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惑:当代陈世美 + 蛊的科学解释


作者:倪匡

卫斯理传奇系列第27部——这是以卫斯理个别故事单元排序,单行本的话则是第22本,因为系列前期有不少短篇,一些单行本收录了两个故事。

本书序有提到,“蛊惑”这个词有几个意思,字面意思就是以毒害手法迷惑,取自下蛊本意。
广东话则含有狡猾、奸诈之意。
本故事于1968年连载于《明报》,当时牛佬的漫画《古惑仔》尚未出版,更没有郑伊健的同名电影版,所以作者未提到“古惑仔”这个词语。
古惑仔(原为蛊惑仔)被广泛用以称呼流氓、太保、黑社会份子,但1960年代这群人应该是叫“飞仔”。(谢网友指正)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被下蛊的故事,前段依旧是卫斯理故事惯用的吊瘾手法,说20年前的卫斯理前赴好友叶家祺婚礼,却在抵达后发现事有蹊跷,但朋友家属却全都不愿透露。
之后卫斯理见着了叶家祺,终于从他口中,了解到对方约一年前去过苗疆,接触了一个神秘的苗族部落,还与美丽的部落首领女儿芭珠有了一段姻缘。

部落原本不允许叶家祺离开,但芭珠让他离去,条件是一年内必须回来,且不能变心,否则会发狂;若与其他女子结婚,隔天会死。
这一切是因为芭珠在叶家祺身上下了“心蛊”,原来叶家祺遇上的是苗族中最具权威的阿克猛族,也就是蛊族,芭珠的父亲、哥哥和她自己,都是下蛊高手。

叶家祺不信所言,后来真的在婚后隔天横死,死因是心脏病——但据医学专家验证,叶家祺死时的状况像是已得了心脏病几十年,但叶家祺一向都很健康。
卫斯理因此决定前往蛊族,找出好友死因,以及蛊究竟是什么。

本书就是一则凄美的爱情故事,叶家祺一直只把与芭珠的偶遇当作一次艳遇,从来就没当真,可说是渣男一名,亦是蛊惑版的当代陈世美。
虽然横死下场或许有点严重,但芭珠叮嘱过他后果,也给过他机会,只要叶家祺不变心,回到芭珠身边,什么事都不会发生,所以叶家祺可说是咎由自取,怪不得人。
更何况芭珠最后也香消玉殒——而她由始至终都是受害者,本不该有此悲惨遭遇。

卫斯理传奇早期故事的精要,就在于将很多神秘离奇的事物,或民间传说,用科学给予合理解释,如本书的蛊,能够控制被下蛊者的死期,甚至死亡状况,一直就是一种非常神秘又神奇的不可解手法。
卫斯理最后将其解释为内分泌作用,蛊可能是一种可炼制的细菌或病毒,下蛊者培养各种不同的蛊,种在中蛊者身上,并精密计算了启动条件——以叶家祺身中的心蛊为例,就是当叶家祺变心喜欢上其他女子后,情绪变化导致内分泌产生变化,从而诱发蛊的启动和激烈成长,达致一夜之间致命。

当然这只是理论,如何实践只有蛊族中人才懂,而他们代代相传,很可能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如我们懂得如何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却未必懂得这些器材的操作原理。

作为一部1960年代末出版的小说,能做这样的解释很了不起,可惜故事本身冒险性和情节多变性不足,耗费了大量篇幅描写叶家祺吐真言之前不能说的状况。

注:电影《原振侠与卫斯理》(钱小豪饰演原振侠、周润发饰演卫斯理)就是改编自原振侠系列的《血咒》和这部《蛊惑》。
罗嘉良饰演卫斯理的港剧《卫斯理》,也有一个单元改编自本书。


6.5/10


卫斯理传奇其他作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