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道 61:令人失望的高潮决斗


直接看图解说吧:

经常都觉得这些开篇大图很多余,一本港漫不过短短30页,往往都不够用来推展故事了,为什么还要浪费这样的篇幅?实在多9鱼。


最后狂王使出了阿修罗的极道战法——无我之境,力挽狂澜。
什么是无我之境?就是“超越自我界限的最终战技”——其实就是将潜能发挥到极致,这是习武之人尤其一线高手遇到逆境时都会的吧?
斗神阿修罗的终极秘技就这样?也太失望。
还说,是“以杀死眼前敌人作唯一目标”——看到这个解说差点笑出来:生死决斗之时,有哪一项战技不是以杀死敌人为唯一目标?这不是废话吗?

狂王和无上的决战是大高潮,但平心而论,实在打得很不好看,一点设计感都没有。
无上来来去去就是靠那大黑球里的众人执念来增强战力(这一期结尾只见更多的黑球,看来就是孤注一掷把剩下的全部晒冷罢了)
狂王更死,出场至今一句话都没说,活像个野人,什么武功招式全部没有,就是蛮力打打打。
对敌无上也是一样,拿刀硬砍,什么无我之境,就是一样使出吃奶之力而已。
毫无武打设计概念的武打场面,一点都不好看。

郑健和之前宣布收山,说是收入抵不过成本,拜托你,自己先反省一下吧,如此随便的打斗,还要打足几期,是要怎样叫读者心甘情愿掏钱买你这种随便的“作品”?
我知道郑健和已经是现有夕阳港漫界为数极少的“良心”作者了,但看了《妖怪道》这么久,真的觉得他讲的没错——他累了,早就没有了当初创作《杀道行者》《封神纪》的创意和魄力。
是该休息了,要不然以这种水平继续画下去,只会自砸招牌(虽然现在已经砸了)。

我绝对并非不喜欢郑健和的作品,相反是曾经很喜欢,即便是风评不好的《大军阀》,我也觉得不错。
但自从《西游》之后,真的每况愈下,弹得凶,纯粹因为爱之深责之切。

有人问为何这么久没写新彬龙观后感,很简单,烂到不想讲的,就别浪费大家时间了(除非哪一天突然有很多多出来的时间想开骂一下)。

接下来就是例牌“欣赏”这一期《妖怪道》的各种“无营养大图”啦:

注:这是跨页





注:这也是跨页

追回:
妖怪道 59

封神纪

杀道行者

Sissy:心灵鸡汤背后可以很扭曲


茜茜 / 致命网红

澳洲青春恐怖片,由澳籍女导演Hannah Barlow自编自导自演。
故事说一对儿时的BFF,长大后分道扬镳,各自努力,其中一个成为了拥有200万粉丝的网红,专门为人提供心灵辅导。

某日多年未见的两人偶遇,网红受邀到对方的准新娘派对。
派对上网红一直被冷落,还不巧遇上了童年曾经结怨的另一名同学……
网红一心想抛下当年,重新出发,但事情的进展,并没有她想象的容易。


影片前半小时相当沉闷,要到网红出席度假派对,在河边与当年的结怨友人摊牌开始,才正式进入戏肉,一幕接一幕的杀戮也就此掀开。
最“精彩”的莫过于车轮碾过人头的特写慢镜头,我还rewind了几次来看,现在的CGI果真能化腐朽为神奇,喜欢这类镜头的朋友可以好好欣赏。

剧情相当直接,唯一“反转”是主角,霸凌和反霸凌倒过来写,但这个我一早就料到了,所以对我来说不算意外之举。
心灵鸡汤提供者,原来才是心理扭曲的人,借着各种自我催眠来自欺欺人,是蛮黑暗的。


6/10

被消失的凶案:港版十二怒汉


因大厦重建,挖出了深埋八年的残肢遗骸。
经调查后,原本裁定是死者前妻和再婚对象通奸杀人,后来却一一被推翻。

故事取材自香港1980年“土瓜湾道水箱藏尸案”,当年这起案件的凶手承认行凶,但最终陪审团一致裁定是自卫杀人,凶手当庭释放。
本片并非以陪审团来辩论,而是律政部检察署和警队重案组几个人之间的闭门讨论,在论述中呈现各种可能的案发情景。


全片俨然就是1957年经典悬疑法庭片《12 Angry Men》的港式再版。
开头各个人物不断出场,看得有点乱。
案情很粤语残片,唯多了温馨角度,算是港式风味。

明星不少,但多数客串性质,主要戏份落在洪天明和陈静身上。
“神探”角色由Joe Junior饰演的老检察官来担任,但看了不是很开胃。
最后的“一坨屎论”,也不是以证据逻辑来结案,是神来之笔还是破坏,见仁见智。


5.5/10


经典片观后感:
12 Angry Men

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为所爱之人你会付出多少


不是爱情戏。
故事说两个少女分别身患绝症,在她俩生命倒数声中,命运却开玩笑式地将她们牵绊在一块儿。
为所爱的人,你能付出多少?
为所爱的人,你能否将道义放两旁?

获奖无数的香港知名摄影师黄岳泰执导,但不知为何觉得本片的画面并没有想象中出色,反而是滤镜用得有点过头。
导演的驾驭能力也不太好,以致这部片的基调和方向呈现多而混乱之感。
悬疑、伦理、青春、商战、动作、犯罪……最后还来一个公益元素,真的是要什么有什么。
最后就是眼花缭乱,多头不着岸。


不过如果不管上述那些“百花齐放”,就当是一部有戏剧张力和冲突的剧情片来看,个人觉得是还可以看看的。
两个小女生无功无过,黄杨钿甜在《外太空的莫扎特》出场过,但没什么记忆点,是查了资料才想起,如果不是她嘴旁的痣,可能更没有识别度。
艾米好像是第一次看到她,气质还不错,有点可造之材的感觉。
大人之中,谭卓演得最好;王千源完全交行货;王大陆则可有可无,真的不必硬客串。


5.5/10


黄杨钿甜演出电影观后感:
外太空的莫扎特

谭卓演出影剧观后感:
王大陆演出电影观后感:
超级的我

王千源电影观后感: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Longing:千年之爱,突如其来


三千年的渴望

如果遇上灯神,让你许3个愿,你会想要什么?

改编自英国50大作家A. S. Byatt的短篇小说“Djinn in the Nightingale’s Eye”,奇幻电影“Three Thousand Years of Longing”述说一名孤独的女学者,在伊斯坦堡的古物店买了一个古董瓶子,回到酒店房间刷洗,擦出了瓶中精灵。

精灵给了女学者3个许愿机会,但衣食不缺的学者,放弃了千载难逢的好运。
为了还我自由,精灵开始娓娓道来3个令他身陷瓶中数千年的故事。
女学者听后深受感动,于是许下第一个愿望—— 一个出乎精灵意料之外的愿望。

不是人人都要3个愿望
这是一个现代都市版《阿拉丁神灯》,因精灵和人类都已在历史洪流中打滚千年,无数经验累积、前车可鉴之后,精灵所承诺的愿望,也赋予了各种限制,比如:
说3个愿望就3个愿望,不能许“还要更多愿望”的愿望;
人类必经生老病死是物种定律,所以也不能许“长生不死”愿,当然亦不能像《七龙珠》里的龙神那样让逝者起死回生。


本文发表于8网站

七人乐队:他们和他们的香港


原名《八部半》,由8位香港知名导演操刀,杜琪峰兼任监制,以1950年代香港为起点,每位导演抽签选取一个时代为故事背景,以35厘米胶片拍摄十数分钟短片,向“菲林”与过往的美好致敬,最后则只讲半个故事,以示开放性展望未来。

此项计划于2014年展开,许鞍华负责的短片在该年就已拍好。
之后吴宇森因健康问题退出,影片遂重新定名《七人乐队》,吴宇森负责的1970年代留空,也去掉原定收尾的半部故事。

就如不同时代中国知名导演各自执导短片合成的三部曲《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七人乐队》也即是这批香港导演的《我和我的香港》,连同样的毛病也一并犯了。


本文发表于8网站


相关香港本土电影观后感:
麦路人

方世玉|方世玉续集:比黄飞鸿更适合


连续演了四部黄飞鸿(中间有穿插一个令狐冲),李连杰终于借着这两部方世玉,证明了自己也可以演喜剧。
其实李连杰本就生了一张娃娃脸,当年徐克找他演正气凛然的民族英雄黄飞鸿,实在是有点难为了小李,结果是徐克的导演功力和李连杰的真功夫,说服了广大观众接受感觉与关德兴天差地远的鲜肉版黄飞鸿。

所以与黄飞鸿一板一眼相反的是,方世玉这个开门见山说自己最喜欢打架,与老母一起搞怪搞笑的戏路,反而让李连杰演了一出更适合他自己的好戏。
元奎的导演能力比不上徐老怪,要是认认真真拍,差别会更显著,所以元奎聪明地选择了类似成龙早期的功夫喜剧,不跟已经深入民心的徐氏黄飞鸿硬碰硬。


必须说,《方世玉》的剧本极为老套,基本还真就是成龙70、80年代的套路,若非有最佳助攻萧芳芳,赵文卓势均力敌的武打戏,还有第一代陈家洛施演者郑少秋回归演红花会总舵主,老实说真的不怎么样。

说起赵文卓,因为顶替李连杰,成为徐老怪的第二个黄飞鸿人选实在太轰动,以致经常被误会是徐克发掘他,其实是元奎当年在北京拍《方世玉》,需要一个有武术功底的人演九门提督,结果相中了赵文卓,所以,元奎才是伯乐。


赵文卓第一次踏足演艺圈,第一次拍电影,就在一部古装动作大片里出演戏份不少的大反派,还与当时如日中天的功夫皇帝李连杰有两场一对一武打戏。
其中的长短棍对决、站台下矮身搏斗,都让人印象深刻。

来到《方世玉续集》,元奎将喜剧元素玩得更开,但好不好则见仁见智,个人是不喜欢,觉得很多地方都显得尴尬不好笑。
少了赵文卓,接手反派的计春华虽是科班出身,但戏中人设不比九门提督威风,打架也早早就显出不比方世玉了得,基本都是靠诡计才得以有一战之力,气势弱了很多很多。


郑少秋的陈家洛在续集戏份多了,但没有更好,反变得啰嗦婆妈,不比在第一部里惊鸿一瞥更有余韵。
多了个郭蔼明演“小三”来跟李嘉欣争风吃醋,但她既是两广总督之女,又与日本倭寇有关,身份很乱也没交待清楚。

最后小方救母那段太煽情,而且备受煎熬的老母一被救下来就立马精神奕奕跟儿子一起联手抗敌……当观众是傻的吗。
反正续集比第一部差多了,难怪之后一直都没拍第三部。


方世玉:7.5/10
方世玉续集:6/10


李连杰演出电影观后感:
Mulan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赵文卓演出电影观后感:

Cars on the Road:题材多样,有好有坏


赛车总动员:公路旅行

2006年的《Cars》是我喜欢的Pixar动画电影之一,飞扬跋扈的冠军赛车Lightning McQueen,初尝失败滋味,回归初衷,从零练起。励志、温馨、感人,有点像食神。

这一部《Cars on the Road》阔别第三部五年,这回不上大银幕,而是以剧集形式上线(当然又是为了D+),总共9集,一集不到十分钟。


顾名思义就是公路片,Mater的姐姐大喜(是的,他有姐姐,而且不是拖车),McQueen和Mater于是结伴上路前往贺喜,途中遇上各种古怪又好玩的事情,并再次印证了友情可贵。

本剧可不是将一部电影硬是切割成九份,而是真的每一集都有一个独立主题的单元,有飙车、有灵异、有歌舞,有悬疑等等,相当多样化。
优点是很有新鲜感,不会容易腻;缺点是零散,良莠不齐,又因每集只有八、九分钟,会给人赶场或草草结束的感觉。


这部剧致敬了不少电影,包括《Jurassic Park》、《The Shining》、《Mad Max》等,是真的致敬,不是抄桥段那种“致敬”。


6/10


相关电影观后感:
Jurassic World: Dominion

The Prologue: Jurassic World Dominion

Battle at Big Rock

Doctor Sleep