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ntractor:剧情硬拗,为反而反


契约者

Chris Pine和Ben Foster主演的特种部队动作片《The Contractor》,讲述一名雇佣兵遭组织出卖后,决心找出幕后真相,终止一切阴暗手段的故事。

主角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士,身上有常年累积的伤患,虽不影响作战能力,但新上任的指挥官以此为由解雇了他。
男主一时间不只失业,连带医疗福利和退休金也一并泡汤,须要养家活口的他,顿时跌入人生谷底。


人到中年失业窘迫
前面近30分钟的铺陈,节奏偏慢,但细腻表达了男主陡然一无所有的恶劣遭遇,试图让他之后的决定合理化。
为生活,他考虑当雇佣兵,即使妻子一再劝阻,也于事无补。

人到中年,惨被打回原形,还能怎样?除了继续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又能如何?要转行从零开始……难。
加上一家三口生活费和房贷压力,要从头慢慢熬……难。

于是在一个他自认绝对信得过的挚友介绍下,他加入一个非官方军事组织,接任务,赚快钱。
接下来,影片进入观众期待的各种枪战动作场面,以及满满的阴谋论。
但也就是这硬汉戏肉展开的阶段,同时暴露了电影情节上的各种硬伤。


惨遭遗弃理由莫名
首先是整部电影就建立在男主完成任务后被当作弃子,引发他报复的主线上,但电影看完,我还是没搞懂为什么组织要放弃他,甚至置他于死地。
任务他们忠实地完成了,男主甚至还救了原本难逃一死的挚友伙伴,结果挚友安然回家,男主却遭遗弃。

不救男主就算,当他凭借自己的本事活了下来,组织居然还派人去灭口?
男主根本就没做出任何出卖或违背组织的事,到底是基于什么理由非要他死不可?
男主靠本身机智成功防止了暗杀,决定自行回国寻找真相,接着镜头转了几下,就从德国千里迢迢回到了美国,沿途竟然无惊无险,之前的暗杀行动,就这么昙花一现……


要表达男主有多厉害我懂,但他人设是特种兵,不是特工,作战他在行,要防备被刺杀应该是另一回事吧。
而且组织的暗杀行动失败了,可以如此毫无后续?
这么不当一回事,当初又何必劳师动众去暗杀他?

泯灭良心倒戈相向
男主回来后找到挚友,痛骂一轮,为了让自己从死人名单中剔除,恢复“真身”,决定将组织连根拔起,还说服了挚友一同行动,给自己一个交待。
我又不懂了,挚友为组织干了多年,从不过问任务缘由,一直心安理得拿钱做事,怎的这回被三言两语晓以大义,就决定对组织倒戈相向?


挚友也是为了养家活口逼于无奈,但多年来早就泯灭良心,最主要还是他有一个特需儿子需要花费大量金钱照顾,怎的就突然将这些都抛诸脑后,毅然决然要用枪指着自己的米饭班主的头?
就为了正义?就为了友谊?

不是不可以,但过程太随意,完全感觉不到任何内心挣扎,弹指间弃暗投明,难有说服力。
导演你若想塑造两个硬汉之间的真男人情谊,建议你可以参考吴宇森从《英雄本色》以后的同类作品。

Rambo上身冲锋陷阵
然后哥俩就这样去捣毁组织大本营了。
是要告诉我特种兵都这么有勇无谋?两条友要灭杀一个军火配备充裕的组织,不用先计划一番?就这么贸贸然从前门冲进去大开杀戒?


你是看不起这些雇佣兵组织,还是觉得自己是Rambo?
Rambo也会先设好陷阱整顿武器的,有你们这无头苍蝇一样的吗?

勉强说有战术,就是挚友负责前方开枪诱敌,男主从后方潜入屋内伏击首领。
结果挚友还真奋不顾身以身试子弹,就不会找掩护遮挡一下?
中了一枪,拼了命起身却还是不找掩护,硬是要在灯火辉煌下壮烈牺牲……
果然硬汉无疑,可是,能不能当个有脑的硬汉啊?

反派组织也太弱,男主两人几乎是虎入羊群,组织成员如肉在砧板,一面倒被当活靶,只有首领还懂得躲在屋里放冷枪,其余雇佣兵嘛,就这水平,真怀疑他们是如何活到当下的。


男主被当弃子,本身就是个阴谋,但绝对不会只是由这首领下令,背后必有更大幕后黑手。
而且这组织也不过是接命令或任务的中间人,干掉这组织于事无补,不能一劳永逸。

反正剧情从反转开始,就硬拗到逻辑尽失。
要单纯享受枪战和动作的视觉刺激,可惜本片这方面也只是普普通通。
Chris Pine从头演到尾,演技和努力毋庸置疑,就是被剧本和拍摄手法给误了。


4/10




Chris Pine演出电影:

Raised by Wolves Season 2:坑继续挖


异星灾变 第2季

《Raised by Wolves》第一季因为有科幻大导Ridley Scott当监制,并且亲自操刀了前两集而备受瞩目。
一年半后迎来了第二季,机器人母亲和父亲带同六个人类孩子,放弃了在开普勒22b星球上原有的地盘,来到了热带地区,加入一个无神论人类集团。

上一季最后一集母亲诞下了的七号孩子——一条能凭空而飞的怪蛇,这一季出场率大大增加,不负第七个孩子之名,而且还会蜕变,最终对人类的生存形成威胁。


反派Marcus,这一季依然一直想当领导,但之前偷来的母亲的武器眼睛,被母亲夺回之后,Marcus失去了先知能力,恢复成平凡人类,但搞怪思维还是不断。
所幸母亲也因此恢复无敌战力,想看母亲大发雌威的话不会失望。
老实说Marcus这反派人物是蛮成功的,因为我看了两季,每次他出场都很想他尽快领便当——可惜还没有。

这一季前几集依然都是在铺陈,节奏偏慢,要忍一忍。
忍得了的话,就能等到精彩戏肉在季终前一次过大放送。


与上一季一样,挖了更多的坑,不知要填到几时。
重点是,第一季当年一播完就宣布预订第二季,但这第二季已上线完毕了,还迟迟未闻第三季的确定消息。
如果不继续拍,这故事就这样腰斩真的会令人很不爽。
这也是好莱坞开始的这种一季算一季的“无未来”连续剧操作方式最让人不满的问题。


6.5/10

Black Box:难得见到黑盒子拆解和调查过程


Boîte noire
黑匣子 / 黑盒线索

一架从迪拜飞往巴黎的班机,在阿尔卑斯山坠毁,机上300人全输罹难。
初步调查发现有可能是恐怖行动,但年轻的航空事故调查员深入追查后,发现证据有被窜改过的迹象,有人企图隐瞒不可告人的真相。

法国与比利时联合制作的法语航空电影,少有地仔细揭露空难后的各种调查过程,包括俗称黑盒子的记录器,如何拆解;调查人员如何从录音分析并判断危难原因。


前半段节奏偏慢,但巨细靡遗的调查经过也算是开了眼界,至少凡人是没什么机会见识到。
后半段开始进入悬疑和阴谋论,也开始套路化,反而少了之前专注空难的专业感。
真相没什么特别,也不是看本片的重点。
两小时片长太长,减个1/4甚至1/3会更紧凑。


6/10

Moonfall:大导演大手笔下的百孔千疮


月球陨落

月亮从天上掉下来。
听起来蛮刺激,不难引起科幻片、太空片、灾难片爱好者的兴趣。

尤其操刀的是擅长此类型电影,执导过《Independence Day》、98年版《Godzilla》、《The Day After Tomorrow》、《10,000 BC》、《2012》、《White House Down》等卖座保证的德国导演Roland Emmerich,加上耗资1.4亿美元大手笔打造,观众期待,理所当然。

但没想到的是,两个小时片长的《Moonfall》,情节开展之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套路一个接一个,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也能察觉的剧情槽点一波接一波。


若关掉大脑开关,仅放任双眼扫描画面,或许的确体验了一部视觉满足感还可以的爽片,但身为万物之灵、智商最高动物,身为见识过各种过往同类电影的科幻迷观众,相信你很难说服自己,在事后睁一眼闭一眼或睁眼说瞎话地对《Moonfall》给出满意评分。

NASA还不如业余天文爱好者?
先说一开始又是通过业余天文爱好者,持蹩脚器材的追踪,成为全球第一个发现月球脱轨之人,这设定是在揶揄配备精良、人才济济的NASA和世界各地宇航机构通通在睡觉?
有戏剧性但无逻辑的老梗,过往同类电影已一再使用过,也一再被抨击过,不想时至今日,自编自导的科幻灾难片大导演还好意思拿出来现世。


接着是老梗中的老梗——月球有祸害地球的动向,谁会相信?
自然都认为是危言耸听,尤其提出之人只是一个nobody。

所以,必需要到相关领域的高层人士被惊动了,才会醍醐灌顶,但同样的此人即使言之凿凿,也难以说服一大票永远都觉得世界末日是无稽之谈的军政界高官,反正如何说服和证明危机确实存在,必定是此类电影不可或缺的套路过程。

好不容易确诊……啊不,是确认了之后,开始进入急寻对策的慌乱倒数声中,离谱的是NASA大头居然临阵退缩,而且当机立断得决绝无比。
大权于是顺理成章落入了一心救世的女英雄手里,率领一群东拼西凑的乌合之众,进行最后的力挽狂澜。


博物馆弄出来的航天机
结果所谓围魏救赵之计,竟是建立在一艘放置博物馆多年的航天飞机上。
哈啰,都说了是在博物馆里供人欣赏,当然是早早去掉了引擎、燃料舱等内部装置,只剩个外在空壳才可能世世代代当展览品啊,这月亮掉下来的紧迫时间内,有可能让这架尘封已久的机器重新启动还顺利操作?
任务是要成功飞上天,不是在飞机跑道航行一圈而已好吗?

然后一个不务正业了十年的前宇航员、一个在冷气房里动口不动手了十年的前宇航员,外加一个博士头衔都是骗来的业余天文爱好胖子,三条友就这么背负全人类生死、冲上太空去成就人类的最后存活希望。
末日当前,全世界就只剩这三人还怀抱救世之心?你要觉得合理,我也无话可说。


说到末日,月球撞地球这么大件事,全世界只有美国在烦恼在救急?联合国呢?
地球级灾难火烧眼眉,世界各国首脑不用连线讨论解决方案?美国就这么自把自为决定用核武炸月球?

先别说你能不能炸毁整个月球,就算真成功了,支离破碎后掉落地球的月球碎片能不把地球弄得百孔千疮吗?
可笑的是,中国居然还配合老美的核炸计划,二话不说提供了月球着陆器……
我知道这是中美合资电影,但需要这样置入?

我前妻在月球上
最终真相涉及人类起源,亿万年前的高智慧生物,因笃信人工智慧而作茧自缚趋向灭亡,这设定依旧俗套老套到不行,完全无法满足看惯科幻片的观众。
重点是那永生不死的AI矢志毁绝所有智慧生物,在整个宇宙展开灭杀行动,无往不利,结果却栽在文明科技落后程度不可同日而语的人类手中?


你把外敌塑造得如此强大(连上古高级智慧生物也束手无策),却以几个现世小人物来攻克救世,这宣扬人定胜天的想法我懂,可说服力是零。
胖哥的牺牲明显就煽情,同样操作在1998年的太空灾难片《Armageddon》就已做过最佳示范,20多年来亦不乏其他影剧作品照板煮碗,导演你难不成真期望观众看了会感动?

说到感动,本片硬生生添加了各种家庭伦理支线,像男主一定是离婚,一定要跟孩子不合,但一定会因各种狗血磨合,经历生离死别之后最终冰释前嫌。


同样是离婚的女主,因孩子和工作缘故与前夫保持联系,当月球之灾迫在眉睫之际,前夫理应与另一司令同时解锁核武炸月球,但前夫却突然爱意漫溢,临时改变主意:“我前妻在月球上,我不能解锁。”
另一司令闻言大呼:“那我妻子还在这地球上呢,我们得解锁炸月球!”

老实说,这一段让我不自禁笑了,并且认真认为这两句对白有望成为教科书典范。
小结:又是一部不知剧本如何能通过的科幻大制作。


4/10




Roland Emmerrich执导电影:
Godzilla (1998)

Halle Berry演出电影:
John Wick: Chapter 3 - Parabellum

Patrick Wilson演出电影:

重装战警:王导+史上最正周芷若


王晶自编自导+阚家伟联合导演的黑帮警匪片。
故事说警方成立了“重装战警”组,武装活力只稍逊飞虎队一筹,旨在对付规模大的黑帮。
陈小春饰演督察,因缘巧合结识了两名黑二代,因而产生连串设计陷害和仇杀。

“史上最正周芷若”邱意浓身为女主角,自然是全片最大看点。
王晶也不自私地尽展佳人美好身段,邱意浓全片出场如走秀,每个画面都身穿短裙热裤紧身衣,还有一幕显露事业线的泳装戏码。
讲真邱意浓颜值不合我意,但高挑长腿身材确实不错,难怪王导看上眼。
至于演技嘛,还是停留在周芷若阶段。


另一个女角胡然饰演女督察,同样身为“晶女郎”的她,也曾出演不少王导作品,包括三部《澳门风云》和《追龙》及《追虎擒龙》,不过胡然并非走性感路线。
陈小春虽是男主角,但角色人设蛮俗套无聊,随便哪个演员都能胜任。
他在片中不少武打戏,可惜全都肉眼就看得出是替身执行,真的蛮无聊。

本片只有70分钟,王导只花16天就杀青,明显是为了赚快钱和捧红他的晶女郎。
如果你是邱意浓粉丝就一定不可错过哦。


4.5/10

有花无实:揪心动人的悬疑谋杀案


Adabana(又名《徒花》)
作者:NON
类别:日漫 \ 犯罪悬疑
回数:28

之前分享《后宫婚》时提过,这位人妻人母作者NON过去的作品,如《卖肉的灰姑娘》和《后宫婚》都是三观不正的两性题材,原以为这部《有花无实》也是一样,不料居然是一部惊悚悬疑故事。

故事开始镜头聚焦在名叫美月的高中女生,做着上学前的例常准备。
此时电视新闻播放:与美月同一所高中的另一名女生真子,被发现遭人谋杀,头颅和左手还被残忍地分离。
镜头回到美月,她准备好一切之后出门,却并非前往学校,而是来到警局,淡然地向警察说:“我就是杀死真子的凶手。”


这外表温柔漂亮的女生,竟是表里不一的变态杀人魔?
这可能吗?
据说美月和真子,还是最要好的朋友……

为美月辩护的律师,原本只打算例行公事帮他的当事人意思意思要求减轻刑罚,没想到与她攀谈之后,发现案情并不简单。
耸人听闻的分尸谋杀,背后内情一页一页展开之后,揭发了一则凄凉揪心的故事,一段为好友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真挚友情。


参与角色不多,但这几个人,就已足够编织出这相当不错的动人情节。
尤其真相大白之后,会让人觉得难过,甚至痛心疾首。
NON画功精致、灵动,配上到位的分镜、细腻深刻的情感,28回一刷到底,犹如看了一部精彩的悬疑片。
虽然还是有bug,但绝对瑕不掩瑜。


7.5/10

狙击手:最冷的枪不太冷


中国国师级大导张艺谋和女儿张末联袂执导的小规模战争片。
背景为韩战的“冷枪冷炮战”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八连五班奉令救出被弃卧沙场的一名侦察兵亮亮,因而遭美军伏击。

新晋狙击手张大永最终凭借过人枪法和临场机智,击退美军,得回重要情报,建立军功。

活得越久越寂寞
整个事件在一片冰天雪地中发生,白雪覆盖,厚袄连身,既有《长津湖》的凄寒悲壮,也有张艺谋另一部作品《悬崖之上》的荒凉苍茫。


为什么说是小规模,因为整部影片主要只用了一个场景,相比其他大制作战争片的大场面,《狙击手》确是“寒酸”了一些,但倒也符合狙击手经常孤军作战,几乎永远属于配角身份的孤单寂寥。

讲述狙击手故事的过往电影不少,广为人知的当属1993年秘鲁导演Luis Llosa操刀的“Sniper”系列,总共拍了八部之多。
《狙击手》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叙述的是中美两组狙击手小队,在一个山头上正面对峙,斗智斗勇,其场面堪称棋逢敌手。

片中的狙击手不再孤单,因为有身份相同的伙伴携手歼敌;却也要在同袍近距离甚至跟前中弹倒地之后,被迫面对更直接更残酷的伤痛。
对这两组立场迥异的狙击小队来说,活得越久越寂寞,无疑正是最真实最心痛的写照。


枪手神话真实存在
片中枪法神准的主要为五班班长刘文武,以及五班战士张大永。
中国军队在武器配备上,远远落后于美军,不仅配枪射程不及,甚至连瞄准镜都没有,只有班长才得以手握一枚小望远镜,其余完全单靠最基本原始的瞄准方式射击对手。

神奇之处,就是在这严酷的环境和不足的装备下,中方枪手依旧如有神助。
影片角色原型为有“上甘岭狙神”和“冷枪英雄”之称的狙击手张桃芳,他在韩战的上甘岭战役中,最高纪录是32天内以442发子弹击毙214个敌人,平均每两发子弹即击中一人。
其中连续五天以61发子弹射倒51个敌人,枪法之准已可称百步穿杨。


另一狙击手原型是邹习详,同样在上甘岭高地,以206发子弹射杀203个敌人,命中率之高,俨然已是百发百中了。
该战役中,他与战友冷枪杀敌共3558人,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因此在美国军事史上被称为“狙击兵岭”。
神话,是真的存在,电影中的两位高手所演绎的神枪手并非夸张,只是我等孤陋寡闻。

兵不厌诈,这是战争
本片塑造的枪神传说是有根有据,可惜剧情不合理之处使之蒙上了灰。
班长刘文武是媒体报道过的神枪手,对美军是极大威胁,理所当然该去之而后快,但开战后到了紧要关头,美军却突然改为要活口,以至处于劣势的中方突然多了谈判筹码,实在于理不合,请问美军要活捉一个狙击手回去干嘛,生祭死去的战士?


刘文武带着另一小队成员彼此紧贴着往救亮亮时,美方其实当场开枪就能一举干掉两人——即使真要活捉,以美方狙击手的能耐,亦可准确射倒两人而不伤性命。
美方之所以没这么做,是为了讲信用,但在这节骨眼上还美化人性,会不会太不切实际?没听过“兵不厌诈,这是战争”?

美方狙击领队亦是智勇双全,全程与中方对战势均力敌,甚至一度占上风,最后时刻决定跑上坦克车之举,又再次让人大惑不解。
虽说坦克坚硬外壳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这么大的体积目标,也等于将自己无时无刻暴露在对方眼里,完全违背狙击手永远都该处在敌明我暗状态的宗旨。


结果,美方领队还是得爬出坦克车来对付仅存的张大永,这不是自打嘴巴吗?
更好笑的是,那领队懂得设假靶,却不懂得离假靶远一些埋伏?对方可是神枪手啊,这么靠近假靶,请问还有设假靶的必要吗?

最冷的枪,最热的血
本片最大槽点,应该就是亮亮背负的情报员身份,八连连长早知此事,才下了“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命令,但亮亮既然如此重要,何以只派一个狙击手小队去救援?
而且这根本就不是狙击手擅长的吧,连长会不会太知人不善用了?


到最后人仰马翻、马革裹尸,中美双方几乎全军覆没了,连长才带军来支援,这姗姗来迟的人马,还真不是普通的壮观,那何解之前不派他们行动?

《狙击手》原名《最冷的枪》,除了狙击手原本就是冷枪高手,也语带双关表示这都是天寒地冻里触手生寒的“冷枪”,同时亦有表达“最冷的枪,最热的血”的反差寓意。
但影片中两支狙击队伍正面对决,这特别的设计虽有一定新鲜感,却未免过于直面,反失去狙击手神出鬼没放冷枪的特质和精髓。


6/10




张艺谋执导电影:
悬崖之上

一秒钟

文中提及的电影:

Fresh:优雅的变态,精致的恶心


新鲜 / 绝命邀约

一名年轻貌美女子,老是遇上差劲的约会和约会对象,在感叹月老总是开她玩笑之时,一次在超市偶遇一名笨拙却有魅力的男子。
两人相约一次之后,女主对整容医生男子产生莫名好感。
男子邀约女主到外地度假,她欣然同往,殊不知这场情侣之游,揭露了男子不为人知的恐怖特殊嗜好。

前半段犹如一般情侣恋爱片,所幸男帅女靓,两人互动浪漫有趣,即使不爱看爱情片也过得去。
度假情节开始就急转直下,风格迥异,直接转成惊悚片了。
男子究竟有什么特殊爱好?还是不爆雷好了——但如果你已经被别人爆过就不关我事啰。


接下来就是连串恶趣味、重口味。
不过与时下流行的血浆爆棚不同的是,本片一直都走高雅路线,男主在进行他的特殊爱好时,还会配以古典乐和曼妙舞姿。
整个变态心理都用优雅方式和画面展现,恶心镜头也以精致方法演绎。
这种反差效果也有可能让你觉得更恶心。

三名受害人分别是白人、黑人、华人,也未免政治正确得太可以。
只差没从女主嘴里问出:不同种族在XX上有什么不同?(为了不爆雷只好XX取代)
结尾以为会有更惊人的报复画面,结果有点小失望。


饰演女主的是英国女演员Daisy Edgar-Jones,芳龄23。
这是她第一次担任电影长片女主角,表现不俗,难怪之前有凭其他电视作品入围过金球奖和英国学院奖。
饰演男主的是冬兵Sebastian Stan,的确是很有魅力,要钓女人真的不难。


6.5/10

解读恶之心的人们:见识罪犯克星侧写师的成长


Through the Darkness

在上世纪还没有精神病犯罪概念的年代,韩国出现几起连环杀人事件,让人民陷入恐慌,警方也因无法掌握凶手犯案轨迹而疲于奔命。

此时警队中有人提议与在狱中罪犯会面,倾听他们的故事,整理出罪犯类型、心态、惯性、动机,借此推敲出犯案中凶手的最佳追捕方式。
这就是韩国侧写师的起源。


受尽歧视的新晋分析组
《解读恶之心的人们》与一般警匪片的不同,在于将侧写师和刑警区分开来,侧写师负责分析、推理,刑警则负责实际追捕行动。
也因此,侧写师这一职位,无论上司、同级、下属都不看好,对一向“以行动说话”的刑警来说,侧写师更只是躲在办公室里站着说话不腰疼、只出一张嘴的多余之人。

可笑的是,侧写师最初的成立,也只是为了补黑锅,堵住媒体和民众不满的嘴,让那个脾气暴躁、动不动就K下属的警察厅长不得不点头答应的权宜之计。
于是,一组侧写师们(其实只有三个人)独排众议设立了最早的“犯罪行动分析组”。
可怜的是,初期的时候,他们连到犯罪现场勘察的权力都被置疑,受尽同行阻拦,饱受歧视。


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无视同事的嘲笑,侧写师分享的罪犯资料,果与实际相符合,等于证实了他们“未卜先知”的能力,才终于逐渐受到重视和认可。
艰辛的成长路程,说着听着容易,实际却是挨过了经年累月,才守得云开见月明,见证有志者事竟成。

过往凄惨形成的扭曲人格
本剧除了详述侧写师从无到有的历程,也阐述了他们与罪犯会面的经过。
连环杀人犯、强奸犯等重刑罪犯,在侧写师面前侃侃而谈,叙述他们的过往,以及犯罪的感受。


这部分描述细腻,罪犯们几乎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被残暴的父亲虐待,被隔壁的大叔侵犯,各种凄惨经历,造就了他们扭曲的心理,形成日后的杀人行径。

其中一名罪犯宣称人类都是丑陋的动物,因此杀人只是替天行道,与传说中明朝民变首领张献忠所立七杀碑上所刻“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的嗜杀心态相吻合。


连环杀人犯也坦诚他们杀人成瘾,只有杀人,才能感觉自己的存在,还会回味杀人时的痛快感,以至如瘾君子般无法自拔。
叙述的时候,七情上面,仿如获得心理慰藉、发自内心的喜悦,看了真是让人不寒而栗,也不得不给表演得入木三分的演员们一个赞。

现代社会的先天下之忧
扭曲变态的思维,相信任何正常人都无法直面,偏偏却是侧写师的日常。
他们不仅要经常聆听这些令人发指的故事(剧中侧写师说他们面访了超过200名重刑罪犯作为分析素材),会面完毕后回到办公室还要反复听录音做笔记,实在是痛苦的工作。


剧中责任感重的男主,为了协助行动组早日破案,还不时将自己带入罪犯的处境,让自己化身杀人魔,以便明白他们的杀人动机。
就如演员经常说入戏太深,跳不出来;侧写师同样也可能深陷其中,在精神备受压力下崩溃。

就算这真的只是一份无须出勤、只须坐在办公室分析资料的工作,心脏不大颗根本无法胜任。
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状元,都有其道理。
所以他们中途放弃,别怪他们,因为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如果他们坚持到底,请给予掌声,因为不是人人都能先天下之忧而忧,把为民除害视为当仁不让的义务。


CCTV欠奉的时代如何破案
本剧的刑事案件,都改编自韩国真实事件,故观之更令人毛骨悚然、惴惴不安。
最可怕的是,绝大多数此类重刑犯,外貌都与一般人无误,或许有的会猥琐一些,粗暴一些,但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擦肩而过的小市民,甚至不乏表面文质彬彬,释放善意提供协助的伪君子。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种米养百种人;这个世界并非罐头工厂,确实什么样的人都有,即便外表平凡,骨子里也可能绝不寻常。
(常刷社交平台的朋友必定都能感同身受:随便发个新闻就能见识到思维各异的留言就是例子)


本剧着重侧写师面临的各种挑战,循序渐进,节奏会有点慢,但胜在够细腻够精密,有时间的话,不妨细嚼玩味。

比较可惜的是,好几回侧写师只是推测出凶手个性,在罪犯落网后查核才发现吻合,因而引起众人赞叹,反映不出他们能在事前提供真正起到实际作用的追捕方案。
尤其几个杀人犯都是“不小心”因别的罪行被“意外”逮捕,是之后被侧写师旁敲侧击才承认了杀人罪,就感觉侧写师有点“事后诸葛”。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年代连CCTV都欠奉,满街都是监控死角,侦查难上加难,也让人看到当年警察遇到狡黠、精明的罪犯时会有多头痛,以至在破案压力下无所不用其极,连古代的屈打成招,来到上世纪的文明社会都还存在。
还好,社会是在进步着的,希望人类的精神领域,也别停下前进的脚步。


6.5/10




金南佶演出电影:
特务搞飞机

陈善圭演出影剧:
胜利号

尸战朝鲜

厉云演出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