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龙虎门 1197:史上最差编剧,没有之一


所以,王小虎到底几岁了?17、18、19、20?
如果是20岁,这身材、这发型、这表情走在街上,不用施展九阳神功都生人勿近啦。


四大教主之战2.0
新篇章,失惊无神跑出一个四大教主之战2.0,完全没有任何合理和顺遂的铺陈。
就像你吃着一盘炒饭,吃一半去order饮料,回过头来桌上炒饭不见了,变成一碗鱼丸面,然后你还不得不继续吃下去。
老实说我还真的去找回上一期1196,看究竟是不是我漏看了什么四大教主约战的情节。

话说,新彬龙不是很喜欢蹭热度和博销量吗,所以才硬把老祖宗拉回来变主导,这期讲四大教主之战,这么难得劲爆的题材,竟然不放上封面?
竟然又是那只半死不活的废老虎,难道你们不知道龙虎门读者有多讨厌这位大当家吗?
(当然不知道,你们从来都不care读者想什么;就算偶尔知道了也当作没看到)


讲狗话
这个纯粹是文字问题:我只听过“讲鸟话”、“讲鬼话”、“讲干话”、“讲垃圾话”,就是从来没听过“讲狗话”。
拜托,找一个真正够格处理文字的人很难吗?
不过也明白的啦,一群文盲高层话事,他们自己都分不出对错好坏,有问题也看不出来啦。
(最著名例子:当年的李X兴编剧不会写字,剧本都只用讲的和录音,传为佳话)




到底打了什么
上面三张图,你看到了什么?
省水省力的四大教主之战,来去都是大大格的环境破坏意象图,连一招半式都不用浪费精神精力去想去画,连人物勾头都不用。
这是武打漫画,不是灾难片。


四方城之战
看到这张构图,我笑了。
打麻将吗?东家打南家、南家打西家、西家打北家、北家打东家。
好标准的上家打下家,四个超级高手应该要彩排很多次才可以打到这么恰好完美。
记忆中,最后一次看到这样的构图,是A片多人战的画面。


来来来,省力不嫌多,再来一张画了等于没画的多9余“大战”全页画面。



四大教主家家酒
白天打到入夜,四个人平手然后坐下来吃包喝茶,大家无穿无烂,连衣服都没破,比金钟罩十二关的金身无敌还厉害。
玩家家酒吗,还是学摔角那样全是假假的表演赛?

当年老黄版的四大教主之战,打了很多期,虽然也被读者靠北,但至少有打出效果,有打出怒火,有打出四大教主的优劣输赢。
这个2.0,完全多9余,打了等于没打,到底干嘛打?这样骗钱你们真的好意思?

如果一早就是准备来聊天的,干脆各自在家用Zoom就可以了。
话说四大教主是有这么闲就对了?大老远约在珠穆朗玛峰就为了打一架?
彬强是要致敬华山论剑?拜托,你这种狗屁拷贝猫,照下镜子,不要亵渎经典。

再话说,火云邪神的战力不是都比在场的高一级吗?不是还有飞升诀吗?平手?
东方无敌不是旧伤未复吗?不是承诺将教务交给真龙,自己闭关修炼狗屁十阳吗?
蚩尤不是跟魔鬼党有默契吗?搞这出是当卧底还是无间道?还是编剧又忘记自己写过什么了?


香港龙虎门
为了硬要龙虎门参一脚,就硬讲香港很重要,笑死。
拜托,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这四个亚洲地区加起来还不如一个香港重要?
需要四个地区去保护香港?中、日、韩、泰是这么吃饱没事干就对了。
还不如直接入侵香港,四边瓜分插旗,你看魔鬼党还敢不敢随便去香港跟四大黑帮作对,搞这么多无谓事情干嘛?
这四大教主的高峰会议就这么结束,真TM笑死。


凤夺天问蚩尤:他凭什么代表泰国?
怼得没错,那反过来也要怼回凤夺天:你不是通天教幕后教主吗,那你凭什么代表至尊会?编剧神逻辑。


天网
诛神者还玩不够?
地表一堆烂摊子完全没修补到,之前铺的情节完全没收尾到,又要去玩天外虚无的神魔?
这编剧明显是想到什么写什么,龙虎门史上最烂编剧,没有之一。


西城无敌
西城无敌???哈哈哈哈哈哈,笑死。
我只知道成吉思汗的名字铁木真,是他老爸在他出生时,于战场上杀败的敌军将领的名字。
所以西城勇也来仿效,用自己平生宿敌东方无敌的名字,为儿子命名?
当然不是,都说了主编一群文盲,会知道成吉思汗的典故才怪。
先达摩、后平凡,现在是无敌,只能说,新彬龙为新角色取的名名符其实无敌——烂。
东方无敌都开始叫小孩“敌儿”了,真是笑死,翻生,再笑死,再翻生。


娃娃
拜托,不要再消费娃娃了好吗。
老祖宗 aka 当年的小剑仙根本在他入邪道后就不爱娃娃了,到最后知道娃娃钟情赤飞后,还心理变态玩弄了她。
白痴深情哏还一直玩不腻,看了都烦。


老邪神
罗刹教沦落到需要老祖宗庇护?有问过阿勇哥吗?
老不死老邪,整天在那边扮睿智老人,看了都烦,最名符其实唔死都冇用。


马小灵
在王小虎面前,跟老祖宗手牵手?
还要跟老祖宗去找娃娃?妳有考虑过你男朋友的感受吗?
妳不知道老祖宗是龙虎门大仇人?
马小灵什么时候变这么渣?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果然什么样的编剧就会编出什么样的渣男渣女。
话说,这又是要“致敬”旧龙的美姬和老祖宗那段忘年之恋情节?

1200期要到了,恭喜恭喜,到时再继续弹。

追回:

流浪地球2:想法多了,故事味道还是差了点


《流浪地球》全球票房近7.4亿美元,不拍续集对不起自己,但《流浪地球2》并非讲述地球开始流浪宇宙的后续发展,反而挑了前传故事来拍。

(不晓得片名为何硬要叫《流浪地球2》?何不直接叫《流浪地球前传》,或《流浪地球0.5》、《流浪地球-1》不是既切题又较有创意也不会混淆视听吗)

拍前传是有风险的,因为观众已经知道未来会怎样,少了想看事件发展和结果的好奇与乐趣,除非你对正传里的主角很感兴趣,或希望更深入一些理解正传没机会细述的来龙去脉。

在这点上,刚好我并没有特别想知道《流1》吴京饰演的宇航员刘培强的背后故事;对全世界如何迫切处理人类危机也不怎么期待——反正类似故事也拍过很多了,大都八九不离十。


本文发表于8网站


前作:

Scream VI:家庭伦理恐怖片吗


惊声尖叫6

这系列我从第一部看起,从未缺席。
与其他砍杀系列不同的是,《Scream》没有一直循环“重生”杀不死的杀人狂,每一部的凶手都是新人,而且多数是双凶手(只有一部是单一凶手),让观众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过足“推理”瘾,也因此建立了此系列独树一帜的机制。

平心而论,这第六部的剧情和氛围处理得不错,情节走向完整,好几场杀戮戏也相当刺激,老实说我有一点意外到(因为一直以为只是炒冷饭)。


但最受不了的,也是个人认为破坏一切优点的,是片中无论正派反派都有刀刺不死也没什么伤的不死身。

比如:黑妹在地铁遇刺,小腹被捅了狠狠的两刀,出了地铁车厢没直接躺直,还能讲冷笑话……
剧终前突然出现,鲜蹦活跳地跑到事发现场与众人汇合……

她的孪生兄弟被两个凶手刺了几刀,倒地了这么久,光流血都该流死了吧,最后也救活了……


星期三先是后背被刺一刀,没事,继续到处跑;然后肚子再被刺一刀,还是没事,剧终时啥都没事地走来走去……是因为上一部被刺到住院,阴差阳错练成了金钟罩还是九死邪功?

反派弟弟也很扯,被正派姐姐刺了几十刀也像没事,最后一刀刺进口中,姐姐还耍狠转了一下刀子确保伤口开得更大一些,这TM准该翘辫子了吧,在这情况还能不死的只有神仙了,谁知最后又像Terminator那样爆冲出来要继续砍人,然后才会电视机砸死……


一堆铁布衫硬功最佳示范完毕,我不行,为什么要逼观众接受这种无厘头的杀不死刺不伤设定?
最佳反面教材,完全不值得鼓励,电影要是可以这样乱来,谁还会好好写剧本好好拍?

照此系列惯例,凶手揭盅后一定要讲一轮废话来解释杀人动机,但动机也越来越牵强,越来越family了,随便硬拗成之前的杀人犯家属酱也行,拍粤语残片吗?


5.5/10


前作:
Scream (系列第五部)

生死环线:我应该失望吗?


Circle Line

因为标榜的是新加坡首部注入大量特效的怪物电影,而且请到著名设计师构思怪物,阿根廷特效公司处理特效,所以要看一下。
演员有熟悉的刘子绚、俞宏荣、陈邦鋆,所以也要看一下。

故事说一群地铁搭客一如往常地在下班时间乘搭地铁,谁知遇上故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肇事者竟然是一只庞大的怪物。

直接讲吧,不好看。
故事简单无聊是一回事,bug和槽点多到顶不顺才让人受不了(我居然还很认真地做了笔记),大家忍一下:


- 怪物外形第一感觉是像三角龙+原角龙的变体,恐龙feel比较多,独家设计感不足,吸引不了我。

- 地铁公司两个阿头为了要不要上报地铁故障差点翻脸,结果说要等的赢了,谁知镜头只过了几秒钟,说等的阿头就上报了……那之前干嘛较劲较到面红脖子粗,为了增加戏剧冲突?

- 一群地铁工作人员一直找不到失踪列车,俞宏荣出马一下就找到……

刘子绚可以撞开怪物,李沛旭可以一脚踹开怪物……庞大怪物看起来体重应该是以吨计算的吧,这么弱鸡对吗?

- 刘子绚被怪物压在地上也完全没事,这不跟被一辆卡车压着一样吗?不会内伤?


- 怪物走路的声音我真笑死,根本是auntie穿拖鞋路过。

- 刘子绚一面打怪还可以一面精神喊话,厉害。

- 开场的小孩是谁?跟20年后的角色们什么关系?

- 为什么一户普通人家会在鱼缸里养了一只小怪物?又不是天竺鼠、乌龟、蜥蜴,是怪物咧,搞得这么理所当然,起码也该说是什么科学家养的吧?

- 突然怪物就跑进了地铁隧道?怎么跑进去的?你告诉我那父亲是地铁人员,不小心把怪物带出去(或怪物自己跑进他的背包之类)我还能接受,什么前因后果都没有,剧本可以酱随便写就对了?

- 刘子绚最后说:“保护不了孩子,就不是好妈妈”,然后在怪物母亲面前一把火把它的孩子都烧死……


语言和对白:

- 孩子叫Lucas、少女叫Janice、陈邦鋆叫Calvin,还有Jane、Sarah、Pete、Tong,既然都叫红毛名,为什么来到职衔又要用拗口的中文?什么“监督长”,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职位,head of supervisor?

- “上头开了董事会议,今天早上的故障,他们很不满意”,听到这句对白我差点喷水:请问故障有令人满意的咩?

- “新线快要开启了,资金紧张”,好一个“资金紧张”,从来没听过有人会这样讲。

刘子绚对孩子说:“你可以一个人在这里呆着吗”,你会跟你孩子说“呆着”吗?

- 少女Janice说:“受伤的乘客应该都搞定了”,哈啰,不是要讲很正规的华语,做莫又来一个“搞定”这么口语的说辞?


- Calvin拿起电话说:“这里是总部,请说”,我真想知道,哪一个机构或部门的人会一接过电话这样讲的。
 
- 李沛旭还是演台湾人?“叔叔”是一声+轻声,这里没人会念成“鼠熟”的。
BTW为什么要找他来演?看不出有什么作用。

刘子绚把“路堤”念成“路体”,工作团队都没人察觉吗?

- 地铁公司上司说:“找出问题在哪里,然后把它斩草除根”,我的妈,“斩草除根”都出来了,厉害。

- “我们往下走,说不定会遇到下一个地铁站”,原来地铁站可以遇到的哦,下次记得相约去遇到麦当劳。


演技和配音:

- 除了几个主演,其他人演技都好烂;少女Janice根本面瘫,毫无表情转换,导演不会教一下?其他有对白的路人临演更是不忍卒睹。

- 俞宏荣演技还行,但讲话时嘴巴几乎不开,像在玩腹语术,很难不让人怀疑他在现场到底是有念台词,还是1234567那样乱念罢了;后制配音像含着卤蛋讲话,口齿不清到一个极致。

- 配音更烂,完全对不上嘴,还像念台词,一点感情都没有。
少女Janice的口音一听就是那种平时很少讲华语的腔调,那你干脆讲破华语吧,何必硬要配上正规华语口白?


镜头晃到一个不行……请问地铁管理人员开会,为什么要摇晃镜头?
唯一优点是小小讽刺了曾经常常故障的地铁系统,但也只是点到即止(而且制作人很小心地声明这故事不是发生在新加坡,而是一个不知名的亚洲城市,真有求生意识)。

导演蔡京笃曾在好莱坞受训,这是他的首部执导长片,bug多就算了,重点的镜头语言、拍摄手法,从这部电影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想法,也看不到他日后会拍出好片的潜质。

“培养新的电影人才,一直是本公司DNA的一部分。蔡京笃是一名极具潜质的类型片导演,我们相信《生死环线》将能吸引到亚洲,甚至更远的观众观赏这部令人振奋的电影。”
“希望《生死环线》有机会把新加坡电影制作和娱乐推向另一个高峰。”
以上两句话是两位制作人受访时说的。


3/10 (注:IMDb 3.7,豆瓣3.3)


Beef:平坦不平坦,我们说了算


怒呛人生

韩裔导演李成真打造、凭借《The Walking Dead》走红的韩裔好莱坞演员Steven Yuen和美国著名单口喜剧艺人Ali Wong主演,黑色喜剧《Beef》讲述两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因一次路怒事件,引发了事后连串始料不及的恩怨情仇,最终让两人重新审视自我。

“There’s always something.”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的人生不可能处处平坦、事事顺心。“一切都好,只缺烦恼”?只会出现在歌词里。

辛苦工作一整天,回到家想洗个舒服澡,却发现莲蓬头坏了;想坐下来休息放空一下,却发现厕所漏水了;想喝杯好茶看部好电影,却发现楼上邻居开始敲敲打打。
是的,there’s always something,最不想接触到的倒霉事,总会在最无预警的时候悄然发生。


本文发表于8网站


Steven Yuen演出电影:
Nope

Ali Wong演出电影:

The Mandalorian Season 3:群雄逐鹿热闹,主角焦点变小


曼达洛人 第3季

星战番外剧《The Mandalorian》开播以来深受星战粉喜爱,前两季叙述曼达洛人Din Djarin孤身于星际遨游,为完成雇佣任务赚取生活费。

某次任务的“货品”竟是与绝地武士神人尤达同族的小Grogu,两人在旅途中患难与共,建立真挚感情,曼大人因此做出了生平第一次毁约行动,把小Grogu带在身边,寻找行踪不明的绝地武士,好让他们接手抚育。

绝地武士训练严苛,须远离亲属以便专注,小Grogu最终选择了放弃成为绝地武士,毅然回到曼大人身边,大小两人于是继续展开漫无目的的星际之旅。


本文发表于8网站


曼大人前作:

模仿犯:槽点不少却能追着看完


改编自日本作家宫部美幸的同名推理小说,吴慷仁、柯佳嬿、庹宗华等主演、林心如特别演出,《模仿犯》在Netflix上线两周即成为该平台首部打入全球收视十大的台湾剧集。

故事说1990年代松延市发生连环杀人案,生性“龟毛”的检察官郭晓其负责带领专案小组追查,不仅要与狡猾的凶手过招,还要防范媒体搞破坏,最终虽得以破案,却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是一部节奏、氛围、戏剧冲突都掌握得不错的刑侦剧,至少有让我不间断刷下去——不是说一口气看完(如果有时间是有可能的),而是没在看一半时蝉过别枝转台去看其他影剧。


本文发表于8网站


其他台湾制作刑侦剧:

课后战争活动:学生上战场,打怪变相残


Duty After School

改编自韩国漫画作者河一权的同名网络漫画,《课后战争活动》讲述一个外星怪物袭击地球的末世故事,一班学生被迫拿起来福枪对抗命运,度过他们生命中最黑暗的一段日子。

从丧尸到外星怪物
基本操作犹如去年上线的青春校园末世韩剧《僵尸校园》,只不过将丧尸换成了外星怪物,画面同样血腥;学生们既会在大敌当前时团结一致,也会因人性驱使产生歧见而大争小吵闹不完。

另一分别是《僵尸校园》的学生是在丧尸无预警出现后,被逼立马杀退丧尸求生;《课后战争活动》的学生则是经过了一连串军训,全副武装佩戴真枪实弹后,才开始面对怪物敌人。

让学生群体提枪拿刀进行残酷生存活动,最早源自日本于2000年上映的《大逃杀》电影(改编自1999年的小说),不过《大逃杀》讲述的是同班学生自相残杀,题材更黑暗变态,相比之下《僵尸校园》《课后战争活动》至少还是建立在互助互利的团队精神上,比较正面积极。


本文发表于8网站


文章提及的影剧:

刺客信条 · 王朝:画给老外看的中国历史漫画


作者:许先哲
绘画:长肖
类别:陆漫 \ 古代武侠
卷数:5

中国漫画作者许先哲凭借《镖人》爆红后,法国电子游戏商Ubisoft找上了他,合作创作Ubisoft开发的经典游戏《Assassin's Creed》的中国版漫画。

故事背景为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当皇帝的时代,节度使安禄山携同史思明举兵造反,也即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司马迁所著《史记》有记载,中国五大刺客为曹沫、专诸、聂政、豫让、荆轲。
这部漫画的主角李萼,就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刺客。

主角李萼

以前的刺客不是为名或为利,多数都是为了家国,行刺他们认为祸害天下的当政者,比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刺秦王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这些刺客抱负着远大理想情操,因此他们的故事自然也更加地可歌可泣、千古传诵,表达的是对现实不满而不屈服的坚毅精神。

貌似张飞的安禄山

《刺客信条:王朝》与其说是武侠漫画,还不如说是历史漫画,其涉及的故事与朝政社稷百姓更多关联,而并非武林和江湖,这与《镖人》的定位一致,大概可以算是许先哲创作的风格。

造型非常反派的史思明

这部漫画据说许先哲只负责剧本,绘画完全交给了另一名漫画作者张肖,所以画风上明显看得出与《镖人》不太相同(虽然还是差不多那个路线)。
20多回之后,张肖离开了团队,由另外两位漫画工作者接手,画风上又有了些微的转变,反倒比较接近《镖人》了。

颜值甚高的女刺客

漫画用了大量古文、诗歌做旁白,对中文造诣不高的读者会形成负担,个人觉得这是最大遗憾,漫画本来就应该比小说更平易近人,辅助文字不应如此艰涩,有时还像小说一样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文字,会有视觉疲劳感。

诗仙李白客串

选用安禄山的故事,对老外来说或许可行(这部漫画有翻译成九种文字在16个国家推出),但对华人来说就显得比较普通,吸引力不高,还是《镖人》的隋朝故事较有新鲜感。


6/10


许先哲成名作:

Shazam! Fury of the Gods:DC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雷霆沙赞!众神之怒

4年前的《Shazam!》让我大傻眼,一向走比较黑暗路线的DCEU无预警冒出一个类似漫威的嘴炮合家欢超英电影,完全打破DC自家好不容易建立的定位——而且影片本身也不好看。

更傻眼的是,这部成本约一亿美元的“很不DC电影”却收刮了3.6亿票房,让华纳和DC信心满满,以为小兵能立大功,无须靠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三巨头也能闯出春天来。

所以4年后我们看到了续集《Shazam! Fury of the Gods》自信爆棚出场,甚至网罗了影后级的Helen Mirren和Lucy Liu担当反派,显然想乘胜追击,再博个票房满堂红。

不过事与愿违,《沙赞2》开画一个月收获1.3亿,仅是低空飞过1.2亿制作成本,已铁定亏大钱(一般保守算法是票房为制作预算的3倍才有赚),算是给了华纳和DC一记很重很响的当头棒喝。


本文发表于8网站

前作:
Shazam!

隐形战队:警匪港剧能走出老套路吗?


很久没看港剧,或者正确一点应该说,很久没能看完一整套港剧。
过去多年有好几部港剧都是看了一、两集就意兴阑珊果断弃坑,因为感觉与前不同,再也找不到上世纪追剧的那种味道。

曾几何时,日剧、韩剧、陆剧早已相继迎头赶上,并且超越,唯独港剧依旧停留在昔日风光走不出来,无论剧本或角色塑造,都是熟口熟面换汤不换药,手法架势亦都留存浓厚老派作风。

举个例子,警匪片中的当街枪战,主要人物居然能在枪林弹雨中不断转换拉风姿势迎敌(就是俗称的摆款),感觉导演们还在幻想拍着《英雄本色》,主角还在戴着墨镜、咬着火柴,如同Mark哥般手举双枪噼里啪啦一阵扫射……
这景象并非10年前哦,而是日前才刚完结的港剧《隐形战队》中还频频出现的窘境。

说起《隐形战队》,倒是近年难得看完的港剧,一开始确实节奏紧凑,黑白两道枪战驳火毫不手软,虽然摆款问题严重,但闭一只眼还能接受。


本文发表于8网站

无名:无语才对吧


1937-1945八年抗战期间,特务与汉奸斗法的故事。
这个时期的谍战片已拍过很多很多,早已失去兴趣,就如香港的四大探长故事,说要看,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梁朝伟,没别的。
Ok周迅maybe,但她只是客串,所以没差。
王一博?别开玩笑了,这家伙……等下再说。

影片画面精致、讲究,拍得很有质感,美术有心思。
But that's all。
节奏慢不说,还支离破碎,而且是导演有意为之的支离破碎。
一个简单到爆的故事,故意乱剪乱贴,以制造一种所谓的悬疑感。
以为这样观众就会想继续看下去?Sorry,我是断了几次才继续硬嗑下去的。


就如明明一副拼图已经知道要怎么拼,却故意东给一块、西扔一片,故意让你搞不清楚状况。
是的,影片从开头就是这样,这个场景这些人物做事讲话一半,突然就剪去另一个完全不着边的场景和人物,讲着完全不着边的对白。

然后到很后面才揭露,原来时间线拼凑起来了是这么一回事。
靠,这什么九流过气的手法。
故弄玄虚。
这就叫悬疑?这就叫烧脑?拜托。
就不能好好讲一个故事?
我知道,因为这故事本身就没什么好讲的,所以才要刻意玩弄。


对白假掰到要死,短的还好,一有长串的对白立马就听到晃神,完全不懂在讲那些有的没的到底有什么意义。
尤其那日本军官一开口,长篇大论,你不放空你厉害。
搞来搞去,还不就是尔虞我诈那一套,就特务版狼人杀。
梁朝伟和王一博明明就彼此知道身份,硬要打那一架是要干嘛?
要骗过日本军官需要这样生死相搏?不会用脑?

说到王一博,十足十面瘫,除了瞪眼还有什么表情?没有。
这人为什么会红?Casting为什么会选他?
《冰雨火》第一次看他的戏,就顶他不顺了。
跟梁朝伟对戏?拜托照照镜子,自己不看成片吗?看到你跟他的差别,不羞愧吗?


没有梁朝伟,根本不能看。
这种故作高深的戏,别再拍了。


4.5/10


王一博面瘫示范:
冰雨火

梁朝伟演出电影:

第一类型危险:爆炸性邪典片


徐老怪年青时的作品,是他《混乱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香港新浪潮电影代表作之一,也有被称为徐克最后一部黑暗电影。

影片一开始就散发浓郁的邪典恐怖片味道:暴风雨降临,一笼白老鼠,其中一只被人活生生刺入了缝衣针,却不杀死它,由得它在笼子里发疯乱窜。
之后还有把猫从楼上丢下,让它被篱笆尖杆刺死。
而做这些残忍事情的,居然是一个妙龄女子。


片中三个少年和女子,无论是富家子弟或贫困底层人家,结果都混在一起,因为全都同样地对人生、家庭、社会充满怀疑。
当心生怀疑,就容易思想走偏,也容易行差踏错。
迷茫的代价,可以是从此领悟真谛,也可以是此后万劫不复。

之后剧情发展成黑帮仇杀和警匪搏斗,个人就觉得有点失望,比较期待看到的是青少年继续通过不同管道发泄不满,以致创下大祸后(但不是影片中的这种祸)如何收尾。
暴力画面不少,当年来说算是厉害的,看得出年轻时的徐老怪有片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魄力。


本片原名《四人帮》,因政治敏感改为《第一类危险》,但还是被禁映,因片名太直接与爆破犯罪挂钩——当年爆破罪行在香港会被判坐牢14年。
之后再改为《第一类型危险》,把开头三少年在戏院放炸弹的剧情,改成无牌驾驶撞死人,片中多段爆炸情节也大幅删减,才得以过关公映。
海报上故意用箭头加个“型”字,即是徐小怪的刻意嘲讽。


7/10

Chupa:多怪余


我的吸血怪好友

不要被片名骗,以为看到吸血就有血……一滴都没有。
片中的Chupacabra是谣传在美洲出现的怪物,会夺走牲畜吸其血,Chupa是吸吮之意,cabra是羊。

因美洲不同地方都有出现过羊群无故被害的记录,也一直有人声称亲眼目击怪物,所以也没人敢说完全不可能存在。
科学说法则说这“怪物”很可能是染上严重皮肤病的郊狼。


故事说一个墨西哥籍男孩经常被同学取笑,放假时母亲让他独自到墨西哥老家,在那里他遇见了爷爷和堂姐堂弟,同时也发现了一只年幼的Chupacabra。
此时,赏金猎人也循着线索找来了。

极度平淡的套路剧情,就三个小孩把Chupacabra当宠物看待,猎人来了就一同对抗——以那种《Home Alone》的打闹模式,最后把小Chupa送回家找到Chupa家长就完了。
ET加各种野兽幼崽被擒的故事,耳熟能详就算了,还拍得这么沉闷无聊。
儿童片取向,完全没有怪兽杀人吸血的情节,真的不用想。(都把怪兽设计得这么萌了,还想怎样)


3/10

Dungeons & Dragons Honor Among Thieves:游改电影出头,吊打漫威DC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

游改电影参差不齐向来明显,有些是服务粉丝,更多则是无脑爽片(很多还不爽),即便游戏原著剧本和人设都编写得不错,影视化之后反将优点变成了缺点,不少导演以为将影片搞得热热闹闹就能过关,以致风靡全球的受欢迎游戏最终被拍成了烂片。

《Dungeons & Dragons: Honor Among Thieves》改编自桌游,与2000-2012年推出的《Dungeons & Dragons》三部曲无关,是这个品牌时隔10年的重启。

当年三部曲口碑极差,第1部票房补不回成本,之后2、3都直接影碟发售。或许是前车可鉴,观众犹有余悸,对今年这部全新的《Dungeons & Dragons》普遍不太看好。

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总会存在,更没想到的是居然获得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好结果——这部《Dungeons & Dragons: Honor Among Thieves》不但没有想象中差,好看程度甚至吊打近年来不少差强人意的漫威和DC电影。


本文发表于8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