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as Chainsaw Massacre:多块鱼


德州电锯杀人狂

对砍杀片有兴趣,但这系列于我来说最无感。
除了1974年原版以外,之后七个版本几乎都是看过就忘。
偏偏此系列却长做长有,翻拍、前传、重启,什么都玩过,什么都烂过,还是继续拍。

2017年版之后,Lionsgate原本要多做五部,但拖着拖着就把版权拖过期了(未尝不是好事,都不懂要怎样拍到五部酱多)。
之后Legendary取得版权,拍了这部系列第九部的德州电锯杀人狂。

完全没抱任何期望去看,也还是看到想骂人。
这都什么烂剧本、烂操作?
虽然砍杀片不需要剧情,但也不用“简化”到这样吧,还不如直接就focus在皮脸杀人就好?


杀人画面只是卖弄血腥,普通到毫无特色。
然后皮脸明明就中弹了还不死,也不伤,这种魔神附体的操作,时至今日还玩,不无聊吗?

整部片就低成本小规格,巴士车上大屠杀,好莱坞、日本都玩过,不闷吗?
砍杀片都能让我看到昏昏欲睡,你们真行啊。
麻烦别再拍了。


2/10

雪中悍刀行:不是武侠剧?


改编自烽火戏诸侯的同名小说,38集《雪中悍刀行》只是第一季,仅涵盖小说四分一内容,却已出场人物众多,气势相当磅礴。
加上张若昀、胡军、高伟光、张天爱、文咏珊、于荣光等知名演员主演或助阵,除了原有书迷,也吸引不少爱好武侠片的观众追看。

剧情简介如此写道:“天下第一纨绔的北椋世子徐凤年,经历人生至暗时刻,终于下定决心,苦学武艺,凭借赤子之心和勤学苦练,成为武者……二进江湖,用悍刀闹得武林势力鸡飞狗跳……漫天飞雪,徐凤年一人一刀一腔仇,用自己的身躯扛起北椋战旗,最终成长为北椋王合格接班人。”

就这段话,已足够吸引喜爱武侠片的我一观究竟,期待一偿睽违已久的恩仇武林与快意江湖。
只可惜,事与愿违。


不过事先声明,《雪中悍刀行》并非不好看,前提是观看本剧前,不可带有我之前怀抱的心态,因为剧情并非依循如我们熟知的《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等传统武侠路数推展。

披上江湖外衣的宫廷剧
本剧时代背景虽为春秋,实际是架空,与真正历史上的春秋无关,故事里战乱不休的是春秋九国,最后由离阳王朝一统天下。
徐骁率领卅五万北椋铁骑灭六国,成为大功臣,官拜大将军、上柱国,赐封全天下唯一异姓王,却也因功高震主,北椋自此成了朝廷心腹之患。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徐骁老了,处心积虑要在自己退休之前,取得圣旨承认世袭罔替,好让儿子徐凤年继承北椋王,可惜这纨绔子弟志不在此,经常倒行逆施,搞得大家一个头两个大。
看似为此脑筋伤透的徐骁,实则运筹帷幄,麾下收养了一批能人异士,专门为协助世子成就不凡人生。


徐凤年表面吊儿郎当,其实绝顶聪明,也立志要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成为与父亲截然不同的北椋王。
明白了故事背景,就会理解为何《雪中悍刀行》主线发展是在刻画徐凤年如何与各方势力勾心斗角,而不是预想中的行侠仗义、惩奸除恶、修炼提升。

徐凤年虽有在江湖行走,也走访了武当派、龙虎山、青城山青阳派、轩辕世家等武林门派,最后更到了天下第二王仙芝镇守的武帝城(天下第一从缺,第二就是最厉害的了)。
表面是去取回忘年之交剑九黄留在武帝城头的剑匣,暗里是查探当年母亲死在京城的真相,但其实都是徐凤年步向接手北椋王的过程。

当下的武林各大门派,包括名堂响当当的武当,都会主动或被动地靠拢,或对各方政治势力释出善意。
这种选边站形势,也造成徐凤年即使身在江湖,却仍旧行官僚之事,说《雪中悍刀行》的所谓江湖,实则已被丑陋的政治斗争给玷污了,并不为过。


不过话说回来,徐骁的各种精心部署,配上扮猪吃老虎的徐凤年的密谋算计,看着倒是相当有趣,就是观剧心态必得调整一番,才有办法释然接受这样一部披着武侠片外衣的宫廷剧。
话说,徐氏父子下的每一着棋,若非仰赖遍布各地的密报,实无法如此机关算尽,不禁令人怀疑,古时候通讯如此落后,仅是飞鸽传书和探子急报,有可能做得到?

不是凡人武功而是仙家武学
雪中悍刀行》的武打场面,也不是我们期待的刀来剑往、见招拆招,或硬桥硬马、拳拳到肉。
飘忽式的表现手法,好听一点是刀光剑影中蕴含诗意,充满意境美;难听一点则是都搞一些不着边际不切实际的五四三,用一堆远镜、近镜配上两倍速都还嫌慢的慢镜头,堆砌成要打不打、要爽不爽的动作式过场画面,看着真不是味儿。

本剧的轻功已不属于人类武学范畴,剧中随便一个人物随时都能像飞鸟般腾空而起,横空飞越,且完全无须借助外物之力。
传统轻功认知中的什么草上飞、水上漂、踏雪无痕,全都得靠边站。


御剑飞行对绝世高手来说,等于是入门款,最夸张的当然是剑神李淳罡,不仅可以让方圆五里内所有人的佩剑供他凌空使唤,他自己还能踩在剑上御空飞行。
那位天下第二王仙芝更扯,直接就站在大浪卷之上,手脚不动即能控制浪卷攻守,王李两人打起来,根本就是水行侠和万磁王在决胜负。

这属于X-Men超能力领域的武学,源于《雪中悍刀行》本就不是传统武侠,而是奇幻仙侠,所以武功系统才会超出常人认知范围。
雪中悍刀行》的武林世界中,一品高手再往上修炼,可进入“金刚境”、“指玄境”、“天象境”、“陆地神仙境”(单是这名称已可见一斑——不是凡人练的啦),到最后还可开天门,入天界,当仙人。

剧中还出现各种奇珍异兽,如活跃于山林的虎葵、遨游于大湖的大鼋、来去如风的特种熊猫(不是功夫熊猫),都是常见于修真仙侠类小说,但传统武侠小说较少涉及的稀有杜撰物种。
所以到最后即使见到剑神李淳罡一剑破甲两千余人,夸张是夸张,却已没什么好咋舌的了。
简单说,如果你愿意接受,甚或喜欢天马行空的特效武打场面,《雪中悍刀行》可能会是你杯中茶。


无须苦练即能快速成长
徐凤年身为北椋世子,却一直不愿习武的心态和行径,不难让人联想到《天龙八部》那位同样视武功为毒蛇猛兽的大理王子段誉,徐凤年是因经历了忘年挚友战死于武帝城之哀后,才痛定思痛开始练武。

不过与简介里提到的“勤学苦练”差距甚远的是,徐凤年几乎没什么练功,大多时候依旧忙着铺路和计算未来,但他毕竟是生来就命好的天公仔,连最需要努力不懈、偷懒不得的内功,也有个武当掌门将一生修来的大黄庭内力一股脑儿转送给他,然后最多就是在马车里痛苦几个时辰,就却之不恭地消化并永久性占有了那五成大黄庭内力。
旁人苦修数十载,人家徐凤年真的贯彻了“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精神,本剧不愧为仙侠故事,果然连练功都仙气十足,一蹴而就。

说刀嘛,刀法也同样没怎么看他练,就摆个款装作用手不如用脑,一下子就想到了人家想了好几年的武学道理。
这徐凤年不就天生武学奇才吗,确实剧中逢人就“听”到这美誉,但我真的没“看”到所谓的绝顶武学智慧表现在哪儿了,起码他弟弟徐龙象的天生金刚境,还实质性地秀了出来。


然后呢,剑神就在他左右嘛,不请教两招,怎对得起北椋王徐骁的精心安排?
结果剑神还真把看家本领“两袖青蛇”和“一剑开天门”给传授给咱这天下第一纨绔了。
再然后?就学会了。是的,就这么简单。

当然火候总是会欠缺些,但确实就学会了人家求神拜佛几辈子都求不到的旷世奇招,更离谱的是,徐凤年是个使刀的呀,但学了高深剑法啥问题都没有,就这么轻易地融会贯通……我就问:这不超级高手才有能力办到的吗?好吧好吧,天生武学奇才对吧,我认。

然后还没完呢,武帝城一役,游戏人间的桃花剑神邓太阿,也巴巴赶来凑热闹,一句报恩(因为徐凤年母亲对他有恩),将私人珍藏的飞剑(包括使用方法)也送了给徐凤年。
无怪连徐凤年的死对头看了都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命可真好。


哪来一人一刀一腔仇?
公平点说,仇是有,但一人一刀?差、太、远、了。
徐凤年堂皇入江湖,凤字营铁骑兵马相随不说,无论是丫鬟、车夫,皆为卧虎藏龙之辈,马车里还跟着位随时影响天下高手排名的剑神李淳罡,请问这是哪门子的一人一刀?
(其实徐凤年一直都是提着向南宫仆射借来的双刀,再怎么说也是一人双刀)

如果你是抱着玩养成游戏的心态,想看徐凤年如何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富家公子,蜕变成一名具备高手风范的武者,那你失望定了。
蜕变是有,但无比轻易兼无聊透顶,完全感受不到徐的努力,一切就从天上掉下来落在他手里了。

如此前呼后拥、不劳而获的武侠人生、江湖经历,当然是会羡煞旁人,可是意义何在?说好的一人一刀悍刀行呢?
(注:再声明一次,没说此剧不好看,只要你观剧心态调对)


演员气质各擅胜场
张若昀歪嘴笑时有一种痞痞的感觉,诠释天下第一纨绔可以,但转换不出武者高手气质。
他身形瘦削,倒是相当符合初期公子哥儿形象的徐凤年,但未来要当统领卅五万铁骑的北椋王,可能会有点难度。

李庚希饰演姜泥,网上批评声浪一直没停过。李庚希属于可爱型,其实演绎俏皮丫鬟很适合,不过当多了一个大相径庭的身份就另当别论,毕竟一个从小就家破人亡,一直在权势之家当丫鬟的亡国公主,怎会不时流露无理取闹的任性脾性?
而且李庚希一直皱眉头的表情,实在也只比面瘫强上一点点罢了。

胡军饰演北椋王徐骁,表面有点玩世不恭,其实深谋远虑,胡军拿捏得非常好,他的演出绝对是本剧一大亮点。
高伟光在《怒晴湘西》《龙岭迷窟》饰演搬山系盗墓高手鹧鸪哨时,帅到没朋友,但在《雪中悍刀行》饰演北椋一人之下的陈芝豹,一头整齐后梳的发髻发型,不知为何就是越看越不顺畅。果然,发型决定一个人外表是对的。


近年曝光率颇高的文咏珊,特别演出徐凤年二姐徐渭熊,文武兼备,颜值担当,可惜戏份不多。
话说,其他女角如张天爱饰演的南宫仆射、徐凤年的丫鬟青鸟和红薯、死士舒羞、楚国剑侍鱼幼薇、轩辕世家传人轩辕青峰,各有各的外貌特色,总的来说颜值都很可以,此剧担得上美女如云。
不久前王晶新版《倚天屠龙记》,也有人说美女很多,但与《雪中悍刀行》相形之下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6/10




张若昀演出影剧:
庆余年

冲天火

胡军演出电影:
长津湖

十月围城

文咏珊演出电影:

生死决:梅花和樱花的分别


1983年电影,程小东处女导演作,刘松仁和徐少强主演的中日决斗武侠片。
故事说中日每十年必有一次两国绝顶高手的武术对决,这回轮到源出少林的中原剑圣和日本新阴派的宫本一郎。
原以为会是一场公平对决,没想到阴谋处处,日本欲借此机会俘虏前往观战的中原各大高手,而负责协调本次盛会的夏侯山庄更与日本勾结,欲东山再起称雄武林。

故事简单,武打相当精彩(以当年水准来说)。
因为有日本伊贺忍者,让程小东玩了不少炫目的忍术,增添了好些比较不一般的动作画面。
甚至还有一幕是女忍者赤身露体,令少林高僧不敢直视而败阵。
当年在电影院看,不记得有这露点一幕,应该是被删剪了。

除此,还有断肢和分尸画面,对当年的武侠片来说,算是很暴力血腥了。
程小东兼任动作指导,有获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不过最终由元彪、林正英、陈会毅设计的《奇谋妙计五福星》得奖。



文戏方面相当多阐述武学理念的对白,主要围绕胜负对武者来说是否高于一切。
这也是直至剧终都见仁见智的问题,中原剑圣觉得没必要拼生死,日本高手则认为比武就是要定输赢,至死方休,以彰显武者精神。
不过个人最印象深刻的(时至今日依然记得),则是两人对梅花和樱花的象征见解。
梅花虽枝小,但坚韧不拔;樱花虽短暂,但会让人见证最璀璨一刻。

刘松仁和徐少强当年演绎事业都如日中天,分别诠释中日高手恰如其分,尤其徐少强演绎为了维护武道不惜违抗军令的日本高手更是超级适合。
女主角是香港演员兼时装设计师张天爱,与目前活跃线上的中国演员张天爱同名,但不好意思说一句,颜值有差。
中原剑圣名叫步青云,显然取自“平步青云”,就不知马荣成的步惊云是否有借鉴。


7/10

不速来客:反转又反转


范伟、张颂文、窦骁主演的小品悬疑剧。
故事说窃贼老李某晚在一栋居民楼里干案,没想目击了一宗陌生女子遭杀害的命案。
老李被迫制服凶手之后,还没问出个所以然,又来了个送外卖的小哥。
结果发现案情非常不简单,出人意表的真相一波接一波涌现。

如果你喜欢故事有反转,这部片或许适合你。
我不讨厌反转,也不特别钟爱,尤其是为了反转而反转,那种导演编剧有严重只想让观众拍案叫绝的意图之嫌,就会觉得太故弄玄虚。
《不速来客》的反转手法,其实也就是将一条时间线打散了先后次序,再分别补完补满罢了,不能怪我认为它过于刻意。


小规格呈现方式,场景主要都在那居民楼的某个单位之内,感觉像看一出话剧。
这种空间局限的格式,除了演员要撑得起之外,剧情也要引人入胜,或许因此本片才一直玩反转,以免观众对单调的画面生厌。
不过事实是,本片故事还是不够丰富饱满,节奏也不够紧凑,反转虽多,但都属于小反小转,少了真正惊艳的大招,最后看着看着还是觉得有点拖。


5.5/10

Scream:是致敬还是耍不出新把戏?


惊声尖叫5

砍杀电影《Scream》1996年上映,票房报捷。
凶手身披黑袍、戴着嘴巴张大大的鬼脸面具成招牌,之后拍多三部,全都由Neve Campell、David Arquette、Courteney Cox组成的铁三角担纲。

2011年上映的《Scream 4》是系列唯一票房没破亿的一部,因此普遍被认为是收官之作,不想派拉蒙影业却在今年推出第五部,还请回三位元老级人马回归造势。

故事延续系列时间线,当年发生鬼脸杀人魔的小镇Woodsboro已度过25年,一名女高中生独自在家时接到诡异来电,接着惨遭攻击,恐怖梦魇再次袭击,全镇人心惶惶。


受害者姐姐接到通知,赶回看顾命大没死的妹妹,引出退休后的老警员Dewey。
新杀戮即时展开,矛头直指最初事件的幸存者后人,俨然是一场无从躲避的魔咒。

平民凶手成特色
《Scream》系列与其他如《Halloween》、《Friday the 13th》、《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等大名鼎鼎的砍杀系列相比,有其只此一家的特色:
每一部的凶手在剧终前都会恶贯满盈,绝不带到下一部,续作会产生全新凶手,让观众玩猜谜游戏。

凶手往往与被害者有亲密关系,可能是朋友,甚至是情侣。
此系列还首开先例设计出双人凶手,增加解谜难度和反转性。


不过个人则对《Scream》杀人狂的弱鸡程度印象深刻,《Halloween》的Michael Myers、《Friday the 13th》的Jason Voorhees均是魔神般存在,怎么打都打不死,被他们盯上的猎物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任何反抗都是多余,犹如肉在砧板,只剩被屠宰的下场。

反观《Scream》的凶手行凶时经常出槌,又撞墙又跌倒,状况连连,即使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质女性受害者,往往也能在危机中进行反扑,把凶手搞到焦头烂额,看着都觉滑稽。
如此亲民接地气的平庸杀人狂,难怪每一部都难逃伏诛,只能靠鬼脸面具让新人传承他们的杀戮精神。

老调重弹新鲜否
最新第五部《Scream》,依然延续上述所有特色,从未接触过此系列的观众,应该会像我当年看第一部那样留下印象,不过片中不断提及的前作角色与各种自嘲,可能就无法领略个中奥妙。


熟悉旧作的观众,泛起旧情怀是一定会的,尤其第一幕受害者与凶手通电话,“Which is your favourite scary movie”问题响起,当年回忆必定一一涌现。
缺点是这戏码也就老调重弹了(而且每一部都这么弹),追求新鲜感或老早看腻了的老观众恐怕不吃这一套。

整个过程是很道地的《Scream》,所有情节发展等如旧瓶装新酒,虽然影片宣扬是“新续作”,片中角色也一再洗脑说这不是remake(重启),而是requel(重塑原著元素的续集),但过多的似曾相似,很难不让人置疑究竟是致敬还是炒冷饭。
故事虽说都发生在同一小镇,但所有相关人物全都与当年参与者有血缘关系,未免太牵强刻意。

老警员的死并不意外,就如星战第七部《The Force Awakens》请到旧演员归队,经典角色Han Solo却遭赐死那样——传统重要角色不得善终,似乎已成系列新作久违回归的方程式。
可惜这位服务了《Scream》25年的老警员壮烈牺牲,却换不来什么感动,显示这安排其实无甚必要。


不合逻辑还存在
砍杀电影因主角光环和凶手光圈,经常出现该死不死、该杀不杀等等各种不合理情节,这部《Scream》虽已是第五部,前车之鉴满满,也还是免不了这些让人无法接受的编排。

如最先出场的女高中生Tara,被凶手狂砍乱刺数刀竟然没死,这是凶手准备大开杀戒完成杀戮巡礼的第一炮,怎可能没确保她活不了?
此首例一开,接下来无论年轻女主或回归的元老,都可以在伤痕累累下依然大显雌风与凶手搏斗,完全不讲求身体机能逻辑。

Tara入住的医院一整层楼空无一人,连值班医生护士都不见,一个当值保安死在走道血泊中无人发现……美国医院都这么空旷的吗?
老警员Dewey的死,堪称全片最大bug,他对付杀人狂经验十足(毕竟都玩过四集),时至第五部,开枪还都只打身体,是不懂有防弹衣这回事?
既然都开这么多枪,就不能有一枪对准凶手脑袋瓜子射?


打倒凶手后也不先确认断气,就急着先送走众人,才想到“They always come back”,还非得一个人扮英雄回去查看——凶手当时还摊在地上,怎不直接先往他头上开一枪再说?
真的,都来到第五部了,如此老派的赴死情节,是要如何让人不翻白眼?

这回的杀人动机也很牵强,只能说变态者思维确实非常人所能理解。
双凶手自揭身份后话痨解释一轮,其实从第一部开始就觉得这处理方式很烦,难为这么多集以来,都是如此口水多过茶,但都2022年了,可否别再考验时间来证明?
总结:耍不出新把戏的续作,只能勉强拿致敬当借口。


5/10



窥探:基因决定一切?孩子还是白纸?


Mouse

医学发达,如今孩子在娘胎之中,已可通过各种扫描检测,探查出未出世的胎儿是否存在健康问题。
若不幸确认,父母是否还愿意把孩子生下来面对更艰苦的未来?
而身为父母,又有多大权力决定自己的孩子该不该被生下来?

去年播映的犯罪韩剧《Mouse 窥探》)以此为主题,创下tvN近两年最高收视,大结局的实时线上收视率高达90.6%,刷新记录。


灵感源自真实案件
此剧灵感源于2017年韩国仁川国小女童分尸案,凶手为17岁金姓少女。
经医生鉴定,金的基因中缺少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一辈子都无法感知他人痛苦,即使是自己附加痛苦在他人身上,也不会有任何负罪感。

金被捕后被问及什么事会让她感到痛苦,她说:“天气这么好,我却无法去看樱花。”
对自己犯下的滔天大罪,完全不在乎,只在乎没得去赏樱。
如此无情的答案,当然惹恼了全韩国,却奈何不了金,她的意识之中,根本不存在后悔,更不会忏悔。
被害女童的父母“希望被告能够了解我家孩子是多么珍贵的存在”,最终也只会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期望。

《窥探》编剧以此发展出一个正邪理念对立却又交错的犯罪故事,背景设定为通过检测,可确认胎儿具备(犯罪倾向)精神病基因的时代,政府也为此内部投票表决是否对此进行强制堕胎。


颠覆性反转是重点
本剧一开始就出现冷血连环杀人案,凶手更早早落网,以快节奏和充满视觉刺激感的凶杀画面引人追看,同时也为犯罪基因这个主题埋下伏笔。

接下来时间快速推进15年,当年的凶手在牢里已双鬓苍白,当年凶杀案下幸存的小孩长大当了警察,因自身经历,特别关注变态杀人犯。
一名深得邻里欢迎的善良警察,则开展另一条故事线,并阴差阳错介入新的连环杀人事件,因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警察追查凶嫌的猫鼠情节,属于一般犯罪片常见模式,没什么特别。
是当凶手“意外”伏诛后,剧情才急转直下,出现颠覆性反转。
剧中穿插的几个“邪恶小孩”画面,成为悬念担当,一直也不揭晓谁是谁,让观众不停猜猜猜,还刻意制造混淆。

反复不定显得拖戏
中段的反转自然是全剧杀手锏,但之前的铺陈和往后的发展,则显得过于冗长。
尤其查案中各种抽丝剖茧,很多时候都源于查案者的疏漏和盲点,甚或不愿接受不想接受的事实,造成过多重复性,难逃拖戏之嫌。


男主遭逢人生剧变,当然难以承受,需时间来缓解也是应该,但经历怀疑、求证、后悔、接受等渐进过程巨细靡遗,又是犯上了反复不定的毛病,有点拖拉婆妈,大大影响整体紧凑度,甚至让人在观剧时生出到底“有完没完”的心里OS。

女主是另一个充满质疑性的存在,戏份不少,但对剧情推展没什么实际作用,刻意制造的悬念和冲突也不特别吸引人,感觉是为了让整部剧阳刚味不要过重而添加的调剂线。


最后的阴谋论,让原先还觉得有趣的主题,落入老梗套路。
暗里行事的地下组织成员以纹身做标记更是老派作为(而且还纹在如此显眼的部位是怕人看不到吗)。
20集剧,若去芜存菁缩减成10-12集应该会精彩得多。

必要教育存在价值
人的基因潜藏犯罪性,有点类似荀子所说的性本恶。
在确认胎儿有犯罪基因之后强制堕胎,等于认了人性本恶,也抹煞了所有日后可能左右孩子的教育与环境改造。


若是如此,父母和教师还有教导的责任吗?孩子还有学习的必要吗?
既然先天已注定,又何必后天努力?教育还有存在的意义?
反之,若还相信初来乍到这世界报到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基因不影响长大后的认知和意识,那犯罪基因的研究就是多余,执政者也无须辩论该不该落实强制堕胎。

这课题其实可以有不小的探讨空间,可惜编剧似乎志不在此,开了个头之后,就往犯罪悬疑爽剧走,专注打造出其不意的反转效果,希望观众看了会拍案叫绝。
这目的,倒还真达到了。


6.5/10




朴柱炫演出剧集:

港漫当期说:新龙1137、山海273、天妖47、妖怪道29、一代宗师1


有点久没写港漫当期读后感了,原因:懒。
为什么懒,因为看到的都烂。
对此铁粉应该会不以为意,不是说我要求太高,就是怀疑我的“鉴赏能力”,更有说我只弹不赞,只差没学王晶那样说:“要不你来画啊”。
当然,这些我都不以为意,毕竟就是我个人看法,你来左右干嘛?
如果你觉得讲几句不负责任的键盘话,就可以改变我的看法,那你如此大的言辞威力,还不如用在更好的地方——去左右一下现时的各大港漫作者吧,我相信他们比我更需要你们。

好了言归正传,这回不作长篇大论,就拿市面上五部港漫来简短说。

新著龙虎门 1137
对邝彬强和他领导的团队,从一开始的期待,变成无止境的伤害。
画功越来越差,求其到离谱,打斗场面软弱无力,完全激不起任何看武打漫画该有的兴奋感。
随便举个例子就好,看看上图,这画的是什么手?真的是小孩子都画得比他好。
故事更糟,老套又老土,这么多期以来,到底主线是什么根本没讲清楚,就是一直打打打——却又打得不好看。
这一期开始邝主编大手笔加入新武功等级系统,将原本新龙用以区别易筋黑级的一间、二间、三间拿来区分所有武学级别。
这种做法,之前老黄的《龙虎5世3世仇》已试过,效果非常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是每一门武功(特别指内功),本身已有自己的等级,添加了这额外的一二三间,只会乱上加乱,绝对不会对武功系统分类有所帮助,邝先生拿这失败的方式来用,到底是无知,还是这么想证明自己有神迹般的能力?
港漫作者不懂得前车之鉴,一直重犯不该犯的毛病,又一例证。
讲真,已经开始觉得,新彬龙没有比SSL好,还可能更烂。

山海逆战 273
不好意思,还是只得一个字:拖。
自从得知龙少与出版社签约,山海非过300期不可,我就开始等着看,当年新铁将后期的李健成拖字诀现象,会不会历史重演。
结果是:会,很会,非常会。
或许龙粉不同意,我只能说,这是我从山海第一期开始看到273期的感觉,前期肯定精彩紧凑得多,从炎帝中段开始就拖到阿妈都唔认得了。
对这部漫画作品,还是只有同样的评语:只剩画功可以看。

天妖玄奇 47
封面好丑。内页画功也不行。
故事来到了天妖要复活,正邪联手阻止,说实在,就是十分老黄味道。
喜欢玉郎味的应该会继续捧场,但我可以大胆说,绝对吸引不到新读者,因为这种故事既老派又过气。
然后就是一直打一直打,但打得莫名其妙,尤其这部不是武侠漫画,而是玄侠漫画,任何天马行空的术法设定都可以过关,等于没有功法系统可言,武打场面怎么写都行,完全无须考虑逻辑。
请问这么随性的“武打漫画”有什么好看?
神兵玄奇味很浓,老黄真的该move on了,还是到了这岁数不想跳出安全区?
嗯,该是后者居多。

妖怪道 29
之前一直被认为是唯一能和龙少分庭抗礼、硕果仅存的港漫诚意作者。
《妖怪道》玩了29期,看了个寂寞。
前传真的不好写,尤其是西游记这样大家滚瓜烂熟的故事。
怎么改编都改不了结果。比如,花了好几期篇幅来描写的唐三藏收徒,既然都知道一定会有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和龙马,请问还能写出什么不一样的?
除非你把沙悟净改成了大师兄,唐三藏改成了被欺负的小徒弟,不然一切都按照“历史古迹”进行,能有什么看头?
更何况这还是建立在之前和仔的《西游》设定上,唐三藏懂武功;孙悟空能变成巨猿(七龙珠idea);猪八戒有老婆、弟弟想篡位这些原本在《西游》里较特别的改编,来到《妖怪道》就只是冷饭再炒一顿罢了。
打斗的魄力也比巅峰时期的作品减弱了许多,来来去去都以力制霸,变化少,看头自然也少。


一代宗师 1
所以到了2022年,港漫还是只能炒冷饭?
方世玉这烂到不要烂的题材,“一代宗师”这烂到不要烂的标题,还好意思拿出来献丑?
故事玩起了悬念和反转,但转得难受,悬念又刻意,像足力求突破实际能力不足的蹩脚剧本。
画功已经很多人说了,就是龙虎门穿越到清朝,王小虎留辫子。
看看上图,根本就是龙虎门腿王大当家施展降龙腿的画面吧。
没必要的大格还是很多,这陋习真的改不掉了?

是的,以上都是有弹没赞,但也是就事论事,因为真的没得赞。
还有一本《新著中华英雄》怎么没讲到?
没讲,就是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讲。


追回:

开端:好评是观众太宽容,还是太饥渴?


今年1月上线的中国都市悬疑剧,改编自晋江文学城作者祈祷君的同名网路小说。
故事说互不相识的一名女大学生和一位游戏设计师,乘搭公共巴士时遇上爆炸事件,全车人罹难,但女生却奇迹般“死而复生”,并且一再经历同样的爆炸事件。

之后游戏设计师也被带入这奇诡循环之中,两人于是结伴寻找破解之法,同时寻查真凶,期望能及时制止爆炸。

时间循环不新奇
剧播出后好评不断,多为题材的特殊新颖与剧情的层层推进鼓掌叫好,但不好意思,我又要来唱反调了。


以时间循环(time loop)为主的过往电影何其多,单是好莱坞就一堆:
爱情类的《About Time》、人生体悟类的《Before I Fall》、恐怖砍杀类的《Triangle》和《Happy Death Day》、动作类的《Boss Level》,当然也少不了Tom Cruise主演的未来世界科幻大片《Edge of Tomorrow》,以及经典的《The Butterfly Effect》
前车之鉴如斯丰富,哪轮到《开端》来以无限循环设定赢掌声?

Time loop的问题,往往出在其不断循环的高重复性,看过的画面一再重看,其实非常考验观众耐性,导演若无法在多次循环中注入新元素,处理不当,就等于变相拖戏。

电影因片长所限,并没有太多空间容许拖戏(除非剧本实在太烂),连续剧因时长的开阔性,反而存在了这潜在问题。


《开端》这方面勉强算合格,但节奏还是略嫌慢了一些,不少时候以1.25或1.5倍速观看也无损,否则漫长的逐步追踪、与警方周旋、查出幕后主使的情节,不是很容易挨得过。
重点是穷尽心力搞了大半天,真相竟是如此“渺小”,未免让人失望。

谜团来由不解释
既已谈到真相,当然不能不说说各种没填的坑,也好作为《开端》其实并不神之举证。

无限循环是此剧最主要设定,男女主因公车爆炸而进入的循环,由始至终是一个巨大谜题,他们在剧中追查真相时也说过,要破解循环,同时也要找出为何会有循环。
所以打从观看本剧开始,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就等着看最终这循环究竟从何而来,作何解释。
结果?抱歉,直至剧终,也没个说法。


正确一点,是《开端》连声抱歉都没有,就让这迷雾般的循环,不了了之。
男女主从此回到正常生活,因事件成为情侣,happy ever after,循环就像为了他们而来的丘比特,给了一点考验,然后祝贺有情人终成眷属。

追看了15集,到头来就只知道它呼应了剧名,有“开端”,但没(解释)结果。
这循环,就如灵异现象一样,也如很多恐怖电影里对灵异现象不作解释一样,它就是宇宙间一股神秘力量,忽然而来,倏然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明朝布衣诗人谢榛的《四溟诗话》写道:“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
显然,《开端》的循环,正属于有些事你不必问,有些解释你不必等。


条件设定不标准
从这个不作解释的现象,自然能延伸出更多无法解释的问题,如为何第一个进入循环的是那位女大学生李诗情,是因为她有着必须解救全车人的善良与执着,才成为天选之人?

那意思是,爆炸本就不该发生?这一车人本就命不该绝?
那既然神秘力量有制造循环的能耐,又何不直接制止爆炸,非要折腾这一番?万一李诗情破解不了呢?

为何那猫之使徒卢笛,符合了进入循环的条件,却没被拉进循环?
这位最终也只沦为“其中一名乘客”的大配角,为何之前要花如此多情节来刻画描述?


游戏设计师男主肖鹤云在一次次的循环复活后,发现身体越来越差,甚至会流鼻血,似乎暗示着循环并非无限期,但到了最后却又没事,是破解了循环后身体就像玩游戏破关那样重新充血了?
肖鹤云和李诗情都是被选入循环之人,为何唯独肖鹤云身体出毛病,李诗情却无恙?

这些在观剧中不断冒现的疑点,也在观剧中一直期望会给出解答,最终却让人等出一个“不必解”,能不叫人失望吗?


所谓真相不合理
五年前的女生王萌萌在公车上遇色狼,因本性内向而不敢声张,但色狼明明“得逞”后有离开她,公车在过大桥之前也有到车站还让目击者下了车,王萌萌当时为何不赶紧下车?
要等到公车上了大桥不能停,才找司机大喊大叫拼命要下车?

其时她也已来到司机身边,色狼仍在车厢后段,中间隔着挤满的乘客,王萌萌可说暂时是安全的,除非生命受威胁,或精神上错乱,否则实在没理由硬要下车。
剧中披露的这所谓真相,无法给予一个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

司机最终也屈服,反正都肯让王萌萌下车了,也没理由不先驶到路旁,却在路中央停车开门,以致酿成大错。


李诗情在循环中为了查出真相,数次借由指责肖鹤云为色狼,要求司机停车或改道到警局,以错开爆炸事件,当时女乘客陶映红一直目不斜视,但她之前不是一直要找出公车上的色狼吗,怎会反而在有人大喊色狼之时毫无反应?

在多次循环之中,李诗情也多次报警通知公车会爆炸,亦多次令警方起疑,被带回警局协助调查,更因说辞充满疑点,致使警方变相拘留不让她和肖鹤云离开。

结果最后一次循环中虽还是报了警,却因成功制止了爆炸,李肖两人顿时成了英雄,警方也不再如之前那样过问为何两人会事前得知有炸弹了?


好剧应该不烂尾
凡此种种,皆无法自圆其说,此剧一开始制造的各种看似可观的悬疑性,难逃仅是为求吸引观众,唬弄在所不惜之嫌。

公车上的乘客配角,穿插了各自的小故事,作用是让男女主排查嫌犯,也可说给主线添加了枝节,但最终每个人的家庭事故,都在最后一次循环中突然就圆满解决,大团圆收场。
没错车上众人是经历了一趟鬼门关之险,但之前有误解和隔膜的家人并无此体验,难道只因一次见义勇为行径,就能如此轻易瓦解多年的误会?
导演大概是想说,任何烦恼皆可解,世上没什么事比家人和睦更重要,可惜这意思表达得太牵强。


《开端》能获好评,是因劣剧太多,造成观众普遍降低了要求,还是在一篮子烂苹果之中,庆幸找到了比较不烂的一个,就无鱼虾也好地推上神台?
对我来说,这部剧的剧本bug多如天上繁星,还严重虎头蛇尾,不只是烂尾范例,也是说一个好故事的大忌。


4/10




文中提及的时间循环题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