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latform:填饱肚子大过天


饥饿站台 / 绝命大平台 / 饥饿斗室

一座高塔型垂直监狱,一台自上而下满布美食的平台,一群每天只能吃一顿饭的饥饿囚犯,一场争先恐后的生存“游戏”。
一个自愿进入这座无间监狱的人,会为这个不变的残酷局势带来变动吗?

好评如潮的西班牙电影《The Platform》,以超强创意,打造了一座饿鬼道式的人间炼狱。
每一层楼住着两个囚犯,每天会有一台布满美食的平台从“零”楼一层一层往下降,只要在限时内进食,要吃多少就吃多少。
于是越上层的人,就能吃得越好,吃得越饱。
越下层的人,只能吃到上层留下的残羹剩饭,而且往往到很下层的时候,平台上已经一粒饭都不剩。

很明显是在讽刺阶级社会的不公,有点像Chris Evans主演、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好莱坞电影《Snowpiercer》,前者是上下垂直,后者是前后横向,都在讲低下层无奈接受命运安排,但总有几个不愿向命运低头的人会反抗挑战。
《The Platform》“更胜一筹”的是,囚犯被安排在各个楼层的时限,仅限一个月,之后会“大风吹”,原本下层的人可能扶摇直上、一步登天;原本上层的人则可能直接被打下十八层地狱。
在这个故事里,阶级并非固定。


好啦,既然曾经身历其境,应该能感同身受,偏偏人性的自私恶劣在此时尽展无遗,升级到上层的人,虽然经历过下层的饥饿痛苦,却并不因此学会体谅,反而报复式地大快朵颐,甚至糟蹋没吃完的食物,好让下层之人尝到自己之前的苦痛。
这种“前辈仗着自己得势欺压后辈”的整人心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职场上,都一直发生着,人性有因为社会趋向文明而更加文明吗?
没有。

本片也可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缩影,富人毫无节制地滥用资源,穷人则只能在有限和剩下的资源中寻求温饱,当资源耗尽,当生死一线,就会像影片的下层囚犯那样,把同类也看成是裹腹充饥的食物。
片中男主竭力尝试的公平分配法,虽然有点共产意味,但在一个任何人都不须要付出劳力,每个人机会均等的环境里,要确保所有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除了均匀分配,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监狱里乘坐平台不停下降寻找孩子的女人,并不是bug,而是一个希望,是管理层给予饥民的一个暗示。
可惜除了会看书的男主,几百个囚犯当中没有一个人看透个中启示。
最下一层楼的小孩,当然又是管理层安排的另一测试,如果男主和黑人同伴最终没把死命守护的意大利奶冻给小孩吃,这场人性依然有真善美存在的试炼,就会以失败收场。

男主最后为什么不跟小孩一起乘坐平台上升?
当他在一片黑暗中步下平台,有人说是“成功不必在我”,但个人更倾向于解读成男主已离开人世,所以那一幕聚光灯才从他身上移开,回到平台上的小孩,象征旧力已尽,新希望正在接力之中。
至于抗争有没有成功,导演很残酷地不给一个明确答案,却也因此在这狭隘的密闭空间里,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要提一提的是,本片令人惊艳的创意概念,原来并非首创,早在2008年,法国/加拿大籍导演Denis Villeneuve拍的得奖短片《Next Floor》,说的就是一群食客在用餐时,不断从一层楼跌下一层楼的故事。
(Denis Villeneuve是《Prisoners》、《Arrival》、《Blade Runner 2049》的导演)
《The Platform》虽借用了《Next Floor》的概念,但做出了极大改变,加入了更多想法,并给予观众更多思考空间,总算比那些一比一翻拍的电影好得多。
话说,看到现实世界里因疫情而恐慌的人们疯狂囤货,看着超市货品被扫购一空,再看看这部《The Platform》,别有一番感触。


7/10



本文刊于T网站

Underwater:深海版异形


深海异兽

水底下可以发生什么危险的事?很多。
可以是因为找不到出路而受困水底,可以是氧气不足而命悬一线,可以是遇到具侵略性的海底生物而垂死挣扎,甚至可以只是受不了精神压力而濒临崩溃。

有关海底生物的惊悚片,还可再分为两类,一是已知生物,比如鲨鱼、巨型章鱼、食人鱼等等;另一类则是未知生物。
深海世界对人类来说充满未知数,叫不出名字或还没被科学家命名的生物一大堆,也因此成为科幻电影经常采用的题材,反正让脑洞大开就对了。
《Underwater》顾名思义,是一部有关水底下的电影,英文片名留下了一点悬念,中文译名却直接点破题:《深海异兽》,所以即使你不看剧情概要或预告片,就已先被剧透了。

本片背景设在深海实验室,一次海底地震破坏了建筑物,幸免于难的几名深海研究员,被迫在海底步行到最靠近的油井台,寻找求生舱。
祸不单行的是,海底原来潜伏着一群择人而噬的异兽,令他们的求生之路愈加艰难百倍。


与深海有关的惊悚片很多,如《Deep Rising》、《Sphere》、《Sanctum》等等,但本片反而让人联想起非深海的经典怪物电影如《Alien》系列,以及两年前的《Life》。
同样是不知名怪物肆虐,同样是密闭空间逃生,同样是一群人一个轮一个惨死,让存活的人疲于奔命。
分别只在于《Underwater》发生在深海,《Alien》和《Life》则发生在外太空。
虽然一个天一个地,其实两者都突显了人类的渺小,以及在表达浩瀚宇宙或无垠深海的恐怖的同时,也赞扬人类对未知的无休止求知欲。

本片完全不啰嗦,干净利落地省略了铺陈,开场几分钟后,连人物都不介绍,就进入紧张刺激的“动作戏”,而且持续不断到完场。
全片文戏之少,冷场之少,坐立不安频率之高,与去年被誉为零冷场的鳄鱼灾难片《Crawl》不遑多让。
如果你追求的是感官受刺激,以及90分钟片内一颗心一直吊在半空中的感觉,那《Underwater》非常适合你。

不过,前提是你对前文所提到的那好几部电影都没看过或不熟悉,不然你会觉得好像在温习旧功课。
是的,无论是器材设备崩坏、水压转换、伤兵负累等等戏码,都是如此熟口熟面,甚至海底怪物的身型和身手,幼年的样子,也像级了《Alien》的异形。
最终巨型异兽出现虽加深了绝望感,但这大怪物除了体型之外其实没什么作用,而且依然不期然让人再次联想起《Alien》系列里的异形皇后。


Kristen Stewart饰演的女主,一头浅色短发配搭军人服饰,英姿飒爽。
加上绝不低头、誓死对抗的大无畏精神,可不完全就是当年《Alien》里的Sigourney Weaver的翻版吗?
结局女主牺牲小我,让其他两名同事逃生,也是老到不能再老的老梗(上世纪的《Armageddon》已上演过),跟六年前Jude Law主演的《Black Sea》根本就如出一辙嘛。
如此“熟悉的陌生情节”,又怎能让人感动?

本片剪辑一直处在一个非常莫名其妙(还是应该说莫测高深)的状态,一场戏常常切断得很突然,有一种为了配合受限片长而强行剪掉的感觉,严重打乱了一气呵成的畅快度。
本片也完全专注于过程,海底异兽来源一概不交待不解释。
或许导演也想像《Alien》那样,日后拍前传的时候,才细述来龙去脉也说不定,但以本片耗资5000万美元制作,却仅收4000万票房的情况来看,这心愿要达成的话难度可不低。


6/10



本文刊于T网站

Killer Dream Home:极度无聊下看的无聊戏


完美杀手之家

因为无聊,看了一部无聊的戏。
因为不懂怎样拿到还可以的6.8中上分,上了一次当。

故事说一对年轻夫妻买了一间大宅,找了个古怪女室内设计师来做装潢,结果发现这女子原来与前屋主有些渊源,一直就想占有这间大宅。

普通之极的故事,老套的手法,超小成本的制作,啰里八嗦的对白。
只有几个女角还算养眼,话说整部片拍出来的感觉,就这么像是那种有点剧情的A片的方程式,遗憾的是却又不是A片。
男主样貌、身高、体型有点像Tom Cruise,不过关我屁事。
人果然是不可以太无聊。


1/10

Bloodshot:不死身超英老梗玩不腻?


喋血战士 / 血卫

改编自号称第三大的勇士漫画公司(Valiant Comics)的作品,4500万美元制作费虽然不算高,影片格局也不大,但哥伦比亚影业和索尼影业愿意踏出这一步也算不错的了。
即使看到设计像宝莱坞电影的海报之后有点傻眼,接近废话的slogan“Being a superhero is in his blood”也有点碍眼,基本还是会看在漫改电影风潮及柴油哥份上支持一下。
可惜因为全世界冠病疫情肆虐,本片只取得2600万票房,亏大本之余,恐怕也动摇了片商的信心。

故事说柴油哥Vin Diesel饰演的美国士兵,被歹徒杀死后,由RST公司以高端纳米科技,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还赋予超强力量和受伤后自动痊愈的身体。
美兵清醒后发现自己失忆,但零星回忆让他记起了妻子死在歹徒手中,于是不顾一切前往复仇。
美兵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阴谋,自己已成为一枚棋子,扮演着为人作嫁装的杀手角色。

先说剧情,失忆、改造、复仇这些老梗:RST主管利用高科技不断篡改美兵脑中记忆,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去报仇,实则是利用他清除敌手,这样的无限循环桥段,过去已有其他影片出现过类似情节,基本除了让观众看到主角的笨,或者被利用的无奈,其实没什么实际效果。
或许把篇幅用来好好交待一下美兵的过去,以及他和妻子被杀的前因反而更好。
片中有一句警句式对白说:“You don’t need a past to have a future”(你不需要过去才能拥有未来),但剧情只注重“日后发展”而忽略来龙去脉,就无法让故事更有说服力,人物也变得苍白。


好吧反正又不是剧情片,故事who cares。
那更具期待值的视觉效果和爆米花爽度又如何?
如果你要的是激烈枪战、拳拳到肉的搏斗场面,本片是有达到要求的。
改造后的美兵初试啼声的隧道驳火,与“同事”电梯大战,以及各种身体被破坏后血肉横飞,却又立马恢复原状的视效,好此道者应该会收货。
不过如果你要求高一点,就会觉得其实这都是老生常谈。
隧道枪战在一般警匪片就看得到了;电梯搏斗比较“超现实”一点,但看惯了超级英雄电影还会惊艳吗?

至于不死身和力大无穷,不好意思,多年前金刚狼已经完美诠释过,《Bloodshot》那血液里负责修复身体的纳米微型机器人,也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
难不成Logan与世长辞了之后,异能相同的Bloodshot就来接班?
可是这两套特异功能,真的过气了。
你知道的,观众胃口被养大了之后就回不去,想点别的吧。


复仇者联盟的演员一直被亏离不开角色,不演钢铁侠、浩克、美队、蜘蛛侠就无以为继,其实柴油哥近年来又何尝不是只剩“Fast and Furious”系列在支撑演艺事业?
这方面“I am Groot”当然不可能帮得上忙,除了为他口袋进账。
《Bloodshot》有没有可能成为他的“翻身作”?
这公式要点算不难:你喜欢他,就会觉得他在片中帅呆;不喜欢他,就会继续讨厌他,然后直接说《Bloodshot》就是一部让柴油哥耍帅的没营养片子。
答案到底是什么?
只能说,《Bloodshot》女角选得好,女主角Eiza González和女配角Talulah Riley都很养眼。


5.5/10



本文刊于T网站

The Hunt:眼高手低,虎头蛇尾


狩猎 / 恶猎游戏 / 猎杀生死战

人类,本来就不该自相残杀,偏偏从古至今,人类就一直不停歇地自相残杀。
以人类杀戮为题材的电影也不少,有的具有强烈讽刺意味,有的是警世作用,有的则存粹玩血腥暴力,满足重口味观众。
同类电影中比较有名气的就包括日本的《大逃杀》、好莱坞的《Hunger Games》系列、《The Purge》系列等等,还有走恐怖路线的《Saw》系列。

《The Hunt》故事说12个陌生人在庄园别墅中醒来,不知何以身在那里,之后就发现大家莫名被猎杀。
原本一切都在“主办者”掌握中,谁知道12人中出了一个曾经受过军训的女子,对主办者反将一军,更逐渐逼出幕后主使人。

故事极简单,基本应该也没什么人会去理会剧情,重点还是视觉上要满足为了看“猎杀”的观众。
所以即使开场一群陌生人惊慌失措发现自己如待宰羔羊这种用过几百回的烂梗,也还是勉强可接受,加上接下来立马就开展的杀戮,很快就让观众忘了介意。
当好几个原以为会是主角的人物竟然被秒杀之后,这种刻意不按牌理出牌的安排,引起了追看的兴趣。
开场就已这么精彩,哪能不期待接踵而来的好戏?


可惜,也可笑的是,全片高潮,已经结束。
是的,你没看错,开场的大猎杀行动,就是本片最精彩的一场戏了。
接下来是女主孤军作战,单挑一群猎杀主办者,虽然女主英姿飒爽,处理猎人群不手软的姿态架势都很power,但所谓的猎人群,把自己困在一个必要时逃出生天都成问题的狭小空间是哪招啊?
所谓的精密部署之后,上演百密一疏的戏码,观众会买单吗?
我是不会,并且对这样的编剧实在不敢恭维。
要突显女主能力有很多方式,让她轻易地解决瓮中之鳖,显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安排。

女主自登场以来就是废话不多说的酷姐,但中段莫名其妙让她感触良多地进行了一大轮演讲,整个人设崩溃不说,那龟兔赛跑的加码寓言,到底是在讲什么?
我了解编剧和导演很想借古讽今什么地让影片有多一点内涵的心态,但也要顾一顾观众的心情啊是不是?

最后的“高潮”,就是女主找上了幕后主使,然后互道别离……
呃不是,是互相说出整件事情缘由。
四年前美国总统大选时,民主党候选人希拉莉曾因失言被炮轰逼得道歉,结果败选输给特朗普。
《The Hunt》中策划猎杀的女主谋,曾是企业精英,也是因为一时失言被革职而萌生报复心理,据说这情节就是影射当年的希拉莉事件。


当然本片也可能只是想表达手机隐私、网路威力和舆论压力对现今社会的影响,但无论是什么都力度太轻,显得主谋劳师动众的动机很牵强。
即使再搬出George Orwell的政治讽刺名着《Animal Farm》也无补于事,反而更让人觉得找戏来做,找话来讲。
冗长的“一对一女子搏击赛”在两个女人之间的痛苦哀叫声中展开,最终也只让人感到越来越无聊。

本片角色主要由两位女星担纲,饰演逆反女主的Betty Gilpin酷劲其实还不错,但时而凶悍,时而又多愁善感看得人很纳闷,尤其是夸张的挤眉弄眼表达方式实在太over。
影后Hilary Swank饰演主谋……嗯,说实在的真不知道为什么她会接演。


5.5/10



本文刊于T网站

误杀:翻拍电影再好看也不应鼓励


马来西亚导演柯汶利操刀,执导《唐人街探案》的陈思诚监制,肖央、陈冲主演,配上老戏骨秦沛和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姜皓文,炮制出叫好叫座的犯罪电影《误杀》,在中国斩获12亿人民币高票房。

本片背景位于泰国,男主是华裔商人,与妻子、两个女儿过着平凡知足的生活。
大女儿参加夏令营时,被同学迷奸,坏同学仗着自己是警察局长儿子一向无法无天,之后还拿着录像,要挟大女儿再次就范。
大女儿反抗中失手误杀了坏同学,母亲之后将坏同学尸体埋在离家不远的坟场。
男主当天去了看泰拳拳赛,回家后才得知此事。
一方面认为女儿才是实际受害者,一方面深知泰国警方不人道的办案方法,于是决定彷效电影桥段,瞒天过海以保护最爱的家人。


男主平日爱看电影,在知悉妻女闯下大祸后,却能冷静善后,巧妙安排一家人出行,制造种种事发当日不在家乡的人证物证,甚至还懂得教导妻女如何应对警方盘问,对于一个“初犯”来说,未免太过厉害,虽说高手在民间,但只是一夜之间,就能做出这些精密部署,难免让人觉得太神话。
如果不去理会合理性,《误杀》无论在节奏、铺排、叙述、气氛、拍摄手法、人物刻画、情感堆砌上,都显示了它绝对担得上“一部好看的电影”的美誉。
即使片子一开始就给人太过《唐人街探案》注册商标的感觉,也会因之后开展的剧情而抛诸脑后。
加上肖央、陈冲精彩的演绎,各种戏剧性冲突,确实是很引人入胜。

可惜,以上种种好评,都将因为一个简单的理由,化为乌有。
《误杀》的精彩故事并非原创,而是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
原作《Drishyam》于2013年以马拉亚拉姆语版本推出;
2014年出现了泰卢固语版本的翻拍《Drushyam》;
2015年再有印地语版本的《Drishyam》,此版本也成为世界各地观影者最普及的版本。
当你看过印度版《误杀瞒天记》之后,肯定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之前对《误杀》的满满欣赏钦佩之情,会荡然无存。
因为无论是剧情、人物,甚至分镜、手法,几乎都可以说是照搬过来,简单一点说,就像copy paste,然后再在paste好的文件上稍微改动一下,让它看起来比较多一点个人风格。


是的,除了原版里头的大女儿是洗澡被偷拍,而《误杀》里是被迷奸;原版男主一家人是去听高僧讲经,而《误杀》里是去看拳赛之外,其他几乎是一比一重拍而已。
最关键的破案叙述,《误杀》在这方面的剪辑和节奏,虽然比较有电影感,也比较利落,但还是原版的描述更为清楚易懂,更有逻辑。
改动最大的是结局,《误杀》表达的是一种让良心好过的自我救赎,也有一种即使是误杀也该罪有应得的概念;原版则没有这些“婆婆妈妈”情节,感觉痛快得多。
如果你问我哪个好,我会毫不犹豫把票投给原版。

把小说、漫画、电玩改编成电影,即使完全照搬,一般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那是不同媒介之间的呈现,这种情况下越忠于原著,反而越能得到粉丝赞赏。
但将一部电影翻拍成另一部电影,而且还是一比一翻拍,就真的不懂意义何在。
不要告诉我是为了把一个好故事更加发扬光大,那是连三岁小孩都听不进耳的理由。


就像一个歌手翻唱口水歌一样,翻拍电影只会让人怀疑你是不是在搞便利商店概念,随手拿了就用;又或者你只是懒得想剧本。
当好莱坞这世界级的梦工厂都闹剧本荒,电影人更应该自强不息、力挽狂澜,做原创,支持原创。
翻拍就是一个会继续破坏市场、破坏原创的行为,绝对不应该被鼓励。


5/10(翻拍大扣分)



本文刊于T网站

The Umbrella Academy:搞内讧比救世界厉害


伞学院

还是超能力。
还是漫画改编。
网剧《The Umbrella Academy》取材自与漫威、DC齐名的美国漫画四大家之一的Dark Horse旗下同名漫画。
去年一口气上载第一季十集,观众一口气过足瘾,纷纷沉浸在时而阴暗时而眩目的画面、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以及恰到好处的31首金曲配乐之中。

同样讲述时下最夯超能力题材,故事说1989年某一天,43个女性在没怀孕情况下生下了婴儿,亿万富豪Hargreeves爵士收养了其中七个,创建了伞学院,培养孩子的超能力,组成少年特攻队。
七个孩子在家里都不叫名字,以编号互称,感觉冷冰冰没人情味。
长大后越来越无法忍受爵士的高压冷酷养育方式,先后离家出走,不再往来。
十多年过去,他们都有各自的生活与事业,在得知爵士去世,终于从各地归来重聚,但人事已非。

本剧主要以几个主线(也可称谜团)发展,一是爵士的死因,虽然在中段揭晓,但真相到底是不是那样谁知道。
二是能穿梭时空的5号,失踪17年后突然重返,声称见到未来世界被毁灭,于是拯救世界就成了伞小队一个重大的任务。
第三条线则落在谜样的7号身上,她不像其他兄姐,从小就没超能力,因此总是被排除在团队生活中,故事发展到后面会慢慢揭露7号的真正能力。


本剧无论拍摄手法、特效、画面都在水准之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暗黑氛围,有别于一般常看到的超能力英雄影剧。
故事其实更着重在刻画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他们跟常人一样有爱有恨,有快乐有迷茫,有愤怒有沮丧的时候。
他们各自都有性格缺陷,比如1号迂腐死板、2号总想当领导人、4号就是一个吸毒者、7号懦弱自卑。
如果你想看的是超能力者精彩大战的戏码,抱歉本剧没有。

事实上七名成员的超能力,其实感觉还蛮不怎么样的,除了7号以外:
1号只是力大无穷(是不是无穷也不知道);
2号只是飞刀耍得像小李飞刀一样准;
3号是能像念咒语般把讲出来的话变成事实(属于操控脑波的一种);
4号只能跟鬼魂沟通(好像没什么实际用途);
5号能穿梭时空(这个还不错);
6号能变身怪物(但好像不能随心控制,而且6号已死了,只有5号能跟他沟通)。
所以,同样那句话,你想看很厉害的超能力者大战,抱歉没有。


节奏来说,个人觉得慢了一些,连续剧一向来都有的毛病,本剧也有。
像时间管理局派来的两个杀手戏份就太多了,尤其是大只佬Hazel的感情戏,有必要咩?
不是说不可以开发其他配角的支线故事,只是这个实在看不出对故事推动有什么帮助。
七名成员之间的纠葛,也处理得过于反反复复,拖泥带水,如果那是为了深化人物性格,那我觉得适得其反了,希望这些下一季可以改善。

第一季留下很多手尾,比如一开始43个女人为什么会无孕生子,七人之外的其他孩子呢?
时间管理局到底是什么,5号要怎样摆脱他们?
6号怎么死的?7号之后命运如何?
开了个头却解不到谜的观众,当然心痒难熬,想必还是会在下一季上映时,用力地给它追下去啊。


6/10



本文刊于T网站

Lost Girls:平淡而真实,冷酷而唏嘘


失踪女孩

失踪人口。
寻人启事。
焦虑无比的母亲。
事不关己己不操心的警方。
题材虽熟口熟面,但一般上伸张正义的影片我多数会捧场,尤其是改编自真人真事。
因为那都是血淋淋的现实人生,可能在不知名的遥远一方上演着,也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身为三个女儿的母亲Mari,每天兢兢业业辛劳工作养家活口,当居住外地的大女儿Shannan说好要回家吃饭却没出现,又一直联络不上时,母亲觉得不对劲了。
报警之后警方散漫处理,只为了一个简单却令人气愤的理由——Shannan是经营特种行业的女人,不值得浪费警方资源落力寻找。

当带着警犬的警察无意中发现,长岛附近竟然埋葬了好几个被谋杀的性工作女性,事情变得复杂了,一个连环杀手很可能一直逍遥法外。
但因为该区是私人社区,居民态度不友善,警方又依旧只是敷衍了事,搜寻进度异常缓慢。
母亲因此不得不以自己的方法,逼迫有关当局认真对待。


本片最大主题其实是“标签”。
不仅是Shannan因为特种行业被标签,母亲因在女儿童年时就被逼把她送到外地生活,也被冠上失责母亲的标签,令她在催促警方加紧查案时,被警察局长反唇相讥而一度难堪到哑口无言。
还好为母则强意志坚定,不断找到警方的纰漏,包括警方为何在接到Shannan出事当晚求救电话后,却花了整整一小时才抵达现场;
对私人社区只进行最低程度干扰的搜查,以至Shannan掉落现场的饰物也没发现;
一厢情愿认为成人无法踏足的沼泽地而不加搜寻等等。
在成功说服了其他受害者家属一起让公众更关注事件,母亲也成功让标签造成的歧视问题,在历史的演进中,获得应有的改善。

改编自Robert Kolker的书《Lost Girls:An Unsolved American Mystery》,事件则取材自2010年发生的长岛连环杀人真实案,此案至今仍未侦破,无人遭提控。
作者当年为完成此书,亲自采访受害者家属,电影虽经改编,但也几乎以纪实方式呈现,风格有点像纪录片。
相比其他伸张正义、挑战警方与司法权威的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如《Dark Waters》《Just Mercy》《Bombshell》,这部《Lost Girls》会显得平淡一些,却也同时显得更真实一些。


母亲Mari Gilbert现实中其实有四个女儿,失踪的大女儿Shannon在报案一年后,被发现真的就死在那片警方一直不愿搜查的沼泽地里。
但这家人的惨剧并未因此结束,五年后另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儿Sarra,在发病时拿刀捅母亲,还拿灭火筒砸她。
Mari身中200多刀后伤重身亡。
其余两个女儿Sherre和Stevie则一直以Shannon的案子为例,致力于为社会弱势族群发声。


6.5/10



本文刊于T网站

Ford v Ferrari:不是赛车迷也赞叹不已


极速车王 / 赛道狂人

赛车电影何其多,《Ford v Ferrari》会有什么不同?
除了好莱坞两大男神Christian Bale和Matt Damon担纲挂帅,IMDb的8.1高分,以及烂番茄影评人92%、观众98%的叫好叫座,都足以证明这部赛车片,绝不简单。

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汽车品牌Ford面临生意困境,突发奇想要在车赛中打响名号以重建消费者信心,于是找来前冠军赛车手兼跑车设计师Carroll Shelby,连同顶级赛车手兼技师Ken Miles,挑战业界认为不可能的任务。
Shelby和Miles历经重重难关,打造出福特GT40跑车,最终在Le Mans的24小时耐力车赛中夺冠,粉碎了常年称霸车赛的法拉利继续蝉联的美梦。

诶,从剧情走向来看,好像有点普通有没有?
商场上的斗争会不会很俗套?
设计冠军跑车的过程会不会很沉闷,是不是只有车迷才看得懂?
赛车拍过这么多了还能搞出什么新意,会不会又是轰轰轰一轮就完结那么无聊?
我跟你说,以上答案全都否定!
不得不称赞导演就是有能力将上述看起来很可能成为影片败笔的地方,全都拍得精彩之极。


比如两大营运方向截然不同的汽车大公司,讨论合并收购这种理应没什么看头的商业行为,因为法拉利这边的不屑和耍弄,惹怒了福特大老板,下令不惜一切在车赛中击败对手,先掀起了斗争高潮,观众也立马意识到,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两大主角各擅胜场,Miles的火爆难搞,与Shelby处处以大局为重的忍让,形成强烈对比,不断制造戏剧冲突。
加上福特高级执行副总裁Leo一直就不爽Miles,不停扯后腿要把Miles踢出团队,让观众提起来的心始终无法放下,因为不知道“小人物”Miles会如何被有绝对说话权的高层摆弄。
整个赛车手和设计师励精图治的过程,在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互动下,呈现出连场好戏。

最重要的车赛戏码,除了视觉上的绝对满足、肾上激素的绝对飙升之外,连车手在赛车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也刻画得极为精准,让车赛不是一成不变地只看到车子狂飙,还能体验到车手的情绪变化。


本片故事中有两大遗憾,一是Le Mans最终赛果,Miles在确定自己能夺冠时,被要求配合同是福特出品的亚军季军车子,一同越过终点线以制造品牌最佳公关效果,谁知道最后被摆了一道,冠军拱手让人。
意外的是Miles并没有当场暴怒,反而冷静接受事实,还感谢Shelby让他一圆Le Mans赛车梦。
原本令人扼腕的遗憾,反而造就了Miles个性的成长。
赛事中失败,却在人生中胜利。

第二个遗憾则是福特成功达成目标后发生的惨剧,导演没有为此大肆煽情催泪,也没有任何痛心疾首的画面,但正是影片中那种默默、淡淡的哀伤,使得这一段遗憾更加凄美,更加刻骨铭心。
总结:不需要是赛车迷,也能为之赞赏的一部好电影。


8.5/10



本文刊于T网站

Dark Waters:小律师单挑大企业大快人心


黑水

你对律师的一般印象是什么?维护司法、为民请命的使者?
还是不分黑白、钱来就干的唯利是图高级打工仔?
关于律师伸张正义的电影不少,比如前阵子谈过的《Just Mercy》里的律师就为了死刑犯伸冤,《Dark Waters》同样改编自真人真事,同样是描述律师的正义,却不是为了罪犯,而是为了更广大的对象——全人类。

《Dark Waters》直译“黑水”,顾名思义与环境污染有关。
男主是名叫Robert Bilott的企业辩护律师,受雇于一家财大气粗的化学公司DuPont。
某天一个农民找上男主,声称他的牛群无故死亡是因为DuPont任意丢弃化学品污染了水源所致。
男主深入调查后,发现DuPont生产的Teflon平底不沾锅含有的PFOA,在人体内不会被消化排除,久了很可能致癌。
当男主质问DuPont,后者当然不会妥协,于是一场小律师与大企业的拉锯官司就此展开,一打十几年。

男主作为一个打工仔,为了正义调转枪头直指客户,不得不说这种勇气绝对不是随便就能有的。
在对化学一无所知的情况下,DuPont又有心为难而送来堆满整个房间的相关文件,他却能以无比毅力研读资料找出蛛丝马迹,这种惊人的执着与毅力,当用对方向时,同样不得不令人赞叹。


不过这种在吃着牛扒喝着香槟的同业旁人眼里看来笨死了的行为,也确实为他的人生造成巨大影响。
十几年来不断为同一个官司劳碌奔波,他所属的律师行,仁至义尽地“养”着这个没有其他贡献的手下,不得不一再扣除他的薪水,以平衡付出和回报。
最严重的一次,是他薪水被砍到只剩最初的三分一,在巨大财务和精神压力下,Robert崩溃了,被诊断出小中风,往后要避免过度焦虑。

财雄势大的DuPont掌控了司法和科学家,使得Robert的诉讼进展龟速般缓慢,连一个居民验血的研究报告也拖了七年。
大公司的反抗对一介草民来说,根本就是天大的压力。
所幸Robert终究还是取得了成功,DuPont最终败诉,得支付三千多家受到严重影响的家庭6.71亿美元的集体赔偿金,大快人心。

本片格调阴沉,整个氛围一直处在一种灰蒙、受挫,郁闷得让人很想放弃的状态。
但恰恰是这种效果,令你在观影时更加不自觉地投入,更加为频频遭受挫折的Robert打气,更加想随着他一起干到底,让泯灭人性只顾赚取黑心钱的企业也有扑街的一天。


近年来以饰演漫威宇宙的浩克而闻名的Mark Ruffalo,在本片表现出色,律师Robert的心理状态诠释得极为到位。
饰演他老婆的Anne Hathaway在应该绽放的时候,也突显出她已进入成熟阶段的演技,可惜戏份太少,有点浪费。

不得不提的是饰演Robert上司的Tim Robbins,在同事开会几乎一面倒抨击Robert想对DuPont持续开战的不自量力和愚蠢时,这名上司独排众议,不只力挺Robert,还顺便训斥了其他同事一番,简直帅呆了。
可以肯定在看这一幕的打工仔观众,绝对都希望自己也能遇上如此明理的上司啊。
总结:不比《Just Mercy》催泪,但亦是一部同类题材中难得的好片。


7.5/10



本文刊于T网站

Uncut Gems:看得很煎熬但最后一幕值得了


原钻

好莱坞一线喜剧演员Adam Sandler主演的认真剧情片,绝不搞笑,你会买单吗?
再加上打过Boston Celtics大前锋、得过MVP最佳球员荣衔的NBA一线球星Kevin Garnett,有没有增加一些看头?
不过,这绝对不是一部你下班后或下课后想放松一下看爽的电影,别说没提醒你。

故事说纽约珠宝店主取得了一块从埃塞俄比亚挖掘出来,初步估价100万美金的珍贵蛋白石。
篮球明星Kevin到男主店里,看中了蛋白石,用自己的NBA总冠军戒指做抵押,借走了蛋白石作为当晚上场比赛的幸运物。
好赌成性的男主把戒指拿去典当,之后全部下注买Kevin球赛获胜,以偿还之前向高利贷借的钱。
这一切看似都在男主精心计算中,但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意料之外的变数,加上男主无穷尽的贪念,令整个局势乱了套。


《Uncut Gems》以一个非常挑战观众观影耐性的呈现方式贯串全片,戏里几乎每一幕,都充斥着男主喋喋不休的碎念,彷如机关枪扫射无休无止。
在多人场景中,这种听觉轰炸更是加倍升级,不同人物既抢着讲话,又同时讲话,七嘴八舌、此起彼伏,像吵架吵个不停的氛围;再加上这边有人讲话,那边同时电话响,然后还有人同时按门铃,无数火上加油的环境噪音混搭在一起,看得人头脑发涨,无比烦躁,只想大声叫:“Enough!Everyone just shut up!”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开篇提到,这不是一部让你喝着冰啤酒、吃着爆米花,一边看一边enjoy的电影的原因。
事实上我在开片后20分钟,确实数度想放弃,但这些躁郁和歇斯底里,恰恰就是导演所要营造的气氛,如果你真的看得很不安很不爽,那就是导演成功了。


男主不只是一个烂赌徒,“事业上”也是好事多为,经常暗里算计,利用天时地利让自己获取最大利益。
家庭生活乱七八糟,在外包养小三,还要跟老婆离婚。
这样的一个渣男,奇怪的是偏偏无法让人恨他,反而还同情他被放高利贷者欺压,甚至在他遭受打击挫折时,默默希望他尽快雨过天晴。
这也是为什么那神来一笔的逆转结局,会如此震撼,因为在看戏的当儿,观众已经不知不觉被导演所引导,融入了男主这个活生生、血淋淋的人物之中。

Adam Sandler在本片从头演到尾,完全演活了那个以为自己机关算尽却不断被打乱计划;一直表面打着哈哈陪笑讨好,但偶尔也会禁不住爆发崩溃的“高级赌徒”。
如果你觉得他是只能搞笑的谐星,这个既定印象会因为本片而颠覆。
总结:一部难得的另类剧情片,受尽煎熬看完后,会认为值得。


7/10



本文刊于T网站

失踪:钟欣潼还值不值得期待



钟欣潼十年前经历了“艳照门”事件,事业停摆一年多,当年难得参与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戏份被完全删减,非常可惜。
复出后歌唱事业尚算走得顺利,但演艺事业始终无甚作为,最新悬疑电影《失踪》终于让她再次当上女主角,这会是一次让人期待的演出吗?

故事说西贡大山有传说中的“结界”,会让行山人士永远困在其中,成为现实生活的失踪人口。
一名行为疯癫的行山用品店主,声称在山上结界捡到了失踪了七年的警长的证件,令到警长女儿重新燃起寻父的希望,决定深入大山一探究竟。

本片以西贡行山人士失踪的真实事件为背景,却以“结界”这种相当俗套的老梗作为失踪的理由,创意上已经大扣分。
故事主要围绕在失踪警长妻子和女儿相依为命的生活,从情感上其实是可能塑造一种“aftermath”(劫后余波)的氛围,母亲表面上不再追忆丈夫和女儿放不下执念的冲突虽然没什么新意,但处理得好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戏剧张力,可惜这方面《失踪》也只呈现了一般般的母女冷战和争吵,相当乏味。


另一支线是邻居失忆母亲和尽孝儿子的故事,儿子长期在高压生活下引致最终爆发成无可挽回的伦理悲剧,反而比主线有力量得多,只是这两条线在片中交错得很勉强,像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情节硬凑在一起。
邻居母子的事迹跟“失踪”和“结界”的主题也没什么关系,很纳闷究竟是要表达什么。

本片标榜悬疑,悬疑意味却不浓郁,虽然有对结界的产生做了一个比较科学的解释,但结界内外的时间差距说法,根本又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老梗。
剧情也说进入结界的人,可以看到以前发生过的事情,特别是能看到过去的凶案实景(这点也没解释为什么)。
原以为是为了让女主的警员好友有机会能侦破悬案,结果却没有后续,成了可有可无,甚至无甚意义的设定。
女主最终在结界见到了失踪父亲,先是被臭骂一顿,还被引导自残,但一转眼女主就大彻大悟,父亲也摇身一变成宛如点醒女主的得道高僧,真是令人大傻眼的逆转。


至于钟欣潼的表现,只能说我感觉不到她是一个出道多年的艺人,她18年前演出第一部电影,但在《失踪》的演出依旧给人一种新人般的稚嫩感。
当然她从来就不以演技见称,但既已嫁为人妻,还要继续演艺事业,总不可能再靠偶像和颜值吃胡吧?
再不努力搞好演技,就只能当一辈子花瓶了。

诚如《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失踪》亦是改编自高登讲故台另一位人气小说作者孔明的小说。
网路小说在网路崛起、纸媒逐渐没落的时代,开出了灿烂的前景大道,许多衍生IP影视作品也应运而生,但说实在的,真正称得上佳作的不多,尤其是改编电影这一块。
《失踪》依然没改变这一现象。


5/10



本文刊于T网站

Swallow:纠结又好看


吞咽 / 吞噬 / 吞上瘾

当你长期受到压抑,你会如何释压?
有想过以“身”试法,用非一般方式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吗?
小品心理惊悚片《Swallow》看似平静的表面,实则是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历程。

女主寻获白马王子嫁入豪门,平日尽享少奶奶无所事事的慵懒日子,但在夫家对她完全不重视的情况下,她极度须要被肯定及自我认同的潜意识,催生出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很想吞咽食物以外的物品。
开始是弹珠,接着是图钉,跟着是电池,接着还有……
你做梦也想不到会放入嘴里,还吞进肚里的东西,一个接一个被女主“接纳”了。
这种非人行为当然有纸包不住火的一刻,某天老公终于发现。


女主的冲动,来自她看的一本书,书里有这么一句话:“Every day, try to do something unexpected. Push yourself to try new things.”(尝试每一天做你意料之外的事,激励自己尝试新事物)
被心理医生问及吞食异物的原因时,女主这么说:她享受铁质物品含在嘴里的感觉。
当然这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医学上称这种行为作“异食癖”(英语:Pica),属于一种精神病,患者开始会很想吞食没有味道没有营养的东西,比如冰块,变本加厉后会想吞吃泥土、肥皂等等。
像女主这样吞咽铁制品,甚至锋利物品,是属于重症的了。

本片借着豪门深闺寂寞、大男人主义下的精神凌虐,探讨了异食癖患者的行为和心理,是难得的特殊题材。
更难得的是影片拍得很有质感,虽然节奏缓慢,但画面幽美,更在幽美中潜藏了高反差的可怕变态心理状态,相当吸引人。


为了让女主的病更有说服力,故事后半添加了女主家庭背景的阴影,尝试解读她不正常行为背后的其他关键性导因。
女主最终面对并克服阴影后,完成了心灵救赎。
这一段个人觉得反而有点画蛇添足,削弱了异食癖主题的专注性,影片前半段对女主的心灵和行为的刻画其实比较好看。

某些角度看起来酷似Jennifer Lawrence的Haley Bennett,将女主那种深埋心里的寂寞、委屈、压抑、挣扎,以至无法抗拒、拒绝妥协,演绎得相当到位,可说cast对了人选。
小众题材,我喜欢。


7.5/10



本文刊于T网站

Girl on the Third Floor:大屋装修又惹祸


三层楼的女孩

职业摔角手兼格斗家CM Punk主演的小规格恐怖片《Girl on the Third Floor》,去年在SXSW影展上首映并没引起太多讨论,后来却在伦敦恐怖电影节、釜山国际影展及西班牙西切斯电影节成功获得关注,今年登陆美国Netflix后更造成轰动,网民们大赞恶心血腥画面够够力。

故事说男主买下小镇一间房子后,自己动手装修布置,坚持不让身怀六甲的老婆参与。
外表看起来ok的大屋内部原来问题多多,水管破裂、墙壁腐烂,房子四周围还经常流出不知名的粘稠物。
Don某日意外发现邻居住着一个金发尤物,本非善类的他经不起对方诱惑,玩了一夜情。
之后Don想终止孽缘,才发现为时已晚,自己已一脚踏入为他而设的死亡陷阱。

电影根据伊利诺伊州法兰克福流传的真人真事改编,1901年时一所妓院坐落在教堂对面,里头有一名年仅12岁的女孩当帮佣,后来她被嫖客误认为妓女,还被杀害。
1909年时则是有一个女生病死在这房子里,据说两个女生都死于大屋三楼同一间房间。
《Girl on the Third Floor》导演就真的选择在这所“凶宅”取景,监制还声称这样拍起来特别有feel。


同样是以大屋有问题做文章,同样是男主在敲破挖开墙壁后发现古怪事物,不免让人想起《The Room》
不过《The Room》的房子提供给主人的是美妙事物(虽然一切都是虚幻的),《Girl on the Third Floor》给的却不是这么好康的了(最初的一夜情对男主来说倒是有爽到)。
整部片进展相当缓慢,尤其前半部几乎都着重在男主的装修事务上,没耐性的话可能会就此弃坑。
不过房产经纪欲言又止,教会邻居和酒馆老板的话,都透露了一些须要拼凑的讯息,对比男主懵然不知大祸即将临头,倒是有稍微让人增添了一些不安。
之后一直要到男主的黑人好友来帮忙装修,剧情才开始“比较好看”。

使用隐喻是恐怖片的惯常手法,本片也不少,比如大屋四处流窜的粘稠物比喻精液,男主砸墙时其他地方会喷发液体,甚至发出类似呻吟声,都在呼应大屋前身是妓院。
因为是灵异故事,少不免还是很多匪夷所思的设定,像墙壁内隐藏着各种古怪事物,到最后甚至还出现犹如生肉、器官的东西,以及弹珠何以能行凶都没交待。
换句话说,看本片不要对这些科学无法解释的细节太执着。


西方灵异电影经常会有神职人员驱魔或与恶灵对抗的情节,但《Girl on the Third Floor》一反常态,不仅让凶宅这么多年来安然无事地在教堂对面,片中一直知道事情始末的牧师邻居既不消灭恶灵,也不警告男主,还一副看好戏的模样耸耸肩对男主老婆说:人生就是充满选择,没人可以左右。
颇有点路是你自己选的,咎由自取怪不了人的意味,或许也是导演对宗教信仰的一种讽刺。

至于恶心和血腥程度,恶心指的应该是那些粘稠物及各种性隐喻,血腥则几乎都集中在最后半小时。
对看惯血淋淋画面的观众来说,其实不会太震撼,有评论说本片可媲美恐怖片王《Saw》,又是太过誉了。


5/10



本文刊于T网站

21 Bridges:如此普通的警匪片何必拍?


21座桥 / 暴走曼哈顿 / 曼哈顿封暴

随着MCU告别一个阶段,在下一个全新阶段启动之前,超级英雄们纷纷卸甲归田,演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其他角色。
Chadwick Boseman暂且褪下瓦干达皇冠,主演这部《21 Bridges》,当上以暴易暴的警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一些“黑豹”的味道。

本片主角是个会对罪犯动用武力的纽约警探,同样当警察的父亲在殉职前就是大名鼎鼎的“警察杀手终结者”,执勤生涯曾击毙七名嫌疑犯。
男主的强硬派作风虽受到同僚欣赏,但因身在讲求纪律南波万的警队,免不了要接受内部调查。
一次毒品搜捕行动中,警队出现大纰漏,八名警察当场被歹徒杀死,队长一怒之下找男主指挥追查行动,并私下要求男主动用私刑解决歹徒。
为了不让歹徒有机会逃遁,男主下令封锁曼哈顿与外界接轨的21座桥,誓言在天亮之前将他们缉拿归案——或者就地正法。

这么简单的剧情,导演当然不会满意,于是加插了阴谋论,在结局逆转了一下,也顺便表现了一下男主绝不是一个是非不分、滥杀无辜的带枪流氓。
可惜呢,这个所谓的逆转,非常地在意料之中,看一半就几乎可以猜到了,而且还是很典型的设计与编排,直接一点地说就是:老梗。


好吧你说导演或许志不在此,过程比较重要对吧,那就来谈谈过程。
听起来气势有够磅礴的“封锁21座桥”,就连片名都用上了,观众能不期待剧情在这21座桥上大作文章,能不期待会是一场紧张刺激、与时间赛跑、斗智斗力的警匪追逐战?
抱歉,通通都没有。
一声令下封城之后,歹徒完全成了瓮中之鳖,神探男主霎时像是身上装了GPS的改造人,不仅对歹徒行踪了如指掌,在如此紧迫的时限内还三番四次成功拦截到歹徒。
我说这歹徒啊,杀警的时候不是很威风吗?不是很杀神上身吗?怎么封城之后智商和能力就变低了?
男主破案之神速,完全不让人享受丝毫破案的过程,请问是要测试观众对紧张刺激的另类诠释吗?

整部片无论剧情、手法、风格、设计都是如此地没有风格,沉闷无聊。
为什么要拍一部这么没有特点的警匪片?意义在哪里?
导演你难道真以为观众这一辈子都没看过警匪片,会对你这一部竖起大拇指?
本片耗资3300万制作,票房收不到5000万,可见一斑。
烂番茄124个影评人给了刚刚及格的51%,众所皆知烂番茄影评人的评分有时会“特别”一些,但这一部,我绝对同意他们的差评。


5/10


本文刊于T网站

Knives Out:都是美国队长惹的祸


利刃出鞘

因强大卡司而在宣传时就备受瞩目,Daniel Craig和Chris Evans参演也被视为一场007与美国队长的对决。
影片于去年多伦多影展大获影评人赞赏,全球公映后也博得多数观众掌声,以4000万美元成本斩获了三亿票房。
虽然在奥斯卡、英国电影学院及金球奖都只获提名没得奖,却已成为不少影迷心目中难得的悬疑巨作。

故事说知名悬疑小说家Harlan庆祝85岁生日后,在家中离奇死亡。
当警方列为自杀案处理时,名侦探Benoit Blanc受聘调查,发现案情不简单。
直接了当的故事开展,马上就进入既是证人也是嫌疑犯的一众家人的盘问戏码,借此带出豪门家族的勾心斗角,只为了一个老掉牙的理由——争夺财产。

悬疑电影最让观众着迷的,就是要能带领观众逐步破案,案情越离奇越好,真相越难猜越棒。
《Knives Out》玩的是子孙争产的老梗,原本以为是让观众猜测老作家死因,谁知道剧情还不到一半,导演就已用上帝视角破案,还原事发情况。
诶,真相大白了还玩什么?
原来本片重点落在了Daniel Craig饰演的名侦探身上,这位侦探跟这家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却有人匿名重金礼聘他来查案。
委托人是谁?有什么目的?这,才是观众要破解的谜题。


本片节奏算明快,但不至于快到让你无法正常消化,时间线上来回往返的叙述也符合逻辑,基本没什么剧情漏洞可挑。
值得一提的设定是Harlan的私人看护Marta,拥有一说谎就会呕吐的奇异体质,为剧情开展增添了不少效果。

悬疑性来说,看惯推理片的观众,大概不难从导演和编剧埋下的伏笔中猜到真相,包括Marta用错药物那部分,也该会想到有反转后续。
要说bug的话,个人认为反而是Harlan的孙子Ransom这个人物,此人一开始是离家出走状态,不在豪宅内,不在盘问名单中,也不出现在观众眼前,但因为大家都晓得是Chris Evans饰演,所以用屁股想也知道,他必然会是影片后半段的重要角色。

所有的证人/家人/嫌疑犯戏份都差不多,Ransom作为家人之一(而且还只是第三代的孙子),理论上不该有特别待遇,但美队既然会演出这个角色,又不是友情客串,断不会只演一个路人,那他不是凶手还会是谁?
从选角上来说,美队的出演,对观众参与破案的乐趣,只会达到反效果。
或许真不该找他来演这角色,而且他诠释一个表面浪荡,实则工于心计的纨绔子弟,也并没有特别亮眼。


不少观众说《Knives Out》是一部神作,实在太过誉了,充其量它就是一部能打破一点常规性手法的悬疑片,但创意上还远远未能让我拍案叫绝。
这年代是不是大家都懒得想新鲜的赞美词汇,还是要求降低了?须要动不动就将“神”廉价化?

本片导演Rian Johnson也是《Star Wars:The Last Jedi》的导演,他在影评人一片赞美声中自信爆棚,声称不排除(或者该说是很可能)会将这名侦探故事发展成一个系列。
我说啊,要拍成系列的话,麻烦请再更用力地“想出盒子外”(think out of the box),不然还是见好就收比较好吧。


6/10



本文刊于T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