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一只假袋鼠坏了一个好月球


近31亿人民币票房,我怀着“敬畏”之心观赏。
沈腾的诙谐,其实早已不太能让我笑,所以做好心理准备是一定要。

故事说沈腾饰演的独孤月(这个梗就已不好笑了),虽是工程师,却自愿降级当维修工,只为能一亲芳泽。
一次月球基地紧急撤离,独孤月没听到警讯,被独自留在了月球。
月盾计划失败,让他误以为地球和人类也一并毁灭,自己成了宇宙唯一遗留下的人类。

某日阴差阳错以为获得了地球幸存者的消息,让他重燃回地球的希望,于是在月球上度过三年多,进行这几近不可能的任务。
有点像中国搞笑版的《The Martian》。


我刚用了阴差阳错对吗,诶就是用对了,整部片的基调,就是阴差阳错+各种乌龙,来制造笑料。
可惜很多时候,尬笑成分居多。
不过这部片若放在春节期间上映,票房可能会是现在的两倍也说不定,因为何其欢乐、何其励志、何其激昂,何其感人——当然“感人”那部分,对我来说只是煽情。

各种笑料的堆砌,几乎都在意料之中,意外的那些偏偏又不好笑,所以整体对我而言就是bo ho chio,无厘头得觉得有点傻。
导演大概会引以为荣的袋鼠,我是真的不懂,搞萌物陪伴孤独是一个方式,拿只袋鼠来玩,讲真的没达标,只觉得莫名其妙。

注:本片的笑料,也许是我个人不习惯中国梗,就如我也对很多美国嘴炮笑料无感一样,诶对,你可以说是我看不懂,如果酱会让你感觉自我良好一些,那我也不介意日行一善成全你。


本片是大制作,摄影棚占地四万平方米,月球基地100%实景搭建,还动用200吨沙石模拟月球表面。
但很多其他特效显眼的假,让这些努力都有些白费了。

还有一点,开心麻花往后举凡有类似女神的角色,可不可以不要再给婶味很重的马丽演?
这不是第一次了,真的很没说服力。(上次看到同样情况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基本上跟斩获54亿人民币的《你好,李焕英》有一样的问题:票房很亮眼,看完也还好。
就如日本票房冠军是《鬼灭之刃》马来西亚冠军是《Mat Kilau》;新加坡的两支枪无聊电影常常名列票房榜前茅那样,都是国情不同所致,各地的本土电影由该地人民支持而收获好成绩,实属正常。


5.5/10


提及的电影观后感:
马丽主演电影观后感: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沈腾主演电影观后感:

新著龙虎门 1168|山海逆战 307:没比较没伤害


这期新彬龙和山海封面,都是大头照,构图方向方位差不多,所以拿来比较一下,顺便也说说内文。
老规矩,看图解说,先说新彬龙1168期


王风雷
看到他逼王伏虎离开白莲教,王伏虎不肯,阿雷竟然说:那我就不认你这个二叔了……
傻眼,王风雷的人设是我行我素+不羁,从不拘泥于一切世俗观念,他会是一个用亲情来威胁别人的人?不符合他的个性吧。


这个纯粹是弹画功,之前也讲过很多次了,实在很不能接受这种杂乱的阴影线条,像涂鸦,像草图。
干净一点不好吗?


西城勇
阿勇坐跑车,当然没问题,问题是,那辆跑车不是阿勇的,是王伏虎的。
阿勇是偷偷摸摸开车门(不懂是不是拿小铁钩来笃锁孔开的),藏在车上等王伏虎(也不知委屈自己藏了多久)。
堂堂火云邪神,落魄到做这种宵小之事?
不是大张旗鼓回来重掌罗刹教吗?这么鬼祟是什么意思?
不是自命天下无敌吗,要对付白莲教、东方无敌、东方真龙,却衰到要拿王伏虎当人质?



另一个草率的画功问题,为什么远一点的脸每次都画得这样随意?
这可不是小图哦,是占据三分之二页的大图,画不到眉毛和眼睛?要这样全部一条黑线就交差?


这页只是要展示新彬龙的实景背景有多简单草率,基本有画跟没画没差,玻璃反光永远都是这样画几道粗白条就交差。
为什么突然讲这些,因为看了山海之后,真觉得两者之间天差地远。


很多时候人物分图背景都是画几条阴暗线就解决,真的是很懒得画实景背景啰。


同样,全都是用风位线来代替实景背景,真悠哉。


格斗高手
之前出过一个叫赤目的白莲教新上任的日圣使(好像是日圣使,不是很记得了),练的是合气道,当时我就说过,合气道只是一门搏击术,能跟易筋经、九阳神功、金钟罩、九阴真经这些旷世绝学相比?
现在又来了,这个黑豹子爵是什么MMA冠军,使什么日耳曼擒拿术、巴西柔术……当然,这些在现实世界确实是了不起的格斗术,但在幻想的龙虎门现代武打宇宙里,算得上什么?这逻辑很难懂?

你跟我说MMA冠军可以牵制金钟罩十一关?
你们忘了金钟罩可以挡子弹、挡直升机?
那意思是在擂台上比赛的MMA冠军,也可以随手开山劈石?
要玩幻想时代武打故事,就麻烦玩到底,不要再拿这种现实世界里的武术来搅合了好吗?
根本不是同一个宇宙的东西,能放在同一个天秤上比较吗?


看吧,又来了。
两个二打六,拿条烂鬼铁链,骑着摩托车,就能牵制住石黑龙?
还说黑龙“被铁链压制,真气一时提不上来”??
新彬龙编剧,这是金钟罩十一关,不是一关好吗。


山海逆战 307


真是越讲越气,算了,换换口味,来看山海吧。
看吧,实景背景,画得多好,先不论故事,画面已赏心悦目,眼睛先舒服了一大半。


即使是人物对话的文戏,实景背景也不马虎,就算是小图也很细致地呈现。
新彬龙,看到了吗?学一下行吗?


继续。是不是?每一页的实景背景都不偷工减料,跟新彬龙真的一个天一个地。


看右下角的图,只是占据一页的约莫四分一,却也画得如此细致,认真度没话说。


看那树林的实景背景,龙少作品,画面依旧是港漫翘楚。

久违的智取
顺带说一说这期山海内容,老实说,前几十期很拖很拖,看得很闷。
这期反派大boss宸胤终于回到地星找勾彻做最后一战(希望真的是最后了),除了自己的马仔,还带来了猎神军团,可说实力雄厚。
更重要的是,宸胤听取了猎神军团首领的建议,玩阴招,打算对正派人士暗地里逐个击破。

诶,这就有趣起来了。
果然话不多说先干掉了医圣、母匠和贪龙,接下里单枪匹马深入敌境的伯益,会出什么招来应付,有点期待。
相对于已渐乏味的正面对决(因为港漫的武打越来越不行),久违的斗智斗力,是不是该回来让老读者回味一番、新读者耳目一新?
希望下期会给我很多很多的惊喜,别再拖戏,别再让我失望。
(再插一下新彬龙,剧情实在奇闷无比,一群港漫作家,叫什么“拾漫忆”,集思广益后能想出那样的烂剧本,真的是港漫界奇景)


追回:

Bullet Train:一群顶级杀手,如斯白目搞笑


子弹列车

Brad Pitt主演的动作喜剧《Bullet Train》,改编自伊坂幸太郎的小说《瓢虫》(中文版译《疾风号》、英美版译《子弹列车》),因美术设计出色、演员演出精彩、动作场面刺激、风格特立搞笑,至今斩获近2.4亿美元票房(影片仍在上映)。

故事以代班执行任务的杀手Ladybug为主,叙述他登上子弹列车提取目标手提箱,谁料列车上早已聚集各路顶尖杀手。
他们原本各自为政,却发现最终目的环环相扣,尽皆指向了日本黑帮教父级大佬。

各个角色的人设与相应情节,其实槽点不少,只是在动作连连的镜头下及演员们的落力演出中被掩盖,以下就来聊一聊。


本文发表于8网站


客串关联电影观后感:

Vesper:灰慢格调的末世曙光


维斯珀 / 黄昏之种

背景发生在未来,人类大肆研发基因科技但失败,改造生物与病毒逃出研究室外,迅速破坏所有动植物。
居住于城堡内的人掌控余下物质,堡外的难民只能购买种子为生,但城堡发放的种子全都编了码,只能收成一次。

13岁的女主与瘫痪在床的父亲相依为命,女主原来是天才,能破解基因密码,她相信只要自己能进入城堡,就会被录用,就能和父亲改善生活。
某天,来自城堡的飞船坠毁,女主救了一个跟她年纪相若的女子,女子承诺能带她父女入堡,但女主没想到的是,后续发展并不如她所想这么简单。


虽是法国、立陶宛、比利时三地合拍,但属于小成本科幻片,末世题材,阶级观念,讲述低层人士改变命运的决心。
不怎么新鲜的课题,加上节奏很慢,容易失去兴趣。

胜在画面不错,两个女生的情感描述很饱满,弥补了不足。
或许这部片原本就不在于科幻,而是人情人性。
无法动弹的父亲,只依靠无人机与女主沟通,也成功表达了相濡以沫的父女情。
叔父的自私无情在意料之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末世时代,总会有这样的人存在,不可能要求人人都善良。


影片色调灰暗,有一种说不出的颓废感,但通过女主的坚毅,又仿佛在逆境中一直看到一丝曙光。
如果不嫌慢,如果调整心态不抱着看科幻大片之心,其实还不错。


6/10


其他末世类科幻影剧观后感:

富贵列车:走马观星


1986年,洪金宝执导的群星动作喜剧片。
从海报上看,已知道是星光熠熠,片中有台词的登场人物,几乎全是明星,或正走在成为明星的路上。

编剧组有张坚庭,但剧情其实散乱无章,犹如各个小故事组成,感觉是为了让各路明星分别亮相而量身打造的情节,硬是丢入火锅里一起滚。


主线原本是富贵号列车上的劫宝行为,后来因洪金宝饰演的程放天,回到家乡汉水镇后决定破坏铁路,让富贵号上的乘客被迫在汉水镇停留消费,故事就此转成了在汉水镇发展,与富贵列车无关了。

汉水镇上阴差阳错聚集了各路人马,包括通缉犯、国际刑警、风尘女子、偷情男女、日本忍者、强盗、黄师父和石师父,还有镇上保安大队,全都穿插影响,构成乌龙式的笑料桥段。


洪家班的武打设计当然一流,尤其演员当中除了洪金宝、元彪之外,还有一众成名的武打演员和武师助阵,如林正英、元华、钱小豪、钱嘉乐、王龙威、狄威、钟发、罗芙洛、黄正利、仓田保昭、大岛由加利、王羽、石坚等等,全都实牙实齿、招来招往、童叟无欺。

片中也秀出了四场高空跳楼戏,看着演员(其中一个是元彪)从二、三楼高的地方无防护跳下来,还能华丽转身,真的不能不佩服当年的香港龙虎武师们。


7/10

Hellraiser 2022:恐怖感不足的重启版


养鬼吃人 2022

这系列印象中只看过1987年的元祖版,但除了针头之外,完全不记得故事情节。
应该是那时看了没留下什么好印象,所以后来就没再追看这个系列。

没想到后来竟拍了九部,一开始的票房其实并没有很好,前四部都只是每部收获1000万美元左右,或许因此,第五部开始就全都straight-to-video了。
也就是说,这系列并不赚钱,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却还是拍了整十部。
(后来发现最近几部的成本,居然都只用了30万左右,有点薄利多销的感觉)


今年迎来了第11部,是好莱坞近年来最喜欢的重启,所以片名也直接回归原名《Hellraiser》。
故事说一个潦倒又爱嗑药的女生,哥哥受不了她,将她赶出家门。
女生在男友怂恿下,偷了一个不知名的机关型器具,因此开启了地狱大门,引来了针头领导的苦行修道士们。

因为是上世纪80年代的故事(原著是1986年出版的小说),所以这种富人请鬼拿药单、活人献祭的老套故事架构,就别嫌了,咱们着重在够不够吓人就好。
影片最大问题,依然是人丁稀少,来来去去那几个面孔在那里咿呀鬼叫,实在很难让人“兴奋”,怎会炮灰也不多准备几个?预算有这么不足?

苦行修道士们的造型,倒是有赶上2020年潮流,但感觉修饰得过于整齐,缺乏血淋淋的即视感。
原本该是重头戏的活人献祭,也平淡无奇地过了就算——以老司机角度来看,论血腥、恶心、恐怖,大概只有小学生程度,这应该也是本片最让人失望的地方吧。
可不是吗,在大宅子玩追杀已够老梗了,还玩不出恐怖新高度,以为几个jump scare就能让观众收货?不可能。


所以这重启版,还是失败收场。
BTW,好莱坞近年大力支持的LGBTQ和性别及种族平权,也在本片持续绽放。
又,片中那机关型器具,没看过这系列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跟《Escape Room》里那个“玩具”撞型。


5.5/10


提到的电影观后感:
Escape Room

Escape Room: Tournament of Champ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