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之四 王者之风:背负着李连杰包袱的新黄飞鸿


徐老怪和李连杰闹翻后,从《方世玉》看到了武术身手不逊于李连杰的赵文卓,立马像捡到了宝,签了赵文卓,继续打造他一手建立的黄飞鸿电影神话。
但明明是举足轻重的换人演黄飞鸿的第一炮,不按牌理出牌的徐老怪反而不亲自操刀,将导演筒丢了给元彬,自己当监制兼编剧。

好吧起码编剧还是徐老怪自己,偏偏这次的剧本写得毫无诚意,说是黄飞鸿系列第四部,却处处都是前三部的影子:

- 还在玩舞龙舞狮,明明第三部才《狮王争霸》,就不怕观众会嫌没新意?
硬搞了洋人乱七八糟的四不像,什么怪物都有,就没有狮子,这还叫舞狮大赛?


- 什么红灯照,明明就是照搬第二部的白莲教,还要玩儿女私情,死未?

- 什么十四姨,明明就有一个万中选一的关之琳十三姨,硬拗个妹妹出来瞎搅和,有意思?


- 明明就是要介绍新黄飞鸿,却所有的黄飞鸿架势依旧按照李连杰的方式呈现,那不等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公告全天下赵文卓只是李连杰的影子?

赵文卓是新人,就不挑面瘫毛病了,但灵气和气质这种天生的元素,就是跟李连杰相去甚远。
如果不是钱嘉乐和周比利的打斗还有一点点看头(当然还是跟前三部的武打戏差很多),这第四部和前三部相比,完全是天差地远。


5.5/10


赵文卓演出电影:

消防厅旁警察厅:灾难+犯罪、救援+刑侦,鱼与熊掌兼得


The First Responders
急救先锋

金来沅、孙浩俊、孔升妍主演的韩剧《消防厅旁警察厅,讲述一墙之隔的消防员和警察,为抓捕罪犯与实施救援而通力合作的故事。

纯警匪刑侦片或纯灾难救援片很多,但结合两者且戏份均等的影剧则比较少见,消防厅旁警察厅》这方面兼得鱼与熊掌,率先具备了一定吸引力,毕竟警匪和灾难救援这两种类型本就各具拥趸,能二合为一自然对观众来说是锦上添花。

各司其职的男女男团队
消防员和警察双剑合璧、各司其职,在解决问题上如虎添翼,但两者的工作性质和处理原则终究不同,比如警察专注的是保护现场不被破坏好进行侦查,消防员则是以救援为首要目标,在各自立场迥异的前提下,矛盾难免,加上这是演戏,戏剧冲突效果一定要有,双方的争执自然表现得更加显著也更有看头。


本文发表于8网站

The Rig:受困大海中央,人性矛盾不断


钻井惊魂

苏格兰剧,背景为欧洲北海地带的钻油井。
工作人员原定撤退,突如其来一场诡异大雾,让载人回家的直升机无法前来。
更惨的是通讯失灵,钻井陷入与大陆失联的状况,此时意外频频发生,人心惶惶。
研究人员发现,大雾带来的不只是迷,更可能是不知名的上古生物。

相当“传统”的灾难片,一开始疑云重重,完全不知发生什么事,致使角色之间相互猜疑,制造矛盾。
线索一点一滴透露,剧中人物须要拼凑出一个真相,然后又再为攻或守无法达成一致而激辩不合,在无处可逃的困兽海中,更可能随时做出错误决定。


虽是老调重弹的剧情结构,但处理得好也可一看,可惜本剧节奏不快,短短六集但真正营造出紧张效果的部分少之又少,多数时候觉得拖泥带水。
很多所谓的人性矛盾看得出是刻意所为,只为制造冲突,有一些人物不但无端降智,性格立场还前后矛盾,bug真不少。

但喜欢这种吊起来卖的悬疑感的朋友还是可以看看,反正只有六集,很快过。
PS. 若有看过比利时剧《Into the Night》土耳其衍生剧《绝也潜行》就知道这部《The Rig》是哪种路线。


5.5/10


比利时/土耳其灾难剧:
Into the Night

Into the Night Season 2

Yakamoz S-245

猎首密令 / 狩猎:李政宰自编自导自演野心力作


Hunt

李政宰首次自编自导自演,讲述1980年代韩国国安部两名官员,为追捕潜伏在韩国境内的北朝鲜间谍,不惜一切将所有人都列为嫌疑人。

全片信息量极大,涉及了韩国历史上的光州事件和仰光爆炸事件,片中总统虽没指名道姓,其实就是全斗焕。
情节进展快速,信息跳跃式提供,观众须要自行拼凑。
这类眼力和脑力都要够力的片子,还要通过翻译字幕来玩拼图,绝对是很大考验,不少时候会抓不到球,好些情节还没厘清就已过场,看戏的精神负担极大。


动作场面处理得不错,枪战、爆破都相当刺激,而且蛮多大场面,似乎李政宰的野心并不满足于小规模谍战片。
据说李政宰原本只是想拍一部谍战剧情片,但为了市场和票房,才加入了大量动作画面。

本片可说是质感十足的谍战片,但也可看出初次执导的李政宰,在不少衔接方面处理得有点奇怪,若非有意为之,那就真的是会让观众对故事更不好理解。
如果是其他有经验的导演的作品,我会觉得不过不失,但既然是处女作,就不得不赞扬了,不过肯定还没有到“哦这部会成为经典谍战片”的高度。


剧本其实写得不错,李政宰和郑雨盛两人饰演的角色都并非表面上如此简单,也通过他们俩的际遇带出一个讯息:同样身为革命者,却可以有着完全不同甚至背道而驰的革命理念。

剧本有不少很不错的巧思,但在观影时没注意到,是后来看了完整剧透影评才理解原来如此,有兴趣的话可以上网找找,可能也会让你对李政宰磨了4年的剧本另眼相看。
据说原本李政宰和郑雨盛的角色是对调的,但郑雨盛不肯,到后来李政宰决定放弃坚持,郑才点头答应演出。


6.5/10


李政宰演出影剧:
鱿鱼游戏

与神同行

郑雨盛演出电影:

武侠:撑不起武侠大名


不以武侠片或古装片起家的大导演,执导武侠片时都会拍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比如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的《英雄》。
陈可辛是另一例子,在拍《武侠》之前他唯一拍过的古装片是《投名状》,但那是古代战争剧情片,与武林和江湖无关。

作为陈可辛的武侠片第一炮,《武侠》特色蛮多,但是好是坏就不一定。
启用甄子丹和金城武为双主角,一武一文,难得的是代表“文”的金城武饰演的捕快徐百九,戏份和抢镜度都毫不在甄子丹饰演的隐居高手刘金喜之下。

徐百九精通人体穴位和医理,通过他传达的专业知识,以浅显易懂的绘画画面,深入浅出解释了武功如何对人体造成伤害,这在过往武侠片中并不常见(是不是首创就不敢说),对我来说是加分。


事实上《武侠》前半部并没有太多传统武侠片的感觉,刘金喜和汤唯饰演的阿玉一家人的关系及与村民的相处日常,更像是古装文艺片。

到了徐百九出场后传成了侦探推理片,徐百九的自言自语和内心独白的呈现方式,以至杀人犯的记忆片段等等,还展现出些许cult味,影片这一部分其实颇有古龙新派武侠feel。
但从七十二地煞出场之后,则又回到了很传统很一般的武打片。

同一部电影基调转换并不少见,甚至也有过前后完全不同类型的例子,比如《From Dusk till Dawn》。
但《武侠》的内部型态转变,并没有让我觉得是刻意为之的特色,反而呈现出一种切割不当、凌乱不统一的四不像感觉。


导演对于某些地方的处理,也让我黑人问号了好几下,比如为什么要叫村民唱山歌骂徐百九?又不是歌舞片。
为什么非要逼金城武讲四川话,只是为了他来自四川?这努力并没有加分。

为什么要找王羽演七十二地煞首领?不好意思觉得他样子没有统帅黑帮的架势。(网上还有人说像公公比较多……
看到刘金喜断臂时,他指着对方大喊“什么!”的时候,画面上是飞砂走石(片中的小孩不会吓到吗),但我感觉不到一个父亲的愤怒心痛,反而觉得这一幕很滑稽。


《武侠》的武打戏并不多,或许是如此才去芜存菁,觉得几场打戏都拍得不错。
不过“武侠”两字是“武”和“侠”缺一不可,但我只看到本片的“武”,没看到“侠”。

本片原名《同谋者》,因片中刘金喜说过一句话:“天下人都是杀人犯的同谋者”。
但想也知道《同谋者》这样的片名肯定不卖,所以决定采用“武侠”这大器很多很多的片名。
这是很大胆的做法,因为“武侠”两字承载的,不仅是一个久远的文化,亦是一个庞大的宇宙观,重量绝对不等闲,更会让人对这部影片抱有极大的期许。
可惜,《武侠》最终撑不起这大名。


6.5/10


金城武演出电影:
喜欢 · 你

汤唯演出电影:
分手的决心

吹哨人

惠英红演出电影:

The Menu:一餐吃掉一只劳力士


菜单 / 五星飨魇 / 五腥级盛宴

价值1250美元的晚餐,先不说吃不吃得起,如果可以,你会花这笔钱吗?

“佛地魔”Ralph Fiennes、“棋后”Anya Taylor-Joy、“X-Men Beast”Nicholas Hoult等主演的黑色喜剧惊悚片《The Menu》,故事就设定在这一顿凡人等闲吃不起的精致餐饮(fine dining)晚宴上。

痴迷美食、崇拜名厨的男子带着新女友,前往偏远海岛上的高级餐馆赴宴,同行的还有知名美食评论家和电影明星等11位食客。
这一顿前所未尝,本应味蕾大开的飨宴,却无预警化作一趟地狱之旅。

诡异+讽刺的前菜
影片前段铺陈恰如其分,悬念相当,领班带着众人参观岛上设施,讲解食材获取及照料,观众赞叹之余,也从领班礼貌但并不友善的态度及配乐,感受到静悄悄弥漫着的诡异氛围,不期然产生山雨欲来宴无好宴的不安感。


本文发表于8网站

鬼吹灯之南海归墟:偶像剧版本的摸金校尉


别误会,不是潘粤明版的南海归墟,那个还得再等等,这是抢先一步上线,也是第一部改编南海归墟的影视作品。
(南海归墟讲的是海底墓,大概等于拍Aquaman的规模,无论实景或特效都难度极高,因此前几年鬼吹灯影视化尽管热热闹闹,终究没人敢碰这一块)

有没有跟到原著就不比较了,对网大有要求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原著的信息量和内容,一部正常时长的电影当然跟不完,起码也要三小时、九小时,再加个三部曲那样的阔打才够嘛。


饰演胡八一的演员没见过,气质基本还ok,但遇上事情就瞪大双眼、一脸惊慌的演绎,实在是辜负了摸金校尉第一人的冷静。
我说导演你是怎么选人的?还是你压根儿没看过原著,根本就不懂胡八一的神韵。

Shirley杨的演员算网红脸吗?颜值的话是还行,演技就麻麻地,杨参谋智勇双全的范儿也没诠释出来,当个花瓶版Shirley杨勉强过关。
胖子演员就打酱油,看过都不记得他样子,失败。


明叔由香港演员骆达华饰演,你可能对这名字不熟悉,但看到他样子应该就会说“哦是他”。
之前潘粤明版《昆仑神宫》的明叔找来汤镇业饰演,口碑还不错,接下来的鬼吹灯影剧是不是也都要玩这香港外援招术?

本片花了不少篇幅泡制胡八一和Shirley杨的爱情戏码,可说是最走偶像片路线的鬼吹灯,可能可以吸引到一些喜欢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观众也说不定。
节奏是不慢,盗墓过程也紧凑,但就没什么新鲜刺激感,尤其鬼吹灯影剧看了这么多,真的会审美疲劳。


5/10


鬼吹灯影剧:

狩猎:东北寒冬版异形 + 铁血战士


1980年代东北寒冬时分,两个护林员为追捕匪徒,入林后意外遇上外星怪物,两帮人惨遭截杀。
片中的外星怪物有两种,是猎杀和被猎的关系,可说是中国东北版的Alien vs Predator。

人类也是两组人,关系亦是狩猎和反击,最后当然就是人与人、外星人与外星怪物的大乱斗。
比较好笑的是,这回的Predator能跟人惺惺相惜,站在同一阵线,不像铁血战士那样见人就杀。(人类还用老派的方法帮外星人止血)


演员中只晓得喻亢,就是甄子丹的徒弟,在电影《龙虎门》演那个一直带着廉价面具的火云邪神,在王晶版《倚天屠龙记》演玄冥二老的鹤笔翁。

不介意五毛怪物特效,不介意中国山寨版异形的话,纯粹看无脑人与怪物打架,可以试试。


5/10


喻亢演出电影:
Predator

Prey

异形系列:

欺诈猎人:黑吃黑才是更高境界的欺诈


The Black Swindler

专门骗取他人金钱财物的欺诈师,称为“白鹭”;以美色诱惑他人上当的,称为“红鹭”;对这红白两者下手黑吃黑的欺诈师,是为“黑鹭”。
本剧讲述的,就是一名年轻黑鹭的故事。

改编自黑丸+夏原武所著的同名漫画(原著日译为《诈欺猎人》,英文名为《Cheating Hunter》)。
男主黑崎15岁时,父亲被欺诈破产还欠下无法偿还的债务,杀害家人后自杀。
劫后余生的黑崎在一名隐于市的大尾的训练下,成为专职对付白鹭的黑鹭。


剧集以黑崎四处吃掉白鹭展开过程,不同欺诈单元之外,也以黑崎寻找当年害死家人的元凶来贯串。
女主是黑崎协助的其中一名受害者的女儿,是法律系学生,矢志成为检察官,虽然黑崎对他家有恩,但她对黑崎黑吃黑的行事手法一直很反对。

全剧节奏算明快,虽然女主和专找黑崎麻烦的警员有些脸谱化,但文戏版的以暴制暴,看到不择手段欺骗善良百姓的欺诈师反被欺诈,还是有一定的大快人心可看性。


黑崎的不少欺诈手法,万变不离其宗,也即表示骗子行骗其实往往就那几招,主要是在对方心急失方寸的时候下手,大家可引以为鉴。

另一个手法是先花钱买下一些空壳公司来当道具,以钓到大鱼。
果然,没钱的话要骗人都骗不了。
比较可惜的是由始至终都没出现红鹭。


原著漫画的画风不是我喜欢的,看了一卷就弃了。
2006版的改编连续集我也没看,听说这2022年的新版比较好看。


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