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烽火戏诸侯的同名小说,38集《雪中悍刀行》只是第一季,仅涵盖小说四分一内容,却已出场人物众多,气势相当磅礴。
加上张若昀、胡军、高伟光、张天爱、文咏珊、于荣光等知名演员主演或助阵,除了原有书迷,也吸引不少爱好武侠片的观众追看。
剧情简介如此写道:“天下第一纨绔的北椋世子徐凤年,经历人生至暗时刻,终于下定决心,苦学武艺,凭借赤子之心和勤学苦练,成为武者……二进江湖,用悍刀闹得武林势力鸡飞狗跳……漫天飞雪,徐凤年一人一刀一腔仇,用自己的身躯扛起北椋战旗,最终成长为北椋王合格接班人。”
就这段话,已足够吸引喜爱武侠片的我一观究竟,期待一偿睽违已久的恩仇武林与快意江湖。
只可惜,事与愿违。
不过事先声明,《雪中悍刀行》并非不好看,前提是观看本剧前,不可带有我之前怀抱的心态,因为剧情并非依循如我们熟知的《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等传统武侠路数推展。
披上江湖外衣的宫廷剧
本剧时代背景虽为春秋,实际是架空,与真正历史上的春秋无关,故事里战乱不休的是春秋九国,最后由离阳王朝一统天下。
徐骁率领卅五万北椋铁骑灭六国,成为大功臣,官拜大将军、上柱国,赐封全天下唯一异姓王,却也因功高震主,北椋自此成了朝廷心腹之患。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徐骁老了,处心积虑要在自己退休之前,取得圣旨承认世袭罔替,好让儿子徐凤年继承北椋王,可惜这纨绔子弟志不在此,经常倒行逆施,搞得大家一个头两个大。
看似为此脑筋伤透的徐骁,实则运筹帷幄,麾下收养了一批能人异士,专门为协助世子成就不凡人生。
徐凤年表面吊儿郎当,其实绝顶聪明,也立志要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成为与父亲截然不同的北椋王。
明白了故事背景,就会理解为何《雪中悍刀行》主线发展是在刻画徐凤年如何与各方势力勾心斗角,而不是预想中的行侠仗义、惩奸除恶、修炼提升。
徐凤年虽有在江湖行走,也走访了武当派、龙虎山、青城山青阳派、轩辕世家等武林门派,最后更到了天下第二王仙芝镇守的武帝城(天下第一从缺,第二就是最厉害的了)。
表面是去取回忘年之交剑九黄留在武帝城头的剑匣,暗里是查探当年母亲死在京城的真相,但其实都是徐凤年步向接手北椋王的过程。
当下的武林各大门派,包括名堂响当当的武当,都会主动或被动地靠拢,或对各方政治势力释出善意。
这种选边站形势,也造成徐凤年即使身在江湖,却仍旧行官僚之事,说《雪中悍刀行》的所谓江湖,实则已被丑陋的政治斗争给玷污了,并不为过。
不过话说回来,徐骁的各种精心部署,配上扮猪吃老虎的徐凤年的密谋算计,看着倒是相当有趣,就是观剧心态必得调整一番,才有办法释然接受这样一部披着武侠片外衣的宫廷剧。
话说,徐氏父子下的每一着棋,若非仰赖遍布各地的密报,实无法如此机关算尽,不禁令人怀疑,古时候通讯如此落后,仅是飞鸽传书和探子急报,有可能做得到?
不是凡人武功而是仙家武学
《雪中悍刀行》的武打场面,也不是我们期待的刀来剑往、见招拆招,或硬桥硬马、拳拳到肉。
飘忽式的表现手法,好听一点是刀光剑影中蕴含诗意,充满意境美;难听一点则是都搞一些不着边际不切实际的五四三,用一堆远镜、近镜配上两倍速都还嫌慢的慢镜头,堆砌成要打不打、要爽不爽的动作式过场画面,看着真不是味儿。
本剧的轻功已不属于人类武学范畴,剧中随便一个人物随时都能像飞鸟般腾空而起,横空飞越,且完全无须借助外物之力。
传统轻功认知中的什么草上飞、水上漂、踏雪无痕,全都得靠边站。
御剑飞行对绝世高手来说,等于是入门款,最夸张的当然是剑神李淳罡,不仅可以让方圆五里内所有人的佩剑供他凌空使唤,他自己还能踩在剑上御空飞行。
那位天下第二王仙芝更扯,直接就站在大浪卷之上,手脚不动即能控制浪卷攻守,王李两人打起来,根本就是水行侠和万磁王在决胜负。
这属于X-Men超能力领域的武学,源于《雪中悍刀行》本就不是传统武侠,而是奇幻仙侠,所以武功系统才会超出常人认知范围。
《雪中悍刀行》的武林世界中,一品高手再往上修炼,可进入“金刚境”、“指玄境”、“天象境”、“陆地神仙境”(单是这名称已可见一斑——不是凡人练的啦),到最后还可开天门,入天界,当仙人。
剧中还出现各种奇珍异兽,如活跃于山林的虎葵、遨游于大湖的大鼋、来去如风的特种熊猫(不是功夫熊猫),都是常见于修真仙侠类小说,但传统武侠小说较少涉及的稀有杜撰物种。
所以到最后即使见到剑神李淳罡一剑破甲两千余人,夸张是夸张,却已没什么好咋舌的了。
简单说,如果你愿意接受,甚或喜欢天马行空的特效武打场面,《雪中悍刀行》可能会是你杯中茶。
无须苦练即能快速成长
徐凤年身为北椋世子,却一直不愿习武的心态和行径,不难让人联想到《天龙八部》那位同样视武功为毒蛇猛兽的大理王子段誉,徐凤年是因经历了忘年挚友战死于武帝城之哀后,才痛定思痛开始练武。
不过与简介里提到的“勤学苦练”差距甚远的是,徐凤年几乎没什么练功,大多时候依旧忙着铺路和计算未来,但他毕竟是生来就命好的天公仔,连最需要努力不懈、偷懒不得的内功,也有个武当掌门将一生修来的大黄庭内力一股脑儿转送给他,然后最多就是在马车里痛苦几个时辰,就却之不恭地消化并永久性占有了那五成大黄庭内力。
旁人苦修数十载,人家徐凤年真的贯彻了“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精神,本剧不愧为仙侠故事,果然连练功都仙气十足,一蹴而就。
说刀嘛,刀法也同样没怎么看他练,就摆个款装作用手不如用脑,一下子就想到了人家想了好几年的武学道理。
这徐凤年不就天生武学奇才吗,确实剧中逢人就“听”到这美誉,但我真的没“看”到所谓的绝顶武学智慧表现在哪儿了,起码他弟弟徐龙象的天生金刚境,还实质性地秀了出来。
然后呢,剑神就在他左右嘛,不请教两招,怎对得起北椋王徐骁的精心安排?
结果剑神还真把看家本领“两袖青蛇”和“一剑开天门”给传授给咱这天下第一纨绔了。
再然后?就学会了。是的,就这么简单。
当然火候总是会欠缺些,但确实就学会了人家求神拜佛几辈子都求不到的旷世奇招,更离谱的是,徐凤年是个使刀的呀,但学了高深剑法啥问题都没有,就这么轻易地融会贯通……我就问:这不超级高手才有能力办到的吗?好吧好吧,天生武学奇才对吧,我认。
然后还没完呢,武帝城一役,游戏人间的桃花剑神邓太阿,也巴巴赶来凑热闹,一句报恩(因为徐凤年母亲对他有恩),将私人珍藏的飞剑(包括使用方法)也送了给徐凤年。
无怪连徐凤年的死对头看了都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命可真好。
哪来一人一刀一腔仇?
公平点说,仇是有,但一人一刀?差、太、远、了。
徐凤年堂皇入江湖,凤字营铁骑兵马相随不说,无论是丫鬟、车夫,皆为卧虎藏龙之辈,马车里还跟着位随时影响天下高手排名的剑神李淳罡,请问这是哪门子的一人一刀?
(其实徐凤年一直都是提着向南宫仆射借来的双刀,再怎么说也是一人双刀)
如果你是抱着玩养成游戏的心态,想看徐凤年如何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富家公子,蜕变成一名具备高手风范的武者,那你失望定了。
蜕变是有,但无比轻易兼无聊透顶,完全感受不到徐的努力,一切就从天上掉下来落在他手里了。
如此前呼后拥、不劳而获的武侠人生、江湖经历,当然是会羡煞旁人,可是意义何在?说好的一人一刀悍刀行呢?
(注:再声明一次,没说此剧不好看,只要你观剧心态调对)
演员气质各擅胜场
张若昀歪嘴笑时有一种痞痞的感觉,诠释天下第一纨绔可以,但转换不出武者高手气质。
他身形瘦削,倒是相当符合初期公子哥儿形象的徐凤年,但未来要当统领卅五万铁骑的北椋王,可能会有点难度。
李庚希饰演姜泥,网上批评声浪一直没停过。李庚希属于可爱型,其实演绎俏皮丫鬟很适合,不过当多了一个大相径庭的身份就另当别论,毕竟一个从小就家破人亡,一直在权势之家当丫鬟的亡国公主,怎会不时流露无理取闹的任性脾性?
而且李庚希一直皱眉头的表情,实在也只比面瘫强上一点点罢了。
胡军饰演北椋王徐骁,表面有点玩世不恭,其实深谋远虑,胡军拿捏得非常好,他的演出绝对是本剧一大亮点。
高伟光在《怒晴湘西》和《龙岭迷窟》饰演搬山系盗墓高手鹧鸪哨时,帅到没朋友,但在《雪中悍刀行》饰演北椋一人之下的陈芝豹,一头整齐后梳的发髻发型,不知为何就是越看越不顺畅。果然,发型决定一个人外表是对的。
近年曝光率颇高的文咏珊,特别演出徐凤年二姐徐渭熊,文武兼备,颜值担当,可惜戏份不多。
话说,其他女角如张天爱饰演的南宫仆射、徐凤年的丫鬟青鸟和红薯、死士舒羞、楚国剑侍鱼幼薇、轩辕世家传人轩辕青峰,各有各的外貌特色,总的来说颜值都很可以,此剧担得上美女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