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门:文物盗窃局中局


盗窃题材是个人相当喜欢的影剧类型,尤其是有历史背景的文物或宝物,成为盗贼目标之后,看他们如何费尽心思策划令人拍案叫绝的通天计划,再与警方(最好有破案神探在内)各种兵来将挡、你来我往的斗智斗勇,能分外产生让人追看下去的吸引力。

中国时装盗窃悬疑剧《重生之门》,就是这样一个背景骨架,虽是警匪交锋,却不着重驳火拳斗,而是以斗智烧脑,高科技支撑的计中计、局中局,贯串整个大格局盗窃过程。


睡莲画失窃,洛神案重启
故事以古画“睡莲”失窃开始,警方先将目标锁定在每天去观赏“睡莲”的大学生庄文杰。
但庄文杰很快凭借本身的绘画知识及天才头脑解脱嫌疑,还反过来协助警方逮捕真正的偷窃者。

原来庄文杰来自盗贼世家,过世父亲曾是赫赫有名的文物大盗,不过刑侦队长罗坚选择相信,庄并不想走父亲的路,他想站在有光的一边。
两人在直接与间接合作下,破解了“月神案”,令到悬而未解的“洛神案”有望侦破,借此引出一直在背后操纵一切的主谋“先生”,可能一举揭开尘封12年的真相,包括庄父的生死之谜。


剧里刑侦队面对的不同案件,看似独立发生,实则环环相扣,最终百川汇海,都与一个巨大的盗窃计划相关,这是剧本大方向设定得不错之处。
一开始的“睡莲案”涉及水墨画及一些绘画知识,也相当有吸引力,而且剧情指向艺术品和古文物盗窃,会让人以为接下来会继续出现类似科普,但失望的是,原来那仅是昙花一现,之后的案件就没再往艺术方面着墨,甚是可惜。

主角神一般,警察猪队友
男主角之一是中国少年组合TFBOYS的队长王俊凯,他饰演的大学生庄文杰,从小在父亲督促下习练各种技能,包括棋艺、屏息等等(但他当时不知道是训练)。
长大后就读法律系,画画虽只是业余爱好,却有着专家也惊艳的造诣,还具备连警方都自愧不如的刑侦分析大脑,更通晓摩斯密码等各种密语系统,依武侠片术语形容,就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一部刑侦剧里有这么一位堪称神一般存在的主角无可厚非,毕竟观众爱看的是最强大脑破案对决,但如此神通人物若非警队一员,往往就会在反衬效果下令警方显得弱智。
尤其本剧还硬是给刑侦队添加了一两枚插科打诨刻意显蠢显冲动显不经大脑的队员,结果就形成一整个刑侦大队反要一个大学生来指点迷津才破得了案的窘境。

连纠结了12年,牵扯到刑侦队长罗坚的师父惨死的悬案,也要等到了庄大学生手里才迎刃而解,实在是看得人百感交集—— 不知该赞叹庄少年才智过人,还是慨叹刑警能力低落。


如其中夸张一幕,是警队为了找出窃匪有可能下手的店家,全队人开会排查,搞得大家一个头两个大;庄男主则窝在医院厕所里刷手机找地图,仅凭网上有关店家的描述,就立马推敲出哪家有可能哪家不可能,推理效力和速度直接赶上刑侦队集思广益。
我说庄先生您还念什么大学,直接加入警队步步高升了呗,要不自己开家侦探社也包您财源滚滚。

表情眼神空,拍马追不上
但最可怕的,不是庄文杰的神能力,而是王俊凯的神演技——脸上无表情到一个全新高度,真怀疑他演出时究竟知不知道自己正在演戏,而不是放空。
死鱼眼神毫无生气,要称之为“眼神”,都还侮辱了“眼神”这个词。
剧中偏偏又不断出现王俊凯的面瘫特写镜头,我一度认为导演身怀另一种凡人不得而知的审美观,但又怀疑,会不会其实是导演故意为之,好让大家看清什么叫朽木不可雕?


饰演庄的两个好友,一个女知己,一个小胖死党,虽都演得稚嫩,但起码表情上都远比王俊凯自然又有变化得多。
所谓没比较没伤害,有比较则更伤人,但这可不是配角刻意抢戏,而是主角拱手相让,可以代剧中女友和小胖说一句:却之不恭,谢啦。

同是TFBOYS出身的易烊千玺,凭借《少年的你》,已获香港电影金像奖、百花奖、亚洲电影大奖、上海影评人奖的最佳新人,演技受一定程度肯定,如今看王俊凯表现只能说,拍马都追不上。


矛盾重复,逻辑置疑
本剧走双主角路线,一个刑侦队长,一个阴差阳错卷入刑事案的大学生,原该警民携手合作,偏偏刑侦队长罗坚坚决认为庄应该全心投入课业(其实也没错),于是全剧就一直出现罗不肯让庄插手、庄只好暗里追查的矛盾梗,来来去去重复太多,难免生厌。

庄无论是主动或被动得知更多讯息之后,经常因心里矛盾而不告诉罗,等罗发现后才来道歉认错,如此这般屡试不爽,同样很腻。
说到底还是不懂,为何很多时候都到关键时刻了,庄还是不相信罗,不愿分享他的已知信息,除非他怀疑罗是黑警,不然实在说不通。


庄的任性隐瞒,也终于触怒了罗,令他气急下冲口而出:“是不是你骨子里流着盗贼世家的血,所以才不相信警察?”在看到这一幕的当下,我心里直鼓掌:没错,这肯定就是唯一解释。
本剧其实蛮多剧情细节都存在相当碍眼的槽点,这里就不赘述了,不去计较合理性和逻辑性的话,纯娱乐及看张译、田小洁、尹铸胜等戏精的演出,倒是勉强可过关(当然也要能过得了王俊凯“空零”演技那一关)。


5.5/10




张译演出影剧:

妖怪道 43、44:图格大大,故事缓慢


很多人说,和仔的《妖怪道》,是目前还在线上的硕果仅存良心港漫。
我本来也不否定——如果说的是《西游》第一和第二部。

这个第三部,到目前画了44期,我每期都是快速翻过,因为没有足以让我停下来慢慢欣赏的部分。
剧情,之前的当期漫评已提过,硬搞了个前传出来,可惜写得毫无吸引力,情节与以往大同小异又俗套,看到意兴阑珊。
更闷的是还要大圣、八戒、悟净一个个来讲述已经老掉牙的前因故事。

审判官们是不是跟幻岛尊者们差不多

之后终于进入正题,原来是有一个反派大boss要出来搞搞震,洗脑了一堆人,把黑的讲成白的,笑里藏刀,虚伪度日。
看着看着,诶,怎么感觉就像在看《封神纪》第三部的幻岛之乱?
那大boss派来的几个为首的审判官,不就像幻岛的尊者?
那些一直歌颂美好的觉醒之民,不就像到处去诱惑人种长生之卵的幻岛说客?
那些被洗脑的愚民,不就像被种了长生之卵的平民?
你可以说我对号入座,我只能说,就是不可避免地有这似曾相识的感觉。
简单说,就是《妖怪道》新意不足,只是旧瓶装新酒。


一整页一只九尾狐

43和44期,孙悟空为了与审判官对抗,邀来当年在妖怪道结识的同好们。
于是一个一个旧识排队登场:
九尾狐、白骨公主、六耳猕猴、赤尻马猴、通臂飞猿、铁鱼铁娃、白丝、牛小妹、人鱼等。
人数不少,占用的版面也不少,两期加起来就花了17、8页,等于用掉了两期的三分之一。
就只是介绍旧人物重新出场,真不觉得有必要浪费这么多页数,而且还图大大……

一整页一只六耳猕猴

赤尻马猴、通臂飞猿 - 两只就跨版两大页……

说到图大大,其实我一直都有在重温旧著龙虎门,也不难发现,当年和如今的港漫,在排版上的差异:
旧港漫若是文戏,甚至不是大型打斗的话,往往一页会分四行(有时一行里的一格还再分上下格),但现在的港漫很多时候最多一页只分三行,画面有限,故事推进度当然就慢上很多。
加上现在的港漫过多无谓的一页大图,剧情精彩度又远远不够,旧港漫才因此一直让人觉得一期可以看很久,而现在的港漫则一期往往三几下翻完。

这样的开版图占据一整页……有意思?

就这样为什么需要一整页?

这版构图蛮失败,用了一整页还是无气势

孙悟空对峙审判官的图,需要这么大?不觉得很空洞吗

这情节……同样不懂为什么要画这么大格

追回

Row 19:手法普通,真相有点意思


第19排

俄罗斯恐怖电影。
看海报,以为是类似《Blood Red Sky》那样在高空上、机舱内发生血腥恐怖搏斗事件,结果并不是。
诶,更正一下,应该说,确实是在机舱内发生恐怖事件,但并不是单纯的人与妖魔鬼怪的恶斗,也不只是空难。

故事一开始倒是话不多说就进入一场空难,全机罹难,只有一个跟着妈妈搭飞机的小女孩奇迹般生还。
20年后,女孩长大,成了心理学家,也当了母亲,在克服了航空恐惧感之后,带着女儿一起飞去探望外公。

空荡荡的机舱内,只有不到十名乘客。
飞机起飞后,女主开始产生幻觉,心里冒起不好的预感。
更诡异的是,机上那寥寥无几的乘客,一个接一个离奇死亡;其中一名空姐又行止怪异……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是灵异事件,还是女主精神有问题?
片名“第19排”,又有什么特别含义?

最后的真相算是有一点特别,起码编剧有努力不落俗套,可惜之前的铺陈手法不太高明,恐怖不够恐怖,惊悚不够惊悚,悬疑不够悬疑,每样都差了一点,堆在一起更显得剧力和呈现普通。
两代小女孩都很可爱,演技也可以(比很多时下面瘫偶像明星好得多)。
如果你喜欢高空机舱这种封闭式空间的环境,又不太喜欢过于恐怖的话,倒是可以一看。


5.5/10

Memory:最强阿公战力还能持续多久?


记忆杀神

动作巨星Liam Neeson主演的《Memory》,原著故事为比利时小说“De Zaak Alzheimer”(《杀手的记忆》),曾在2003年改编成比利时电影《The Alzheimer Case》。

主角为一名暗杀能手,一次任务中发现目标竟是一名小女孩,违背了他不杀未成年人原则,遂决定退出任务,然而此举等同犯行规大忌,男主因此反成刺杀目标。

男主逐步反攻后,才知道幕后操纵者势力之大,连警方也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他的家族遗传失忆症开始发作,必需在病情恶化之前,将关键证据交到美国联邦调查局手中。


神一般存在,三两招解决
类似《喋血双雄》的典型警匪片,杀手男主虽没机会与FBI探员发展到识英雄重英雄的惺惺相惜地步,却也一定程度上算是携手合作了一回。
毕竟要一个当了一辈子杀手的犯罪份子相信一个警察,绝非轻易。
本片前半部故事讲得有些散乱,各别出场人物之间有什么关联让人摸不着头脑,要到中段以后才较能厘清整个架构。

Liam Neeson饰演顶级杀手,依旧神一般存在,无论是当地警方或FBI,根本拿他没辙,只能跟在他身后转,永远望尘莫及。
由于讲述的是暗杀,影片并没有太多动作场面,没有大型驳火枪战,近身搏斗也几乎都三两招解决,让人怀疑是不是导演对年迈连叔的体恤。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连叔在停车场徒手暴打刺客那一幕,稍微展现当年在《Taken》的巅峰高手风范,爽了那么几秒钟。
还有连叔腹部中弹后,硬撑回秘密基地,往伤口倒酒消毒再点火烧的一幕,连叔演得逼真,我看得心疼,同样印象深刻,却是唏嘘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四平八稳,新意欠奉
本片男主有家族遗传老年痴呆症,后期执行任务时,开始出现症状,因此都会把重要信息写在手臂上提醒自己。
以杀手为主角的影剧,常有主角身怀特定隐患的例子,如Ben Affleck主演的《The Accountant》,在片中患有自闭症,以此增加人物特色。
《Memory》主角的失忆设定,原本也该借此更添戏剧效果,可惜剧本没多加利用编排,感觉只是一个附加功能,好迫使男主与FBI合作罢了,甚为可惜。


影片主旨在宣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到头终有报这些积极理念的同时,也平衡地表达了社会黑暗面:司法依旧有(非常)不足之处,尤其当面对的是财势熏天,很多时候只能无奈地被只手遮天。
就如片中最大幕后黑手,最终也得私下解决才收拾得了。

当正义只沦为一个口号,就知道这个社会有多腐败了。
不幸的是,那可能正是你我正身处的社会。
本片导演是曾执导《GoldenEye》、《Casino Royale》等007电影的Martin Campbell,但就如他履历里作品良莠不齐,本片最多只算四平八稳,却是了无新意,要放在20多年前,可以;现在,不行。


老来出手奠基,史上最强老爸
Liam Neeson 26岁出道,演艺之路走得普普通通,直到好莱坞大导Steven Spielberg找上他,主演得奖电影《Schindler’s List》。
这部讲述二战期间营救波兰犹太难民的作品,一举囊括西方三大最具影响力奖项(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奖、金球奖)所有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Liam Neeson同样入围上述三大奖项的最佳男主角,可惜无一入袋,却已因此名声大噪。

之后连叔星运又呈下滑趋势,1999年参演《Star Wars: The Phantom Menace》,这部阔别前作16年的星战大片,备受瞩目,影片描述的是前传故事,宇宙最强反派Darth Vader的童年,而连叔在片中饰演童年黑武士的师公Qui-Gon Jinn,大获好评,奠定了他商业片巨星地位。


之后他在《Batman Begins》饰演蝙蝠侠导师,但真正让他成为一级动作巨星的是2008年的《Taken》,在片中为营救女儿,单枪匹马捣毁整个犯罪组织,从此有了“史上最强老爸”美誉。
当时,他已56岁。
以此高龄奠基动作巨星,好莱坞大概只有连叔了吧。
过后两部《Taken》续集、《Non-Stop》、《The Commuter》,让他继续在同类电影中无出其右。

奇怪的是,2019年的《Cold Pursuit》开始,连叔犹如着了魔咒,《Men in Black: International》《Honest Thief》《The Marksman》《The Ice Road》《Blacklight》等一部接一部差强人意,角色人设千篇一律,影片素质不忍卒睹,甚至已惨烈到能同前不久才宣布终于还清债务的烂片影帝Nicholas Cage、沦落到什么鸟戏都接的前动作巨星Bruce Willis相提并论的地步。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虽然老外男影星很多越老越有魅力,但天人五衰中最后一衰“体力大不如前”,还是随时成为银幕上藏之不尽的老态毕露。

有人归咎于制片导演不停剥削连叔,但所谓一只巴掌拍不响,除非他都是屈服于盛情难却,或是另有原因。
本非动作演员出身的连叔,明年70古来稀,若还继续要求他和史泰龙、大只佬阿诺一样,真的,太强人所难了。


4/10




连叔演出电影:

网络炼狱 · 揭发N号房:全程记录,欠缺深入


Cyber Hell: Exposing an Internet Horror

韩国N号房事件引发轩然大波,人神共愤、天理不容的网络欺诈、霸凌、虐待、凌辱事件真实发生。
最难以令人接受的,不仅是始作俑者的发起人,而是许多旁观者竟然愿意掏腰包付费观看并参与凌虐。

本片记录整个过程,包括女生如何被欺骗、被胁迫之后,被迫在网上遭人凌辱;N号房开辟者如何在Telegram建立账号,以及向会员收取加密币会费。
通过记者和两名见义勇为的女大学生的追踪报道,此事终于成功引起社会关注(最初当记者第一次报道时根本没什么人care),警方再如何根据线索一步步抓到罪犯。

如果你是完全不晓得这件事,那观看这部纪录片可以让你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但如果你不是那种会满足于现今主流或网路媒体那样,只是蜻蜓点水般写下事件发生经过而没有做进一步深入剖析的人,那本片应该无法满足你。


没错,作为一部纪录片,它只是低空飞过仅仅及格,甚至你要觉得它拍得不好也不为过。
当然,本片具有其社会意义,但让人失望的点还是很多:

从呈现角度来说,过多笼统示意画面,如撒药、开抢、步行、骑脚车等,既无美感,也无意义,还不如干脆拍模拟演示剧情更好。
用漫画来表达不是不可以,但这样的“成人”题材,漫画画面只让人觉得欠缺画面叙述力度。
大量当事人(记者、女大学生、出版商、警察)的访问,却都只是坐在镜头前述说往事,画面很单调乏味。


从内涵来说,全片没提到被告是处于什么心态下做这件事,是存粹心理变态,还是有其他因素?
众多被害女生,为何没人报警,或向可信任的人求助,而宁愿自己长期承受自我伤害?
观众又是在什么样的心态下付费观看如此残酷罪行?
在第一次公开报道后,公众为何没有太大反应?世人何以冷漠如斯?
以上,都是让人在得知事件后,更想知道的问题。


5/10

逃狱兄弟3:这回要逃狱的不是那班兄弟了


《逃狱兄弟》第一部玩了一场港味浓厚的逃狱记,算是可以看;续集《逃狱兄弟2》虽加入吴卓羲,但闹剧成分太重,好看程度不及前作。
《逃狱兄弟3》还有什么可玩?
有,之前折腾囚犯们的恶毒狱长,因贪污被判坐牢,还入了他曾经话事的这一所监狱,当然要好好玩死他。
可惜,期待中的囚犯复仇记,并没有上演,因种种原因,只是轻描淡写耍了他几下。


这次的逃狱计划,也不再是之前策划过两次逃狱的同一班人的念想,而是不想继续蹲牢房吃牢饭的前狱长,妄想独自逃狱,所以,影片主题其实已跟“逃狱兄弟”没关系了。
原班逃狱人马,这回反而是为了阻止前狱长而跟狱警合作,成为防止越狱事件发生的大功臣。

滚筒
前作主角张继聪和栢天男相继刑满出狱,谭耀文饰演的狱中温和派大哥滚筒,成了这一集主角。
心态依旧是以和为贵,却为此付出好友被害的代价。
注:栢天男还有在片头和片尾亮相,张继聪则只是中段出场几秒钟意思意思。

刀疤
原本与滚筒势不两立,两次合作逃狱后,冰释前嫌,两位大哥也成了莫逆之交。
只可惜小人当道,此情谊只能嘎然而止。

贺俊
吴卓羲饰演的这个角色,从第二部加入后,就不觉得有什么加分作用。
这一集更惨,因财产被冻结,连最拿手的用钱收买人心也做不到,只能当一个工具人(在戏里被前狱长利用)。
明明就是一个富家公子,为何身手这么好也没解释,狱中所有人都打不过他,太扯了吧。

前狱长
从奸险狱长,摇身变成城府极深的恶毒囚犯,黄德斌的演绎达标。
不过怎么说都曾是执法人员,入狱后瞬间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入魔程度卫冕太突然。


新狱长
陈豪临别秋波加入卡斯阵容,有让人期待,原以为又是另一个笑里藏刀的狱长,结果似乎还真是一个想搞好改革的“好”狱长,不过他退场退得太突然,编剧对这角色的刻画概念还真令人费解。

《逃狱兄弟3》摒弃了前两部的诙谐搞笑风,转成认真的监狱风云,中段还来一场感人戏,有点意外。既然是三部曲,为何不统一风格?
最后防止前狱长逃狱的解决方式显得太草率,不过整体来说,还是比第二部好看。

注:片尾揭露,这三部曲真的就此完结,但剧组有意制作角色外传,还呼吁观众可以去留言敲碗。

6/10

前两部观后感:

盲战:《Taken》+《Don't Breathe》纯动作爽片


特警队长东谷在一次任务中,因与顽强歹徒对抗,导致永久性失明。
事后被迫扛起失职责任,加上失明不能再当警察,东谷一度陷入人生低潮。

之后在女儿陪伴下,意外发现耳力超人,训练后重新拾回自信。
当年的歹徒越狱成功,找上门来报仇,此时东谷的女儿又意外遭绑架。
为营救女儿,他盎然闯贼窝,在漆黑中奋战。

东方失明版的《Taken》+《Don't Breathe》,深入虎穴,展现盲人杀性。
本片比较特别的,倒不是盲人作战的设计,而是男主东谷在营救女儿之时,竟是在不知情之下,与仇人一起携手进行。


剧本一堆bug就不说了,反正只是看动作,如果你是要看武打+枪战爽片,不计较剧情的话,本片可以一看,毕竟安志杰的身手还是可以的。
女主角相当耳目一新,虽是效仿小丑女和Kill Bill,但也算是东施效颦得不错。

说说安志杰,今年是他出道20年,由《黑侠2》开始,就以打星之路前进。
机会不是没有,可惜就红不起来,演技好不好不说,毕竟动作明星演技不好但很红的大把人在,所以罪也不在此,就纯粹没运气。
若干年前在香港访过他,当时他还是新人,这回忆我自己都差不多忘了,还得去翻了一下资料档才确定,可见作为演员,他的存在感实在不怎么样。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