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之王:老掉牙的试飞员故事

 


以试飞员为题材的空军片,算是在同类电影中有点小小区别。
开场两架老外战机飞过中国领空挑衅,还演变成武装冲突,我是不知道现实中有多少发生这种状况的几率,我以为要是有的话,应该早就升级成两国开战了吧。
Anyway,虚构故事就不要再讲逻辑了,免得又引爆一堆人说看爽片要讲什么故事逻辑。

全片满满老套段子,看头知尾,又是种子球员犯错,努力改过重新受赏识,回归干下一番大事业这种陈年老调。
到最后必定要来一场终极测试,而大家都知道,测试必定成功,飞行员必定安全归来,所以你说这样的结局是要咱鼓掌感动个啥。


胡军在一票飞行员之中年纪最大,也是全片MVP,没他撑着,根本不用看。
也因此,他老哥壮烈牺牲后,后半段情节立马拉垮。

很多情节进展得很突兀,比如前面一大班准试飞员进行考试,还在不及格不及格不及格声中,突然就毕业,选出了七个合格人了。
爱情戏更是超突兀,王一博和周冬雨完全没铺陈就看上对方,你马连一见钟情的过程都省略。


本片演员几乎大半演技不在线,王一博永远都那副全世界欠他五百万的脸,面对胡军、面对父母时的情绪转变,完全表达不出来。
这人为什么会红?为什么会红?为什么会红?

周冬雨的戏我看过不少,还真没看过她有这么多的傻笑镜头。
田壮壮在本片活像个从临演里硬拉出来凑数的。
你马这戏的导演还真是把会演戏的人都逼成半吊子,佩服。


5/10


其他武装飞行题材电影:

Kandahar:越陷越落


坎大哈陷落

Gerard Butler再次联同《Angel Has Fallen》《Greenland》导演,主演这部军事逃生片。
编剧是前美国军事情报员,根据自身经历写出剧本。

故事说CIA委任的自由情报员Tom,完成了一个炸毁伊朗核能研究所的任务,准备打道回府去伦敦,途径迪拜,被告知要再接另一个任务,酬劳足够让他供女儿报读优秀大学。


Tom接受了,谁知自己之前的作为突然曝光,引来黑白两道多方势力追捕。
Tom必须带着翻译员,从敌军心脏地带,在30小时内穿过400里沙漠,到坎大哈的一个撤离点,才能逃出生天。

本片与之前的“陷落”系列完全无关,整体表现也差很多。
前大半段闷到不行,中间还玩一段人丁稀少的夜半狙击战,乌漆麻黑下什么鬼都看不清楚,不懂拍来干嘛。
为了加深Tom和翻译员的友谊,硬是来个深夜谈心,除了让已闷到出汁的剧情出更多闷汁之外,实在毫无效果。


最后的沙漠追逐战,雷声大雨点小,明明就一窝车队赶来拦截Tom,就要手到擒来之际,为首的一句“He is mine”,叫停所有人,独自去领功劳,结果反被Tom打翻倒地。
假厉害的头领扑街,车队只好再跟上围剿,眼看两人终究难以幸免,突然就轰轰轰轰一轮轰炸,解决了。
是不是不懂我在讲什么?这就对了,因为我也不懂我看了什么。

Tom和翻译员的生死与共,想起不久前另一部也是讲在中东的美军和翻译员的故事《The Covenant》,同样的,差很远,后者好太多。


4.5/10


中东翻译员题材电影:
The Covenant

Gerard Butler与导演Ric Rowan Waugh合作电影:

Extraction 2:欠了孩子的总要还


惊天营救 2

上一部玩了个开放式结局,口碑收视大好形势下,台前幕后原班底拍了续集。
为了不要让观众觉得大家都像柴油那样随随便便玩复活,本片一开始就先好好交待了男主Tyler身受重伤入院的过程。

从昏迷中醒来后,Tyler被送到了偏远山区养伤,但他英勇的事迹已传遍江湖,于是看中他本领的人找上门了。
这次是从监狱里营救一个坏人的妻子和儿女。


整个故事老套无聊到离谱,剧情居然是靠一个熊孩子来推动。
这儿子徘徊在选择父亲和母亲之间,一直不断上演内心挣扎的无聊戏码,看了都烦。
Tyler上一部被个孩子玩了,这部又来?所以这系列就要走这路线?
还是想表达Tyler因为对不起自己的孩子,所以用其他小孩来讨债?

全片三场大战,第一战是20分钟长镜头,上一部的长镜头大受好评,让导演坚决相信没有最长,只有更长,所以这部加大码。
从监狱营救开始,到囚犯大乱斗,到飙车战,到火车战,算是很厉害的一镜到底。


可是,有什么意思?
除了炫技,我不觉得有什么意义,为了迁就这一镜到底,很多分镜、手法、剪辑都被迫让位,武斗和动作也变成很普通的拳来脚往(因为难度太高就很难一镜到底),结果反而是第二场大战的动作画面更有意思得多。

最后一战不是营救,只是算账,而且还真无聊。
连发几枚重炮弹就把敌方解决到剩下大boss,有草草了事快点结束的赶场感觉。


整体来说,就一般爽片,完全比不上前一部。
这就罗素兄弟监制兼编剧的作品?
剧终前留了个尾巴,很明显要继续拓展这个系列。
要咩?算了吧。


6/10


前作:

Fast X:飙车族大家庭人满为患


速度与激情10

两年前的《F9》,Vin Diesel(网民昵称柴油)不理牛顿地心引力,颠覆所有物理学概念,硬是将平地开的汽车飙上了太空,自此传为佳话。
爆炸性创意,开启了大伙儿的脑洞,纷纷推测接下来柴油还能玩出什么比宝莱坞更高一筹的花样。

对此系列,我还真不介意有瞠目结舌的机会,毕竟要拿一部耗资3亿美元的好莱坞大制作来当笑话看,也实属难得。

所以是要玩一下目前最流行的多重宇宙,让这个飙车家庭闯出属于他们的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是要玩完上天玩入水,开车下海找史前巨齿鲨;还是要玩穿越到侏罗纪时代开车撞暴龙,都好。

结果《Fast X》居然返璞归真,没有车不惊人死不休,反而乖乖在陆地上做着汽车该做的事。
只能说,柴油老兄啊,我如此看好你,你却如此让我失望。


本文发表于8网站


前作:

Transformers Rise of the Beasts:故事简单,打斗一般,却比前作可看


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

Transformers并非我的童年,但对这群被困在地球的汽车外星人,还是有一定印象,所以2007年第一部《Transformers》真人电影上映时,我贡献了门票入场观赏,一面对各种车变人、人变车的特效叹为观止,一面猜想特效设计师会如何叫苦连天。

转眼10年过去,这系列常做常有,陆续推出了6部,其中前5部为轰炸系导演Michael Bay操刀的连贯性正传。

第一部7亿美元票房,为系列奠定了卖座基础,第3、4部票房更飙到11亿,Michael Bay自此完全不顾剧情合理性,只一味在特效和战斗戏码上狂轰滥炸,终于品牌精神和粉丝耐性也被彻底轰碎,第5部票房狂泻至6亿(成本2亿),终止了导演的走火入魔。

第6部于是“推陈出新”,换了导演,也换了主角,由系列最受欢迎变形金刚Bumblebee担纲首部外传,口碑虽普遍不错,票房却只获4.6亿,但因成本大幅削减至1.3亿,片商派拉蒙稍微恢复了信心接着拍,再次花费2亿,再次让汽车人全员出击。


本文发表于8网站

十月围城:动作满档的革命电影


我不是很爱看革命电影,一来沉重(看的时候情绪要对),二来故事大同小异,三来不少同类电影的过程都蛮闷的。
《十月围城》算是当中异类,虽也是讲“老掉牙”的辛亥革命前的奋斗,却能推陈出新,甚至加入大量武打和动作场面,让人耳目一新。

故事其实很简单,孙中山将到访香港与各地革命人士会面,商讨起义大事。
清政府得悉,派遣杀手前去狙击,香港革命人士于是群起展开护孙行动。


影片前半段是酝酿期,同时介绍各个主要人物背景关系,以及将要拼命的理由和契机。
虽是文戏,却一点都不沉闷,可说是难得情绪和节奏都掌控得不错的革命题材文戏。

后半段进入期待了一个多小时的决战,看时间还剩一小时左右,想说不过是护送孙文一段路的戏,到底要怎么“拖”一小时。
没想到明杀暗杀场面,武打追逐,街头围剿,以一挡百的各种动作戏码轮番上阵,相当精彩刺激。


各个主要的护孙人物在这一役中相继阵亡,端的是惨烈无比,让人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的寓意感触更深。(当然也是煽情啦)
整个动作戏码,印象深刻的是甄子丹犹如闹市跑酷的一段奔跑戏,一气呵成,比飙车还爽。

本片大牌云集,许多明星也有别于以往,谢霆锋不再是小帅哥,甄子丹不再是武术大师,梁家辉不搞笑,胡军演大反派,黎明变邋遢乞丐,张学友讲几句话就被一枪毙命。


此外还有范冰冰、任达华、曾志伟、王学圻、李宇春等等,单是看明星也值了,更何况还能看他们在银幕上七情上面地拼命(当然有替身)。

美中不足的是找来不谙武术的黎明演绝世高手,惹笑多过惊叹,不过导演也算聪明,让他顶着一头长发遮遮掩掩相貌,用替身也不容易穿帮(我猜的)。


8/10

John Wick Chapter 4:动作片天花板?算了吧


疾速追杀4

杀神系列从第1部惊为天人,到第3部格局虽变大,却反而哗众取宠,主角也疲态尽显的情况下,以蹭票房热度,以蹭爱看无脑爽片观众敲碗热度,推出了杀戮依然,却好景不常的《John Wick: Chapter 4》。

在一片如潮好评之下,我着实无法昧着良心,更讲不出“这是动作片殿堂级作品”的阿谀奉承,因为它就明摆着肉眼也能清除看得见的各种大小毛病。
俗话说,“观众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在《John Wick: Chapter 4》的佳评之下,彻底失去了它的雪亮度。

打架片嘛,right?好,就来说打架。
杀神系列特色,在于他以寡敌众,杀手铺天盖地袭击,杀神过关斩将突围而出,让人血脉偾张。

但很多时候,画面可以清除看到围攻的临演,在杀神身旁左右比手画脚装腔作势,甚至按兵不动,直到杀神解决了身前敌人,转身处理其他人时,那些“其他人”才从原地踏步迈开脚步攻上前。


本文发表于8网站


前作:

毒舌大状:看了窝心的司法童话故事


这是一部以弱胜强,以贫败富的司法童话故事。

童话元素01:
因林凉水的傲慢轻敌,曾洁儿被判17年牢狱,含冤莫白,但她给了他机会帮她伸冤。
如果我是曾洁儿,我想不会。
一个毫无专业操守、把自己职业当玩耍、把别人冤屈和命案当儿戏的“大律师”,你会放心给他第二次机会?
除非你是本着“I got nothing to lose”的心态,除非这世上已没有其他律师可以帮你打这场翻案官司。

童话元素02:
金远山主控官临场倒戈。
这种事会出现在现实官司之中吗?不可能。
就如前文所说,这是专业问题,站到了法庭上,每个人都应充分理解并做好自己的本分。
打官司很烧钱的,律师费很贵的,阵前倒戈这么不专业可以吗?不可以。

金远山良心发现,可以拒绝继续当主控官,但他没有,胁迫他继续的,也不过是“你不当,还是有别人会当”这么无聊的理由。
于是他在审问证人的时候,反过来成为辩护律师的助攻,这在法庭上根本是一个笑话,而法官居然没有阻止,也没私下找他问话。

童话元素03:
反派无预警变弱。
律师界前辈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但明知他找来的主控官内心已经动摇,他也深知金远山做人很讲原则,为什么还要逼他继续当主控官?偌大的司法界,没别人了?
他没想过,金远山即使不变节,也很可能不会出劲全力而只是敷衍了事?
把全部旁听者换成自己人(而且都是律师),更是笑话,明眼人都看得出的刻意安排,法官又再一次视若无睹装没看到。


当然林凉水努力找到的铁证:天使灯罩和失血过多大量喝水,可以翻案,但没有以上三点童话元素,最起码这场官司不会这么顺利,很可能又要打一场未必稳操胜券的硬仗。

童话故事,本来就是会让大家看了开心、窝心、暖心,本片大受好评,不意外。
尤其这又是一次沉冤得雪、正义获胜的戏码,加上主角从面目可憎回复应有人性血性,三观扶正,小市民击溃权贵,所有该有的出一口乌气的宣泄,都凑齐了。
大快人心,这就是大家所求的。


黄子华演技好吗?只能说,黄子华和甄子丹有一个共同点:黄子华演什么都是黄子华,甄子丹演什么都是甄子丹。
本片终于证实了一个事实,黄子华还是演别人执导的戏最好。
希望他get到,不要再执着当导演了。

王丹妮演得好吗,是交足功课了,但觉得还是很嫩很表面,仍需多加努力。


几年不见的王敏德,本色演出,但从以前就不觉得他有演技,就因外形适合饰演某类角色而长期有戏拍罢了。

演最烂的是廖子妤和柏天男,最后一场法庭戏,可以很清楚看到两人表情完全展现不出角色该有的情绪转变。


7/10


其他中文司法 / 律师电影:
被消失的凶案

韩国司法 / 律师剧:
非常律师禹英禑

英文司法 / 律师电影:

模范出租车:你的复仇,他们去办


Taxi Driver

韩国拿手的复仇题材。
一群普通人,表面在计程车公司工作,实际是接受委托,帮委托人复仇的法律边缘使者。

寓意很清楚,虽然也是老生常谈,说的是罪犯因各种因由,没在法律框架下受到应有的惩罚,于是这群黑暗使者私下出手,将罪犯以付诸法律外的方式解决。


依然有严格遵循律法的检察官与这群人对抗,依循的原则是:宁可错放,也不冤枉。
而计程车使者对此的反驳则是:错放的罪犯所造成伤害的家人,谁能替他们伸冤?

“法律应该是公平的”,但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永远不会公平,那只是司法机关和执法者鼓吹的口号,因为若不坚持如此洗脑,社会秩序将无以为继。


所以私下行动的正义使者,才会有各种故事,并且受到欢迎。
是对是错,我们无权评断,让收到伤害的人不再受伤,才是该做的事。


6.5/10


韩国复仇题材影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