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水漂流|麦路人:道尽街友辛酸


《浊水漂流》改编自真人实事,由影帝吴镇宇主演,伙同谢君豪、李丽珍等,演绎了一段香港街友被社会边缘化的辛酸求存事迹。

本片先后于鹿特丹影展、香港国际电影节首映,也是第58届金马奖入围最多奖项的电影,包括最佳剧情片、导演、男主角、男女配角、摄影、改编剧本等12大奖,备受瞩目。

导演李骏硕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系,曾在通州街发生清场事件到场采访,之后因缘际会重访通州街木屋区,萌生拍成电影的念头。


永远的社会阶层问题
故事以吴镇宇饰演的辉哥为主,他出狱后回到深水埗街头老窝露宿,不想食环署无预警清场扫荡,当地街友尽失家当。
辉哥遂同伙伴搬迁至桥底,搭木屋重建家园。

在热心社工协助下,街友们向政府要求赔偿清场损失。
一场官司打下来,法庭提议庭外和解,政府只愿意赔偿每个人2000港币,但拒绝道歉。
街友为此意见分歧,多数想拿钱了事,唯独辉哥不愿妥协,坚持要政府道歉,讨回公道。


最终是公义获胜,还是向现实低头,在寒冬来临及食环署再次清扫桥底木屋之前,将见分晓。
阶层分化、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永远无法妥善解决,衣食无忧的人不会明白低层人民的困扰,甚至还可能站在更高度振振有词指责他们不够努力才会终日为三餐烦忧。

影片所描述的街友,还多了一项令他们更被瞧不起的原因——很多都是瘾君子。
一子错满盘皆输,是吸毒者最佳写照,没人知道他们上瘾的起因,每个人都有堕落的理由,遗憾的是也没人在乎,尤其是自觉社会地位凌驾于他们之上的人。
沉沦毒海,进出戒毒所和监狱,有的自暴自弃,因为活着实在太难太辛苦;有的洗心革面,努力给自己一个重过新生的可能性,只可惜社会却未必会给予他们重新开始的机会。


除了钱,还有什么
扫街行动对街友是一次莫大打击,政府清扫的不只是家当,也狠心扫走了他们的尊严。
打了官司,就看出政府的立场:清扫没错,因为街友餐风露宿有碍市容,所以坚不道歉;但确实扫走了人家的东西,所以愿意做出赔偿,而这也是最低底线。

辉哥不愿妥协,因为他要争取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人穷志不穷,即便活得卑微,也莫忘本志,因为错不在他。
辉哥跟钱过不去吗?当然也不是,但他宁愿舍弃金钱,反正继续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也没差;对方道不道歉,对他这什么都没有的人生,反而举足轻重——若连心中的道义也沦陷,若连最后的倔强也迁就,那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可言?


所以当社工苦口婆心劝辉哥,政府愿意赔偿,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街友胜利了,辉哥不以为然反问:那当初你为什么帮我们打官司,是为了钱?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有些东西,反而比钱更重要。

本片没有煽情,没有催泪,全片写实般记录了街友的日复一日,平淡如水中呈现的那一丝哀愁,因每个人对生活的漠然和无望,淡得你随时忽略,以至相信他们的人生就是这样,不会再有任何微小的波澜。

两类街友,两种心情
两年前另一部刻画香港低层人民生活的《麦路人》,与《浊水漂流》异曲同工。
《麦路人》讲述的街友,以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快餐店为夜晚栖身之所。
根据香港有关当局于2018年做的调查,当地109间麦丹劳共“接待”了448名“麦难民”。

麦路人得以栖身于钢骨水泥与冬暖夏凉之中,感觉似乎比“浊水族”安稳,但毕竟还是寄人篱下,或许心境上的满足感,还不如浊水族虽然幕天席地,却总算拥有一个自己的家——哪怕有多简陋。


《麦路人》剧本少了真人实事的局限,得以在戏剧效果上更丰富,对比《浊水漂流》即显得更具冲击力,但也因此在某些情节上斧凿痕迹太显露而为人诟病。
像两部都有一名重要配角身亡,《麦路人》的街友母亲因不辞劳苦为烂赌家婆偿还赌债,终因疲劳过度倒地不起天人永别,留下只能在孤儿院长大的小女儿,整个揪心过程催人泪下。

《浊水漂流》的越南移民老街友,在与失散多年的儿子远程沟通一切安好之后,了无遗憾了却此生的过程则全盘略过,仅以一张遗照交待,辅以辉哥与社工的黯然对话,带出生命价值的思考。
淡然,但未必不更深刻。


演员表现优异
另一无独有偶的是两部主角,都是吃过牢饭的更生人,都是在生活夹缝中求存的低层市民,都是努力尝试新生活却始终逃不过冷酷命运摆弄的悲剧人物。

《麦路人》主角阿博(郭富城饰演)最终带着与母亲缘悭一面的遗憾,黯然离开世界,在静谧夜色中倍感凄凉。
《浊水漂流》的辉哥则在熊熊火焰中守护最后的信念,虽然也有着得不到公义的遗憾,但总算是以自己选择的方式走到人生终点。


两位影帝精湛演技都为各自的影片加分不少,不过吴镇宇的表情略嫌诠释得有些用力,所以个人较满意郭富城那隐忍于心的表现,虽然有人认为郭天王败在了颜值太高,有硬扮街友之嫌。

令人赞赏的还包括两部影片的绿叶,如《浊水漂流》的谢君豪、李丽珍、朱柏康、柯炜林;《麦路人》的杨千嬅、万梓良、张达明、鲍起静、刘雅瑟,都是一时之选,尽皆表现优异,为影片锦上添花。


浊水漂流  6/10
麦路人  7/10




吴镇宇演出电影:

Life:异星之火,可以燎原


异星觉醒

个人对太空、外星片一向情有独钟,有外星人或外星怪物的话更佳。
或许是受到以前的经典电视剧《Space: 1999》,电影《Star Wars》、《Alien》、《Close Encounter of the Third Kind》等等的影响,对于极端未知的宇宙,有着一份想象可以任由驰骋的好奇心。

《Life》讲述一搜太空船从火星上带回未成熟生物,团员迫不及待在未抵达地球之前对生物进行培养,殊不知这不明生物不仅急速成长,更对人类充满敌意,欲灭之而后快。
全片只有六个人物,却有Jake Gyllenhaal、Ryan Reynolds、Rebecca Ferguson、真田广之等知名演员助阵。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以外星异种角度看地球看人类,可能想法也不会差多少,毕竟是被捕捉到一个陌生环境,生物保护自己的本能自然而然启动,在敌友未明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最佳办法之一,就是确保对方没有任何威胁自己的能力。
人类傻就傻在以为伸出友善之手,就能天下太平兼四海之内皆兄弟,忽略了对方的感受。自己秉持害人之心不可有,却忘了防人之心不可无。


本片评分在各大平台一直不高,据说是片中某些设定与逻辑被严重置疑,但也有人一一做出中肯的解析。
比如太空船的简陋程度一直成为炮轰的焦点,就有人指出在这个时代,每一片运上太空的建筑材料都是在烧钱,成本控制得宜也很重要,太空船不是输在设计,而是资金。

又比如为何通风口关闭须要一个一个关,而不是一次过关完,以致给了外星异物逃逸的机会,也有人指出每一个开关装置由手动操控,才能在出现故障时,以最快速度点对点找出问题。

再比如这批科学家兼太空人对待外星异种的能力未免太差,凭什么去外太空寻找未知生物?这个或许就只能归咎于人类太低估了宇宙。
诸如此类争议网上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找看,也看看自己更倾向于哪一边的说法。


我个人是觉得蛮好看的,至少在气氛营造和压迫感上有达标,其余的所谓逻辑不在线的地方倒不认为有很碍眼。
也有人说那长得像水母+章鱼的外星异种,设计太普通,但我还是能接受,毕竟一开始就没设想会像《异形》那样可怕。
而且外表越普通,杀伤力却越大,不是更可怕吗?
影片尾声有一个反转还不错,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后续,地球可能就这么提早末日了。



7.5/10

人质:韩版《解救吾先生》超越了原版?


Hostage: Missing Celebrity

韩国犯罪电影《人质》由韩国影帝级演员黄政民演出本尊,描述他被绑架,还差点被撕票的惊险经过。
本片取材自2015年中国电影《解救吾先生》,故事概念走向,甚至一些细节虽都雷同,但《人质》中段以后的剧情就与“原版”大相径庭,故可不算翻拍,视为改编比较恰当。

既有珠玉在前,被拿来与前作比较很正常,何况《解救吾先生》当年上映后叫好叫座,电影、主角刘德华、配角王千源都凭此片得奖,风头十足。
《人质》导演敢大胆重拍这不过距离五年、观众仍记忆犹新的作品,当然就已做好被评头品足的准备。


犯罪警匪 vs 动作惊悚
《人质》从黄政民遇上出言不逊的绑匪、不愿合照引起对方不满,到被绑匪劫走、至贼窝被要赎金的过程,都算是正常绑架模式。
在黄政民假装心脏病发,其中一名绑匪被骗去买药,剧情才急转直下,开始了一连串惊险紧张的绝处逃生记。

之后绑匪老大自投警局,带着警察前往自己一早设下的陷阱,再发展成最后的警匪枪战肉搏火拼,都呈现出了各种好莱坞式商业片元素,让观众一爽到底。


看过《解救吾先生》的朋友,必定能体会到两部作品的不同。
解救吾先生》是完完全全的犯罪警匪片,先着重人质与绑匪的各种交锋,表现出双方都智商在线,绑匪占尽上风,带头老大也非有勇无谋,其老奸巨猾令人不寒而栗;人质虽处于绝对劣势,却懂得在言语上为自己争取优势,哪怕只是一丁点苟延残喘也好,加上一记突如其来爆发的怒斥匪首,也让绑匪们震慑了一下。

接着进入警方视角,全力追查下,获得匪首出没情报将之逮捕,再剖丝抽茧确定人质所在地,最终成功在撕票前解救了人质,警匪之间从开始到结束的过招,相当精彩。

反观《人质》则更像是一部动作惊悚片,除了黄政民以影帝演技派上用场骗走绑匪之外,人质与绑匪之间,基本没什么智斗可言,人质一再有逃生机会,其实是因为绑匪窝里反。


片中警察更是弱爆,追查上毫无实际进展,若非匪首自首,真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才抓得到人。
结果一个炸药陷阱,几乎将整个警队一网打尽,同样在现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匪首,却是炸后第一个站起身的人。

两个受过训练的带枪警察打不过匪首,最后反而是被伤痕累累的影帝人质给打败了……不晓得导演想表达什么,是嘲讽警方无能,还是宣扬悲愤真能化为力量?

太戏剧化而失真
《解救吾先生》是根据中国演员吴若甫于2004年在北京酒吧外被三名冒充警察的男子绑架的真实案件改编。
导演丁晟为还原逼真度,先后向当事人吴若甫、另一名被绑人杜庆疆,以及所有参与追查案件的一线刑警了解事件,花了一年多时间做笔录与搜集资料,因此影片中整个不过火的过程,才让人觉得更贴近真实。


丁晟采用前述倒叙交错来交待事件前因后果,从人质、绑匪、警方各角度描述不同心态,再使用大量明快close-up剪接手法,营造出一种焦躁不安的氛围,又带有一些cult片感觉,呈现出不错的视觉观感,为影片大大加分。

《人质》导演则明显更在乎以动作制造效果,所以才会有人质逃脱、抢枪开枪、炸药爆破、警匪人质搏斗这些商业性质浓厚的画面,看似刺激,实则失真,只让人觉得过于刻意又太戏剧化。

结局让黄政民超越警察,成为制服绑匪的英雄,更是绝大的反效果。
以黄政民饰演黄政民(台湾还以《绑架影帝黄政民》为中文片名),到头来真实感反而远不如连名字都没有的虚构“吾先生”,也太讽刺。


演员撑起半部戏
黄政民和刘德华在两部作品中表现可说平分秋色、各擅胜场。
硬要说的话,刘德华在由始至终都绑手绑脚的极度有限空间里,确实发挥出极大程度的表演能力,但不否认《解救吾先生》剧本对人质的刻画与对白,以及与刘德华演对手戏的王千源,都在一定程度上将“吾先生”衬托得光芒更盛。

《人质》剧本则普普通通,以翻拍 / 改编来说,远不如原版。
黄政民人设仅属一般,完全是靠他个人精湛演技诠释出人质惊恐、懊恼、丧气、希望等等各种情绪。


两部的绑匪演员更是高下立见,《解救吾先生》的王千源本身就带流氓地痞气质,各种机关算尽、笑里藏刀的演绎入木三分,因此大受瞩目,提名金马奖,斩获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余皑磊饰演另一名绑匪,戏份虽不多,但铁线勒颈、坚决要撕票的冷酷形象让人留下印象。

反观《人质》一众绑匪无论外型或性格,都更趋向一帮屁孩,感觉还真不像心计歹毒的绑匪——当然不是说坏人就要把坏字写在脸上,但太反差看了实在很出戏,这部分的casting我认为失败。

匪首没什么威严,不知如何驾驭手下,难怪会窝里反。
另一名戏份不少的暴躁绑匪,就是个典型无脑凶徒,没深度,还要扮情圣,在情人被打伤致死后,以他个性没向人质报复也说不过去,人设上有漏洞。


《解救吾先生》除了吾先生,还有另一名男性人质,《人质》则改成女人质,由目前全球火红的《鱿鱼游戏》里玩弹珠游戏牺牲自己的小女生李瑜美饰演。
被戏称为“悲惨专业户”的她,又是演一个遭毒打虐待的可怜人,可惜她在片中没什么发挥空间,对这名人质所做的性别改动,显示不出有什么特别实际意义。

如果你两部都没看过,个人更推荐《解救吾先生》。
如果你看过《解救吾先生》,《人质》可以不看,除非:
A) 你喜欢黄政明
B) 你喜欢动作惊悚片
C) 你是哈韩族
D) 你有时间
E) 以上皆是。


5/10




黄政民演出电影:
哭声

李瑜美演出剧集:

Starship Troopers三部曲:第一部娱乐性丰富


第一部:
Starship Troopers / 星河战队

未来,外星出现异变虫怪威胁人类,因此发动人虫大战。
政府呼吁全民抗虫,并宣布为公民之义务。
男女主刚毕业,决定履行公民义务,加入国家抗虫大队。
男主因数学不及格,只能加入较甘苦的陆军部队,也因此跟虫怪有多次正面接触,经历多次生死存亡。


全片设定完全不讲逻辑,时代已经进展到能建造太空驿站和飞往外星的太空船,武器却落后到还是用子弹的枪械。
对付大群虫怪,炸药手雷喷火器不是更应该大量储备使用吗,还一直死死开枪射子弹,而且那种连珠发的射击速度,应该每数十秒钟都要换弹匣吧。
既然都能从地球飞到外星,怎不干脆用无人机携带炸弹去轰炸虫怪老巢就好了啊。
二战时都有原子弹了,这未来还制造不出比原子弹强百倍的炸药吗。

当然,以上逻辑都调正的话,这部片也不用拍了。
所以这不只是一部找戏来做的电影,而是满布讽刺意味——讽刺政府暗黑操作,讽刺政府对人民洗脑为国捐躯等等。
为了调适这些讽刺元素,别让它看起来太明显,还加入了一堆男欢女爱情节,穿插了各种狗血发展转移一下视线。


好笑的是,虽然无逻辑+狗血,偏偏却拍得娱乐性十足,加上1997年能做出这水平的大量怪物CG,以及大场面厮杀,也很不容易了。
女主很正,虽然她在片中个性不是很讨喜。
这系列第一部,我重刷了好几回,每次重刷都看得津津有味。

8/10



第二部:
Starship Troopers 2: Hero of the Federation / 星河战队2:联邦英雄

隔了7年才推出续集,却没有七年之痒的那种迫切要更好的感觉。
不知是不是预算出问题,这一部格局规模都爆小了许多,全片只专注在一个小队,也只有一个临时碉堡式的场景。


虫怪已进化到能寄居人类体内进行操控,于是从原本单纯的人虫大战,变成真人类和假人类之间的谍对谍。
可惜剧情写得很烂,拍得也不好,全片绝大数时候在乌漆麻黑下进行,看得郁闷。
风格与前作天差地远,评分也是。

2.5/10



第三部:
Starship Troopers 3: Marauder / 星河战队3:掠夺者

经历了第二部的失败,4年后推出第三部,回归第一部的风格,也找回了当初的男主角来担纲。
现实中过了11年,男主样貌明显已少了当年的青涩,多了成熟感。
片中他已升任上校,官阶不小,可惜还是要面对比他级别更高的将军和元帅。


第二部的虫怪操纵人类梗,被采用在这第三集里,但只有一个人中招。
这集新元素包括对神与信仰的依赖,“探讨”了一点宿命论及人定胜天课题。
整体来说算勉强ok,好看程度当然还是远逊第一部。

4.5/10

新著龙虎门 1118:有意思吗


当当当~当~~
万众期待的新彬龙,新鲜热辣上市了。
之前就已说过,没到货之前,不会妄下定论一定比SSL好,但皆因SSL实在太烂,让人很难想象新团队催生出来的产品会比不上,所以预先有了明天会更好的想法很理所当然。
同时也说过,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现在,就来看看究竟是期待达标还是受伤害吧。

首先是这偷懒的大头照封面,没诚意的第一印象,大打了折扣。
我在FB已讲过,这里就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这里看。

老邪神
从老黄时期的新龙,就已经出现过无数次类似上图的画面了。
老邪神从受打击、丧气,到恢复元气、立誓、重振声威,这样来来去去,无限循环了不知多少次,玩不腻?
旧龙的老邪战至最后一刻,在王小虎天残脚+肘击下,爆头惨死,轰烈阵亡,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新龙的老邪苟延残喘,不断重复要东山再起的豪言壮语,真的像是在看rewind。
狼来了故事听过没?老邪倾情演绎给你看。

罗刹教
罗刹复兴篇?
一点都让人兴奋不起来的新篇章,完全就是SSL食老本的风格。
罗刹教还没玩够?还要再去找火云邪神来复兴?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很多人敲碗要西城勇回归,我自己是真的还好。
作为从旧龙邪神还没练成黑级以来就开始真金白银购买每一期且看得津津有味的忠粉,我一点都不介意西城勇正式收山,然后看到这本长寿漫画认真好好再创作一个新教派和新大boss出来。
一直眷恋旧人物就是龙虎门赖以为生的元素?
这样的金漆招牌怎会没有掉漆的一天?(其实早就掉漆了)

西城 vs 神武 / 白仇
狗咬狗的剧情,一点都不新鲜。
而且还是西城家和神武家……除了摇头,真不知该说什么。

顺带一提,所以白仇人设是reboot的意思?
老黄时期的新龙,白仇人格不复存在,但主导也并非完全的西城仇,而是凌驾于一切、发着天下无敌梦的另一个人格。
SSL时期,白仇洗白,回归龙虎门,与当年的死党恢复称兄道弟。
无论是老黄新龙或SSL,怎么看都没有这个突然又把自己视作西城望二儿子、一心要重振西城家罗刹教的白仇人格。
看到sibeh乱有没有。
更重要的是,人设如此不统一,这么随心所欲乱七八糟,你们要读者如何有信心未来的人物角色会写得好啊?

王小虎的降龙腿
改朝换代的一期,身为龙虎门大当家,当然要先出来给点下马威。
可为什么是一堆二打六来当炮灰?
这个从老黄时期的新龙,到SSL发扬光大的烂设计,为什么一直沿用?
身负顶级九阳神功,王小虎的level再怎么说也是绝世高手等级了,拿咖立菲来立威这样对吗?
一群什么都不是的二打六,须要腿王使尽看家本领降龙腿的连环十六招来打发?
去看看这期《山海》吧,回归地星的勾彻,面对群起围剿的山海派二打六,一剑就血流成河——这样才是绝世高手风范好吗?
而且,龙虎门读者谁不懂降龙十八腿,须要你们花足十大页,一招一招重新演绎?
是看不起读者还是怎样?
一段毫无意义的画面,整整浪费了一期里的三分一篇幅。

王小虎 vs 白仇
又玩这种兄弟阋墙的烂梗。
SSL开始时,王小龙一个人打了蚩尤、东方无敌、风雷、白仇、小虎,全都乱打一气,只打了个寂寞。
现在又来玩王小虎打白仇,用屁眼想都知道,又是多余无谓的一战,纯粹为打而打没别的。
够了吧,想新桥段很难吗?

金罗汉
突破十二关的金罗汉,在SSL之前最后一段,即使还是反派,没成为得道高僧,但俨然已是一代宗师,画面上还呈现隐然金光,衬托他的超凡入圣。
龙虎门不只一次在解说金钟罩时提到,当年达摩练成十二关之后,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百毒不入、金刚不坏。
那是何等神妙的境界,而说实话,在老黄最后的新龙,是有从金罗汉身上表现出来的。
之后被SSL破坏掉就不说了,那就是不堪回首的一段垃圾岁月。
谁想到新彬龙的金罗汉,又变回一个区区罗刹教护法的黑道流氓模样,完全失去了突破十二关的无敌气势。
跟老邪对话,也失去了当初功成出关后,敢与老邪平起平坐的睥睨众生架势。
这老金,非、常、失、败。

为什么又把以前的金刚挖出来?
你们不知道SSL一直被鸟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都不用脑创作新人物,一直把旧的、死的、伤的、失踪的拿回来消费吗?
你们这样跟SSL又有什么分别?

下期
看到下期封面直接晕了。
那个什么“龙虎际会阳光版”,把石黑龙的人头夹在王家兄弟的臂膀之间是什么意思?有这样构图的吗?封面设计/美术设计应该炒了吧。
怎么说都是“龙虎门”,怎么说都“龙虎三皇”叫了这么多年,硬是要挤一个王雷进去有必要?位置还比黑龙显眼?
要是去掉王雷,小龙往右移,黑龙的位置就不会这么尴尬不是吗?
既然都叫“龙虎际会”,那就是龙跟虎,放个王雷进去干嘛呢?
要叫“阳光版”,又怎会有王雷,王雷什么时候阳光过?人家是暗黑代表好吗。
这“阳光版”的名称也真够怂的,叫“正义版”或“热血版”不好吗?

总结:
新彬龙要说优点,就只剩画工了,但画工要比SSL好,真的不太难。
现在都流行说“永续”,就是sustainability,开始画得好是应该,能持续画好才是一流。
不过画工也不是一切,能赏心悦目当然好,但故事还是很重要,不然看画集就好了。
就如动作/武打电影还是要有好剧情,不然看拳赛、武打竞赛就好了。道理一样。
不知这新进的故事负责人拾漫忆是何许人(其实就是编剧嘛对吗,是看到之前钟李被干屌的程度,怕到不敢再用“编剧”这个名堂吗),从第一期透露的种种迹象来看,似乎又是一个只懂消费旧情怀,看不到新创意的。

当然一期就盖棺论定未免不公平,所以还是会继续观望下去。
但就这万众瞩目的第一期、读者寄予无比厚望的第一期,可惜只看到上述种种问题。
所以结论就是:失望。



追回:

鱿鱼之外的10套生存游戏影剧(下)


鱿鱼之外的10套生存游戏影剧(中)


零 · 一获千金游戏
2018年剧集
日本最大资产家在全无量年事已高,决定在一群年轻人当中,挑选出商业王国的继承者(可以无视如此荒谬的设定,反正就是虚构)。
他将参与者召集到他的“梦幻王国”主题乐园,随便任玩各种游戏,最先成功通过四关,就能获得1000亿日元,以及企业继承权。
改编自福本伸行的漫画《赌博霸王传·零》,男主是补习班数学老师,私底下是劫富济贫的义贼,参加游戏除了是搭救被黑道威胁的同伴,也为了获取奖金改变世界。
本片各种游戏设计得不错,相当烧脑,还有几关数学题,以前没好好上数学课的童鞋可能会看得蒙查查。
不过优点是尽管精细,也能在剧情中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剧中有一个天才型少年高手,到最后成了男主宿敌,当然顶着光环的男主一定会赢,但到底一个数学老师如何打败天才,就是让人好奇追看的原因。
7.5/10


2019、2021年电影
六名陌生人接到神秘盒子邀请函,参加一场密室逃脱游戏,以为破关就能赢取巨额奖金,谁知道谜题难度高,才发现参与的是一场玩命游戏。
挟带世界各地盛行的实体“密室逃脱”游戏之势,电影让观众仿如身历其境,与角色们一起动脑筋。
各个密室设计还不错,最后还玩了一个梗,原来六人都有被主办单位选上的特别理由。
续集今年热辣上映,可惜谜题设计有点走火入魔,风评不佳,结局的反转也被批为容易猜到又太刻意。
6.5/10(第一部)
6/10(第二部)


2020年剧集
一事无成的男主有栖,与两个好友在外闲荡,突然一道异光闪过,整个涉谷变得空无一人。
三人莫名其妙之际,发现被卷入了一个充满杀机的游戏世界——玩家们须收集卡牌过关,不过关,就得死。
改编自麻生羽吕的同名漫画,各种游戏关卡设计不只考智商,也考体力耐力战力——当然还有运气。
出场人物众多,各带性格,人与人之间的牵绊也是故事重点;在玩游戏与没玩游戏铺展剧情之间的平衡点,掌握得不错。
本剧完结在原著漫画的中段部分,接下来就是玩家跟更高级的12位花牌游戏设计者的对决,如有第二季,令人期待。
8/10



鱿鱼之外的10套生存游戏影剧(中)




2009、2011、2020年电影三部曲
男主是便利店员工,每天做着无聊乏味的工作,因为人作保而背负巨债,获得一个上赌船“搏杀”的机会。
谁知一切都是帝国企业的阴谋,要这些还不起赌债的年轻人当免费劳工。
男主受尽奴隶委屈之后,看清世间丑恶,决定孤注一掷向企业主管挑战,还他自由身。
改编自福本伸行的同名漫画,本片游戏关卡不多,且多与博弈有关,可能会看得不够过瘾。
由下往上的阶级斗争是本片中心思想,男主不是天才,能成功过关几乎靠的都是临场敏锐观察力,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小人物或平民,也能有出头天的正面意识,较接地气。
5.5/10(三部平均分,分数主要被第三集拉低)


The Hunger Games
2012、2013、2014、2015年电影
北美洲摧毁后建立了新国度,规定12区每年须挑选少年男女,参加名为“饥饿游戏”的电视直播节目,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大逃杀”。
女主虽在训练中学会了各种技能,但要硬起心肠滥杀无辜,始终还是难以逾越的一道心理鸿沟。
改编自Suzanne Collins的同名三部曲小说,本片前后拍了四部,总票房近30亿美元,成绩傲然,也捧红了女主角Jennifer Lawrence,令她2015、2016连续两年成为全球身价最高女演员。
本片始于女主如何过关斩将,后来则成为与当权者的对抗,游戏升级,赋予了更大使命,却失去原有闯关味道。
6/10(平均分)


要听神明的话  As the Gods Will
2014年电影
讲述高中生高畑瞬的班上,某日突然出现了一个达摩不倒翁,班上同学被迫跟不倒翁玩游戏,惊人的是,玩输的代价是立马血溅当场领便当。
男主还没搞清楚发生什么事,冲出教室后才发现,不仅是校园,而是整个日本都成了修罗场,所有人都像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所操控,被迫继续进行一个接一个的血腥游戏。
改编自金城宗幸原著、藤村绯二绘制的同名漫画(前译《诚如神之所说》),本片血浆使用度绝对爆表,好此道者必然满意。
开头的达摩不倒翁游戏,就是“123,木头人”,有观众因此批评“Squid Game”抄袭自这部《要听神明的话》,“鱿鱼”导演虽承认两部作品的第一款游戏一样,但坚称“Squid Game”构思早在2009年已形成。
《要》原著漫画世界观宏大,各种游戏设计也精彩之极,可惜这部改编电影仅表现了十分一的精髓。
6/10


2018年电影
以扮小丑取悦顾客为生的男主,被朋友骗了房产还欠下巨款,为负担久病不起的母亲医药费,为不辜负恋人,男主决定上赌船一博……
诶,怎么似曾相似?
没错,本片就是改编自《赌博默示录》,不过全片只专注石头剪刀布卡牌那一款游戏,以此表现出各种深度计算和心理战。
本片以中国当红小生李易峰、演技派周冬雨、好莱坞老戏骨Michael Douglas为卖点,还设计了一连串与故事主干毫无关联的特效怪物动作戏码。
画面灿烂无比,但有没有意义就见仁见智。
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