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Line:反转再反转,犹如梦一场


危机直播

深夜电台节目DJ一如既往接受听众call-in,却迎来了一位神经汉,声称挟持了DJ妻女,逼迫他玩一场游戏。
DJ在寻求机会解救妻女的同时,必须争分夺秒地找到神经汉藏身之处。

不太新鲜的空中生存游戏,主要还是看梅叔表演。
跟老布那种顶着他名堂实际却只是客串的情况不同,梅叔在本片倒是如假包换的主角,并且从头演到尾。
66岁的Mel Gibson老态龙钟,还顶着肚腩,活像76岁,属于少有老了却没增添魅力的好莱坞(过气)巨星。


之前在其他担纲的电影中见识过他的老年话痨,这次演电台DJ,算是开正他如今的碎念戏路。
可惜的是编剧不给力,在本片承担最重要部分的对白,编写得差强人意。
前20分钟看得昏昏欲睡,之后神经汉介入才开始有点看头,但整个生存游戏过程除了小成本的廉价感,还处理得相当平淡无趣。

最后反转再反转,讲真没啥意思,是比较low grade的意外情节写法。
好莱坞很多大叔人到老年就开始乱接戏,包括老布和连叔。
以梅叔近年来的表现,肯定可以在这不光彩的名单上也占一席位。


5/10


Mel Gibson演出电影:
Boss Level

Force of Nature

Mel Gibson执导电影:

唐朝诡事录:难得古装悬疑剧,恰似犯罪版《聊斋志异》


中国古装悬疑剧在这些年来一片情情爱爱的古装偶像浪潮中,庆幸仍旧不时有佳作面世,2019年《长安十二时辰》、2021年《御赐小仵作》、今年4月播出的《风起陇西》,都以各自迥异的特色,亮眼的制作,捍卫住了古装奇情智斗剧作这一块兵家必争之地。

今年9月尾启播的《唐朝诡事录》,以狄仁杰弟子苏无名,联同范阳卢氏的金吾卫中郎将卢凌风,伙同医术精绝奇人、妙手丹青女画师,成立探案小队,前往中原北南各地破获8起诡奇案件,再次让观众沉浸在大唐华美风情中的光怪陆离、奇闻传说,领略破案专才的睿智手段。

剧集背景设定于唐睿宗二次登基,太子李隆基与其姑姑太平公主争夺皇位的那几年间,苏无名身受公主赏识,卢凌风则自小伴随太子,两人无形中亦被卷入权势斗争当中,在断案之间添加了宫斗元素,扩大了格局,让剧情更增变数。


本文发表于8网站

She-Hulk Attorney at Law:看漫威往后要解决的症结


女浩克

9集的漫威超英剧《She-Hulk: Attorney at Law》落幕后,可说褒贬参半。
作为看惯了MCU前3阶段、尚在囫囵吞枣着第4阶段的观众来说,《She-Hulk》无疑都是有别与以往漫威影剧模式的一部实验性作品。

本剧的主创兼首席编剧高扬(Jessica Gao),一开始即将剧集定位为“律政喜剧片”,而且是近乎一集一单元的情景剧形式,并赋予了女主角打破第四面墙的呈现方式,完全突破了漫威过去所有超英影剧“该有”的样子。

大咖站台,共襄盛举
突破加创新,虽然成果未必一定丰盛,但至少是一次义无反顾的突破和创新,在这层面上给予鼓励并没有问题。那问题在哪里呢?

让大咖来为新片或新人物站台,已是漫威收视必胜方程式之一,所以初代复仇者联盟之一的浩克,在《She-Hulk》第一集就登场助攻无可厚非,毕竟他表妹Jennifer Walters无端端成为绿营分子,也是拜这位表哥的宝血所赐。


本文发表于8网站

世间有她:非凡台前幕后也能造就平庸


对“女性电影”没什么特别兴趣,主要是不喜欢那种为权益争取过于刻意、过于渴望的调调。
并非性别针对,种族、阶级的任何主义式电影,我一般都一视同仁地不太关注。

之所以会看这部《世间有她》,单纯因为演员有周迅、郑秀文、冯德伦,导演有陈冲、张艾嘉。(另一个导演李少红我不熟)

影片是三段式,背景都设定在冠病爆发初期,第一部在武汉、第二部在武汉和北京、第三部在香港。
不晓得身处于三年后的后冠病时代的我们,会认为还再以冠病初期作文章的影片有多少吸引力,就我个人而言是兴致缺缺,因为可想而知,故事题材必定离不开疫情泛滥最初的恐慌、猜忌、纷争,说实话并没有很想一直看到这些过去。


果不其然,第一部讲的就是婆媳之间的矛盾,媳妇确诊,婆婆如临大敌,后来婆婆自己也确诊,开始理解确诊者的心情。
整个过程平淡无奇,婆婆的心态因为一通偷听的电话而转变,也太戏剧化了吧,本该是生活化的情节因此变得不生活,实为败笔。
若非周迅,这一部完全没有可看性;但即便有周迅,也救不了苍白无聊的剧本。


第二部说的是一对情侣(易烊千玺+黄米依)在武汉和北京分隔两地。
武汉封城,男子出不来,更不幸确诊,两人只能天天视讯倾诉挂念。
黑白片,为了营造一种怅然的感觉,但不觉得有必要黑白。
淡淡的忧伤,静静的凄苦,到最后是无尽的悲凉。
是可以领略片中情侣的苦楚,但同样问题:看到昏昏欲睡。


第三部说郑秀文和冯德伦这对夫妻,在冠病肆虐的时候,为了生活困境起争执,互相指责对方付出不比自己多。
老生常谈的职业夫妻问题,一轮争吵虽是高潮,也是老套路,这种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种吵吵吵,我们还看得少吗?

整体来说,名导演配名演员,不该炮制出如此平庸沉闷的电影。
以周迅来贯串三部短片的做法更是牵强,粗燥得不像是成名导演的手笔。
女性电影?我觉得更像是冠病宣导片。


5/10


周迅演出电影:
侍神令

第十一回

郑秀文演出电影:
圣荷西谋杀案

盲探

易烊千玺演出影剧:

Terrifier | Terrifier 2:纯血腥挑战观众受虐能耐


Terrifier  
断魂小丑

万圣节当夜,狂欢后的两女在披萨店偶遇古怪小丑。
一女不疑有他,以为只是寻常cosplay,还跟小丑合照。
之后两人步出店外,不久就被小丑打晕,当女子苏醒过来后,映入眼帘的是不堪入目的恐怖画面。

别去猜想导演想表达什么,就纯粹血腥砍杀片,应该是只求观众能将影片列为他们心目中十大虐杀片就算达标吧。
开头的毁容女与之后的小丑情节无关,只为了片尾一个梗,老实说没什么必要。


小丑由始至终没露出真面目,也没出半点声,纯以肢体语言和表情带动诡异气氛。
倒吊裸女开膛剖半算是全片视觉冲击最大的一幕,其余就是看降智女主如何逃命周旋。
小丑感觉不是战力强的那种,只是靠着被害者被吓得心神俱灭无力抵抗才任由他为所欲为,若遇到有战力的受害者应该随时会被反杀。

5/10



Terrifier 2  
断魂小丑2

隔了5年推出续集,区区25万美元成本斩获800万票房,算是丰收。
这一部最大卖点就是有观众在影院看到呕吐、晕倒,甚至还需要呼叫紧急救援服务到场处理。

其实依旧是无脑砍杀片,虽有做了一些简单的情节设计,但看过本片就会知道那都完全多余。
断魂小丑就如其他砍杀系列里的魔王一样,从第一部的“凡人”,到续集后必然脱胎换骨进化成妖成魔。


这一集加入的诡异小丑女只是幻觉,表面上为小丑的疯狂精神状态给个解释,实际是将影片基调灵异化。
个人是觉得没什么必要,纯粹砍杀就好了,别玩这些超现实梗,那不是一个宇宙的。

虐杀和恶心程度确实比上一部有过之无不及,不过正邪双方的不死光环也愈发壮大了许多,很多刻意避开致命点的攻击,看了就觉得太假,这方面要是不想办法求进步,就很难突破B级片水平。

5.5/10


新神榜 · 杨戬:美术特效取胜


杨戬就是二郎神,这是他去掉了二郎神光环的落魄故事。
追光动画制作的“新神榜”系列第二部作品,前作是一年半前推出的《新神榜:哪吒重生》

故事说封神大战1500年后,神界衰落,天神失去飞翔能力,只能靠乘坐飞船代步。
杨戬天眼封闭之后,沦落为赏银捕手,以缉拿逃犯赚钱为生。
某日,杨戬受神秘女子委托寻人,后发现所要寻找之人竟是自己的外甥沉香。
这沉香正被天神缉捕,原来他不只弑师,还盗走宝物,企图取宝莲灯,劈开华山,释放玄鸟,届时天地将面临浩劫。


对之前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印象不错,原因是编剧剑走偏锋,把故事设定在时装现代,颠覆以往的哪吒故事,编排得颇有看头。
意外的是,这部《新神榜:杨戬》却未有依循之前让人眼前一亮的方程式,反而又将故事设定回古代,新奇感和创意分数被拉低了许多,相当令人失望。

整部片长达两小时,间中有不少情节稍嫌冗长沉闷,若浓缩成90分钟该会更紧凑。
故事架构为相当耳熟能详的阴谋论,离不开“当初一直相信的说法其实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真相”,“好人其实是坏人”,“正邪未必是绝对”这些已经不是太能引发新鲜感的剧情反转。

美术和特效倒是保持了高水平,赏心悦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故事方面的不够精彩。


6/10


相关电影观后感:
新神榜:哪吒重生


狼狩猎:比砍杀片更暴力血腥的犯罪片


一群韩国重罪犯从菲律宾移交回韩国,警方包下整艘邮轮来遣送。
罪犯却早作安排,里应外合,成功解脱。
原以为接下来会是一场警察与罪犯的正邪对决,不料横里杀出了一个力量强大的改造人,见人就杀,剧情急转直下。

一开始还蛮有《Con Air》海上邮轮版的feel,乔装打扮的罪犯同伙出手不手软,解放了罪犯,连场杀戮疯狂展开。
血浆喷洒的画面真是多不胜数,可怜的工作人员不只要准备比血库存量还多的伪血浆,还要负责清洗场地。


这大概是我看过比纯砍杀片还暴力血腥的犯罪片。
韩国的暴力一向有他们的特色,就是够凶残、暴虐,活生生、血淋淋,很有即视感。

警察在本片是强行被降智的炮灰,有改造人被运送在同一邮轮上居然没人发现。
改造人依旧是二战时期日军搞生化武器遗留下来的东西,没想到的是有一伙凡人已掌握了这技术,把自己弄成了super soldier。
不过最后那群来收拾残局的超级军队,表现还是蛮失望的,基本只是提供更多的炮灰没别的。


做戏的时候还是很多,像改造人以一敌众,全部人都在围观,等着他一个接一个开杀,平时不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凶徒,怎不群起而攻?
该开枪的时候不开,一直拿枪指着等对方将拳头揍上来。
开了枪也都是射身体,就偏不射头。

除却这些不要去计较,喜欢暴力血腥无脑爽片的话,可以收货。


6.5/10


The Lair:军队打怪,热闹一场


巢穴

飞往阿富汗的美军战斗机遭击落,女机师逃生后来到一座无名废弃基地,发现内里竟有半人半兽的怪物,择人而噬。
女机师幸运被美军救回营地,不料怪物竟能循迹而至,半夜围攻营地,致使美军死伤惨重。
幸存者决定深入虎穴,一劳永逸解决老巢里的所有怪物。

基本又是军方秘密研发生化武器失败(这回是俄罗斯),然后美军要去收拾烂摊子,救回全世界的套路。
前半小时女机师独自在基地遭遇怪物,看着挺廉价,要到她被救回美军营地后,才开始比较有看头。
怪物围攻营地和幸存者反攻怪物老巢两场戏还可以看,当然该死不死,或不该死却死的做戏成分不少,反正谁当炮灰,谁有光环,导演编剧早有定数就别去计较。


虽然紧张刺激感来去是熟口熟面的套路,情节推展有点老派,但整个过程尚算热热闹闹,图个爽是ok的。
导演曾拍过《Dog Soldiers》《The Descent》,难怪又是军队又是半人半兽,就想说怎么有种熟悉的感觉,原来。
不过怎么说也过了20年左右了,怎么还在眷恋过去啊。


6/10


提及的电影观后感:

地底怪物:谁才是怪物?


从事环保生意(其实就是捡破烂)的男主,无意中找到一个怪异的蛋,带回家后,发现怪蛋孵化出小怪物,还引来了怪物家长,把人类孩子给叼走了。
为了救孩子,几个乌合之众深入地底寻找怪物老巢。
与此同时,曾经被怪物伤害的一班矿工,也结伴前来报仇。


怪物的蛋像异形的蛋,怪物的面罩像铁血战士,身材像星战的Jabba the Hutt,眼睛像恐龙……还真是所谓的四不像。
整部片其实没什么闷场,不啰嗦一路打怪,过程像看小本侏罗纪世界
喜欢看打怪片,对特效要求不高,又不嫌怪物设计丑,可以看看。

结尾有个小反转,带出一点小讯息:原来怪物吃垃圾,反倒是人在一直制造垃圾。


5.5/10


提及的电影观后感:

Halloween Ends:不知所谓的完结篇


月光光心慌慌:终结

横跨45年,经典砍杀片系列《Halloween》终于在今年迎来完结篇,总数13部,正好是西方最忌讳的数字。
(有趣的是,另一个地位相等的恐怖片系列“Friday the 13th”将在明年推出第13部,可惜这个对它们而言更具意义的数字梗,被“Halloween”捷足先登了)

《Halloween Ends》也是2018年启动的元祖版续集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郑重其事给了杀人魔Michael Myers一个无法再复活的结局,也给追逐了近半个世纪的万圣杀影迷一个交待。
往后如果谁屁股痒又突然想再拍这个面具魔的故事,就只能拍前传或番外篇了。

无理由重过新生
好话说完。(?)是的,就这么少,接下来都是吐槽。
我不是万圣粉,对这部终结篇也没什么特别期待,尤其经历过上一部《Halloween Kills》的无言之后,就只带着将最后一块拼图给拼上去求个圆满的心情罢了。
可即使已如此佛系看戏,还是看到吐血——用不着Michael Myers动手,我自己吐。


本文发表于8网站


同样不知所谓的上一部

新·奥特曼:不堪入目


Shin Ultraman

你们的童年是Transformers,还是Power Rangers?
我的是Ultraman。
除了电视上的Ultraman节目,资讯都来自不知哪里和哪里出版的Ultraman图书。

记得以前还懂得分:1号穿长裤、3号穿短裤、5号方块头、6号和7号和咸蛋超人样子不一样,还有双牛角超人之父、双马尾超人之母,超人王……
当然,以及不可或缺的各种怪兽,是我童年叮当以外最佳的幻想元素。

曾几何时,Ultraman离开了我的生活,很久都没再出现。
即便日本一直不间断地拍摄Ultraman,但我都已没再观看。


这部最新的《新·奥特曼》,是多年以后第一次完整看完的奥特曼电影。
可惜,让我非常非常非常失望。
虽然我没寄望现在的奥特曼会有多大分别,但拍得这么烂,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

首先是剧情,因为是重启版,所以回到了奥特曼这个外星人初次抵达地球的情景。
起因是地球不时出现巨大的祸威兽,故引来作为地球监督者的奥特曼出手相助。
之后陆续出现的怪兽和外星人都被奥特曼打跑了。

但奥特曼的故乡光之星派来了新使者,要毁灭他们觉得有一点点威胁性的人类,奥特曼因已跟人类有了接触、有了情感,决意违背母星意愿加以阻止。


老套剧情就算了,整个拍摄手法竟然也如斯老派,各种无意义的类似隐藏相机镜头、仰视角度、对话过程不停切换画面的手法,看到很pek chek。
所有剧情几乎都是以对白方式推进,整部片口水多多多多过红茶绿茶乌龙茶,实在难顶。

奥特曼打怪只占小部分,想看如哥斯拉大战金刚这样的根本想都别想,差太远了。
比五毛还少三毛的两毛特效,让我很怀疑时至今日看过漫威DC的观众能接受?

日本不是很厉害搞很多有的没的新奇玩意儿吗?为何CGI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别告诉我是致敬老片哦。
我也明白日本人对奥特曼的情意结,但就如华人现在拍武侠片用上世纪60、70年代的手法拍,你会想看?


反正这部新奥特曼我是不会欣赏。(我知道这是所谓的“特摄电影”)
抱歉了,曾经是我童年最爱之一的Ultraman,我要给你如此难堪的分数。


2/10

Grimcutty:网络岂止是一把双刃剑


迷因杀机

一个小镇突然发生多起青少年自残事件,甚至还有一个小孩拿刀刺母亲。
镇上的父母都一致认为是青少年沉迷3C和网络所致,并不约而同迫使孩子们停止上网。
在女主亲眼目睹怪物现身后,发现真相并非所有父母所想的那样。

虽然不是对网络过度使用的批判,但所谓的“真相”,也不过又是另一个老生常谈。
怪物不是实物,勉强来说,算是负面情绪的具象化。


海报上的怪物看起来有点吓人,但影片中却反而带点喜感,有点像《死亡笔记》里更卡通化的死神。
缺点是到剧终也没说这超自然现象到底怎么来的,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接受片中一切诡怪都没有解释。

影片基调属于青少年砍杀恐怖片类,但恐怖程度比小学生还小学生,算是幼儿班。
血腥画面也没有,就几道刀伤罢了,好此道者可以skip。
解谜过程无甚悬念,反正还是依赖网络找到线索和方向,然后就破解通关了。
女主角不养眼,好此道者又可以skip。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为现代人省却很多查找资料的麻烦——虽然还是很多人连如此轻易去谷歌都懒惰,不是只懂在群组张口问了等人来喂,就是对事物不求证就乱讲,讲错被纠正还会老羞成怒发烂渣,实在是品性卑劣。
双刃剑的另一边,自然就是网上资讯得来太容易,也就会被有心人加以利用散播有害讯息。
如何拿捏,将是网络时代的人一辈子学习的课题。

注:本来没想看这部,因无意中看到某大神推荐,结果……
果然,尽信大神不如无大神。共勉之。


5/10

昆仑神宫:无敌摸金铁三角,还能无敌下去吗?


潘粤明、张雨绮、姜超三人主演的《鬼吹灯》网剧系列,来到了第3部《昆仑神宫》,这也是原著小说第1辑的最终篇,为主角三人身上的鬼眼诅咒做了个了结。

《昆仑神宫》的导演由前两部的费振翔,改由台湾的蔡岳勋操刀。蔡岳勋演员出身,2001年执导《流星花园》后名声大噪,之后再有《白色巨塔》和《痞子英雄》亦广受好评,但如《鬼吹灯》这类神秘悬疑探险类故事则是第一回执导。

监制也从前两部的大咖电影人管虎,改为他妻子梁静。荧光幕前的摸金校尉铁三角虽仍一样,但幕后两个最重要的刀手都换了人,剧味还会一样吗?


发表于8网站

飞狐外传:金庸的武侠和江湖回来了?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先生的小说,应该是中文影视界最常被改编制作的IP。
时至今日,包括未来,依旧会不时出现在大银幕小屏幕上,最新的就是日前才完结的40集《飞狐外传》。

金先生当年创作《雪山飞狐》在前,约莫一年后才写前传《飞狐外传》。
过去40多年,以此改编的连续剧有5部,剧情都将《雪山飞狐》和《飞狐》二合为一,并全以《雪山飞狐》为剧名。
这部腾讯视频今年新推出的《飞狐外传》,名义上可说是第一部以《飞狐外传》为名的连续剧。

开展原著一笔带过的细节
此剧基本尚算忠于原著,或许是《飞狐外传》本来就不比《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热门,又是中国第一次改编拍摄这部作品,固编剧下手没那么重。
也因此,看剧过程中久违地泛起了当年阅读小说津津有味的回忆,亦对紧接而来的故事情节拓展有所期待而有了追剧的悸动。


本文发表于8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