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旧版):如风流逝,神级杀手


作者:马荣成
协力:少杰
类别:港漫 \ 现代武打
期数:5(复刻版是近200页一套五话)

五个单元,五个故事,有小连贯,各别阅读也无妨。

很不港漫风的港漫
第一辑:少女
借由偶遇的少女,带出主角任生,也交待了他独特的个性:不好奇,但有正义感;不爱黑色,因为穿上黑色就代表要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杀人。
最后也揭示了任生作为职业杀手的专业性:冷酷无情,不留手尾。

1980年代的香港漫画,主角有这样亦正亦邪的复杂性格,可谓相当新鲜。
画风偏日漫,在当时香港业界亦不多见。


第二辑的封面构图,就比较传统港漫feel了
第二辑:掌门人
唯一完全前后无连贯的独立故事,再次刻画任生不爱多管闲事却又见义勇为的矛盾性格。
这一辑开始展露马荣成对武打场面的调度有序,以及招来招往的连环诠释和设计心思。

当年第一次看这张图时,还真没看出个中玄机

“潜艇鱼雷”招名现代化,在当年也算新鲜。
攻击后脑中枢,一招致命,狠辣无比,却被任生临场巧妙回避,显示出任生的机智和武学智慧。
最后出场的雷家掌门拳,也有一招破解,可见马荣成确有花心思设计武打桥段。

第三辑:杀手之友
冷酷无情、风流人生的低调职业杀手,形单影只,也有难得的朋友,也有为朋友担当义气的时候。
没想到第一辑出场的两个杀手骷髅和铁拳,会再次出场。
这一辑故事较简单直接,算是步向最后高潮的一个过渡。


这个“封面”已经相当有电影海报感
第四辑:挑战
更没想到的是,骷髅和铁拳再次出场,而且是这一单元的反派主角。
杀手也有自尊,屡次败于任生,致使骷髅和铁拳决定挑战对方,一雪前耻。

比较难得的是,骷髅和铁拳要强好胜之外,还会痛定思痛、发奋图强。
尤其铁拳在拳招上斗不过任生的金钟臂,就前后改练双刀和鞭子,实在是好有上进心。

日漫画风+港漫武打=马荣成的独家风格

铁拳最后遭骷髅背叛,却不记恨,将他的人格推到了新高峰。
只可惜铁拳无论是名号或造型都太过路人,风头完全被外型较有特色的奸诈骷髅给抢尽了。
或许马荣成是要表达小人物也能在平凡中产生光辉。


第一好杀手聂少腾的中性造型让人留下印象
第五辑:第一号杀手
全书高潮是任生背后的神秘杀手组织曝光,凌驾于任生的第一号杀手出场。
《中华英雄》里的杀手组织成员阴阳使,其阴阳造型取自上世纪英国乐坛著名歌手Boy George。
殊不知早在这部《风流》,第一号杀手聂少腾就已是中性造型(不知是否受David Bowie启发),马荣成的人物造型sense,可说相当前卫(起码比老黄门下的脸谱化角色造型有创意)。

任生外型充满日漫风味,精瘦身材与常见的港漫夸张肌肉很不同

这一辑是全书最精彩,杀手组织三大高手汇集,为了帮聂少腾完成脱离组织前的最后一个任务,不料剧情峰回路转,反转得极有看头。
聂少腾除了造型独特,身手也别具一格,擅长轻功和暗器,正好克制任生的金钟臂及三号杀手罗比的空手道。

杀手组织的刑部成员:九死一生刽子手

武打场面五辑中最可观,显见马荣成在制作本书的当儿,也一直在成熟成长。
任生甚至还在对战罗比的时候,使出第二辑里出现的雷家电腿“潜艇鱼雷”,极有意思。
开放式结局饶有韵味,相当难得。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并非特别出色,却可见到马荣成的潜质。
之所以不断赞赏,是因为他作此书时才17、8岁,当时就有如此想法和画功,注定就是要吃这行饭的了。

微卷长发、精瘦身材,嘴叼长烟、面带微笑,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个人很喜欢的一副任生造型图

7.5/10

正义回廊:法庭是伸张正义的场所,还是精心表演的舞台?


香港导演何爵天首次执导长片《正义回廊》,是为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还在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一口气入围15奖项,包括最佳电影、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男女配角等大奖,两位男主角也同台较劲,双双问鼎影帝宝座。

影片改编自2013年轰动香港的“大角咀碎尸案”,片中第一被告张显宗谋杀父母被捕后,宣称第二被告唐文奇是同谋共犯。
两人各有代表律师辩护,唐文奇一直坚称自己无辜,9位陪审员因此陷入对与错的正义胶着中。

有想法的拍摄手法
本片最终判决照足真实情况的做法,属于悬疑电影中难度较高的“结果已知无悬念”模式,要拍出精彩度,就须仰赖导演的手法、讲故事的方式,以及演员的演技。


本文发表于8网站

The Whale:半辈子的愧疚,最终一刻救赎


鲸 / 我的鲸鱼老爸

Brendon Fraser挑大梁的剧情片《The Whale》,改编自同名戏剧,讲述一名体重严重超标的中年男子,在生命最后一周时,意外见到救赎希望。

影片于第79届威尼斯影展首映,观众在剧终时起立鼓掌6分钟。Brendon Fraser凭本片问鼎奥斯卡和金球奖影帝宝座,更率先荣获刚颁布的第29届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男主角。

自暴自弃,吃死自己
故事男主Charlie窝在一所老旧公寓过着避世生活,以网上教授英文维生,因自惭形秽,总以故障为由故意不开电脑摄像头不露出真面目。
重达272公斤的身体早已无法负荷,Charlie面临心脏功能衰竭危机,却坚持不去医院续命。


本文发表于8网站

新手英雄:无厘头伪娘卧底


《Raw Hero》
作者:平本Akira
类别:日漫 \ 搞笑
卷数:6(41话)

故事说主角千秋遇到电车痴汉在非礼女生,本着一股正义感,宁愿难得的面试迟到,也要捕捉现行犯。
千秋因此获得了加入正义管理部的机会,却阴差阳错在第一天上班穿了女装,还意外潜入与政府对干的特解部队,就此展开他的伪娘卧底生涯。

超级无厘头,但如果你见识过这位作者之前的作品《监狱学园》,就会觉得这乱七八糟的剧情发展,完全理所当然。
软色情是平本Akira作品特色之一,养眼画面很多,连人物对话的戏码也会画一个裙底风光分镜来呈现,真不知是该骂作者无耻还是赞他深懂宅男心。


画功精致是美术特点,尤其女生的天使颜值和魔鬼身材,实在是让人赞叹,难怪日本一堆宅男会活在二次元里死都不出来。
缺点是对白有时过头多,而且是一本正经地讲废话,严重干扰原本可以持续下去的赏心悦目。

论精彩和有趣度,远不如《监狱学园》,但篇幅短很多,若不介意疯狂剧本,又想看看日本漫画界这股歪风作何吹法,可以看看。


5/10


监狱学园改编剧:
监狱学园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名副其实的算无遗漏


改编自中国知名作家马伯庸的小说《显微镜下的大明》第一篇《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

讲述明朝万历年间,金安府仁华县一名算学天才,助人丈田时,发现所量面积与田契上的数目对不上,在查阅县内资料后,发现了一笔人丁丝绢税的征收缴纳极具疑点,由此开展出一段影响深远的纠正之旅。

谈钱不只伤感情
既名为《显微镜下的大明》,自然期待的是通过显微镜,见证明代朝野间被遗忘被忽视被掩盖的事件放大百倍重见天日,即便不能对明代风情一窥全豹,至少也能脱离管中窥豹。


本文发表于8网站

Knock at the Cabin:同性主题,末世包装


拜访小屋 / 敲敲门

打着末世恐怖片名号的《Knock at the Cabin》,改编自美国小说家Paul G. Tremblay的小说《The Cabin at the End of the World》,这也是他的小说首次影视化。

看这部电影之前,有几点可以注意一下:内容有大量同性爱;与教会教义或有违背之处;以及个人认为相当重要的一点:剧情无逻辑到你可能须要强迫自己接受。

选择,在不合理的情况下
故事很简单,一对同性伴侣Eric和Andrew,带着领养的亚裔女儿,到郊外林中小屋度假,谁知突然来了4个陌生人,要求这对伴侣做出无比艰难的决定,如若拒绝,世界将面临毁灭性灾害。

如前所述,整个故事发展毫无前奏亦无逻辑,很有一种作者说故事我就这样编,你作为观众乖乖看着就好的蛮横无赖感。


本文发表于8网站

Ant-Man and the Wasp: Quantumania:是漫威黔驴技穷,还是我们胃口养刁了?


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热

《Ant-Man and the Wasp: Quantumania》是漫威电影宇宙第5阶段的第1炮,对MCU来说或许别具意义,但对一般观众来说,它只不过是MCU多元宇宙篇的其中一部电影罢了。

更大的意义,或许是在于本片“隆重”介绍了多远宇宙篇的终极大反派Kang的出场——也是与没看过《Loki》剧的观众初次会面。

审视严苛 vs 鸡肋之作?
Ant-Man是漫威超级英雄或复仇者联盟成员中相当不起眼的一位,前两部独立电影口碑普通,表现平平,票房也是MCU前3阶段垫底的几部。

能拍到第3部,老实说很难不让人置疑漫威的决策方向,更令人不解的是还让这位特色不显著的蚁人,扛起带出反派大boss的责任,也无怪《Ant-Man and the Wasp: Quantumania》难逃缺点被放大的口诛笔伐。


本文发表于8网站

Arrival:止战,沟通


降临

改编自得过四届星云奖和四届雨果奖的美籍华裔科幻小说家姜峰楠(Ted Chiang)的短篇小说《Story of Your Life》。

故事中心思想依旧是“止战”,别动不动就大动干戈。
地球人与地外文明并非只有付诸战争,沟通才是正途。
地外文明降临,也未必一定充满敌意,人类总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外星人的科技实力,要摧毁地球或人类不费吹灰之力,其实这很明显吧,地球人真以为有一战之力?


外星语言居然犹如水墨画,是误打误撞,还是本片美术指导是中国疯?
不过还是让美国语言专家以英文做了解读翻译,还真是无时无刻都展现大美国主义。
中国和俄罗斯永远是那两个二话不说开打就是的蛮横国(虽然中国最后有拉杆,但依旧是美国人的功劳)。

节奏偏慢,慢到不像是科幻片,各种人物自我审视时间,以及慢悠悠说故事的范儿,配上宗教仪式感浓厚的BGM,根本就是披着科幻片外衣的剧情片吧。
女主角各种闪回,一开始还真以为是回忆杀,结果原来是未来片段,算是一个不错的反转。


影片大量大小比对画面,就是把人啊车啊屋子啊拍得小小小小的,外星飞船就大大大大的,制造宏伟壮观的视觉效果。
诶,等等,做莫听起来如此熟悉,这么像是《Dune》的感觉……
哎呀不就同一个导演吗,难怪节奏、配乐、手法、画面,全都一个模子印出来。

总结,算是一部比较少见的科幻片,可以一看。
* BTW我酱讲不表示我期待第二蹲。


6/10


Denis Villeneuve其他导演作品:
Dune

The Towering Inferno:经典火灾片


火烧摩天楼 (1974)

近50年前全实景拍摄的冲天火灾片,以今日眼光来看,当然有其简陋之处,但若将要求放回半个世纪以前,绝对是精彩之极。
遥记小时候看过,印象深刻之至,片中女子从高楼破窗坠下一幕,更成为童年阴影。

135层楼高的摩天大楼着火,消防员营救的难度,在于云梯无法抵达,楼内电梯和楼梯又会因被火破坏而无法使用,所以绞尽脑汁与火斗快是最大看点。
(直升机那趴有点不懂——第一次失误是因为人为,吸取过教训后应该可以故技重施,让别的直升机上去救人?)


各种营救方式显示消防员绝对不只是苦力劳工,没有智商及临场反应也不行。
明知楼有火,偏向火里冲,消防员的伟大非常值得接受最高敬意。
灾难之外,本片亦是对黑心资本家的无情鞭笞,也是对公共安全的重要性给予了一次巨大提醒(像那些霸占消防车位、或挡在警报响起的救伤车前的无良白目自私车主,就是极度缺乏公共安全意识)。

双主角,建筑师和消防队长是片中无可置疑的大英雄,所幸所呈现的英雄主义属于尚可接受范围。


7.5/10


其他救火电影:

中国奇谭:古往今来聊斋式动画


八个故事,八集单元,各别描述中国古代与现代民间奇诡异事,有奇幻、魔幻也有科幻。
画风同样各有特色,每一集十多分钟,但时长虽短,有些单元的节奏还是略显缓慢。


小妖怪的夏天
《西游记》番外篇,讲述一个小妖在妖怪大王旗下的平凡生活,与《西游记》一样满含讽刺,本故事亦是借古讽今,揭露职场霸凌和小人物的心酸。
结局有个反转,西游四大主角粉墨登场,齐天大圣有成长。
水墨画背景配2D卡通人物,画风有童趣又能展示中华特色。

鹅鹅鹅
改编自南梁吴均《续齐谐记》的《阳羡书生》,说一个送货郎带了两只鹅,途径山林遇上狐妖,经历了意想不到的奇幻怪事,认清了自己的处境。(看完就知道为何片名叫《鹅鹅鹅》)
故事有聊斋和寓言感,但可能会看得一头雾水。
画风妖魅,默剧形态,喜不喜欢应该会相当极端。


林林
表面是猎人和狼的故事,实际是表达不同类的族群是否能和睦共处,还是根深蒂固印象永远不变。
3D动画,简单明了,没什么特别。

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
片名让我想起《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
奇趣故事天马行空,表达的是现代化对乡村造成的影响。
五彩缤纷的2D卡通画风,有点宫崎骏的感觉。

小满
几个小孩玩耍时,其中一个叫小满的被大鱼吓出病来,后来大鱼和船不见了,反而怅然若失。
另一个看了似懂非懂的单元,特色是剪纸+年画的定格动画,配音也很讨喜。


玉兔
太空人遭逢意外,在月球意外找到玉兔,以及可供他回航的燃料,但玉兔也有着想与嫦娥相会的愿望。
没什么特别。

小卖部
貌似难相处的老街坊,一次奇遇发现原来别人对自己持有不同的看法。

飞鸟与鱼
来自外星的美女,与地球鲁蛇哥相逢,造就了一段凄美爱情故事。
日本动画风,还要配上最讨厌的日式娇嗲配音,扣分。

水平参差不齐依旧是这类单元剧的毛病,本剧豆瓣给到9分,傻眼,《爱死机器人》第一季比这精彩多了吧。


6/10


单元式动画剧:
Love Death + Robots 第1季

Love Death + Robots 第2季

Love Death + Robots 第3季

黄河巨蛇事件:怪物网大看多就习惯了


如果是想看尹天照或况天佑,你绝对不会失望,因为开场不久他就现身,依然威风凛凛、道行高深。
但接着你就会失望,因为他老人家只出场五分钟就完毕。
海报还站C位,跟古天乐先生在晶版倚天屠龙记的海报一样骗很大。


故事说黄河边的小村落,河伯赵家历代捞取河中溺毙尸首,某天河上冒出了一口怪棺,引来了一只龙头巨蛇,从此这小村落必须献上牲畜,才能制止巨蛇为祸。
廿年后,村落贫困,已无法满足巨蛇,此时海上来了神秘的陈家,宣称只要赵家愿意协助打捞河中怪棺,就会杀蛇分粮报答。
于是赵陈联手,踏上大冒险之路。

基本架构抄足《鬼吹灯》,包括陈家因盗墓惹上早死的怪病,必须取怪棺中物治疗;探险路上的各种奇遇,包括水中大量鲎类怪物,峭壁上的怪虫,陈家因吸入迷雾而窝里反等等,情节几乎都与早前各类盗墓小说如出一辙。


男主是貌似王俊凯的鲜肉,女主相貌普通,淳于珊珊饰演陈家首领,感觉演技似乎退化了不少。
徐少强近年都在大陆拍戏,之前尚算是出演一些大亨大碗级人物,符合他的形象和资深地位,但来到本片却演一个毫无作为、可有可无的村长,饥不择食程度令人唏嘘,真这么缺钱?

中国怪物网大看多就习惯了,特效是五毛还是两毛也不必多计较,但分数该打多少还是会打多少。


3.5/10


晶版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

鬼吹灯影剧:
12部鬼吹灯影剧

盗墓小说:
盗墓笔记

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果然最可怕的是科技


Unlocked

改编自日本同名电影(电影则是改编自同名小说)。
女上班族李娜美某晚在回家路上丢了手机,之后联络上捡到手机的人,取回手机。
没想到的是,捡手机的人不怀好意,在她手机安装了间谍软件,从此娜美的一举一动,包括手机通话、发送的简讯内容等等,都让对方轻易获得。

手机使用泛滥的年代,以手机为犯罪工具的伎俩也愈加防不胜防。
当然前提是弄丢了手机,港台译名《原本以为只是手机掉了》,更加描绘出手机用户对丢失手机的那种“不就手机不见了”的没啥大不了心态,看了本片之后可能会让很多人对遗失手机这件事改观。


如今的手机包含的个人讯息真的很多,尤其各种apps都会有手机主人的讯息,遇上具备骇客技术的高手,丢失手机很可能代表你的一切都可能瞬间被他人掌握。
所以,好好握紧你的手机,别弄丢。

本片剧情也添入了友情、亲情、公司同事情等等,罪犯一副眉清目秀的干净样,俨然就是典型的斯文败类,变态心理经由无辜鲜肉脸包装之后,更让人对人类的邪恶不寒而栗。
前半段还不错,后半段开始出现一些bug,斗智的部分不是很精彩,因为警察智商不太高。
女主并非遇事就只懂尖叫的没用类型,基本人设算讨好。


6/10

三体:“物理学不存在了”这句话有吸引到你吗?


得过雨果奖,提名星云奖,中国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三体》小说在科幻界自有其威望存在。
当30集的同名改编连续剧以高还原度推出后,不仅原著党叫好,不曾看过小说的观众也折服于故事的想象力,封神之说此起彼落。

社交平台(尤其是影视群组)不时见到有人大力推荐,但同时也有人给出了三个条件:喜欢物理、喜欢宇宙、看过小说,才会在看剧时欣喜若狂,不然也可能看到欣然入梦。
完了,我既不喜欢物理,也没看过小说,只对宇宙或许有那么一点兴趣,那我会不会看到半醒半睡?

明知有物理,偏向物理行,这本就分属我辈中人义不容辞之事,所谓不入物理剧,焉得物理魂,好吧,顶硬上。

先声明,我没看过小说,科学也不厉害(厉害的话就在实验室了,还会在这里爬格子咩),就纯粹以一般观众角度看剧,所以以下个人看法可能会令原著党或将此剧封神的朋友们感到不适,甚至产生头晕、胸闷、作呕、血压上升的现象的话,不关我事哦。


本文发表于8网站

Infinity Pool:有钱人的空虚?


无边泳池

加拿大电影,克罗地亚取景,演员来自瑞典、英国、澳洲、德国等地。
故事说一名作家带着妻子到一个虚构的国家渡假,在那里巧遇自己的书粉,受邀一同出游,没想到发展成一连串惊悚遭遇。

一开始以为又是女书粉勾引男偶像作家的戏码,尤其女主角Mia Goth浑身就是散发着这种气质,仿佛一站出来就宣告天下她是来干嘛的。(她就是那部复古邪典片《X》的女主角)
之后男主在野外小解,女的突如其来从后掩至,“顺手”帮他打了一炮,这一幕似乎更加确定了这就是情欲戏嘛。


怎知之后的发展却有点出人意表(在完全没看预告没看简介的情况下)。
其实概念是可以的,但越拍越古怪,玩了不少滤镜剪接镜头来制造迷幻效果,却又不是很特别特出,剧情到后来就有点不知所云,可说是虎头蛇尾——应该说是猫头蛇尾,因为前面也没有到虎。

到头来是要宣称有钱人可以为所欲为,表达富人的空虚无聊?
加上地位、阶级、性别的分歧玩弄?
本片说是部科幻恐怖片,但一点也不恐怖(红颜料水很多,怕血的人可能会觉得恐怖吧)。


5/10


Mia Goth的作品:
X

英雄漫画:精美画册 / 图像小说

当年有入手这部书

(电影改编)
作者:马荣成
类别:港漫 \ 武侠
期数:2

2000年李安的《卧虎藏龙》平地一声雷,横扫全球各大电影节、影展、电影奖项,包括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一时间沉寂已久的武侠片见到了曙光,再次蓬勃。
2002年张艺谋也拍了他出道20年来的首部武侠片《英雄》,因演员阵容强大,也引起不少关注。

下集有双封面

天下英雄谁与共,
长空碧血染丹枫,
无名残剑冷如月,
赴义秦宫飞雪红。
马荣成的这部《英雄》漫画,就是改编自电影(电影公司正式授权),让能动的影像回归定格的画作。
本书完全跟足电影剧本,连对白、分镜几乎都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结局。

漫画以拉页展现秦王大殿的宏伟

当年老马与电影公司交涉时,对方就曾示意漫画版可以写一个与电影不一样的结局,如此既能让电影保有“神秘感”,看电影的观众也可享受不一样的乐趣。
谁知一向“慢工出细活”的老马,到电影上映时只完成了漫画上集,下集却要一直到电影上映的半年后,才姗姗来迟,但这样反而让老马更坚定了改编的心,于是读者就看到了一个与电影截然不同的“英雄不死”结局。

* 书中对无名最后如何逃脱上万秦兵围剿的解释,个人是不太能接受,觉得太夸张了,但漫画就是漫画,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漫画本来就是夸张的啊,要真实的话去看名人传记啦。

电影中没有的一幕,在漫画中呈现了

本书非常美中不足的是,所有武打场面都只是摆pose加旁述,完全展现不出电影中由程小东和董玮所领导的精彩动作设计,也没有早期港漫最引人入胜的连环图式打斗画面。
当然迁就篇幅应该也是动作场面大缩水的原因之一,真要描绘招来招往,单是无名和长空的棋馆一战,大概就能画足一两期了吧。

老马最拿手也最引以为荣的彩图画风

所以这部漫画,严格来说文戏居多,称为图像小说(graphic novel)或许更适合。
没看过电影的朋友可以一看,享受一下老谋子的说故事方式和剧情反转,不过还是推荐看电影。
看过电影的朋友,这部漫画《英雄》,就当作是欣赏老马画功的一本画册吧(如果你喜欢马式画风)。


5.5/10


马荣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