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utnik:人类与外星异种有可能同生共体吗?


寄生异形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是千百年来的“封建思想”,也是种族和谐的障碍,但当我们说的“非我族类”,并非不同人种,而是外星族群,你会抱着友善态度迎接,还是暗里带着“防(外星)人之心不可无”的心态小心翼翼接触? 1983年,苏联宇航员从太空载誉而归,当初两个人上太空,回来的还是两个,但一个意外身亡,死状恐怖,存活的男主在严密监视下等待身体恢复。
女主是神经生理专家,受邀前往治疗男主,惊异发现男主体内竟寄生着外星生物。 外星异物会攻击人,吸食人脑,却又跟男主成为密不可分的共生体。
女主的任务就是想办法分离男主和外星生物,但她发现这件事原来整个基地的人早就知道,而且正秘密自行处理…… 作为科幻恐怖片,《Sputnik》并不恐怖,更像是一部带有科幻及惊悚元素的剧情片。
导演要传达的讯息相当多,除了前文提到的如何安全和平接纳外星族群,还加入了男女主的儿女私情,使得矛盾扩大:站在女主立场,她绝对不希望男主继续留在基地,因为他势必终生成为被当局研究的对象,所以她宁愿冒险也要带男主逃离。

站在男主立场,外星异物附身不是他选择的,异物要吃人也不是他能控制的,凭什么只因为他倒霉成为宿主,就得承担所有责任,甚至可能赔上性命?
更何况他原本应该是为国人景仰的太空英雄,辛辛苦苦达成的人生目标,就这样无厘头被毁掉,能甘心吗? 剧情bug方面,外星异物设定主要被皮质醇所吸引,才会攻击人类吸食人脑,但如果这已经过基地专家证实,应该就有办法存粹以皮质醇来喂食,而不必牺牲人类来供养。 女主原本是一个会不择手段达成医疗效果的专家,基地领导也是看中她这与众不同的特点才找上她。
她在初期“治疗”男主时也确实一直不按牌理出牌,但在后来见到基地领导原来一直以活人当外星异物的饲料时,却完全无法接受这么离经叛道的行为,性格上落差太大。
还有女主背上的疤痕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导演开了个头,却没给答案,令人纳闷。
除此之外,影片节奏偏慢,场景也不多,近两小时片长,别期待像《Alien》那样的视觉震撼和紧张刺激,不过惴惴不安的氛围,倒是从头到尾弥漫着,配乐也做得不错。 外星异物CG可以,虽然只是小规格,举止行动都算自然,攻击人类的动作也有《Aliens》里头异形的架势。

话说,即使不是好莱坞,即使250万美元低成本,都能做到这样令人满意的特效,为何如今的亚洲制作(尤其是大陆电影)如《捉妖记》、《神探蒲松龄》,却总是做出令人冒汗的怪物CG?


6/10



本文刊于T网站

新著龙虎门 1058:BUG比故事精彩


释出易燃气体封印火云掌?
不是还有霸腿、六神诀?
邪神练的是易筋经,又不是九阳神功,封印了火云掌,难道也顺便封印了易筋经?

堂堂火云邪神对付小喽囉须要用刀?
须要落魄到像黑色星期五那样杀得遍地狼藉?
不是便TMD用护身劲就可以震死整班人了吗?
竟然花了这麽多篇幅描写邪神用刀杀喽囉(截图只是一部分)。

我便TMD快笑死。
真的是BUG比故事还精彩。
每个星期四笑餐饱,也不错啦。
两位大编剧继续加油为大家带来欢乐啊~




追回:

Project Power:每个人都有五分钟超能力,可惜都是老套能力


超能计划

超能力觉醒,应该是不少人希望一觉醒来后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如果科技已经发展到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超能力,即便只是短短五分钟,相信很多人都会愿意尝试,就TMD能人所不能地过瘾一下也爽啦!

Idea不错?这就是线上电影《Project Power》的概念设定。
故事说一种来路不明的神奇药物出现在纽奥良,服用者可获得超能力,不过要冒上超能力种类随机获得的风险,而且未必每个人都会成功,也可能承受不了药力当场爆体而亡。
虽然如此,还是不乏铤而走险的人,超能力的泛滥造成城市犯罪率大增。
一名警察、一个退役士兵、一个少年贩毒者阴差阳错聚在一起,要将幕后组织连根拔起。

老实说,五分钟拥有超能力的概念是不错的,相对于各种超级英雄和超级反派一触发就没回头路,短暂“享受”超能力之后,回到原有的人生,其实相当吸引人。
毕竟看惯了超级英雄电影的观众也晓得,凡事有利必有弊,拥有超能力,未必一定无往而不利,随之而来的烦恼,也可能让人头很大,如果可以控制想要拥有超能力的时间,不是很两全其美吗?


五分钟的超能力,时间限制是最大考验,其实也是剧本最好发挥的地方。
想象你在无敌的状态下过关斩将、力敌千军万马,然后……诶,时间到!
一切打回原型,那可有多尴尬。
可惜本片并没有在这方面做出令人满意的安排,很多时候时间到了就继续吞多一颗神奇药续航,哎哟喂呀,这可有多无趣啊?

随机性触发超能力是另一特点,也是很可以发挥的想法,因为它涉及了冒险性,你不会知道自己将要拥有的超能力,是不是你所向往的,甚至是不是你所能驾驭的。
很可惜,这方面依然没能编出让人拍案叫绝的矛盾,感觉所有人都逆来顺受,来什么就接受什么。
或许基于这超能力是老天多给的心态,所以也没什么好埋怨的吧。

超能力电影当然离不开超能力的性质设定,但《Power Project》里可以看到的“火人”、刀枪不入不死身、变色龙(跟隐形差不多意思)、力大无穷、身体温度调节等等,都耳熟能详,完全没有让人惊艳,非常失望。
更失望的,是超能力对决和搏斗也没什么看头,像反派大只佬释放了力大无穷的超能力之后,尺多厚钢门也被他轰开,结果与主角对决时却被一枪秒杀……
超傻眼,省工夫要省到酱咩?


剧情本身也普普通通,依然是看惯了的阴谋论、警察黑化、勇父救女的滥情节。
近年来超级英雄影剧当道,漫威首开先例不断力邀各大演技派巨咖人马加盟,到如今影帝影后出演超级英雄片屡见不鲜了。
只求他们在接下戏约之前,真的要好好看剧本,别要像影帝Jamie Foxx那样,在《Power Project》里根本被浪费掉,还加上一个Joseph Gordon-Levitt,是要毁了这两位好戏之人吗?

Netflix野心勃勃大展拳脚,但决策人眼界似乎一直不怎么样,到目前为止由它自家出品的线上电影只是贵多不贵精。
据说Netflix也准备进军院线大银幕,那这方面麻烦多加油了,除非你要把品牌跟B级电影工厂划上等号。 


5.5/10



本文刊于T网站

Agents of S.H.I.E.L.D. Season 7:七年之痒有不舍


神盾局特工 第7季

漫威电影宇宙启动后获得大成功,“顺便”开启漫威电视宇宙自然势在必行。
电影宇宙已经将焦点投射在个别超级英雄上,若连续剧还走同一路线,那也未免太没创意。
漫威电影中总有一群默默支援着超级英雄、却永远只能充当配角小人物的特工,何不就以他们为主角?
《Agents of S.H.I.E.L.D.》就这样在漫威与ABC Studios合作下,第一季于2013年应运而生。
之后每年一季,延续了七年,在今年迎来了最终季。

完全没看过这部剧的朋友,这里快速简略说一说剧情(有看过的话可略过这段):
S.H.I.E.L.D.是“Strategic Homeland Intervention, Enforcement and Logistics Division”的简称,中文是“国土战略防御攻击与后勤保障局”。
是的,超级无敌冗长的名称根本玩死人,所以简称“神盾局”非常必要,听起来也有气势得多。
在复仇者联盟主导的纽约战役之后,神盾局局长Nick Fury利用高端生化技术,把殉职的特工Phil Coulson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并委任他组织一支独立特工小队,专职处理地球上尚未定义的不明人事物。

小队成立后投入任务执行,才发现事情没那么轻松简单,接下来他们面对的,不仅是神盾局死对头Hydra的谍对谍,发现了世界某个角落存在着具有超能力的异人族,还要面对魔物、改造人、外星人等等的挑战(第四季出现另一漫威超级英雄恶灵骑士Ghost Rider),最后再肩负起拯救世界免于毁灭的无比大重任。


《Agents of S.H.I.E.L.D.》第一季至第四季,都是一季一个完整故事。
原本制作人拟在第五季终结,但在粉丝敲碗下,又预订了多两季,并且让第五、六、七季在故事上有了更紧密的连贯性。
完结篇的第七季,可说是脑洞开最大,编剧下手最重的一季。
时间旅行、平行宇宙、无限轮回、量子隧道等等,只要是与时间相关的点子都出现了。

对看过漫威电影,尤其是《复仇者联盟》三、四集的观众来说,这些概念绝对不陌生,甚至会产生与MCU相结合的情意结。
但反过来这些也是老生常谈,加上利用时间旅行回到上世纪挽救未来,以“长生人”要占领地球作为最终危机,都可能难以满足看惯科幻片的观众,甚至对这持续了七年的收山之作感到失望。

不过神盾局和Hydra的相生相克关系,犹如阴阳、黑白、正邪的存在,以致要挽救神盾局,竟然是要先挽救Hydra的矛盾点,算是比较特别。
小队大脑Fitz利用量子力学在时间线上跳跃拯救世界,也相当烧脑,绝对不能边看边滑手机,因为稍一恍神必定满头雾水。


《Agents of S.H.I.E.L.D.》最大卖点,就是以凡人来执行超自然任务、对抗超自然敌人。
虽然之后小队成员还是难免有了具备超能力的异人族Daisy和Yo-yo,但以超能力克敌制胜,始终不是这部剧的重点,而是智力与科技。
但这个“执着”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bug,比如Daisy和Yo-yo出勤时,很多时候明明动用超能力就可以迅速解决,偏偏却要以常人方式动武打半天,感觉就很“做戏”。

其他成员以凡人之躯执行非凡任务,伤亡在所难免,但因主角光环,结果硬是利用超尖端科技不断地让主要成员起死回生。
就像Coulson所说,这是比赛的话他肯定夺冠,因为他至少已复活了七次。
如果这小队里的凡人都可以彷如拥有不死身,那钢铁侠却得撒手人寰也未免太讽刺了。


情感一直都是这部剧的强项,虽然前五季的每一季都是22集,难免出现拖戏的时候,却也因此给了角色们培养个性与特色的时间。
小队成员从一开始互看不爽到逐渐信任,再一起出生入死,经历扶持、背叛、生离死别,最终从陌生人成为缺一不可的家人,还蛮感人的。

结局以大团圆收场,没有更能刻骨铭心的凄美遗憾,个人觉得少了震撼度,不过对喜欢开心收尾的观众来说应该会满意。
我不是一个喜欢看长寿剧的人,不过最终季交待各人去处的最后一幕,看着看着,心里还真的有点不舍。


7.5/10



本文刊于T网站

尸战朝鲜 第1 - 2季:精彩韩剧难得不啰嗦不拖拉


Kingdom Seasons 1 & 2

中西丧尸影剧为数不少,但古装的似乎不多,以古代朝鲜为背景就更难得了。
《尸战朝鲜》(前译《李尸朝鲜》,大陆译《王国》)去年年头在Netflix推出后,大获好评,第二季今年上线,不仅将原有的紧张刺激推向新高点,也交待了事件来龙去脉,包括丧尸的由来。

故事背景设在16世纪末,朝鲜李氏王朝成功守护国土,避免了日本入侵。
历经数年的大战过后百废待兴,人们生活贫困,三餐不继,但王族和贵族依旧日日山珍海味,穷奢极侈,完全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残酷社会状况。

老国王病重垂危,国家大权落在宰相赵学柱手里。
其女儿嫁给老国王当上中殿娘娘,还怀孕准备生出世子继承王位,以此剥夺庶子李苍的继承权。
为避免老国王在未来世子诞生前就驾崩,大臣们会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把李苍推上皇座。
心狠手辣的赵学柱于是让老国王服食奇药续命,但老国王却因此成了追逐人肉鲜血的活尸。


前御医奉召医治老国王后离宫回家,无意中把病毒带了出去,引发一场势不可挡的丧尸灾难。
庶子李苍原本只想找寻父王生死真相,却在一路上看尽了民间疾苦,触动了仁义心性,矢志铲除丧尸病毒,终止赵学柱父女的野心。

《尸战朝鲜》与一般韩剧最大不同点在于节奏明快,除了第一季的前一集半在叙述时比较慢火,之后就进入一波接一波的高潮。
丧尸的习性是破解病毒的关键,也是悬念的建构——原本只在夜间行动的丧尸,为何到后来在白天也能出动?
水火本不相容,既怕火又畏水的丧尸,究竟为何有这两大弱点?病毒到底是什么造成?
与丧尸的连场大战,具备电影规格,魄力十足,虽然难免还是有主角光环(就是重要角色无论多惊险都不会被丧尸咬到),但瑕不掩瑜,各种对付丧尸的设计也算合理不夸张。


至于权力斗争的情节,或许对只想要看丧尸的观众来说不怎么在乎,但做为连续剧中难免要有的文戏部分,《尸战朝鲜》这方面的剧力其实完全不逊色,甚至可说与武戏平分秋色。
单是柳承龙饰演的赵学柱所演绎的阴险、冷酷、奸诈及老谋深算,已让人咬牙切齿地入戏了,更何况他还孕育了一个青出于蓝的更恶毒女儿。

能够将丧尸、宫斗、悬疑、动作等元素炒出和谐又美味的一大盘佳肴,《尸战朝鲜》两季上线之后传出的叫好声,的确不是乱喊的。
可惜因为疫情关系,第三季或许要等到2022年才有望推出,不过大咖全智贤强势加入,下一季要不火都难啰。


8.5/10



本文刊于T网站

山海逆战 194:大侠难过美人关


有追看《山海逆战》的朋友都知道,主角勾彻从一个懵懂小孩,经过近两百期的培养催谷,已逐渐成为仁义兼备的大侠。
这一期,黄帝不肖子夷鼓滥杀无辜,令勾彻大怒,打出绝招,但由始至终都看在对方是黄帝之后,只是稍作惩戒。
但在爱人若兰遭对方破相之后,竟然怒发如狂到火遮眼的程度,发疯般不顾一切要致对方死命。
先前看到出生入死的好友姜铮为对方所伤,都冷静如斯呢。
所谓侠之大者,结果败在儿女情长。
我不晓得这样的“爱情”算不算动人,只觉得勾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侠义成熟形象完全low掉了。
** 顺带一提:勾彻绝招名称「千刀霹雳 · 狂龙一杀」,与张艺谋电影《英雄》里李连杰使出的绝招「十步一杀」,有异曲同工之怂啊。


练爱iNG:台版《喜剧之王》?是致敬、模仿,还是巧合?


台湾爱情小品电影拍过很多,至今仍然每隔一阵子就会出现。
《练爱iNG》导演兼主演林暐恒,就是台湾综艺主持人阿Ken,这也是他首次自编自导自演,选中了比较安全的温馨爱情题材试刀。

故事说表演科出身的男主有演员梦,但现实是一直都只能当临演兼打杂。
机缘巧合遇上了新来的女副导演,为了协助没谈过恋爱的她写出爱情剧本,两人协议练习约会。

一开始看到电影名称,就很难不令人联想到五月天很红的那首《恋爱ing》,阿Ken上节目宣传时,也屡屡被主持人问及是否有关系,必须花费唇舌解释,此为片名失败之第一点。
细看之下(其实也是经过导演解释之后)会发现,原来是“练”习恋“爱”的意思。
“iNG”特别放大了“NG”意有所指,因片中男主希望他的演艺、爱情、人生都能够不要一直NG(No Good,表演术语表示“重来”)。
玩文字游戏是OK的,一方面显示取名者的用心,但太过耍聪明,有时反而让人觉得画蛇添足,还不如老老实实取个独创性高又有诚意的名称。


片名让人联想到歌曲,电影本身则让人联想到周星驰的《喜剧之王》。
男主同样是热爱演戏,同样是际遇不佳一直坐冷板凳,同样是无意中与爱情相遇,同样是风风雨雨后发现爱情的真谛。
片中的搞笑桥段、讲道理的对白、笑中有泪的情节、脱稿演出释放真情的情节,也都是满满星爷作品的影子。
当然你可以说是致敬,但对于一个初试啼声的新导演,作品不以原创性先声夺人,反而不停给人炒冷饭的感觉的时候,脑子里浮现出的评语,就只会是“模彷”两个字(不说“抄袭”是给足面子了)。

说到“练习爱情”,也是片中男女主角约会的重头戏,主要有三部分:
- 游乐园约会,女主原来是女汉子,坐云霄飞车当吃生菜,反观舍命陪“娘子”的男主则从头吐到尾。可惜这种反差戏码已是老梗一枚。
- 夜店狂欢,女主被拱上台后展现了rap周杰伦《双截棍》的实力,让在场众人大跌眼镜。可惜依旧是老桥段,令人无感。
- 夜游动物园,是最扯的一趴,男主竟然可以利用特殊关系在动物园关门后带女主进去玩;之后还在手机掉进大猩猩园区后,立马跳下去捡?哈啰,你是弱智还是不要命啊?既然都有特权了,怎不找管理员来捡手机呢?
更扯的是男女主都跌入园区后,赶来救命的管理员,朝大猩猩射出麻醉针却命中了男主?哇靠眼界也太烂了吧?
然后不省人事的男主被送入医院后事件曝光,违例的管理员不但没事,还可以到医院来教训当事人?
这一整段英雄救美戏码,真是让人看傻了眼啊。


本片另一大“特色”,是阿Ken以他的人脉和人缘,动员了圈中艺人好友来演出和客串。
包括较有戏份的前5566成员小刀、哈孝远、辛龙,还有过场性质的周杰伦、Ella陈嘉桦、曾国城、温昇豪、小鬼黄鸿升、宋逸民、蔡淑臻、导演冯凯等等等。
这种艺人大堆头,似乎是台湾综艺咖当导演时爱用的模式,即便是台湾主持A咖蔡康永三年前首次执导的《吃吃的爱》,也是如此。

对喜欢类似《豪门夜宴》这类在观影时可以惊喜发现并认出艺人的观众来说,也许不错玩。
但这样的手法,包括片中周董出场那一幕,很明显是另外拍了硬接在一起的,个人觉得很没必要,反而显得导演对自己的故事没自信,需要靠大堆艺人走马灯来造势,更让整部电影看起来犹如一场大型综艺秀,大大削弱了原本已经不怎么样的观影感觉。


4/10



本文刊于T网站

龙虎门Z:是买漫画还是买赠品?


许景琛的《龙虎门Z》赠品行动:每期在8款人物卡中每本随机送一张,也有特别版送齐8卡+闪卡。
收齐全32张,卡底可拼成一幅大图。
赠品如此吸引人,那下次不如试试买卡送书?(开玩笑的)

我曾在业界多年,当然晓得赠品的威力。
随刊附送的东西,只要是免费,或者比原价稍高一点点,读者都会认为是赚到,永远趋之若鹜。
每次只要有赠品,当期销量一定爆棚,其中不乏完全为了赠品而买书之人“捧场”。
从坊间反应也认识到残酷真相:有人拿到了赠品,书只是翻翻就丢一边,甚或完全不看,随手就“送”给身边同事或朋友。
这种情况对作者来说,是锥心之痛。


港漫如果也走上这条路,我希望只是权宜之计,送赠品,只能是发自真心地回馈读者,而不是取巧。
请别忘了重点还是要把故事写好,把画面画好,把书制作好。
要不然还真的如前所述,买单品送书算了。

当年《神兵玄奇》掀起送小兵器之风潮,但我买书不是因为随书赠送的小兵器,而是真正为了看书,为了享受《神兵玄奇》的故事而买。
神兵魔兵这些小玩意儿对我来说,可有可无,囤了一堆现在也只是在某个角落里氧化罢了。

当年我买《风云》,不是因为那美美的人物象棋玩偶(虽然我是集齐了一整套),也纯粹是因为《风云》真的好看,玩偶只算是bonus,不是重点。
送赠品谷销量终究非正道,希望港漫争气点,不要一路走歪掉。

The Umbrella Academy Season 2:灭世救援还是一样地折腾人啊


伞学院 第2季

这部漫改网剧走的是较阴沉黑暗的格调,说的是一个超能力家庭中七个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配以令人赞叹的BGM,描绘出与一般超能力影剧不同的画面。
第一季推出后获得不错的回响,圈了不少粉。

第二季承接上一季,因老五的灭世救援行动,把一众兄弟姐妹带回到1960年代,阻止了末日降临。
但时间旅行的奥秘,并不是这么轻易就能破解的,末日虽不在2019年发生,却随着“末日制造者们”一并来到了1963年,且在五号感知到的十天之后,以不同原因发生。

是的,这一季焦点依旧是这家人要如何阻止世界末日。
延续了之前一整季的梗,继续玩多一整季难免生腻,尤其四处奔波、焦头烂额的始终还是孤独的五号。
其他兄弟姐妹明明都在2019年见证过五号预言的准确性,但到了1960年,仍然一点长进都没有,依旧不是扯后腿,就是扮演猪队友,这样拖拖拉拉的设定,看得很累。


七个人各自来到了1960年代的不同时间点,开展了不同生活,这各自交待的情节也处理得很不干脆。
一个故事有三、四条支线已经算多,更何况是六、七条?
尤其又不是每一条都精彩,最后形成的观感可想而知。

· 这一季老大Luther依然固执莽撞,虽身为大哥,实际行为却像宠坏的小弟弟。
· 冲动型代表的老二Diego,这一季倒是表现不俗,对他好感有增加。
· 老三Allison从一个举世瞩目的大明星,变成小女人,虽在推动种族平等运动时有外露的霸气,但一直不愿使用超能力最后还是屈服的无奈也太婆妈。
· 老四Klaus这一季威水了,摇身一变成异教教主,不过颓废懒散的个性看久了很腻,而且在被Ben附身之后,表情、情绪、行为依然还是很Klaus,感觉不到是被Ben附身,这一趴的表演相当失败。
· 老五Five完全没变。
· 以灵魂形式存在的老六Ben,这一季戏份多了,制止Vanya暴走那一段挺伤感,但最后披露他依然在世实在大煞风景,大大削弱了好不容易营造的遗憾凄美感。
· 老七Vanya是一切问题的源头,上一季遇人不淑,这一季找到真爱,可惜还是情运多舛。

这一季加入了一个也有超能力的新人Lila,身份殊不简单,但抱歉地说,无论颜值、个性、设定都不讨好。
大家如果没忘记的话,第一季一开始说了1989年时,有43个女子无故怀孕,生下了孩子,其中七人为富豪Reginald Hargreeves所收养,长大后组成了伞学院。
Lila原来也是43个孩子其中一个,第二季尾声出现的“麻雀学院”成员,想必也都是,若按这趋势发展,散布于各地的还有二、三十名超能力者,故事还真是可以一直写下去。


很难假装看不到的bug不少,而且都出现在关键时刻,显得更辣眼睛。
比如Vanya在审问室发动异能对付警官时,被身后女子用布掩住口鼻,挣扎之中竟不会爆发出更强大异能,结果就这样被制服了?
又比如五号最终懂得逐步回转时间,可以像倒带那样让死去的人复活,其实基本就无敌了,这超能力设定得如此强大,之后要如何弱化它来自圆其说?
当然剧本可以辩称五号就是还不能很好地驾驭穿梭时空的能力,但别忘了他们兄弟姐妹从小就经过严格训练,五号后来还多活了几十年再回来,若还是以他总没能掌握自己超能力,只能在突发时刻碰巧展现神通为借口,委实让人难以信服。

第二季又是留下了长长的尾巴,包括重生的Hargreeves爵士的真正身份,以及新冒出来的麻雀学院,大概都会令一些观众有兴趣追看第三季。
不过用时空穿梭来制造问题、解决问题,再配上平行时空理论,玩太多了,少了新鲜感。
第一季那令人印象深刻、恰到好处的BGM,或许是备受好评,第二季里玩得更尽更频密,几乎要让人以为是在看音乐剧的地步,对个人来说已经变成反效果,如果有第三季的话,可不可以克制一下啊?


6/10



本文刊于T网站

王风雷传奇 序章:超值无敌绝世好书啊啊啊啊


01
翻开就是人物介绍,超级无敌美美的新旧角色,一页一大格不啰嗦,每一页都只专注一或两个人物,焦点十二分集中!
这样才对嘛,说什么一页要五、六格以上才叫好,画到小小酱看屁啊?

背景都一片空白,好优雅哦!
最讨厌那种整张图背景什么的填到满满,又不是看画展,画面酱复杂做莫?
留白才是最高境界啊,Less is More,懂吗?

543之前介绍昊天教时一次过晒冷全部高层干部,被讲说没有神秘感,看看看,这不叫没神秘感,这叫期待感好吗?
男的威武,女的娇俏,设计得如此优秀还不秀出来等过年啊?这叫self promote,懂吗?
神兽、兵器、交通工具介绍更劲了,直接不上色,保留最夯的黑白草图feel,太太太太有格调了!
就像《李小龙》经典黑白封面款那样,抢手到极点,销量就是王道啊!


02
新著王风雷预告篇,直接拿未来正刊存稿来用,一点都不浪费,多有环保意识啊!
也表示预告会跟正式故事绝对一模一样,绝不欺场,这么有良心的做法,值得一赞再赞!
话说,东方无敌的样子是不是卡通化了啊?
好接地气哦!好亲民哦!这样才对嘛,新新龙最大优点就是与时事挂钩,现在全天下的领导人都该跟民众站在一起啊!
威严?不流行啦!


03
新新龙预告,依然是最喜欢的一页一大格,乾淨俐落,而且每张背景都是大大的大头照,多有画面感啊!
这么精彩刺激的内容,先行预告,期待值破表啊!


04
封面还有特别版本,好值得收场啊!
可惜最大败笔就是只出了一个萤光绿版,应该再出闇黑版、银绚版、七彩霓虹版啊,你看现在读者只能收藏两个版本怎么够?
我们空虚的精神都要靠你们来填补的啊!

05
如此千金难买的纪念册,居然才卖跟正刊一样的价钱,实在太物超所值了啊!
之前竟然还有人说这种特辑应该随书附送,有没有搞错,出版社都没硬拗成特别版抬高价格来卖了,根本是佛心来着好吗!
执到宝啦大家!

新著龙虎门 1056:还是get不到写好故事的point


01
锺英伟在专栏提到故事支线问题,原来当初我所讲的新新龙弊病之一,他们看到了。
当然我不太相信他们是直接看到了我所写的读后感,应该是之后陆续有人认同并提出来,讯息才会通到彼岸,由此也证明这个批评点是成立的。

从锺编剧的回应看来,新新龙团队是有听“到”民意,却显然不打算听“取”民意。
感觉就像国会辩论时,高官们总会站出来说“你们的意见,我们听到了,不过,因为AAA,还有BBB,以及CCC,我们还是要继续执行”。
这个比喻也许不很贴切,不过,你懂的。

辩驳也说那些一两页、两三页的超短支线,是为了让每期内容更丰富,我说啊,就算一期里面只是一条线,只要够精彩,就是精彩了。
还是你们对一期只写一两条线的自信心不够,需要搞更多条线来让内容更丰富?
单从这似是而非的反驳来看,编剧似乎依然get不到写好故事的point。

顺带说一说,支线太多不只是文戏破散,连武戏也经常到喉不到胃,跟旧著时代武打场面的精彩度真的差很多。
无名毒开始至今10期了,打斗戏码也不少,但有哪一场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没有。
别忘了龙虎门定位始终是格斗漫画,这方面招牌要是擦不亮,什么都不用多说。


02
邝主编在专栏说,《新着王风雷特刊》“口碑销量都很不错,令团队雀跃万分”。销量如何没人知道,即使每一期都在报摊卖光,也未必就表示卖得多,因为还要看印刷量。
打个比方:
A书每期都卖光,B书每期还剩1000本;
但A书每期实印5000本,B书则实印8000本;
所以实际销量是A书5000本,B书却有7000本。
(以上只是出版业销售例子,无关实际情况)
至于口碑⋯⋯不知道是自己讲自己爽,还是怎样。
为什么酱讲,你也懂的。


03
新新龙这期当然还是有的弹,像封面个人就觉得差强人意,之前还在说比543好得多,没想到这期就破功。
下期王小龙半脸大头照封面更死,完全没feel到极致。
内容方面就不说了,反正也不会有改变,也不想提出意见最后只是给了作者自圆其说的机会。

04
最后,酸民麻烦不要再来挑战我给出更好的故事点子。
请搞清楚,我是读者,不是作者,天下间有叫读者提供好故事给作者的道理吗?
你这么做,叫有点羞耻心的作者情何以堪?
而且我又没钱收,干嘛要给出好点子?
作者要是这么容易当,那我也要做了。
我是读者,看到不好看的书不能批?
你用真金白银血汗钱买了一盘炒粿条,吃了几口,妈的难吃到死,难道还不准讲出来?
还是你会冲进厨房,跟厨师说:“让我来教你怎么炒”?


追回:

The Rental:旅住民宿要小心?



租房惊魂

疫情肆虐之前,当旅游还是人们乐此不疲的充电兼减压管道,类似Airbnb的民宿租住方式非常夯。
入住酒店早已不再是旅客唯一选择,住进更接地气、更具独特风格的专业或业余民宿,更能满足爱尝鲜的旅人。
诶等等,不是在说电影吗,怎么成了民宿报道了?
没错没错,这部《The Rental》正是以民宿为背景的惊悚片。

故事简单到爆,两对年轻情侣,租了一间面海的民宿,打算好好欢度周末,而一切情节,就在他们入住之后展开。
这种结伴旅行在陌生地点遇到杀人狂的剧情,早拍到烂了,还愿意观看已经是给足面子,毕竟气氛到位,惊悚效果做足的话,无聊的时候被吓一吓,倒是不介意给个“不虚此行”的评语的。

故事早早设了一个梗——其中一名女主不是白人,偏偏民宿主人似乎有种族歧视倾向,以此制造双方冲突感,让观众感到不安,也自然地联想到,这会不会就是未来突发事件的导火线。
但这悬念才刚刚提了起来,就被放掉了,接下来剧情竟然朝着这两对男女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开展。
事实上,本片花了很大篇幅在“探讨”两性关系与问题,到你不禁要怀疑是不是看错戏的地步。


杀人狂当然还是有(连这个都要骗的话相信观众才真的会动杀机),可是绝对没有血染的画面那种震撼,也没有“赏心悦目”的猎杀设计,一切都像是在看一出温和得犹如适合杀人惊悚入门者观看的片。
对导演来说,似乎杀人是最终目的,当这个目的已达,其他就不重要了。

更扯的是,占据全片三分之二的“感情铺陈”,结果发现与最后出现的杀人狂其实半点关系也没有。
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就像是把两部不同题材的片子硬凑在了一起,看完后脑子只浮现几个字:租住民宿要小心。

本片导演Dave Franco是好莱坞着名演员James Franco的弟弟,这也是Dave首次执导并兼任监制和编剧,他老婆Alison Brie也出演了片中女主角。
做为小成本处女作,明显看出导演功力不足,感觉似乎是想在惊悚类型中推陈出新,但成品达不到应有效果。


4/10



本文刊于T网站

#活着:尸杀列车宅家版?差很多



#Alive

四年前的《尸速列车》,韩国丧尸电影杀出一片天,令人瞩目。
今年的续作《感染半岛》,吃泡菜变吃人肉的丧尸,再度成为大银幕焦点。
近日推出的《#活着》/《#Alive》也是丧尸片,由刘亚仁和朴信惠主演,不过你要是抱着看《尸速列车》心情去看的话,建议调整一下期待值比较好。

本片废话不多说地展开,开场不久就宣布城市被不明病毒感染,男主俊宇亲眼见证了邻居从常人变丧尸的惊悚过程,将其解决掉之后,进入了完全的独脚戏。
因丧尸不会进门攻击,基本上躲在家里就没什么大问题,这也是俊宇的求生之道。
但当粮食和食水都耗尽断绝之后,问题就大条了。
在俊宇绝望并开始萌生死意时,发现对面公寓的女主宥彬,原来也同样一直躲在家里。
同是天涯沦落人,有了伴,自然增加了生存勇气,就这样两人开始计划如何逃出生天。

本片与丧尸搏斗和逃生的情节并不多,几乎都集中在最后30分钟,若只为了看暴走乱斗血腥画面的观众可能要失望。
前30分钟完全是男主在家里无聊过日子的片段,看得还真无聊,非常考验耐性。
中段男女主相遇后炮制了韩国影剧最拿手的爱情戏码,不过在这种丧尸环绕、求生无望的情况下感受甜滋滋的暧昧,似乎难有说服力。


俊宇在片中是游戏实况主,擅长操纵无人机,原本以为这两方面可以大做文章一番,突出本片与其他丧尸片的不同,可惜剧情设定早早断了无线网络,男主无用武之地,无人机虽有出场,却也没玩出什么厉害花样。
个人觉得导演没好好利用科技这方面寻求突破,依旧只靠冷兵器(就是锤子之类的工具)做原始撕杀非常可惜。

《#活着》最可怕的不是丧尸,而是主角的光环,而且是男女主都一样照得人两眼昏花。
女主这边厢才口口声声说有惧高症,另一边厢就像飞虎队从高楼跳下。
然后单人匹马杀入丧尸阵中毫发无损,间中还逃入一辆废弃车子后车厢,待丧尸杀入之后才从另一边开门逃走……
哇靠,都不知该说她是乔装的神力女超人,还是会魔法的绯红女巫。

后段被古怪大叔丢去喂丧尸,一人一尸被关在房里若干时候。
服食了迷药、赤手空拳,还被绑着双手的女主,居然完全没事咧,神不神奇?厉不厉害?


男主亦不遑多让,断水绝粮20天形貌不见差异(要说脸色红润也不过分),要体会他身心俱疲的绝望还真有点难度。
他两次单独出外面对丧尸都得以全身而退,最后单靠一辆破脚踏车挡住了千军万马丧尸群,诶,可以领个“韩国队长”头衔,跟美队平起平坐,为东方人争光了。

事到如今,中西丧尸片我们都看得太多太多了,《#活着》的丧尸抓人吃人、破窗撞门、奔杀撕咬的画面,讲真的跟其他的没什么两样。
想为影片添加一点内涵而刻画的人性戏码,也处理得不好,看得有点尴尬。
唯一能看的,就是刘亚仁和朴信惠罢了,也实在是可惜这两名好演员。


6/10



本文刊于T网站

新著龙虎门 1055:支线太多剧情散乱,专栏乱掰又废又噁


01
上期读后感提到,新新龙一个大问题,就是支线太多,篇幅太少,分薄了该有的剧力。
这点获得许多人认同,也喜见之后不少人在开帖评论新新龙时,都提出相同看法。
希望主创们能够看见,并做出调整。
不特别将此缺点归咎于两大编剧,因为团队这么多人,不能只是挂名指来指去,哪里不好全都要负责,哪里好则一起领功,这样才公道。

02
之前弹新新龙时,总会有人跳出来“反驳”说新新龙销量比543好,足以证明它是好看的。
但每次询问销量数据从何得知,总是得不到答案,或许有知情人士能够解惑?
事到如今,543多烂大概也无须多说,我不分享543的读后感,正是因为它烂到我连讲都不想讲,所以,拿新新龙跟543相比,并不能证明新新龙好,这点上回也已讲过。

03
还有就是也有人一直说什么给时间他们调故事,哈啰,已经九期了好吗,请问要调到什么时候?
道理很简单:一个卖炒粿条的炒得不好吃,你会天天去送钱给他,天天去吃他不好吃的炒粿条,天天去等他慢慢炒那不知何年何月才调得出美味、也可能永远不会美味的炒粿条吗?


上回说过了,苍龙绞尽脑汁骗了韦陀,冒死突破正宗九死邪功,结果面对金钟罩十一关的石黑龙,竟然不堪一击,连续败死三次。
重点是黑龙完全像是解决二打六般轻松过关,换句话说,黑龙也可以随时KO现阶段的白仇啰?


空我身为达摩第四代传人,佛武双修,理应是得道高僧,但新龙对这个夸张扯蛋的不世高人的刻画,实在不合理之至:
金罗汉谦卑询问,得道高僧会这么自傲没礼貌地背负双手应对?
得道高僧却一脸凶相,合适吗?
得道高僧不是都该谦卑礼佛,无时无刻双手合十,口唸佛偈,讲话时会这么手指笃笃吗?
拜託,人物形象及面貌举止可以配合一下吗?


依然是一脸凶相。
“老魔小丑!何足惧哉?!”得道高僧会说这种话?火气会这么大?
“你敢相邀!我敢赴会!走!”
TM笑死,比龙虎门一群小辈还沉不住气,不懂什么叫一笑置之吗?
这叫得到高僧?达摩传人?好心别亵渎达摩祖师好吗?


所谓“元首近卫队”,就是元首的贴身保镳,让他们远离元首去狙击王小虎,似乎不太合理?(当然你可以说我吹毛求疵,或者作者中文不好)
将抬棺兄弟的样子写进龙虎门,这个idea褒贬参半,个人觉得无厘头之至,没什么必要,只有搏君一灿的无聊效果,并不太符合龙虎门的定位。


受铁冠男赏识,远从非洲请过来当近卫队,还以为很厉害,结果整组人三两下就被小虎KO,铁冠男眼力也太差了吧?
这也是新龙的一个问题,每回要重新让主角威风,就随便丢几个二打六出来当炮灰,根本浪费篇幅,现在新新龙还在犯这个老毛病。 


这段实在TM拖得太久了⋯⋯
王小龙吞吞吐吐、扭扭捏捏,TM婆妈到极点⋯⋯
有期待都变成看不下去。


王风雷支线,上期两页,这期一页⋯⋯
酱很爽咩?


出现错漏要更正,从头到尾没一句道歉,企图搞笑带过,sorry我不收货。

新王风雷特刊这种东西原本就应该是随书附送,如今要卖,却一面一格大图,用次等纸张,又不定便宜点的特价,毫无诚意,还厚脸皮打广告推销,奸商嘴脸毕露。

“上期天残腿的练法、七阳针扰乱蚩尤、非洲七兄弟的出现都有点争议”
原来你也知道,不过不是“有点争议”,是根本完全非常超级无敌不合逻辑。
“事实上很难做到每期的内容都人人满意,少不免出现落差”
什么叫很难做到人人满意,这是很多人都不满意好吗?
做不到令人满意就是无能,那就不要做。


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