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纪 · 黑天龙 5 + 6:设定不同要如何自圆其说


远古神
最近重温了《封神纪》,看到当初和仔对神与大地的设定,与现在《黑天龙》中的其实有蛮大的出入。
比如《封神纪》里提到,远古只有所谓的长角神一族,而龙族则是其中比较骁勇善战的一个支系,且只有四个——黑龙、白龙、赤龙、黄龙。
理论上龙族也属于长角神,所以《封神纪》里最后被神眼和心月葵召唤出来的赤龙和黄龙,头上也都长有长角。至于为什么黑龙和白龙没长角,倒是没解释。

《黑天龙》里的远古部族繁多,与《封神纪》里的设定不一样。
虽然目前只出了5、6期,出场的远古部落已有十个左右,个人觉得有点太过繁杂,很容易忘记谁是谁。


《封神纪》里的远古长角神领袖叫盘古,也就是后来依附在神眼长老身上搞到天下大乱的家伙。
《黑天龙》里其中一个部族羽角神的领袖也叫盘古,就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
如果不是,就不该取同一个名字造成混淆;如果是的话,那样子又未免差太多。
《封神纪》里那七只眼睛的造型很特别,很有辨识度;比起现在《黑天龙》里的那位,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老路人甲。


《封神纪》里提到龙族只有四个,《黑天龙》里硕果仅存的真龙族却有五个,如果要配合《封神纪》,是不是表示唯一没出现过的蓝龙会早夭?

其实这就是创作“前传”时要面对的问题,除非你是完全不理“正传”里的设定,重新洗牌,睁着眼睛说瞎话硬拗成是平行宇宙,不然就要考验作者自圆其说的功力,看到最后有没有办法可以掰到跟“正传”有一个相连结的共识。
我当然希望是后者,毕竟《封神纪》是难得的好作品,搞个平行宇宙的前传,实在太大煞风景了。


入魂道
《封神纪》里有“神力”、“炼气”、“入魂”、“咒术”四种超能功法,各有神通,各属不同族群使用。
“入魂”是与神族对立的冥族人的专属能力,《黑天龙》这期的灵眼族使用了这如出一辙的“入魂道”,是否暗示灵眼族就是冥族人的祖先?
目前两个“入魂”唯一不同,是冥族的入魂,体现在兵器,而灵眼族则似乎是一种内在修行法门,无须兵器,拳头也可以入魂。

老实说,《封神纪》虽然很好看,毕竟也已完成了历史使命,该功成身退,实在是不想又看到同样的武功心法再次被消费,新书还是要看到新鲜点子比较过瘾。
像当初《封神纪》里的四大功法各擅胜场,和仔也在故事和专栏里详细介绍了这四种功法,让读者既感新鲜有趣,又很有代入感,《黑天龙》在这方面如果不搞新花样,明显就是一种退步了。
老是拿以前的法宝出来用,不就等于跟玉记一再食老本一样吗?

PS. 其中一个灵眼族人造型,还跟足了冥族大元帅逆天而行……别告诉我,他是逆天而行的祖先……


追回:

一眉先生:十足复制,消费九叔


民国初年,湄洲镇上不时发生僵尸与闹鬼事件,居民不胜其扰。
药师英叔和豪哥平日悬壶济世,实则身怀绝技,带着两个弟子四处捉鬼镇尸,协助巡捕房为民除害。
与此同时,一伙山贼混入镇中为非作歹,引发正邪大战。

片名《一眉先生》很明显就是1985年掀起僵尸片热潮的《僵尸先生》,以及1989年林正英自导自演的《一眉道长》的相结合,可想而知,必定是“缅怀”当年僵尸片的回头之作。

影片开场不久就已叫人傻眼,片中的捉鬼大师英叔,不仅名字借用永远的已故僵尸道长林正英,连造型都跟当年《僵尸先生》中的“九叔”一模一样。
这十足的模彷是不是可以称为致敬,自然是争议满满,我更满的是几乎汹涌而出的不以为然之情,相信崇敬九叔的观众,必定跟我有相同感触。
更厉害的是连“秋生”和“文才”这对当年的活宝徒弟也照抄不误——当然要媲美钱小豪和许冠英是不可能的,硬要形容的话就是天差地远。


本来勉强当作是回味僵尸片也无不可,因为片中的镇尸捉鬼戏码,也算一定程度上重现了当年观众看得眉飞色舞的动作场面。
但打归打、捉归捉,话锋一转,那豪哥竟然讲起大道理来了,而且是以非常科学的道理,来剖析所谓僵尸作乱的“真相”。

结果就想魔术破解视频一样,把由来已久的湘西赶尸及其他闹鬼事件,解释成完全是人为的把戏——还真是无限度的大煞风景啊。
事实上全片的僵尸鬼怪情节少之又少,玩到底都成了与人类歹徒之斗。
当然大家都晓得中国不欢迎怪力乱神题材,那你就别拍啊,把僵尸鬼怪故事的灵异元素全都“洗白”是什么意思啊?

本片导演刘观伟就是当年《僵尸先生》的操刀手,之后他还拍了一堆僵尸鬼怪电影,包括《僵尸家族》、《灵幻先生》、《鬼咬鬼》、《五福星撞鬼》、《新僵尸先生》等等,在上世纪80、90年代成就了一代人的僵尸鬼怪片回忆。
不过刘导后劲无力,1990年代末以后的作品就都差强人意了,十年前转战中国也没交出什么可以拿出来炫耀的成绩,此前最后一部导演作品已是四年前的事了。
如今硬是抬出这部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片子,copy paste自己的成名之作,只能说令人鼻酸。


钱小豪自2013年的《僵尸》,与昔日“战友”楼南光、陈友、吴耀汉、钟发等狠狠地重提当年勇之后,似乎开启了他僵尸片的回归路。
接连参与了七部“道士类电影”,几乎一年一部,表面成绩可观,实则大家都看得出是在吃老本,除了赚钱,也实在难有其他理由让他如此持续不断地毁经典。

我不知道他出演《一眉先生》,以一个崭新角色“豪哥”穿插在“英叔”和秋生文才之间有什么感想;在一个看僵尸片长大的观众眼里,就只剩下摇头和叹息。
回忆会美好,就因为它只留存在回忆里。
拜托,别再消费九叔了。


1/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Tom and Jerry:三观不正,消费旧情怀


猫和老鼠 / 汤姆猫与杰利鼠

说起汤姆猫和杰利鼠,绝对是一代人的回忆。
原版《Tom and Jerry》卡通始创于1940年,由MGM Cartoons制作,米高梅公司发行(就是片头一只雄狮吼叫的那间公司)。
卡通推出后深受欢迎,多年来更有不少延伸作品,包括1975年开始在ABC频道播映的《The Tom and Jerry Show》,以及华纳于2014年制作发行了117集的同名系列。不仅是“老一辈”对这对猫鼠印象深刻,年轻一代也大多曾在孩提时期见识过它们的魅力。

今年,华纳推出了《Tom and Jerry》大电影,既不是2D,也不是3D动画,而是真人融合动画,找来了“超杀女”Chloe Grace Moretz和Michael Pena“配”演。
故事说女主花尽心思求得豪华大酒店的临时职位,不巧Jerry鼠也看上同一间酒店并决定入住。
为了解决鼠患,Kayla异想天开聘请了Tom来捕鼠,结果当然是闹出连场灾难,更殃及在酒店举办世纪婚礼的一对显贵新人,以及酒店声誉。


简单到无剧情可言的故事,我可以接受,因为主要就是看Tom和Jerry的表演,其他都可以忽略——就像看爽片一样,重点是要爽;或看恐怖片那样,重点是要被吓得够够力。
可以说,《Tom and Jerry》的诉求对象应该就是小孩,或一家大小,就图个老少咸宜。

可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爱情和婚姻为主线?
把电影中的婚礼,改为亲子生日会,化解父母与子女,或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不是更好更适合阖家共赏吗?
起码小朋友也更容易看得懂,有共鸣。

撇开莫名其妙的老套爱情主线设定不说,《Tom and Jerry》卡通具标志性的追赶跑跳碰,倒是有一一呈现。
几乎在卡通里最代表性的各种猫鼠大战pattern都囊括了,感觉像在看系列的浓缩版。


优点是,大人的童年回忆必定涌现;缺点是,太熟悉就缺乏新鲜感,甚至会想说,那还不如去看卡通算了。
毕竟是相当多人引颈期盼的大电影,当然你可以玩情怀,但为什么不加入新创意呢?
只是消费旧情怀就满足了吗?

Chloe Grace Moretz饰演的女主,一开始就使计调走了来应征的竞争对手,还冒用对方的履历获得工作,之后更一直在总经理面前诋毁直属上司,最终逼走了他。
呵呵,也太像《寄生上流》里那可怕的一家人了吧,完全就是城府深、心机重、人格有问题的人设啊。

虽然最后她“良心发现”,亡羊补牢,但做了这么多卑鄙无耻的欺诈行为之后,一句“I’m sorry”就一笔勾销,大团圆收场,也未免太草率随便了吧?
我不是正义魔人,但这么三观不正的动画片,真的适合小朋友看吗?


3.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新著龙虎门 1086:继续行尸走肉

SSL作者“不负众望”,“万众期待”之下,把身体溃烂+爆头的老天尊,硬生生破坟而出,今期就是“黄泉归来”的说明书,交待前因后果,这样就无须再在专栏多写一次。


画风
交待老天尊如何重现人世之前,先弄了原创新人物出来——甲虫。
生平故事先不说,这画风……请问这是龙虎门的画风吗?
历史真的重演了,当年旧龙主笔转手后的画风突变,黄泉归来了……
当然你可以又把全部责任都推给助理,但身为名字打在封面的主笔,一句“都是助理的问题”,就不关你的事了吗?
意思就是功劳你领,有错你不背啰?TM这么好的工作我也要做啰。


甲虫
SSL接手几十期之后才勉勉强强弄出来的原创新人物,还以为什么了不起,结果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还TM花了这么多页数篇幅来讲一个老土到不行、老梗到难为情的生平故事?
真的是脑袋装屎,有的给你们发挥你们都发挥不出来,TM还有脸继续留在SSL幕后也真不知该怎么形容,是脸皮厚到,还是脑子混沌到认不清楚自己没有料?


也必如何
我的天,麻烦文字处理者,可不可以去上上课,进修一下?
你TM要写个很厉害很屌的警世名言出来,可不可以有点文字功底、修辞功力?
“你的样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MD什么烂喊话,拗口到不行。
还给你吧:“你的样子如何,你的水平也必如何”……
话说,文字处理貌似是钟编剧亲自下海了,果然厉害。


毒娃
新龙之前的毒娃我不记得是什么个性了,但旧龙的毒娃我记得很清楚,是一个敢做敢当,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生,有玉郎味,虽然是反派,却讨人喜欢。
SSL的毒娃,MD真的变成淫娃一个,重点是一点个性也没有,真的烂透了。
拜托你们不要再把旧人物拉回来写了,只有毁坏,毫无建设。
而且,龙虎门虽然时不时会有两情相悦场面,但有这么直接描述的吗?
连姿势都画出来?我不记得龙虎门的性爱场面有连做爱姿势都画出来的。
重点是,画得很难看!一点性爱的魄力和冲击力都没有。


铁五郎
铁家五公子之前因为时日无多,所以在军舰岛全力一博,期望在最后时日迸发出人生最灿烂的一刻(这是我乱写的,当然不是在帮ssl背书)。
现在就随便写个“是我代西城勇承受了两强的内劲,反过来略为延命了吗?”,就没事了?
TM有没有更随便的啊?你不如说他承受了两强的内劲,基因改造变成改造人算了?反正ssl不是最喜欢玩科幻的啰?
说到底又是舍不得让人物死掉,讲真的你们又何必担心,反正他老爹都能黄泉归来了,铁五郎就算暴毙,“亲欲养而子不在”的铁令公,也一定可以设法把他从坟墓里救回来的啊。
逻辑性的桥段你们绝对想不出,但瞎掰乱吹我绝对相信你们一流。


石黑龙
整段打情骂俏的“感情戏”,TM看到尴尬癌发作,鸡皮疙瘩掉满地。
又俗又烂,画功又差,完全在浪费版位。
跟铁五郎和毒娃的“感情戏”一样,一点意义都没有。
Yes,是TM一、点、意、义、都、没、有。
不要再写你们完全不懂怎么写的文戏和感情戏了!
话说,ssl还真是文戏不行,武戏也不行……那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切腹……啦,诶,好啦不要这么偏激,去面壁思过可以吧,不要等料,快点去!




老天尊
死过翻生的老天尊,抓起儿女们的骸骨往自己身体里插,“拥骨自插,本能化钠,与亡子亡女合二为一,同时充实了骨骼,修补身躯”……
好啦我认输,ssl绝对是做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TMD创意十足啊!
匪夷所思的程度,已经直逼王雷传,可以角逐天下第一奇书宝座了。
继科幻路线之后,要加入魔幻元素了吗?
好啊来啊一次过吧,当当当当,直接宣布:龙虎门史无前例第一位超级英雄……呃不,是超级反派 SuperVillain —— 铁、令、公!
困在天牢的老祖宗,你out啦。


铁六郎
不要告诉我,这思子成疯、疯疯癫癫的老天尊,会像旧龙那样胡乱认亲认戚,最终真的把这无聊的甲虫当作亲生儿子,再把一身武功pass给他,然后甲虫成为下一个ssl里的超级大反派?
如果真是这样,TM你们自己玩吧,我不玩了!


追回:


拆弹专家2:港产警匪片回来了?


武打片和警匪片一向是香港电影傲视影坛的两大类型,武打动作电影不消说,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独霸全球,好莱坞也甘拜下风。
警匪电影虽然东西方都盛行,但香港拍出来的警匪片,就是有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味道。

对警匪片不再期待?
《警察故事》、《暗战》、《无间道》、《寒战》等等佳作都是最佳教科书,《无间道》更早已被贡上神台,连好莱坞大导Martin Scorsese也忍不住翻拍,找了当红男神Leonardo DiCaprio和Matt Damon诠释梁朝伟和刘德华的戏份。


如果把分类有争议性的非纯黑帮电影也归入警匪片,那《英雄本色》、《喋血双雄》中展现的暴力美学,就真的是港产风味只此一家了。

可惜近年来港产电影质量大不如前,不少香港导演和演员到中国发展之后也似乎雄风不再,警匪片这一块在许多中资合作项目中,有雪亮眼睛的观众,都可以清楚识别与以往全盛时期的差异,让大家感叹此情只待成追忆,也渐渐对中港合作的警匪片失去了满怀的期待值。


出乎意料的好看
可是奇迹居然出现了——《拆弹专家2》一扫之前的失望,让人在电影完场之后难掩兴奋激动,忍不住仰天大喊:港产电影回来了?

老实说原本对《拆弹专家2》并不期待,3年前的第一部《拆弹专家》差强人意,见过鬼怕黑,加上续集难以超越前作的魔咒向来在影坛根植,哪可能不做好最坏心理准备迎接趴兔?

《拆弹专家2》结果大大超出了预期,剧情的悬疑性和峰回路转应记上一功,相较于许多直线发展、看头知尾的警匪片,《拆弹专家2》无疑破除了剧本苍白无力的指责,更难得的是不为逆转而逆转,情节进展逻辑及合理性都相当到位。


最重要的是舍弃了第一部里“拆弹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需要上天批准,我很感谢上天,让我一直做出对的选择”的宿命论,更精准地展现了拆弹专家应有的专业水平和专家风范,而不是像赌博或靠运气般由上天来决定一切。

拆弹专家变恐怖份子太夸张?
网上有人批评刘德华饰演的潘乘风性格转变太夸张,更讥讽堂堂拆弹专家摇身一变为专门制造炸弹的恐怖份子于理不合。
诸如此类的批评,显然是鸡蛋里挑骨头,不然就是批评者毫无生活阅历,或一生都没经过任何风浪挫折。

人类的思想性格本来就无从捉摸,任何转变绝非人人可以预料或有可依据的模式,因一件事而改变人生或性格的大有人在,要不然也不会有所谓的人生转捩点。


警察黑化更不是什么大新闻,认为正义使者永远都秉持正义,该说是一厢情愿,还是低估了人性转变?
恐怖份子又难道打从娘胎呱呱坠地就注定了是恐怖份子吗,拆弹专家转为恐怖份子到底哪里不合理了?

拆弹过程有设计感
《拆弹专家》第一部最为人诟病的是片中拆弹桥段又少又过于简单,妄以“拆弹”之名,却不行“拆弹”之实,令想看到精彩拆弹过程的人大失所望。
所幸这严重的错失在《拆弹专家2》扭转了过来,几次拆弹戏码都能见巧思设计,震撼感十足,弥补了第一部的缺憾。

开场机场爆炸,最后炸断青马大桥;前者先声夺人,后者营造最大魄力的结局,虽然特效逼真度还可以更上一层楼,但为全片画龙点睛的效果已经达到。


刘德华再次展现精彩表演
刘德华这次饰演全新角色,性格多样多变,身为拆弹专家时的正义凛然、无所畏惧;被炸断腿后竭尽所能要求复职不被批准后的敏感偏激、愤世嫉俗;失忆后的茫然、迷惑;得知卧底身份后的深沉、内敛,都掌握得游刃有余,可说是华仔又一值得点赞的表演。

倪妮外形亮眼先予人好感,外冷内热的情感情绪拿捏得不错,不过跟刘德华的互动火花似乎不太够,对比华仔在《人潮汹涌》与万茜的对手戏,后者更有感觉。

刘青云虽为主角,实则比较像配角,诠释拆弹组长官加刘德华好友,与过往戏路没太大差别,存在感不高,属于换个人来演也没什么问题的情况,有点浪费。


港产警匪片真的回来了
导演邱礼涛自处女作《靓妹正传》至今,30多年来执导了70多部电影(好些也兼任编剧),风格不一,既有邪典电影如《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伊波拉病毒》,也有鬼片《阴阳路》系列、武术片如《叶问前传》、喜剧如《花田喜事2010》等等。

如此高产,水准难免参差不齐,可喜的是邱礼涛却能在中港合作警匪片素质欠佳的情况下,杀出重围,拍出精彩的《拆弹专家2》,使之成为“续集更好看”的范例之一。
是的,睽违已久的港产警匪片,这次有回来了。


7/10




前作:
拆弹专家

刘德华演出电影:

回魂夜:星爷的鬼片特别吗?


星爷1995年的《回魂夜》是相当典型的港氏鬼片,既有恐怖(当然也不是很恐怖)的厉鬼主线故事,也穿插了喜剧元素。而既然是星爷手笔,搞笑部分占的比重当然很大。

导演编剧是刘镇伟,据说当年他创作《西游记第一百零一回》,觉得自己是天才,但上映后票房不好,被邵氏的方逸华说他是神经病,因为孙悟空是不会有爱情的;刘镇伟很难过,也觉得愧对星爷,于是动手写了《回魂夜》,把主角写成是一个捉鬼天才,却被当成是神经病,一直住在精神病院,俨然就是在自嘲。
结果《回魂夜》上映时期虽然是星爷演艺事业巅峰期,但票房也不好,是直到下画后推出vcd被奇迹般地抢购一空,才引起事后关注。
无独有偶的是,《西游记第一百零一回》也是后来在中国上映后,才掀起讨论热潮。


如前所述,《回魂夜》就是一部讲述厉鬼复仇,活人如何化解的一条直线鬼故事,如果没有星爷,可以说它普通之极。
笑料是一贯的星爷招牌无厘头,《回魂夜》之前已经上映过的星爷电影包括《赌圣》、《逃学威龙》、《整蛊专家》、《审死官》、《鹿鼎记》、《唐伯虎点秋香》、《九品芝麻官》、《国产凌凌漆》等等,或许是看熟了的观众胃口养刁了,《回魂夜》里的搞笑桥段也就显得不怎么突出。
我本人是星爷粉,好多他的电影我都看过不只一次,但这部《回魂夜》我应该不会重温。


6/10

Wrong Turn:重启版大失原味


致命弯道

《Wrong Turn》是2003年上映的砍杀恐怖片,讲述的是主角因行错路,成为食人狂魔的猎物。
其变态血腥程度深受嗜血观众喜爱,此系列11年内就推出了六部(虽然不是每一部都叫好)。
今年迎来第七部,不过并非续篇,也不是前传,而是重启。

故事说六个好友结伴到西弗吉尼亚州登山远足,途中有假厉害成员建议脱离正当路径探险,结果遭遇林中陷阱,更得罪了在山林中隐居的部族,惨遭私刑迫害。
女主凭着智慧和勇气,最终逃出生天。

本片宣称重启,实则改动很大,原版以食人族杀戮为主线,让观众看着无辜被害者如砧板上的肉,一个接一个遭残杀。
这新版则着重在受害者女主如何对抗邪恶势力,甚至还和前来寻女的父亲里应外合,视角与路线已不再是屠杀溅血。


事实上本片血腥程度对老司机来说,确实只属小学生水平,而且毫无新意,有些桥段还硬塞,像那大树干到底是怎么滚下坡的?
沿路不是一堆树木挡道,还可以毫无阻拦滚这么远?
这种一厢情愿认定观众不带脑看戏的情节设定,怎可能让人对影片留下好印象?

将原版食人狂魔改成远离都市尘嚣的弃世部族,也是很大胆的改动,大胆到失去了原有味道。
还记得当年看《Wrong Turn》系列,就是对那几个变态畸形人印象深刻;新版把“反派”改成了人模人样的部族,还懂得假开庭真审判,恐怖程度完全天渊之别。

最令人无语的,是弃世族还言之凿凿,嘴里噼呖啪啦冒出一堆似是而非的文明控诉,企图制造“错在社会而不在我”的反思,却又显得如此粗糙和没必要,过程沉闷冗长得让人极度不耐烦。
要是导演真认为加了这段就能提升影片品质,还真是小觑了观众。


唯一比较有看头的反而是结局,算是比较出乎意料的构思,可惜强忍了超过一小时的睡意挨到最后,再有什么神来之笔,也只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如果这结局的魄力能够一早开始并贯串全片,评分肯定大大不同。
结论是:你若抱着看当年元祖《Wrong Turn》的心情看这重启版,绝对会大失所望。


3/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

Willy's Wonderland:Nicholas Cage零台词演出有梗


威利的游乐园

各色各样玩偶是许多儿童的最爱,因为它们就是小孩子们心中虚拟的好朋友。
但同时这充满童真的设定,也经常被编剧导演加以利用,反差成为恐怖片题材和模式。
《Willy’s Wonderland》就是以这为主题,重塑游园惊梦。

影帝Nicholas Cage饰演流浪者兼看守员,开车上路途中车子爆胎抛锚,维修员提供他到一家废弃游乐园当一晚清洁工,以抵消修车费。
没想到夜幕低垂后,游乐园里的玩偶活了起来,意图加害看守员。
此时一班无聊的青少年闯了进来,游乐园顿变杀戮修罗场。

本片编剧原本写的是短片《Wally’s Wonderland》,上载到剧本网站Blood List等待被拍成电影的机会,Nicholas Cage相中后答应监制兼主演,因版权问题将Wally改成Willy。


影片基本偏向荒诞无厘头,游乐园大型机器玩偶成为会讲话、有思想的生物,见人就杀,这样的设定你如果接受得到才好继续看下去。
片中对整个恐怖事件的来龙去脉,倒是交待得相当清楚,可惜也只是一般恐怖片的老套路说法,缺乏新鲜感。

Nicholas Cage饰演的看守员虽是主角,实际却更像过客,完全没提到身份背景,全程耍酷。
他从头演到尾,却半句台词也没有,不知道算不算攀上了演艺事业另一巅峰,还是他当初愿意出演就是因为不用讲话?

他在片中还有奇怪的个性行为,如会设定闹表,时间一到就放下一切喝啤酒打弹珠,时间过了再回去工作。
对杀人玩偶也不惧怕,即使有人提醒叫他逃离,他依旧一意孤行非要把清洁和看守工作完成为止。
同样的,这些无厘头设定也别问why,因为是没有why的,硬哽盲吞就对了。


凯奇叔这些年来急于赚钱填坑,接了不少烂片,已稳坐烂片王宝座多年,不过一字排开他主演的差评电影,《Willy’s Wonderland》居然还不算太烂,起码节奏气氛叙事都还算可以,也不太会有瞌睡虫来干扰你看戏。
不过作为恐怖片还是觉得不够味,虽然那群脑子进水的青少年被凌迟时有洒出一些血浆,但机器玩偶被凯奇叔暴打之后喷的是黑溜溜的机油,就没这么有feel了。


5.5/10



本文发表于T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