casino Royale》的成功让他吐气扬眉,也让007颠覆传统,有了全新冷酷硬汉形象。
可他的硬,也实在太硬了。敌人在屋顶跑酷般飞檐走壁脱逃,我们的硬汉在屋内后面破门穿墙地追击,这一幕简直毁我007三观,害我以为看到了绿巨人浩克的幻象,至今仍历历在目。
也因此Daniel Craig饰演的James Bond,始终无法让我认同。
《No Time to Die》在硬汉特务退出江湖后,介绍了新女黑人007出场,可惜她在片中无论智慧和战力都没能展现什么,作用介于James Bond助手和插科打诨之间,位置甚为尴尬。
尤其老007对着嫩007说:“谢谢你,007”,以及后来嫩007请求主管M为老007复职的两场戏,更是尴尬之至,也再次显示编剧的俗烂到家。
我只想问导演,你知不知道我们想看的007,是原汁原味的正统007,不是你个人重新定义的007?
片尾字幕跑完,银幕上傲然呈现四个大字:“James Bond Will Return”……所以他壮烈殉难,我们到底是要缅怀还是不要?
If James Bond really returns,我希望不要再是这个导演。
4/10
本文发表于8视界专栏《满城三带黄金甲》
Daniel Craig演出电影:
文中提及的电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